曹德本中国政治思想史PDF

曹德本中国政治思想史PDF
曹德本中国政治思想史PDF

精选九年级历史4月质量检测试题一

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17届九年级历史4月质量检测试题(一) 13. 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下列图示反映出这些变革的趋势是不断强化 唐朝中央机构示意图明朝中央机构示意图军机处内景 A.专制皇权 B.监察权力C.丞相权力 D.地方权力 14.18世纪英王使者马嘎尔尼来华时,提出在中国建立商馆、自由贸易的要求。乾隆皇帝回答:“天 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这反映出乾隆实行的是 A.闭关锁国政策 B.重农仰商政策 C.对外开放政策D.休养生息政策15. “一战后,日本对中国采取了以武力威胁为后盾的无耻外交手段,巩固了日本在山东和东北的 地位,但未能把中国变为日本的一个保护国。在这过程中,它反而把中国的民族意识激发到了一个新的高潮。”下列选项中反映“新的高潮”的是 ①促使中国民主革命发生转折②使“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共识 ③冲击了封建王朝的专制统治④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历史图片能直观地反映历史事件的真貌。据此回答16~17题。 16. 下列图片从图一、图二到图三,不能反映建国以来 A.生产资料所有制经历了多次变革 B.都实现了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C.都是对生产关系的改革 D.深刻的影响了农业发展的进程 17.观察下边关于一战的漫画《友谊链》,作者的主要寓意是

A.表达对塞尔维亚的同情 B.讽刺意大利的倒戈和投机 C.痛斥两大军事集团的争夺 D.揭示一战演变成世界大战的根源 18. 据统计,1970~1979年美国的农业人口从占人口总数的5%下降到3%,从事制造业的人 口从占人口总数的30%下降到13%;从事服务和信息行业的人口从占人数总数的15%上升 到72%。导致这样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推动 B.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 C.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 D.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迅速发展 第Ⅱ卷(非选择性试题共64分) 19.(共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于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一些奴隶主将新开垦出来的田地变成私产并出租……——摘自人教版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出现铁器和牛耕是在时期,时 期得到推广。依据材料分析铁器的使用对当时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是。(3分)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 .......。(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材料二:(东晋建立后)百许年间,无风尘之警,区域之内,晏如也。……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之年),则数郡忘饥。——摘自《宋书》卷五十四 ①材料二中描述的江南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3分)

中国政治思想史笔记

商代王权至上思想 一、祖先崇拜 大致出现在父系氏族公社初期,商代的表现为对先王先公的崇拜。说明自己的权力来自于先王,商代那些与祖先崇拜有关的仪式,实际上已经成为政治统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由祖先崇拜发展的王权至上观念 只有君主才是国家的真正代表,君主的利益与国家的利益是一致的,而民众则只能是君主专制政治的统治对象。这种思想,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基本发展道路。 周公民德慎罚、敬天保民的政治思想 一、天命不常 天命:上天授命之意。意思是上天所授予的大命是不固定的,并不是永远的保佑某一个人或一个王朝。周公以天命不常的思想强化周王朝的的政治统治,一方面从天命的角度论证了周灭商的合理性。另一方面,也提出了如何顺应天命,巩固周王朝统治的问题。 二、天命与人事相统一,从民情中知天命 周公强调天命与人事的统一,主张从民情中体察天命,实际上是虚与天命,重在人事。三、由于天命不常,上天只保佑那些有德的人,天的意志又只能从民情中反映出来,因此,敬天从命,怀保小民便成为周公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周公有几点表现:1、牢记商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不能贪图安逸,荒怠政事。2、要体察民情。3、要慎用刑罚。 这一思想实际上开了后代重民思想的先河。 儒家的政治思想 一、儒家学派的若干特点 1、儒家创始人是孔子 2、得名原因:六艺之教与孔子职业有关;懂得古代利益,以相礼为职业的人为儒。“六艺”或“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3、代表人物:孔子、孟子和荀子 4、儒家特点:崇尚西周以来的传统文化;重视伦理道德的作用,儒家政治思想本质上是伦理政治、道德哲学;以孔子为师。 二、孔子的政治思想 1、身世:孔子名丘,字仲尼。伟大的教育家,开创私人办学之风,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原则,编写删定了“六经”连同《论语》集中反映其政治思想;思想家,并且赋予社会批判精神。 2、仁、礼学说 仁与礼是孔子全部政治哲学的核心概念。 仁,包含下列含义: (1)爱人为仁,孔子认为爱人是仁的基本内容,社会的各个等级之间都应该相互仁爱,说平孔子是从伦理学层面上理解社会的政治生活的。 (2)克己复礼为仁,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使个人的行为完全符合礼的规范。“仁”是指一个人的内在道德品质,主要取决于其个人的道德修养。 (3)仁的特征是厚重敦朴;仁的根本是孝悌。在家庭内部优良品质体现为孝悌,在家庭外部体现为忠恕,即诚实待人和宽容。

高三历史-盐城市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盐城市2016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 历史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礼记·王制》记载:“五十养于乡,六十养于国,七十养于学,达于诸侯。八十,月告存。九十,日有秩。”材料旨在说明西周 A.确立了血缘纽带的宗法制度B.弘扬了儒学的孝悌文化 C.强化了森严的社会等级秩序D.形成了尊老敬老的风尚 2.唐代郑熊《番禺杂记》载,“海边时有鬼市,半夜而合,鸡鸣而散。人与交易,多得异物。”明代谢肇淛《五杂俎》又载,“务本坊西门有鬼市,冬夜尝闻卖干柴声。”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鬼市是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B.官府逐步放松对市的管制 C.唐代的市已有了突破性发展D.明代的坊市界限开始消失 3.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良知致人于平等,亦即使之得自由。盖人求得心,则一切外在之标准悉丧失其威权,而言语行为皆纯由个人自决。”材料意在说明心学 A.反对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B.极大地促进了思想启蒙 C.动摇了传统思想的权威D.蕴含了民主平等的理念 4.嘉庆四年正月初八日谕:“各部院衙门文武大臣,各直省督抚藩臬,凡有奏事之责者,及军营带兵大臣等嗣后陈奏事件,俱应直达朕前,不许另有副封关会军机处。各部院文武大臣:亦不得将所奏之事,预先告知军机大臣。”由此,嘉庆帝发布上谕的主要目的是 A.剥夺军机处的军务处置权B.“敲打”军机处以限制其权力 C.明确皇权地位的至高无上D.完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5.徐中约《中国近代史》:“妇女允许在军政机构中任职,设‘女馆’……采取措施帮助病残孤寡人;禁止吸食鸦片、裹足、蓄奴和嫖娼等。”太平天国时期的这些举措 A.表达了农民阶级的诉求B.蕴含了民主共和的观念 C.体现了反封建的精神D.践行了“师夷长技”主张 6.徐珂《清稗类钞》:“上海繁华甲于全国,一衣一服,莫不矜奇鬬(斗)巧,日出新裁。其间由朴素而趋于奢侈,固足证世风之日下,然亦有由繁琐而趋于简便者,亦足见文化之日进也。衣由宽腰博带,变而为轻裾短袖。”材料根本上反映了 A.上海是近代中国最繁华的城市B.服饰西化现象逐渐风靡上海 C.攀比之风的盛行导致世风日下D.近代服饰变革体现文明碰撞 7.阅读《近代中国留学俄(苏)情况统计表》,对此解读有误的是

中国政治思想史论文

《中国政治思想史》课程论文 关于儒家政治思想的研究 二零一三年四月

关于儒家政治思想的研究 摘要:在中国古代历史长河中,儒家以其独特的思想,凸显了其对中国政治的独特价值。儒家政治思想的核心学说“仁政”,以及以德治国的方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为人处世原则,对中国古代的社稷安稳以及社会的长治久安,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政治思想体系在漫长的历史中,逐渐发展成为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儒家政治思想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影响。本文通过对儒家政治思想的研究,了解儒家政治思想的发展历程和儒家政治思想对当今社会的影响,探索儒家政治思想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发,以求得社会进步、时代发展,人民安居乐业。 关键词:儒家政治思想、发展历程、现实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儒家政治思想的发展历程 1.1、儒家政治思想的产生 儒家学派诞生在战火纷飞、群雄争霸的春秋时期,其创始人为思想家、政治理论家、教育家孔子。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奴隶制崩溃封建制确立时期,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周王室衰微,诸侯坐大,维护奴隶主宗法等级制度的“周礼”遭到极大破坏,诸侯争霸,社会处于动荡之中。这时候代表各阶级利益的知识分子异常活跃,成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他们纷纷登上历史舞台,著书立说,提出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办法,形成了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孔子提出“仁者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任意刑杀和苛政,提倡广泛理解和体贴他人,以此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持续。提出“克己复礼”,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礼”的准则。其中的“礼”,专指西周时候的等级名分制度。为了能够实现“礼”,孔子提出了“正名”的主张,就是按照周礼的制度把当时已经混淆的社会等级秩序矫正过来。另外,孔子还提倡“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用“德”教化百姓。在百家争鸣的大社会背景下,儒家思想成为当时影响力较大的一派,儒家政治思想产生于儒家思想之中。孔子奠定了儒家政治思想的基础。 1.2初步发展 1.2.1孟子对儒家政治思想的发展 战国中期,生产力迅速发展;各国为争霸竞相改革,政治变革大为得势,思想阵地极为活跃,百家争鸣的局面方兴未艾,以捍卫孔学的孟子,著书立说,批判各家,参与争鸣。孟子对孔子的政治思想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继承了孔子的仁政与德治理论,进一步发展成为仁政说、民为贵、性善论。义利观。在仁政说方面上孟子主张“制民之产“,使民有恒产,要订立制度,使百姓有固定资产。主张均平赋税,减轻百姓负担。孟子还主张保护工商业。孟子提出民为贵思想,他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体现了国家可变,君可变,而百姓不可变的思想,这是时代的卓见,也是继承和发扬了民本思想。孟子提出了性善论,认为人之初性本善,仁政是以性善论为基础的。在义利观方面,孟子强调先义后利,舍生取义。孟子要求百姓应该具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精神。这样孟子进一步发展了儒家思想,使儒家思想成为当时的显学。 1.2.2荀子对儒家政治思想的发展 战国时期儒学的另外一位重要代表荀子将儒学发展到了另一种高度,是战国时期百家

趣味数独教案

趣味数独教案

魅力数独 ——小学五年级趣味数学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数独游戏,让学生经历稍复杂的推理过程,获得更多简单推理的经验,培养学生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2、通过观察、猜想、验证、解决问题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并且能用简单的语言有调理地表达推理过程。 3、使学生体会数学思想在生活中的用途,并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在数独中发现艺术排列魅力,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合理的推理方法,进行全面、有序的推理。 三、教学准备: 铅笔,橡皮,教具、学具卡片(任务卡,艺术卡)。 四、教学过程 1、激趣引新 师:孩子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 生:喜欢。 师:老师也喜欢玩,今天老师将为你们介绍一款全世界的聪明人都在玩的数学游戏——“数独”游戏。为了带你走进这神奇的世界,待会儿咱们一起进入游戏的王国,跟着老师从最简单的类似数独题入手,好吗?

第二关“想一想” A 、将一个大正方形分成16个小格子,1、2、34这四个数字,要放入相应的格子中。每一列的数字不能重复。 概括来说,就是,每一行,每一列的数字不重复出现。 师:你准备从哪个格子开始?(第几行第几列)多指名学生说一说。 B 、出示课件:回过头来再看看,怎样观察才能很快的开始呢? 小结:不仅要观察行,列,还要观察区。而且找到提供信息最多的方位开始。 第三关“填一填” 师:看来你们的本领掌握得很不错,老师对你们进入下一关很有信心,那你们自己呢? 好,进入第三关画一画。 师:将1、2、3、4这四个数字填入方格中,每一行,每一列,都不能重复。将4*4数独练习卡发给每个小组。 要求:在填以前,请同学们不要说话,先思考三十秒后再小组内合作完成在练习卡上。 汇报:先检查一组,再对照检查。 师:老师对你们的学习能力真是刮目相看,短时间内就掌握了玩 A D E 2 B C 3 E 1 F G G

中国政治思想史九讲

江荣海《中国政治思想史九讲》读书笔记 一、出处: 江荣海:《中国政治思想史九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二、《中国政治思想史九讲》的研究综述 江荣海是北京大学的教授,长期从事中国政治思想史、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等教学或科研工作。其《中国政治思想史九讲》是把中国古代和近代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结合为神权、儒家、法家、道家、佛学、实学、改良、革命九个专题,围绕着这些思想的源流、实际内容、演变脉络、历史影响等几个方面进行讲述。由于中国政治思想时间跨度比较大,范围广,加上了解这些思想有助于掌握中国政治的发展脉络,所以关于中国政治思想的著作层出不穷,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萧公权的《中国政治思想史》、刘泽华的《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等。 ——关于《中国政治思想史九讲》的主要内容 《中国政治思想史九讲》一改过去人物传记编年体例为专题式编写结构,主要通过对在中国历史上占有地位的几大家思想的分析来理清中国政治思想的发展变化。 神权政治思想即是用神意来论说政治统治正当与否的思想,将人间的统治秩序和政治制度一概说成超自然的‘天意’或‘天命’的结果。儒家的政治思想以王道仁政为核心,在认识民众和处理与民众的关系上主张民本,以中庸方法处理社会问题,以及为了获得一个稳定的社会提出天下一统思想并且将人类理想社会描述为大同社会。法家学派以人性恶为出发点,主张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为君主专制和独裁服务,通过奖励耕战解决社会矛盾。将道家政治思想的发展大致划分为三个时期,分别是创造期,综合期,因袭期,以老庄为主要代表,提出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等思想。佛学的根本原理是‘缘起论’,通过卫佛反佛争论中的华夷、神形之辩深化了佛教在中国社会中的影响。宋代儒学分为理学、心学、功利学,主要讨论以‘性与天道’为中心的哲学问题,主张‘存天理,灭人欲’、格物致知,认为理想的政治模式为宗法、分封、井田以及推行仁政。明清之际社会批判思想主要坚守儒学立场反对宋明理学,抨击封建专制制度,主张经世致用,反对空疏学分。近代中国的改良思想面临的背景是西方的入侵,改良思想家提出了向西方学习,从学习经济、科技到学习整体乃至文化教育以达到富国抵御外侮的目的。中国革命思想自古有之,包括汤武革命论、宗教革命论、素王革命论等,到了近代,通过改良派和革命派之间的争论加强了对中国应建立

江苏省南通市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调研测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南通市2016届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文心雕龙·辨骚》认为“虽取熔经意,亦自铸伟辞……故能气往轹古,辞来切今,惊采绝艳,难与并能”。这一评论反映的作品 A.展现了大一统时代文化气度 B.句式灵活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C.强调表现个性追求抒情写意 D.想象奇特具有浪漫主义的风格 2.2016年3月,考古专家确认江西南昌海昏侯墓主身份为“汉废帝”刘贺。据史书记载,刘贺在当皇帝的27天里做了1127件荒唐事,从而留下了“荒淫迷惑,失帝王礼仪”的罪名。但刘贺墓出土了编钟、琴瑟、大量的竹简和孔子圣贤像,诸多学者据此认为刘贺是知书达理、情趣高雅的人。上述对刘贺的不同评价说明 A.文献史料真伪难以辨别 B.历史研究需要注意史料的互证 C.历史人物评价难有定论 D.历史记载要经过考古发现证实 3.吕思勉评价古代某思想家时说,他于致用之学,以及孔门的经,极意考究。他要把天下的物,格得“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后“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该思想家应是 A.董仲舒 B.朱熹 C.王阳明 D.李贽 4.据《明史》记载:朱元璋所设殿阁之职,对国家事务“鲜所参决”;“自正统后,始专命内阁条旨”;而“终天顺之世,李贤为首辅,吕原、彭时佐之”。以上变化表明 A.内阁首辅专权现象严重 B.内阁已成为法定中央行政机构 C.内阁取代六部掌管行政 D.内阁拥有参与国事决策的权力 5.1872年,左宗棠上奏朝廷称:“窃维制造轮船,实中国自强要著。臣于闽浙总督任内,请易购雇为制造,实以西洋各国恃其船炮,横行海上,每以其所有,傲我所无,不得不师其长以制之。”这表明他 A.主张购买西方新式军舰以自强 B.要求引进西方科技创办福州船政局 C.希望朝廷革除官办企业的弊端 D.认识到发展近代中国洋务工业的重要 6.右图《谣言宜禁》刊登于19世纪末发行的《点石斋画报》,其上配有文字:“泰州为扬属一大邑,早经设立电报局,以便官商寄信之用。乃近有匪徒造谣言,谓电报局所用电气系以死者之魂炼成。故专收人家供奉之神主牌,每牌值价洋四五十元,须在三年以内者方为合用。”上述图文信息从侧面说明了 A.谣言散布阻碍了通讯工具应用 B.晚清时期社会生活实现近代化 C.大众传媒关注科技成果的传播 D.民众普遍接受西方的先进技术 7.据《申报》载:“鄂垣祸起仓卒。呜呼,川乱未已,鄂乱又起,何今日祸变之多耶?夫春间乱犹在沿海,此次川乱偏于西隅,今则革党势力已蔓延于长江流域矣,其情形之危更非川粤乱可比。”这

中国政治思想史试题整理全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 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 精品教育资料——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

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 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 .概述中国古代主要思想家的重民思想,并结合实际谈谈其现实意义。 答:1、西周时期,周公的政治思想以注重调解为主,充分体现了重民思想。他提出了“惟命不于常”、提出天根据德行“求民主”、主张以民情见天命的思想。周公施政的指导思想中,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是保民与慎刑罚。 2、春秋时期,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派,主张仁和仁政,主张德治和教化;道家的老子反对严刑峻法,认为民众生活贫困是因为统治者的横征暴敛,人民生活困苦,统治者却奢侈腐化,大力提倡无为政治;在社会治理政策上,墨家的墨子主张实行富民政策; 3、西汉时期的贾谊,他的重民思想继承了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强调了民的地位和作用。指出民是国家之本、政治之本,民心向北会直接影响统治者的成败行失,提出与民为敌,民必胜之的思想。这是传统重民思想的认识顶点。 4、唐朝时期李世民的民本思想主要有三点:一、立君为民。二、民养君。三、民择君。 5、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就人才问题:他认为人才关系到国家的兴衰,民众之中有大量人才,因此他一生也培养和推荐了不少人才。 6、柳宗元的民本思想有:君民关系上,以民为国本、君本。所以民是国之根本,在官民关系上,提出“吏为民役”的观点。 7、王安石的政治改革思想表现在王安石变法注重对农民问题的解决上。

8、明清时期的朱元璋,在明初,社会残破,经济凋敝,生产争需恢复,他采取了恤民、安民政策。这些措施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推动了明朝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 评价和意义: 古代重民思想史承认君主专制,维护封建统治阶级利益提出的。其本质是“名为重民,实为治民“,是统治阶级通知的工具,当前我国正致力于“以人为本”的政治文明建设,针对中国古代钟敏思想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于今天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政治上,吸收钟敏思想的合理成分,以民为本,民心向背对于国家的兴衰,民族复兴作 用非常重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一方面发挥民众的作用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另一方面使人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消除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公民思想意识,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引导人民群众确定正确的公民意识,抛弃官本思想。 3、经济吸收重民思想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经济有重大的知道作用,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告诉我们要缩小贫富差距,减少社会不安定因素,维护社会稳定繁荣,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4、和谐社会建设,吸收重民思想的利民爱民,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关注弱势群体,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和谐社会。简要概括一下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的兴衰发展情况 1.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受冷落。原因:孟子在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提倡放宽刑罚,减轻赋税。这些主张在战国纷争的时代,无助于实现国家统一,必然受到统治者的冷落。

聪明人都在用笨办法做事

聪明人都在用笨办法做事 ——记罗湖区“阳光杯”第五组暨徐敏名师工作室研修活动 深圳市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李彩平 “不走所谓的捷径,也从来不相信天上会掉馅饼,他们的聪明,不过是坚持不懈地、认真地做好必要的功夫,直到有一天累积的功力可以一览众山小。” ——题记 2016年5月26日初夏晴好的上午,罗湖区“阳光杯”第五组暨徐敏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在深圳市仙桐实验小学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研修活动。广东省名班主任李楠工作室成员李志远老师受邀前来,结合自身班主任大赛经历及体会,毫无保留地分享了《在寻求智慧的路上我们必将经历坎坷》的主题培训讲座。让大家倍感振奋的是,罗湖区教育局德育科温利虹科长百忙之中、拨冗全程参与了此次活动。 讲座伊始,李老师抛出一个问题,让大家猜猜谁是班主任大赛最大的受益人。老师们的回答不外乎两种,要么是班主任自身,要么是学生和班级。但李老师揭开的谜底让大家陷入了思考:班主任大赛最大的受益人,是自己的孩子。李老师开诚布公地进一步解释,认为班主任大赛那段经历拓宽了自己的视野,让自己实现了更有价值的自我提升。但只有把这些运用到现实生活中,班主任大赛的价值才能真正得以凸显。

从李老师对上述问题的思考,我们不难看到他人生多方面的立体维度。同时,“维度”也被李老师认为是班主任选手在大赛中的核心竞争力所在。“维度”决定着我们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表达阐述的视野视角等。李老师再三强调,一定要避免“就事论事”地绕着问题打转,只有让自己的“维度”丰富起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智慧”方能油然而生。 在对上述两个提纲挈领的关键问题进行解读后,李老师结合《广东省教育厅关于举办第六届广东省中小学班主任专业能力大赛的通知》的最新精神和指示,围绕班主任大赛的四个比赛环节:班级规划、成长故事、情景答辩、主题班会或班集体活动设计,娓娓道来、各个击破。 李老师认为班级规划非常能彰显班主任工作的专业性,老师们要对比赛时提供的材料进行准确的分析和清晰的定位,在目标生成和内容安排上要有逻辑性,还要注意可操作性,让班级规划真正落地。 李老师对成长故事提炼了两个关键词“成长”和“智慧”,强调只有形成了模式,找到了属于自我的“紫色奶牛”才是成长。真正的成长,一定是改变了自身原来的认知。故事只是个引子,一定要找准“成长点”,“智慧”是无言的潜台词。 情景答辩是李老师认为班主任大赛四个环节中最具挑战性的,最好能抓住“生活辅导”、“学业辅导”及“生涯辅导”这三个圈的结合点来进行答辩。情景答辩考验的是班主任平时的思考和积累,最好能把具体而繁多的问题或情况进行分门别类,针对每一类问题或情况,可以从哪些“维度”进行语言架构,既要符合情感认知,又要有画面感,还须照顾到聆听者的利益,实在是难上加难! 主题班会或班集体活动设计,每位班主任平时似乎都了解,但比赛时就有了“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悔恨感。用李老师的话说,班会课一定要实实在在去做。

中国政治思想史(期中作业)“我的读书笔记……诸子百家之墨家”

中国在政治思想史 我的读书笔记—— 诸子百家之墨家

我的读书笔记——诸子百家之墨家 墨家的兴起 春秋战国时代,正是中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时代,诸侯争霸,群雄并起。社会的转型需要思想学说做理论指导,诸侯之间的激烈竞争又导致他们极力招揽人才。时代的需要,宽松的学术氛围,孕育了中国最朴素而灿烂的思想文化。一时诸子兴起,百家争鸣,互相借鉴又互相诘难。讨论的问题之广,涉及题材之多,发掘的深度之远,以及对后世的影响之深远,都是空前绝后的。灿烂的文化成果构建成了中国古文化的基本框架,而后中国文明两千多年的发展,尽管也受到一些外来文化影响,但总是被中国文明消化和吸收(如西汉末年开始传入中国的佛教,唐朝后期开始传入中国的伊斯兰教,宋代以后开始传入中国的基督教--包括天主教和新教,晚清时期开始影响中国的西方思想哲学体系),主流文化还是这个时期奠定的。这期间形成的对后世较有影响的学说有: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兵家等。所谓东方人的智慧,无论是中国、日本,还是韩国,都离不开这几家的范畴。 墨子,战国初期著名的思想家,他的生活年代正好在孔子和孟子之间。墨子早年“学儒家之业,受孔子之术”,后来他看到儒家学说的种种弊端,于是独立门户,开创了墨家学派。毕生为之身体力行,言传身教,为墨家学说的发扬光大和实施济世而奔走呼号。在其晚年和身后,墨家渐渐成了最有影响的学说,与儒家学说分庭抗礼,并大有凌驾其上之势。以至于孟子哀叹:墨翟之言盈天下。荀子更是说:礼乐灭息,圣人隐伏,墨术行。韩非也说:世之显学,儒墨也。 墨家学说成于道、儒之后,为什么能够异军突起而盛行一时呢?在于它提出了一些当时儒道两家学说没有提出的社会学说和政治方案,如王天下,正诸侯,尚贤能,等贵贱等思想。尤其它反对非正义的战争和穷奢极欲的享乐生活,得到了很多小国的支持,反映了广大下层民众的呼声。 墨子思想和修身 先秦诸子的学说,主要是围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展开的,墨家也是如此。墨子注重品性的完善,认为有四种品行是君子必须具备的:贫则见廉,富则见义,生则见爱,死则见哀;他认为,君子必须意志坚定,言而有信,言行如一,表里一致,敢于捍卫真理,善于明辨是非,并要经常审视自己。他不但注重本身的修行,还注意到了结交朋友的重要性,说道: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即我们所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墨子跟道家儒家还有个显著不同的地方,就是不他但注重言传,还注重身教,身体力行。墨家的人全部葛衣短衫,亲自劳作。墨子不像老子孔子那样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他甚至鼓励弟子们以自苦为乐。正因为如此,墨子才深知民间疾苦,才对儒家提倡的繁文缛节深恶痛绝。也是这个原因,墨家才迅速得到广大平民的支持,具备广泛的民众基础,成为一时之显学。 墨子思想和任侠精神 春秋战国时期,尚武、养士之风盛行。历史上著名的孟尝君、平原君、信陵君、春申君等人府中食客数千,其实食客就是所谓的“士”。士分文士和剑士。文士即谋士,剑士即武士。剑士好勇斗狠,但也讲究知恩图报,经常有剑士为了报答主人的知遇之恩而不惜以身相殉。 墨子看到了这一情况,加以总结和分析并疏导道:“任(注:任侠),损己而益人矣。”并给这种任侠注入新的血液,那就是“义”。 墨子说:万事莫贵于义。墨子说的“义”,就是正义,大义。那么什么是正义大义呢?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一、单选题 1.(2019·安徽皖江名校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6)有学者认为,明朝后期的人文主义思潮以王艮、李贽等人为代表,他们反对封建礼教,要求行为自由;鼓吹人欲、私欲,要求物质利益;肯定心性无别要求贵贱平等。这一思潮() A.属于西学东渐的产物 B.强调了人的自我价值 C.是对理学思想的创新 D.表达了民主政治诉求 2.(2019·天一大联考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三·7)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把封建社会中“亡国”与“亡天下”做了区别,提出了“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据此可知,顾炎武() A.批判传统儒学 B.具有民族思想 C.提倡经世致用 D.反对君主专制3.(2019·湖南张家界一中高三第五次月考·5)在《万历十五年》中黄仁宇评价李贽时说“少数评论者,竟说李贽站到了下层民众的立场上,批判了剥削农民的地主阶级。这种论调自然更属于无稽。……如果在某些地方批判了他的地方官僚朋友,那也只是着眼在私人的性格和品德,而从没有提到经济立场。”这表明作者() A.完全否定李贽的思想精神 B.认为李贽的思想仍属于旧思想体系 C.认为李贽的思想与资本主义萌芽没有关系 D.李贽的思想不具有批判精神 4.(2019·湖北黄冈9月质量检测·8)李贽并未绝对地否定孔子及其思想,在佛寺生活期间,他谈经读佛却还供奉孔子;他反对把孔子言论的价值绝对化和对孔子的盲目迷信。这在当时() A.背离了传统儒家思想 B.开启了清代的考证学术之风 C.推动了人们从正统儒学的束缚中解脱出来 D.奠定了近代民主思想的基础 5.(2018·河北保定二模·29)顾炎武认为:天子、君主,都是一种职位,并非神圣不可侵犯的称号。在古代,“君”是上下之通称,天子称“君”,人臣、诸侯、卿大夫亦称君,甚至奴婢称其主人,女称其父,妇称其舅,皆为“君”。天子只是“君”中的一种。材料中顾炎武() A.倡导君臣之间的平等关系 B.呼吁提高女性的政治地位 C.为否定专制寻找历史依据 D.痛斥了君主专制的弊端 6.(2018·长郡中学考前保温卷一·27)明清时期有思想家认为,君臣的职责都是为天下服务,君臣是共治天下的“师友”,彼此的关系是相互唱和、共同协力。据此推断,该思想家() A.要求恢复三省六部制 B.主张限制君主专制 C.倡导实行君主立宪制 D.反对废除宰相制度 7.(2018·山西晋城一模·8)颜元(1635—1704年)针对宋明镜花水月的理学思想,提出要破除“浮文”,重视孔门“六艺”之学的思想。据此可知,他() A.反对佛学思想 B.主张复古先秦儒学 C.提倡经世致用 D.具有离经叛道性格 8.(2018·燕博园高三综合能力测试题·27)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称:《明夷待访录》

中国政治思想史

一、名词解释: 1.正名:正名也就是要使每一个等级的行为与其在专制国家的等级结构中 的位置相符,确切的说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2.不忍人之心:不忍人之心,也就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 非之心的总和。 3.化性起伪:人的本性应该在社会实践中得到矫正,矫正的结果就是“化 性起伪”“化性”即教化,改变人的恶的本性,“起伪”即礼义是人为的,主张通过后天休养,用人为的礼义道德去教化、改变人性之恶。 4.明分使群:人群聚而组成社会,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在于人能够 组成群体,分享自己的群体生活,这成为人之所以能够统治自然界万物 的一个重要前提。 5. 儒家学派:儒家学派是春秋战国时期最为重要的思想流派之一。儒家学 派主要以下几个特点:a.崇尚西周以来的传统文化。b.儒家重视伦理道 德的作用,崇尚仁义。c.以孔子为师 6. 法家思想:法家作为一个学派的概念,最早见于司马炎《论六家之要旨》。 法家思想的特点有:a.重视法律的作用b.主张实行极端的君主专制统治 c.主张实行富国强兵的政策 d.用进化的观点解释历史。 7. 道家学派:道家是春秋战国时期有着十分广泛的社会影响的思想学派, 道家思想学说的核心概念是“道”,把道作为价值判断的标准。绝圣弃 智,绝仁弃义是道家学派的基本主张。 8 墨家学派:墨家创始人是墨子,墨子的学说在战国初期影响很大,墨子 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兼爱,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注重实用。 9. 淮南子:刘安招致门客集体编写而成,以道家思想为主,同时又融合儒、 法、阴阳诸家,形成一个庞大而完整的理论体系,为统一的封建帝国提 供全面的治理方案。作为汉初黄老派理论的集大成之作,对后世不少思 想家和政治家们产生了深远影响。 10. 无能子:以老庄自然无为思想是主旨,抨击等级名分,伦理纲常和君主 政治,斥之为祸乱本源,主张人类社会返璞归真,废礼教,弃人伦,无 贵无贱,无君无臣;从批判和否定纲常礼教,君主制度,进而走向否定 人类一切社会关系和文化。 二、简述题 1.简述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发展历程 中国政治思想史从中国古代社会到近代社会,在其发展历程中,经历了六个时期,即思想形成期、思想发展期、思想完善期、思想反思期、思想转型期、思想变革期、这就是六期发展说。 1)思想形成期: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的先秦时期,出现百家争鸣。 2)思想发展期:秦安隋唐时期,秦时,法家思想发展,而汉朝以后,儒 家思想备受尊崇。 3)思想完善期:宋明时期,出现宋明理学。 4)思想反思期:明末清初,一是封建政权逐渐衰落,二是资本主义萌芽 出现,随着时代发展而反思自身,是思想进步的表现。 5)思想转型期:近代社会,出现了改革派、洋务派、戊戌变法政治思想, 是转型期。 6)思想变革时期:中国历史上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孙中山发动辛亥

江西省上饶市高三文综(历史部分)第二次高考模拟试题

上饶市2015届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卷 24.唐朝设御史台“掌邦国刑宪典章之政令,以肃正朝列”、“纠正百官之罪恶”。御史台所属机构有:台院、殿院和察院,分别“掌纠举百僚、推鞫(审判)狱讼、弹劾违法”,“纠察朝仪”, “巡按州县、纠视刑狱”等。可见,唐朝御史台: A.职能广泛,地位重要B.分割相权,加强皇权 C.属于中央司法机构D.有效抑制了吏治腐败 25.萧公权在《中国政治思想史》评论道:“夫专制之威至明而极,故专制之至明而显。梨洲(黄 宗羲)责民之古义,不啻向专制天下之制度作正面之攻击。使黄氏生当清季,其为一热烈 之民权主义者,殆属可能。然而吾人细绎《待访录》之立言,觉梨洲虽反对专制而未能冲破君主政体之范围。故其思想实仍蹈袭孟子之故辙,一未足以语于真正之转变。”萧公权在 此认为黄宗羲: A.具有近代民权主义思想B.没有超越传统儒家思想的范畴 C.彻底否定君主专制政体D.反映了早期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 26.清代初期,赋税分为地赋和丁赋,分别征收。地赋是农民交纳的地税,丁赋是百姓向政府提 供的徭役折银,规定民间十六岁至六十岁为丁,按人头缴纳丁银,田赋和丁赋都是用银两折算,称为地银和丁银。雍正帝继位后,实行地丁银制,把丁赋平均摊入田赋中,按田亩纳税,征收统一的地丁银。地丁银制度的推行: A.加重了百姓的赋税负担B.抑制了土地兼并 C.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D.有利于缓解人地矛盾 27.1901年《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初版,此教科书被誉为“百年语文第一书”。下为此书部分内容: “电”的解释:“阴阳二气薄而生热,热而发光曰电”。 “雷”的解释:“阴阳二电摩荡空际,鼓击而成声者为雷。” “议”的阐述:“谓欲事合于义,必群相论议也。因引申为风议谏议之议。今中国有事 上闻,辄归部奏;泰西各国则归上下议院公议。” 此教科书的出版: A.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B.反映了近代教育的普及 C.体现了西学东渐的时代特征D.推动了教育体制改革 28.下列是有关民国初期(1914年一1921年)中国棉纺织工业发展情况的统计资料。此资料说明民国初期中国棉纺织工业: A.在各行业中发展最快B.在迅速发展中内部蕴含着危机 C.成为中国的支柱产业D.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29.1941年12月24日至1942年1月15日,中国军队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消灭日军数万人,取得大捷。此次战役是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盟军与日军交战的首场战役胜利,引起了当时世界媒体的广泛关注,美国总统罗斯福也

《中国政治思想史》论述题

论述题 1、概述中国古代主要思想家重民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重民思想是中国传统重要的政治思想。治理国家要注重民心问题,民心的向背关系到社稷安危。如“以民为本”“仁政”等都是重民思想。探究这些对今天的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 (一)周朝周公旦“敬天保民”是古代重民思想的萌芽。周公认为敬天的关键在于保民,统治者要体察民情,慎用刑法。了解民众疾苦,体察民众心理。才能顺应天命维护周朝统治。 (二)1、春秋战国时期管仲、子产提出“视民如子”的观点。运用经济手段“相地而衰征”使民仓禀实而知礼节,把重民思想推倒了一个新的高度。 2、孔子的以“仁”为核心思想体系在重民思想上表现为“养民”。经济上惠民使民足食,政治上宽民就是反对苛政的德政,重视民意。 3、孟子发展了孔子的“仁”建立“仁政”为核心重民思想体系。 (1)经济和社会政策上:具体有制民之产;平均赋税,保护工商业,轻刑罚等。 (2)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人民是政权转移的最后决定力量。民心的向背是政治成败的决定因素。在以民为本的前提下提出了依据民意选贤举能。 4、荀子继承了以民为本思想,提出君舟民水论。民本就是爱民恤民,富民利民; 第一次把国家的赋税制度与社会生产和富国富民结合,站在国家经济利益的立场上去解释国家的经济政策。他的思想和政策使广大民众大大受益。 5、墨子的“兼爱”“非爱”“尚贤”重民思想。 “兼爱”:他主张爱他人,爱国家,使社会达到一个和睦理想的社会。 “交相利”: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共谋福利。 “非攻”战争都是不义的,反对战争带来的灾难。 从爱惜民力出发,他还提出了“节用”、“节葬”的要求。 6、老子:反对战争,反对封建专制的暴政。主张不贵难得之货、慎征伐等。核心体现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小国寡民社会理想中。老子既反映民众的愿望,又兼顾统治者的利益和要求,起到上下调和的作用。 (三)唐代贞观统治集团是民本思想发展的高潮。李世民继承了儒家的传统思想。特别注重君民、民国的关系,提出“君依于国,国依于民”的命题。李世民认识到民众的力量,而且将儒家传统的重民思想运用到治国实践中去。 (四)1、宋代朱熹“足食为先”的民本思想。要维护封建统治,就要获得民心,而民众的根本在足食,足食的首要问题务农。朱熹以重农,满足人们需要维护封建专制的统治秩序。 2、宋明王守仁的“明德亲民”政治思想:发扬内心光明仁德,亲爱于民,从而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目的;明德为体,亲民为用,体用兼备,从而达到大治;体现了重民思想。 3黄宗羲提出的“君为民害”论、“民主君客”论和“万民忧乐”论对儒家传统民本思想是继承也是超越,因而可称之为“新民本”思想。黄宗羲提出“公天下”的政治理想。法治上反对一家之法,反对天下之法。在经济上提出了“工商皆本”“均田”“齐税”等主张。 (五)评价及意义。 古代重民思想史载承认君主专制,维护封建统治阶级利益提出的。其本质是“名为重民,实为治民”,是统治阶级统治的工具。当前我国正致力于“以人为本”的政治文明建设,针对中国古代重民思想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于今天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政治上:吸收重民思想的合理成分,以民为本。民心向背对于国家的兴衰、民族复兴作用重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一方面发挥民众的作用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另一方面使人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消除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公民思想意识: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引导人民群众确定正确的公民意识,抛弃“清官意识”、“官本思想”。 (3)经济:吸收重民思想的“轻徭薄赋”“置民之产”等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又重大的指导作用。

《中国政治思想史》读书笔记点评

所谓政治思想,不过是这政治或者说王权或君权如何产生,又如何运转的——运转当然是你制定什么样的政策还有法律治理或是统治这个国家(天下),说具体一点就是治理或统治这个天下的芸芸众生。就前者而言,就是先分封天下的分封建制,这个政治制度是如何实现的,同时又是如何运转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帝国制(皇帝制,秦以后)也就是这郡县制是如何建设的,又是怎样运转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同时这个帝国制又是怎样的治理国家的——儒教立于思想纲常,法律立于国家制度外予以规范。至于到了近代西学东进,一套政治思想(共和、民主、法治)进入中国,冲击中国的政治体制,却引发不断的政治变故,最后还是强权政治那一套管用,中国的政治体制以一套新的意识形态为精神纽带,建立党国一体的政治体制,进而达成了国家的秩序与稳定,而后开始了治国的一些列现代化的经济政策——工业化的生产力加计划经济的生产方式,最后在强权的支配下通过改革开放达成市场经济发展中国经济现代化的政策,至于法律那当然是要适应这个经济生产方式的转型需要,可因为这个党国体制的存在,法律作用的上升十分缓慢,且还要受制于权力的支配。就那个先秦古代分封制时代,中国基于游牧还有渔猎经济转向,人民确立了因地而居的小农生产方式,这就出现农耕经济基础上的分封制的治理如何进行的,虽然政治上以分封确立了,但国强与民富如何实现,换之于政治上如何治理了,这时各类治国思想应时而生,什么农家、儒家、道家、兵家、阴阳家、墨家,它们共同回答的问题是,国家如何不打仗,国家如何强盛。经过春秋、战国大混战,国家统一于帝国政治的秦朝了,这国家这么大如何不乱就是永保秩序与统一,还有这个政治与人民的关系如何处理,就是当时最大的政治了,于是废除封建成了历史的选项,这靠法家的思想,但法家太过猛烈,秦朝二世而亡,刘邦得天下处理与人民的关系,采取黄老思想无为治国,国力大增,可分封形成的政治紧张出现了,只好在汉武帝时彻底铲除。正好,边患的问题突出了,是安抚还是剿灭,汉武帝有了财力,也有了政治统一,无力剿灭成了既定国策,可过度消费民力,导致社会矛盾异常紧张,他汉武帝晚年不得不反省了。以后的中国历史,就是在庞大的帝国(人多、疆域大)、农耕生产力与生产方式、与民族关系、如何确保帝国政治行王道、去霸道、有序运行上面提出自己的政治思想与主张了,不过时代的具体背景不同,这政治思想的具体内容存在差异,如宋朝商业发达、文化发达,莫不与帝国的开国者赵匡胤扬文息武直接相关,但恰恰又碰到了一个或几个强大的游牧民族建国与宋对抗,于是如何处理与辽金西夏的关系成为极重要的国策,这个政治思想就要体现了。至于明清一个统一的大帝国各自运行了两百多年,主要的任务是处理内政,国家的政治思想早已在前人的不断总结中日渐成熟,没有了创新,也就只好支配这个帝国政治与农耕经济互为表里的运行,只有外族更先进的经济生产方式与生产力的冲击爆发出与此相适应的政治思想了——梁木生

2019版二轮复习历史江苏专版:主观题规范练(六) Word版含解析

主观题规范练(六) 1.扬州盐商泛指古代两淮地区的盐业商人群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扬州繁华以盐盛”,其发轫期远可追溯到西汉时期。从隋朝开凿京杭大运河以来,扬州逐渐形成南北交通的枢纽和全国财货的集散地,成为盐运漕运的重镇。明中期以后,随着商品流通领域扩大,经济活动频繁,扬州也出现了继汉唐以后的第三次繁荣,形成为全国重要的商业资本集团。 ——摘编自王伟康《两淮盐商与扬州文化》材料二扬州盐商在寓居城市大兴土木,兴建园林、会馆、书院、码头等,因而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他们乐善好施,赈灾济贫,积极倡办公益事业,造福于民众,推动了地方事业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保护和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救世济民的抱负。……他们竞重风雅、善交名儒硕士、吟诗作画的文化风尚,也流及盐商活动的广大区域。 ——摘编自王雪萍《扬州盐商文化线路》材料三扬州文化铸就与官员有巨大的热忱,总持风雅,盐商的乐此不疲慷慨解囊,群众的直接效力尽显才智都有关系。如大型玉雕《大禹治水图》的制造,是乾隆直接过问指挥,扬州政府官员负责,扬州艺人悉心制作,才成就了工艺史上的极品。再如源于盐商“例蓄花雅两部”的对戏剧的情有独钟,四大徽班才次第晋京,是皇上倡导,扬州政府官员亲自组织,盐商的积极效力,扬州戏曲的繁荣土壤,才使中国戏剧有了划时代的里程碑。 ——摘编自扬州大学学报《扬州盐商对扬州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理念的现实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扬州盐业兴盛的背景。(3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扬州盐商的具体活动。(3分)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归纳扬州盐商文化形成的原因和历史影响。(6分) 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可追溯到西汉时期”得出盐业历史悠久,据材料一“开凿京杭大运河以来,扬州逐渐形成南北交通的枢纽”得出水运交通发达,据材料一“形成为全国重要的商业资本集团”得出商品经济发展。第(2)问,据材料二“在寓居城市大兴土木”得出注重城市建设,据材料二“积极倡办公益事业”得出从事社会公益事业,据材料二“保护和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他们竞重风雅、善交名儒硕士,吟诗作画的文化风尚”得出提高扬州文化底蕴。第(3)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三“与官员有巨大的热忱,总持风雅,盐商的乐此不疲慷慨解囊,群众的直接效力尽显才智都有关系”得出政府的重视,民众的推动,盐商的喜好;第二小问,归纳材料三主旨得出促进扬州文化繁荣和发展,改善社会风尚,结合所学得出阻碍社会经济的转型。 答案:(1)背景:盐业历史悠久,水运交通发达,商品经济发展。 (2)活动:注重城市建设,从事社会公益事业,提高扬州文化底蕴。 (3)原因:政府的重视,民众的推动,盐商的喜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