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康复计划
心肺康复年度工作计划范文

心肺康复年度工作计划范文一、背景说明心肺康复是一种通过系统性的、多学科的干预手段,包括运动、药物处理和心理态度,来提高心肺功能和改善心肺气体交换的方法。
它主要应用于心肺疾病患者,如冠心病、心衰、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并且在一些手术后、肿瘤化疗后的康复也有重要作用。
为了提供更好的心肺康复服务,该计划将规划和落实一年内的工作内容和目标。
二、工作目标1. 提高心肺康复服务的质量:通过优化康复方案、改进康复设备和引进先进技术,提高康复效果。
2. 提高心肺康复服务的可及性:确保患者及时获得康复服务,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和偏远地区。
3. 提高心肺康复服务的知晓度:开展宣传活动,增加社会对心肺康复的认识和关注。
三、工作内容1. 完善心肺康复方案(1)梳理现有康复方案的弊端:对已有方案进行评估和总结,找出不足之处,确定改进方向。
(2)制定新的康复方案:结合疾病类型和患者需求,制定科学、有效的康复方案。
(3)开展方案试点:选取一些患者进行试点,收集反馈和建议,不断改进和完善。
2. 更新心肺康复设备(1)调研市场:了解当前市场上最新、最先进的心肺康复设备,收集相关资料,为购置做准备。
(2)制定设备更新计划:根据调研结果和实际需求,制定设备更新计划。
(3)购置设备:按照更新计划,购置心肺康复设备,并进行设备安装和使用培训。
3. 引进先进技术(1)跟踪国内外心肺康复技术的发展:了解国内外心肺康复技术的最新进展和应用情况。
(2)筛选适用技术:根据实际需求和资源情况,选择一些具有推广和应用前景的先进技术。
(3)引进技术并进行培训:与相关单位或专家合作,引进选择的先进技术,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4. 加强心肺康复专业团队建设(1)制定继续教育计划:根据团队成员的需求和实际情况,制定继续教育计划,提高团队成员的专业水平。
(2)组织学术交流会议:邀请国内外专家到院内举办学术交流会议,加强专业团队的交流和学习。
(3)优化团队合作机制:建立团队协作机制,促进多学科合作,提高团队协作效率。
心肺康复专科工作计划范文

心肺康复专科工作计划范文一、工作目标心肺康复专科主要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康复服务,帮助心肺疾病患者实现身心健康的全面恢复。
本专科的工作目标是以患者为中心,通过专业的康复治疗和关怀服务,帮助患者减轻病痛,提高生活质量,全面恢复到正常的生活状态。
二、工作内容1. 康复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治疗方案,包括康复运动、呼吸训练、心理疏导等多方面的治疗措施。
并在治疗过程中随时调整方案,确保患者获得最佳的康复效果。
2. 康复护理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包括病情观察、生活护理、饮食指导等,确保患者在治疗期间得到充分的照顾和关怀。
3. 宣教教育通过举办康复知识讲座、康复宣传活动等形式,向社会大众普及心肺康复知识,提高公众对心肺康复的认识和重视度。
同时,针对心肺病患者及其家属,开展康复知识培训,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疾病,掌握康复技能。
4. 科研工作积极参与心肺康复相关科研项目,开展临床试验和研究,为提高治疗水平和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5. 教育培训对临床医护人员进行心肺康复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服务水平和专业技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康复服务。
三、工作重点1. 提高治疗效果通过不断完善康复治疗方案,积极引入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提高康复治疗的效果和水平,让患者能够更快地恢复健康。
2. 优化护理服务加强护理团队建设,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和服务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细致的护理服务,满足患者的个性化需求。
3. 提高专科知名度加强与其他医疗机构合作,扩大专科影响力,吸引更多的心肺病患者,让更多的患者能够得到专业的康复治疗。
4. 科研成果应用将科研成果及时应用到临床实践中,提高治疗效果,为患者提供更先进的康复治疗手段。
四、工作措施1. 配备专业人才加强人才招聘和培训,提高专科整体专业水平,形成一个高效的康复治疗团队。
2. 完善治疗设施不断完善专科的治疗设施和设备,确保能够提供专业的康复治疗服务。
3. 加强宣传推广通过多种方式,如举办康复治疗成果展示活动、发表专业文章、建立专业网站等,提高专科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肺病康复点工作方案

肺病康复点工作方案引言肺病是一类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哮喘、肺结核等。
这些疾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对其身体健康造成威胁。
肺病康复点工作方案旨在提供一套全面的康复措施,以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1. 评估在制定康复方案之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患者的病史、病情严重程度、身体机能、心理状态等。
评估可以通过医学记录、检查和患者自述等多种方式进行,以确保康复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2. 定制康复计划根据评估的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康复计划包括以下方面内容:2.1 呼吸治疗针对不同的肺病,采取相应的呼吸治疗措施。
如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可采用氧疗、支气管扩张剂、呼吸康复等治疗方法。
对哮喘患者,可以采用季节性用药、吸入式激素等方法控制症状。
2.2 运动康复通过适度的有氧运动,可以提高肺功能,增强呼吸肌肉的力量。
患者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骑自行车等。
运动时需注意呼吸方法,避免剧烈运动引起呼吸困难。
2.3 饮食调理合理的饮食对肺病康复非常重要。
建议患者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E和类胡萝卜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坚果等。
此外,患者还应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避免饮酒和吸烟。
2.4 心理支持肺病患者常常会有一定的心理压力和焦虑。
提供适当的心理支持和咨询服务,帮助患者应对这些问题。
可以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咨询等方式,提升患者的心理抗压能力和调适能力。
3. 康复步骤和时间安排根据康复计划的内容,制定详细的步骤和时间安排。
康复步骤需要逐渐、有序地进行,以避免过度疲劳和反复。
4. 康复效果评估在康复过程中,定期对患者进行效果评估。
评估内容可以包括身体机能指标、症状改善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等方面。
通过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康复计划,确保患者获得最佳的康复效果。
结论肺病康复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过程,需要全面的评估和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通过合理的呼吸治疗、运动康复、饮食调理和心理支持等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并延缓疾病进展。
肺康复年度工作计划

肺康复年度工作计划一、引言肺康复是指通过综合的康复治疗措施,帮助肺部疾病患者恢复健康,改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治疗方式。
近年来,由于吸烟、污染等因素的影响,肺部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增加,使得肺康复工作变得尤为重要。
为了提供更好的肺康复服务,我们制定了年度工作计划,希望通过各项措施和活动,不断完善肺康复工作,为肺部疾病患者提供更有效的帮助。
二、目标1. 提高肺康复服务水平,为肺部疾病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康复治疗服务。
2.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社会公众对肺康复的认识,促进患者早期就诊和康复治疗。
3. 加强科研力量,不断推进肺康复治疗技术和方法的创新和提高。
三、工作计划1. 完善肺康复治疗体系a. 制定并完善肺康复治疗标准,明确康复治疗的各项流程和措施。
b. 健全康复治疗设施和设备,提高诊疗效率和治疗质量。
c. 增加康复医生和护理人员的技能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
2. 加强宣传教育a. 制定肺康复宣传教育计划,组织开展健康讲座、康复知识宣传活动等。
b. 利用网络和媒体资源,开展肺康复知识的宣传,提高社会公众对肺康复的认识和重视。
c. 多方合作,与社区、学校等单位合作开展健康宣传活动,提高患者的康复治疗意识和信心。
3. 加强科研力量a. 加大对肺康复相关的科研项目的资金投入,推进肺康复技术和方法的改进和创新。
b. 支持科研人员积极开展肺康复相关的学术研究,为康复治疗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c. 鼓励医院内部建立科研团队,加强医务人员之间的学术交流和合作,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四、实施方案1. 完善肺康复治疗体系a. 组织医院内部的康复治疗流程培训,并建立相关考核机制,保障康复医生和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
b. 购置更先进的康复治疗设备和设施,提高治疗效率和康复效果。
c. 引进肺康复领域的专家和学者,组织专业研讨会,促进医院内部的肺康复专业水平的提高。
2. 加强宣传教育a. 制定肺康复宣传教育计划,并邀请专业医生和学者参与,提高宣传教育活动的专业性和可信度。
心肺康复年度工作计划

心肺康复年度工作计划一、项目背景分析心肺康复是指通过系统性的运动康复和心理康复来促进心肺疾病患者的恢复和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综合性治疗方法。
随着心肺疾病的不断增加和患者需求的提高,心肺康复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年度工作计划旨在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心肺康复工作,以满足患者的需求并提高康复效果。
二、目标设定1. 提升心肺康复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2. 建立和完善心肺康复的跨学科、多领域合作机制。
3. 加强患者教育和宣传,提高患者对心肺康复的认识和参与度。
三、具体工作计划1. 建立健全心肺康复团队(1)招募专业的心肺康复师和相关医师,并提供专业的培训。
(2)建立跨学科的心肺康复团队,包括康复师、心脏科医师、呼吸科医师、心理学家等,并制定团队合作的工作规范和流程。
2. 完善心肺康复方案(1)根据不同疾病和患者的不同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
(2)根据康复方案,制定具体的康复训练计划,并对康复师进行培训,确保训练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3. 建立心肺康复中心(1)申请经费,建立符合心肺康复需求的康复中心,配备先进的康复设备。
(2)建立康复中心的管理制度,确保设施的安全和有效的使用。
4. 加强心肺康复宣传和患者教育(1)开展心肺康复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心肺康复的认识和了解。
(2)制定患者教育计划,提供相关的教育材料和课程,帮助患者了解心肺康复的重要性和效果。
5. 开展科研和学术交流(1)开展心肺康复相关的科研项目,提高心肺康复的研究水平和质量。
(2)组织学术交流会议和研讨会,促进学科间的合作和知识的共享。
四、预期效果通过上述工作计划的实施,预期达到以下效果:1. 提升心肺康复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2. 建立和完善跨学科、多领域的心肺康复合作机制,提高康复团队的合作效率。
3. 加强患者教育和宣传,提高患者的参与度,促进心肺康复的效果。
4. 推动心肺康复的科研和学术交流,提高学科的发展水平和质量。
五、风险分析和应对策略1. 经费不足:通过申请额外资金或者合理安排资金使用,确保工作计划的实施。
肺部疾病患者的康复计划

肺部疾病患者的康复计划肺部疾病是一类广泛存在且影响世界各地人群健康的疾病。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环境污染的加剧,肺部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针对肺部疾病患者的复健康复计划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肺部疾病患者的康复计划,旨在提供指导和建议,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1. 康复计划的目标肺部疾病患者的康复计划的主要目标是帮助患者恢复呼吸功能,提高肺部健康,并减少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康复计划还旨在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并增强患者的心理抵抗力。
2. 康复计划的步骤(1)评估和诊断:康复计划的第一步是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和诊断。
通过病史了解,体格检查和相关检测,医生可以确定病情的严重程度和具体类型的肺部疾病。
这些信息对于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至关重要。
(2)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诊断结果,医生可能会开具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可能包括抗生素、支气管扩张剂、抗炎药等。
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建议正确使用药物。
(3)呼吸治疗:呼吸治疗是肺部疾病康复计划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这包括物理治疗、体育锻炼和辅助呼吸技术等。
物理治疗可以通过按摩、抽吸等手段帮助患者清除痰液,改善呼吸功能。
体育锻炼可以增强患者的肺部和心血管功能,提高身体的耐力和抵抗力。
辅助呼吸技术可以帮助患者学会正确的呼吸方式,减少呼吸不适。
(4)营养和饮食:良好的营养和饮食习惯对于肺部疾病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患者应遵循医生或专业营养师的建议,选择富含维生素、蛋白质和纤维的食物。
此外,患者应避免吃辛辣食物、油炸食品和高盐食物,以减轻症状。
(5)心理支持和康复:肺部疾病会给患者带来身体和心理的不适。
为了提升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康复效果,医生可以提供心理咨询或引导患者参加支持小组。
通过沟通和情绪管理技巧的学习,患者可以更好地应对疾病带来的挑战。
3. 康复计划的持续性肺部疾病的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求患者持续关注和积极主动参与。
患者在医生指导下每天进行适当的运动和呼吸锻炼,并按时服用药物。
肺康复护士开展工作计划5篇通用

肺康复护士开展工作计划 1一、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促进护理质量提高人事制度改革是方向、是出路,改革要面临许多艰难,但不改革,将会有更大的艰难浮现。
护理部首先要明确这一观点,找准合理的定位,“跳出护理看护理”,以良好的心态积极主动参预改革。
应当好领导的参谋,为领导提出可行性的参考意见,取得领导的理解,信任与支持。
利用多渠道形式向护理人员讲解有关人事制度改革的精神,思路及发展趋势,统一思想,充分认识改革的必要性,消除不满情绪和抵触心理。
以改革为契机,使全院护理人员既有紧迫感,又有危机感;既树立竞争意识,又增强服务意识和质量意识,优化护理队伍,促进护理质量提高。
二、抓好护理队伍建设,提升护理队伍素质全院护理人员要认识到“先天不足”已成为我们不断求学的动力而非阻力,树立自强、上进、刻苦钻研专业知识的精神,惟独通过努力学习来积累知识,才干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
才干逐步把目前以中专学历为主体转变为以专科、本科为主体的护理队伍。
护理部将采取多种渠道,为护理人员提供学习机会。
1、鼓励中、青年护士参加自学、广播电视大学考试,到年底大专学历以上人员占护士人数的 55%。
2、鼓励护理人员参加护理本科、研究生学习,到年底本科学历人员达 6 人。
3、选送护理骨干到省内外短期护理知识培训班学习,以管理知识、专科知识发展为主。
4、坚持每月在院内举办护理知识,新业务新技术,专业技术培训。
每月科内业务学习 1-2 次,护理查房 1 次,操作培训等。
护理部重点要规范护理查房,提升查房质量,以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及实践能力。
三、护理质量管理是核心,加大质量控制力度1、护理单元推广护理工作量化考核。
护理部拟定护理工作量化考核方案及实施细则,采用工作量,工作质量和质量缺陷相结合综合考核。
各护理单元认真组织实施,进行考核,通过工作量化考核促使护理人员观念转变,增强奉献意识,主动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从而促使护理质量提高。
2、以过细、过精、过实、过严的严谨态度抓好每项护理工作的全程质量管理,即基础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其中环节质量是重点。
肺康复护士开展工作计划5篇

肺康复护士开展工作计划5篇肺康复护士开展工作计划篇1一、总目标通过四周骨科病房实习,掌握骨科护理基本操作技能,熟悉骨科系统常见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评估诊断、处理原则及相应的术前术后护理,了解各种常见医疗仪器的使用、掌握护理病历的书写、掌握骨科常见病种的健康宣教知识。
能与病人良好沟通、做好心理护理。
能用护理程序方法对骨科病人进行整体护理。
1、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热爱护理事业,树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
具有不怕苦、不怕脏、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
时刻为病人着想,千方百计为病人解除病痛。
能尊重、关心和爱护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护理操作前向病人进行耐心的解释,操作时动作轻柔,态度和蔼。
耐心倾听病人的评说和询问。
针对不同的病人和病情进行心理护理。
严谨求实,奋发进取,虚心向指导老师学习,师生之间互相关心、尊重。
2、知识目标(1).掌握骨科护理的基本操作技术: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消毒隔离原则、注射原则、常规标本收集原则,口腔护理、雾化吸入、创口引流管、轴线翻身、吸氧,静脉输液及留置针护理、留置导尿管护理、测量生命体征、输血、灌肠、叩肺,有机会时掌握vsd护理技术。
(2)了解骨科常见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处理以及熟悉相应的护理(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的护理,全膝关节置换术病人的护理,脊柱骨折、脊髓损伤病人的护理,四肢骨折病人的护理,骨科新进展,断肢再植病人的护理。
)(3)了解各种常见医疗仪器的使用(骨折治疗仪、心电监护仪、微泵、脉氧仪)。
(4)熟悉各班职责。
(5)熟悉骨科各种常见石膏绷带术、牵引术、小夹板术的配合与护理。
(6)熟悉骨科常见病的看康复护理。
(7)掌握病历书写,每月完成一份完整的护理病历。
(8)参与护士长或带教老师组织的小讲课,病历讨论及教学查房。
(9)参与病区组织的健康教育活动。
3分层次培养人才中专生以加强三基训练和专科护理为主,在整体护理方面以掌握整体护理观、人际交流技巧为主;大专生除了做好三基训练外,以拓宽知识面,增强动手能力培养为主,在整体护理方面以掌握整体护理理论、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和对病人及家属实施健康教育计划为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康复肺康复是一项日趋成熟的治疗项目,其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其他慢性肺病的临床价值甚至超越了任何一种药物治疗。
如果将肺康复和药物治疗相结合,则能得到更好的效果。
ATS 2007设立了肺康复治疗专场,美国胸科学会和欧洲呼吸学会(ATS/ERS)指南为肺康复治疗的推广提供了科学指导,亦为其提供了全面而有力的循证医学证据,2007年,ACCP/AACPR回顾了这10年间的相关文献,并进行系统、循证地总结,推出了2007版ACCP/AACPR肺康复循证临床实践联合指南,以更新和扩充1997版指南。
肺康复治疗的基本概念肺康复治疗是针对有症状及日常活动能力下降的慢性肺病患者的一项全面干预治疗手段,旨在减轻症状,改善机体功能,稳定或逆转疾病发展,从而降低医疗费用。
肺康复治疗内容:应包括患者评估、运动训练、教育、营养干预和社会心理支持等。
肺康复治疗的工作组成员包括医生,护士,呼吸、物理和职业治疗师,心理学家,训练专家和其他专业人员,特定的医疗组成员构成取决于可利用的医疗资源。
肺康复治疗适用范围:大多用于功能减退COPD的治疗,也已逐渐用于间质性肺病、囊性纤维化、支气管扩张症和胸廓畸形的治疗,还适用于肺移植和肺减容术等外科手术前的评价和准备。
肺康复的原理:肺康复的原理尚未完全明了,在此就部分可能机制予以阐述。
运动训练可提高运动耐力,改善呼吸困难。
Richardson等研究发现COPD 患者在最大运动时仍有骨骼肌代谢储备,因此指出运动受限的主要原因不是骨骼肌异常,而是心肺功能。
心和肺是两个结构和功能都密切联系的器官,心血管和呼吸系统是限制最大摄氧量的主要因素,运动训练能改善心肺系统协调工作的能力,显著提高COPD患者的最大摄氧量,提高运动耐力。
Saltin等论证了健康男子经3周卧床休息后最大摄氧量下降27%,并且这种心肺适应的恢复速度慢于去适应发生的丧失速度。
制动后肌力和耐力显著下降,可想而知,这种情况也会发生于运动受限的COPD患者。
COPD患者由于呼吸困难,活动能力明显受限,导致去适应作用,而这种去适应又引起活动能力进一步下降形成恶性循环。
运动训练可在一定程度上阻碍这种去适应现象,部分恢复心肺适应性。
肺康复禁忌症:不稳定型冠心病、近期出现心肌梗死、重度肺动脉高压、影响运动的骨关节病、学习认知能力障碍、精神疾病等肺康复治疗发展史1971年,Thomas Petty医生在美国丹佛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肺康复项目。
随后,几位医生从中得到启发,尝试建立住院肺康复治疗。
1977年,洛杉矶一家教会医院(Little Company of Mary Hospital)的Mary Burns医生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创立了首个社区医院门诊肺康复治疗。
该项目为期4周,每周3次,每次2个小时。
在没有资助基金、没有办公室,甚至没有写字桌和教室的条件下,Burns医生只能在走廊和楼梯间训练患者。
随着肺康复治疗训练疗程的结束,一位70岁的重症COPD患者重获工作能力,这个喜讯被当地报纸刊登并广为传播。
Burns医生创立首个门诊肺康复治疗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且开展至今,其所在医院也是开展该项目时间最长的肺康复治疗中心。
由于Burns医生对肺康复治疗的积极推广,1990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肺康复治疗协会(CSPR)成立,此为美国唯一的肺康复治疗协会,加利福尼亚州也是推广肺康复治疗的最佳地区,拥有美国最多的肺康复治疗中心。
目前,CSPR正蓬勃发展,开展大量活动,具备较充足的资金,并吸引了其他国家成员的参与。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康复治疗康复治疗可以使进行性气流受限、严重呼吸困难而很少活动的患者改善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是COPD患者的一项重要治疗措施。
它包括以下几方面:1、呼吸生理治疗:帮助患者咳痰,用力呼气促进分泌物排除;进行缩唇呼吸,避免浅表而快速的呼吸。
2、肌肉训练:包括全身性运动和呼吸肌锻炼。
前者包括步行,登楼梯,踏车等,后者包括腹式呼吸锻炼。
3、营养支持:要求达到理想体重,同时避免过多高碳酸化合物饮食和过多高热量饮食,以免产生过多的二氧化碳。
4、精神治疗和教育:倡导积极的人生观,组织患者参加COPD的宣讲教育。
Guidelines Reinforce Pulmonary Rehab Need for COPD Patients COPD患者强化肺康复治疗需求指南Newswise —New evidence-based guidelines from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hest Physicians (ACCP) and the American Associati on of Cardiovascular and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AACVPR) re commend a comprehensive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program for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citing that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can help improve a patient’s exercise tolerance, dyspnea, and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as well as decrease hospital stay and health-care utilization. G uidelines also state that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can be benefi cial for patients with other non-COPD-related respiratory diseas es, including asthma, lung cancer, and pulmonary fibrosis. The guidelines are published in the May issue of CHEST, the peer-reviewed journal of ACCP.Newswise网—来自美国胸科医师学会(ACCP)及美国心血管和肺康复协会(AACVPR)的新《指南》,以证据为基础,为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推荐了一项全面的肺康复计划,举例说明了肺康复能帮助患者改善运动耐力、呼吸困难、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同样可以减少住院时间及医护需求。
《指南》也声明肺康复对其他非CO PD的呼吸疾病患者同样有益,包括哮喘、肺癌、肺纤维化。
《指南》发表在《CHEST》第5期上,并有ACCP会刊专家评审。
“COPD partially blocks the airways, making it difficult to breath e and participate in simple, everyday activities,” said Andrew Ri es, MD, MPH, FCCP, chair of the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guide lines committee. “The primary goal of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is to restore the patient to the highest possible level of independent function. We want patients to become more physically a ctive and to learn more about their disease, treatment options, and how to cope.”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can include exerci se training, education, instruction in various respiratory techniq ues, and psychosocial support. Research shows that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is appropriate for any stable patient with COPD who is disabled by respiratory symptoms.“COPD部分阻塞气道,导致呼吸困难、不能承受参加简单日常活动,”美国胸腔病学会专科会员、公共卫生硕士、肺康复指南委员会主席A ndrew Ries博士说,“肺康复的主要目标是使患者恢复到相关参数尽可能高的水平,我们想让患者身体更活跃,对自身疾病、治疗选择及如何处理更加了解。
”肺康复包括体育锻炼、教育、多种呼吸技术说明及心理支持。
研究显示肺康复适合于任何因呼吸系统症状而丧失功能的COPD稳定期的患者。
INTERVENTIONSThe new guidelines, developed by an expert panel from the A CCP and AACVPR, contain recommendations about specific inter ventions needed for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duration of rehabi litation, and benefits of rehabilitation for patients with COPD a nd those with other chronic respiratory diseases. The guideline s consider exercise training a mandatory aspect of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stating that both low- and high-intensity exerc ise training produce clinical benefits for patients with COPD. Fu rthermore, the guidelines stress that strength and endurance tr aining, lower and upper extremity exercise training, as well as education about self-management of the disease are integral a spects of a comprehensive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program.干预来自ACCP及AACVPR的专家组制定的新《指南》包括:肺康复特别干预需求、康复持续时间相关建议,COPD和其他慢性肺病患者康复治疗带来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