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中历史-古代日本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部编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11课 古代日本(共35张PPT)

人教版部编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11课 古代日本(共35张PPT)

神武器。

武士道精神是武士的道
士 德规范的行为准则。绝对服
道 从主君,重言诺,轻生命,
精 勇于战斗。

本课小结
统治 5世纪初,在本州中部兴起的大和政权统一了日本。
古 代
大 时间、人物: 646年开始,孝德天皇
化 改
政治上: 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

新 经济上: 土地、部民收归国有;国家将土地授
8世纪以前,日本使用汉字作为表达记 述的工具.留学生吉备真备和学问僧空海和 尚在日本人民利用中国汉字的标音表意的 基础上,创造了日文假名字母──片假名和 平假名,大大推动了日本文化的发展.同时, 日文的词汇和文法也受到汉语的影响.
你能举例说明日本文化当中有哪些地方 是学习中国的吗?
室生寺五重塔
日本仿唐建筑
六七世纪时, 日本社会发生了 什么变化?
社会矛盾十分 尖锐,统治阶 级内杠,下层 民众反抗。
那时的中国什么样子呢
初唐时期(即贞观年间),唐太宗调整统
治政策,实行三省六部制、租庸调制和科举制。这 使农民负担减轻,生产时间有保证,社会经济出现 繁荣的景象。文化教育事业也迅速发展,出现了很 多著名的文人和文艺作品,文化繁荣。贞观年间由 于政治清明,经济有所发展,文化昌盛,国力逐步
中国唐朝的相扑俑
日本传统文化无处不洋溢着浓郁的中华文化气息
善于模仿的民族心理
日本有“心灵禁闭”但“眼观八方” 的特征。在国弱时,他们卑谦地对外 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 悄悄地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进化, 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超越了别国, 便会出其不意地“创造神话”。
──摘自陈冰《作坊里的日 本》
日本武士道

武士道在平安时代随武士团的形成而逐渐 产生,到武家开始执掌政权的镰仓时代,逐步 兴盛和发展起来。在江户时代,武士道吸收儒 家理论道德思想而理论化。其影响深入日本社

新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古代日本》精品教学课件

新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古代日本》精品教学课件

4.(2022·郑州期中)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某学者指出,大化改新后日本建立起来 的土地制度“只能是封建的土地国家所有制”。理由是 (D ) A.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 B.地方设国、郡、里三级,中央派官治理 C.农奴可以得到土地,但要出钱赎买 D.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不能买卖 【解析】依据材料“大化改新后日本建立起来的土地制度‘只能是封建的土地国 家所有制’”可知,大化改新后日本确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 不能买卖。结合所学可知,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因此,大化改 新后日本的社会性质应是封建社会。
二、大化改新 右栏史料反映的是日本的哪次改革?结合史料完善改革内容。并回答这次改 革的影响。 1.改革:646年开始的_大__化__改__新__。
2.内容:
政 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_中_央__集__权__制__度___,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
治 央派官治理
经 将土地、部民收归_国__有__;将土地分给公__民___,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
(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主题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 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答:观点:日本善于学习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论述:大化改新学习的是中国 唐朝的政治、经济制度,使日本社会经济得到发展,由奴隶社会转变为封建社会。 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不动摇,学习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化二年(646年)元旦,发布改新诏书……凡皇室贵族领有的土地(纯仓、 四庄)和人民(部民、部曲)一律收归国家,成为“公地公民”。
——武安隆《浅论大化改新》 材料二 如下图
材料三
(1)概括材料一中的改革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次改革的特点及对日本社 会产生的影响。 答:内容: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特点: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 影响: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课件(共19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课件(共19张PPT)

中国唐朝的统一和兴盛,朝鲜 半岛上新罗国家的崛起,强烈
材料

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
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与
中央派官治理。
经济上:土地、部民收归国有;国家
材料 将土地颁给农民,六年一颁,不能终

生使用,不能买卖;统一赋税。
• 根据材料,从政治、经济两个角度,归纳大 化改新的内容
大化改新的意义: 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①“大化改新”诏书。
②日本。
③中国唐朝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是日本从奴
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武士
2.幕府统治:
时 间:12世纪晚期
人 物:源氏首领源赖朝
地 点:镰仓
镰仓幕府特点:拥有独立于朝 廷的政治、军事权力;天皇实 际大权旁落,成为一种礼仪性 的摆设。
课堂小结
和汉朝发生过“通使”关系 6世纪前的日本
5世纪初,大和政权统一
古 代 日 本
时间、原因 大化改新
内容、作用
武士和武士集团
含义
由于日本早期没有 史料记载,历史时 期只能根据考古发 现以及地名来命名
3世纪的日本: 在本州中部出 现了一个较强 大的国家,叫“ 大和国”。
4世纪末5 世纪初, 大和国基 本统一日 本
二、大化改新
背景

6世纪末,摄政的圣德太子力推改革,试图按 照中国儒家的政治 , 加强中央集权,削弱豪族
的势力。
依托武士集团建立 的幕府统治
随堂训练
材料一:凡田,六年一班,神田、寺田不在此限。 若以身死,应退田者,每至班年,即从收授。
材料二:农民必须向国家交谷(租);农民必须给 国家服劳役(庸)或纳布代服役;农民必须向国家 交土产(调)。男子还必须服兵役,兵器本人自备, 军权归属中央。

人教部编版初中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精品课件

人教部编版初中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精品课件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分析归纳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
时间:646年,效仿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改革。 内容: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 ,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 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 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 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统 一赋税。 代表人物:中臣镰足。
2.教师提问: 幕府与天皇之间关系怎样?
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 幕府首领“征夷大将军”名义上由天皇 任命,但天皇实际上大权旁落,成为一 种礼仪性的摆设。
3.教师提问:武士效忠的对象是谁? 武士道的实质是什么?
武士效忠的是他的主公,而不是国家。 武士道的实质就是以最大的勇敢和牺牲 精神做主人的忠实奴仆。
汉字
九世纪日本人的书法作品
服饰
建筑
中国唐朝长安城平面图
日本平安京平面图
钱币铸造
开ēn (始铸708年)
目标导学二:武士和武士集团
1.教师提问:武士集团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封建庄园经济成为主要的经济形态。有实力的庄园 主开始把一部分庄民武装起来,组成以主从关系和 血缘关系相结合的武士集团。武士集团对内镇压民 众抗争,保卫庄园;对外侵占别人的土地,扩大自 己的势力。
日本民族非常善于把其他民族的文 化拿来变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在 古代,日本向中国学习,在近代,日 本向西方学习,这些都使日本不断进 步、强盛。
1.老师引导学生归纳本课知识点。 2.师生共同反思学习心得。
教科书本课课后习题第一题。完 成后同桌之间相互订正
第四单元
第11课 古代日本
新课导入
武士与樱花:一般国家都会以猛兽比喻武士英雄。但是在 日本是以樱花来比喻武士。看过樱花的人都知道,单个的樱 花并不美丽,但是成片的樱花聚在一起就很漂亮。这和日本 武士的集团精神很相似。日本人认为樱花最美的时候并非是 盛开的时候,而是凋谢的时候,樱花花期不长,但凋谢有个 特点,就是一夜之间满山的樱花全部凋谢,没有一朵花留恋 枝头。这是日本武士崇尚的精神境界,在片刻的耀眼的美丽 中达到自己人生的顶峰,发挥自己最大的价值,之后便毫无 留恋地结束自己的生命。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第11课 古代日本(共29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第11课  古代日本(共29张PPT)
②经济: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 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公 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不能 买卖;统一赋税;(租庸调制、班田收授制)
③文化: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极汲取中国文化。
5、大化改新的历史意义:
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6、大化改新给我们的启示:
文字
日本的平假名、片假名就是利用汉字的草书与 楷书的偏旁创制的。
服饰
中国唐服
日本和服
建筑
中国:岳阳楼
日本:京都平安神宫
铸币
中国唐朝铸币
日本铸币
日本的茶道源于中国。


日本都城平城京的建设规模完全模仿长安, 甚至街道的宽度与排列方法也几乎一样。
西 市
朱 雀
东 市


唐朝长安城平面图



西街 东
课堂小结
地理特点 6世纪前的日本
大和政权统一
古 代 日 本
时间、原因 大化改新
内容、作用
武士和武士集团
含义
依托武士集团建立 的幕府统治
合作探究2:
日本学者木宫泰彦总结7—10世纪唐朝文化对日本文化
发展的影响之后,有一段值得引人深思的论述:
自唐朝建立以来,由于留学生、留学僧学满带回的中
国文化产物,不断给予日本新的启迪,中国前进,日本也
假设你是当时从中国归国的日本遣唐使,面 对当时两国的社会状况,你会怎么办?
一、大化改新:
2、背景(原因): ①国内:社会矛盾尖锐,皇权旁落(根本原因) ②国际:中国唐朝先进文化制度(催化原因)
3、时间、人物: 646年,孝德天皇,仿效中国唐朝典章制度。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上第11课 古代日本课件 (共18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上第11课  古代日本课件 (共18张PPT)
材料二: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 应遵守和坚持《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等中日四个政治 条约的精神和共识。如果说两国关系现在出现了“小 阳春”,要防止“倒春寒”,要让中日关系向着持续 稳定的方向发展。我们对日方有期待
———2018年李克强答中外记者问
结合所学知识,思考: 如何正确认识和发展中日关系?
贵族贵极族力势想力独强自大控制中王央政权权衰,落从中获得政更局大混的乱利益。
贵族加紧内部争夺,政局十分混乱。
7世纪的中国: “贞观年间由于政治清明,经济有所发展,文化昌
盛,民勤本业,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 治。”
二、大化改新
1. 背景
统治阶级矛盾 内因
下层民众反抗
根本因素
外因:中国隋唐先进文化影响 催化因素
(屯仓和田庄)和部民制。
奴隶制
国 中 奴隶王朝
封建王朝
夏朝
秦朝
公元前21世纪 公元前3世纪
本日
大和国 5世纪
奴隶制国家
7世纪的日本: 贵族占有大量土地,不断剥削奴隶和部民,社会矛
盾空社前会尖矛锐盾。尖在锐这种情况动下荡,不奴安隶、部财民政纷纷危起机来造
反,大量逃亡。地方贵族反抗中央王室,一些较大的
大和政权是如何进行统治的?
材料:
“大王”是日本大和政权首
脑,“大王”依赖中央、地 最高统治者: 大王
方的氏姓贵族统治全国。大 和统治阶级将被征服的部落 依靠力量:
贵族
居民,按照“部”的形式组 经济基础: 领地和部民制
织起来进行生产。国家的经 济 基 础 是 大 王 的 直 辖 领 地 大和国是什么性质的国家?
贞观之治
中王央权集衰权落制度(天皇) 中央集权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 古代日本(共30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 古代日本(共30张PPT)
武士集团的长期统治,逐渐形成了武士道。 武士效忠的对象不是国家,而是他的主公。
“武士道”的概念在幕府时期逐渐发展完善,形成了 诚、义、勇、忠、仁、礼、名誉、克己的武士信条。
在幕府时期,将军任命御家人担任各地武的士守道护。、地头,
御家人则要无条件服从主君,为其作战,定期前往幕 府或京都担任警备,自行承担费用。
3世纪时,在本州
中部出现了一个 较强大的奴隶制 国家,叫 “ 大和国”。5 世纪初,大和政权 统一了日本。
合作探究
大和国王古坟
大和政权是如何进行管理的?
(1)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大 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
(2)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隶。 (3)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 (4)领地上的居民以“部”的形式组织生产。

✓ 大化改新的特点与影响
三、武士和武士集团
✓ 武士集团的崛起 ✓ 幕府政治的建立
小试牛刀,我能行
1.中国古书这样记载:沧浪之中有倭人,大小数 百国。“倭人”指的是( )
A.日本 C.阿拉伯
B.拜占庭 D.朝鲜
小试牛刀,我能行
2.7世纪中期,日本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进 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这次改革仿效的是 () A.希腊共和制度 B.中国明清制度 C.唐朝典章制度 D.罗马元首制度
地位: 拥有独立于朝廷的政治、军事权力
足利 室町幕府 (1336-1573)
影响:日本由此进入长达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 期。
从整个日本古代史看,天皇掌握实权仅局限于 大化改新后的一段时间,国家实权先后由豪强、 摄关、武士掌握,并未建立起真正的中央集权。
德川 江户幕府 (1603-1868)
3.武士道。
是日本从奴隶社会 向封建社会过渡的 标志

部编版《古代日本》优秀ppt课件

部编版《古代日本》优秀ppt课件
政治:豪强贵族权倾朝野,致使皇权旁落。 经济:世袭大贵族经济实力强大,占有大量 土地和劳动者。 大唐王朝高度繁荣,朝鲜半岛上的国家也蒸蒸日上。
留学生积极宣扬唐朝制度,希望以唐朝为楷模,实 行变革。
大化改新的内容: 政治上:改革行政制度,实行中央集权。
经济上:土地收归国有,国家定期按人口把土地 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原来被贵族控 制的农民转为国家公民。
第11课 古代日本
日本的由来
在我国古代,起先称日本为“倭”,因为日本民 族称“和”,“和”为“倭”的谐音字。“日本” 就是“日出之国”的意思。至唐代,倭国是遵照唐 代女皇武则天的意见才改国名为日本的。 “日本” 一词即源于此。一般认为,日本国名正式使用始于7 世纪。
二、大化改新 背景(原因) 国内社会矛盾十分尖锐
6.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在古代日本学习中
国隋唐制度进行了改革,以下不属于此次改革在经
济方面的措施的是(
)
①“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②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
③把很多贵族地土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
④国家定期把地土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A.①② B.③④ C.① D.②③④
部编版《古代日本》优秀实用课件(P PT优秀 课件)
二官八省制
646年(大化二年),日本统治者进行 “大
化改新”的主要内容
经济
政 中央 治 地方
日本大化改新 班田收授法
租庸调制 设二官八省
设立国、郡、里
中国隋唐 均田制 租庸调制 三省六部制
郡县制
将大化改新措施与中国隋唐政策仔 细比较,你能有什么发现?
改革 内容大 部分是 对中国 隋唐政 治经济 的模仿
非武士外壳的武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级上古代日本课件
大化改新前
皇权旁落,豪强贵族
政治 权倾朝野。
贵族之间征战不休。
经济 世袭大贵族占有大量
土地和劳动者
大化改新后

大化改新前
族权 倾朝野。 贵族之间征战不休。
天皇制中央集权
经济
世袭大贵族占有大量 土地和劳动者
土地国有,征收赋 税,发展迅速。
3、时间: 646年 开始, 孝德天皇 效仿唐朝的典 章制度,进行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此后,大和正式改成日本国。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级上古代日本课件
天皇
皇帝
弹正台 太政官 神袛官 中书省 尚书省 门下省
(决策)(执行)(审议)
宫 大 刑 兵 民 治 式中
内 省
藏部 部 部 部 省省 省 省 省
材料三:《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记载,邪马台国 在
3世根纪据曾材数料次文献向的三记国载中,的说魏明进什贡么,问并题接?受了魏帝的册 封与印绶。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级上古代日本课件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级上古代日本课件
6世纪前的日本 1.出现国家:
2.实现统一: 3.国家统治: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级上古代日本课件
日本的历程
北海道
➢1.兴起:公元1—2世纪, 日本各地形成100多个小国
大和兴起的地方
➢公元3世纪中叶, 大和

兴起
➢2.统一:5世纪,大和统 ➢➢➢大王3九州.王室一社:和日会大贵本结和族构四国:的各:州国最有高自统己治 的私者有,领依地靠平贵安州奈京统良治全国。
部民:领地上的居民以“部”的形式组织生产,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 地位近似于奴隶。
(2)应锐意改革,重视教育,与时俱进。
(3)注意保持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日本传统文化无处不洋溢着浓郁的中华文化气 息
8世纪以前,日本使用汉字作为表达记述 的工具。留学生吉备真备和学问僧空海和尚 在日本人民利用中国汉字的标音表意的基础 上,创造了日文假名字母──片假名和平假名, 大大推动了日本文化的发展。同时,日文的词 汇和文法也受到汉语的影响。
朱 雀 大 街
西



平安京平面图
开元通宝
和同开珎
(始铸于621年) (始铸708年)
大化改新百余年后, 日本社会又出现了怎 样的情况?
凡新掘沟渠开垦的田地准许三代占有,利 用旧沟渠开垦的田地准许终身占有。
促进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三世一身法》
贵族、豪门、寺院大量购买、兼并土地 土地私有、土地兼并盛行,封建庄园形成 为保护庄园,出现武士和武士集团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级上古代日本课件
建立时间:12世纪晚期
建立者:源赖朝(征夷大将军)
地位:独立于朝廷的政治、军事 权力。
影响:
①日本由此进入长达近700年的 幕府统治时期。
②天皇大权旁落,成为一种礼 仪性的摆设。国家大权基本掌 握在武士阶层手中。
源赖朝
② 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 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
③ 统一赋税。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级上古代日本课件
内容 中国隋唐
大化改新后的日本
①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
政治
中央集权、央集权制度 科举制 ②地方设国、郡、里三级,
由中央改派官治理。
经济
均田制、 租庸调制
①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 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 公地、公民 ②计口授田,六年一颁,不 能终身使用,也不能买卖, ③统一赋税等。
学习目标
1、知道大和政权统一日本; 2、识记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理解大化改新 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3、了解日本武士和武士集团形成及幕府统治 的建立。
大和民族,简称“和族”,又称日本民族。主要是由原日本的 土著居民组成,源自公元3世纪的日本政权所在地的大和地区。是 构成日本民族主体的民族,约占当前日本人口总数的99%。是以绳 文人为祖族,吸收外来移民融合演变而成的独特民族。和族属于蒙 古人种。
茶 道
改新之后
天皇被鼓吹为天界主神天照大神的 子孙。
天皇的第一次出现:
608年,日本第二次派遣隋使,在向 隋炀帝递交的国书中写道:“东天皇 敬白西皇帝。”
推古天皇
日本和服
中国唐服
日本人的书法作品
日本都城平安京的建设规模完全模仿长安, 甚至街道的宽度与排列方法也几乎一样。
西







唐长安城平面图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级上古代日本课件
最高统治者称“大王”
王室、贵族 私有民
奴隶 部民
私有领地 生活其中
地位近似奴隶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级上古代日本课件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级上古代日本课件
二、大化改新
背景: 1、国内: 社会矛盾尖锐 (根本因素) 2、国际: ①中国隋唐的制度先进;
②朝鲜的新罗国兴起。 催化因素
三、武士和武士集团 ——武士的出现
1.出现的背景
(1)土地私有与土地兼并盛行。(2)贵族、豪门等 组成庄园。(3)大庄园享有各种特权。(4)中央对 地方逐渐丧失了控制能力,社会局势动荡。 2.形成
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把自己家族和仆从 中的青壮男子武装起来,组成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 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称为“武士”。
国(国司)
部务 省省


刑 部
兵礼 部部
户吏 部部
郡(郡司)

里(里长)

中国 隋唐 三省六部制
特点:学习中国隋唐政治经济体制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级上古代日本课件
政治 经济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级上古代日本课件
主要内容
仿照隋 唐制度
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 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
① 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 成为公地、公民。
二、大化改新
日本一个资源匮乏的岛国, 但现在已经是世界上名列前茅的 经济大国,大化改新给日本带来 那些影响?得到哪些启示?
影响: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 权制的封建国家。
启示: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我 们要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
(1)一个民族要繁荣强盛,必须以开放的 心态学习和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级上古代日本课件
一、6世纪前的日本
(一)1-2世纪时的日本
材料一:《汉书•地理志》记载:“乐浪肯倭人,分为百余
国,1.兴起:根据文献记载,1-2世纪, 材料日二:以本《岁有后时汉来1书献0•见0东多云夷。传个”》小记载国,。光武与帝建中武国中元有二年
“(通57使年)”,关倭奴系国,奉贡定朝贺期,向光武中帝国刘秀进赐贡以印。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