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甘草黄酮乳膏的稳定性研究

合集下载

我院医院制剂现状及对医院制剂发展的展望

我院医院制剂现状及对医院制剂发展的展望

中国卫生产业[作者简介]成小红(1969-),女,大专,主管药师,研究方向为医院制剂。

[通信作者]龚春燕(1976-),女,硕士,副主任药师,研究方向为医院药学管理和医院制剂,E-mail:130********@。

DOI:10.16659/ki.1672-5654.2021.18.172某院医院制剂现状及对医院制剂发展的展望成小红,龚春燕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皮肤病医院药剂科,江苏南京210042[摘要]目的分析该院在2018年1月—2020年12月3年间医院制剂临床使用情况以及2020年度3—12月互联网医院开诊以来的医院制剂使用情况。

方法统计该院近3年(2018年1月—2020年12月)及2020年度(2020年3月6日—12月31日)自互联网医院开诊以来医院制剂临床使用数据,包括制剂用量、制剂产值、金额等,分析相关数据及产生原因。

结果医院制剂是该院用药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院外用制剂疗效确切,均价为12元左右,外用制剂用量在全院外用药占比超过86%,金额在全院用药金额占比超过33%,并呈逐年上升趋势;互联网医院处方中用药数量92%以上为医院制剂,互联网医院制剂金额占总金额60%左右,医院制剂用量和金额成逐季上升趋势;制剂在使用数量上完胜外购外用药品。

结论医院制剂是该院治疗用药的重要部分,该院制剂已形成显著的专科特色,安全、经济、有效。

随着国家对中药制剂扶持力度的加大,挖掘传统中药配方,发展医院中药制剂,让传统中药发扬光大,中西结合,建立更完善更全面的皮肤病治疗药物体系。

[关键词]医院制剂;皮肤病;药物治疗体系[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654(2021)06(c)-0172-06Current Status of Hospital Preparations in a Hospital and Prospects for theDevelopment of Hospital PreparationsCHENG Xiaohong,GONG ChunyanDepartment of Pharmacy,Dermatology Hospital,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Nanjing,Jiangsu Province,210042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use of hospital preparations in the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8to December 2020and the use of hospital preparations from March to December 2020since the opening of Internet hospitals.Methods Statistics of the clinical use data of hospital preparations in the hospital for the past three years (January 2018to December 2020)and 2020(March 6to December 31,2020)since the opening of the Internet hospital:including preparation dosage,preparation output value,amount,etc.Analyzed relevant data and its causes.Results Hospital preparations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medicines used in the hospital.The external preparations in the hospital have a definite effect,with an average price of about 12yuan.The amount of external preparations accounted for more than 86%of the total amount of drugs used outside the hospital,and the amount accounted for more than 33%of the total amount of drugs used in the hospital,and shows an upward trend year by year;more than 92%of the prescription drugs used in Internet hospitals were hospital preparations,and the amount of Internet hospital preparations accounts for about 60%of the total amount.The amount and amount of hospital preparations were on a quarterly increase.The preparations outperformed outsourcing drugs for external use in quantity.Conclusion Hospital preparations are an indispensable and important part of the hospital's treatment drugs.The hospital preparations have formed significant specialty characteristics,safe,economical and effective.As the country increases its support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parations,it has explore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mulas,developedhospital Chinese medicine preparations,allowe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o flourish,combin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and established a more complete and compre⁃hensive drug system for the treatment of skin diseases.[Key words]Hospital preparation;Skin disease;Drug treat⁃ment system172.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卫生产业CHINA HEALTHINDUSTRY该院是直属国家卫健委管理,集医疗、教学、研究和防治于一体的三甲皮肤性病专科医院。

甘草总黄酮止痒作用的实验研究

甘草总黄酮止痒作用的实验研究

甘草总黄酮止痒作用的实验研究康金森;程路峰;杨建;陶义存;胡坚【期刊名称】《时珍国医国药》【年(卷),期】2012(23)12【摘要】目的研究甘草总黄酮的止痒作用,初探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将其开发为治疗皮肤瘙痒的药物提供一定的药理学依据。

方法采用右旋糖酐所致的小鼠皮肤瘙痒模型和4-氨基吡啶(4-AP)诱发的小鼠瘙痒模型,观察甘草总黄酮对两种皮肤瘙痒模型的影响。

另分别在不同模型中观察其对皮肤组胺含量、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肥大细胞脱颗粒、迟发型超敏反应等的影响,综合评价甘草总黄酮的止痒作用。

结果甘草总黄酮对药物所诱发的小鼠皮肤瘙痒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抑制4-AP所诱发的小鼠皮肤组胺释放;对抗组胺所致的小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对大鼠颅骨骨膜肥大细胞脱颗粒反应和2,4-二硝基氯苯(DNCB)所致的迟发型超敏反应都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结论甘草总黄酮具有较好的止痒作用,可能与抗组胺及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有关。

【总页数】3页(P2951-2953)【关键词】甘草总黄酮;止痒;组胺;右旋糖酐;4-氨基吡啶(4-AP)【作者】康金森;程路峰;杨建;陶义存;胡坚【作者单位】新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新疆医科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5.5【相关文献】1.甘草总黄酮与石见穿总酚酸联用促肝星状细胞凋亡作用研究 [J], 郭雷;李慧;郑秋生2.甘草内生菌有效菌株与宿主水煎液、总黄酮、总皂苷止咳作用的对比研究 [J], 曼琼;邓毅;杨志军;赵妮;杜进娥;付艳春3.甘草总黄酮清除羟自由基作用的体外实验探讨 [J], 吴碧华;龙存国;王晓明;李秋茹;郑霞清;胡常林4.甘草总黄酮体内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J], 赵世元;农智新;钟振国5.甘草总黄酮对氧自由基清除作用的实验研究 [J], 蒋晓秋;吴碧华;曾昭淳;李梨;胡常林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黄酮类成分抗炎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黄酮类成分抗炎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第39卷第4期2 0 2 1年4月中华中医药学刊C H I N E S E A R C H I V E S O F T R AD I T I O N A L C H I NE S E M E D I C I N EVol. 39 No. 4Apr. 2 0 2 1D01:10. 13193/j. issn. 1673-7717.2021.04.040黄酮类成分抗炎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唐春丽、魏江存2,滕红丽2,李凤珍2,黄敏1(1.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南宁530023 ;2.广西国际壮医医院,广西南宁530201〉摘要: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植物中黄酮类成分的抗炎作用及其机制进行了综述。

黄酮类成分大都存在于自 然界中的植物里,其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作用。

黄酮类成分的抗炎作用研究己久,作用机制也日趋明确。

对黄酮类成分 的抗炎作用及其机制进行全面系统地整理,期待在创新研究的启发下,运用新技术新方法为黄酮类成分的应用带来突 破,使其能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近1〇年来,黄酮类成分的抗炎作用得到广泛的关注与研究,研究表明黄酮类成分能够对 各种炎症引起的疾病起到很好的防治作用。

综述了黄酮类成分抗炎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的研究开 发与广泛的临床应用黄酮类成分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以及新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黄酮;抗炎;作用机制中图分类号:R28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丨673-7717(2021)04>01544)6 Research Progress on Anti - Inflammatory Activity of Flavonoids and Its MechanismT A N G Chunli1 ,W E I Jiangcun2,T E N G Hongli2,LI Fengzhen2 ,H U A N G Min'(1. T h 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Nan n i n g 530023,Guangxi,China;2. Guangxi International Z h u a n g Medical Hospital,Nanning 530201 ,G u a n g x i,China)Abstract:T h e anti -inflammatory effects and mechanisms of flavonoids in plants were reviewed by referring to relevant liter­ature at h o m e and abroad. Flavonoids are mostly found in plants in nature and have a wide range of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T h e anti -inflammatory effect of flavonoids has been studied for a long time, and the me c h a n i s m of action has beco m e increasing­ly clear. T h e anti -inflammatory effect and m e c h anism of flavonoids were systematically sorted out. I t is expected that under the inspiration of innovative research,n e w technologies and methods will bring breakthroughs to the application of flavonoids and m a k e t hem better serve clinic. In recent 10 years,the anti - inflammatory effect of flavonoids has been widely concerned and studied.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flavonoids can play a very good role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various inflammatory dis-eases. T h i s p a p e r r e v i e w e d the r esearch progress of anti - i n f l a mmatory activity a n d m e c h a n i s m of flavonoids,a n d p r o vided scien-t i f i c theoretical basis and n e w research ideas and methods for furthe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nd extensiv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flavonoids.K e y w o r d s:flavonoids;anti -inflammatory ;m e c hanism of action黄酮类化合物又称黄酮体、黄碱素和类黄酮,是植物、水果 等自身产生的一类次生代谢产物11],由2个具有酚羟基的苯 环通过中央三碳链相互联结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C6 -C3 - C6)[2]。

甘草黄酮类化合物的药理学研究

甘草黄酮类化合物的药理学研究

甘草黄酮类化合物的药理学研究1绪论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理作用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

早在20世纪30代,就有学者发现黄酮类化合物具有维生素C样的活性。

Pratt研究认为,黄酮类化合物具有一级抗氧化剂的作用。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性疾病的防治和抗氧化、抗衰老研究已引起广泛关注,评价和筛选富含黄酮类化合物的植物资源已成为农学、医学和食品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甘草是我国传统常用中草药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植物资源。

甘草黄酮类成分是甘草中最重要的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氧化、抗肿瘤、增强心血管功能、增强免疫力等作用。

因此,开展甘草的深加工,使甘草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增加资源的附加值,前景十分可观。

1.1甘草研究概况1.1.1甘草简介甘草(Glycyrrhizae radix,GR)又名甜草根、粉草、灵通、国老等,为豆科甘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甘草株高40~80cm,根茎粗壮,具有地下匐枝,主根圆柱形,长达1~2m,外皮红褐色至暗褐色,横断面茎内部淡黄色或黄色,有甜味,茎直立,密被白色短毛及刺毛状腺体,羽状复叶,具小叶7~17片,卵形、圆形,长1 ~ 3cm,宽1 ~ 2.5cm,总状花序腋生,花密集:花冠蝶形,淡蓝紫或紫红色,长14~25mm。

荚果条状长圆形、镰刀形或弯曲成环状,褐色,外面密被刺状腺体及短毛,种子为2~8粒,扁圆形或肾形,黑色,花期6~7月,果期7~9月。

我国药典记载药用甘草为乌拉尔甘草、胀果甘草、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及根茎。

甘草归心、肺、脾、胃经[1],从古至今,广为药用。

1.1.2甘草的功效,药理药效作用人类应用甘草有近2400年的历史,我国医籍文献记载甘草最早见于《神农百草经》,列为上品,称有强坚筋骨、长肌肉、倍力气和解毒之功,能治五脏腹寒、热邪气及金疮肿,东汉医圣张仲景(公元2世纪)在其《伤寒论》中使用处方74%有甘草。

梁朝名医陶弘景(公元5世纪)编著的《名医别录》中称其为“美草、蜜甘、国老”,并冠以“众药之王”的称号。

乳膏的处方工艺研究

乳膏的处方工艺研究

乳膏的处方工艺研究乳膏是一种常见的外用药剂形式,具有润滑、保湿、保护皮肤的作用。

根据不同的药物成分和治疗目标,乳膏的处方工艺也有所差异。

以下将详细介绍乳膏的处方工艺研究。

乳膏的处方工艺研究主要包括药物配方的选择、质量评价、乳化工艺和稳定性研究等方面。

首先,药物配方的选择是乳膏处方工艺的重要一环。

乳膏的基质一般由水相和油相组成,其中水相通常包含辅助溶剂、稠化剂、防腐剂等,油相则包含药物、基质和乳化剂等。

药物成分的选择要根据临床需求,结合药物的物化特性和疗效,确定最优的处方。

此外,药物的溶解度、药物与基质的相容性以及乳膏的外观、质地等也需要考虑。

其次,质量评价是乳膏处方工艺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质量评价的主要目标是确定乳膏在外观、质地、更易使用性和药物释放等方面的性能。

外观上,乳膏应具有均一、光滑和细腻的特征;质地上,乳膏应具有适宜的流动性、黏度和粘附性;更易使用性上,乳膏应具有易涂抹、易吸收以及不残留等特点;药物释放上,乳膏应具有适当的渗透性和药物释放速率。

乳化工艺是乳膏处方工艺中的关键环节。

乳化是指不相容的油水两相通过添加乳化剂而形成均匀的乳状混合物。

乳化过程中,乳化剂的选择、乳状液的制备和乳状液的稳定性等都会影响乳膏的品质。

乳化剂的选择要根据油水相溶性、界面活性和乳化效果来考虑。

乳状液的制备一般采用高剪切乳化或低剪切乳化的方法,通过机械力促使油水相互分散,进一步形成细小的乳状液滴。

稳定性是乳膏的重要指标,可以通过测量乳膏的稳定性指标(如乳滴粒径、稳定性指数等)来评价。

最后,乳膏的稳定性研究也是乳膏处方工艺研究中的重要环节。

乳膏的稳定性主要包括生物稳定性、物理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三个方面。

生物稳定性指乳膏在真皮和表皮的抵抗力,如抗污染能力、长时间使用的刺激性和过敏性等。

物理稳定性指乳膏在贮存过程中保持均匀稳定的能力,如乳滴粒径、沉降速率等。

化学稳定性指乳膏在温度、光照、氧化等外界环境条件下不会发生明显的质量变化。

甘草抗氧化现代研究进展

甘草抗氧化现代研究进展

.综述.甘草抗氧化现代研究进展李念虹',化敏2,戴衍朋',石典花',周倩1(1.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山东济南250014;2.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250355)摘要:甘草作为一种常用的中药,临床应用广泛,其作为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其抗氧化活性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

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近年来有关文献,对甘草的抗氧化作用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甘草抗氧化性能的进一步研究以及扩大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甘草;抗氧化活性;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2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375(2020)12-0717-005doi:10.13506/ki.jpr.2020.12.008Recent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GlycyrrhizaU MaMo昭'出%Min2/Qzan7(7.Shandong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ine,丿inan250074,China;2.Shandong^/ni^ersiiy ofTra^iiionaZ Chinese Medicine,Jinan250355,China)Abstract:As a common Chinese medicine,GZycyrrhiza is widely used in clinical practice.As a natural antioxidant,its antioxidant activity has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further study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GZycyrrhiza antioxidation,this paper reviewed the relative literatures at home and abroad in recent years.Key words:GZycyrrhiza;Antioxidant activity;Research progress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GZycyrrhiza uraZensis Fisch.)、胀果甘草(GZycyrrhiza inflata Bat.)或光果甘草(GZycyrrhiza gZabra L.)的干燥根和根茎。

甘草的活性成分与临床应用及禁忌

甘草的活性成分与临床应用及禁忌

甘草的活性成分与临床应用及禁忌李秀春【摘要】甘草为豆科植物,根及根茎是其药用部位.甘草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祛痰止咳、缓急止痛、抗病毒、抗菌、调和诸药等功效.为更好的发挥甘草的临床疗效,将历代医者对甘草的研究与应用作出概述,并详细的指出了甘草在临床中的应用禁忌.%Gaocao ( Radix Glycyrrhiza ) belongs to Leguminosae, whose root and rhizome is used in the formul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Gancao, sweet in taste and neutral in nature, enters channels of heart, lung, spleen, stomach, and contains various active components. Gaocao can dispel phlegm to stop coughing, alleviate pains, suppress virus and bacteria, and harmonized other medicines. The article is a literal review of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Gancao, including the contraindications.【期刊名称】《世界中医药》【年(卷),期】2012(007)004【总页数】2页(P365-366)【关键词】甘草;甘草酸;酣多糖【作者】李秀春【作者单位】山东省邹平县精神卫生中心,256200【正文语种】中文1 活性物质及生理功能1.1 活性多糖多糖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体内,与维持生命所必需的多种功能有关。

植物多糖无细胞毒性,应用于生物体毒副作用小,具有显著的药用功效,显示出越来越广阔的应用前景[1]。

复方黄酮胶囊稳定性研究

复方黄酮胶囊稳定性研究

复方黄酮胶囊稳定性研究
卢文胜;危华玲
【期刊名称】《中成药》
【年(卷),期】2008(030)007
【摘要】目的:研究复方黄酮胶囊中槲皮素热稳定性变化,为该胶囊剂有效期的确定提供实验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法及恒温加速试验法,以槲皮素为测定指标.结果:常温下该胶囊剂以槲皮素为指标的有效期为2.5年.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复方黄酮胶囊稳定性较好.
【总页数】3页(P1004-1006)
【作者】卢文胜;危华玲
【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药剂科,广西,南宁,530031;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广西,南宁,5300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27.2
【相关文献】
1.复方甘草黄酮乳膏的稳定性研究 [J], 谢军;刘圣;姚先梅
2.复方异黄酮胶囊中总异黄酮的质量控制 [J], 史桂玲;杨欣莹;孙家莉
3.山楂叶总黄酮缓释胶囊稳定性研究 [J], 黄竹珺;胡程;周英;王慧娟
4.复方丹七郁胶囊质量标准及其稳定性研究 [J], 谭本仁;郑锦坤;徐晓梅;刘宴林;郭基燕
5.枸杞叶黄酮微胶囊的制备及其贮藏稳定性研究 [J], 李秀;马利;张圣卓;李志龙;崔欣阳;陈晶华;范艳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 l t r i i o i lfA h i dcl nvrt,h hr rd aoaoyo h e 1A i e Po n a H s t nu i i sy T eT i GaeL brt C i s i f a d v c l pa o Me a U e i d rf ne Mae aMei r aai S T M ,e i 20 0 , hn ;. it f l t o i l A h i oeeo rdt nl t i dc Pe rt no A C Hf 3 0 1 C ia 2 Fr i i e H s t n u Clg Taioa r a p of e sA a d p a o f l f i C i s Mei n T eT i rd brtyo C i s Mae aMei r aai S T M, e i 20 3 ,hn ) h ee dc e, hr GaeL oao hn e ti d aPe rt no A C Hf 30 1 C ia n i h d a rf e r c p of e A src: jc v T u ytes b i f o pu dg cr i aoo r m. to s C nruets n o , et et bta tObet e os d t it o m o n l y hz fvn i ce Me d etfg et adcl h a ts i t h a ly c y r al d a h i s d s
用正相法制备成水包油 型( / 乳 膏 , 建立 了含量测 定方 o w) 并
法 , 现对其稳 定性进行 考察 。
1 仪 器 与 试 药
1 1 仪器 .
S I 效液相 色谱 仪 ( 国科 学仪 器公 司 ) 55 S高 美 、2
双波长紫 #/ 见光 检测 器 H b可 S色谱 数 据处 理 系统 ; 85 HP4 3 紫外分光光度计 ( 国惠普 ) U i r l 2 台式冷冻 离心机 美 ; nv s R e a3
wee u e o su yt e ii a tb l y o o o n lc rh z a o od c e m. c ee ae e t ga l a a l s tro tmp r r s d t t d h n t ls i t fc mp u d gy yr iaf v n i r a A c lr td tsi swel ss mp e t ta o m e e - i a i l n e a u e w r s d t t d ssa i t . s l T ec e m a t s b l y,i h r ceit s H ,s e c n r l cd a l tte r - t r e e u e o s y i t bl y Re u t u t i s h r a p se t i t t c a a t r i ,p a i s sc t th a d f u i a i l me h e r e c

30 ’ 1
安 徽 医 药 A h i dcl n h r aet a Jun l 2 1 r1 ( ) n u Mei dP am cui l o ra 0 2Ma;6 3 aa c
复方甘草 黄酮乳膏 的稳定性研究
谢 军 刘 , 圣 姚 先 梅 ,
2 00 ; 30 1 2 03 ) 30 1 (. 1 安徽 医科 大学 附属省立 医院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药制剂三级 实验室 , 安徽 合肥
Ke r s c mp u d gy y r ia f v n i r a ;t bl y y wo d :o o n le rh z a o od ce m sa i t l i
复方甘草黄酮乳 膏主要 由甘草黄酮 、 阿魏酸与适 察 指 标 与 方 法 .
质制成的复方乳膏 , 具有抗 色素沉着 , 治疗黄褐斑的作用 。笔
者前期 已对复方甘草黄酮乳 膏 的制 备工艺进 行 了优化 … , 采
2 2 1 性状 本 品为淡黄 色 , 地均匀 、 .. 质 细腻 的半流体 状乳
膏。 2 2 2 伸展性 .. 取两 块平 行的 1 m x Oa 0a 2 m大小 的玻璃 板, 上面一块重 15g 加砝码补足重量 ) 2 ( 。称取乳膏 1g 置于 , 两玻璃板之间 , mi 1 n后测 定延 展后 的乳 膏直 径 ( 取最 大/ 最
复方甘草黄酮乳膏 的性质稳定 。 关键词 : 复方甘草黄酮乳 膏 ; 稳定性
S a i t t d n c m p u d g y y r i a fa o i r a t b l y su y o o i o n l c r h z v no d c e m l
XI u I h n YAO Xin me E J n .L U S e g . a. i
2 安徽 中医学院药学院第一附属 医院 ,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药制剂三级 实验 室 , 安徽 合肥
摘要 : 目的
结论
考察复方甘草黄酮乳膏 的稳定 性。方法
分别采用离心试验 , 耐寒 、 耐热试验考察复方甘草黄酮乳 膏的初步稳定
性 , 用加 速试 验 、 采 室温 留样试验考察其稳定性。结果 该乳 膏膏体稳定 , 性状 、H值 、 其 p 伸展 性及阿魏酸 含量等均 符合规定 。
q i me t. n l s n T e c mp u d gy yr i a o od c e m a o d sa i t . ur e n s Co cu i h o o n l c rh z f v n i r a h s a g o tb l y o al 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