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考前指导
中考物理考前技巧

中考前最后一节物理课一、考前复习提示1、在每天状态最差的时候做一套物理模拟题,物理是在下午考试,你要训练自己,在状态不好的时候仍能正常发挥。
2、将我们复习的模拟题认真看一遍,它已经覆盖了所有的知识点。
3、将你认为薄弱的地方列出来,找到我们复习资料的相关内容,再看一遍。
二、考试技巧1、考前半小时要进入临考状态,在头脑中要将物理公式及经典物理语言过一遍。
在考场,看看风扇和扬声器,那是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等声音传出时,想想法拉第和电磁感应。
ok?2、中考题都是很有水平的,难度适中,不要钻牛角尖。
最后一题绝对不是最难的,最难的一题会让你错在不知不觉之中。
所以,你要仔细审题。
最后一题只是某一个计算给你设置障碍,而且,前面的问题或题目会给你隐含的提示。
3、任何的考试你都要找到关键字,填空题你要注意题目中物理量的单位及要填的空的单位。
选择题你要看好是让你找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别看走眼了。
实验题永远是焦点,你要在心中默念:初中物理实验,控制变量法。
多测几组数据求均值是为了减小误差,而多测几组数据找规律是为了找到的规律更有普遍性。
但是,电功率虽然多次测量,是不能平均的。
计算题不要理睬题干中的废话,它在试图干扰你,你要直奔主题——能转换成物理量的关键字。
4、你要把握好时间。
将没把握的题目在草稿纸上做记号,注意不是在试卷上,检查时间不会很多,你只看没把握的题。
因此,那几道消磨你时间的填空题做慢一些,一次就要做对,然后不理它了。
5、保持你的明视距离是25cm,这是考试时最松弛的状态,身体的紧张无益于你的思考,只会让你错误犯得更多。
初三物理中考考前指导

物理考前指导一、考试策略1、认真审题:(1)最简单的题目可以看一遍,一般的题目至少看两遍。
如果通过对文字及插图的阅读觉得此题是熟悉的,肯定了此题会做,这时一定要重新读一遍再去解答,千万不要凭着经验和旧的思维定势,在没有完全看清题目的情况下仓促解答。
因为同样的内容或同样的插图,并不意味着有同样的设问,问题的性质甚至可以截然不同。
(2)对“生题”的审查要耐心地读几遍。
所谓的生题就是平时没有见过的题目或擦身而过没有深入研究的题目,它可能是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与生活及生产实际中相关联的问题。
遇到这种生疏的题,心理上首先不要畏难,由于生题第一次出现,它包括的内容及能力要求可能难度并不大,只要通过几遍阅读看清题意,再联系学过的知识,大部分题目是不难解决的。
(3)审题过程中要边阅读边分辨出已知量和待求量。
已知的条件及待求的内容以题目的叙述为准。
不要仅仅以某些插图为准,有时图中给出的符号不一定是已知量,另外,凡是能画草图的题,应该边审题边作出物理草图,这样可以建立起直观的物理图景,帮助进行记忆和分析问题。
2、对题目的应答要准确:(1)单项选择题的应答:①直接判断法:利用概念、规律和事实直接看准某一选项是完全肯定的,其他选项是不正确的。
②排除法:如果不能完全肯定某一选项正确,也可以肯定哪些选项一定不正确,先把它们排除掉,在余下的选项中做认真的分析与比较,最后确定一个选项。
单项选择题一定不要缺答。
(2)填空题的应答:由于填空题不要求书写思考过程,需要有较高的判断能力和准确的计算能力。
对概念性的问题回答要确切、简练;对计算性的问题回答要准确,包括符号、单位等,对比例性的计算千万不要前后颠倒。
(3)作图题的应答:对定性的作图也要认真对待,不要潦草;对定量性的作图一定要准确,比如力的图示法解题、透镜中焦点的确定等。
(4)实验题的应答:通常有四类:①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的使用;②做过的验证性实验和测量性实验,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数据及数据处理、误差分析等;③课堂上做过的演示实验或课内外的小实验④设计性实验。
中考物理考前指导含知识点总结

中考物理考前指导含知识点总结一、考前复习策略1、知识梳理:在考前一周内,考生要对初中物理的知识点进行系统性的复习。
根据考纲要求,将考纲中的知识点逐一梳理,不放过任何可能遗漏的知识点。
2、重点突出:在梳理知识点的同时,要重点复习和强化自己薄弱的部分,对于已经掌握得较好的部分,可以适当减少复习时间。
3、练习实战:在考前复习阶段,要进行适量的练习题训练,以检验自己的知识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
但要注意,不要陷入题海战术,要精选练习题,注重质量而非数量。
4、心理调适:考试压力可能会影响考生的发挥,因此在考前一周内,要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
二、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1、力学部分:力学是中考物理的重要知识点,包括重力、压力、摩擦力、浮力、杠杆、机械效率等。
其中,力的示意图、滑轮组、浮力的计算等是考试的重点和难点。
2、电学部分:电学是中考物理的另一个重要知识点,包括电流、电压、电阻、欧姆定律、电功率等。
其中,电路图的连接、电表的读数、欧姆定律的应用等是考试的重点和难点。
3、光学部分:光学是中考物理的另一个知识点,包括光的反射、折射、直线传播等。
其中,光的反射和折射是考试的重点和难点。
4、热学部分:热学是中考物理的另一个知识点,包括温度计的使用、物态变化、热量的计算等。
其中,温度计的使用和物态变化是考试的重点和难点。
5、声学部分:声学是中考物理的另一个知识点,包括声音的产生、传播、特性等。
其中,声音的特性和传播是考试的重点和难点。
三、应试技巧1、仔细审题:在考试过程中,要仔细审题,理解题目的意思,避免因为审题不当而失分。
2、先易后难:在考试过程中,要先做自己比较熟悉、比较容易的题目,避免在难题上浪费太多时间。
3、重视实验:实验是中考物理的重要部分,要认真观察实验过程,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
4、反复检查:在考试过程中,要反复检查自己的答案,避免因为粗心或理解错误而失分。
中考考前必背知识点总结一、考试前知识总结1、语文:文学常识、诗词名句、成语、谚语、歇后语等。
物理中考考前指导

灯泡的额定 电压: U额=U-U滑′
滑动变阻器上的电压:
=12V-7.5V
U滑=IR滑 =0.2A×50Ω =10V 电源电压:
U=U滑+UL =10V+2V =12V 灯泡正常发光时,滑动
变阻器上的电压:
=4.5V 灯泡的额定功率: P=U额I额
=4.5V×0.3A=1.35W
U滑′=I额R滑′=0.3A×25Ω=7.5V
68.水能、风能、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煤、石油、 天燃气、铀等都是不可再生能源
三、适当进行审题训练
从文字、图象、表格中获取关键信息,挖掘隐含条件, 恰当联系物理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
例1.某同学利用电源、电流表、电压表、开关、标有“50Ω 2A”字样的滑动变阻器和若干导线测定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 其中小灯泡上所标的“0.3A”字样清晰可见,电压表0—15V挡 损坏,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估计为1.5W左右。该同学实验步骤 正确,当闭合开关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2V和0.2A, 接着他边思考边实验,直到小灯泡正常发光,这时滑动变阻器 的滑片恰好在中点,试求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灯泡上所标的“0.3A”字样清晰可见,电压表0—15V挡损坏,小
灯泡的额定电功率估计为1.5W左右。该同学实验步骤正确,当闭
合开关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2V和0.2A,接着他边思
考边实验,直到小灯泡正常发光,这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恰好在
中点,试求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解: 刚闭合开关时,滑动变阻
器全部阻值都接入电路, 电压表测灯L两端电压。
63.计算实际功率时, P
P0
U U0
2
P U2 R
只有在用电器电阻不变的情况下才能用 .
2024年中考物理考前备考策略

2024年中考物理考前备考策略【明确考纲要求和命题趋势】物理中考主要考查学生物理学习是否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试题命题既要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还要注重考察思维过程、判断推理能力、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探究性、开放性、应用性、综合性试题的比例,提高试题情景设计水平。
主要侧重于测评初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主要体现在: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主要考查的技能有: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
因此,考生应该充分了解、把握考向,做到有的放矢,才能进行有针对性的高效备考【回归教材,注重基本知识】课本就是最好的考纲、最具体的考试说明。
考生一定要有良好的应考心理状态,并在家长和老师的帮助下提高自主学习意识,在老师的带领下,梳理两年所学过的知识要点、难点、易错点,并积极主动的对这些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构建、完善知识网络。
【专项训练,熟练答题技巧】物理学科是一门技巧性很强的学科,答题技巧尤为重要,特别是作图题、实验探究题和计算题。
所以要对相关的题型进行专项训练,以此来熟练答题的技巧。
考前心态调整篇调整心理状态和身体状态到最佳点是中考冲刺阶段最为重要的一点。
在这里给考生提供一些中考心理调节的窍门。
窍门一:学点阿Q精神,学会微笑,积极进行自我心理暗示中考前,很多学生由于压力过大,容易产生消极情绪,总担心考不好,对不起家长、老师和支持自己的人,整天想时间不够用,很多知识点没掌握好等。
每当产生消极情绪时,考生要学会给自己一些心理暗示,例如"我能行""我会考好的""我相信,只要努力了一定会取得理想的成绩,功夫不负有心人"。
人在充满信心时往往春风满面,面带笑容,昂首挺胸,走路步伐坚强有力,而人在丧失信心时往往愁眉苦脸,无精打采,步伐软绵,面带愁容。
笑是使人充满信心的表现,是人内心快乐的外部表现,笑和人的信心体验是一致的,和人的自信心相互促进,自信心使人充满微笑,微笑使人更加充满信心,两者相互产生促进作用。
物理中考考前指导--2024

物理考前复习注意事项:一、整体复习指导1、复习重要期间,不要大量做题,不能再做难题,怪题,养好身体和精神。
2、复习:记忆基础知识。
以课本、笔记为主,看课本上的知识点,了解物理概念(关键字),定律,公式,以及插图。
3、复习课本上的重要的探究实验,重点知道实验探究目的,注意事项,探究方法,数据处理,以及探究结论。
4、考前多看些错题,注意解题的方法、技巧和计算技巧二、答题注意事项(六点)1、调适心理,沉着应对2、控制速度,中速答题3、注重技巧,先易后难4、认真审题,逐字逐句审题(是基础又是关键)①:一定要弄清楚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②:把关键词语划出来③:把已知数据在图片上标出来④:有的还要画图分析(力学受力分析,浮沉状态分析,电学等效电路画图分析)⑤:审题细而又细,“咬文嚼字”。
尤其是看起来较容易的题目,更要字字认准,句句看清,严防错觉。
有些题目似曾相识,更要严防疏忽大意,造成错漏。
(此乃大忌)要注意题目中的一些关键字,如“光滑”、“静止”、升高、升高到、通过、完全通过、“漂浮、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水平、左、右、柱形、立方体、容器里装满液体、用电器正常工作、串联在…、并联在…不计(绳重和摩擦、空气阻力、滑轮重、温度对电阻……影响、轻杆)、均匀的…;要注意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如将用电器接在家庭电路上……等5、书写工整和规范①:规范化答题数据交代不清晰书写模糊版面分布不合理②:规范化语言用科学语言表述、且表述准确。
错误类型如:竖直向下→向下;格式规范化,不写错别字(熔化→融化、溶化;竖直→坚直:逐渐变大→变大或大;凝华→凝化;汽化→气化),科学家名更不要写错:(法拉第→法拉弟,托里拆利→托里折利),禁止写连笔字,做到容易题不丢分,难题多抢分,不得零分。
6、合理分配理化合堂时间(必须考虑的因素)时间分配是关键,保证在能得分的地方决不丢分,不易得分的地方力争得分。
在自己心中时刻要意识到,与其花10分钟去攻克一道1分的填空题,不如花10分钟去攻克一道8分的大题。
(精品)中考物理考前指导(含知识点总结).doc

新世纪学校2017年物理中考考前指导一、考试策略1、认真审题:(1)最简单的题目可以看一遍,一般的题目至少看两遍。
如果通过对文字及插图的阅读觉得此题是熟悉的,肯定了此题会做,这时一定要重新读一遍再去解答,千万不要凭着经验和旧的思维定势,在没有完全看清题目的情况下仓促解答。
因为同样的内容或同样的插图,并不意味着有同样的设问,问题的性质甚至可以截然不同。
(2)对“生题”的审查要耐心地读几遍。
所谓的生题就是平吋没有见过的题目或擦身而过没有深入研究的题目,它可能是用所学的知识來解决与生活及生产实际中相关联的问题。
遇到这种生疏的题, 心理上首先不要畏难,由于生题第一次出现,它包括的内容及能力要求可能难度并不大,只要通过儿遍阅读看清题意,再联系学过的知识,大部分题目是不难解决的。
(3)审题过程中要边阅读边分辨出已知量和待求量。
已知的条件及待求的内容以题目的叙述为准。
不要仅仅以某些插图为准,有时图屮给出的符号不一定是已知量,另外,凡是能画草图的题,应该边审题边作出物理草图,这样可以建立起直观的物理图景,帮助进行记忆和分析问题。
(4)对于题干长的,信息多的题目一定要反复的多看几遍,审题多花时间是为了做题少花时间。
2、对题目的应答要准确:(1)单项选择题的应答:①直接判断法:利用概念、规律和事实直接看准某一选项是完全肯定的,其他选项是不正确的。
②排除法:如果不能完全肯定某一选项正确,也可以肯定哪些选项一定不正确,先把它们排除掉,在余下的选项中做认真的分析与比较,最后确定一个选项。
单项选择题一定不要缺答。
(2)填空题的应答:由于填空题不要求书写思考过程,需要有较高的判断能力和准确的计算能力。
对概念性的问题回答要确切、简练;对计算性的问题回答要准确,包括符号、单位等,对比例性的计算千万不要前后颠倒。
(3)作图题的应答:先弄清需要我们画什么,不要多画,也不要少画;记住标清:箭头,实线虚线,字母、垂足、打点、角度。
(4)实验题的应答:通常有四类:①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的使用;②做过的验证性实验和测暈性实验, 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数据及数据处理、误差分析等;③课堂上做过的演示实验或课内外的小实验④设计性实验。
物理中考考前指导

物理中考考前指导中考考前指导Ⅰ.物理解题策略一、选择题解题策略。
1.看清题目要求。
如选正确的还是选取错误的。
2.注意题支与题干的逻辑关系,如有无因果关系,注意“可能”与“一定”的区别,前者可找个别正例,后者一是正面判断另一种是举反例否定即可。
3.灵活选择解法(不一定用常规方法),如特殊值法、逆向思维法、极限思维法、图解法等。
4.选择答案拿不定主意时,首先尊重第一印象,先把想起来的选出来,有把握时再修改,没有把握不修改(注意:要在草稿纸上做好记号,防止遗漏)。
其次,不留空白。
只要不倒扣分,即使完全不会的题目。
猜都要猜个答案填上去。
二、实验题解题策略1.仪器(仪表)读数,一是要注意有效数字,二是注意单位,包括要不要写单位写什么单位(要不要换算)。
螺旋测微器的精确度为0.01mm,加上一位估计数字,故以mm为单位的测量结果小数点后应该有三位。
游标卡尺分为10等分、20等分和50等分三种,它们的精确程度分0.1mm、0.05mm、0.02mm,读数时没有估计数字,因此,用20等分的游标卡尺测量以mm为单位的测量结果是小数点后应有二位,且末位数字必定是0 或5,用50等分的游标卡尺测量以mm为单位的测量结果是小数点后应有二位,且末位数字必定是2的整数倍2、4、6、8、0。
2.关于电路图连线,一是所有接线必须在接线柱上,不可将线直接绕在变阻器的滑片上,二是线条分布简明,不出现导线的交叉,三是注意量程选择,四是接线柱正负极,五是先用2B铅笔轻轻试连,确定后再用水笔描清楚。
3.涉及实验原理、步骤等叙述时文字要认真组织和推敲,既要准确又要简洁,必要时可通过示意图来表达。
4.设计性实验,尽可能联系相关的习题模型,必要时注意作合理的近似处理,要注意有关量测量的可操作性。
如研究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涉及倾角θ的三角函数可行的方法是量有关长度(h , l, s),电学实验中电流表的内外接,变阻器的限流式与分压式都必须在估算的基础上确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一定不带电
)
将钢棒的一端靠近磁针的N极时,所看到的现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钢棒具有磁性,且A端为S极; B.钢棒具有磁性,且A端为N极; C.钢棒无磁性; D.不能确定钢棒是否有磁性。
01家庭常用白炽灯的电功率约为( ) A4瓦。 B 40瓦。 C 400瓦。
D 4000瓦。
在下列生活和生产实例中,与连通器有关的是( A.抽水机 B.注射器 C.水压机
) D.液位计
下列应用中不属于利用连通器的是( ) A 船闸。 B 听诊器。 C 锅炉液位计。 D 茶壶。 四冲程内燃机工作时,机械能转化成内能的冲程是 ( ) A 吸气冲程。 B 压缩冲程。 C 做功冲程。 D 排气冲程。
× ×
问题五 不清楚物理实验中某些做法的目的
焦距 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前要先观察并记录凸透镜的________。实验 高度 前,要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 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_______,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做“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要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目的是 为了直接从杠杆上读出力臂的数值 ——————————————————。
我们能分辨出铃声和哨声,主要是根据这两种声音不同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
)
如图所示,将薄木片从木梳的梳齿上以不同速度滑过,可以用来研究乐音特征(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以上都可以
)
如图所示的装置是用来研究乐音特征中的(
)
A 响度。 B 音色。 C 音调。 D 以上都可以
合唱中“高音声部”和“低音声部”中的“高”和“低”是指 ( A.响度 B.音调 C.振幅 D.音色
)
敲击大小不同的青铜编钟,主要是为了使钟声有不同的 ( ) A 响度强弱。 B 音调高低。 C 音色变化。 D 时间长短。
二胡演员在表演之前都要调节二胡琴弦,这样做主要是改变二胡发出声音的( A 音色。 B 音调。 C 响度。 D 传播方向。 ―闻其声而知其人”,这句话表明不同人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 A 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频率。 ( ) )
在图中标出磁感线的方向、通电螺线管的 N、S 极和电源的正、负极。
N
N
S
—
+
在图 中,标出通电螺线管和小磁针的 N、S 极及磁感线的方向。
S
N
S
N
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感线从N极出来,进入S极
问题二 缺乏生活积累,估算能力差
夏天的早晨,上海地区自来水龙头流出水的温度最接近于 ( ) A O℃。 B 25℃。 C 50℃。 D 75℃。 一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最接近于 A. 0.5千克 B. 5千克 ( ) D. 500千克 ) D. 35℃ D 15千克。
D、橡胶手套
在下列各组不同色光中,三原色光为( ) A 红、黄、蓝。 B 红、绿、蓝。 C 红、黄、绿。 D 黄、绿、蓝。 下列四位科学家都对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首先发现电流磁效应 的科学家是( ) A.焦耳 B.帕斯卡 C.奥斯特 D.牛顿 大气压强存在并且是很大的 奥斯特 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证明了 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大气压强 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首先测定了__________的数值。
答题注意事项: 1. 条形码要端正地粘贴在答题纸上指定的方框内;考生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要填 写完整并核对无误;保持答题纸平整,不要折叠; 2. 答题不能超过矩形边框,超过矩形边框的答题内容会因为扫描不到而成为问题卷或 者空白卷;答题过程或答题内容应写在相应的题号对应的空白区域,不要将前一题 的答案写到后一题的答题区,“答题见反面”或箭头指向订正的位置都被视为无效; 3. 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满涂黑,修改时务必擦除干净,要保证题号与答案对应, 试卷上做的答案与答题纸上填涂的答案对应;作图题必须使用铅笔,而且笔迹不能 太淡,太淡会影响扫描效果;作图题在修改的时候不能把必要的内容误擦掉,万一 误擦掉一定要补充完整; 4. 答题时一定要贯彻“先易后难,注意复查”的指导思想,复查时要注意:有没有跨 题作答;容易的题目不能因为容易就放过不检查;选择题你所选的答案是否满足题 目的要求,不确定选择哪一个答案的时候一定要用排除法来增加正确的几率;填空 题的第15、16题共4个空,每空2分,只有看懂了图片、归纳出了物理规律、抓住 了答题要点,才有希望做对,取得高分;作图题要检查是否已经完成了题目中所有 的作图要求;计算题要检查是否写错物理公式、漏掉了单位,以及单位是否统一、 计算有没有出错;实验题要检查仪表的最小刻度是否看准,读数是否正确;电路连 接的题目要检查电压表是否并联、电流表是否串联、电表的“+‖―-‖接线柱有没有 接反,量程选择是否合理。如果按照你的方式连接电路会不会出现短路等等。 5. 答题的速度应适当加快,才能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卷,并留下可贵的复查时间。 在时间不够充裕而试卷上尚且有较容易的题目没有做完的情况下,不要死抠难题, 应该懂得取舍。
问题一 基本物理常识不过关,存在知识漏洞
如:人体的正常体温为(
)
A、35℃
B、37℃
C、39℃
D、42℃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 ) A 3×108 米/秒 B 3×108 千米/秒 C 3×108 米/时 D 3×108 千米/时
下列物体中,属于导体的是( A、白金项链 B、塑料瓶子 ) C、玻璃茶杯
)
C 电子。
D 核子。
( )
依据卢瑟福的原子行星模型理论,在原子中绕核高速旋转的是 A 电子。 B 原子。 C 质子。 D 中子。
第一个在实验中发现原子中存在着电子的科学家是( ) A.汤姆生 B.卢瑟福 C.牛顿 D.奥斯特
某同学先后对同一音叉轻敲和重击各一下,两次发出声音的 ( ) A 响度不同。 B 音调不同。 C 音色不同。 D 频率不同。 为了节约用电,楼道内的照明灯一般都安有一个声控开关,它的工作主要是利用 了声音的( ) A 响度。 B 音色 C 音调。 D 速度。
C. 50千克
通常情况下正常人感觉较舒适的气温大约为( A.5℃ B. 15℃ C. 25℃ 一只苹果的质量约为( ) 0.015千克。 B 0.15千克。
C 1.5千克。
一本九年级物理教科书的质量约为 ( ) A 0.02千克。 B 0.2千克。 C 2千克。
D 20千克。 )
已知空气的密度为1.3千克/米3,则一个普通教室内空气的质量约为 ( A 2千克. B 20千克。 C 200千克. D 2000千克。
02某家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功率约为300瓦,则它可能是 ( ) A 空调器。 B 白炽灯。 C 洗衣机。 D 语言复读机。 05一台家用彩色电视机正常工作时的电功率最接近于( ) A 1瓦。 B 10瓦。 C 100瓦。 D 1000瓦。 某家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功率约为2千瓦,它可能是( ) A 空调器。 B 电冰箱。 C 电视机。 D 电风扇。
1470N
×
1 1 1 1 1 = 12欧 R R1 R 2 20欧 30欧
×
R=12欧
F G mg 30kg 120kg 150kg p= 3750 pa 2 2 2 2 s s s 4 10 m 4 10 m
×
×
×
36750N
Q=cmt 4.2 103 J/(kg C) 2kg 80C 6.76 105 J
6.72×103 J
×
Q=cmt 4.5 103 J/(kg C) 2kg 80C 7.2 105 J
7.2×104 J
×
问题四 读图不仔细
1mm 用图16所示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这把尺的最小刻度是______,所测物体的长度 5.2 是______厘米。
×
0.43 如图1所示,电流表A的示数为________安。 22 如图所示的温度计示数为_______℃ 。
在“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导体的电阻” 实验中,闭合电键前都要将滑动变阻器 的滑片P移到________的一端,这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时 电阻最大 限制电流的大小,保护电路 多次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目的是为了 改变待测电阻的电压和电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实验误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严防死守
搞定12个失分问题
前言
中考题的难易比例是8:1:1,也就是说难题和较难的题 各占10%,而容易的题目占到了80%,因此,基础题能不能 做到准确无误是考试能否取得好成绩的关键。但是从历届 中考阅卷的情况来看,往往有不少考生都出现了试题越简 单反而越是粗心大意,从而导致基础题部分失分严重、考 试成绩很不理想、与自己的估分相差甚远的情况出现。分 析近两年中考理化合卷中物理部分的基础题错误情况,大 致有以下的问题值得考生注意。
如图所示表示的是四冲程内燃机的( A.排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吸气冲程 D.做功冲程 下列星球中属于恒星的是( ) A.太阳 B.地球 C.月球
下列各星球中,属于行星的是( ) A.月球 B.地球 C.彗星
)
D.火星
D.太阳
在下列各星球中,属于卫星的是 ( ) A 地球。 B 月球。 C 水星。
×
×
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时,盘内所加砝码以及游码的位置如 图所示,则被测物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克。 91.4
×
某同学在“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重力”的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 3.2 所示,则物体受到的重力为__________牛。
6.6 如图所示的体温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