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管理方案(ABC成本法)

合集下载

作业成本法(ABC)

作业成本法(ABC)

合计
280,000,000 174,500,000 62.3% 105,500,000 37.7%
而按 产量来进行间接成本分摊的情况是: 硬盒: 75%
软盒: 25%
23
作业成本法的一个简单的案例
作业成本法的间接成本分摊的情况如下:
硬盒:
每箱所分摊的间接成本= 174,500,000
300,000
A)便于企业管理层掌握各产品成本间的差异 B)为企业所获取的计划外生产指标在各产品间的合理分配提供正确的成本依据 C)为企业成本控制、流程改善、兼并重组提供依据 D)需建立在企业内高度信息化的平台之上
13
第二部分 实用举例
14
作业成本法的一个简单的案例
说明: 考虑到涉及企业机密问题,案例中隐去了企业的名称和品 牌,并对所用的数据在原有的基础上做了相应的调整,但这 些并不会影响最后的结果。
软盒
活动
每项活动的成本
机器设备折旧
机器设备修理
1,000,000
机器的启动和工作时间 20,000
质量的检查 管理人员的活动
10,000 20,000
软盒
20 300 450 1250
软盒 50,000,000 20,000,000 6,000,000 4,500,000 25,000,000
•机器设备折旧分摊的成本由产品线的相关情 况直接得到
15
作业成本法的一个简单的案例
•某烟草生产厂某品牌的香烟有硬盒和软盒两条产品线,2000年硬盒产量 为:30万箱;软盒为:10万箱 •2000年间接成本:2.8亿元 •企业当前采用的是根据产量来进行间接成本的分摊(全厂范围内的分摊) 则:每箱所分摊的间接成本为:
总产总量体(间硬接盒成+本软盒)=

abc作业成本法的步骤

abc作业成本法的步骤

abc作业成本法的步骤【摘要】:在某些成本动因即定的情况下,进行具体的操作而引起成本的因素是作业成本动因。

与作业性成本动因(材料、人工等)相比,结构性成本动因与执行性成本动因都是更高层次上的成本动因。

这些成本动因可以理解为企业内部的宏观(结构性)成本动因、中观(执行性)成本动因、微观(作业性)成本动因。

下面详细为大家讲解下,作业成本动因下abc作业成本法的步骤。

在某些成本动因即定的情况下,进行具体的操作而引起成本的因素是作业成本动因。

与作业性成本动因(材料、人工等)相比,结构性成本动因与执行性成本动因都是更高层次上的成本动因。

这些成本动因可以理解为企业内部的宏观(结构性)成本动因、中观(执行性)成本动因、微观(作业性)成本动因。

下面详细为大家讲解下,作业成本动因下abc作业成本法的步骤。

abc作业成本的定义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costing,简称ABC)是一种基于产品或服务对作业的消耗而导致资源消耗从而将成本分配至产品或服务中去的成本核算方法.采用ABC的公司比不采用ABC的公司对成本信息的决策的有用性评价更高.企业采用ABC主要有四个目标依次是:产品或服务成本计算(58%)、流程分析(51%)、业绩管理(49%)和盈利评价(39%)(MohanNair,2000).下面看看abc作业成本法的步骤。

abc作业成本法的步骤1:识别资源成本和作业设计ABC的第一步是识别资源成本并进行作业分析。

资源成本为完成各种作业而发生,大多数资源成本都体现在总分类帐的次级帐户中,如材料、物料、采购、材料整理、仓库、办公场地、家具、建筑物、设备等。

作业分析识别和描述一个组织所做的作业。

作业分析包括从已有的文件报告中收集数据和采用问卷调查、观察、与主管人士的持续会谈等分析形式.abc作业成本法的步骤2:将资源成本分配给作业作业驱动资源成本的耗用,资源成本可以通过直接追溯或估计的方法分配给作业.直接追溯法要求计量作业对资源的实际耗用量。

建筑施工企业使用ABC成本法进行成本管理研究

建筑施工企业使用ABC成本法进行成本管理研究

建筑施工企业使用ABC成本法进行成本管理研究作者:吴咏梅来源:《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2年第6期随着建筑业市场竞争机制的形成,施工企业将面临更激烈的市场竞争格局,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已经遇到极大的挑战,有必要将作业成本法应用于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中,提高企业成本管理水平。

一、ABC成本法ABC成本法又称作业成本分析法、作业成本计算法、作业成本核算法、巴雷托分析法、主次因分析法、ABC分析法、分类管理法、重点管理法。

它以某一具体事项为对象,进行数量分析,以该对象各个组成部分与总体的比重为依据,按比重大小的顺序排列,并根据一定的比重或累计比重标准,将各组成部分分为ABC三类,A类是管理的重点,B类是次重点,C类是一般。

ABC管理法的原理是按巴雷托曲线所示意的主次关系进行分类管理。

它的特点是既能集中精力抓住重点问题进行管理,又能兼顾一般问题,从而做到用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实现最好的经济效益。

ABC成本法基本原理主要为:1.产品成本是制造和运送产品所需作业的成本总和,成本计算的最基本对象是作业,作业成本法所赖以存在的基础是:作业耗用资源,产品耗用作业。

2.作业成本法的本质是以作业作为分配间接费用的合理基础,管理人员应将注意力集中在成本发生的原因,即成本动因上,而不是仅仅关注成本计算结果本身。

作业成本法把重点放在成本发生的前因和后果上,通过对所有作业活动进行跟踪控制,更好地发挥了会计和规划决策、控制、业绩评价方面的作用。

二、建筑施工企业运用ABC成本法的管理研究1.ABC成本法有助于施工企业进行科学的核算和管理决策作业成本法解决了传统成本信息失真的问题,同一种工序的单位成本在作业成本法下和传统的成本计算法下,计算的结果常有差异。

作业成本法可以保证每一工序成本的准确性,增强成本计划与控制的有效性。

作业成本法更加专注于实际成本。

作业成本法更加专注于某一工序所发生的实际成本,可以促使施工企业建立自己的企业定额,掌握自己的消耗量,按照实际发生测算施工间接费用,而不是按照政府定额按比例计取。

员工绩效管理中的ABC成本法应用研究

员工绩效管理中的ABC成本法应用研究

员工绩效管理中的ABC成本法应用研究一、引言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里,企业想要保持竞争力,不光得拼产品、拼服务,还得在内部管理上下足功夫,特别是怎么高效又公平地评估和激励员工的表现。

咱们传统的绩效考核方法啊,很多时候就是单纯看业绩、看指标,但这样真的够全面吗?能不能真正反映一个员工的价值和贡献呢?所以,就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琢磨,怎么让绩效管理更科学、更细致。

这时候,ABC成本法就慢慢进入了大家的视野。

1.1 ABC成本法的基本概念ABC成本法,就是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的缩写,它可是一种比传统成本计算方法更精细、更能反映真实成本信息的管理工具。

简单来说,它就是把企业的运营过程分成一个个作业,然后根据这些作业来分配成本。

这样做的好处是,能更准确地追踪到每项产品或服务的实际成本,让管理层在做决策的时候心里更有底。

那ABC成本法到底怎么运作的呢?得识别出企业的关键作业,比如采购、生产、销售这些环节;接着,要计算每个作业的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再根据产品或服务消耗的作业量来分配这些成本。

这样一来,成本分摊就不再是简单地按产量或者工时来均摊,而是更加贴近实际的业务活动。

1.2 ABC成本法在员工绩效管理中的应用背景把ABC成本法引入到员工绩效管理中来,其实就是想让绩效考核更加合理、更加人性化。

你想啊,每个员工的工作岗位、职责范围、工作内容都不一样,如果都用同一套标准去衡量,那肯定是不公平的。

而且,传统的那种只看结果不看过程的方法,有时候会忽略掉员工在工作中的努力和付出,长此以往,大家的积极性不就受挫了吗?但是,ABC成本法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它可以帮助企业从多个维度去评价员工的工作表现,比如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团队协作能力等等。

这样一来,绩效考核就变得更加全面、更加客观了。

员工也能更清楚地看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在哪里,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

二、ABC成本法应用于员工绩效管理的理论框架2.1 理论依据与适用性分析ABC成本法之所以能在员工绩效管理中发挥作用,背后可是有坚实的理论基础的。

ABC作业成本法

ABC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ABC法一、ABC的发展ABC是Activity-Based Costing的英文缩写,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作业成本法。

它以作业为中心,通过对作业成本的确认和计量,对所有作业活动追踪地动态反映,为尽可能消除"不增值作业",改进"可增值作业"及时提供有用信息,促使损失、浪费减少到最低限度,提高决策、计划、控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作业成本法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本世纪四十年代初。

当时最早提出的概念是"作业会计"(Activity-Based Accounting或Activity Accounting)。

而最早从理论和实践上探讨作业会计的是美国会计学家埃里克?科勒(Eric Kohler)教授。

科勒教授曾任教于美国的西北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和明尼苏达大学,并担任《会计评论》主编达15年之久。

1941年,科勒教授在<<会计论坛>>杂志发表论文首次对作业、作业账户设置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每项作业都设置一个账户"。

科勒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作业就是一个组织单位对一项工程、一个大型建设项目、一项规划以及一项重要经营的各个具体活动所做出的贡献"。

第二位研究"作业会计"的是乔治?斯托布斯(George.J.Staubus)教授。

在他撰写的会计文献中,Activity Accounting 和Activity Costing经常混用。

他坚持认为: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作业会计"是一种和决策有用性目标相联系的会计。

研究作业会计首先应明确"作业" 、"成本"和"会计目标?-决策有用性"三个概念。

1971年乔治?斯托布斯教授在具有重大影响的<<作业成本计算和投入产出会计>>一书中,对"作业"、"成本"、"作业成本计算"等概念作了全面阐述。

accaabc成本法

accaabc成本法

accaabc成本法ACCAABC成本法,是指为了分析和计算企业产品或服务的成本,将所有的相关费用分摊到每一个成本中心,在成本中心的基础上计算产品或服务的成本。

这种方法考虑了产生某种费用的成本中心的实际使用情况,更能准确地分配成本和确定产品或服务的成本,是管理会计中常用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一、ACCAABC成本法的基本原理ACCAABC成本法的基本原理是成本中心理论。

所谓成本中心是指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产生成本的具体活动或部门。

ACCAABC成本法认为,企业的所有成本都是由各个成本中心产生的,因此要准确计算产品或服务的成本,必须先识别出各个成本中心,并将成本分配到每一个成本中心。

每个成本中心的成本都应包含了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二、ACCAABC成本法的优点1.准确分析产品或服务的真实成本ACCAABC成本法通过分清每个成本中心的责任和使用情况,确保每件产品或服务都承担了其实际产生的成本,从而可以更准确地分析产品或服务的真实成本,提高成本计算的精度和可靠性。

2.体现了不同成本中心的不同贡献ACCAABC成本法重视不同成本中心之间的协调和平衡,充分考虑到不同成本中心之间的不同贡献和不同作用,有利于企业更好地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成本管理的目标。

3.有利于企业的决策ACCAABC成本法准确的成本计算以及成本分析,有助于企业制定更为科学的价格策略,优化生产工艺流程,进一步提高企业经营效益。

三、ACCAABC成本法的局限性1.成本分类和分配过于复杂ACCAABC成本法要实现成本的准确核算和分配,需要更为详细和全面地对各个成本中心进行分类和分析,同时建立强有力的成本管理制度,因此其成本分类和分配工作较为繁琐和复杂。

2.涉及到的变量过多ACCAABC成本法对各个成本中心的分析和计算都涉及到许多变量,包括成本、收入、费用、财务等方面的变量,因此在应用ACCAABC成本法时,需要精确收集和分析大量的数据,才能实现成本的准确计算和分配。

一、运用 ABC 成本法核算物流作业成本_电子商务物流管理_[共5页]

一、运用 ABC 成本法核算物流作业成本_电子商务物流管理_[共5页]

电子商务物流管理242一、运用ABC成本法核算物流作业成本(一)什么是ABC成本法ABC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又称作业成本分析法、作业成本计算法、作业成本核算法,是一种以作业(活动)为基础的成本计算与管理方法。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思想是:成本对象(如产品)耗用作业,作业耗用资源;生产导致作业的发生,作业导致资源的消耗。

作业成本法以作业为基础,其成本归集与分配是循着“资源成本→作业成本→产品成本”的顺序进行的,如图8-6所示。

首先,根据作业耗用资源,将资源耗用量以价值量(成本额)的形式汇总归集到作业上,计算作业成本;然后,根据产品耗用作业,将作业成本分配给产品。

如图8-6所示,分配到作业的资源构成该作业的成本要素(图中的黑点),多个成本要素构成作业成本池(中间的小方框),多个作业构成作业中心(中间的椭圆)。

作业动因包括资源动因和成本动因,分别是将资源和作业成本进行分配的依据。

图8-6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法的观点是在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会计大师埃里克·科勒(Eric Kohler)教授提出的,但到了20世纪80年代才得到理论界的认同和实业界的重视。

作业成本法的兴起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①间接费用在产品总成本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②多样化产品生产;③随着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使得企业普遍感到产品成本往往与现实脱节,成本扭曲普遍存在。

物流企业具有物流活动空间大、成本项目多、物流成本对象复杂等特点,根据物流成本具有间接费用比例高、成本之间关联度高、隐性和显性成本并存和成本受客户需求影响大的特点,应当考虑采用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在物流企业中使用的优势表现为:作业成本法有利于准确核算企业的成本。

作业是企业在提供产品和劳务的过程中的各个工作程序或工作环节。

在作业成本法下,各项费用按照作业进行汇集和分配。

由于物流企业对外提供的是服务,并不生产有形的产品,因而,通过对复杂。

ABC成本分析法

ABC成本分析法

ABC成本分析法ABC成本分析法,即Activity-Based Costing,是一种用于确定企业产品或服务的成本的管理工具。

它是基于活动驱动的成本系统,通过对各项活动的成本进行分析,将成本合理分配到产品或服务上,以更准确地计算成本,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

本文将对ABC成本分析法进行详细介绍及分析。

ABC成本分析法是由美国会计师协会(AICPA)于1988年提出,并在1995年被国际会计师协会(IFAC)采纳。

与传统的“全成本法”相比,ABC成本分析法更加注重对活动的成本进行分析,并将活动的成本与产品或服务的需求进行关联,从而准确计算出各项活动对产品或服务的成本影响。

ABC成本分析法主要有以下步骤:首先,对企业的各个活动进行分类和描述。

活动可以是任何与产品或服务有关的工作过程,如生产、销售、售后服务等。

对活动进行分类有助于理清企业的工作流程,从而更好地分析每个活动的成本。

其次,对每个活动的成本进行分析。

ABC成本分析法将活动的成本分为两类: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是指可以直接与活动相关联的成本,如人工和材料成本。

间接成本是指无法准确分配给某个具体活动的成本,如管理成本和间接材料成本。

然后,确定活动的成本驱动因素。

成本驱动因素是指导致活动发生的原因或影响活动成本的因素,如产量、工序数、产品种类等。

通过确定成本驱动因素,可以更准确地将成本分配到各项活动上。

最后,将活动的成本分配到产品或服务上。

根据活动的成本和产品或服务对各个活动的需求程度,可以计算出每个活动对产品或服务的成本影响。

这样一来,就可以更准确地计算出产品或服务的成本,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参考。

ABC成本分析法有以下的优点:首先,它可以更准确地计算产品或服务的成本。

传统的全成本法往往将成本均摊到产品或服务上,忽略了各项活动对成本的影响。

而ABC成本分析法通过对各项活动的成本进行分析,将成本合理分配到产品或服务上,可以更准确地计算出成本,帮助企业做出更合理的决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瓦锡兰齐耀柴油机有限公司U8-ERP管理信息系统业务需求解决方案WQDC U8-ERP ImplementationBusiness requirement blue print项目名称:上海瓦锡兰齐耀柴油机有限公司ERP项目Project Name.WQDC ERP Implementation建立日期:2005-11-18Date: 2005-11-18项目编号:U861-WXL-2006Project No.U861-WXL-2006文档编号:SHSS-U861-WXL-03-007Document No. SHSS-U861-WXL-03-007客户项目经理:Wärtsilä Project Manager.日期:DATE.用友项目经理:UFIDA Project Manager.日期:DATE.1. 成本管理Cost management1.1. 参数设置Parameter setup成本核算方法:品种法Cost accounting method: according to type直接人工分配率:按实际工时Actual labor distribution rate: according to actual labor time制造费用分配率:按实际工时Distribution rate of manufacturing fee: according to actual labor time在产品成本分配率:不计算在产品成本Cost distribution of WIP:主要参数:存货数据来源于存货系统,记入直接材料费用的出库类别是材料领用和半成品领用,记入入库数量的是产成品入库和半成品入库;人工费用来源于总账系统;制造费用明细来源于总账系统;折旧费来源于总账系统;其他费用明细来源于手工录入,没有明细。

启用“生产制造”数据来源,核算到工序成本,金额型数据保留4位小数,数量型数据保留4位小数Main parameter: inventory data from inventory system; the outbound inventory type input in direct material cost is material and semi-finished product picking up; input in inbound inventory amount is product and semi-finished product; labor cost is from general ledger; manufacture cost is from general ledger; depreciation cost is from general ledger; other cost is input manually without details. If we start use manufacture data resource, cost will be calculated to operation cost, and the amount and sum number will have four decimal fractions.1.1.1. 具体计算方法成本中心定义方法:分配方法:Direct material ⏹FIFO First in and first out1.1.2. 成本核算作业步骤Cost accounting process定义费用项目Define expense item建账期初余额(没有余额)记账---在产品期初余额录入、记账Accounts opening balance (no balance) keeping: input in product initial balance从存货核算系统取材料及外购半成品耗用数据Get using data of material and purchased semi-finished material from inventory accounting system(1)进入取数画面Data adopt interface(2)从存货系统取材料及外购半成品耗用数据Adopt using data of material and purchased semi-finished material from inventory system(3)从存货核算系统取出的当月材料及外购半成品耗用数据Adopt using data of material and purchased semi-finished material from inventory accounting system录入成本中心人工费用表Input labor cost in cost center录入成本中心折旧费用Input depreciation cost in cost center录入成本中心制造费用表Input manufacturing cost in cost center录入完工产品日报表Input daily report of finished products(1)完工产品日报表Daily report of finished products(2)录入生产订单完工产品数量Input finished product amount of the sales orderA)本表用于录入各产品的实际完工数量统计数据。

用户可以按天录入或一次录入,系统最后会汇总所有日期的完工数量之和;This report is used to input the actual finished products amount. The user can do it once or by days, and the system will gather the finished amount sum in all datesB)本表数据为计算成本所必须,如果未录入完工数量则无法进行计算;The data in this report is necessary for cost calculation. If it is not completed, then cost calculation can not be done.C)净产量=完工数量-废品数量。

net yield=finished amount-waster amount8、录入完工产品处理表(读取成本中心当月完工产品数据)Input finished products transaction report(adopt data from finished products in cost center)(1)进入完工产成处理表画面Finished products transaction report(2)录入完工产品处理表数据(读取存货系统中当期成本中心所有产品入库数据)Input finished product transaction data(adopt data from product into inventory cost center in inventory system)A)从存货取数时的成本系统检查产成品入库单上的项目(启用生产制造数据来源):部门+期间+入库类别+生产订单信息;When adopting data from inventory, the cost system will check the items on slip in inventory documents (start using manufacturing data resource): department+period+slip in inventory type+production orderB)本表实质上是数据录入后的平衡校验表,用于验证确认已录入的完工、在产、领用的数量逻辑关系的正确性;Naturally this report is a balance checking report after data input. It is used to confirm the logic accuracy of the finish, in production and pick up quantity.C)系统自动计算的栏目为"差异总额",计算方法为:将本会计期间的"完工产品日报表"按成本中心进行汇总,得出本期完工产品汇总表,本期完工产品汇总表中的"产量净值"加上相应产品的上月末"在产品盘点表"中的"完工数量",减去本月末"在产品盘点表"中"完工数量",再减去"产品耗用日报表"中该产品被其他产品领用数量的汇总数据,得出的结果就是"差异总额”The column system automatically calculates is “Difference in total”. The ca lculation method is: collect all “finished product daily report” according to cost center, and then we can get finished product consolidation report. The net yield in this report plus finished amount in ““WIP count table” in last month, then subtract the finished amount in ““WIP count table” in this month, and then subtract the amount of this product being used by other product in “product consuming daily report”, then the result is “Difference in total”.D)此处计算出的"差异总额"一般应是产品的完工入库数量,因此应录入"入库数量"栏目(该数据也可以从存货系统的入库单读取),如果还存在数据差异,则有可能是前面各表的数据录入有误,或确实有盘盈、盘亏的情况出现,由用户根据实际情况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