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
血塞泰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STIM1、Orai1蛋白表达的影响

血塞泰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STIM1、Orai1蛋白表达的影响郑钰;张逸凡;王子焱;刘承鑫;任欣;聂子星;郭志华;申思【期刊名称】《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年(卷),期】2024(44)4【摘要】目的研究血塞泰对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大鼠基质相互作用分子1(stromal interaction molecule 1,STIM1)及钙释放激活钙通道蛋白1(calcium release-activated calcium channel protein 1,Orai1)的影响。
方法选取6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0只、造模组50只,采用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栓塞(medial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造模成功的41只大鼠分为模型组、血塞泰低剂量组(12.6 g/kg)、血塞泰中剂量组(25.2 g/kg)、血塞泰高剂量组(50.4 g/kg)和阿司匹林肠溶片组(18 mg/kg),其中血塞泰低剂量组9只,其余每组各8只;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
每组连续干预7 d。
采用改良神经功能损伤评分(modified 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mNSS)评估各组大鼠神经功能损伤情况,TTC染色法检测大鼠脑组织的梗死面积,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中的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含量,RT-PCR检测脑组织中STIM1、Orai1 mRNA的表达,免疫共沉淀检测脑组织STIM1、Orai1的蛋白相对表达水平。
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mNSS评分增加(P<0.01),脑梗死率增加(P<0.01),血清IL-6、TNF-α含量增加(P<0.01),脑组织STIM1、Orai1 mRNA表达水平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升高(P<0.01)。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张建斌;李晓慧【摘要】目的:探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
方法取SD雄性大鼠1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生理盐水组(NS组)、干预组(CIT组,又分干预14 d组和21 d组)。
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MCAO)模型,使用改良神经功能缺损(modified 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mNSS)量表评价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情况。
分别于术后14 d和21 d按不同的实验时间点,使用激光共聚焦技术观察各组大鼠缺血区微血管直径、密度和总面积。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浓度。
免疫组化染色法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VEGF表达。
结果模型制作后,干预14 d组和干预21 d组内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明显改善,各项指标检测结果如下:术后14 d mNSS评分,生理盐水组评分为(6.57±1.13)分,干预14 d组评分为(4.39±0.92)分,较生理盐水组明显降低(P<0.05);术后21 d mNSS评分,干预21 d组[(3.23±0.55)分]较干预14 d组[(4.14±0.74)分]明显降低(P<0.01)。
术后14 d三维共聚焦结果显示:药物干预的效果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见效。
术后14 d酶联免疫吸附法结果显示:相对于假手术组、生理盐水组干预14 d组和干预21 d组血浆VEGF浓度显著增加,药物干预后的实验组VEGF蛋白水平可显著增高。
术后14 d免疫组化分析法显示:干预21 d组缺血脑组织VEGF表达显著性高于干预14 d组(P<0.01)。
结论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可以明显减轻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神经损伤和改善神经功能,具有神经保护作用,且药物干预的效果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增强,其机制可能与VEGF介导的血管新生有关。
modified 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s

modified 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sModified 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s (mNSS)是一种通过快速、经济地测量神经功能障碍程度来评估中风或其他神经系统疾病(例如脑损伤、脊髓损伤等)患者恢复的方法。
这种方法是通过对具有各种神经系统临床症状的患者进行全面评估来实现的。
在下面的文章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如何使用这种方法进行评估。
步骤一:检查神经功能在使用mNSS评估时,首先需要对患者的神经功能进行检查。
这包括评估患者的触觉和反射反应、前臂和手掌的肌肉力量等。
这些功能检查是确定病患恢复情况的关键因素。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测试可能需要在不同时间段内进行多次,以确保患者病情的稳定性。
步骤二:进行评估然后,需要对患者进行评估。
评估过程基于mNSS算法,其包括一系列可能代表神经系统受损的症状。
这些症状包括患者的触觉、前臂和手掌的肌肉力量、反射反应、身体平衡和协调等方面。
在评估过程中,需要进行各种测试和测量,以确定患者在不同方面的神经功能受损程度。
这些测试包括感觉测试、协调和平衡测试以及康复锻炼等。
步骤三:分析数据对患者的各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以便了解患者的神经系统疾病的严重程度及其对患者的生活产生的影响。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使用不同算法进行分析,例如统计分析、曲线分析等。
分析数据有助于确定治疗的效果以及病情的转化。
步骤四:制定治疗方案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可以制定出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
这些治疗方案可以包含康复锻炼、药物治疗、其他非药物治疗等方式,以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促进患者生活的质量。
总结:在这个流程中,每个步骤都是为了尽可能准确地评估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以便根据此进行治疗方案的设计。
mNSS是一种稳健的测量工具,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神经系统患病情况,进而确定治疗方案。
这种方法的主要优点是简单易执行、经济实用以及数据分析的精准度高。
色甘酸二钠对大鼠脑缺血

第 49 卷第 5 期2023年 9 月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Journal of Jilin University(Medicine Edition)Vol.49 No.5Sep.2023DOI:10.13481/j.1671‑587X.20230511色甘酸二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朱娴, 陈薪旭, 陈奕斌, 黎昌炫, 刘杰, 王埮(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海南海口570102)[摘要]目的目的:探讨色甘酸二钠(SCG)对缺血性卒中(CIS)大鼠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的影响,阐明其作用机制。
方法方法:选取80只雄性SD大鼠,随机选取18只作为假手术组,剩余大鼠采用线栓法构建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模型。
将造模成功的45只大鼠随机分为I/R组、I/R+低剂量SCG组和I/R+高剂量SCG组,每组15只。
造模后24 h,I/R+低剂量SCG组和I/R+高剂量SCG组大鼠分别腹腔注射20 和60 mg·kg-1 SCG,连续2周。
采用改良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mNSS)法评估各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检测各组大鼠脑梗死面积,Y型迷宫实验检测各组大鼠记忆能力,电生理检测各组大鼠正确反应率、正确反应时间和兴奋性突触后电位(fEPSP)斜率,高尔基染色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中海马齿状回区树突棘密度,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中海马齿状回区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阳性细胞数和双肾上腺皮质激素(DCX)蛋白表达水平, 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抗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神经生长因子3(NT-3)和抗酪氨酸激酶受体C(TrkC)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I/R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升高(P<0.05),脑梗死区域面积增大(P<0.05),正确反应率降低(P<0.05),正确反应时间增加(P<0.05),fEPSP斜率和树突棘密度降低(P<0.05),脑组织齿状回区BrdU阳性细胞数和DCX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海马组织中NT-3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而BNDF、TrkB和TrkC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各种神经行为学评价

大鼠行为学实验评价汇总大鼠行为学评定方法比较大鼠进行行为学评定(behavior test)的十分重要,对其评定的方法也颇多,但究竟那种方法更适用,目前未有人进行过比较。
为了合理选择MCAO后的评定方法,如下对目前常用的几种行为学评定方法进行比较。
行为学检查方法:由3位参加试验的人员分别以单盲法对试验的大鼠进行打分和记录.然后将3组的记分结果进行平均后的得分进行统计计算。
(国内)由一个对试验实施过程不了解的观察者对大鼠进行行为学评测。
评测续贯进行。
如果大鼠在一次评测中出现恰当的行为,而以后却未出现,按前者记分。
(国外)1. 神经行为学检查Longa评分法2.Berderson评分法姿势反射测验(postural reflex test)3. 攀绳实验4.网屏测验(screen test)5.肢体放置测验(limb-placement test)Elicited Forelimb Placing6.开野试验(Open-Field法)测定行为7.MNSS8.转动杆测验(rotating pole test)9.Rotation10.肢体对称试验评分法11. rotarod test12. adhesive-removal somatosensory test13.Spontaneous Activity14.Symmetry in the Movement of Four Limbs15.Forepaw Outstretching16.Climbing17.Body Proprioception18. Response to Vibrissae Touch改善记忆作用1.跳台试验2.避暗试验3.穿梭箱试验4.水迷宫试验Motor behavior(1) observation of spontaneous ipsilateral circling,(2) contralateral hindlimb retraction,(3) beam walking ability,平衡木测验(balance beam test)(4) bilateral forepaw grasp,Skilled forelimb function(1)staircase feeding apparatusnociception(1) plantar test1.神经行为学检查:Longa评分法神经学检查分5个等级:0分:正常,无神经功能缺损;1分:左侧前爪不能完全伸展,轻度神经功能缺损;2分:行走时,大鼠向左侧(瘫痪侧)转圈,中度神经功能缺损;3分:行走时,大鼠身体向左侧(瘫痪侧)倾倒。
昼夜环境紊乱对缺血性中风后血管新生的影响及活血荣络方的干预作用

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816:24:04 网络出版地址:https://link.cnki.net/urlid/34.1086.R.20231108.1354.002◇复方药物药理学◇昼夜环境紊乱对缺血性中风后血管新生的影响及活血荣络方的干预作用曾富康1,张宇星2,周德生2,陈 瑶2,李 中2,刘利娟2(1.湘西州民族中医院重症医学科,湖南吉首 416000;2.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科,湖南长沙 410007)收稿日期:2023-03-23,修回日期:2023-06-23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82104766);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2021JJ30521,2021JJ40424);湖南省卫健委科研项目(No202103071190);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资助项目(No2021218);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一流学科开放基金(No2020ZXYJH38,2020ZXYJH39);湖南中医药大学校级科研基金与联合基金项目(No2021XJJJ039,2021XJJJ052)作者简介:曾富康(1996-),男,硕士,研究方向:防治神经系统疾病的中医药药理学,E mail:1508866074@qq.com;刘利娟(1985-),女,博士,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中药药理作用对脑血管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通信作者,E mail:601264967@qq.comdoi:10.12360/CPB20220607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1978(2023)11-2177-09中国图书分类号:R 332;R289 5;R322 81;R364 3;R364 5;R743 31;R852 6摘要:目的 观察昼夜环境紊乱对缺血性中风后血管新生的影响及活血荣络方的干预作用。
方法 SD大鼠随机分假手术组、模型组(MCAO)、活血荣络方组(MCAO+HXRLF)、模型+生物节律紊乱组(MCAO ECD)及模型+生物节律紊乱+活血荣络方组(MCAO ECD+HXRLF),建立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模型,给药10d。
大承气汤对脑出血模型大鼠mNSS评分及Nrf2信号通路的影响

大承气汤对脑出血模型大鼠mNSS评分及Nrf2信号通路的影响杨树升;林丽;邱明义;田青【摘要】目的探讨大承气汤对脑出血大鼠模型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使用胶原酶Ⅶ于SD大鼠左侧尾壳核立体定位注射,复制脑出血模型,用低、高剂量大承气汤干预后,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普鲁士蓝染色法检测大鼠脑出血后1、3、7、14、28 d时神经功能缺损和脑组织铁沉积的变化,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脑出血后14 d 基底核Nrf2、TNF-α和Arg1的表达水平.结果高剂量大承气汤能有效逆转大鼠脑出血后神经功能受损,减少铁沉积,并下调基底核TNF-α和Nrf2水平,伴Arg1水平上升.结论大承气汤通过Nrf2介导的信号通路改善脑出血后神经功能缺损、减少脑组织铁沉积、促进抗炎性因子Arg1释放和抑制促炎性因子TNF-α释放,从而促进脑出血后脑组织恢复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期刊名称】《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6(045)002【总页数】6页(P164-169)【关键词】大承气汤;脑出血;铁沉积;炎性因子;Nrf2【作者】杨树升;林丽;邱明义;田青【作者单位】湖北中医药大学,武汉43006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病理生理学系,武汉430030;武汉市十一医院中医科,武汉430015;湖北中医药大学,武汉43006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病理生理学系,武汉430030;湖北中医药大学,武汉43006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病理生理学系,武汉430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34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是由于脑血管脆性增加、破裂致使血液进入脑组织而引起的疾病。
ICH不包括外伤性脑出血,属于临床卒中,其死亡率高[1],幸存者往往伴有长期或终生的神经功能障碍或部分缺失。
在美国、欧洲和澳大利亚,约10%~15%卒中为ICH,而在亚洲,该比率为20%~30%,综合全球范围该比率约为9%~27%[2]。
各种神经行为学评价

大鼠行为学实验评价汇总大鼠行为学评定方法比较大鼠进行行为学评定(behavior test)的十分重要,对其评定的方法也颇多,但究竟那种方法更适用,目前未有人进行过比较。
为了合理选择MCAO后的评定方法,如下对目前常用的几种行为学评定方法进行比较。
行为学检查方法:由3位参加试验的人员分别以单盲法对试验的大鼠进行打分和记录.然后将3组的记分结果进行平均后的得分进行统计计算。
(国内)由一个对试验实施过程不了解的观察者对大鼠进行行为学评测。
评测续贯进行。
如果大鼠在一次评测中出现恰当的行为,而以后却未出现,按前者记分。
(国外)1. 神经行为学检查Longa评分法2.Berderson评分法姿势反射测验(postural reflex test)3. 攀绳实验4.网屏测验(screen test)5.肢体放置测验(limb-placement test)Elicited Forelimb Placing6.开野试验(Open-Field法)测定行为7.MNSS8.转动杆测验(rotating pole test)9.Rotation10.肢体对称试验评分法11. rotarod test12. adhesive-removal somatosensory test13.Spontaneous Activity14.Symmetry in the Movement of Four Limbs15.Forepaw Outstretching16.Climbing17.Body Proprioception18. Response to Vibrissae Touch改善记忆作用1.跳台试验2.避暗试验3.穿梭箱试验4.水迷宫试验Motor behavior(1) observation of spontaneous ipsilateral circling,(2) contralateral hindlimb retraction,(3) beam walking ability,平衡木测验(balance beam test)(4) bilateral forepaw grasp,Skilled forelimb function(1)staircase feeding apparatusnociception(1) plantar test1.神经行为学检查:Longa评分法神经学检查分5个等级:0分:正常,无神经功能缺损;1分:左侧前爪不能完全伸展,轻度神经功能缺损;2分:行走时,大鼠向左侧(瘫痪侧)转圈,中度神经功能缺损;3分:行走时,大鼠身体向左侧(瘫痪侧)倾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惊恐反射(对快弹硬纸板的噪音有运动反应)
1
癫病、肌阵挛、肌张力障碍
1
最高分数18
运动试验
提尾试验
3
前肢屈曲
1
后肢屈曲
1
头部在30s内偏离垂直轴>100
1
将大鼠放置于地板上(正常值=0;最大值=3)
3
正常行走
0
不能直线行走
1
向轻瘫侧转圈
2
向轻瘫侧倾倒
3
感觉试验
2
放置试验(视觉和触觉测试)
1
本体感觉试验(深感觉,向桌子边缘压鼠爪刺激肢体肌肉)
1
平衡木试验(正常值=0;最大值=6)
6
稳定平衡姿势
0Hale Waihona Puke 紧抓平衡木边缘1紧抱平衡木,一肢体从平衡木垂落
2
紧抱平衡木,一肢体从平衡木垂落或在平衡木上旋转(>60
秒)
3
试图在平衡木上平衡但跌落(>40秒)
4
试图在平衡木上平衡但跌落(>20秒)
5
跌落;未尝试在平衡木上平衡(<20秒)
6
反射丧失和不正常运动
4
耳廓反射(接触外耳道时摇头)
1
角膜反射(用棉丝轻触角膜时眨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