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神经行为学评价知识讲解
各种神经行为学评价

各种神经行为学评价神经行为学评价是研究人们的神经系统与行为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
神经行为学评价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了解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而评估个体的认知、情绪和行为表现。
以下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神经行为学评价方法。
1.神经影像技术神经影像技术包括脑电图(EEG)、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fMRI)等。
这些技术通过观察和记录个体的大脑活动来评价神经系统的功能。
EEG可以记录到大脑电活动的细微变化,从而研究注意力、记忆和情绪等认知和情绪过程。
fMRI可以通过观察血氧水平变化来获取大脑活动的空间分布,从而研究思维、注意力和决策等高级认知功能。
2.神经生理学测试神经生理学测试是通过对神经系统的生理特征进行测量来评价个体的行为表现。
例如,通过测量皮肤电反应或心率变异性等指标来评估情绪反应。
这些指标能够反映出个体对于外界刺激的生理反应,帮助研究人员了解情绪调节和情绪体验的过程。
3.认知任务和行为测量认知任务和行为测量是通过特定的行为任务来评估个体在认知和行为方面的表现。
例如,追踪眼球运动来研究注意力和目视注意的转移;使用反应时间测量个体在特定的任务中的反应速度和准确性;使用问卷调查或心理测量工具来评估个体的认知特征和问题解决能力等。
4.神经化学和遗传学测试神经化学和遗传学测试可以评估个体神经系统的化学成分和遗传特征,从而提供关于个体行为和功能的信息。
例如,通过检测神经递质、激素水平或基因突变等来研究与情绪调节、认知功能和行为相关的生化过程。
5.神经干预神经干预是通过操纵神经系统来改变个体的行为和认知功能。
例如,可以使用非侵入性的脑电刺激技术(如TMS和tDCS)来改变大脑的兴奋性和抑制性,从而对特定的行为和认知功能进行干预。
此外,药物治疗也是一种神经干预手段,可以通过操纵神经系统中的化学传递物质来改变个体的行为和认知。
综上所述,神经行为学评价包括神经影像技术、神经生理学测试、认知任务和行为测量、神经化学和遗传学测试以及神经干预等多种方法。
神经科学基础知识

神经科学基础知识神经科学是研究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学科。
神经系统是人体最复杂、最神奇的系统之一,它由大脑、脊髓和神经元组成。
了解神经科学的基础知识有助于我们理解大脑和神经系统是如何运作的,以及可能影响它们的相关疾病。
1. 神经元和突触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功能单位。
它们负责传递和处理信息,是我们思考、感知和行动的基础。
神经元通常由细胞体、树突、轴突和突触组成。
树突是神经元的分支,可接收来自其他神经元的信号。
它们将这些信号传递到细胞体。
轴突则是神经元的长突出部分,它将信号从细胞体传递到与其他神经元相连接的地方。
突触是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点,它们允许神经元之间进行信息传递。
突触可以分为化学突触和电突触,其中化学突触利用化学物质来传递信号,电突触则通过直接电流流动传递信号。
2. 神经信号传递神经信号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从而实现信息的传递和处理。
当神经元兴奋时,它会产生电信号,这种电信号会沿着轴突传播,通过突触传递给其他神经元。
神经信号的传递主要通过神经递质完成。
神经递质是一种化学物质,位于突触中,可以促进或抑制神经信号的传递。
当电信号到达突触末端时,神经递质会释放到突触间隙,进而影响其他神经元。
3. 大脑的组织和功能区域大脑是神经系统的核心部分,控制着人类的各种认知和行为活动。
大脑由两个半球组成,每个半球又分为若干叶片,称为大脑的皮层。
大脑皮层是大脑最外层的区域,也是大脑最复杂的结构之一。
它包含不同的功能区域,负责感知、运动、记忆、语言、思维等各种认知过程。
各个功能区域之间通过神经递质进行信息传递,形成复杂的神经网络。
4. 神经系统相关疾病神经系统相关的疾病包括各种神经系统疾病和精神疾病。
例如,帕金森病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它会导致运动障碍和肌肉僵硬。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会导致记忆和认知功能的衰退。
精神疾病如焦虑症、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等,也与神经系统的功能异常有关。
5. 神经科学的研究方法神经科学的研究方法涵盖了多个层面。
各种神经行为学评价

大鼠行为学实验评价汇总大鼠行为学评定方法比较大鼠进行行为学评定(behavior test)的十分重要,对其评定的方法也颇多,但究竟那种方法更适用,目前未有人进行过比较。
为了合理选择MCAO后的评定方法,如下对目前常用的几种行为学评定方法进行比较。
行为学检查方法:由3位参加试验的人员分别以单盲法对试验的大鼠进行打分和记录.然后将3组的记分结果进行平均后的得分进行统计计算。
(国内)由一个对试验实施过程不了解的观察者对大鼠进行行为学评测。
评测续贯进行。
如果大鼠在一次评测中出现恰当的行为,而以后却未出现,按前者记分。
(国外)1. 神经行为学检查Longa评分法2.Berderson评分法姿势反射测验(postural reflex test)3. 攀绳实验4.网屏测验(screen test)5.肢体放置测验(limb-placement test)Elicited Forelimb Placing6.开野试验(Open-Field法)测定行为7.MNSS8.转动杆测验(rotating pole test)9.Rotation10.肢体对称试验评分法11. rotarod test12. adhesive-removal somatosensory test13.Spontaneous Activity14.Symmetry in the Movement of Four Limbs15.Forepaw Outstretching16.Climbing17.Body Proprioception18. Response to Vibrissae Touch改善记忆作用1.跳台试验2.避暗试验3.穿梭箱试验4.水迷宫试验Motor behavior(1) observation of spontaneous ipsilateral circling,(2) contralateral hindlimb retraction,(3) beam walking ability,平衡木测验(balance beam test)(4) bilateral forepaw grasp,Skilled forelimb function(1)staircase feeding apparatusnociception(1) plantar test1.神经行为学检查:Longa评分法神经学检查分5个等级:0分:正常,无神经功能缺损;1分:左侧前爪不能完全伸展,轻度神经功能缺损;2分:行走时,大鼠向左侧(瘫痪侧)转圈,中度神经功能缺损;3分:行走时,大鼠身体向左侧(瘫痪侧)倾倒。
【高三学习指导】高三生物知识点总结:神经调节与行为

【高三学习指导】高三生物知识点总结:神经调节与行为
神经调节与行为
名词:
1、趋性:就是动物对环境因素提振最简单的定向反应,例如某些昆虫和鱼类的趋光性,臭虫的趋热性,真菌昆虫的趋化性等,它们都与神经调节有关。
2、本能:是由一系列非条件反射按一定顺序连锁发生构成的,大多数本能行为比反射行为复杂得多,如蜜蜂采蜜,蚂蚁做巢,蜘蛛织网,鸟类迁徙,哺乳动物哺育后代等都是动物的本能行为。
3、印随:刚受精的动物存有绣随自学,例如刚受精的小天鹅总是紧随它所看见的第一个小的行动目标奔跑,如果没母天鹅,就可以跟著人或其他行动目标跑。
4、模仿:幼年动物则主要是通过对年长者的行为进行模仿来学习的,如小鸡模仿母鸡用爪扒地索食。
语句:
1、垂体分泌的激素与动物行为:a、催乳素:照顾幼仔,促进某些合成食物的器官发育和生理机能的完成,如促进哺乳动物乳腺的发育和泌乳,促进鸽的嗉囊分泌鸽乳的活动等;b、促x腺激素:垂体分泌的促x腺激素能够促进x腺的发育和x激素的分泌,进而影响动物的x行为。
2、犯罪行为分成:(1)先天性犯罪行为:趋性、非条件反射和本能。
(2)后天性犯罪行为:印随、恶搞和条件反射
3、判断和推理是动物后天性行为发展的最高级形式,是大脑皮层的功能活动。
动物的判断和推理能力也是通过学习获得的。
4、动物行为中,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就是相互协同促进作用的,但神经调节仍处在主导的地位。
5、动物行为就是在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运动器官共同协同下构成的。
来自转载。
神经行为学评分

Table 2 Garcia scales used to score animal behaviorProjects ofobservationJudging by ScolesMoved around, explored cage3Moved around reluctantly, reaches at least one side of cage2 Spontaneous activitly Barely moves in cage,dose mot rise to any side of cage1Does not move at all0All four limbs extend symmetrically3Symmetry in the movement of four limbs Limbs on contralateral side extend less than those on ipsilateral side2Limbs on contralateral side exhibit minimal movement1 Forelimb on contralateral side does not move at all0 Forelimbs outstretched, walking symmetrically on forepaws3Left side outstretched less than left,forepaw walking impaired2Forepaw outstretching Left forelimb has limited movement1Left forelimb does not move at all0Climbs, grips tightly with both forepaws3Climbing Left side impaired, does not grip as tightly and releases before right2Does not climb1 Reacts by turning head, equally startled by stimulus on both sides3Body proprioception Reacts slowly to stimulus on left side2Does not react to stimulus on left side1Reacts by turning head, equally startled by stimulus onboth sides3 Vibrissae touch Reacts slowly to stimulus on left side2Does not react to stimulus on left side1表2 Garcia scales 用于评价神经行为评价表观察项目评价得分往四周移动观看笼子3不愿移动,至少到达了笼子的一侧2自发性活动(自主行为)很少在笼子里移动,没有到达笼子的任何一侧1不愿往任何方向移动0四肢伸展对称3四肢体运动对称性肢体对侧伸展小于同侧2肢体对侧伸展很小1对侧的前肢完全不动0前肢伸出,前爪对称行走3左侧伸出不及右侧,前爪走路受损2前臂伸展左前肢活动受限1左前肢不动0爬,用两只前爪紧紧抓住3爬行左侧在攀爬时受损或没有像右侧那样抓紧2不能爬行1头部周围反应,相当于头部两侧刺激都有反应3本体感觉左侧刺激反应较慢2不会对左侧刺激做出反应1大鼠通过转头反应或两侧刺激同样惊醒; 3触摸鼻毛左侧刺激反应较慢2不会对左侧刺激做出反应1Forepaw OutstretchingThe rat was brought up to the edge of the table and made to walk on forelimbs while being held by the tail. Symmetry in the outstretching of both forelimbs was observed while the rat reached the table and the hindlimbs were kept in the air. Scores indicate the following: 3, both forelimbs were outstretched, and the rat walked symmetrically on forepaws; 2, left side outstretched less than the right, and forepaw walking was impaired; 1, left forelimb moved minimally; and 0, left forelimb did not move.前臂伸展这只老鼠被带到桌子边缘,在尾巴上举行的时候在前肢上行走。
神经心理学知识点

神经心理学知识点神经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学和神经科学之间关系的学科,它探究了神经系统和心理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下面将介绍一些关键的神经心理学知识点,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行为和心理功能的基础。
一、神经元与神经网络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它们负责接收、处理和传递信息。
神经元通过电化学信号与其他神经元相互连接,形成庞大而复杂的神经网络。
神经网络是人类学习、记忆、情感和决策等心理过程的基础,对于神经心理学的研究至关重要。
二、大脑结构与功能分区大脑是神经系统的核心,掌控着人类的认知和行为。
大脑可以分为左右半球,每个半球又分为额叶、颞叶、顶叶和枕叶等功能区。
不同的功能区域负责处理不同的心理过程,例如,额叶负责决策和规划,颞叶负责语言和记忆。
三、神经传递与神经递质神经传递是指神经元之间信息传递的过程。
当电信号到达神经元的轴突末端时,会释放化学物质称为神经递质。
神经递质通过神经元之间的突触传递信息,进而影响下一个神经元的活动。
常见的神经递质包括多巴胺、谷氨酸和丙酮胺等,它们在情绪、学习和记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四、感知与知觉感知是指通过感觉器官获取信息的过程,而知觉则是基于这些信息对世界的主观体验。
人类有多种感知通道,如视觉、听觉、触觉等。
神经心理学研究了感知的神经基础和认知过程,以及如何解释感知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五、认知与注意力认知是指人类对信息进行加工、储存和运用的信息处理过程。
注意力是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指的是集中精力在特定信息上的能力。
神经心理学研究了认知和注意力的神经机制,例如工作记忆、注意网络和执行功能等,为我们了解人类思维和决策提供了重要线索。
六、学习与记忆学习是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过程,而记忆则是将所学内容储存和回忆的能力。
神经心理学的研究揭示了学习和记忆的神经基础,例如海马体和杏仁核在记忆形成和情绪记忆中的作用。
这些研究对于改善学习和记忆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七、情绪与情感情绪是非常重要的心理过程,它们是对不同刺激的生理和心理反应。
神经行为学评价方法

神经行为学评价方法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超有意思的神经行为学评价方法!你知道吗,这就像是给大脑来一场奇妙的“探险”!想象一下,我们的大脑就像是一个神秘的迷宫(哎呀,这比喻太棒了吧!),而神经行为学评价方法就是我们手中的地图,帮我们去探索这个迷宫的每一个角落。
比如说,观察一个人的反应速度吧(就像赛跑时看谁冲得快)!我们可以设计一些简单又有趣的小测试,看他在面对特定刺激时,多久能做出反应。
哇,这多好玩呀!还有对记忆力的考察(嘿嘿,就好比记住一大堆宝藏的位置),看他能多快记住一些信息,然后又能准确地回忆起来。
咱再来说说情绪的评估。
这可不是简单的事儿哦(可不是随便就能搞定的哟)!有时候要通过观察面部表情,看是笑得像朵花呢,还是皱着眉头苦着脸(哈哈,多形象呀)。
或者从说话的语气、身体的动作中去察觉情绪的变化。
还有注意力呢!就像用聚光灯照亮舞台一样(这类比太绝了吧),看一个人能不能专注于某个任务,会不会轻易被其他事情分心。
这不,我上次就见到一个很有趣的例子。
我们一群人在做一个关于注意力的测试,有个小伙伴老是被旁边的小动静吸引过去,完全没法集中精力呀(哈哈,太逗了)!这就很明显能看出他在注意力方面可能需要加强呀。
总之呢,神经行为学评价方法是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的神奇工具。
通过它们,我们可以发现大脑的各种奇妙之处(哇,是不是很厉害),也能找到改善和提升的方向。
这可真不是随便说说的,是真的特别重要呀!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起来哦!。
MCAO神经行为学评价

MCAO造模后行为学评定小结MCAO后大鼠行为学评定方法比较在对MCAO后大鼠进行行为学评定(behavior test)的十分重要,对其评定的方法也颇多,但究竟那种方法更适用,目前未有人进行过比较。
为了合理选择MCAO后的评定方法,如下对目前常用的几种行为学评定方法进行比较。
行为学检查方法:由3位参加试验的人员分别以单盲法对试验的大鼠进行打分和记录.然后将3组的记分结果进行平均后的得分进行统计计算。
(国内)由一个对试验实施过程不了解的观察者对大鼠进行行为学评测。
评测续贯进行。
如果大鼠在一次评测中出现恰当的行为,而以后却未出现,按前者记分。
(国外)1. 神经行为学检查 Longa评分法2.Berderson评分法姿势反射测验(postural reflex test)3. 攀绳实验4.网屏测验(screen test)5.肢体放置测验(limb-placement test)Elicited Forelimb Placing6.开野试验(Open-Field法)测定行为7.MNSS8.转动杆测验(rotating pole test)9.Rotation10.肢体对称试验评分法11. rotarod test12. adhesive-removal somatosensory test13.Spontaneous Activity14.Symmetry in the Movement of Four Limbs15.Forepaw Outstretching16.Climbing17.Body Proprioception18. Response to Vibrissae Touch改善记忆作用1.跳台试验2.避暗试验3.穿梭箱试验4.水迷宫试验Motor behavior(1) observation of spontaneous ipsilateral circling,(2) contralateral hindlimb retraction,(3) beam walking ability,平衡木测验(balance beam test)(4) bilateral forepaw grasp,Skilled forelimb function(1)staircase feeding apparatusnociception(1) plantar test1.神经行为学检查:Longa评分法神经学检查分5个等级:0分:正常,无神经功能缺损;1分:左侧前爪不能完全伸展,轻度神经功能缺损;2分:行走时,大鼠向左侧(瘫痪侧)转圈,中度神经功能缺损;3分:行走时,大鼠身体向左侧(瘫痪侧)倾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鼠行为学实验评价汇总大鼠行为学评定方法比较大鼠进行行为学评定(behavior test)的十分重要,对其评定的方法也颇多,但究竟那种方法更适用,目前未有人进行过比较。
为了合理选择MCAO后的评定方法,如下对目前常用的几种行为学评定方法进行比较。
行为学检查方法:由3位参加试验的人员分别以单盲法对试验的大鼠进行打分和记录.然后将3组的记分结果进行平均后的得分进行统计计算。
(国内)由一个对试验实施过程不了解的观察者对大鼠进行行为学评测。
评测续贯进行。
如果大鼠在一次评测中出现恰当的行为,而以后却未出现,按前者记分。
(国外)1. 神经行为学检查Longa评分法2.Berderson评分法姿势反射测验(postural reflex test)3. 攀绳实验4.网屏测验(screen test)5.肢体放置测验(limb-placement test)Elicited Forelimb Placing6.开野试验(Open-Field法)测定行为7.MNSS8.转动杆测验(rotating pole test)9.Rotation10.肢体对称试验评分法11. rotarod test12. adhesive-removal somatosensory test13.Spontaneous Activity14.Symmetry in the Movement of Four Limbs15.Forepaw Outstretching16.Climbing17.Body Proprioception18. Response to Vibrissae Touch改善记忆作用1.跳台试验2.避暗试验3.穿梭箱试验4.水迷宫试验Motor behavior(1) observation of spontaneous ipsilateral circling,(2) contralateral hindlimb retraction,(3) beam walking ability,平衡木测验(balance beam test)(4) bilateral forepaw grasp,Skilled forelimb function(1)staircase feeding apparatusnociception(1) plantar test1.神经行为学检查:Longa评分法神经学检查分5个等级:0分:正常,无神经功能缺损;1分:左侧前爪不能完全伸展,轻度神经功能缺损;2分:行走时,大鼠向左侧(瘫痪侧)转圈,中度神经功能缺损;3分:行走时,大鼠身体向左侧(瘫痪侧)倾倒。
重度神经功能缺损;4分:不能自发行走,有意识丧失。
2.Berderson评分法姿势反射测验(postural reflex test)提尾悬空试验大鼠提尾悬空一米,观察前肢屈曲情况。
正常大鼠向地面伸展双上肢。
可伸展双上肢向地面并无其它神经缺陷大鼠得0分。
梗死后大鼠持续屈曲损伤半球对测患肢;各种不同姿势,从轻度腕屈曲、肩内收、肘伸展到严重姿势,完全腕、肘屈曲,肩内旋转并内收。
有任何持续前肢屈曲和其它不正常得1分。
大鼠被放于大的软垫子上,表面有大鼠可用爪子牢牢抓住的塑料压膜纸。
用手抓其尾巴,缓慢在鼠肩后给予侧压直至前肢滑动几英寸。
此手法在每个方向重复几次。
正常或轻度功能损伤大鼠两侧抵抗滑动力相同。
严重功能损伤大鼠瘫痪侧始终抵抗力下降,得2分。
然后让大鼠自由活动,观察转圈行为。
大鼠持续向瘫痪侧转圈得3分。
前肢屈曲带有侧推抵抗力下降经常见到;双上肢屈曲并侧推抵抗力下降大鼠经常有转圈行为。
神经检查在3-5分钟内完成。
正常 0分未见行为缺陷中度 1分前肢屈曲(即提尾悬空实验阳性)重度 2分侧推抵抗力下降(即侧向推力实验阳性).伴前肢屈曲.无转圈行为3分同2级行为.伴自发性旋转。
提起鼠尾.使其离地0. 33 m高.观察前肢情况。
正常大鼠两前肢对称向前伸开;如果有肩部内旋、前肢内收现象发生者.根据其严重程度.最高评分为4分.正常评分为0分。
将动物置于平滑地板上.分别推其左、右肩向对侧移动,此时检查动物抵抗推动时的阻力,正常大鼠两侧推动的阻力明显对称。
如一侧阻力下降者.可根据下降程度评1-3分.正常评分为0分。
观察两前肢肌力。
将动物两前肢置于一金属网上.然后轻提起大鼠.检查两前肢肌力。
正常左右对称.如有一侧前肢肌力下降者.根据下降程度评为1-3分.正常评分为0分。
根据上述行为检查的情况.积分值为0一10分。
积分越高说明动物行为障碍越严重。
此测验对皮层和纹状体的损伤较敏感。
3攀绳实验:本实验主要检查大鼠双前肢和双后肢的协调配合能力。
取直径1. 5 cm的麻绳从高1 m、长和宽分别为15、50 cm的平台上垂下,手术前1d训练每只大鼠.使之能够爬到绳子的上1/ 3。
每个测试日测试3次。
评分的标准如下:0分.不需任何刺激在10s内爬上平台;1分.不需任何刺激在15 s内爬上平台;2分.刺激次数小于5次.在30 s内爬上平台;3分.刺激次数小于5次.在60 s内爬上平台;4分.刺激次数大于5次.在60 s内爬上平台或是刺激小于5次.但爬上平台时间超过60 s; 5分.大鼠不能爬上平台。
4.网屏测验(screen test)网屏训练:网屏为50cm X 40cm网带.网眼为lcm X lcm.网板的左右和上方都用25cm高的木板框边.网屏距地面高度为80cm.下方铺以12cm厚的海绵。
先将网屏水平放置.将老鼠放在其上.然后缓缓地将其一端抬高.在2s内将此屏风变成垂直位.保持5s.观察大鼠是否会从网屏上下来或用前爪抓握住网屏,从而评价前爪抓握能力及肌力情况。
网屏实验:评分标准分为4个等级。
0分:前爪握住网屏达5s之久,不会掉下来;1分:暂时握住网屏,滑落一段距离,但没有掉下来;2分:在5s内掉下来;3分:网屏转动时,鼠即刻掉下来。
5.肢体放置测验(limb-placement test)Elicited Forelimb Placing肢体放置于三种独立刺激(视觉、触觉、本体感觉)以评测运动感觉完整性。
参照Kawamata等[2]采用的动物行为测试评分方法。
具体实验有:前肢放置实验,包括(1)视觉亚实验,即前方刺激———实验者将动物握于手中,使其前爪悬空,自桌面上方10cm处向桌面缓慢斜线靠近(此时桌子位于大鼠前方),大鼠正常反应为前肢即刻抓向桌面,损伤大鼠则表现为肢体反应延迟。
0分———动物肢体放置反应正常;1分———反应延迟但不超过2s;2分———反应延迟且超过2s。
侧方刺激,此时桌子位于动物侧方,其余实验方法及评分标准同前方刺激。
(2)触觉亚实验,将动物置于桶状凹陷实验器内,使其前爪悬空,此时大鼠应该既看不见,也不能用胡须触及桌面,用其前爪背侧轻触桌面,刺激深度仅达皮肤和毛发,动物反应及评分同视觉亚实验,触觉刺激同样分前方及侧方刺激。
(3)本体觉亚实验,操作及评分同触觉亚实验,仅刺激深度不同,本体觉亚实验给予前爪较大压力,刺激深达肌肉及关节。
该亚实验只有前方刺激。
动物前肢放置实验总分范围为0~10分,功能损伤越重,得分越高。
6.开野试验(Open-Field法)测定行为方法:本实验所用敞箱为正方形,长、宽各80cm,高40cm,底面由面积相等边长16cm的正方形25块组成,以动物穿越底面的块数为水平活动(crossing)得分,以直立次数为垂直活动(rearing)得分,每只动物共进行7次测定,每次3minOpen2Field法是测定抑郁症大鼠行为学的经典方法,分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2个观察面,以观察得分为评分计算单位,记各组大鼠的水平运动评分及垂直运动评分。
Elevated open field activity is characteristic of hippocampally damaged animals19 20 21 22 andhas been observed in animals with striatal/cortical damage as well.23 Rats are placed in a novel environment (3x3 ft) with 3-inch-square grid markings on the base. The number of times a rat crosses a grid line is recorded for a 5-minute period.7.肢体对称试验评分法将大鼠置于网中,网眼大小为2.3 x2.3cm,当大鼠在网络中行走时,计数在2分钟内其前爪漏到网眼中的次数。
计算公式为:(脑病变对侧前爪的错步数-病变同侧前爪的错步数)/总步数。
其分值如为正数表明脑病变对侧功能缺损;如为负数表明脑病变同侧功能缺损。
8.mNSSmNSS体系的设计原理,评分越低表示功能越健全,0分表示功能完全健全的大鼠。
modified 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s见附件19.转动杆测验(rotating pole test)转棒上行走测评:评分标准分为4个等级。
0分:转动过程中.鼠可在棒上行走;1分:转动过程中.60s以上时间.鼠不会掉下来;2分:转动开始后.鼠从棒上掉下来;3分:转动开始前.鼠从棒上掉下来。
10.The detection was operated at 1 week after surgery by injecting 0. 5 mg/kg of apomorphine into abdominal cavity for observation of the changes in The behaviours for once a week and continuous detected for 6 weeks. If constant right-side rotation occurred and The numbers of The circles rotated were more than 210 r per 30 minutes, those rats were considered as successful models: if no rotation occurred or The direction of rotation was not constant or constant right-side or lell-side rotation but The speed was slower than 210 r per 30 minutes, those animals were considered as unsuccessful models. In additional to rotation, other companioned abnormal behaviours also should be observed, such as, tremor, sluggish, grab, and smell exploring, etc. 11. rotarod testrats were placed on an accelerating rotarod cylinder, and the time the animals remained on the rotarod was measured. The speed was slowly increased from 4 to 40 rpm within 5 minutes. A trial ended if the animal fell off the rungs or gripped the device and spun around for 2 consecutive revolutions without attempting to walk on the rungs. The animals were trained 3 days before MCAO. The mean duration (in seconds) on the device was recorded with 3 rotarod measurements 1 day before surgery. Motor test data are presented as percentage of mean duration (3 trials) on the rotarod compared with the internal baseline control (before surgery).12. adhesive-removal somatosensory testsomatosensory deficit was measured both before and after surgery. All rats were familiarized with the testing environment. In the initial test, 2 small pieces of adhesive-backed paper dots (of equal size, 113.1 mm2) were used as bilateral tactile stimuli occupying the distal-radial region on the wrist of each forelimb. The rat was then returned to its cage. The time to remove each stimulus from forelimbs was recorded on 5 trials per day. Individual trials were separated by at least 5 minutes. Before surgery, the animals were trained for 3 days. Once the rats were able to remove the dots within 10 seconds, they were subjected to MCAO.13.Spontaneous ActivityThe animal was observed for 5 minutes in its normal environment (cage). The rat's activity was assessed by its ability to approach all four walls of the cage. Scores indicate the following: 3, rat moved around, explored the environment, and approached at least three walls of the cage; 2, slightly affected rat moved about in the cage but did not approach all sides and hesitated to move,although it eventually reached at least one upper rim of the cage; 1, severely affected rat did not rise up at all and barely moved in the cage; and 0, rat did not move at all.14.Symmetry in the Movement of Four LimbsThe rat was held in the air by the tail to observe symmetry in the movement of the four limbs. Scores indicate the following: 3, all four limbs extended symmetrically; 2, limbs on left side extended less or more slowly than those on the right; 1, limbs on left side showed minimal movement; and 0, forelimb on left side did not move at all.Julio H. Garcia, MD; Simone Wagner, MD; Kai-Feng Liu, MD; Xiao-jiang Hu, MD, P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