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构成基础
平面构成基础知识

平面构成构成:从具有广泛用途的造型活动中,抽出其中纯粹的造型要素加以研究,构成训练是对艺术形式的一种新的逻辑思维的训练。
它强调系统性,要求整体把握,并力求以科学的精神从事基础训练,训练对形态、色彩、肌理、构造、空间等等的创造性构思和造型能力。
平面构成——在二维空间中,从视觉审美和视觉心理的角度寻求组成平面的各种可能性和可行性。
单纯化、抽象化——以最简单、最单纯的视觉元素为原形,抽开具像因素的局限。
高度概括的形式美——以点、线、面为基本要素,研究平面图形及其整体构成的方法和规律,从而建立起理性的设计思维和设计理念。
平面构成的基础要素一、1.点点的性质:点是一切造型的最基本的要素。
它是一切形状的起源,在几何学上,点只有位置,没有面积和体积。
但准确的讲,点的概念是相对的。
假如没有面积,那么“点”就无法被我们感知到,因此,我们一般描述中的点实际上是非常小的面积。
“点”是活泼、跳跃的形状,它给人的印象是“圆”形的。
实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2.点的形态“点”的举例:A.枯藤老树昏鸦;B.孤帆远影碧空尽;C.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D.夏夜繁星,秋天果园里成熟的果子;大家继续举例……总结:无论事物的任何形态,只要相对微小,就有点的视觉效果。
3.点的心理特征A.单点:视觉吸引力(空旷的原野上一只吃草的黄牛——独特、突出、对比)B. 两点:视觉上的诱导性、在两点间形成(无形的线的感觉、引起视觉移动)C.多点:“面”的感觉。
点的有规律排列形成线(一行白鹭上青天)无序排列形成密集、疏散、杂乱不同趋势。
动感和光感二、线1.线的性质:点的移动形成线;在几何学中,线只具备位置和长度,不具备密度和厚度(相对概念)线是点的运动轨迹,具有明确的方向性;方向性包括:直线方向和曲线方向(切线方向和法线方向)2.线的形态举例:直线: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微风细雨斜曲线:山峦起伏大家举例子:3.线的种类A.直线:水平线、垂直线、斜线B.曲线:几何曲线(圆、椭圆、抛物线)自由曲线(人体曲线、动物形体),C形曲线:简要、华丽、柔美,S形曲线:缓和、高扬,螺旋形:壮丽、不明确、浑然.4.线的心理特征A.几何线:一定的机械性,具有理性直线:1.水平线:静止、安定、平和2.垂直线:严肃、庄重、强直、高尚3.斜线:飞跃、前进、渐变曲线:秩序、运动、柔和、对称B.自由线:更加丰富的表现力三、面A.面的性质线的连续运动形成面,面在二维空间中被限制成为各种各样的“形”,在几何学中,面具有长、宽二维,没有厚度。
平面构成基础

平面构成基础平面构成基础是指在平面设计中,构建出各种视觉元素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平面构成基础的运用可以使作品更加有层次感、有吸引力,同时也能够传递出设计者想要表达的信息和情感。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平面构成基础原则和技巧。
1. 对称和不对称对称是指平面设计中元素对称排列的一种布局方式,可以使作品显得稳定、平衡;不对称则是指元素的排列方式没有对称性,可以使作品显得动感、有趣。
在设计中,设计师可以根据作品的需求来选择对称或不对称的布局方式。
2. 重复和变化重复是指在设计中重复使用同一种或相似的视觉元素,可以产生统一感和连贯感;变化则是指在设计中变化使用视觉元素的属性,可以产生变化感和吸引力。
重复和变化的运用可以使作品更加有趣和有层次感。
3. 接近和对比接近是指将相似的元素放在一起,可以产生统一感;对比则是指将不同的元素放在一起,可以产生对比感。
接近和对比的运用可以使作品更加有张力和吸引力。
4. 平衡平衡是指在设计中通过元素的布局、大小、颜色等方面的调整,使整个作品达到平衡感。
平衡可以分为对称平衡和不对称平衡,设计师可以根据作品的需求选择适合的平衡方式。
5. 色彩和色调色彩是平面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可以通过使用不同的色彩和色调来传递不同的情感和信息。
设计师可以根据作品的需求选择适合的色彩和色调,使作品更加有吸引力和表达力。
6. 字体和排版字体和排版是平面设计中文字部分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字体和排版方式来传递信息和情感。
设计师可以根据作品的需求选择适合的字体和排版方式,使作品更加有吸引力和可读性。
7. 空间和层次空间和层次是平面设计中元素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和深度感。
通过调整元素之间的空间和层次关系,可以使作品更加有层次感和空间感。
8. 图形和线条图形和线条是平面设计中常用的视觉元素,可以通过使用不同的图形和线条来传递不同的情感和信息。
设计师可以根据作品的需求选择适合的图形和线条,使作品更加有吸引力和表现力。
平面构成基础知识

第一章平面构成概述一、构成的含义构成:以事物或形态为素材进行研究,通过对研究对象的认识、感受和分析,对所选择素材按照一定的想法和秩序进行分解与重新组合,从而建立一种理想的事物结构关系,或再造成为一种新的形态组合形式。
二、构成的分类1、根据应用的范围分:广义构成-- 各个学科领域中狭义构成-- 视觉艺术领域中(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2、按构成的作用分:目的构成--指目的直接、具体,并且功能也直接、具体的构成活动及成果。
纯粹构成--相对而言,研究造型要素、要素关系,探索造型可能性的活动及其成果。
三、构成的由来一战时期“构成主义”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艺术与技术的统一”在世界各国的现代艺术设计教育和纯粹美术教育中得到推广20c80年代初,引进到我国四、平面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工业设计、建筑设计、平面设计、环境设计、服装设计、舞台设计。
第二章平面构成中的形式美法则平面构成的形式美:形式美指的是客观事物和艺术形象在形式上的美。
平面中的结构与形态的对称、连续、重复,形状的大小、位置、肌理等形式因素所体现的美就是形式美。
以点、线、面为基本形态要素,运用比较简练的基本形,采用各种骨格和排列方法,加以构成变化,可以组合成无数新的图形。
点、线、面基本元素,如何加以构成会产生更美的效果,人们在生活经验中,已形成一套美的形式观念。
这套被总结出来的规律经验就是构成美的形式法则。
一、对称与平衡对称与平衡被称为最基本的美学原理。
艺术中的对称原则不是艺术家随心所欲的产物,而是客观世界的实际规律在艺术中的反映。
对称的形态在视觉上有自然、安定、均匀、协调、整齐、典雅、庄重、完美的朴素美感。
对称所具备条件:(1)具有左右(或上下)两个在形、量关系上一致或近似的形态。
此时的形态关系构成左右对称(或上下对称)。
(2)具有六个以上在形、量关系上一致或近似,围绕圆心的形态,此时的形态关系构成中心对称。
平衡:与对称不同,对称是通过形式上的相等、相同与相似给人以“严谨、庄重”的感觉。
平面构成基础

三、面的视觉规律
同样大小的圆感觉上面 大下面小、亮的大些黑的小 些。 用等距离的垂直线和 水平线来组成二个正方形, 它们的长、宽感觉不一样, 水平线组成的正方形给人的 感觉稍高些,而垂直线组成 的正方形则使人感觉稍宽些。
四、图与地的关系(正负形) 任何形都是由图与地两部分组成,要使形感到存在, 必然要有地将它衬托出来。 在设计中,成为视觉对象的我们叫图,其周围的空间 处叫地。一般来说图与地是共存的,具有前进性、视觉上 具有凝聚力的,容易成为图。而地是陪衬作用,与图相比 有后退感,它是依赖图而存在的,要辨认一方,必须依赖 于对方的存在。这说明我们对图和地的形态都要考虑,要 认真研究图与地的关系,使它们互相衬托、互相关联,形 成完美有趣的视觉效果。
练习第二步:基本形构成
布局构成-- 均等排列、重复、旋转、渐变、变异、调和、集中、扩散
思考题: 1、什么是构成? 2、什么是平面构成?
3、如何运用自然形态抽象形态进行构成?
作业 运用点、线、面的形象元 素,进行有规律的组合,(重复、近似、 渐变等),设计出有节奏感、运动感、进 深感、整齐化一等视觉效果的画面。
面
线的移动轨迹构成面 面的形态: 一般分为三类 1、几何形 2、有机形 3、偶然形
二、面的形态、作用、性格
直线形的面具有直线所表现的心理特征,如方形、 矩形、三角形、四边形,有简洁、明了、安定、秩序感, 男性的性格; 曲线形面具有柔软、轻松、饱满的感受,女性的象征。
偶然形的面,如水和油墨混合、墨洒产生的偶然形等, 比较自然、生动、有人情味
平面构成基础
黑白画理
平面构成又称黑白构成,主要用来培养人们 在二维空间的表现能力,解决在设计过程中遇到 的表现形式与构图等问题。平面构成是各种设计 领域的基础。 虽然平面作品看上去通常都很简单,但平面 构成理论却是很重要的基础知识,包含了构图、 造型、表现形式等主要设计内容,对一个设计师 来说是一个一生都在研究的问题。
平面构成基础知识

平面构成基础知识平面构成作为一门设计基础课的教育,应用于设计的各个领域,如服装、装潢、室内设计、造型设计、建筑、绘画等。
下面就由店铺为大家带来平面构成的基本知识吧。
一、概论构成是一种造型概念。
是将不同或相同的形态单元重新组合成新的单元形象,赋予视觉感受上新的形态形象。
二、平面构成设计的元素概念元素:是在头脑里存在的点、线、面、体。
视觉元素:是将概念元素体现在实际设计中,包括大小、形状、色彩、肌理等。
关系元素:是把视觉元素在画面上进行组织、排列,是形成一个画面的依据完成视觉传达的目的。
包括方向、位置、空间、重心等。
实用元素:是指设计所表达的内容、目的和功能。
三、面构成的形象形 --> 概念的形 (抽象)--> 现象的形(具象)--> 自然形(有机形、无机形)--> 人为形(有机形、无机形)点的形象:细小、简单点的大小、数量、空间及排列的形式方向使构成作品产生不同的心理效应。
可形成活跃、轻巧等不同表现效果。
线的形象:宽度窄、长度显著线的形态有直线和曲线两种,设计线构成,关键在于把握线形态的性格表现。
线的性格:垂直线:赋予生命力、力度感、伸展感。
水平线:稳定感、平静、呆板。
斜线:运动感、动向、方向感强。
折线:方向变化丰富、易形成空间感。
几何曲线:弹力、紧张度强,体现规则美。
自由曲线:自由、潇洒、自如、随意、优美。
细线:精致、挺拔、锐利。
粗线:壮实、敦厚。
线的表达要点:以长短、粗细、疏密、方向、肌理、形状、线形组合的不同来创造线的形象,表现不同线的个性,反映不同的心理效应。
面的形象:几何形:特点:明快、单纯、规整、秩序。
(如书本、电视等)有机形:特点:生机、膨胀、优美、弹性。
(如水滴、鹅卵石) 不规则形:自由形、偶然形。
具有一定的情态、情趣。
徒手形、意外形等。
体的形象,在平面上是一种幻觉形象,是一种特殊的空间形式。
正负形象,图在前,底子在后为正,反之为负。
面的形态表现通过形与形的组合进行创造。
平面构成知识点总结

平面构成知识点总结
平面构成是指由几何图形的平面所组成的概念。
以下是一些关于平面构成的知识点总结:
1. 平面几何图形:平面构成中最基本的元素包括点、直线、多边形、圆等。
这些元素可以在平面上进行组合和排列,构成各种各样的图形。
2. 多边形构成:多边形是由三条或三条以上的直线段组成的封闭图形。
多边形的构成通常包括各边的长度、夹角、对角线等属性。
3. 圆的构成:圆由一个平面上到一个定点的所有点的集合组成,并且这个定点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是相等的。
圆的构成包括圆心、半径、直径等属性。
4. 图形的相互关系:在平面构成中,图形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关系包括相交、重叠、内含、相切等。
5. 对称性:平面构成还包括对称性的概念,如轴对称、中心对称等,这对于许多图形的性质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6. 坐标系:坐标系是平面构成中用于描述点和图形位置的重要工具,通常包括笛卡尔坐标系、极坐标系等。
上述是关于平面构成的一些基础知识点总结,希望这些信息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您需要更详细的内容,还请随时告诉我。
平面构成基础

平面构成基础平面构成是美术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它指的是在二维平面上通过各种元素的组合和排列,形成一种有机的整体结构。
平面构成不仅仅是美术设计中的基础,也是许多其他领域中的重要概念,如建筑设计、平面广告、网页设计等。
下面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平面构成的基础要素和技巧。
一、基础要素1. 点:点是平面构成的基本单位,它是不可再分的最小元素。
点在平面上的位置、大小和颜色等属性可以通过调节来达到不同的构图效果。
2. 线:线是由无数个点相连而成,它可以是直线、曲线、斜线等。
线的位置、长度、方向和粗细等属性都会影响平面构成的效果。
3. 形状:形状是由线条相互连接而成的,它可以是简单的几何形状,也可以是复杂的自由形状。
形状的大小、比例和形状之间的关系是构图中重要的考虑因素。
4. 颜色:颜色是平面构成中不可忽视的要素,它可以给作品带来极大的视觉冲击力。
颜色的明暗、对比和饱和度等属性都会对构图产生影响。
二、构图技巧1. 对称与不对称:对称构图是指将平面分为左右或上下对称的两部分,这种构图方式通常给人稳定、平衡的感觉。
而不对称构图则是通过将元素放置在平面上的不同位置,创造出动感和张力。
2. 重复与变化:重复是指在平面上重复使用相同的元素或形状,创造出统一感和规律感。
变化则是通过改变元素的大小、颜色、形状等属性,使平面构成更加有趣和富有层次感。
3. 对比与和谐:对比是指在平面构成中使用明暗、大小、颜色等方面的对比,以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
而和谐则是通过统一的颜色、形状和比例等要素,使整个构图看起来和谐舒适。
4. 空白与填充:空白是指在平面上留有一定的空间,不填满所有的区域。
空白可以给人以舒适的感觉,也可以使构图更加简洁和清晰。
填充则是指将元素填满整个平面,使构图更加紧凑和充实。
5. 重点与层次:重点是指在平面构成中突出的元素,它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层次则是通过前后、大小和明暗等关系,使构图产生深度和立体感。
三、实际应用1. 平面广告设计:平面广告设计是运用平面构成基础的一个重要领域。
平面构成基础知识-平面构成理论

平面构成基础知识-平面构成理论2017年平面构成基础知识-平面构成理论设计是设计者个人或设计团体有目的进行有别于艺术的一种基于商业环境的艺术性的创造活动,设计就是一种工作或职业,是一种具有美感、使用与纪念功能的造型活动。
yjbys店铺下面为大家分享一些平面构成基础知识,欢迎大家参考!一、基本概念(一)、平面设计平面设计是将不同的基本图形,按照一定的规则在平面上组合成图案的。
主要在二度空间范围之内以轮廓线划分图与地之间的界限,描绘形象。
而平面设计所表现的立体空间感,并非实在的三度空间,而仅仅是图形对人的视觉引导作用形成的幻觉空间。
(二)、平面设计的术语:1.和谐:从狭义上理解,和谐的平面设计是统一与对比两者之间不是乏味单调或杂乱无章的。
广义上理解,是在判断两种以上的要素,或部分与部分的相互关系时,各部分给我们的感觉和意识是一种整体协调的关系。
2.对比:又称对照,把质或量反差很大的两个要素成功的配列在一起,使人感觉鲜明强烈而又具有统一感,使主体更加鲜明、作品更加活跃。
3.对称:假定在一个图形的中央设定一条垂直线,将图形分为相等的左右两个部分,其左右两个部分的图形完全相等,这就是对称图。
4.平衡:从物理上理解是指的重量关系,在平面设计中指的是根据图像的形量、大小、轻重、色彩和材质的分布作用与视觉判断上的平衡。
5.比例:是指部分与部分,或部分与全体之间的数量关系。
比例是构成设计中一切单位大小,以及各单位间编排组合的重要因素。
6.重心:画面的中心点,就是视觉的重心点,画面图像的轮廓的变化,图形的聚散,色彩或明暗的分布都可对视觉中心产生影响。
7.节奏:节奏这个具有时间感的用于在构成设计上指以同一要素连续重复时所产生的运动感。
8.韵律:平面构成中单纯的单元组合重复易于单调,由有规律变化的形象或色群间以数比、等比处理排列,使之产生音乐的旋律感,成为韵律。
平平面设计的元素1.概念元素,所谓概念元素是那些不实际存在的,不可见的,但人们的意识又能感觉到的东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面的形态特 征
一、面的定义: 面,在几何学中的含 义是——线移动的轨迹。
⑴直线平行移动可形成方形 的面; ⑵直线旋转移动可形成圆形 的面; ⑶斜线平行移动可形成菱形 的面; ⑷直线一端移动可形成扇形 的面。
二、面的种类及其性格: 平面上的形,大体可以分为四类:即直线形、几何曲线形、自 由曲线形和偶然形
四、图与地的“各向异性”:
黑白两图形的关系,相互转移,背景成为图形,或者图形退成 背景,图与地的这种性能,在视觉艺术中称为图地的“各向异 性”。
⑴ 互嵌图形——有双向性,即反正皆可成立。 ⑵ 图形递变——从某种图形逐渐变化成另一种图形。
互嵌图形(图例)
图形递变(图例)
五、面的构成形式: 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直接以面作为构成表现的作品有很多,设 计中面构成的方法十分灵活,而且形式丰富多彩。
平面设计——包括:封面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 标志设计、图案设计、……(也可以称为目的构成)
构成学习的内容和诀窍是什么?
一、熟悉设计的要素和技法
设计包含了点、线、面、色、光、质、图、文等要素。
二、培养设计的感知能力
设计需要具备的能力:观察能力、理解分析能力、判断能力、表现能力。
三、构成学习和设计实践相互渗透
几何形为基础的变化求取单形: 利用数学方法,对原有形态进行变化。圆、方、三角、直线、 折线、曲线等形态都是比较简单的几何形。对它们进行相 减或相溶合的办法,可以产生出形态各异的新
大自然与生活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形象与形态,每一种都独 具特征与美感。
《小提琴的构成》综合构成(单体多形态的联想)
点评:该作品综合 运用构成元素的点、线、 面对比,形态要素的黑 白灰对比、大小对比、 直曲对比、有机与无机 形态的对比等。与此同 时,反复出现的极富美 感的提琴外型曲线,使 画面整体,生动,富有 张力。
学生作业范例(点、线、面的延伸变化构成)
学生作业范例(点、线、面的延伸变化构成)
平面构成
设计的基础
课前思考:
1:构成有哪些类别?
2:我们为什么学习构成?
3:构成学习的内容和诀窍是什么?
构成
构成
设计基础课程的统称
平面构成
色彩构成
立体构成
设计的基本 原理和规律
具体作品的组成方式, 设计元素之间的关系
概述
有关本门课程的概念:
平面——是指与立体的差别,它主要解决长、宽两度空 间的造型问题。 构成——就是“组装”的意思,也就是说把平面设计中 所需要的诸要素,按照美的形式法则,进行“组装”, 形成一个新的,适合需要的图形。 平面构成——三大构成之一。三大构成包括:平面构成、 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它们都是现代视觉传达艺术设计 的基础。
第一章
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
第一节:点的特征和设计中的应用
一 、点的众多形态
二 、点的形态特征
1、体积小的、分散的,如:芝麻、沙粒等;
2、远距离的、大空间对比下的,如:繁星、孤灯、远帆、地 图上的城市等;
3、处于交叉位置的,如:围棋、线的交点、面的交点;
4、符号的一种,如:逗号、引号、盲文、音符等;
5、短小有力的笔触和痕迹。
面的构成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几何形的面
将一些几何形状的面 作自由组合,表现规 则、平稳、较为理性 的视觉效果。
2、自然形的面
寻找一些自然界的物体, 如:动物、人、植物等形 体,以面的形式表现出来。 把立体的形象、繁复的形 象作单纯平面的剪影形式 的概括。大胆地屏弃了形 象的刻画,用高度概括简 化的手法,表达了形象的 特征,使人一目了然,心 领神会。
学生作业范例(点、线、面的延伸变化构成)
线的情感表达
忧郁 欣喜 豁然
惊吓 烦躁 欢愉 无聊 放松 浮躁
点线面综合表达
点线面综合构成
点线面综合构成
作 业
1. 2. 3. 点的构成:(等点、差点、网点、点绘等方式); 线的构成:(面化的线、粗细、疏密变化的线、不规则的线 等); 面的构成:(几何形、自然形、人造形、偶然性等)
不规则的线的形式和 种类非常的多,不同 的工具、不同的手法 和不同的材料都可以 画出许多丰富多彩的 线条。
表现物体质感、空间 感和体感的素描作品 就是用各种线条反复 琢磨、描绘出的。
不规则线形与各自的效果(1)
以水平线或垂直线的平行排列构成条子纹样,可通过间
距的变化,形成各种宽窄不同的条形骨骼
第三节:面的形态特征和设计中的应用 一 面的分类和特征
⑴直线形的面——具有直线所表现的心理特征。如: 正方形,它能呈现出一种安定的秩序感。在心理上具有简 洁、安定、井然有序的感觉,是男性性格的象征。
⑵ 几何曲线形的面——以严谨的数学方式构成的几何性质的面。
比直线形柔软,有数理性的秩序感。特别是圆形,能表 现几何曲线的特征。但,由于正圆形过于完美,则有呆板 和缺少变化的缺陷。而扁圆形,呈现出一种有变化的曲线 形,较正圆形更具有美感。在心理上能产生一种自由整齐 的感觉。
⑶ 自由曲线形的面——是不具有几何秩序的 曲线形。这种曲线形 能较充分地体现出作者的个性,所以,是最能引发人们兴趣的 造型,它是女性特征的典型代表。
在心理上能产生幽雅、魅力、柔软和带有人情味的温暖 感觉。
⑷ 偶然形的面——以特殊方法构成的意外的形态。具有其它形态 表现不出来的、独特的视觉效果。
例如:用手撕开纸张所产生的形;用颜料喷洒所产生的 形;用“油水分离法”产生的形等等。
以上各题。 规格:10*10cm, 色彩:黑、白 要求:掌握点、线、面的性能,创造新的形态,表现不同的 效果。 切勿抄袭。
第二章:平面构成中的单形与群 化
一、单形的定义:
单形,狭义解释为——一个简单形;
广义解释为——一个单元形。
二、单形的设计:
单形的开发与创造一般通过两种方式:一是以几何 形为基础;二是对自然、生活中所提供的形态进行利 用与改造构成的单形。
1、基本元素的产生: 设计中的形——按照形成方式来分: 几何形:可以用数学方法来定义的形 有机形:可以重复和再现的形 偶然形:每次产生的结果不一样
从视觉来分: 点、线、面
第一章
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
第一节:点的特征和设计中的应用
一 、点的众多形态
浩瀚星空繁星点点
人类服饰和设计的重要元素
自然界丰富多彩的装饰性斑点
所以,粗细线的排列 变化也能塑造一种虚 实空间的视觉效果。
粗细变化的线(图例)
3、疏密变化的线
把线按不同的距离进 行平行排列,线距大 的部分看起来空灵; 而线距密的部分则表 现出厚实感。
这样的构成,可以体 现出平面的纵深感, 并能表现平面的明暗 调子,是较为常见的 透视空间表现技法。
4、不规则的线
趣味性的点的构成
第二节:线的形态特征和设计中的应用
一 、线的视觉变化
第二节:线的形态特征和设计中的应用
一 、线的视觉变化
二、线的定义: 在几何学的定义里,线只是具有位置、长度而不宽 度和厚度的。它是点移动的轨迹,并且是一切面的边 缘和面与面的交界。 然而,从造型的含义来讲,线只能以一定的宽度表 现出来。线来自于点,线的粗细也是由点的大小来决 定的。
三、图与地: 在构成设计里,一般我们把具有形象感的实体称为“图”,而 把形象周围的空间称为“地”。
一般容易被识别为图形的是: ⑴居于画面的中央,或处于水平及垂直方向的形,易于成为 “图”; ⑵被封闭的图形,在画面中容易显现出来,也容易被人们认 为是“图”; ⑶小的形状,较之过大的形状,成为图的条件更为有利; ⑷集中的形态比散乱的形态易于识别出图形。
第一章
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
第一节:点的特征和设计中的应用
一 、点的众多形态
二 、点的形态特征
三 、点的特征和变化
6、一些点的特效会产生特殊的感受和趣味
等点构成
点的形状、大小一致 的构成方式。
在一定的规律中,组 合成多样的图形,别 有一番新意。
差点构成
大小、形状不同的点的构 成方式。 不但可以展示生动、各异 的图形,而且给人以前进 或后退、曲面或阴影以及 其他复杂的具有三维化的 立体感、纵深感、节奏感 和韵律感。 本图用点的有次序的渐变 排列,形成了一种闪光的 效果,画面呈现出它的韵 律美。 点的密集排列,也可以作 为表现群众力量的象征。
网点构成
点作不同的排列和多种次 序变化,产生明暗调子的 构成方式。 带有机械性又有规则的网 点构成的设计作品,图象 清晰度虽然不高,但却能 给人一种朦胧的神秘感, 这恰好是设计者所追求的 与众不同的表现特征,从 而产生出的一种新的构成 方式。
点绘技法
点绘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 力,急于求成,反而欲速 不达。(一旦出现失误, 补救所费的时间往往要多 于遵循规律所用的时间。) 此画是生赖范义1974年画 的《查尔斯· 布朗逊》,可 谓与超级写实主义油画有 异曲同工之妙。
对自然形进行加强、减弱、夸张和变形,可以创造出各种 符合设计目的的新形象。
自然单形的创造
形与形的关系属性:
形态除了自身有形状、位置、大小、方向、色彩和肌理等视 觉元素的变化外,形象与形象的关系还可以产生多样的关系属 性,常见的属性有以下几种:
形与形的关系属性(1)
并列关系:形象与形象保 持距离而互不接触; 相遇关系:形象与形象之 间边缘恰好接触; 融合关系:一个形象与另 一个形象重合,溶成一个 新的形象; 减缺关系:一个形象减缺 另一个形象,形成一个新 的形象;
3、人造形的面
使复杂的形象变得黑 白分明、整齐统一, 节省了观者无目的性 的视觉移动,达到了 把准确的意念和信息 迅速传达给观者的效 果。 将人们创造出来的各 种物体,以面的形式 表现出来。
4、偶然形的面
用自由喷洒、点滴、 火烧等方法来制作一 些预料不到的、偶然 间形成的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