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
《小英雄雨来》教案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课堂活动
分组讨论
让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 主题和人物形象,分享自 己的看法和感受。
角色扮演
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 ,通过表演深入理解人物 性格和情节发展。
课堂互动
设置问题抢答等互动环节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 参与度。
作业布置
课后阅读
推荐学生阅读管桦的其它作品, 如《葛梅》、《老渡船》等,拓
宽阅读视野。
写作练习
让学生写一篇读后感或者小作文, 表达自己对《小英雄雨来》这篇课 文的理解和感受。
预习作业
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提前预习下 一篇课文,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03
教学难点与重点
难点
历史背景的理解
由于《小英雄雨来》的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学生可能对当时的历史背景 和环境不太了解。因此,如何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的时代背景和人物关系是本课 的难点之一。
主题的深入探讨
《小英雄雨来》虽然是一个简单的故事,但其背后所蕴含的主题和价值观却很 深刻。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探讨主题,理解故事所传递的价值观,是本课的另一 个难点。
重点
生字词的学习
《小英雄雨来》中包含了一些生字词 ,这些生字词对于学生的阅读和理解 故事非常重要。因此,生字词的学习 是本课的重点之一。
教学内容更新
根据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更新和优化教学内容 ,使其更加贴近实际。
学生参与度提升
采取措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如增加互动环节、 组织小组讨论等。
THANKS
感谢观看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PPT、视频 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增强文化自信 和民族自豪感。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其爱国主义精神 和集体主义精神。
《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

《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小英雄雨来》选自管桦的同名中篇小说,有改动。
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儿童雨来掩护交通员李大叔,和日本鬼子勇敢斗争的故事,歌颂了抗日根据地儿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地和敌人斗争的优秀品质。
下面是牛牛范文整理的9篇《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教材分析雨来是抗日战争中的一位优秀儿童,课文是写雨来为了掩护交通员李大叔险些丧命的感人事迹。
歌颂雨来机智勇敢、热爱祖国的高尚品质。
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引导学生独立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雨来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机智勇敢、不畏强敌的斗争精神。
3、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给各部分拟小标题。
4、体会景物描写的自然巧妙。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外貌、心理、动作等的描写,体会雨来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机智勇敢、不畏强敌的斗争精神。
2、速读课文,给各部分拟小标题。
教学设想:基于课文篇幅很长,贯穿以学生为主体,粗读和精读相结合,通过“读,划,想,说,论,悟”等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的让学生乐此不疲的学习。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给课文拟小标题;理解第一部分,了解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激qing导入:1、导语:同学们,你们对抗日战争应该有了一些了解,哪位同学能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抗日战争?(明确:1937年到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发动了大规模的侵略战争,成为二战中亚洲战场上战争最激烈的一块。
中国人民面对侵略者的铁蹄,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小雨来便是这斗争中的一个抗日小英雄。
)今天,咱们来学习雨来的故事。
让我们记住那段历史,勿忘国耻!2、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3、引导到学生质疑:看到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预设问题:为什么称雨来是小英雄?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雨来是一位小英雄?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快速默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案例《小英雄雨来》(精选11篇)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案例《小英雄雨来》(11篇)下文是我为您精心整理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案例《小英雄雨来》(11篇)》,您浏览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案例《小英雄雨来》(11篇)》正文如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案例《小英雄雨来》篇1第一课时一、激发情感,理解课题1、亲情导语:*战争时期,晋察冀北部的芦花村有一个十二岁的小英雄。
他被迫给敌人带路,却把鬼子带进了我们设计的地雷阵,炸得鬼子狼哭鬼嚎。
以后,他和其他的孩子们一起站岗放哨,送鸡毛信,配合八路*与鬼子周旋……你们知道这位年仅十二岁的小英雄是谁吗?2、放录音。
配乐诗《小英雄啊,雨来!》思考: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想法?你还了解小英雄雨来的其他事迹吗?出示图片:小雨来与鬼子斗争的片断。
教师小结:通过以上的朗诵以及观看图片,我们仿佛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特定的情境中,我们的心中仿佛燃起了一把熊熊的民族反侵战争之火。
3、出示课题:(1)理解课题(2)引导学生质疑:看到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二、指导学生、自学课文1、出示预习提纲:思考题A、文章通过哪件事表现雨来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掩护李大叔、和鬼子斗争)B、文章的其他部分与表现雨来是一个小英雄有什么关系?(围绕各部分重点问题讨论,教师加以点拨。
)第一部分:芦花村的自然环境怎么美?通过一件什么事说明雨来勇敢机智灵活,游泳本领高?第二部分:从哪儿看出雨来上夜校,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在书中用“”画出来。
第五部分:芦花村的乡亲对雨来不怕牺牲的精神表示怎样的赞叹?第六部分:雨来的怎样机智脱险?2、以学生的自学为主(分为若干的学习小组),注意养成边读、边想、边标画的方法。
3、通过勾、画、圈、点、注等各种批注方式,找出文本重点句子、重点段落、重点词语、重点人物、重点细节。
三、汇报预习,交流解疑1、询问学生在预习中的不解之处。
2、汇报预习的情况。
3、讨论课文的表达顺序。
4、分角色朗读,参与评价。
(1)确定重点部分:哪部分最能表现小雨来是一位小英雄,哪部分就是重点部分。
《小英雄雨来》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

《小英雄雨来》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小英雄雨来》是一本革命文化小说,作者管桦以儿童的视角和语言讲故事,书中人物众多,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一波三折。
抗日战争爆发后,冀东还乡河两岸的青年们踊跃加入八路军,拿起枪抗击日本侵略者。
各村的百姓,包括老人、妇女和儿童,都以自己的方式为保卫祖国家园与日本鬼子进行顽强的斗争。
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作家管桦亲眼目睹了自己美丽的故乡在战争中被摧残。
在离家奔赴抗日战场之后,童年时代与儿童团的小伙伴们一起站岗放哨,为八路军送信、带路的场景不时浮现在他的脑海中。
就这样,他创作了以雨来为主人公的小说《小英雄雨来》。
对于反应革命传统的著作来说,《小英雄雨来》一书刻画了雨来等一系列鲜活的人物故事,活泼语言生动,形象饱满,一些对话的描写生动有趣,正好迎合了这个年龄段学生的阅读特点和心理特点。
而且学生在四年级时已经学习过相关选文,所以读起来毫不费力且倍感亲切,有一种与雨来共成长的感觉。
二、学情分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拓展型任务群“整本书阅读”第二学段的要求为“阅读表现英雄模范事迹的图书,如《小英雄雨来》《雷锋的故事》等,讲述英雄模范故事。
”学生在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已学习过《小英雄雨来(节选)》这篇课文,对雨来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也有了一定学习小说的基础,能初步通过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来理解人物形象,感受到情节推进和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但还停留于感性认识阶段,需要方法的指导和落实。
三、教学目标1.通过任务驱动激发学生读整本书、读革命文化故事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和热情。
2.了解小英雄雨来的成长故事,掌握整本书阅读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分析、对比文段,体会细节描写对于塑造人物的作用,通过查阅资料,补充文本背景,拓展想象空间,感受人物的饱满、情节的丰富。
4.能将文本与实际相结合,构思好故事,体会雨来的爱国品质,感悟成长中的笑与泪,激发爱国热情。
小英雄雨来教案(精选5篇)

小英雄雨来教案(精选5篇)小英雄雨来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理解内容,了解雨来为掩护革命干部和日寇勇敢斗争的故事,学习雨来喜爱祖国、英勇机灵的品质。
2.结合课文内容,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
3.说出每部分的主要内容,并给每一部分加上小标题。
教学重点、难点1.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理解每部分的内容,并能说出每一部分的主要意思,给每一部分加上小标题。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学习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二)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二、教学重点、难点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
(二)同学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边读边思索下列问题:1.这篇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故事发生在什么时期、什么地点?从题目上可看出本文是写什么的?(是写人物的,主要人物是小英雄雨来。
)2.课文一共有几部分?描写了雨来的哪些英雄行为?(在同学阅读课文过程中,老师可以给同学计时,同学阅读后,可以对自读速度进行讲评,关心同学养成快速阅读课文的习惯。
)(三)检查同学预习。
1.读准生字字音。
(老师要留意指导同学读准字音。
对于同学读不准的字音要准时订正。
例如:还乡河的“还”,读hu2n,这是多音字,在这儿不读h2i。
“黝”,不读y$u,而要读y%u。
笤帚的“帚”不要读s4o,而要读zh%u。
“漩涡”不要读xu4n w%,而要读xu2n w#。
)2.指导同学理解词义。
晋察冀边区——晋,山西省的简称,察,察哈尔省的简称。
(1952年撤销,分别并入河北,山西);冀,河北省的简称。
抗日战斗时期,在上述三个省连接的边缘地带建立的抗日依据地叫晋察冀边区。
苇絮(x))——像棉花似的芦花。
飘飘悠悠——本文指苇絮从空中轻缓地往下降。
河沿(y2n)——河边。
起码——最低限度的意思。
学堂——学校的旧称。
扫荡——本文指日本鬼子企图用武力毁灭抗日依据地军民。
推推搡搡——形容粗暴的推人的样子。
《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优秀5篇)

《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优秀5篇)《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目标1、准确认读“晋察冀、苇絮、飘飘悠悠”等难读的词,能读好句子中的拟声词,初步感受课文语言的口语化特点。
2、练习快速、正确地阅读课文,根据每部分大意,初步学会给每部分加上小标题,并借助小标题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自主品析课文的人物语言、动作描写,通过引读、分角色朗读等方法,进一步体会雨来机智勇敢、坚强不屈的英雄形象,同时感受故事语言文字的生动。
4.体会作者的写法,感受作者独特的语言魅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练习快速、正确地阅读课文,根据每部分大意,初步学会给每部分加上小标题,并借助小标题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自主品析课文的人物语言、动作描写,通过引读、分角色朗读等方法,进一步体会雨来机智勇敢、坚强不屈的英雄形象,同时感受故事语言文字的生动。
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写法,感受作者独特的语言魅力。
三、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上课前,老师想跟大家做一个游戏,请你根据老师大屏幕上给出的提示句子,来猜猜老师说的是谁?2、你们看,之所以大家能够猜出老师形容的是谁,是因为什么啊?(预设:因为老师形容的具体形象、抓住了他的特点)是的,你们能够通过一些动作、语言、神态。
猜对人物,这也正说明了,对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外貌等描写的重要性,通过这些描写我们就能够认识一个人物。
3、今天,老师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小英雄雨来(板书课题)(二)检查预习,解决词语1、你知道吗?这是我们小学阶段学的最长的一篇课文!根据序号,它分成了六部分,在预习的时候,你有没有碰到一些难读的词语,要和同学们交流的?(学生汇报)2、老师也归纳了一些难读的词,谁来读?(出示:ǒu liè qiè ǎn qià xuán àng黝黑趔趄门槛刀鞘漩涡炕沿tiá zhu ìn ì guān笤帚吆喝晋察冀还乡河鸡冠花sǎng níng推推搡搡软鼓囊囊嘟嘟囔囔咬着牙拧)指名读,全班齐读。
《小英雄雨 来》 教学设计

《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识“晋”“絮”等 13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吧”“塞”“哇”,会写“晋”“炕”等 15 个字,会写“芦花”“发愣”等 16 个词语。
2、能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给每个部分列出小标题,并能结合重点语句体会雨来机智勇敢、热爱祖国的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能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2)能给每个部分列出小标题。
2、教学难点体会雨来机智勇敢、热爱祖国的品质。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默读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在抗日战争时期,有一位小英雄,他的名字叫雨来。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他的故事。
2、板书课题:小英雄雨来(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1)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正音。
(2)重点指导多音字“吧”“塞”“哇”的读音。
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4、学生交流,教师总结:课文主要讲了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少年雨来,为了掩护交通员李大叔,机智勇敢地同敌人作斗争的故事。
(三)再读课文,给每个部分列出小标题1、学生默读课文,尝试给每个部分列出小标题。
2、小组讨论交流,互相补充完善。
3、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共同确定每个部分的小标题。
(1)第一部分:游泳本领高(2)第二部分:上夜校读书(3)第三部分:掩护李大叔(4)第四部分:与鬼子斗争(5)第五部分:河沿上的枪声(6)第六部分:雨来没有死(四)精读课文,体会雨来的品质1、默读课文,画出描写雨来的语句,思考:从这些语句中,你体会到雨来是一个怎样的孩子?2、学生交流,教师引导点拨。
(1)“雨来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嘴里吹着气,望着妈妈笑。
”从这句话中可以体会到雨来游泳本领高,活泼可爱。
(2)“雨来怕揉坏了新课本,向妈妈要了一块红布,包了个书皮,上面用铅笔歪歪斜斜地写了‘雨来’两个字。
《小英雄雨来》教案12篇(小学语文小英雄雨来教案)

《小英雄雨来》教案12篇(小学语文小英雄雨来教案)下面是收集的《小英雄雨来》教案12篇(小学语文小英雄雨来教案),供大家参阅。
《小英雄雨来》教案1小英雄雨来课型:略读课文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
2、.理解“有志不在年高”等句子的意思。
3、给课文的每个部分加小标题。
德育目标:了解雨来为掩护革命干部和日寇英勇斗争的故事,学习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
教学重点:体会雨来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用较快速度阅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方法:让学生根据课文前“连接语”的要求自读课文。
课前准备:自制课件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揭课题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北部的芦花村有一个十二岁的小英雄。
他被迫给敌人带路,却把鬼子带进了我们设计的地雷阵,炸得鬼子狼哭鬼嚎。
以后,他和其他的孩子们一起站岗放哨,送鸡毛信,配合八路军与鬼子周旋……你们知道这位年仅十二岁的小英雄是谁吗?这节课我们来学习14课《小英雄雨来》。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是通过教师的导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情感兴奋。
]二、略读课文知大意1. 指读“连接语”,明确学习要求(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雨来的哪几件事?(2)自己感受最深的是什么?(3)把小英雄雨来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4)如果有兴趣,还可以给每个部分加个小标题。
[设计意图:“略读课文”是通过课文前的“连接语”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的。
“连接语”除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外,着重对课文的主旨和阅读方法、学习的重难点、语文学习的拓展点给予了提纲挈领性的导向,体现了教材的编写意图和学习重点。
引导学生读读“连接语”,可以让学生明确阅读目标、阅读重难点,有助于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学习,提高学习实效。
]2.自读自悟,感知大意对照阅读提示,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边读边用笔划出有关内容,读后与小组的同学互相交流,有疑问的地方互相解决,不能解决的做个记号,待后集体解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英雄雨来》教学设
计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新词,掌握读音,理解词义;体会本课中描写景色的优美句子,积累词语。
2.引导学生独立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雨来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机智勇敢。
3.练习给课文各段加小标题。
4.能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
1.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理解每部分内容,并加上小标题。
教学准备:
1.搜集有关抗日战争的历史故事。
2.预习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课文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法西斯侵略中国。
在抗日战争中,除了在前线浴血奋战的中国军民,还有像你们年龄一样大小的孩子,他们机智
勇敢,热爱祖国,和敌人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抗日小英雄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阅读要求:
1.因为课文比较长,请用较快的速度阅读。
2.在阅读中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三、检查生字新词的预习情况和课文初读情况
1.出示要掌握的生字新词,指名读,并口头解释。
2.同桌交流,说说自己对课文主要内容的理解。
3.指名复述课文主要内容,注意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四、再读课文,给每段加上小标题
1.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抓住各部分要点,试着给课文各个部分加上小标题。
2.全班交流讨论各部分的小标题,如①游泳本领高;②上夜校念书;③掩护李大叔;④与鬼子作斗争;⑤河沿上的枪声;⑥雨来没有死。
(也可用课文原句作小标题,如“我们爱自己的祖国”“什么也没看见”“有志不在年高”“雨来没有死”)
五、快速默读课文,初步掌握人物形象特点
为什么要把雨来叫做“小英雄”你认为在他的身上有哪些英雄特征快速默读课文,从课文的事件和相关语句里分析理解。
小组之间互相讨论交流一下,把小组成员的意见综合起来,然后分小组进行汇报。
六、全班分小组汇报交流,教师随机综合,板书
雨来是一个热爱祖国、勇敢机智、舍己为人、不畏强敌、坚贞不屈的小英雄。
七、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可以小组之间分角色、分任务进行合作朗读。
八、作业:
积累课文中的好词好句。
把小英雄雨来的故事用简洁的话写出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指名复述课文主要内容。
2.说说雨来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二、研读课文中重点段落,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深入理解雨来的英雄形象
1.读第一节。
提问:雨来住的那个村子为什么叫芦花村
读读芦花村的景色。
“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的)芦苇上好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
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来),把这几十家小房屋都罩在(柔软的)芦花里。
因此,这村就叫芦花村。
”
引导学生先读句子的主要成分,然后逐句把附加成分放进去读,再连起来读。
比比怎样写好。
同时体会芦花村景色的优美。
雨来的游泳本领怎么样从哪里看出来这里写雨来的游泳本领高,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吗
(为他能从鬼子手中逃脱打下伏笔。
)
2.默读第二节。
提问:雨来在夜校里受到什么教育
指导朗读:“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
讨论:这一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为什么要这样反复出现(这句话表达了人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在课文中反复出现,一是起强调作用,二是作为全文的一个线索。
)
3.重点默读第四节。
讨论:鬼子对雨来使用了哪些卑劣手段(哄骗、利诱、威胁、毒打)
课文中哪些词句把鬼子哄骗、利诱、威胁、毒打雨来时的丑态形象地勾画出来了(露出满口金牙……鬼脸、糖、金戒指、抽出刀……劈、扭、拉、打、揪、拧、撞)
哪些词句可以体现雨来的坚强不屈(“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没有接他的糖,也没有回答他。
”“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没看见!”)
提问:雨来在鬼子面前为什么能表现得这样勇敢顽强
朗读:“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
教师归纳:
巧妙地掩护交通员李大叔;意志坚强,面对敌人的哄骗、利诱和严刑拷打坚贞不屈;利用游泳本领,机智勇敢地从鬼子手中逃脱。
这就是我们的小英雄雨来!
三、你认为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写得好,好在哪里提出来说一说
四、拓展
我们已经认识了雨来,这个十二岁的小英雄。
他的所作所为让你感动吗如果他站在你面前,你有什么想和他说吗(扮演角色对话)
五、作业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课文进行改编。
或者缩写,或者续写,或者改成课本剧。
2.试着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长或朋友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