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当代中国司法制度[45页]
《中国当代司法制度》考核大纲

《中国当代司法制度》课程考核大纲一、适应对象法学专业本科生二、考核目的考核学生对《中国当代司法制度》的基本概念、知识、理论的掌握情况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侧重考查学生对当前我国司法制度尤其是正在进行中的司法改革的认识和评价。
三、考核形式与方法课程考核方式为考查,主要重视过程化管理和学生实践能力水平的培养,考核项目包括课堂考勤、课堂表现、讨论发言、作业完成等多个环节,综合评定。
四、课程考核成绩构成平时成绩占100%。
五、考核内容与要求第一章中国司法制度概述了解:司法和司法制度的基本概念与特征,司法制度产生和发展概况,中国近代司法制度引进的历史背景识记:把握中国现代司法制度的五大功能和五大特征,我国司法制度的改革历程第二章中国审判制度了解:审判制度的概念,中国审判制度的特征与沿革,人民法院的性质和任务。
识记:人民法院的设置与职权,人民法院的办案组织,法官的条件、遴选和任免,法官的考核、培训、奖励、惩戒、辞职、辞退、保障和退休,法官的义务和权利法官的等级及升降,法官的职业道德,中国审判的基本原则。
应用:与法官相关的各项制度架构,对两审终审制、人民陪审制、回避制、辩护辩论制度、司法建议制度、审判管理制度、司法信息公开制度、审判责任的认定与追究制度等的概念和具体运作。
第三章中国检察制度了解:检察制度的概念,中国检察制度的沿革与特征,人民检察院的性质,人民检察院的法律地位。
识记:人民检察院的设置与职权,人民检察院的内部机构和办案组织,人民检察院的领导体制,检察官的条件、遴选和任免,检察官的义务和权利,检察官的考核、培训、奖励、惩戒、保障和退休。
应用:与检察官相关的各项制度安排,对职务犯罪侦查制度、公诉和诉讼监督制度、检察建议制度、人民监督员制度、案件集中管理制度、检务公开与案件信息公开制度、司法责任的认定与追究制度等的概念和具体运作。
第四章中国侦查制度了解:中国侦查制度的概念、特征与沿革,当前我国各个侦查机关。
司法制度

司法制度司法的含义:司法是一种由宪法和法律授权或在习惯和功能上被国家和社会承认的特定机关和组织,依据法律,遵循特定程序处理诉讼案件和非讼事件的特殊的执法活动。
司法制度的含义:司法制度是指国家体系中司法机关及其他的司法性组织的性质、任务、组织体系、组织与活动的原则以及工作制度等方面规范的总称。
我国的司法制度包括侦查制度、检察制度、审判制度、监狱制度、司法行政管理制度、人民调解制度、律师制度、公证制度、国家赔偿制度等公、检、法的相互关系:分工负责、互相配合、相互制约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等,由公安机关负责;检察、批准逮捕、检查机关直接受理的案件的侦查、提起公诉、出庭支持公诉,由人民检察院负责;审判由人民法院负责。
(1)公安、检察、法院三机关在分工负责的基础上,通力合作,互相支持,协调一致,共同完成揭露犯罪,证实犯罪,依法给犯罪分子以应得的惩罚,(2)公检法机关在分工负责的基础上,要通力合作,互通情况,互相支持,协调一致,共同完成刑诉法的任务,而不能互不通气,彼此掣肘,甚至互相扯皮,抵消力量。
”(3)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应当在分工负责的基础上,相互支持,通力合作,使案件的处理能上下衔接,协调一致,共同完成查明案件事实,追究惩罚犯罪的任务。
审判制度:含义:审判制度就是法院制度,包括法院的设置、法官、审判组织的和活动等方面的制度审判制度1、公开审判制度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和宣告判决,除法律另有规定,一律公开进行。
公开审理的案件,要先期公布案由、当事人的姓名、开庭时间和地点,允许公民到法庭旁听,允许新闻记者采访和报导,定期公开宣判的应当先期公告。
总之,应当把法庭审判活动的全过程,除了合议庭评议外,都公布于众。
2、辩护制度任何刑事被告人都有权获得辩护。
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辩护权以外,还可以委托辩护人,或者由人民法院指定辩护人为他辩护。
3、回避制度审判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不得参加对本案的审理。
中国的法律法规体系和司法制度是怎样的

中国的法律法规体系和司法制度是怎样的中国的法律法规体系和司法制度是整个国家运转的基石,它们为保障公民权益和社会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法律法规体系和司法制度的概述、构成要素、层级关系以及其在中国社会中的实际运作等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概述中国的法律法规体系是指一系列法律和法规的总体框架,它们被制定、宣布和执行以确保社会秩序和公民权益的正当性。
司法制度则是指负责审判和解决纠纷的机构和程序。
构成要素中国的法律法规体系主要由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司法解释等构成。
宪法是最高法律,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公民的基本权利。
法律则细化宪法的规定,具体规定了社会组织、个人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及其职权等方面的法律问题。
行政法规是由行政机关制定的对公民和组织行为进行限制和规范的法规。
司法解释则是最高人民法院对法律适用的解释,为实施法律提供参考。
层级关系中国的法律法规体系具有明确的层级关系。
宪法位于最高层级,是法律体系的基础和框架。
法律则居于第二层级,用于规范各类法律主体的行为。
行政法规和司法解释则在层级中属于次要的法规,用于落实和解释法律的实际应用。
不同层级的法规之间存在上下关系和衔接关系,确保法律体系的一致性和有效性。
实际运作中国的法律体系通过司法制度得以实现。
司法制度主要由检察院和法院构成。
检察院负责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调查和起诉,并进行一定层次的审判监督。
法院则负责独立进行审判,解决民事、刑事、行政和行政复议等案件。
法院之间存在层级关系,最高人民法院是最高级别的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则是最高级别的检察院。
在实际运作中,中国的法律法规体系和司法制度不仅仅是提供法律依据和解决纠纷的框架,它们也充当着社会稳定器和公平正义的守护者的角色。
司法机构的独立性和公正性被广泛重视,并不断进行改革和完善。
总结中国的法律法规体系和司法制度在保障公民权益和社会秩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由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司法解释等构成的法律体系以及检察院和法院构成的司法制度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法律体系。
当代中国司法制度

一、人民检察院的性质与任务
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检察权即法律监督权。 人民检察院实行法律监督的对象,包括有关的国家机关、 国家工作人员和全体公民,监督涉及的范围是广义的法律, 即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对于违法并已达 到犯罪程度的,有权提起公诉。 人民检察院的任务是:通过行使检察权,镇压一切叛国的、 分裂国家的和其他的犯罪活动,打击各种犯罪分子,维护 国家的统一,维护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维护社会主义法制, 维护社会秩序、生产秩序、工作秩序、教学科研秩序和人 民群众生活秩序,保护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的财产和劳动 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财产,保 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保卫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3、高级人民法院。包括省高级人民法院、自治区高级人 、
民法院和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职权是 :①审判法律、 法令规定由它管辖的第一审案件,包括全省(直辖市、自 治区)性的重大刑事案件和本辖区内有重大影响的第一审 民事案件等。②审判下级人民法院移送审判的第一审案 件。③审判对下级人民法院判决和裁定的上诉案件和抗 诉案件。④审判人民检察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的抗 诉案件。 ⑤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 人不上诉的,应由高级人民法院复核后,报请最高人民 法院核准;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案件, 由高级人民法院核准。⑥杀人、强奸、抢劫、爆炸以及 其他严重危害公共安全和社会治安判处死刑的案件的核 准权,最高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时候,得授权省、自治区、 直辖市的高级人民法院行使。⑦对海事法院的判决和裁 定的上诉案件,由海事法院所在地的高级人民法院管辖。
海事法院是1984年11月后建立的。它设立在沿海港口 城市,在审级上与地方中级人民法院同级,主要审理 国内和涉外的第一审海事案件和海商案件。 森林法院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始在全国重点 林区设立起来的,一般在某些国营林业局(包括木材水 运局)的所在地设立森林基层法院在地区(盟)林业管理 局所在地或在国有森林集中的地区设立森林中级法院。 在设立森林法院较多的省、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内设 林业审判庭,负责审理森林案件。
当代政府与政治(修订版)第十二章当代中国司法制度

司法行政机关是政府对司法工作进行行政管理的专门机关。我国的司法 行政机关具有双重性质,它作为政府主管司法行政事务的职能部门,既 是国家行政体系的组成部分,又是国家司法体系的组成部分。
我国司法行政机关的组织体系包括:国务院设司 法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司法厅(局);直 辖市的区、县,省、自治区的地区、州、市、县、 自治县设司法局;乡、镇和大城市街道办事处设 司法所。
目前司法行政机关的职能和任务主要有11项。
12.5.2 律师制度
律师的执业 条件
(1)律师执业,必须取得律师资格和执业证书。 (2)我国实行律师资格与律师执业相分离。
律师事务所
律师事务所是律师的执业机构。 律师事务所主要有三种类型:国家出资设立的律师 事务所,合作律师事务所,合伙律师事务所。 目前还出现了个人律师事务所
人民检察院的内部机构主要包括检察委员会及其他具体工 作机构。
12.3.3 检察工作制度
检察工作制度是根据检 察业务的范围和活动而 形成的一些规则制度。
对刑事判 决Ti的tle执in行 和h监er所e 的
监督制度
T侦itle查i监n 督 he制re度
检察工 作制度
自T侦itle制in度 here
T审itl判e i监n 督 he制re度
度
侦查官制度
侦查官 晋升制
度
12.4.2 监狱制度
1
监狱性质
监
狱
的
性
质 、
监狱的基本任
任
务
务
和
基
本
原则
原
则
监狱是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 ,是国家以强制力为后 盾,依法设置用来关押罪犯、执行刑罚的场所。
中国司法制度ppt课件

公民之间,中国法人、公民同外国或地区法
人、公民之间,外国或地区法人,公民之间
的海事商事案件]。
铁路运输法院
森林法院
12
最高人民法院内设机构
1.立案、审判执行和审判监督机构[立案庭 专司立案工作;执行办公室负责判决的执行; 审判监督庭专司审判监督工作。实行立案与 审判分立、审判与执行分立、审判与监督分 立“三个分立”]。
29
审级制度的实质与问题
实质:审判按审判程序严格进行,不得越级审理案件。 问题:
(1)死刑案件:除最高法院判决的外,高级法院以 下宣判的死刑案件应当报请最高法院核准。但是,最 高法院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就杀人、强奸、抢劫、爆 炸以及其他严重危害公共安全和社会治安判处死刑的 案件,授权给高级法院行使。此时,最高法院动用的 是核准权[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审级],而非审判权。
检察委员会实行民主集中制,少数服从多数。
22
地方各级检察院
设置[与地方法院的设置一样,与地方行政区划相 对应。设在同一行政区的检察院与法院具有相同级 别,具有共同的辖区]。
机构[设检察长1人、副检察长和检察员若干人外, 还在各级检察院内设立检察委员会。各级检察院检 察长的任免,须报上一级检察院检察长提请该级人 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各级检察院设立了 若干检察业务机构[从组成人员数量看,省级检察 院检察委员会委员为9—15人;地区级检察院检察 委员会委员为7—11人,县级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委 员为5—9人。检察委员会是各级检察院的权力机关, 在检察长主持下,讨论决定重大案件和其他重大问 题]。
最高法院是最高审级,其第1审、第2审判决或裁是终审的。 推论:尽管存在4级法院,但对具体诉讼来说,其所能发动 的审判只有2次。由于大量的诉讼分布在基层、中级法院, 对一个具体的诉讼(特别是经济案件、民事诉讼)来说,两 审终审制往往会终结在中级法院或高级法院,客观上为目前 明显的地方保护提供了法律方便。
讲义一 中国司法制度概述共22页文档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讲义一 中国司法制度概述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中国司法制度汇编(PPT 30张)

• 2.中国封建社会的司法制度 • A.秦的最高司法审判机关是“廷尉”, • 它的主要任务是:(1)负责皇帝诏令审理 的案件;(2)审理地方送来的疑难案例以 及重大案例的复审。 • 从秦简上看,秦朝案件有“公室告”和 “非公室告”之分。其中公室告属于受诉 案件,而非公室告则不予受理。“
• 公室告是指对家庭以外其亖人犯有杀人、伤害、 盗窃犄,就是印宓国家和公共利益,也即对整个 绛治秩序的侵犯,这类案件必须要向官府告发, 官府必须受理。“非公室告”指的是子女盗窃父 母的钱财或者主人擅自杀死、伤害或“髡 拼音: kūn뼌古代剃去申子头发的一种刑罚8~首)”子 女、臣妾一籛的案件,这类案件仅限于有血缘关 系的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上述行为和主人对奴婢的 侵犯行为ⳕ如果这类案件告发到官府,官府不予 受理,如果坚持告发,则判处告发人有罪。 • 审讯后,作出判决,向当事人宣读判决书,即 “读鞫(拼音:jū,指审问犯人:~讯)”。如 果当事人服罪,则执行判决。如果喊冤,不服罪, 则可以请求再审,叫做“乞鞫”。
• 三、中国人民司法制度 •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人民司法制度的产生和发 展 • 1934年2月,临时中央政府颁布《中华苏维埃共和 国中央苏维埃组织法》,规定中央执行委员会下 设最高法院,但最高法院却始终未曾建立。司法 行政权由司法人民委员部行使。 • 地方各级裁判部。在地方各级法院未设立以前, 地方各级临时司法机关为省、县。区三级裁判部, 行使审判权和司法行政权。上下级裁判部之间为 直接隶属关系,上级裁判部有委任和撤销下级裁 判部部长及工作人员之权.各级裁判部在审判方面 均受临时最高法庭节制,在司法行政方面则受中 央司法人民委员部指导,司法人民委员部有委任、 撤销各级裁判部部长及工作人员之权。
• 北京政府(1912年4 月1日,孙中山让位,刚刚诞 生才91天的临时政府迁往北京,军阀袁世凯窃取 了辛亥革命胜利的果实。)司法机关体系庞杂, 法院有普通法院、建立司法法院、特别法庭、平 政院之分。 • 南京国民政府(南京国民政府(1927~1949年) 是中华民国的最高行政机关,由蒋介石建立。) 最高司法机关是司法院。司法院之下设立各级法 院。法院有普通法院、特别法庭之分。普通法院 分地方法院,高等法院、最高法院三级,行三级 三审制。特别法庭是据特别法规而设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第三版)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10.1.4 人民司法制度的基本原则
1. 司法主权原则 2. 司法独立原则 3. 司法平等原则 4. 司法求是原则 5. 司法公正原则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第三版)
10.2 审判制度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 审判制度即法院制度,也是严格意义上的司法制度。包括法院的设置、 法官、审判组织和活动等方面的法律制度。它由宪法、法院组织法、 法官法和诉讼法等加以规范,是广义司法制度最重要的部分。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第三版)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10.3.2 人民检察院的组织和职权
1. 人民检察院的组织体系
• 中华人民共和国设立最高人民检察院、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军事检 察院等专门人民检察院。
2. 人民检察院的职权
3. (1)对叛国案、分裂国家案以及严重破坏国家的政策、法律、法 令、政令统一实施的重大犯罪案件,行使检察权。(2)对于直接 受理的刑事案件,进行侦查。(3)对于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 侦查的案件,进行审查,决定是否逮捕、起诉;对侦查活动是否 合法实行监督。(4)对于刑事案件提起公诉、支持公诉;对人民 法院的审判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5)对于刑事案件的判决、 裁定的执行以及监狱、看守所和劳动教养机关的活动是否合法实 行监督。(6)对于人民法院的民事、行政审判活动实行监督。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第三版)
10.2.3 审判工作的原则和制度
1. 公开审判制度 2. 两审终审制度 3. 合议制度 4. 审判监督制度 5. 回避制度 6. 陪审制度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第三版)
10.2.4 法官制度
法官资格和任免制度 法官保障制度 法官晋升和奖惩制度
3. 最高人民法院 (1)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工作。 (2)审判权。 (3)核准判处死刑的案件。 (4)进行司法解释。 (5)领导和管理全国各级人民法院的司法行政工作事宜。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第三版)
10.2.2 人民法院的审判组织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独任庭
合议庭
审判委员会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第三版)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10.2.1 人民法院的组织体系和职权
1. 地方各级人民法院 (1)基层人民法院。 (2)中级人民法院。 (3)高级人民法院。 2. 专门人民法院 (1)军事法院。 (2)海事法院。 (3)铁路运输法院。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第三版)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第三版)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10.1.2 人民司法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 土地革命时期:初具雏形
• 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颁布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同时还颁布了人 民法院组织法和人民检察院组织法,标志着人民司法制度的正式确立。
• “文革”期间:人民司法制度遭到了严重破坏。从1968年开始,公、 检、法被"砸烂",后实行军管,1969年正式撤销了各级检察机关,由 此造成了大量的冤假错案。
• 要正确处理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的关系。 • 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是政法工作的基本任务。 •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核心价值追求。 • 政法机关要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使命,必须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 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依法办事,带头遵守法律,牢固确立法律红线不
能触碰、法律底线不能逾越的观念,不要去行使依法不该由自己行使 的权力,更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 司法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 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第三版)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 第三版
吴爱明 朱国斌 林 震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第三版)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第10章 当代中国司法制度
• 人民司法制度的概念及其基本原则 • 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组织体系及其职权 • 我国公安机关和司法行政机关的职能和任务 • 我国的律师和法律援助制度 • 我国的公证、调解和仲裁制度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第三版)
10.3 检察制度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 检察制度是指国家检察机关的性质、任务、组织体系、组织和活动原 则以及工作制度的总称。我国的检察制度是参照苏联社会主义检察制 度模式建立起来的,但结合了我国的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称为人民 检察制度。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第三版)
10.1 人民司法制度概述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10.1.1 司法制度和司法体制
• 司法制度指的是国家司法机关和法律授权的社会组织适用法律办理诉 讼案件和非讼件的制度,是司法机关及其他司法性组织的性质、任 务、组织体系、活动原则和工作制度等的总称。
• 司法体制指的是国家设置哪些司法机关和法律授权给哪些专门组织, 以及它们之间的职权划分和相互关系。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第三版)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10.3.1 人民检察院的性质和任务
• 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行使国家的检察权。
• 检察机关的性质也决定了它所担负的任务。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 人民检察院的任务是法律监督,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通 过行使检察权,追诉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保卫国家安全,维护 国家制度;(2)通过行使检察权,追诉危害公共安全的严重刑事犯 罪分子,保障公共安全,维护社会秩序;(3)通过行使检察权,追 诉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各种犯罪分子,保护公共和私人财产, 维护经济秩序;(4)通过行使检察权,追诉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 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犯罪分子,维护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5) 通过全部检察活动,教育公民忠于祖国、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预防 和减少违法犯罪,维护社会道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司法制度开始逐步恢复 、发展、完善。
• 党的十八大对进一步做好司法工作提出了新目标,要推进科学立法、 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 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第三版)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10.1.3 当前政法工作的工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