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事思想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内容极为丰富,大致涉及战争观、谋略、战法、阵法、军队组织、训练和纪律、将帅修养、作战指挥等方面。

现在将战争的性质和作用、战争指导思想、治军理论等三个方面论述如下:战争的性质和作用以下兵书从不同角度论述了战争的性质和作用《孙子兵法》认为“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阐明了战争是关系到国家存亡、民族生死的大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尉缭子》认为战争的作用是镇压暴乱,制止不义行为。

据此,《司马法》提出以战止战的策略,即杀掉坏人,保护好人,杀人是可以的;进攻其国,解放其民,是可以的;用战争制止战争,即使开战,也是可以的。

《尉缭子》还对战争与政治的关系,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兵者,以武为植,以文为种;武为表,文为里”的观点,即:在战争的问题上,军事从属于政治;军事是现象,政治是本质。

《司马法》更进一步指出:“政不获意则权,权出于战”,在解决国内外矛盾时,如果政治措施达不到目的,就必须使用军事战略。

战争的指导思想我国古代战争指导思想十分丰富,大致有以下八项内容。

一、先发制人战场上两军对阵,剑拔弩张,谁能争取先机,便占有了主动。

正如《尉缭子》所言:“故兵贵先,胜于此,则胜彼矣”。

二、速战速决孙武曾说:“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久则钝兵挫锐”,“故兵贵胜,不贵久”。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以“闪电战”的方式赢得了速度上的优势,主动出击迂回并突破了英法自以为固若金汤的马其诺防线,在短时间迫使法国投降。

三、力争主动《鬼谷子》说:“制人者,握权也;见制于人者,制命也”。

春秋时期,多国争霸日盛。

发生在晋楚两国间的城濮之战,以晋国胜利而结束。

晋胜楚败的一个重大原因则晋军在战略、战术上力争主动,占尽先机,从而赢取了战争。

战争一开始,晋军一天始,晋右军胥臣部将虎皮蒙在战马上,此举使楚下军惊恐失措,纷纷败退;接着,晋左军佯做后退,并将事先伐好的树枝绑在战车尾部,尘土飞扬,使楚上军误以为晋军已经溃不成军,楚军于是放松警惕,全力追赶。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和西方主要大国军事思想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和西方主要大国军事思想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和西⽅主要⼤国军事思想(1)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和西⽅主要⼤国军事思想,包括代表著作、思想家等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主要以避免战争为主,认为战争是解决冲突的最后⼿段。

这在孙武所著的《孙⼦兵法》中有集中阐述。

孙武也是对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乃⾄现代军事思想影响最⼤的军事思想家,被誉为“兵圣”。

《孙⼦兵法》开篇便是“兵者,国之⼤事,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书中最早提出了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其外⽐较著名的还有《孙膑兵法》作者孙膑,《吴⼦》——作者吴起,《六韬》——旧题周朝的姜尚著,普遍认为是后⼈依托,作者已不可考。

《纪效新书》——作者戚继光,也就是说这是戚继光打⿁⼦的经验总结。

另外再推荐⼀本《周易》(或称《易经》),“要说这本书,那可真算得上是万⾦油,上⾄外星⽣物,天外来客,下到世界⽂明,⼈类前途,都可以从这本书⾥推出来,反正随你去读。

”——出⾃《明朝那些事⼉》,据此书说明朝另⼀位抗倭名将俞⼤猷就在《周易》中领悟了所谓百万合⼀之兵法(虽将百万,可使合为⼀⼈也)。

值得⼀说的是俞⼤猷有可能最早提出了海战的⼤炮巨舰理论,其所著的《正⽓堂集》明确指出:“海上之战⽆他术,⼤船胜⼩船,⼤铳胜⼩铳,多船胜寡船,多铳胜寡铳⽽已。

”另外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学家和军事家王守仁的著作中可能也有关于军事⽅⾯的论述,据说⽇本海军⼤将东乡平⼋郎和⽇本江户末期思想家,兵法家佐久间象⼭都是他的粉丝。

西⽅主要⼤国军事思想最开始主要受普鲁⼠军事思想家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影响,克劳塞维茨认为战争的⽬的就是要战胜敌⼈、打败敌⼈,透过战争的全部现象就其本⾝的主要倾向来看,战争是个奇怪的三位⼀体:暴烈性的要素,使战争成为⼀种盲⽬的⾃然冲突,概然性和偶然性的活动,使战争成为⼀种⾃由的精神活动;作为政治⼯具的从属性,使战争成为⼀种纯粹的理智⾏为。

这三个⽅⾯,分别主要同⼈民、统帅和它的军队以及政府有关。

克劳塞维茨说:"这三种倾向像三条不同的规律,深藏在战争的性质之中,同时起着不同的作⽤。

[原创]我国古代军事思想主要

[原创]我国古代军事思想主要

1.我国古代军事思想主要内容有哪几方面?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内容极为丰富,大致涉及战争观、谋略、战法、阵法、军队组织、训练和纪律、将帅修养、作战指挥等方面。

战争是关系到国家存亡、民族生死的大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战争的问题上,军事从属于政治;军事是现象,政治是本质。

在解决国内外矛盾时,如果政治措施达不到目的,就必须使用军事战略。

战争的指导思想大致有以下八项内容:1.先发制人2.速战速决3.力争主动4.集中兵力5.出其不意6.奇正互变7.兵贵其和8.先戒为宝治军如何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重要内容。

1.将帅修养2.以治为胜3.教戒为先2.《孙子兵法》在理论上的主要贡献是什么?一、揭示了以“道”为首的战争制胜条件二、揭示了“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普遍军事规律。

三、提出了以“致人而不致于人”为核心的一系列作战原则。

四、反映了战争问题上的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

3.简述中国近代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夕,封建社会制度已是强弩之末,又面临西方国家的威胁,许多有识之士开始以新的视角,探讨拯救国家与民族的道路。

林则徐、魏源是他们的代表人物。

他们自觉地收集外国军事资料,研究敌情,提出了组织民众,军民配合,沿海各省协力筹防和以守为战,以逸待劳,在沿海、陆地歼灭敌人的方针。

鸦片战争后,洋务派代表奕忻、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主张“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整顿军队,创练新军,筹办海防,兴办学堂,选派出国留学人员。

同时,随着西式武器陆续装备军队,出现了步骑、步炮协同作战,海军独立作战、陆海协同作战等战术的变革。

战斗中的阵形由密集向疏散发展。

中国近代军事思想形成了。

19世纪50年代爆发的太平天国起义,在武器装备建军和作战指导思想以及战略战术等方面,超过了以往历代农民起义军的水平。

另外,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湘军、淮军等领导人曾国藩、胡林翼、李鸿章等人也积累了一套建军理论和作战原则,对以往的军事思想有所发展。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对于拥有五千年华夏悠久历史的中国而言,自古就涉及到了战斗,涉及到了军事,渐渐形成的军事思想为现代军事理论奠定了基础。

从工人化、机械化的战斗到信息化、科学化的战斗,都需要拥有军事思想的指挥。

何为军事思想?军事思想是关于战斗、军队和国防问题的理性熟悉,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阅历总结和理论概括。

不同队级、国家或政治集团所拥有的军事思想可能不同。

同一阶级、国家或政治集团的思想在不同历史时期或进展阶段也有区分。

军事思想是一种社会意思形态,既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制约和影响,也影响和作用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

在其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中,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是始终绚烂的奇葩。

中国古代战斗之多,军事群星之多,军事典籍之多,堪称为世界之最,其军事思想进展水平始终居于世界领先水平。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形成、进展与成熟1.夏、商、西周时期形成时期公元前21世纪(一说公元前22世纪),中国建立了奴隶制的夏王朝,从今战斗成为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

从古代兵书的记载和出土的文物来看,夏朝前期石器、木棒是主要的作战工具。

夏朝后期青铜器渐渐演替了那些最古老的作战工具。

可由于身披青铜盔甲、手执青铜武器,步行作战特别困难,所以车战是主要的作战方式。

奴隶主对外族发动掠夺战斗,或用武力镇压本族奴隶的抵抗,都是以征讨"违天命者'、"吊民伐罪'、"敬天保民'相号召,并用占卜手段,假借神的旨意和严刑厚赏驱使士卒作战。

作战方式是集团列阵正面冲杀。

到商代以后,作战渐渐以车兵为主。

对军队指挥,要求行动统一,严峻管理。

这种思想,指导着夏、商、西周几个王朝的军事斗争。

通过这一时期的战斗实践,人们已初步熟悉到审势而动,量力而行,众可以胜寡,强可以胜弱,反映了朴实的唯物主义观念。

此时,人们对于战斗的熟悉处于低级阶段,反映这一时期的军事理论文献有《尚书》、《军志》、《军政》。

虽然已消亡或存在只言片语,但已高度概括和抽象出了一些关于作战指导的理性原则。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以崇道尚义贵和慎战为特色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以崇道尚义贵和慎战为特色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特色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以崇道尚义贵和慎战为特色
1、重站思想.《孙子兵法》开宗明义、大声疾呼:“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认为战争是关系到国家民众生死存亡的头等大事,不能不认真研究和对待.
2、慎战思想.即慎重对待战争,不轻易言战.《孙子兵法》中这样写道:“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
3、备战思想.其意就是未雨绸缪.孙子受当时形势的影响和思想的熏陶,提出了必须重视备战的思想,并告诫人们思想上时刻不要忘记战备,做到“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
有所不可攻也”
4、善战思想.就是要会用兵打仗.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特点如下:
一、以仁为本的战争观
二、“不战则已,战则必胜”的指导原则
三、“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战争指导思想
四、“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战略
五、因情用兵的作战思想
六、孙子在用兵上强调奇正
七、选贤任能的用将之道。

中国军事思想发展历程

中国军事思想发展历程

中国军事思想发展历程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等基本问题的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

使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中华名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伟大名族。

在其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中,军事思想一直是一朵绚烂的奇葩。

在此做一概述。

中国军事思想从大的方面可分为三个阶段:中国古代军事思想、近代军事思想、现代军事思想。

而近代军事思想又可以分为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第一次国内革命之前为一个阶段,从第一次国内革命到新中国建立为第二阶段。

从新中国建立至今为第三阶段。

大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大体上经历了萌生、形成、充实提高、系统完善四个历史时期。

⒈萌生时期。

大约公元前21世纪至前8世纪,即夏、商、西周时期。

这一时期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是:①在对战争的看法上,强调天命、伸张正义和保民。

②治军上强调齐众以律,③战争指导上,以重礼信仁义为主导思想,主张"以礼为固,以仁为胜",由于这一时期战争样式简单,规模比较小,持续时间短,人们对军事的认识还未能形成系统的理论。

⒉形成时期。

大约从公元前8世纪至前3世纪,即春秋战国时期。

中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化,社会处于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中。

争霸、兼并、统一战争激烈,用兵数量增多;铁兵器应用日益广泛,军事技术和筑城等均有进步;军制上,步兵、骑兵、水师逐渐分离为独立兵种,步、骑、车配合作战,形式多样;打破了"兵民合一"兵制,出现了募兵制和郡县征兵制;战争指挥复杂,要求高,将帅专职化;学术上百家争鸣等,促进了中国古代兵学的发展。

以《孙子》为代表的一大批兵书的诞生,标志着中国古代兵学理论体系的初步确立。

提出一系列战争指导和作战原则春秋时期的战争指导者,已能成功地制定和运用军事与政治谋略。

⒊充实提高时期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10世纪中期,即从秦统一中国后历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至五代,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在分裂和统一的历史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完善,社会经济、文化、科技也不断发展。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基本内容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基本内容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内容极为丰富,主要有战争观.将帅修养治军.战略战术、战争其他保障理论等。

1.战争的起因性质和作用(1)战争的起因。

《吴子兵法》认为“一日争名,二日争利,三日积恶,四曰内乱,五曰因饥。

”引起战争的原因有五个方面:一是争夺霸主地位。

二是争夺土地、财产和人口。

三是积恨深怨。

四是国家发生了内乱。

五是国家发生了饥荒。

《吴子兵法》虽然未能揭示战争的本质,但对我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初期战争起因的归纳、论述是非常精辟的。

(2)战争的性质。

《吴子兵法》指出“一日义兵,二日强兵,三日刚兵,四曰暴兵,五日逆兵。

”唧禁暴除乱,拯救危难的军队叫义兵:仗势兵强,征伐列国的军队叫强兵;因君王震怒而出师的军队叫刚兵:悖理贪利的军队叫暴兵不顾国乱民疲,兴师动众而出的军队叫逆兵。

虽然没有明显的区分正义战争与非正义战争,但已经明确指出义兵、强兵、刚兵、暴兵、逆兵的界线。

(3)战争的作用。

《尉缭子》指出:“故兵者,所以诛暴乱,禁不义也。

”即认为战争的作用是镇压暴乱制止不义行为。

《司马法》提出以战止战的思想,指出:“是故杀人安人,杀之可也;攻其国爱其民,攻之可也;以战止战,虽战可也。

”意思是杀掉坏人,保护好人,杀人是可以的;进攻其国,解放其民,进攻是可以的;用战争制止战争,即使开战,也是可以的。

2.战争与政治、经济主观指导的关系(1)战争与政治。

《司马法》指出“以义治之谓正,正不获意则权,权出于战争,不出于中人。

”即采用合于正义的措施治理国家,是正常的方法,如用正常的方法达不到目的就采取特殊的手段,特殊手段是用战争的方式表达出来的,而不是以和平方式表达出来的。

《孙子兵法》指出:“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

”《尉缭子》指出:“兵者,以武为植,以文为种:武为表,文为里。

”他们对战争与政治的关系有了较深刻的认识。

(2)战争与经济。

经济是战争的物质基础,战争是以巨大的物资消耗为代价的。

《孙子兵法》指出:“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当代中国军事思想有

当代中国军事思想有

当代中国军事思想有
哪些
当代中国军事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战争原理。

从根本上讲,党的领导是中国军事思想的灵魂,也是中国军事行动的核心。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强调要坚持党的领导,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使军队正确处理好军政关系,实现军队的绝对服从,保证军队的作风优良,促进军事科技的发展,提升战斗力。

二、坚持科学发展观。

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看,中国军事思想强调要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突破口,不断提高国防力量和战斗力,通过科技进步和装备升级实现军事革命,推动军事和军队改革,改变军事思想,并实施反恐怖主义行动,把军事责任落实到具体行动中。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

从人民为中心的角度来看,中国军事思想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以战士为中心加强士兵的思想教育,把军队建设放在优先位置,把军队和人民紧密结合起来,促进军事文化的发展,推动军事技术的发展,实现全民国防和平安建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先哲孙子,是 中国古代先哲孙子, 天下第一神灵。 天下第一神灵。我公司职员 必须顶礼膜拜, 必须顶礼膜拜,对其兵法认 真背诵,灵活运用, 真背诵,灵活运用,公司才 能兴旺发达。 能兴旺发达。 松下幸之助
《孙子兵法》在海湾战争 孙子兵法》
1991年1月,美国记者从海湾 1991年 战场发回一条消息: 战场发回一条消息:尽管中国在这 里没有派一兵一卒, 里没有派一兵一卒,有一个神秘的 中国人却临前线,操纵作战行动, 中国人却临前线,操纵作战行动, 他就是2500年前的孙子。 2500年前的孙子 他就是2500年前的孙子。
军 事 思 想
了解军事思想的 形成与发展过程,初 步掌握我军军事理论 的主要内容,明确我 军的性质、任务和军 队建设的指导思想, 树立科学的战争观和 方法论。
中国军事思想
安康学院军事教研室
中国军事思想
一、军事思想概述 二、中国古代军事思想 三、中国近代军事思想 四、中国现代军事思想
一、军事思想概论
二、中国古代军事思想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形成、发展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形成、 与成熟、 与成熟、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孙子兵法》简介 孙子兵法》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是中国 古代各阶级和政治集团以及军 事家和军事论著者对战争与军 事家和军事论著者对战争与军 队问题的理性认识。 队问题的理性认识。
1、军事思想的概念: 、军事思想的概念
军事思理性认识。 问题的理性认识。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 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是军事科学的重要组成 部分。 部分。
2、军事思想所研究的主要内容
(1) 、关于战争的问题 )
A.关于战争的起原 关于战争的起原 B.关于战争的性质 关于战争的性质
江泽民关于国防与军队建设的理论 江泽民关于国防与军队建设的理论
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 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思想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 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军 事领域的生动体现,是“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 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 的科学指南。
江泽民关于国防与军队建设理论的 江泽民关于国防与军队建设理论的 主要内容
如何正确地认识战争与对待战争的问题 如何认识与解决武装力量建设中各种矛盾 关系的问题 如何认识与运用战争规律和战争指导规律 问题
(二)、人民战争 )、人民战争
1、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 2、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3、建立广大的农村革命根据地 4、实行“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 5、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结成最广 泛的统一战线。 6、要把武装斗争这种主要斗争形式同其他各 种非武装斗争形式相结合。
(四)、《孙子兵法》简介 四 、 孙子兵法》
1、《孙子兵法》的作者 、 孙子兵法》 2、《孙子兵法》的主要内容 、 孙子兵法》 3、《孙子兵法》的影响 、 孙子兵法》
吴 楚 柏 举 之 战 作 战 经 过 示 意 图
申 宛
方 城
汶 水



新蔡
桐 柏





冥阨

雍澨
发 水
大 大隧 别 山 直辕
3、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成熟 时期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主 (二)、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主 要内容
1、战争的起源、性质 、战争的起源、 2、战争与经济的关系 、
3 、治军理论
(三)、中国古代军事思想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 的贡献
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经典著作—《武经七书》 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经典著作 《武经七书》 孙子》 吴子》 《孙子》 《吴子》 司马法》 尉缭子》 《司马法》 《尉缭子》 六韬》 三略》 《六韬》 《三略》 李卫公问对》 《李卫公问对》
中国近代军事思想
中国现代军事思想
国家军事战略 军队建设指导思想 作战指导原则
国防建设
毛泽东军事思想
一、毛泽东军事思想 的含义: 的含义:毛泽东军事思想 ,是关于中国革命战争、 人民军队和国防建设以及 军事领域一般规律问题的 科学理论体系。是马克思 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 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实际 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 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及其军 队长期军事实践经验的科 学总结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它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 组成部分。
《孙子兵法》在战国时就广为流传 孙子兵法》 韩非《五蠹篇》 境内皆言兵,藏孙、 韩非《五蠹篇》说:“境内皆言兵,藏孙、 吴之书者,家有之” 吴之书者,家有之” 汉时作为教科书 南北朝之后尊为“兵经” 南北朝之后尊为“兵经” 宋朝元丰年间被朝廷定为“武经” 宋朝元丰年间被朝廷定为“武经”之首 明代茅元仪说:前孙子者, 不遗; 明代茅元仪说:前孙子者,孙子 不遗; 后孙子者,不能遗孙子。 后孙子者,不能遗孙子。 孙中山高度赞扬《孙子兵法》 孙中山高度赞扬《孙子兵法》:“旧中国历史来研究, 旧中国历史来研究, 二千年的兵书,有十三篇,那十三篇兵书, 二千年的兵书,有十三篇,那十三篇兵书,就成为中国 的军事哲学” 的军事哲学”。 我党老一辈革命家毛泽东、刘伯承等都十分重视对《 我党老一辈革命家毛泽东、刘伯承等都十分重视对《孙 子兵法》的学习和研究。 子兵法》的学习和研究。
4、军事思想的特性 军事思想的特性: 军事思想的特性
军事思想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军事思想具有强烈的时代性; 军事思想具有明显的继承性
5、军事思想发展的基本规律
军事思想的发展以新的生产力和新的社会 关系为前提 军事思想的来源与发展依赖于军事实践, 特别是战争实践 军事思想在激烈尖锐的相互对抗竞争中发 展 军事思想在继承和借鉴优秀成果中发展 军事思想在与哲学思想的相互促进中发展
(四)、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1、实行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 2、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3、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4、不打无把握之仗。
四、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现实意义
1、只有坚持毛泽东思想,才能在军事思想上 有所创新和发展。 2、 只有坚持毛泽东思想,才能解决“以劣 胜优”的问题,才能完成“打得赢”的历史使 命。 3、只有坚持毛泽东思想,才能打得了人 民战争。 4、只有坚持毛泽东思想,才能解决人民军队 的思想建设问题
(一)、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 产生、形成、 产生、形成、发展及其成熟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发展历程是从我 国的夏朝时期(公元1840年)到鸦片战争 期间(公元1840年)产生和发展的军事理 论。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形成、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形成、发 展与成熟的各个时期 1、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萌芽 时期 2、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形成 、发展时期
(1)、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初步 形成
二、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和 发展
(2)、毛泽东军事思想科学体系的 建立
(3)、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丰富和 发展时期
三、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军事辩证法(战争观和军事问题方法论) 人民战争思想 人民军队思想 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
(一)、军事辩证法(战争观和军 事问题方法论)
2007年教育部关于普通高校军事理论课
教学大纲(军事思想部分)
一、军事思想概述 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体系与内 容。 二、毛泽东军事思想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含义;历史 地位和现实意义 三、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 科学含义;主要内容;地位作用 四、江泽民论国防与军队建设 主要内容;指导作用 五、胡锦涛关于国防与军队建设重要 论述 主要内容,地位与作用
(三)、人民军队 )、人民军队
毛泽东高度重视人民军了在夺取政权和保卫政 权中的作用,强调“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 有人民的一切。” 1、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2、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3、政治工作制度 4、军队现代化、正规化建设 5、民主制度和严格的纪律 6、发展国防科学技术 7、重视理论学习和研究
二、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 基本内容
1、当代战争与和平的理论 2、新时期国防建设理论 3、建立一支现代化、正规化的 革命军队 4、坚持现代化条件下的人民战争
三、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 地位和作用
1、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当代马列主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当代马列主 义军事理论 2、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我军建设的 、 科学指南 3、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我军克敌制 、 胜的锐利、 胜的锐利、思想武器
柏举 夏州
江 水
小别

2、《孙子兵法》的主要内容 孙子兵法》
计 形 篇 作战篇 谋攻篇 篇 虚实篇
篇 势
军争篇 九变篇 行军篇 地形篇 九地篇 火攻篇 用间篇
)、《 (1)、《孙子兵法》的内容 )、 孙子兵法》
主 要 军 事 思 想
( 2 ) 、 《孙 子 兵 法 》 的

孙子十胜论
《孙 子 兵 法 》 的 影 响
(2)、关于军队问题 )、关于军队问题 )、
A、建军思想 、 B、作战指导原则 、
)、国家军事战略 (3)、国家军事战略 )、
3、军事思想的分类 军事思想的分类: 军事思想的分类
按时代区分:古代军事思想、 按时代区分:古代军事思想、近代军事 思想和现代军事思想 按阶级性质区分:奴隶阶级军事思想 奴隶阶级军事思想、 按阶级性质区分 奴隶阶级军事思想、封建 阶级军事思想、 阶级军事思想、资产阶级军事思想和无产 阶级军事思想等 按地域和国家区分: 按地域和国家区分:外国军事思想和中国 军事思想
一、关于建军思想 二、关于加强军队思想政 治工作 三、关于科技强军的 思想
胡锦涛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 指示
要坚定不移地把思想政治建设 摆在首位 毫不放松地抓好军事斗争准备 要扎扎实实地落实从严治军 的要求。 要坚持不懈地加强军政军民团 结。 坚持科技强军,按照建设信 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 的战略目标。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