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吉林省梅河口五中、辽源五中、四平四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 历史
吉林省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一次联合考试试卷(新高考)

吉林省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一次联合考试试卷(新高考)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 (2020高二下·包头月考) 《左传僖公四年》记载鲁僖公四年(公元前656年)齐国攻打楚国的理由,“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
”意思是楚人没有及时贡奉用来缩酒的茅草,害的周天子无法祭祀祖宗。
上述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A . 礼乐制度在齐国得到较好保存B . 周天子“天下共主”的权威尚存C . 诸侯与天子之间存在义务关系D . 社会秩序面临冲击与重新构建2. (2分) (2020高一上·南京期中) 北魏孝文帝下诏:“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宜改姓元氏。
”这一措施:()A . 加强了北方民族交融B . 恢复了北方农业生产C . 加速了北方人民南迁D . 实现了北方的再次统一3. (2分)(2020·西安模拟) 如表是根据《中国货币史》整理的晚明赋役折银及影响进程表,这些进程有助于()A . 中国古代社会逐渐转型B . 中国白银的储备剧增C .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出现D . 中国资本的原始积累4. (2分) (2019高三上·浙江开学考) 宋代正处在天下分裂、动荡的环境之下,一些具有远见卓识的理学家“与时偕行”,将《大学》中的“天下平”更改为“平天下”,意为用“平均”的理念去治理国家。
例如陆九渊就曾提出“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据此可知,宋代理学家()A . 挑战了先秦儒家思想的权威B . 具有强烈的济世精神C . 重构维护君主专制的道德观D . 追求个人道德的完善5. (2分) (2018高一下·醴陵期末) 明代时期关于苏南太湖地区生产生活的《便民图纂》载:“男子园中去采桑,只因女子喂蚕忙。
蚕要喂时桑要采,事须分管讲相当。
精品解析: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原卷版)

材料二关于通商口岸城市形成中的传承与创新,费正清着重强调了西方文化的冲击,另一批学者则认为中国城市发展源于中国传统城市内部结构。建筑风格呈现中西合壁的特色,布局呈现中国传统建筑空间与近代化街道空间的结合。通商口岸城市选址时倾向于远离老城区之处,以环城道路代替封闭性城墙。从全国口岸城市来看,西北城市依山布局,江南城市临水设街,平原城市平缓开阔,沿海城市随海就势。城市出现工业区、工业居住区、物流区、集体住宅、商业区、行政区、娱乐区等新的功能分区,并不断向城市郊区或外围乡村扩展。
A.注重建筑技术国际合作B.能够广泛动用帝国资源
C.建立了完善的官僚体系D.依靠战争不断扩大疆域
12.12世纪,法学在西欧复兴,形成了律师职业伦理理论:律师是“骑士兼教士”,即律师不得违背良心而辩护的原则:律师是“法官的奴仆”即律师是帮助法官发现真相的工具。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强调了律师职业的社会责任②律师为被审判者辩护,维护被审判者利益
——摘编自祝曙光《日本铁路的诞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中期美国铁路建设快速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与美国相比,日本近代铁路建设的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近代铁路建设的历史作用。
20.阅读材料,Βιβλιοθήκη 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克隆”一词是英语“clone”的音译,原用于表示植物“无性繁殖”,后成为一种利用生物学手段实现“无性繁殖”的技术总称。
A.维护了土著土地所有权B.服务于欧洲的殖民扩张
C.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D.扩大了国际法适用范围
14.1789年,法国国民议会里的多数派因其对英国政治制度的推崇,被同时代人嘲讽为“英国迷”。“英国迷”试图将英国经验与法国国情相融合,通过借鉴英国政制,革新法国政治制度。“英国迷”的政治主张( )
吉林省2021年高三第一次联考文综历史试卷(II)卷

吉林省2021年高三第一次联考文综历史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 (2019高二下·西陵期中) 考古发现两周时期的一些异族贵族群体的墓葬同西周贵族墓葬相比,墓地在墓向、墓葬形制、葬式以及殉葬习俗等方面存在较多相似之处。
这表明当时()A . 墓葬制度凸显了贵族特权B . 分封体制巩固了中央集权C . 宗法制保障了政权的稳定D . 礼乐制度传播了西周文化2. (2分)顾炎武说:“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
‘七月流火’,农夫之辞也;‘三星在户’,妇人之语也;‘月离于毕’,戍卒之作也;‘龙尾伏辰’,儿童之谣也。
”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 . 我国很早进入农耕社会B . 中国古代科技勃兴很早C . 上古时代文字已经成熟D . 早期政权重视天文历法3. (2分)(2016·安徽模拟) 《西游记》一书记载了孙悟空等人学习道家的法术甚至医术,后来却皈依佛教“明心见性”的故事。
而他们取经的目的又是为了让唐太宗这个儒家明君更好地治世。
这表明()A . 唐朝实现了三教合归儒B . 文学创作应该尊重史实C . 唐朝道家地位开始衰弱D . 三教合流符合政治需要4. (2分)(2016·黄冈模拟) 古希腊悲剧家索福克勒斯在《安提戈涅》中讲述了一个年轻女子安提戈涅的故事:她的哥哥死于内战中,她想要安葬自己的哥哥,但国王谁埋葬了叛徒,谁就将被处以死刑。
安提戈涅愤怒地斥责国王说:“最高的法律是主神宙斯向人类宣布的,凡人的命令不能改变天神制定的永恒不变的不成文法!”索福克勒斯借安提戈涅之口表达出了()A . 习惯法地位高于成文法B . 雅典民主政治的虚伪性C . 女性在城邦中地位提高D . 朴素的“法律至上”思想5. (2分)南京临时政府被称为亚洲第一个“美国式”的共和国,其原因是()A . 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B . 在美国的支持下建立C . 废除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D . 确立了国民的权利与自由6. (2分) (2018高一下·新疆期末) 下图为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刊行译书分类示意图。
吉林省梅河口五中、辽源五中、四平四中2021届高三(上)第一次联考数学(文科)试题(wd无答案)

吉林省梅河口五中、辽源五中、四平四中2021届高三(上)第一次联考数学(文科)试题一、未知(★★★) 1. 设集合,,,则()A.B.C.D.(★★★) 2. 设命题,函数在上有零点,则的否定为()A.,函数在上无零点B.,函数在上无零点C.,,函数在上无零点D.,函数在,上无零点(★★★) 3. 已知函数的周期为5,当时,,则()A.5B.6C.7D.8(★★★) 4. 设集合,,则()A.B.,,C.D.,,(★★★) 5. 若,,,则()A.B.C.D.(★★★) 6. 设函数在定义域内可导,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导函数的图象为()A.B.C.D.(★★★) 7. 已知圆的方程为,则“ ”是“函数的图象与圆有四个公共点”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8. 若函数,则此函数的图象的对称中心为()A.,B.,C.,D.,(★★★) 9. 在中,内角,,所对的边分别为,,,且,,.若点在边上,且,则()A.B.C.D.(★★★) 10. 已知函数,若对恒成立,则的取值范围是()A.,B.C.,D.(★★★) 11. 已知函数,若,,,则()A.(b)(c)(a)B.(b)(a)(c)C.(c)(a)(b)D.(c)(b)(a)(★★★)12. 在中,角,,所对的边分别为,,,已知,,,则__.(★★★) 13. 设向量,满足,,且,,则的取值范围是__.(★★★) 14. 不等式的解集为__.(★★★) 15. 关于函数有如下四个命题:① 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② 在,上单调递增;③函数共有6个极值点;④方程共有6个实根.其中所有真命题的序号是__.(★★★) 16. 已知函数,.(1)求的定义域与值域;(2)设命题的值域为,命题的图象经过坐标原点.判断,的真假,说明你的理由.(★★★) 17. 已知函数.(1)求的最小正周期及的图象的对称轴方程;(2)若,,求的取值范围.(★★★) 18. 已知函数,函数只有两个零点,设这两个零点为,.(1)证明:,.(2)证明:.(★★★) 19. 如图,与在同一个平面内,,,.(1)求;(2)若,且的面积为3,求的长.(★★★) 20. 已知函数.(1)求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2)确定在,上极值点的个数,并说明理由.二、单选题(★) 21. 在正方形中,为边上一点,且,,则()A.B.C.D.三、解答题(★★★) 22. 已知函数.(1)当时,讨论的单调性;(2)若,且恒成立,求的取值范围.。
吉林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吉林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共24题;共48分)1. (2分) (2019高一下·合肥期中) 如图,某历史学习小组收集了图片开展中国古代史的探究学习,其探究主题应该是()A . 手工业成就B . 印刷术推广C . 商业的繁荣D . 农业的发展2. (2分) (2017高一上·莆田月考)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材料反映的是()A . 血缘世袭制度B . 社会推荐制度C . 门第恩荫制度D . 考试选拔制度3. (2分) (2018高一下·桂林期中) 下列我国古代衣着织物的三种原料使用的先后顺序是()A . 丝—棉—麻B . 麻—棉—丝C . 麻—丝—棉D . 丝—麻—棉4. (2分)(2016·宁城模拟) 苏轼曾经指出:“民庶之家,置庄田,招佃农,本望租课,非行仁义,然犹至水旱之岁,必须放免欠负、贷借种粮者,其心诚恐客散而田荒,后日之失必倍于今故也。
”这说明宋朝时期()A . 佃户租种土地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权B . 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C . 开始出现租佃经营D . 地主具有开展民间赈济的义务5. (2分)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全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是在A . 宋朝B . 唐朝C . 元朝D . 明中叶以后6. (2分) (2019高一下·牡丹江期中)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始,下列属于洋务运动军用企业的是()A . 贻来牟机器磨坊B . 汉阳铁厂C . 开平煤矿D . 安庆内军械所7. (2分) (2019高一上·林芝期末) 如图反映的武装行动是()A . 太平天国运动B . 义和团运动C . 鸦片战争D . 甲午战争8. (2分) (2019高二上·山阳期中) 1919年,胡适在《新青年》杂志发表独幕剧《终身大事》,讲述一个五四新女性反抗父母包办婚姻的故事,指出人有权利来决定自己的婚姻生活。
吉林省梅河口五中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吉林省梅河口五中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梅河口市第五中学新高三摸底测试历史试卷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100分。
第I卷(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春秋时期开始有“县、郡”名称,原指直属于国君的土地。
楚国灭国很多,曾把县分封给功臣贵族,后来改为重要地区都掌握在国君手里,其他地区的贵族、功臣封地也逐渐由永远世袭改为两代以后就收归国家。
材料说明楚国( )2.“以诸侯为郡县,人人自安乐,无战争之患,传之万世,自上古不及陛下威德。
”历史的实践证明,这种想法( )A.是书生之见,荒诞无稽B.不合时宜,难以实践C.切合时情,迎合帝王D.是敌人阴谋,离间君臣3.如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4.宋朝欧阳修在《归田录》中写道:往时有钱昆少卿者,家世余杭人也。
杭人嗜蟹,昆尝求补外郡,人问其所欲何州,昆曰:“但得有螃蟹无通判处则可矣。
”这反映出宋代( )A.皇帝权力的过度膨胀B.通判拥有很大的权力5.明太祖废丞相后,曾下令:“内臣(宦官)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
但不久后又制定半印勘合制度:六部所行一切都须经过内府勘合,方可施用。
这样做的目的是( )6.伯里克利时代,雅典通过的一项法律规定:“对一切不相信现存宗教者和一切神明持不同见解者,立即治罪。
”根据这项规定,有些人遭到陪审法庭的审判。
这表明( )“持不同见解者”7.公元前123年的罗马《索贿罪法》规定,主持审理贪污受贿案件的裁判官应按照法定程序,从拥有一定财产的居民中挑选50名陪审员,组成陪审团参与审判。
由此建立起来的陪审制( )8.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不论首相丘吉尔的演说如何出色,仍然需要那位口吃的乔治六世,只有这位国王出现,才能使整个国家不分党派,不分种族,团结在一起。
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9.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联邦政府可以征税、征兵、发行纸币、决定军事及外交政策;总统享有行政大权,可以否决国会的立法,还是军队的最高统帅;国会有权调整国际及州际贸易;最高法院可以行使最高审判权。
吉林省梅河口五中、辽源五中、四平四中2021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

吉林省梅河口五中、辽源五中、四平四中2021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1第二章、第三章。
第I卷(选择题共44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8月24日电今天,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向社会发布《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1》(以下称蓝皮书)。
下图示意蓝皮书中1850~2025年全球平均气温变化(含预测)。
据此完成1~2题。
1.图示信息反映了全球平均气温A.呈持续下降趋势B.呈持续上升趋势C.呈波动性上升趋势D.呈先升后降趋势2.图示全球气候变化,可能对我国产生的影响是A.高山的雪线、林线均下降B.极端高温事件明显增多C.区域生态环境稳定性增强D.台风平均强度波动减弱土壤热通量表示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土壤表层和深层的热交换量。
下图为我国西北干旱区某绿洲及其相邻的沙漠土壤热通量日变化统计图。
据此完成3~5题。
3.沙漠深层土壤向表层土壤传递热量速度最快的时间是A.3:00B.8:00C.12:00D.24:004.沙漠土壤与绿洲土壤传递热量的速度差值最大的时间是A.4:00B.8:00C.12:00D.24:005.造成绿洲土壤与沙漠土壤的热通量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太阳辐射B.土壤性质C.地表植被D.大气逆辐射下图为以北极点为中心的气压带风带俯视图,其中粗黑圈表示气压带,箭头方向表示风带的风向。
据此完成6~8题。
6.此时北半球正值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7.与a处气候相比,b处A.常年受副高控制B.气温日较差大C.盛行风带来丰富水汽D.光照条件好,热量多8.图示季节A.南亚盛行东北风B.洛杉矶多阴雨天气C.北京香山枫叶变红D.巴西高原草木枯黄研究表明在没有较强气压系统活动情况下,山谷风环流对污染物聚集、扩散和输送才会产生重要影响。
2021年10月吉林省吉林市普通高中2022届高三上学期10月第一次调研测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无答案

★保密吉林市普通中学2021—2022学年度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调研测试历史一、选择题(本题24小题,每小题 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宗法社会等级与特权的结合,使得法有等差。
宗族对成员不仅拥有超越法的权力,甚至还具有抗拒法律的权力,影响了法律的执行过程和程序;对宗族内部事务的处理,人们信赖的是宗族的裁判,而不是官方的法庭和法律。
中国古代社会这一现象A. 成为专制制度形成的历史根源B. 有利于基层宗族力量的发展C. 严重破坏了社会秩序和社会安定D. 造成了中国社会结构的畸形2.据《史记·食货志》记载:“故太公望封于营丘,地潟卤,人民寡,于是太公劝其女功,极技巧,通鱼盐,则人物归之。
故齐冠带衣履天下,海岱之间敛袂而往朝焉。
其后……管子修之,设轻重九府,则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材料中体现的经济思想是A.家庭纺织业是发展经济的补充B.农业手工业由官府垄断经营C.主张放任开拓和反对国家干预D.商业发展有利于国家的富强3.“君无为,法无不为。
法行而君不必忧,臣不必劳,民但而守法”。
先秦时期的这一思想主张A. 勾画出道家无为而治的治国境界B. 适应了春秋时期争霸战争的需要C. 治理社会的方式应保持相对稳定D.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4.汉魏以来,关中和并州一带成为华夷杂居之地;羯族贵族石勒徙各族部落“三万余户于襄国”;前秦“徙江汉之人万余户于敦煌”。
十六国时期,为逃辟战祸,很多汉人从中原迁至边疆或逃入山区。
东晋时期,荆雍州蛮“其与夏人杂居者,则与诸华不别”。
这一时期各民族的杂居相处A. 铸就了魏晋时期开放融合的文化特征B. 使各民族社会发展水平差距基本消失C. 加快了儒、释、道三教融合发展步伐D. 推动了当时中国南北方经济快速发展5.晚唐780年开始实行的“两税法”的特点是“舍人税地”,依据土地资源而不是人口去征税。
宋朝至清朝基本继承了这一财税思想,从法律上确认和保护土地所有权,把征税重点放在土地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届吉林省梅河口五中、辽源五中、四平四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历史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1第四、五单元。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1839年,林则徐令英美鸦片商交出鸦片后,未封锁广州海口,只要求外商具结保证不携带鸦片。
此后半年中,共有62艘外国商船在保证不携带鸦片的情况下还在正常贸易。
只有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率英国商人退出广州,并下令英国商船一律不准进入广州贸易。
上述史实可以用来说明A.虎门销烟获得欧美各国广泛理解B.清政府秉持了自由贸易原则C.鸦片走私是中英冲突的主要诱因D.英国有意全面中断对华贸易2.右面漫画再现了《望厦条约》签订的场景。
该漫画A.揭露了清廷外交观念的落后B.揭示了《望厦条约》的不平等性C.指出了列强发动战争的目的D.反映了中国外交条约制度的确立3.下图是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的玉玺的印拓,上面刻有“天父天主、基督主王”等字样。
该玉玺反映了太平天国A.充满宗教神权色彩B.具有浓厚的反封建意识C.学习西方程度较深D.固守“天朝上国”的观念4.有学者认为,《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是脱离中国实际的、必定会失败的“超时代”闹剧。
其主要依据是,这两部文献A.严重迟滞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B.没有明确提出反封建的革命目标C.只能作为农民阶级的革命纲领D.提出的改革方案超越生产力水平5.1895年2月,在威海卫爆发了保护北洋海军根据地的防御战,北洋舰队弹尽粮绝。
面对求援,张之洞以南洋水军多为木制舰船,“管带不得力,炮手不精练,不过徒供一击”为由拒不奉诏。
仅派几百湘军出战,甚至截留军火,,以充湘军之用。
由此可见,甲午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是A.军事装备的落后B.晚清吏治的混乱C.军事策略的失当D.日军力量的强大6.1899年4月,《上刚子良相国书》中说:“伏念中国之近弱,自甲午之败始;而外洋各国之占我内地则自德之踞胶澳始;由是交涉之事日棘。
在彼则欲壑无厌,在我则动辄得咎,百端千事,应接不遑……”这说明当时A.国民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高涨B.八国联军侵华加剧民族危机C.帝国主义宰割中国的形势恶化D.中西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冲突7.在义和团运动发生时,外国传教士宣扬“反孝”甚或“仇孝”,这种上帝独大的“反孝”立场与当时“百善孝为先”的中国伦理形成了针尖对麦芒的态势。
这反映出当时A.义和团已有明确的反帝目标B.列强以期改造中国传统文化C.义和团曾弘扬中国传统文化D.中西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冲突8.下表是20世纪初我国知识界中部分革命组织的发展简表。
这些革命组织的成立A.推动了民主革命形势的发展B.体现了三民主义的指导意义C.促进了清末“新政”的启动D.表明革命拥有广泛群众基础9.1911年12月29日,17省都督府代表在南京举行会议,孙中山以16票(每省一票)当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这说明A.清朝政府的统治正式被推翻B.辛亥革命增强了国民的参政意识C.民主共和成为社会发展趋势D.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基本完成10.有学者认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欲将总统制改为内阁制,但已经建立的制度改动起来殊非易事,临时参议院不得不寻求平衡,在赋予内阁行政权力的同时,保留了总统制体制下国家元首享有的若干权力,以致后来发生府院之争。
该学者意在强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A.切实维护了共和体制B.在政体选择上因人立法C.扩大了参议院的权力D.在政体设计上存在缺陷11.下表是新文化运动主将陈独秀在五四运动前后思想观点的变化情况。
这些变化表明五四运动A.加快了革命领导力量的改变B.走上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C.影响了国人救国方案的选择D.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12.五四运动后,知识分子们感到“仅有学界运动,其力实为薄弱”,须找一个共同奋斗的同盟军,于是一部分学生领袖往民间去,跑到工人中去办工人学校,去办工会。
这一转变促进了A.中国共产党的诞生B.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C.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涨D.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13.继井冈山第一块革命根据地之后,中国大地上又出现了闽浙赣、湘赣、湘鄂赣、洪湖、湘鄂边、左右江海陆丰等地方“工农武装割据”,井冈山的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
这一现象可用来说明中国革命A.斗争策略与时俱进B.军事路线逐渐统一C.前途目标开始明朗D.逐渐找到正确道路14.1932年,中国共产党发表对时局的主张,要求“民众的苏维埃政府将无条件地没收地主阶级的一切土地与他们的生产工具,交给农民、兵士、群众,并取消一切苛捐杂税,实行统一的累进税”。
中国共产党的这一主张A.根本改变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B.意在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学说C.调动了农民生产和革命的积极性D.正式拉开了农村土地革命的序幕15.1934年初,日伪当局重新公布经过修正的《暂时保甲法》,接着又改变原东北行政区划,将东北划分为10个省,设5个军管区。
此外,在内蒙划4个省并在各省分别设立警备司令部,还在各地扩充伪警察机构。
日伪的这些举措旨在A.缓和侵华战争的紧张局势B.强化在中国的殖民统治C.改变对华侵略的战略方针D.破坏国共合作统一战线16.1939年,中国共产党在香港领导创办中国新闻学院。
在教学中,卢豫冬等人“经常对学生们讲《论持久战》……打开学生们的眼界”,使之“认识了抗日战争的全局……定了抗战必胜的信心”。
由此可知,该新闻教育机构的创办A.巩固了香港的舆论中心地位B.排斥了国民政府的政治影响C.推动了抗日战争形势的转变D.适应了民族解放战争的需要17.1945年8月,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答应把解放区100多万军队改编为20个师,仅占国民党军队的1/7;1946年1月,国共两党达成《停战协定》,中国共产党允许国民党在停战条件下可派五个军至东北;政协会议期间,中国共产党又从退让代表名额到承认“国大”旧代表做了原则性的让步。
这一系列“让步”反映了中国共产党。
A.渴望和平建国的真挚诚意B.在军队建设上出现右倾错误C.错误估计了国共内战形势D.努力建立中国特色民主政治18.1949年2月3日,人民解放军举行解放北平入城仪式,通讯记者刘白羽写道:“这时,欢迎的人们已经站立了整整一天,他们忘记了寒冷,忘记了饥饿,并与行进的队伍汇合起来,高唱‘我永远跟着你前进’,昂首通过一向为帝国主义禁地的东交民巷。
”这一场景A.表明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B.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古代建筑的保护意识C.说明帝国主义列强在华势力消亡D.宣示了广大军民对实现民族解放的坚定信念19.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是不断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迈进的过程,这一过程就是无产阶级通过努力争取获得政治解放、经济解放、社会解放、精神解放的过程。
可见,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人类解放中具有A.权威性B.渐进性C.整体性D.稳定性20.下表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大事记。
由此可知,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瓦解A.使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B.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借鉴C.标志着空想社会主义的破产D.表明同盟内部不具备联合的条件21.1871年4月10日,巴黎公社委员会决定:“市政厅伙食费规定每人每餐2法郎”,并严禁公社委员们的家属在公共食堂用餐。
这样就使公社的政府行政支出仅占总支出金额的1.3%。
此规定说明巴黎公社A.克服了官僚作风B.保障了人民利益C.践行了民主理政D.构建了廉洁政府22.马克思说,巴黎公社的选举,“正如个人选择权服务于任何一个为自己企业招雇工人和管理人员的雇主一样”,而“企业也像个人一样,在实际业务活动中一般都懂得在适当的位置上使用适当的人,万一有错立即纠正”。
马克思的这一论述强调了巴黎公社A.是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B.和平夺取政权的斗争方式C.具有鲜明的民主性原则D.成为无产阶级革命的典范23.1903年,俄国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创始人和领袖之一普列汉诺夫在《火星报》上发表文章《不该这么办》,“反对在俄国提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主张俄国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资产阶级革命和充分发展资本主义,在资本主义发展成熟的基础上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实践。
这一认识A.背弃了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B.否定了俄国革命爆发的迫切性C.根源于俄国国内矛盾的缓和D.符合落后国家革命实践的需要24.列宁在谈到消灭农奴制度和封建制度的社会关系时说:“从1917年10月25日(新历11月7日)到解散立宪会议(1918年1月5日)这十来个星期里,我们在这方面所做的工作,比资产阶级民主派、自由派(立宪民主党)以及小资产阶级民主派(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在他们执政的八个月里所做的要多千百倍。
”对这一观点解读合理的是A.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毫无作为B.十月革命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新局面C.十月革命是对二月革命的否定D.十月革命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5题14分,第26题13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3分,共52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4分)材料一鸦片战争发生后,西方人以交往不能仅仅局限在贸易层面为由,要求与中国政府进行直接而全面的外交往来。
作为自1757年就成为清朝唯一对外贸易港口的广州,自然成为清政府的属意之地,两广总督衙门就是清朝的外交部。
1856年10月,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英法联军的首先攻击点是广州,很重要的战略目标就是逼迫清政府将外交机构移到京都(北京),与清朝中央而不是地方当局打交道。
清廷担心外使入京后会直接挟制中国中央政府,故于1859年上谕授两江总督“为钦差大臣,办理各国事务”。
1860年10月,北京被英法联,军占领,清政府被迫签订《北京条约》,其中要点便是“外国使节长期驻守北京”。
1861年,总理衙门在北京成立,完成了清朝外交机构的转移。
——摘编自郭卫东《两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国外交体制的变迁》材料二自列强在北京设立驻华使馆后,清政府开始意识到对外遣使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1875年8月,清政府指派郭嵩焘出使英国,并于1877年1月在伦敦建立中国第一个驻外使馆。
之后,驻外使馆在欧、美、日等国陆续创设。
一批批公使走向世界,既体现了中国与西方关系的日益密切,也反映了中国人对世界认识的深入和变化。
公使中的大多数人成为传播西学,鼓吹社会、政治、文化、教育改革的先锋。
当列强想在中国扩大其利益时,公使直接与驻在国的外交部门交涉,阻止或削弱其扩张的势头。
在与驻在国进行的直接谈判中,驻派各地的领事们接触和了解了外国政治体制及运行机制,熟悉和掌握了国际规范与国际惯例等。
——摘编自姜德琪《中国外交近代化内在成因分析》(1)根据材料一,指出两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国外交体制的变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