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长单组分加成型硅橡胶贮存稳定性的研究进展
期末试卷参考答案

有机硅合成化学一、填空题1、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第IV族。
在地壳中丰度列第2位,在自然界中主要以熔点很高的二氧化硅和硅酸盐的形式存在。
2、写出下列取代基代号的含义:Me甲基、Et乙基、Ph苯基、Vi乙烯基、Ac乙酰基。
3、GB/T 2881-2008 工业硅,根据应用范围的不同,将工业硅分为两大类,即冶金用硅和化学用硅。
制备有机硅材料应选用化学用硅。
4、工业上,采用硅与氯甲烷直接反应制备甲基氯硅烷。
从甲基氯硅烷混合物中分离获得纯度较高的二甲基二氯硅烷,采用多塔连续分馏以及共沸精馏、萃取精馏和反应精馏等特殊精馏技术。
5、江苏是有机硅产业的大省,有机硅产能全球排名前四的“巨头”已先后在此投资建厂。
其中张家港市有道康宁和瓦克,南通市有迈图和信越。
6、有机硅材料按其形态和用途的不同,主要分为:硅烷偶联剂、硅油、硅树脂和硅橡胶等。
根据侧基有机基团的不同,混炼硅橡胶生胶主要分为甲基硅橡胶、乙烯基硅橡胶、苯基硅橡胶和氟硅橡胶四大类。
7、在有机硅聚合反应中,加入一定量封端剂的目的是控制聚合物的分子量;采用N2保护的原理是隔绝空气,防止氧化副反应。
8、制备混炼硅橡胶常用的环硅氧烷中间体有甲基环硅氧烷、甲基乙烯基环硅氧烷、甲基乙烯基苯基环硅氧烷和甲基乙烯基四氟丙基环硅氧烷等。
9、以环硅氧烷为单体,制备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的聚合反应,可选用的碱性催化剂有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锂等,聚合机理属于开环聚合,聚合过程可分为链引发、链增长、链转移和链终止四个阶段。
10、目前,信越化学的有机硅产能居日本第1位,全球第4位。
二、命名与结构简式三、解释下列名词或略语的含义1、RTV硅橡胶——室温硫化硅橡胶;HTV硅橡胶——热硫化硅橡胶2、LIM硅橡胶——液体注射成型硅橡胶;MQ树脂——由四官能度硅氧烷缩聚链节(Q)与单官能度硅氧烷封闭链节(M)构成的一类特种树脂3、VMQ——甲基乙烯基硅橡胶;PVMQ——甲基乙烯基苯基硅橡胶4、DMC——二甲基硅氧烷混合环体;VMC——甲基乙烯基硅氧烷混合环体5、D4——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 4vi ——四甲基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四、简答题1、简述制备缩合型液体硅橡胶基础聚合物—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的合成原理和方法以D4或DMC 为原料,在碱性催化剂作用下,经开环聚合、加水降解、中和或分解催化剂、脱除低沸物等过程,是工业生产中最常用的制备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的方法。
硅系延期药延期时间稳定性研究

硅系延期药延期时间稳定性研究
硅系延期产品在实际使用中,随贮存时间增长,质量发生变化,延期时间增长,延时精度变差,本文就全塑无柄钢珠手榴弹延期雷管通过理论分析及试验探讨常温和低温条件下硅系延期药延期时间变化规律,以及如何控制。
研究表明,硅粉高温处理后,在球磨混制延期药方式下,对产晶延期时间长贮稳定性无贡献;延期药混制后,经高温加速老化处理再用于产品装配可以使产品延期时间趋于稳定;低温对硅系延期药延期时间影响较大,延期时间增长。
加成型室温硫化硅橡胶的研究进展

年来有关如何提高加成型室温硫化硅橡胶的力学性能、改进催化剂的催化效率及应
用开发方面的研究较多。1 加成型室温硫化硅橡胶力学性能的改进加成型室温硫化
硅橡胶力学性能的改进通常从原料的选择和填料的选择两方面入手。111 原料的选
择加成型室温硫化硅橡胶的主要原料有含乙烯基的基胶、含氢硅油、催化剂、填料
及助剂。采用含端乙烯基的基胶有利于提高加成型室温硫化硅橡胶的抗撕性能采用
加成型室温硫化硅橡胶.合成橡胶工业2000233:1706 邸明伟张丽新何世禹等.纳米
粒子对硅橡胶的增强改性研究进展.现代化工2004241:657 杨海坤孙亚君.气相白炭 黑的表面改性.有机硅材料及应用1999135:158 庄清平.纳米SiO2粒子链对硅橡胶的
补强机理.机械工程材料2004.5285:469 王玮赵士贵张建明.加成型室温硫化硅橡胶
2001113:443
6201038
.20014 宋新锋唐丽珊张黎萍等.加成型液体硅橡胶交联剂的研究.2004年第十二届
中国有机硅学术交流会论文集南京2004.1655 黄伟黄英赵洪涛等.MQ硅树脂增强
性好对铝、铁或不锈钢无腐蚀28。加成型室温硫化硅橡胶在继电器灌封胶方面也有
应用29。313 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应用国外自20世纪60年代末就已使用加成型室温
硫化硅橡胶作为卫星太阳能电池的粘接剂代表性产品有德国的RTV-S691和
RTV-S69530其最大特点是热真空失重率低。近年来中科院化学所也较系统地开展了
理。常用的表面处理剂是能与SiO2表面的硅羟基发生化学反应的易挥发性有机物如
氯硅烷、醇、硅烷偶联剂、硅氧烷等7。对于白炭黑的增强机理庄清平指出主要是由
于SiO2纳米粒子链与聚硅氧烷分子链之间的缠结和吸附进行了无机与有机分子链
硅橡胶材料镇痛泵储药囊中的稳定性研究

[1] [2] 孟江平 . 抗抑郁新药琥珀酸去甲文拉法辛的研究进展 [J]. 中国药房, 2012, 23(10): 927-929. LIEBOWITZ M R, TOURIAN K A, HWANG E, et al. A double-blind,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study assessing the efficacy and tolerability of desvenlafaxine 10 and 50 mg/day in adult outpatients with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J]. BMC Psychiatry, 2013, 13(1): 1-9. TELLA S H, GALLAGHER J C. Efficacy of desvenlafaxine succinate for menopausal hot flashes [J]. Expert Opin Pharmacother, 2014, 15(16): 2407-2418. ARCHER D F, DUPONT C M, CONSTANTINE G D, et al. Desvenlafax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vasomotor symptoms associated with menopause: a double-blind,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of efficacy and safety [J]. Am J Obstet Gynecol, 2009(200): 238. e1-238.e10. KRISHNA K, NIMBARGI V, PANDA B. Desvenlafaxine succinate: Is it a new promise and hope for management of vasomotor symptoms in postmenopausal women?[J]. Apollo Med, 2013, 10(2): 146-151. WANG Y, WANG J, GUO J N, et al. Preparation and in vitro release of lacosamide gel-matrix tablets [J]. Chin New Drugs J(中国新药杂志), 2015, 24(5): 499-505. HE Y, ZHANG X X, PAN W S. Study on breviscapin hydrophilic matrics sustained release tablets [J]. Chin Pharm J(中国药学杂志), 2006, 41(2): 119-122. DODDA S R, BOGGRAPU P R. Development and in vitro-in vivo evaluation of controlled release matrix tablets of desvenlafaxine [J]. Pharmacol Pharm, 2012, 3(1): 15-19. AN F R, CUI L. A new drug for treatment of major depressive
硅橡胶的研究与应用进展_许莉

第28卷 第1期2007年2月特种橡胶制品Special P ur po se Rubbe r P roduc ts V o l.28 N o.1 F ebruary 2007硅橡胶的研究与应用进展许 莉1,腾雅娣2*,华远达2,张丽丽2(1.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北京 100039;2.沈阳化工学院应用化学学院,沈阳 110142)摘 要:综述了硅橡胶耐热性、耐寒性、导热性等机理,并指出了改变侧链结构、在主链中引入大体积链段和在胶料中加入耐热助剂是提高耐热氧老化性的3种途径。
引入少量改性链节来破坏分子链结构的规整性是提高硅橡胶耐寒性的主要途径,还归纳了硅橡胶在耐高温、耐寒性、绝缘性、导热性方面以及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和液体硅橡胶的应用。
关键词:硅橡胶;耐热性;耐寒性;导热性;绝缘性;液体硅橡胶中图分类号:T Q33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030(2007)01-0055-05收稿日期:2006-08-17作者简介:许 莉(1966-),女,北京市人,工程师。
*通讯联系人。
硅橡胶具有许多独特性能,如耐高低温、电器绝缘及生理惰性等,为其他有机高分子材料所不能比拟和替代,因而在航天、化工、农业及医疗卫生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并已成为国民经济重要而必不可少的新型高分子材料。
本文介绍了硅橡胶的耐热性、耐寒性、导热性、导电性、绝缘性、适应性研究和应用及液体硅橡胶的应用。
1 耐热性硅橡胶是高相对分子质量聚硅氧烷经补强、硫化等工序而制成的有机硅弹性体,其主链是以交替Si -O 键连接,由于Si -O 键键能比C -C 键键能高得多,因而硅橡胶具有高耐热稳定性。
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硅橡胶的耐热性已不能满足在苛刻条件下的使用要求。
因此,改善硅橡胶的耐热性是当前硅橡胶领域的热门话题。
1.1 耐热及降解机理硅橡胶在热氧老化过程中的结构变化可分为2类:(1)是侧链甲基的氧化反应;(2)是主链降解断裂反应[1]。
单组分室温硫化硅橡胶的配制_十一_黄文润

密封剂 1 密封剂 2
28
30
350
330
116
117
018
011
017
剥离
019
剥离
29
26
320
280
115
114
018
剥离
018
剥离
017
剥离
2131615 N - β- 氨乙基 - γ - 氨丙基三甲氧基 硅烷与六甲基二硅氮烷的热混合物增粘体系[ 296 ]
将 1 mol N - β- 氨乙基 - γ- 氨丙基三甲氧 基硅烷与 1 mol 六甲基二硅氮烷在氮气保护下 , 于 100 ℃混合 12 h ; 然后作为脱醇型 RTV - 1 硅 橡胶密封剂的增粘剂 , 可改善密封剂与 PBT 树 脂 、聚碳酸酯 、聚苯硫醚 、PET 树脂 、聚丙烯 、
单组分室温硫化 ( RTV - 1) 硅橡胶是将所 有成分混合 、包装在一个密封容器 (软管或封 筒) 内 , 使用时从密封容器中挤出 , 接触空气中 的湿气后硫化成弹性体的一类有机硅产品[1] 。前 面已介绍了 RTV - 1 硅橡胶密封剂的分类 、硫化 机理 、各种脱醋酸型 RTV - 1 硅橡胶密封剂的配 制[41 ,59 ] ; 脱酮肟型 RTV - 1 硅橡胶密封剂的配 制[94 ,127 ,153 ,170 ] ; 以及脱醇型 RTV - 1 硅橡胶的优 缺点 、多烷氧基硅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基胶的 制备方法[226] , 改进脱醇型 RTV - 1 硅橡胶贮存 稳定性的几种方法 、用双螺杆挤出机配制脱醇型 RTV - 1 硅橡胶的方法[252] , 低拉丝性 、低模量 脱醇型 RTV - 1 硅橡胶密封剂的配制方法[267] , 脱醇型 RTV - 1 硅橡胶密封剂常用的增粘剂[287] 。
加成反应型硅橡胶的研究进展_涂志秀

第4期加成反应型硅橡胶的研究进展涂志秀,杨 洋,刘安华,王 鹏(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广州 510640)摘要:简介硅橡胶的分类及硫化方法,重点描述加成反应型硅橡胶的硫化机理及加成硫化反应的影响因素。
指出铂配合物是硅橡胶加成硫化反应最为有效的催化剂,其催化机理较为复杂,存在多种类型的反应;抑制剂和防中毒剂也影响硅橡胶的硫化效果。
现阶段,国内外对加成反应型硅橡胶的研究多集中在提高强度、改善耐热性和改进注射成型方法等方面。
关键词:硅橡胶;加成硫化;铂配合物;催化剂中图分类号:T Q333.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890X(2006)04-0251-03作者简介:涂志秀(1982-),女,河南平顶山人,华南理工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加成型有机硅橡胶的研究。
硅橡胶具有耐高低温、耐紫外线、绝缘、憎水、耐辐射、耐天候、透气性好及压缩变形率低等优异性能,且品种繁多,从高新技术到基础产业都得到了广泛应用[1]。
本文简要介绍硅橡胶硫化方法,重点描述硅橡胶的加成硫化反应。
1 硅橡胶分类简述硅橡胶按照硫化温度可分为高温硫化(热硫化)型和室温硫化(包括低温硫化)型两大类;按照产品形态及配合方式可分为混炼硅橡胶和液体硅橡胶两大类;按照硫化机理可分为自由基交联型、缩合反应型和加成反应型三大类。
硅橡胶分子通式如下:式中端基X 及侧链取代基Y 为反应性基团。
缩合反应型硅橡胶是利用具有反应活性的端羟基与各种多官能基交联剂进行缩合反应制得;加成反应型硅橡胶则利用具有反应活性的乙烯基与含氢硅油加成交联制得[2]。
与缩合反应型硅橡胶相比,加成反应型硅橡胶具有硫化过程中不产生副产物、收缩率极小、能深层硫化的优点,容易制得高纯度、高透明且具有阻燃功能的产品,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计算机键盘、汽车垫片、防粘涂层、压敏胶带、医用材料等诸多方面[3]。
加成反应型硅橡胶的混炼胶主要由基础聚合物(乙烯基硅氧烷)、交联剂(含Si )H 键的硅氧烷)、填料(白炭黑等)、催化剂(铂配合物等)等组成,并多以双包装形式提供给用户。
加成型热固化硅橡胶使用中常见原因及解决办法

加成型热固化硅橡胶使用中常见原因及解决办法A、胶不固化出现问题的原因:加成胶中的催化剂中毒或过期失效;固化温度不够或时间不够造成固化不完全。
造成问题的原因可能是:因为计量器具误差或人为的因素造成配胶比例错误;产品超过了储存期或接近储存期造成失效、效能降低;储存时因储存不当造成产品中催化剂失效或效能降低;使用时的环境中有使催化剂中毒的因素,如含磷、硫、氮的有机化合物,或与加成硅胶同时使用聚氨酯、环氧树脂、不饱和聚脂、缩合型室温硫化硅橡胶等产品;固化温度不够或时间不够造成固化不完全。
解决办法:计量器具必须定期校验;双组分配胶时采用双人制度;保证生产厂家要求的储存条件,并注意储存期,使用时遵循“先进先出”原则,保证在尽可能短的有效期内使用完毕。
工作场所远离其它可能有害的有机化合物,严禁吸烟后立即使用胶料。
B、与基材的粘接性差出现问题的原因:加成硅橡胶的自身缺陷;未对所粘接的材料进行表面的处理;或基材材质更改。
造成问题的原因可能是:未选择粘接性的产品牌号;因为计量器具失效或人为的偶然误差造成双组分配胶比例错误;产品超过了储存期而失效或效能降低;储存时因储存不当造成产品中催化剂失效或效能降低;使用时未能选择适当的增粘底涂剂;升温过高和固化速度过快,产生因温度变化而发生的膨胀系数不同造成的粘接性差;单组分从冰柜取出立即使用,而未放置一段时间“回温”。
解决办法:选择增粘型的加成硅胶产品;计量器具必须定期校验;双组分配胶时采用双人制度;注意储存期,遵循“先进先出”原则;正确按照要求储存,保证胶的有效性;为保证粘接性,尽量在使用时选择使用配套的增粘底涂剂;固化时,为避免高温下固化速度过快而产生的内应力,尽量采用分阶段固化的方式,避免高温过快固化;单组分产品从冰柜取出后不立即使用,而是放置一段1~2小时,使胶与环境达到温度平衡再使用。
C、粘度有变化原因:加成胶的配方或生产不稳定;或超过储存期而变化。
造成的原因可能是:因为计量器具失效或人为的偶然误差造成双组分配胶比例错误;单组分胶过了储存期或接近储存期而失效;储存时因储存不当造成;使用时,双组分一次配胶太多,超过允许操作时间,使前半部分的胶料粘度偏低,而后半部分的胶料粘度偏高;单组分则在使用环境温度下,放置时间过长,尤其是夏天未用完部分;使用时的环境温度过高;生产厂家的批次不稳定,超出了规定允许的粘度波动范围;所选择的产品规格型号不符合所需要使用的产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 介绍了单组分加成型硅橡胶的优点 , 重点综述了解决单组分加成型硅橡胶室温贮存稳定性的 途径。 关键词: 单组分,加成型,稳定性,铂催化剂,有机磷,炔醇 中图分类号: TQ333. 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4369 ( 2011 ) 06 - 0405 - 05
与缩合型硅橡胶相比,加成型硅橡胶具有硫 化过程不产生副产物、 收缩率极小、 能深层硫 化、更加环保等优点,在高温下的密封性也比缩 [1 ] 合型硅橡胶好 。 双组分加成型硅橡胶在使用 前需将 A、B 两个组分混合,混合后的使用期较 短,且使用后需处理残留胶和清洗设备、 仪器 等
( 6)
很经济
[40 ]
。
( 8)
将结构如式 8 的有机磷加入到硅橡胶中, 产 [41 ] 品硫化后的耐长期压力性可得到提高 。 1. 3 其它延长室温贮存稳定性的方法
在含氢硅油的硅氢基旁或在乙烯基硅油的乙 烯基旁引入大基团, 可抑制硅氢化反应的进行。 这种硅橡胶在初期反应较慢,适合做模具胶; 在
· 408 ·
按化合物类型分抑制剂包括: 含磷化合物 ( 如三苯基膦) ; 含氮化合物 ( 如三醋酸胺 ) ; 四 甲基乙基二胺和苯并三唑; 含硫化合物; 炔化合 物 ( 如 1 - 环己炔醇 ) ; 三丙烯异腈尿酸; 过氧 化氢 化 合 物; 马 来 酸 衍 生 物; 多 乙 烯 基 硅 氧 [26 ] 烷等 。 抑制剂各有优缺点。多乙烯基硅氧烷的抑制 效果不太好, 一般用在双组分中调节操作时间, 几乎没有在单组分中使用。 含 N、 S、 P 化合物 由于易使铂催化剂中毒,过去使用较少。 炔醇的使用较普遍; 但炔醇的沸点较低,在 加热硫化过程中易挥发从而造成硫化物表面打 皱。1 - 环己炔醇的沸点稍高,但由于熔点较高, 在室温下一般呈结晶状态,使用很不方便。用含
5 原子的环烃; R 可以是相同的或不相同的基团, 6 这些基团可以是氢原子, 卤素原子,—SiR3 ,— 4 4
加热后会失去抑制效果的抑制剂 ( 如聚有机氢 硅氧烷、含铂聚有机氢硅氧烷催化剂和炔醇反应
[20 ] [21 ] 的产物 ,有机磷化氢和亚磷酸盐 , 苯并三 [22 ] [23 - 24 ] ,不饱和酰胺化合物等[25]) 。 唑 ,酸酯
8
8
第6 期
何霞等 . 延长单组分加成型硅橡胶贮存稳定性的研究进展
· 407 ·
氢硅油与炔醇反应,制成硅烷化炔醇可以改善 1 - 环己炔醇的结晶问题,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
[27 - 29 ] 。 另 外, 炔 醇 和 亚 砜 化 合 抑制剂 的 沸 点 [30 ] [31 ] 物 、氢过氧化物 存在着同样的问题: 如果
7 × 10 , 在 25 ℃ 条件下可贮 7, 11 - 三甲基十二炔 - 1 - 存 30 天; 再加入 3 ,
醇做抑制剂, 配成的加成型硅橡胶可贮存 15 周 [14 ] 以上 。 ( 1) 原子的烃基取代的单价化合物; e = 0 ,1 ,2 ,3 ; f = 0 ,1 ,2 ,3 ; 且在硅烷中 e + f = 4 , 在硅氧烷 中 e + f = 0 ,1 ,2 ,3 ,且至少有一个结构单元中 e 不为 0 。 结构如式 2 的铂催化剂在 40 ℃ 以下为惰性, 几乎没有化学活性, 当温度升到 40 ℃ 以后又表 现出极高的催化活性
[2 ]
份数有限,最多能加 5 份。而且这种微胶囊化催 化剂属于很细小的粉末,铂催化剂埋藏很浅,树 脂胶囊容易破裂,从而降低单组分加成型硅橡胶 [9 ] 的室温贮存期 ; 另外, 由于微胶囊化铂催化 剂的粒径大小不一,在胶料中分散不均匀,会导 致胶料硫化不好, 加上制作过程复杂, 成本较 高,目前一般未被采用。 加入邻苯二甲酸二乙酯或氨烃基聚硅氧烷配 位的铂催化剂制成的单组分加成型硅橡胶在室温 [10 - 11 ] , 但延长贮存期的效果不 下有一定稳定性 太明 显。 在 100 份 加 成 型 液 体 硅 橡 胶 中 加 入 1. 89 份铂的质量分数为 0. 88% 的氨烃基聚硅氧 烷配位的铂催化剂,60 ℃ 下 存 放 3 天 不 凝 胶, 100 ℃ 下 20. 4 min 完全硫化。而加入我们自制的 邻苯二甲酸二乙酯配位的铂催化剂时 ,单组分加 成型硅橡胶在室温下 2 天即完全硫化。 最近一些专利报道了在室温下没有催化活性 或活性很低、当加热到一定温度下又表现出很高 活性的铂催化剂。 [12 ] 以结构如式 1 的环状铂催化剂 配制的单 组分加成型硅橡胶在室温下可以保存 80 天以上, 在 40 ℃ 可以保存 10 天以上; 这种催化剂由于含 有氮而能有效地延长室温的贮存期 。 1 式中,R 可以是不饱和或支链型的含 4 ~ 18 个碳原子的基团,也可以是含 6 ~ 28 个碳原子的 5 环烃或二环烃; R 是被含有 1 ~ 26 个碳原子的
OR 或是被含有 1 ~ 24 个碳原子的烃基取代的单 6 价基团。R 可以是相同的或不相同的基团, 这 些基团可以是氢原子,卤素原子,—OR 或是被 8 含有 1 ~ 24 个碳原子的烃基取代的单价基团 。R 可以是相同的或不相同的基团,这些基团可以是 6 氢原子,—SiR3 ,或是被含有 1 ~ 20 个碳原子的 烃基取代的单价基团。 s、 乙烯基质量分 另外, 在黏度为 230 mPa· 数为 0. 61% 的乙烯基硅油中加入 2. 1 份活性氢 质量分数为 0. 17% 的含氢硅油, 再加入结构如 式 3 的铂催化剂,铂的加入量为乙烯基硅油和含
[37 ]
过去使用较少,但一直受到关注。近几年关于磷 化合物做抑制剂的报道有很多结构如式 4 ~ 式 6 的有机磷抑制剂
R1 P R2 R3 ( 4) ( R1 O ) ) a H ( 3 - a) P ( 5)
[33 - 35 ]
。
成的硅橡胶在 40 ℃ 下存放 30 天后,硅橡胶的黏 [38 ] 度没有上升。130 ℃ × 30 min 即完全硫化 。 三价磷化合物如亚磷酸盐和三烷基磷有很好 的抑制效果。目前已经用作抑制剂的有三烷基磷 和三芳基磷,它们可单独使用或与铂的乙烯基硅 [39 ] 油混合使用 。 单组分加成型自粘硅橡胶时使用结构类似式 7 的有机磷做抑制剂 ( 结构如式 8 ) 时对延长室 温贮存期很有帮助; 而且有机磷有很好的流动 性,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处理起来非常方便,也
[3 ]
。
早期的办法是将催化剂和胶料分开 ,即将铂 催化剂用热塑性树脂包覆起来,当加热到热塑性 树脂的软化点时释放出铂催化剂 ,从而发生交联 反应,这种方法在理论上能很好的延长单组分加 成型硅橡胶的室温贮存稳定性
[4 - 8 ]
。 但这种微胶
囊化催化剂由于树脂与硅油的相溶性不好而加入
收稿日期: 2011 - 05 - 13 。 作者简介: 何霞 ( 1985 —) ,女,硕士生,研究方向为有机 硅高分子环境材料。电话: 13880104086 。
[13 ]
。
( 3)
3 式中,R 是氢基,含有 1 ~ 8 个碳原子的烷 基或含有 3 ~ 8 个碳原子的环烷基; T1 , T2 是相
同的基团,为含有 1 ~ 8 个碳原子的烷基或含有 3 ~ 8 个 碳 原 子 的 环 烷 基; R d , R e 为 相 同 的 基 团,是含有 1 ~ 8 个碳原子的烷基或含有 3 ~ 8 个 碳原子的环烷基。 1. 2 加入抑制剂
[15 ] 抑制剂一般分为两类 。 第一类是常温下 有很好的抑制效果、加热后能从胶料中挥发出去 [16 ] [17 ] 的抑 制 剂 ( 如 吡 啶 、 丙 烯 腈 、 全 氯 乙 [18 ] [19 ] 烯 、炔化合物 等 ) 。 第二类是不挥发, 但
( 2) 式中,R 为 取 代 的 或 未 被 取 代 的 二 烯 烃, 与铂至少有一个 Л 键相连, 且 R 含有 4 ~ 18 个 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烯烃,或是含有 6 ~ 28 个碳
但这些有机磷抑制剂与硅油的相容性不太 , 好 从而使胶料的室温贮存稳定性不好 ,导致其 提前硫化。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有人合成了结构 如式 7 的有机磷化合物。该抑制剂在室温下对催 化剂有很好抑制效果, 但当加热到 50 ~ 200 ℃ , 尤其 是 100 ~ 150 ℃ 的 时 候, 催 化 剂 又 恢 复 [36 ] 活性 。
R1 O P R P R O
2
含氢硅油为端含氢硅油,这 3 种抑制剂的抑制效 果都不太好; 如果端含氢硅油与支链型含氢硅油 混合使用抑制效果更差。 采用单烷基胺和烯烃基二胺做抑制剂可以解 决以上问题,烷基或烯烃包含 2 ~ 4 个碳原子,如
3 2 4 R1 2 NR NR2 和 R NH2 ( 式 中 R1 、 R2 为 甲 基, R3 为次乙基) 。不过胺的沸点较低,当硅橡胶暴露在
技术进展
,2011 ,25 ( 6 ) : 405 ~ 409 SILICONE MATERIAL
延长单组分加成型硅橡胶贮存稳定性的研究进展
何
1, 2 1 2 霞 ,毛云忠 ,赵仕林
( 1. 中蓝晨光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成都 610041 ; 2. 四川师范大学,成都 610068 )
6 烃基取代的二价化合物; R 是被含有 1 ~ 20 个碳
。采用 单 组 分 包 装 不 但 解 决 了 上 述 问 题,
还可节约包装材料,减少资源浪费。相对于双组 分加成型硅橡胶,单组分加成型硅橡胶还具有便 于贮存和运输、使用方便等优点。
1
解决室温贮存稳定性的途径
加成型硅橡胶的基本成分有乙烯基硅油 、补 强填料、含氢硅油、交联剂、催化剂,当这些组 分混在一起时会发生交联反应; 即使加入普通抑 制剂也只能有限的延长交联时间 ,在室温下一般 24 h 后就会硫化。 因此, 单组分加成型硅橡胶 的关键在于解决胶料在室温下的贮存稳定性 。目 前,解决室温贮存稳定性的方法一般是加入低活 性催化剂和抑制剂。 1. 1 加入低活性催化剂 铂催化 剂 是 加 成 型 硅 橡 胶 常 用 的 催 化 剂。 Karstedt 催化剂由于具有很高的活性而不适合于 单组分加成型硅橡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