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企业人员岗位划分

合集下载

制造业等级薪酬体系职位薪酬示例表

制造业等级薪酬体系职位薪酬示例表

制造业等级薪酬体系职位薪酬示例表
介绍
这份文档旨在提供一个制造业等级薪酬体系职位薪酬示例表。

制造业薪酬体系是制造企业根据职位等级和岗位要求来确定薪酬范围的体系。

下面是一些职位等级和其对应的年薪范围示例。

职位薪酬示例表
以下是一些制造业中常见职位等级和其年薪范围的示例表:
- 高级经理:300,000 - 500,000人民币
- 高级工程师:200,000 - 300,000人民币
- 制造工程师:150,000 - 250,000人民币
- 技术员:100,000 - 150,000人民币
- 操作工:70,000 - 100,000人民币
请注意,以上数据仅为示例,实际的薪酬范围可能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和地区差异而有所不同。

总结
制造业等级薪酬体系职位薪酬示例表提供了一些制造业中常见职位等级和其年薪范围的示例。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企业确定适当的薪酬水平,根据职位等级和岗位要求为员工设定合理的薪酬范围。

然而,具体的薪酬范围仍需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决定。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实际情况请根据具体需要进行调整)*。

制造业仓储部门工作岗位及工作职责

制造业仓储部门工作岗位及工作职责

制造业仓储部门工作岗位及工作职责制造业仓储部门是制造业企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门,它负责着原材料和成品的管理、存储和分发工作。

本文将详细介绍制造业仓储部门的工作岗位及工作职责。

一、仓库管理员仓库管理员是制造业仓储部门中最基础的岗位之一,他们负责仓库内物品的管理和维护。

具体职责包括:1. 负责接收、检验、验收和入库物品,确保物品的数量和质量与订单相符。

2. 负责对仓库内物品进行分类、标记、装箱和贮存,确保物品的安全和有序。

3. 负责定期盘点仓库内的物品,确保库存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 负责物品的出库和发货工作,按照订单要求进行包装和装运。

5. 负责记录和更新物品的库存信息,及时上报库存变动情况。

二、物料管理员物料管理员是制造业仓储部门中负责物料管理的岗位,他们负责对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采购、存储和分发工作。

具体职责包括:1. 负责与供应商进行沟通和协商,确保原材料和零部件的及时供应和质量可靠。

2. 负责制定物料采购计划和采购订单,确保物料的供应与生产进度相匹配。

3. 负责对物料进行验收和入库,确保物料的质量和数量与采购订单相符。

4. 负责物料的储存和保管,按照物料属性进行分类和标记,确保物料的安全和易于管理。

5. 负责物料的分发和调拨,按照生产计划和需求进行发放,确保生产线的正常运转。

三、配送员配送员是制造业仓储部门中负责货物配送的岗位,他们负责将成品从仓库分发到销售点或客户处。

具体职责包括:1. 负责按照订单和配送计划,将成品从仓库取出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

2. 负责对货物进行装车和卸货,确保货物的安全和完好。

3. 负责与客户进行沟通和协调,解决配送过程中的问题和意见。

4. 负责记录和更新配送信息,及时上报配送情况和异常情况。

5. 负责维护配送工具和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和保持良好状态。

四、仓储主管仓储主管是制造业仓储部门中的管理岗位,他们负责对仓库运作进行全面管理和协调。

具体职责包括:1. 负责制定仓库管理制度和流程,确保仓库运作的规范性和高效性。

制造业企业人员岗位划分精编版

制造业企业人员岗位划分精编版

制造业企业人员岗位划分精编版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一、二、三线人员岗位划分各子公司:为了加强我集团的岗位管理,更好的管理和控制定岗定编工作,根据总裁指示,特制定此岗位划分标准。

请各子公司按《集团各子公司业务板块划分表》(见附件)中本公司所在板块的划分标准进行划分,并将划分后的岗位分类按《一、二、三线人员统计表》(见附件)统计,经人力资源负责人审批后,于11月20日前将电子版串发至人力中心李方处,具体岗位划分如下:一、岗位类别分三类:一线人员、二线人员和三线人员。

1、一线人员:指在生产区域中直接参与产品制造的岗位。

2、二线人员:指在生产区域中间接参与产品制造的岗位、或服务于员工后勤生活的岗位。

按岗位工作的内容划分为生产辅助人员和后勤服务人员。

3、三线人员:指在组织中行使管理职能,指挥或协调他人完成具体任务的岗位,或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岗位。

按岗位工作的内容划分为职能管理类、营销管理类、生产管理类和技术类二、公司类别及岗位划分标准集团总部高层及各中心管理岗位属于职能管理类。

集团下属子公司按照公司业务划分为制造板块、房地产板块、资本运作板块及其他。

1、制造板块一线人员:分为生产班组长、机械加工类、下料类、装配类、运输类及其他。

机械加工类:车工、铣工、刨插工、磨工、镗工、钻工、铆焊工、钳工、拉床工、制齿工、加工中心下料类:剪切下料工、气割下料工、数控下料工、锯床工装配类:机械装配工、电器装配工、配线工运输类:装卸工、转运工、叉车司机、汽车吊司机、货车司机、平板车司机、配送员其他:油漆工、天车工、司索工、指挥工、热处理工、木工二线人员:分为生产辅助人员、后勤服务人员。

生产辅助人员:从事生产调度、质量检测、售后服务、材料统计、工时统计、电力维护、电气及机械维修、仓库保管、废料管理、地磅管理、气站管理、车间保洁及车间力工的岗位。

01制造部职责及岗位职责

01制造部职责及岗位职责

01制造部职责及岗位职责
01制造部是一个关键的部门,负责生产和制造公司的产品。


下是01制造部的一些主要岗位职责:
1. 生产主管,负责监督生产线的运作,确保生产进度和质量达
到公司的要求。

负责协调生产计划,调配人力和资源,解决生产过
程中的问题。

2. 质量控制员,负责监督产品质量,制定和执行质量控制标准
和流程。

负责检验和测试产品,确保产品符合公司的质量标准。

3. 设备维护工程师,负责设备的维护和维修工作,确保设备正
常运转,减少生产中断和故障率。

负责制定设备维护计划,及时处
理设备故障。

4. 生产操作工,负责生产线上的具体操作工作,按照生产计划
完成产品的加工和装配工作。

负责遵守生产安全规定,确保生产过
程中的安全和质量。

5. 生产计划员,负责制定生产计划,根据市场需求和公司资源,
合理安排生产任务和生产线的调度。

负责与销售部门和采购部门协调,确保生产计划的顺利执行。

以上是01制造部的一些主要岗位职责,每个岗位都有其重要性,需要团队合作,确保公司产品的生产和质量达到公司的要求。

机械岗位分类

机械岗位分类

机械岗位分类
机械岗位分类是将机械行业中的各种岗位按照其特点和工作性质进行分类的一种方式。

以下是常见的机械岗位分类:
1.机械设计工程师:主要负责机械产品的设计和开发,
包括制定设计方案、绘制图纸、选择材料等。

2.机械制造工程师:主要负责机械产品的制造和生产,
包括生产线的设计、优化和管理等。

3.机械维修与保养工程师:主要负责机械设备的维修和
保养,包括设备的故障诊断、维修和保养计划的制定等。

4.机械质量控制工程师:主要负责机械产品的质量控制
和检验,包括质量标准的制定、检验流程的规划等。

5.机械工艺工程师:主要负责机械产品的工艺设计和改
进,包括工艺流程的制定、工艺文件的编制等。

6.机械采购工程师:主要负责机械产品的采购和供应商
管理,包括供应商的开发、采购合同的签订等。

7.机械生产与计划工程师:主要负责机械产品的生产和
计划管理,包括生产计划的制定、生产进度的控制等。

8.机械安全工程师:主要负责机械生产的安全管理和监
督,包括安全标准的制定、安全培训的组织等。

以上是常见的机械岗位分类,不同的岗位有着不同的职责和工作内容。

在机械行业中,这些岗位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机械产品的设计、制造、维修和保养等工作。

制造业定岗定编定员(三定)管理办法

制造业定岗定编定员(三定)管理办法

制造业定岗定编定员(三定)管理办法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公司定岗定编、岗位定员的制定等管理程序。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各单位。

2 术语与定义定岗定编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根据公司既定的发展战略、生产规模,对公司的岗位设置和岗位编制进行明确。

岗位定员是采取一定的程序和科学的方法,对确定的岗位进行各类人员的数量及素质配备。

3 管理职能3.1 人力资源部负责公司机构的设立、调整。

3.2 人力资源部是公司定岗定编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按机构的设置及职责权限提出定岗定编及定员方案。

3.3 各事业部(单位)负责提出本单位定岗定编设置建议和岗位定员方案,并按要求提供相关资料。

4 管理内容与要求4.1定岗定编和岗位定员的原则任务目标原则,以战略为导向,强调岗位与组织的有机衔接;以企业的战略为导向,以现状为基础,强调岗位对未来的适应。

在进行岗位定员编制时,应明确该组织的发展方向和任务目标,以事为中心,因事设岗,因岗配人。

命令统一原则,在进行岗位定员编制时,应以有利于组织实现统一领导和指挥为原则,建立起严格的责任制,避免职能重叠和无人负责现象,保证全部活动的正常进行。

权责对等原则,在进行岗位设计时,应责任明确,权责恰当,利益合理。

精干高效原则,队伍精干是提高效能的前提。

在进行岗位编制时,应遵循精干高效原则,做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保质保量,负荷饱满。

4.2岗位分类生产操作人员指按生产工艺过程直接操纵机器和工具,使产品对象表面及结构发生重量、质量、形状大小、物理、化学性质等变化的全部生产人员。

技术管理人员指从事具有一定技术含量岗位工作的人员,如:质量控制、标准化、材料定额、工时定额、翻译、计算机系统管理、职业卫生防护、安全环境管理等。

技术序列人员指专职从事产品设计、工艺分析等工作的人员。

管理人员指各级职能机构中从事行政、生产、经营管理和党群工作的人员。

辅助生产人员指为保证生产操作人员不间断地、顺利地完成产品生产任务提供直接服务的人员,包括动力生产、设备维修、工具制修、仓库保管、运输等人员。

制造业财务部门的岗位设置

制造业财务部门的岗位设置

制造业财务部门的岗位设置一、财务部门的重要性财务部门是制造业企业中不可或缺的部门之一,其主要职责是负责企业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

财务部门的岗位设置对于企业的财务运作和决策具有重要影响,合理的岗位设置能够提高财务工作效率,确保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

二、财务部门的岗位设置及职责1. 财务经理财务经理是财务部门的核心岗位,主要负责企业财务管理的全面工作。

财务经理需要具备扎实的财务知识和丰富的管理经验,能够制定和实施财务管理政策和制度,负责资金的筹措和使用,进行财务分析和预测,参与重大经营决策等。

2. 会计主管会计主管是财务部门的重要岗位,主要负责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

会计主管需要熟悉会计准则和法规,能够编制和审核企业的财务报表,处理日常的会计事务,管理固定资产和存货等。

3. 财务分析师财务分析师是财务部门的专业岗位,主要负责对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

财务分析师需要具备扎实的财务知识和较强的数据分析能力,能够通过财务比率分析、财务模型建立等方法,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估和预测,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参考。

4. 成本会计成本会计是财务部门的专业岗位,主要负责企业的成本核算和控制工作。

成本会计需要熟悉企业的成本结构和成本管理方法,能够进行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为企业的生产决策和成本控制提供支持。

5. 税务经理税务经理是财务部门的重要岗位,主要负责企业的税务管理工作。

税务经理需要熟悉税法和税务政策,能够合理规划企业的税务筹划,处理税务申报和税务审计等工作,确保企业的税务合规和优化税务成本。

6. 资金管理师资金管理师是财务部门的专业岗位,主要负责企业的资金管理工作。

资金管理师需要具备较强的资金分析和管理能力,能够合理规划和运用企业的资金,进行资金预测和风险控制,保证企业的资金安全和流动性。

7. 财务助理财务助理是财务部门的基层岗位,主要负责协助各岗位的日常工作。

优化车间人员岗位配置

优化车间人员岗位配置

优化车间人员岗位配置现代制造业中,车间人员岗位配置是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的重要一环。

优化车间人员岗位配置可以使得工人的技能和经验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同时也可以调整岗位之间的合作关系,提高整个车间的运作效率。

本文将从人员分类、岗位设计和优化措施等方面介绍如何优化车间人员岗位配置。

一、人员分类在车间中,根据工人的技能和经验水平的不同,可以将人员分为几个不同的分类。

一般来说,可以将工人分为初级工人、中级工人和高级工人三个层次。

初级工人主要从事一些简单的操作工作,不需要较高的技能和经验;中级工人则需要具备一定的技能和经验,能够独立完成一些较为复杂的操作;高级工人则需要具备较高的技能和经验,能够解决一些复杂的技术问题。

二、岗位设计岗位设计是优化车间人员岗位配置的重要一环。

在设计岗位时,需要根据工人的分类和任务的要求来确定不同岗位的职责和工作内容。

一般来说,可以将岗位设计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任务分解:将整个生产过程分解为不同的任务,确定每个任务的具体要求和工作内容。

2. 岗位划分:根据任务的要求,将相关的任务归集到一个岗位上,形成一个完整的岗位。

3. 职责明确:为每个岗位明确具体的职责和工作范围,明确工人需要完成的任务和达到的要求。

4. 岗位细化: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岗位,可以进行细化,将一些具体的任务再次分解为更小的任务,以便更好地进行任务分配和协调。

三、优化措施为了进一步优化车间人员岗位配置,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1. 技能培训:为工人提供技能培训和学习机会,提升其技能水平和专业知识。

这样可以使得工人在岗位上更为熟练,同时也可以提高其在岗位上的满意度。

2. 交叉培训:对于一些具备一定技能的工人,可以进行交叉培训,使得他们能够完成不同岗位上的任务。

这样可以增加岗位之间的灵活性,提高整个车间的适应能力。

3. 绩效评估: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机制,根据工人的实际表现来确定岗位的合理配置,激励工人积极工作,同时也可以识别出一些优秀的工人,为其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二、三线人员岗位划分
各子公司:
为了加强我集团的岗位管理,更好的管理和控制定岗定编工作,根据总裁指示,特制定此岗位划分标准。

请各子公司按《集团各子公司业务板块划分表》(见附件)中本公司所在板块的划分标准进行划分,并将划分后的岗位分类按《一、二、三线人员统计表》(见附件)统计,经人力资源负责人审批后,于11月20日前将电子版串发至人力中心李方处,具体岗位划分如下:
一、岗位类别
分三类:一线人员、二线人员和三线人员。

1、一线人员:指在生产区域中直接参与产品制造的岗位。

2、二线人员:指在生产区域中间接参与产品制造的岗位、或服务于员工后勤生
活的岗位。

按岗位工作的内容划分为生产辅助人员和后勤服务人员。

3、三线人员:指在组织中行使管理职能,指挥或协调他人完成具体任务的岗位,
或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岗位。

按岗位工作的内容划分为职能管理类、营销管理类、生产管理类和技术类
二、公司类别及岗位划分标准
集团总部高层及各中心管理岗位属于职能管理类。

集团下属子公司按照公司业务划分为制造板块、房地产板块、资本运作板块及其他。

1、制造板块
一线人员:分为生产班组长、机械加工类、下料类、装配类、运输类及其他。

机械加工类:车工、铣工、刨插工、磨工、镗工、钻工、铆焊工、钳工、拉床工、制齿工、加工中心
下料类:剪切下料工、气割下料工、数控下料工、锯床工
装配类:机械装配工、电器装配工、配线工
运输类:装卸工、转运工、叉车司机、汽车吊司机、货车司机、平板车司机、配送员
其他:油漆工、天车工、司索工、指挥工、热处理工、木工
二线人员:分为生产辅助人员、后勤服务人员。

生产辅助人员:从事生产调度、质量检测、售后服务、材料统计、工时统计、电
力维护、电气及机械维修、仓库保管、废料管理、地磅管理、气站管理、车间保洁及车间力工的岗位。

后勤服务人员:小车司机、保安、厨师、厨工、服务员、洗碗工、后勤勤杂工、绿化工、清洁工、垃圾转运工、锅炉工、洗衣工、浴管工、后勤维修工、电工
三线人员:分为职能管理类、营销管理类、生产管理类、技术类。

职能管理类:子公司高层及各部门负责人;从事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财务管理、安全管理、基建管理、技术资料管理、技术调度的岗位营销管理类:从事产品销售管理、市场管理的岗位
生产管理类:从事生产管理、采购管理、设备管理、仓储管理、质量管理、售后管理的岗位
技术类:从事产品的设计、工艺设计、标准化设计、实验分析的岗位
2、房地产板块
二线人员:为后勤服务人员。

后勤服务人员:小车司机、保洁、保安
三线人员:分为职能管理类、营销管理类、生产管理类、技术类。

职能管理类:子公司高层,各部门负责人;从事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经营管理、财务管理的岗位
营销管理类:从事产品营销管理、市场管理的岗位
生产管理类:从事采购管理的岗位
技术类:从事合同预算、工程技术的岗位
3、资本运作板块
二线人员:为后勤服务人员。

后勤服务人员:小车司机
三线人员:为职能管理类。

职能管理类:子公司高层,各部门负责人;从事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投资管理的岗位
4、其他
一线人员:炒菜工、凉菜工、砧板工、蒸笼工、面点工、打荷工、水台、粗加工、烤鸭工
二线人员:分为生产辅助人员、后勤服务人员。

生产辅助人员:服务员、迎宾员、洗碗工、传菜员、吧台、收银员、酒店采购员后勤服务人员:小车司机、水电工、保安、保管员、保洁工
三线人员:分为职能管理类、营销管理类、生产管理类、技术类。

职能管理类:子公司高层,各部门负责人;从事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运营管理的岗位
营销管理类:从事产品营销管理、招商引资、市场管理的岗位
生产管理类:从事仓储管理、物流管理、物业管理的岗位
技术类:从事养殖技术、种植技术、园林技术的岗位
三、其它
1、以上内容如与《机构设置与职位等级管理标准》冲突的,按本划分标准执行。

2、为方便管理,岗位名称应尽量向此标准的工种名称靠近,若确实无法归类的,请将无法归类的工种填写在《一、二、三线人员统计表》中“岗位划分标准外的工种”一列。

人力资源部
2012年11月7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