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二:动画运动的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动画运动规律》教案

《动画运动规律》教案

课名:动画运动规律教师:王鹏威班级:编写时间:课名:动画运动规律教师:王鹏威班级:编写时间:重庆科创职业学院授课方案(教案)课名:动画运动规律教师:王鹏威班级:编写时间:课题:动画片的基本原理及制作流程授课时数2教学目的及要求:(1)理解动画形成的原理;(2)掌握动画制作流程;教学重点动画流程图。

教学难点理解动画中的一些常用概念。

教学步骤及内容:1.动画形成的原理当我们的视觉器官,看到物象消失后,仍可暂时保留视觉的印象。

经科学家证实视觉印象在人的眼中大约可保持0.1秒钟之久。

因此如果两个视觉印象之间的间隔不超过0.1秒,那么前一个视觉印象尚未消失而后一个视觉印象已经产生,并与前一视觉印象融合在一起,这就是视觉残留现象。

由于我们的视觉具有这种特性,所以回转器中的画面才能活动起来。

举例:岩画野猪2.关于运动规律的一些基本概念动画片中的活动形象,不象其它影片那样,用胶片旁批栏:课名:动画运动规律教师:王鹏威班级:编写时间:课名:动画运动规律教师:王鹏威班级:编写时间:课名:动画运动规律教师:王鹏威班级:编写时间:课名:动画运动规律教师:王鹏威班级:编写时间:课名:动画运动规律教师:王鹏威班级:编写时间:旁批栏:橡皮做的,质地较软,里面又充足了气体,因此在受力后发生的形变明显,产生的弹力大,所以弹得很高,并可以连续弹跳多次;如果是实心的木棒,它受力后所发生的形变和产生的弹力都很小;如果是铅球,它的形变和弹力就更小,几乎难以感觉到了。

角色在跳跃的时候,动作的基本状态可以完全与皮球的弹跳规律吻合。

这是作为一个形体的弹跳性的体现。

在动作表演中存在着大量的弹性运动的运用。

从前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弹性的特征是受力、变形、反弹恢复。

如果动作完成中具备这些特征,那动态就显得有弹性。

作业:小球弹跳的完整动画一套。

小结:在动画影片当中,因为艺术性和观赏性的需要把生活中各种物象夸大、强调,用较为形象的手法将这些现象表现出来。

《动画运动规律》课程教学大纲

《动画运动规律》课程教学大纲

《动画运动规律》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任务和基本要求:《动画运动规律》课程是动画专业教学计划中具有承上启下意义的专业基础必修课,运动规律是物体运动的基础,每个活动的物体都有它的自然运动规律。

了解、认识、研究、掌握物体的运动规律是画好原画和一部动画片的前提条件,是动画课程中最基础的训练。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动画的时间、空间、张数、速度的概念及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掌握人与典型动物的运动规律、常见自然现象运动规律,从而掌握规律的一般表现形式,处理好动画片中动作的节奏,同时加强理解力,开拓思维,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鉴赏力、动作的表现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动画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基本内容和要求:第一部分动画运动规律的基本概念要求:使学生了解时间、空间、速度、匀速、加速、减速等动画运动规律的基本知识概念,掌握动画规律中时间、距离、张数、速度之间的关系,在制作中把握好动画动作的节奏。

第二部分惯性运动要求:通过理论知识的讲解,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惯性运动,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研究、分析惯性在物体运动中的作用,并掌握它的规律作为设计动作的依据。

要求学生在设计动作中体会惯性大小带来的运动状态的不同,以及在动画片中怎样表现惯性运动。

第三部分弹性运动要求:通过理论知识的讲解,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弹性运动,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研究、分析弹性在物体运动中的作用,并掌握它的规律作为设计动作的依据。

要求学生在设计动作中体会弹性大小与物体形变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动画片中怎样表现弹性运动,掌握弹性运动在动画片中的节奏。

第四部分曲线运动要求:通过理论知识的讲解,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曲线运动,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研究、分析曲线在物体运动中的作用,并掌握它的规律作为设计动作的依据。

要求学生掌握弧线曲线运动、波形曲线运动、“S”形曲线运动这三种类型曲线运动的基本规律。

三、实践环节和要求:课题一:角色走路动作基本规律练习要求:在掌握角色走路规律的基础上流畅绘制出角色走路的运动过程,并体现角色性格。

大一动画艺术概论知识点总结

大一动画艺术概论知识点总结

大一动画艺术概论知识点总结
动画艺术概论是动画专业的入门课程,主要介绍了动画的历史、发展、技术和艺术表现等方面的知识。

以下是大一动画艺术概论课程的主要知识
点总结:
1.动画的起源和发展:介绍了动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包括早期的幻
灯片、动画片和电影等形式。

2.动画的分类:主要介绍了动画的不同分类,包括2D动画、3D动画、实验动画、停格动画等。

3.动画的基本原理:包括帧率、间隔、关键帧、补间动画等基本原理,为后续学习动画制作打下基础。

4.动画的制作过程:介绍了动画制作的一般过程,包括前期准备、故
事板制作、角色设计、场景设计、动画制作和后期处理等。

5.动画的技术要素:包括线框图、光影效果、模型构建、纹理贴图、
动画效果等。

6.动画的艺术表现:包括剧情、角色塑造、音效配乐、表演等方面的
艺术表现。

7.动画与电影:介绍了动画和电影的关系,以及动画对电影行业的影响。

8.动画的应用领域:介绍了动画在电影、电视、广告、游戏等领域的
应用,以及相关的职业发展。

9.动画的国际交流:讲解了动画在国际上的交流与合作,介绍了一些
国际知名的动画制作公司和机构。

10.动画的未来发展:分析了当前动画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新兴技术对动画艺术的影响。

通过学习动画艺术概论,学生可以了解到动画艺术的起源和发展,掌握动画制作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要素,培养对动画艺术的审美意识和创作能力,为以后深入学习和研究动画艺术打下基础。

初中物理动画课教案模板

初中物理动画课教案模板

初中物理动画课教案模板课程名称:初中物理动画课年级:八年级教材版本:人教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动画的基本概念,理解动画的原理和制作过程。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生活中的现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内容:1. 动画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动画的制作过程3. 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分析教学资源:1. 电脑、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2. 动画制作软件(如PPT、Movie Maker等)3. 相关动画素材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一部有趣的动画短片,引导学生关注动画现象。

2. 学生分享对动画的认知,教师总结并板书课题。

二、动画的基本概念和原理(15分钟)1. 教师讲解动画的定义,让学生了解动画是一种连续的图像变化。

2. 教师讲解动画的原理,引导学生理解动画是由画面变化引起的视觉错觉。

三、动画的制作过程(20分钟)1. 教师演示动画的制作过程,包括创意、绘制、拍摄等步骤。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制作一个简单的动画,体验动画制作的乐趣。

四、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分析(15分钟)1. 教师提出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如电影放映、电子屏幕等,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进行分析。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分析。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二、动画的制作技巧和创意(20分钟)1. 教师讲解动画的制作技巧,如画面绘制、音效搭配等。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创意,并开始制作动画。

三、动画作品的展示和评价(1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动画作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四、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反思自己在动画制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动画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程度。

高中物理动画设计教案人教版

高中物理动画设计教案人教版

高中物理动画设计教案人教版
教学目标:
1. 了解动画设计原理及其在物理学中的应用。

2. 学习使用动画软件制作物理实验、运动、力学等相关主题的动画。

3. 掌握动画设计的基本技能,并能够运用到物理学习和实验中。

教学步骤:
第一步:引入
介绍动画设计与物理学的关系,激发学生对动画设计的兴趣。

第二步:讲解动画设计原理
讲解动画设计的基本原理,包括关键帧、时间线、动作路径等概念。

第三步:学习动画软件的基本操作
介绍常见的动画设计软件,如Adobe Animate、Toon Boom等,教授学生如何使用这些软件进行动画制作。

第四步:动画设计实践
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制作与物理相关的动画,如简谐振动模拟、运动轨迹展示等。

第五步:展示与分享
学生展示他们设计的动画作品,并分享制作心得与经验。

第六步:总结与评价
总结学生的学习成果,评价动画设计的效果,并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资源:
1. 讲义:关于动画设计原理及应用的讲义。

2. 动画软件:提供学生进行动画设计的软件。

3. 实验材料:根据学生需求,提供物理实验相关的素材。

教学评价:
1. 考察学生对动画设计原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动画制作的质量和创意。

3. 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参与度。

小学动画知识点归纳总结

小学动画知识点归纳总结

小学动画知识点归纳总结动画是一种通过图像和声音来表现故事的艺术形式。

在许多孩子的童年中,动画片是他们的偶像和欢乐的来源。

动画片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它还可以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下面我们来归纳总结一些小学生应该了解的动画知识点。

1. 动画的起源动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早期的手绘动画。

木偶和纸片动画也是早期动画的形式。

在20世纪初,出现了第一部动画电影,名为《侏罗纪公园》。

之后,随着技术的进步,各种类型的动画片开始涌现出来,包括传统动画、计算机动画等。

2. 动画的类型动画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包括传统动画、计算机动画、停格动画、摄影动画等等。

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特点。

例如,传统动画是通过手工绘制每一帧画面,而计算机动画则是通过计算机软件制作。

3. 动画的制作过程动画制作的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故事策划、故事板绘制、角色设计、布景设计、动画制作、配音录制、特效制作等。

这些步骤都需要团队的协作和高度的创造力。

4. 著名的动画公司在世界范围内有一些知名的动画制作公司,比如迪士尼、梦工厂、皮克斯等。

这些公司制作的动画片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也在全球范围内赢得了不少奖项。

5. 著名的动画角色动画片中有许多著名的角色,比如米老鼠、唐老鸭、超人、蜡笔小新等。

这些角色都具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和个性,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6. 动画对孩子的影响动画对孩子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动画片可以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体验到不同的世界和文化;另一方面,动画片也有可能对孩子的价值观和行为产生影响,所以家长需要引导孩子正确看待动画,选择适合自己的动画片。

7. 动画的音乐动画片中的音乐也是至关重要的。

音乐可以增加画面的趣味性和戏剧效果,让孩子更容易沉浸在动画世界中。

许多动画片都有著名的配乐和主题曲,比如《狮子王》、《冰雪奇缘》等。

8. 动画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动画制作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未来,随着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的普及,动画可能会有更多的展现形式,比如互动式动画、360度全景动画等。

奥赛动画讲解教案

奥赛动画讲解教案

奥赛动画讲解教案第一部分,引言。

动画是一种生动有趣的艺术形式,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传达信息,讲述故事。

在教学中,动画也可以被应用到教学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奥赛动画则是一种特别适合教学的动画形式,它具有生动形象的表现形式,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文将介绍如何利用奥赛动画进行教学,并给出一些具体的案例。

第二部分,奥赛动画的特点。

奥赛动画是一种以奥林匹克运动会为主题的动画形式,它以奥林匹克精神为核心,通过生动有趣的动画形式,向观众展示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历史、精神和价值观。

奥赛动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生动形象,奥赛动画通过生动的画面和形象的表现形式,能够让观众更加直观地了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历史和精神。

2. 丰富多彩,奥赛动画采用多种形式的动画表现手法,包括手绘动画、电脑动画等,能够给观众带来丰富多彩的视觉体验。

3. 传播价值观,奥赛动画通过讲述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故事,传达奥林匹克精神和价值观,激发人们对体育运动的热爱和对奥林匹克精神的认同。

第三部分,奥赛动画在教学中的应用。

奥赛动画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非常适合用于教学中。

教师可以利用奥赛动画向学生展示各种抽象的知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案例:1. 奥赛动画在历史课堂中的应用。

在历史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奥赛动画向学生展示历史事件的发生过程和影响,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历史知识。

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奥赛动画向学生展示古希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历史和精神,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希腊文明和奥林匹克精神的影响。

2. 奥赛动画在科学课堂中的应用。

在科学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奥赛动画向学生展示各种科学原理和实验过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科学知识。

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奥赛动画向学生展示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过程和应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原理和应用。

3. 奥赛动画在体育课堂中的应用。

在体育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奥赛动画向学生展示各种体育运动的技巧和比赛过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体育知识。

体育动画课件制作教案中班

体育动画课件制作教案中班

体育动画课件制作教案中班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体育动画的概念,掌握动画制作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制作简单的体育动画课件。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体育动画制作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体育动画的概念和制作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将体育运动的动作转化为动画,如何运用软件进行动画制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体育动画的概念,以及体育动画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同时,向学生展示一些经典的体育动画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理论讲解(15分钟)教师讲解体育动画的基本原理,包括关键帧动画、骨骼动画等概念。

同时,介绍一些常用的动画制作软件,如Flash、After Effects等,并向学生展示软件的基本操作界面。

3. 制作实践(6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体育动画课件的制作实践。

首先,学生选择一个体育运动项目,如篮球、足球等,然后根据所学知识,运用动画制作软件,将体育运动的动作转化为动画。

教师在一旁指导学生,解决他们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展示与分享(15分钟)学生将自己制作的体育动画课件进行展示,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同时,学生可以互相交流,学习彼此的制作技巧和经验。

5. 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体育动画制作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多加练习,提高动画制作的水平。

四、教学手段1. 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体育动画作品和软件操作演示。

2. 动画制作软件:供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3. 实物道具:如体育器材等,用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体育动作的细节。

五、教学评价1. 学生的体育动画课件制作成果。

2.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表现和学习态度。

3. 学生对体育动画制作的理解和认识。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了体育动画的制作技巧。

同时,学生通过展示和分享,增强了彼此之间的学习交流,提高了动画制作的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文渊
2014.03
1. 纸:打孔纸,(70g10F练习纸),定位尺
2. 笔:黑色2B自动铅笔、至少12色的可擦除 彩铅、擦除力好的柔软橡皮4B 3. 拷贝台、夹子
4. 扫描仪或数码相机(至少每组一台)
5. 电脑:装有Flash8及Photoshop
6. 打孔机(选用)
7. 尺:云尺、直尺

导言 运动规律的基础知识
二、动画空间 是一个完整动作从开始到结束之间的距离。

三、动画速度
动画中的匀速运动(均匀移动)、加速 运动(由慢到快)和减速运动(由快到 慢)。

加速运动
两张原画之间, 每张中割画面之间的 距离由小到大
匀速运动
两张原画之间,每 张中割画面之间距离 完全相等
减速运动 两张原画之间,每 张中割画面之间的距 离由大到小


四、动画节奏
动画节奏是使动画具有韵律感的重要因 素,是动画生命力来源。 速度变化是造成节奏感的主要原因。

时间、距离、中间画张数又是
决定动作速度的三大因素。

怎样把握好动画时间、动画空间、动画速度以及能 够给动画带来生命力的节奏和韵律呢?
测试!
不要吝啬你的功夫!反复地测试吧!
一、动画线条 要求,使用软硬适中的2B铅笔。必须要准、挺、匀、活。 准:复描(拷贝)时必须与原来的画面保持一致,不能跑形、走线。 挺:每根线条必须肯定有力,不能中途弯曲抖动,最好一笔到底,不能有
虚线、双线。
匀:线条必须匀称、用笔一致,已达到每个画面线条统一。 活:用笔要流畅、圆滑,线条要有生气,要表达出所画形象的神情和美感。
二、中间线和中间画 动画的中间线指的是两条线之间一条准确地处于中间 位置的线。
练习: 直线、弧线、波浪线的中割线
画三个完全不同的几何形体,在它 们中间分别各加一张中割。
一、动画时间设定 二、动画空间 三、动画速度 四、动画节奏
• 实操 动画线条及中割线画法
一、动画线条 二、间线和中间画
一、动画时间设定 动画时间是动画片创作中的重要因素。

运动是动画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部分, 而运动最重要的是节奏与时间。

动画时间
通常指的是动画片中完成一个动作所需 要的时间长度,表现为一个动作需要多 少帧/多少张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