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的杨贵妃简介

合集下载

杨玉环

杨玉环
杨玉环,别名杨贵妃。 出生于四川崇州 出生日期开元七年(719) 六月一日 逝世日期天宝十五载 (756)六月十四日 身份唐明皇贵妃,中国 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杨玉环(公元719-756年) 杨玉环,名玉环,字太真,唐玄宗 李隆基的宠妃,原名杨芙蓉(故有芙蓉出水), 出生地为四川成都,祖籍山西永济。杨贵妃自小 习音律,善歌舞,姿色超群。曾祖父杨汪是隋朝 的上柱国、吏部尚书,唐初被李世民所杀,父杨 玄琰(yǎn),是蜀州(四川崇州)司户,其叔父杨 玄璬(jiǎo)曾任河南府士曹,杨玉环的童年是在 四川度过的,10岁左右,父亲去世,她寄养在洛 阳的三叔杨玄璬家。后来又迁往山西永乐(山西都有大宦官高力士亲自执鞭 ,贵妃的织绣工就有七百人,更有争献珍玩者。 岭南经略史张九章,广陵长史王翼,因所献精美 ,二人均被升官。于是,百官竟相仿效。杨贵妃 喜爱岭南荔枝,就有人千方百计急运新鲜荔枝到 长安,有诗云“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 来”,所以荔枝又称“妃子笑”。
杨玉环介绍 杨玉环是唐代宫廷音乐家、歌舞家,其音乐才华在历 代后妃中鲜见。天生丽质,加上优越的教育环境,使她具 备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性格婉顺,精通音律,擅歌舞,并 善弹琵琶。天宝十五年,安禄山起兵造反,沉迷于酒色歌 舞之中的唐玄宗仓皇逃离长安,西幸成都。途经马嵬坡, 六军将士认为杨家祸国殃民,不肯前行,说是因为杨国忠 (贵妃之堂兄)通于胡人,而致有安禄山之反,玄宗为息军 心,乃杀杨国忠。左右羽林军和左右龙武军又不肯前行, 说杨国忠为贵妃堂兄,堂兄有罪,堂妹亦难免,贵妃亦被 缢死于路祠。安史之乱与杨贵妃无关,她成了唐玄宗的替 罪羔羊。贵妃死时,年38岁。
杨玉环介绍 在她17岁时,选为寿王(李瑁)妃。她天生丽质,有 倾城倾国之美,又精通音律,擅歌舞,并善弹琵琶。婚后 本来生活幸福甜蜜。然而皇帝唐玄宗见她有国色,竟悖常 伦,欲占为己有。于是以“做女道士”为名招入宫,经过 一番暗渡陈仓后,于天宝四年(公元745)封为贵妃,并 为她修建了专门沐浴用的海棠汤(宫中三千佳丽只有她一 人有),(时玄宗年六十一,贵妃年二十七)父兄均因此 而得势(三个姐妹都封为夫人)。

杨玉环生平详细介绍

杨玉环生平详细介绍

杨玉环生平详细介绍 杨玉环 天生丽质,加上优越的教育环境,使她具备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性格婉顺, 精通音律,擅歌舞,并善弹琵琶。

杨贵妃(719 年-756 年), 号太真, 先世唐朝弘农杨氏(出自华阴, 或称灵宝), 籍贯蒲州永乐(治所在今山西永济),是唐玄宗之宠妃。

身材丰满,肤如凝脂,乃 中国古代四大美人的“羞花”。

正史载其号为太真,未载其名,故士大夫、诗家多唤为杨太真。

一说其小字 玉环,另说小字“玉奴”,世人多称以杨玉环。

早年 杨氏家族出于弘农杨氏,家族徒籍蒲州,逐为永乐(今山西永济)人。

具体出 生地点和出生日期没有记载。

据逝世时 38 岁,倒推为 719 年。

传奇小说 《杨太真外传》称其生日为六月一日,生于蜀地,地方志更一进步指出杨氏 生于蜀导江县(在今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境)。

清朝嘉庆年间编撰的《全唐文》 中,收录的《容州曾宁县杨妃碑记》称她为“容州杨卫人”,故地方 志称生于容州(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容县), 但有认为此文为后世伪作。

杨氏为唐初 被杀的隋朝官员杨汪之五世孙, 高祖杨令本任金州刺史。

父亲杨玄琰曾任蜀州司 户,十岁时[来源请求]丧父,被叔父河南府士曹参军杨玄璬收养。

寿王妃时期 开元二十三年(735 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杨氏以“杨玄璬长女” 的身份受封为寿王妃, 成为寿王李瑁的妻子。

李瑁的母亲武惠妃是唐玄宗最为宠 爱的妃子,在宫中的礼遇等同于皇后。

开元二十五年(737 年)武惠妃逝世,玄宗 悼惜良久, 当时后宫数千, 无可意者。

《旧唐书·后妃传》 的记载: “ 或奏玄琰女姿色冠代,宜蒙召见。

时妃衣道士服,号曰太真。

”,同时回 避了杨氏是李瑁妻子的事实。

杨贵妃:凋谢于宫廷斗争的倾国红颜

杨贵妃:凋谢于宫廷斗争的倾国红颜

杨贵妃:凋谢于宫廷斗争的倾国红颜杨贵妃(719-756),本名杨玉环,字太真,原籍蒲州永乐(今山西永济),生于蜀郡(今四川成都)。

唐代宫廷音乐家、歌舞家,唐玄宗李隆基的宠妃,与西施、王昭君、貂蝉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

杨贵妃出身于一个官宦家庭。

她的曾祖父杨汪是隋朝的上柱国、吏部尚书,唐朝初年被李世民所杀,父杨玄琰曾任蜀州(四川崇州)司户,叔父杨玄璬担任过河南府土曹。

杨贵妃的童年是在四川度过的,在她10岁左右的时候父亲便去世了,她被寄养在洛阳的三叔杨璬家,后来又迁往永乐(山西永济)。

杨贵妃自小学习音律,能歌善舞,姿色超群。

一次唐玄宗的女儿咸宜公主举行婚礼,杨玉环也应邀参加。

咸阳公主的胞弟寿王李瑁对杨玉环一见钟情,在武惠妃的要求下,当年唐玄宗就下诏册立杨贵妃为寿王妃。

婚后,两人十分恩爱,生活甜美异常,而这时唐玄宗并没有见到杨玉环。

唐玄宗李隆基,在其祖辈的基业上,经过一番励精图治,使唐朝的社会经济继续呈现繁荣的局面,到他执政中期,唐朝达到了全盛,史称“开元盛世”。

在歌舞升平的太平世界下,唐玄宗为自己的文治武功所陶醉,将年号开元改为天宝,每日笙歌宴乐,追求享乐起来。

唐玄宗宠爱的武惠妃由于得病不治去世,玄宗因此郁郁寡欢。

在心腹宦官高力士的引荐下,唐玄宗把目光投向了儿媳杨玉环。

唐玄宗见到杨玉环后,立即被她的姿色深深迷住了,决定将杨贵妃纳为己有。

这时杨贵妃已经嫁给寿王李瑁差不多5年了。

为了避人耳目,唐玄宗在迎娶杨贵妃时做了一番表面文章,先是打着孝顺的旗号,说是要为自己的母亲窦太后荐福,下诏令杨玉环出家做道士,并赐道号“太真”,命令杨玉环搬出了寿王府,住进了太真宫。

然后,他又将大臣韦昭训的女儿许配给寿王李瑁,并册立为妃,以此来安抚寿王。

五年之后,杨玉环守戒期满,唐玄宗便下诏让杨玉环还俗,并接入宫中,正式册封为贵妃。

这件事情自然给寿王李瑁带来了深重的伤害,但抢走爱妃的是自己的父皇,自己只能敢怒不敢言。

对此,唐朝诗人李商隐曾在诗歌《骊山有感·咏杨妃》中写道:“骊岫飞泉泛暖香,九龙呵护玉莲房,平明每幸长生殿,不从金舆惟寿王。

唐太宗李世民封的四妃分别是谁?

唐太宗李世民封的四妃分别是谁?

唐太宗李世民封的四妃分别是谁?这里给大家介绍下关于四妃并不是单单指任意4个妃子,而是太宗年间以“贵淑德贤”为序的四妃封号。

下面为大家介绍李世民封的四妃指谁?唐太宗李世民封的四妃分别是:韦贵妃、杨淑妃、阴嫔、徐贤妃李世民的四妃:韦贵妃(德妃)韦珪(597年-665年),名珪,表字泽,京兆杜陵县人。

627年(贞观元年),被唐太宗册立为贵妃,位列四夫人(正一品)之一。

第一任丈夫是隋代大将军、户部尚书李子雄之子李珉。

李珉死后,韦珪再嫁唐太宗李世民,生皇十子纪王李慎与皇十二女临川公主李孟姜。

李世民的四妃:杨贵妃(贵妃)(公元719年-公元756年),是唐玄宗儿子李瑁的王妃,被公爹唐玄宗册封为贵妃。

在整个太宗年间,韦贵妃的封号自始至终都没有变过,所以杨氏的贵妃徽号很有可能是死后追封的。

《旧唐书》只在《李恪传》中提及过一句“恪母,隋炀帝女也”。

从其生子的时间以及历代公主尚驸马的惯例来看,应是作为亡国公主进的秦王府,也就是安抚旧朝人员的一种手段。

李世民的四妃:阴嫔(德妃)据推测其封号原本应为德妃,因其子谋反而被降为了嫔。

同样是谋反,李佑的结局是被诛后废为庶人,生母连坐遭降,而虽被废为了庶人,却保全了一条性命。

这样的差距很明显可以看出阴氏与李佑是否真的深得李世民的宠爱。

燕德妃,贞观元年,正式拜册贤妃,贞观十八年迁封德妃。

考虑到贞观十七年李佑谋反阴氏连坐降为嫔,四妃之位有所空缺,燕氏应该是因此晋的位。

李世民的四妃:徐贤妃(贤妃)徐惠(公元627年―公元650年),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唐太宗驾崩,徐惠哀慕成疾,不肯服药,次年病逝,年仅二十四,被追封贤妃。

在《旧唐书》中留下更多的事迹,是太宗晚期的后宫中比较得宠的妃嫔。

徐惠进宫后,先是由五品的才人晋升为了三品的婕妤,最后位列九嫔。

太宗逝世后,徐惠一心殉葬,高宗念其贤德,下诏赠其贤妃并陪葬于昭陵之石室,以全其日夜侍奉在先帝身边的心愿。

杨玉环简介资料

杨玉环简介资料

杨玉环简介资料杨玉环原为寿王李瑁王妃,受令出家后,又被公爹唐玄宗册封为贵妃,宠爱有加,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下面就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杨玉环简介,希望对你有用!杨玉环简介杨玉环(公元719年-公元756年),别名杨太真、杨玉、杨贵妃、玉奴,为唐代宫廷音乐家、舞蹈家,也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有羞花之貌。

杨玉环原为寿王李瑁王妃,受令出家后,又被公爹唐玄宗册封为贵妃,宠爱有加。

安史之乱爆发后,杨玉环虽唐玄宗流亡蜀中,后被缢死于马跪坡,时年三十八岁,但尸体未寻回,故后人猜测其未死流落民间。

杨玉环的生平经历贵妃得宠杨玉环于开元七年(719年)农历六月初一生于宦门世家,高祖父杨汪是隋朝的上柱国、吏部尚书,唐初被李世民所杀;父杨玄琰,曾担任过蜀州司户;叔父杨玄珪曾任河南府土曹,杨玉环的童年是在蜀州度过的。

开元十七年,10岁左右的杨玉环因父亲去世,被寄养在洛阳的三叔杨玄珪家。

杨玉环天生丽质,加上优越的教育环境,使她具备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性格婉顺,精通音律,擅歌舞,并善弹琵琶。

在白居易的《长恨歌》中描述其为: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开元二十二年七月,唐玄宗的女儿咸宜公主在洛阳举行婚礼,杨玉环也应邀参加。

咸宜公主之胞弟寿王李瑁对杨玉环一见钟情,唐玄宗在武惠妃的要求下当年就下诏册立她为寿王妃。

婚后,两人甜美异常。

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武惠妃逝世,李瑁的母亲武惠妃是玄宗最为宠爱的妃子,在宫中的礼遇等同于皇后。

玄宗因此郁郁寡欢,当时后宫数千,无可意者,有人进言杨玉环“姿质天挺,宜充掖廷”,于是唐玄宗将杨氏召入后宫之中。

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十月,以为玄宗母亲窦太后祈福的名义,敕书杨氏出家为女道士,道号“太真”。

天宝四年(745年),唐玄宗把韦昭训的女儿册立为寿王妃后,遂册立杨玉环为贵妃,玄宗自废掉王皇后就再未立后,因此杨贵妃就相当于皇后。

玄宗亲谱《霓裳羽衣曲》,召见杨贵妃时,令乐工奏此新乐,赐杨氏以金钗钿合,并亲自插在杨氏鬓发上。

杨玉环

杨玉环

玄宗即位前,任潞州驿驾,喜欢赵丽妃。随后,又移爱于钱妃、皇甫德仪、刘才人,直至武惠妃。武惠妃四十多岁死去,这年,玄宗52岁。后宫美人很多,竟没有一个令玄宗中意。这对于多情种子玄宗来说,无处寄托情怀,无异是一种酷刑。玄宗于是郁郁寡欢,时常发怒。
这时,有近臣进奏说,杨玄琰有个女儿,名叫杨玉环,现为寿王妃,姿质天成,玄宗闻言大喜,也不管人家是自己的儿媳妇,当即吩咐入暗中招来观看。
开元二十五年十二月初七,唐玄宗宠爱的武惠妃病逝,玄宗因此郁郁寡欢。在心腹宦官高力士的引荐下,唐玄宗把目光投向了武惠妃相似的儿媳杨玉环。
开元二十八年十月,与李瑁成亲五载的杨玉环离开寿王府,来到骊山,此时她才22岁,玄宗则56岁,玄宗先令她出家为女道士为自已的母亲窦太后荐福,并赐道号“太真”。
哥舒翰明知出关没有好处,但是没法违抗皇帝的圣旨,痛哭一场,只好带兵出关了。
哥舒翰的20万大军一出关,就中了埋伏,几乎被叛军打得全军覆没。
潼关一失守,关内就没险可守。从潼关到长安之间的一些地方官员和守兵,都纷纷弃城逃走。
长安告急。杨国忠知道留在长安,没有生路,就劝玄宗逃到蜀地去。当天晚上,唐玄宗,杨国忠带着杨贵妃和一批皇子皇孙,悄悄地打开宫门,逃出敢说,只好忍气吞声。玄宗为了补偿,便聘韦诏训的女儿为寿王妃。寿王除听任摆布,又能如何呢?
杨玉环擅长歌舞,通晓音律,善解人意。玄宗极为喜欢,渐渐迷恋,不能自拔。不久,杨玉环专宠后宫,宫中称她为娘子,仪体规制等同皇后。天宝初年,杨玉环被册封为贵妃。杨玉环何以如此迷人,令玄宗神魂颠倒,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这当然有原因。那么人们不禁要问,杨玉环如何使玄宗如此迷恋于她呢?是她的天生丽质,肌肤白皙如"凝脂"?是她的"回眸一笑百媚生"的迷人媚态?是她的羽服霓裳,能歌善舞?

唐朝杨贵妃传

唐朝杨贵妃传

唐朝杨贵妃传杨贵妃(719—756),小字玉环,祖籍弘农华阴(今属陕西),后迁居蒲州永乐(今山西永济)。

父杨玄琰任蜀州司户,故出生于成都。

她幼年丧父,后寄养在叔父玄璬家。

杨玄璬时任河南府士曹,她是在洛阳长大的。

杨贵妃从小学得能歌善舞,通晓音律,又娴熟各种器乐。

开元二十三年(735),她十七岁那年被选为玄宗第十八子寿王李瑁的妃子。

②开元二十五年(737),唐玄宗宠爱的武惠妃死去,他悼惜不已,后宫数千人,在他看来竟无一人中意。

高力士深知主子的心思,遂外出寻觅,终于发现寿王妃杨玉环是最理想的人选。

开元二十八年(740)十月,玄宗行幸骊山温泉宫,经高力士引荐,命人从寿王邸召来了杨玉环,玄宗十分满意,马上别赐汤沐。

沐浴之后的杨玉环在进奏《霓裳羽衣曲》时,舞姿翩翩。

玄宗十分高兴,当晚即赠给她金钗钿合,为定情信物;还到梳妆间亲自给她戴上了金首饰。

①杨玉环毕竟是唐玄宗的儿媳,为掩人耳目,玄宗命杨玉环自己乞请为女官,号“太真”,正式与寿王离异,住进了内太真宫。

不到一年,其宠遇如同武惠妃,宫中称她为“娘子”,仪礼如同皇后。

天宝四载(745)七月,玄宗特诏册立左卫勋二府右郎将韦昭训的次女为寿王妃子;八月,即于凤凰园册立杨玉环为贵妃,位在诸妃之首,地位仅次于皇后。

②杨玉环册为贵妃后,杨氏家族的人个个飞黄腾达。

其亡父玄琰被追赠为太尉、齐国公,母封凉国夫人,叔父玄珪擢为光禄卿;家族的兄长杨铦擢为鸿胪卿,杨锜为侍御史。

贵妃的三个姐姐也被迎接到长安,赐给良第,大姐被封为韩国夫人,三姐被封为虢国夫人,八姐被封为秦国夫人,玄宗并称为姨。

杨贵妃的远房哥哥杨国忠本是一个不学无术、嫖赌无行的小人,一向不为宗族所齿,也由贵妃姊妹荐引,被任为金吾兵曹参军、闲厩判官。

不到一年,即兼领十五余使职。

后代李林甫为相,执掌了国政。

玄宗得到杨贵妃后,曾对宫人说:“朕得杨贵妃,如得至宝也。

”为此,他还特意谱写了一支《得宝子》的曲子。

从此与杨贵妃形影不离。

杨玉环

杨玉环

历史其中最详细的说法是:皇家册贵妃文告上称杨玉环生于蜀郡(成都)。

父杨玄琰,官蜀州司户,为七品下的刺史衙吏。

二叔杨玄珪,所在不详;三叔杨玄璬,官为河南府士曹参军,从七品下的衙吏,官职卑微,辅掌津梁、舟车、舍宅、百工众艺之事。

据说杨玉环有三个姐姐,一亲兄,一从兄,还有一个不是直系的从祖兄杨钊,即后来的杨国忠,年龄至少比杨玉环大20岁。

杨玉环,出身宦门世家,曾祖父杨汪是隋朝的上柱国、吏部尚书,唐初被李世民所杀,父杨玄琰,是蜀州司户,叔父杨玄珪曾任河南府土曹,杨玉环的童年是在四川度过的,10岁左右,父亲去世,她寄养在洛阳的三叔杨玄璬家。

杨玉环天生丽质,加上优越的教育环境,使她具备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性格婉顺,精通音律,擅歌舞,并善弹琵琶。

在白居易的《长恨歌》中描述其为: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开元二十二年七月,唐玄宗的女儿咸宜公主在洛阳举行婚礼,杨玉环也应邀参加。

咸阳公主之胞弟寿王李瑁对杨玉环一见钟情,唐玄宗在武惠妃的要求下当年就下诏册立她为寿王妃。

婚后,两人甜美异常。

开元二十五年十二月初七,唐玄宗宠爱的武惠妃病逝,玄宗因此郁郁寡欢。

在心腹宦官高力士的引荐下,唐玄宗把目光投向了和武惠妃相似的儿媳杨玉环。

开元二十八年十月,与李瑁成亲五载的杨玉环离开寿王府,来到骊山,此时她才22岁,玄宗则56岁,玄宗先令她出家为女道士为自已的母亲窦德妃荐福,并赐道号“太真”。

天宝四年,唐玄宗把韦昭训的女儿册立为寿王妃后,遂册立杨玉环为贵妃,玄宗自废掉王皇后就再未立后,因此杨贵妃就相当于皇后。

杨玉环自入宫以来,遵循封建的宫廷体制,不过问朝廷政治,不插手权力之争,以自已的妩媚温顺及过人的音乐才华,受到玄宗的百般宠爱,虽曾因妒而触怒玄宗,以致两次被送出宫,但最终玄宗还是难以割舍。

直至安史之乱,唐玄宗仅带杨贵妃西逃,在马嵬坡兵变时,杨贵妃被逼赐死,年方38岁。

玄宗亲谱《霓裳羽衣曲》,召见杨贵妃时,令乐工奏此新乐,赐杨氏以金钗钿合,并亲自插在杨氏鬓发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太宗李世民的杨贵妃简介
拓展阅读:唐太宗李世民后宫中的三位杨妃在历史上,杨妃经常被提及,其实太宗曾经封过三位杨妃....我们最熟悉的,电视上也经常出现的就是第一位杨妃,这位就是隋炀帝之女,至于她的母亲就不得而知了...唐初宫廷制度是一后四妃,皇后地位至高无上,其次贵,德,淑,贤四妃为正一品,这位杨妃据说就是淑妃,因为四妃中唯缺淑妃,历史上一般称作大杨妃..“恪母,隋炀帝女也。

”另外还生有一子李愔...而据传欲立隋炀帝之女大杨妃为后,是说李世民想改立吴王李恪为太子,先立大杨妃为后,结果长孙无忌等重臣反对,因而作罢。

不过历史对大杨妃的记载也是甚少,深究不得...不过在现今的电视剧里屡屡登场,估计和她自己尊贵的身份有关,父亲是先朝皇帝,丈夫是如今皇帝...第二位是杨贵妃..她的一生在史书上被归纳为四个字“杨妃生福”。

连她的封号,我们也是通过他儿子赵王李福的墓碑上《大唐故赠司空荆州大都督上柱国赵王墓志》才知道:王,杨贵妃之所生也。

我们猜测,贵妃的封号是杨氏死后追封的,因为终贞观一朝,韦贵妃于贞观元年四月册封(墓碑)行事未见有过失,也无或降、或改封、甚至被废去封号的记载....但总归只是猜测而已。

《赵国杨太妃碑》还深埋在泥土里,只有它可能证实或证伪我们的猜测。

这么说来,此人还是唐朝的第一位杨贵妃了...最后一个是巢王妃杨氏,这便是让李世民为后世所诟病的原齐王李元吉的妃子杨氏,因李元吉死后被追封为巢刺王..“杨恭仁,本名纶,弘农华阴人,隋司空、观王雄之长子。

恭仁弟师道,尚桂阳公主,从侄女为巢剌王妃。

”从历史资料上只能找到
这几句话...杨氏,隋宗室女,也可以说是大杨妃的妹妹,历史上所以叫做小杨妃,杨雄的侄孙女,堂叔杨恭仁还有杨师道...有小说把杨氏定位为齐王的妾,想来是为了给李世民开脱。

妾只是为男主人及其正妻传宗接代的工具,是主家的财产和奴婢,可以当礼物、赌注随意转让。

如果杨氏只是元吉的妾,那么李世民在元吉死后纳杨氏差不多该算合法接收。

然而,史书上说得清楚,杨氏“本巢刺王妃”。

唐朝只有皇子的正室才能称为“王妃”,侧室最高级别也就是“孺人”。

古代严于嫡庶之分,不可能在正史上犯这种“以妾为妻”的原则性错误。

玄武门兵变后巢剌王妃被配没入宫。

本来这样没入宫中而后成为妃嫔很正常,阴妃就是案例;到杨氏这儿却引起了伦理、礼教的种种非议,这全是身份惹的祸,谁让她偏巧占了太宗弟媳这个头衔呢,再者还有说他两兵变之前就有往来..太宗欲立杨氏为后的记载见于《新唐书》与《资治通鉴》:“曹王明,母本巢王妃,帝宠之,欲立为后,魏徵谏曰‘陛下不可以辰赢自累。

’乃止。

”;“明母杨氏,巢剌王之妃也,有宠于上;文德皇后之崩也,欲立为皇后。

魏征谏曰‘陛下方比德唐、虞,奈何以辰嬴自累!’乃止。

”事实上,她为李世民生的最幼子李明,也是长孙皇后死后的唯一一个,被过继给李元吉继承香火,不要说参与争太子,甚至名义上已经不是李世民的儿子。

齐王妃既然连封号都没有,又怎么可能一步登天做皇后?貌似比立大杨妃的说法更不可信...这些没有能力决定自己命运的女性被卷入宫廷,不知算不算幸运,总之风过后,什么也没有留下...千古艰难唯一死伤心岂独息夫人?再给她们一次选择,如果她们不是武则天,将会如何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