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墙爬模内墙大模板施工工法

合集下载

核心筒内外墙体液压爬模施工成套技术施工工法 (2)

核心筒内外墙体液压爬模施工成套技术施工工法 (2)

核心筒内外墙体液压爬模施工成套技术施工工法一、前言核心筒内外墙体液压爬模施工成套技术施工工法是一项针对高层建筑的墙体模板施工工艺。

它通过对墙体施工过程中的固有难题进行分析,通过技术手段来解决难题,并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它具有非常重要的实用价值。

本篇文章将对该工法进行详细介绍。

二、工法特点该工法主要有以下特点:1、施工效率高:采用液压爬模技术,可以减少人工操作,提高施工效率。

同时,由于干燥时间短,可以加速工程进度。

2、安全风险小:使用润滑油压力控制器来驱动模板爬升,可以大大降低操作人员的安全风险,从而降低意外伤害的概率。

3、施工质量高:通过对墙体施工过程中的固有难题进行分析,通过技术手段来解决难题,并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4、成本相对较低:相对于传统施工方式,该工法需要的材料和使用的技术手段成本相对较低,同时可以减少施工人员数量。

5、适应范围广:该工法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墙体形式,如单向板、双向板、裙房等。

三、适应范围该工法主要适用于高层建筑、购物中心、宾馆酒店等大型建筑物的墙体施工。

同时,也适用于其他类型的墙体施工,如桥梁、隧道、水坝等。

四、工艺原理该工法的施工工法与实际工程之间联系在于:1、工程结构,设计需要根据不同项目进行相应的调整,以满足施工的需要;2、施工现场,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和布置,布置方式应考虑到施工效率和质量等因素;3、施工技术,施工技术应考虑到施工期间的各种因素,如核心筒内的高度限制、施工周期等。

采取的技术措施主要有:1、采用强度高、轻量化的模板结构,提高系统的承载能力;2、采用高效的液压泵站和液压爬模,使得施工更加方便和快捷;3、实现全程润滑控制,避免因摩擦而出现卡顿问题;4、根据工艺要求调整工程布置方案,提高施工效率;5、在不干燥的情况下使用这种施工方法,以减少施工周期。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降低施工成本。

五、施工工艺该工法的施工分为如下阶段:1、现场布置和准备各类机具设备;2、进行墙体结构设计和模板制作;3、搭设完整模板,进行液压爬模;4、拆除模板、清理现场。

超高层液压爬模外爬内支组合施工工法

超高层液压爬模外爬内支组合施工工法

超高层液压爬模外爬内支组合施工工法超高层液压爬模外爬内支组合施工工法一、前言超高层建筑具有高度、复杂性和安全隐患大的特点,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采用安全可靠的工法。

超高层液压爬模外爬内支组合施工工法是目前广泛应用于超高层建筑施工中的一种工法,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施工效率。

本文将对该工法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二、工法特点超高层液压爬模外爬内支组合施工工法是指在建筑物外部设置液压爬模和内部设置支撑体系组合施工的方法。

该工法的特点如下:1. 安全可靠:通过外爬内支的组合方式,能够保证建筑物的稳定和安全,降低施工风险。

2. 施工效率高:利用液压爬模和内部支撑体系,能够快速进行构件的施工和拆除,提高施工效率。

3. 适应性强:该工法适用于各种形状和高度的建筑物,能够灵活应对不同的工程需求。

4. 节约人力资源:借助机械设备和自动化控制技术,能够减少人力投入,降低劳动强度。

三、适应范围超高层液压爬模外爬内支组合施工工法适用于高度超过200米的超高层建筑,包括办公楼、酒店、住宅楼等各类建筑。

该工法适应性强,可以用于施工周期较长、结构复杂的建筑物。

四、工艺原理1. 施工工法与实际工程之间的联系:超高层液压爬模外爬内支组合施工工法是根据超高层建筑的特点和施工要求,结合液压爬模和内部支撑体系的技术和设备研发而成,能够满足安全、高效、经济的施工需求。

2. 采取的技术措施:- 在建筑物外部设置液压爬模:通过液压爬模的升降和移动,实现构件的迭加施工,减少施工周期。

- 在建筑物内部设置支撑体系:采用内部支撑体系对施工构件进行支撑,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稳定。

- 结合自动化控制技术:利用自动化控制技术对液压爬模和支撑体系进行控制和监测,提高施工的精度和效率。

五、施工工艺超高层液压爬模外爬内支组合施工工法的施工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 前期准备:包括工地布置、材料准备、设备调试等工作。

2. 液压爬模施工:首先搭建液压爬模,根据施工图纸确定爬升高度和增加层数,通过液压系统控制爬升和移动,使得构件在合适的位置进行施工。

外墙保温大模内置施工方案

外墙保温大模内置施工方案

外墙保温大模内置施工方案一、概述外墙保温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能够有效提升建筑的节能性能和舒适度。

而采用大模内置施工方案是一种现代化的施工方式,在提高施工效率的同时确保了保温效果和施工质量。

二、施工准备1.材料准备:在施工前需要准备好外墙保温材料、粘结剂、网格布等。

2.工具准备:施工所需工具包括刮板、泡壶、尺、扫帚等。

3.施工环境准备:确保施工现场整洁、安全,并对外墙进行清洁处理。

三、施工步骤1.基层处理:首先对外墙基层进行处理,确保表面平整、无裂缝。

2.粘结剂涂抹:在基层处理后,用刮板将粘结剂均匀地涂抹在外墙表面。

3.网格布粘贴:将预制好的网格布贴在外墙上,确保网格布完全粘贴在粘结剂上。

4.保温材料施工:在网格布上均匀涂抹保温材料,保证保温层的厚度和均匀性。

5.拉毛和压光:用泡壶和特制的刮板对保温层进行拉毛和压光,使保温层表面平整。

6.面层处理:最后再对保温层进行表面处理,确保外墙的美观和防水性能。

四、施工注意事项1.施工质量:施工过程中要注意保温层的厚度和均匀性,避免出现漏保温的问题。

2.施工环境:施工现场要保持干燥、通风,避免在潮湿环境下施工。

3.安全:施工人员要佩戴好安全帽、手套等防护用具,确保施工安全。

五、施工效果采用大模内置施工方案施工的外墙保温效果明显,不仅提高了建筑的节能性能,还提升了建筑外观的美观度。

同时,施工效率高,可以大大节约施工时间和成本,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施工方式。

以上就是关于外墙保温大模内置施工方案的详细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外墙爬模内墙大模板施工

外墙爬模内墙大模板施工

升靠爬架 、 爬架提升靠模板的独立 自升体 系。爬 架采用单片桁架式爬 模 板 的对 拉 螺 栓 位 置 。 架 , 互 间用 ‘ 8钢 管 扣 件 连 接 , 架 与 墙 体 采 用 自锁 式 联 接 件 固 定 。 53 相 p 4 爬 .. 内墙 大 模 板 的 支设 4 3 内 墙 : 据 建 筑 物 特 点 划 分 施 工 流 水 段 , 计 定 型 大 模 板 , 做 . 2 根 设 并 钢筋 隐蔽 验 收 完 毕 后 方 可 进 行 内 大模 板 的安 装 。 好 各 拐 角节 点 处 理 . 成 整 体 墙模 板 , 塔 吊进 行 安 装 和 拆 除 工 作 。 组 用 1 内墙 大模 板安装前 , ) 现将 控制轴线引测 到楼层 , 并按“ 偏心法 ” 放 出 5 rm 通 长 控 制 轴 线 , 按 开 间尺 寸 划 分 弹 出墙 体 中 心 线 、 板 0 a 再 模 4 施工 准 备 ‘
41 爬 架 的设 计 . 位置线 。 2 塔 吊 吊装 就 位 大模 板 , 由支 模 人 员 2 3人 相 互 配 合 支 设 。先 ) 并 -
爬 架 采 用 单 片 桁 架 式爬 架 , 无 外 挑 结 构 部 位 和有 外 挑结 构 部 位 放 好 带 有 套 管 的 大 螺 杆 后 用 橇 棍 调 整 大 模 板 的位 置 , 节 地 脚 螺 分 然 调 爬 架 两种 , 据 工 程 结 构 特 点 , 行爬 架 的技 术 设 计 , 内 容 包 括 爬 架 栓 或 紧 固大 螺 杆 的 螺 帽 以 调 整 大模 板 的垂 直 度 。 后 安 装 小 螺 杆 和 阴 根 进 其 最 结 构图和爬架布置图两部分。 爬架结构设计计算时考虑 的主要荷载应 角 模 , 固好 所 有 的 穿 墙螺 杆 。 加 有 : 架 系 统 的 自重 、 工 荷 载 、 平 风 载 及 提 升 模 板 时 的 传 递 荷 载 。 爬 施 水 42 大 模 板 的 设 计 . 535 在 模 板检 查 验 收后 , 始 浇 筑 砼 。 筑 砼 前 , 先 处 理好 水 平 施 .. 开 浇 首

外板内模、外砖内模、全现浇剪力墙结构的大模板施工工艺

外板内模、外砖内模、全现浇剪力墙结构的大模板施工工艺

外板内模、外砖内模、全现浇剪力墙结构的大模板施工工艺外板内模、外砖内模、全现浇剪力墙结构的大模板施工工艺本施工工艺主要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大模板的安装与拆除。

1材料性能要求⑴大模板由板面结构、支撑系统和操作平台以及附件组成。

大模板的产品质量应符合《建筑工程大模板技术规范》(JGJ74—2003)制作要求和制作允许偏差。

⑵大模板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大模板所配的对拉螺栓及其配件应能承受混凝土的侧压力并控制墙体厚度。

⑶全钢大模板的面板宜选用原平板;钢木或钢竹大模板的面板必须选用双面覆膜的防水胶合板,其割口及孔洞必须作密封处理。

⑷大模板的钢骨架及面板材质均为Q235⑸吊环材料不得冷弯。

2.施工工具与机具锤子、斧子、打眼电钻、活扳子、手锯、水平尺、线坠、撬棍与吊装索具、塔吊等3?作业条件⑴大模板施工前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在满足工期要求的前提下,根据建筑物的工程量、平面尺寸、机械设备条件等组织实施有节奏的均衡流水作业。

按照“与建筑设计配套、力求构造简单合理、装拆灵活方便、坚固耐用经济合理”的原则进行了大模板设计,确保强度、刚度及稳定性,并经审批。

确定大模板的配置:按建筑平面确定模板型号;按施工流水段确定模板数量;根据房间的开间、进深、层高确定模板的外形尺寸。

运到现场后,要清点数量,核对型号。

⑵弹好楼层的墙身线、门窗洞口位置线及标高线。

⑶墙身钢筋绑扎完毕,水电箱盒、预埋件、门窗洞口预埋完毕,检查保护层厚度应满足要求,办完隐蔽工程验收手续。

⑷为防止大模板下口跑浆,安装大模板前抹好砂浆找平层,但找平层不能伸入墙身内。

外砖内模结构在安装大模板前,把组合柱处的墙上舌头灰清理干净,全现浇结构挂好供外墙模板操作的架子。

⑸安装大模板前应把大模板板面清理干净,刷好隔离剂(不允许在模板就位后刷隔离剂,防止污染钢筋及混凝土接触面,涂刷均匀,不得漏刷)。

(6)浇筑混凝土前必须对大模板的安装情况及安全措施进行检查,并办理检查记录。

爬升模板施工工艺及方法

爬升模板施工工艺及方法

爬升模板施工工艺及方法一、施工工艺流程弹线找平→安装爬架→安装爬升设备→安装外模板→绑扎钢筋→安装内模板→浇筑混凝土→拆除内模板施工楼板→爬升外模板→绑扎上1层钢筋并安装内模板→浇筑上1层墙体→爬升模架。

按照如此工艺流程,模板与爬架互爬,直至完成该建筑施工。

二、爬升模板施工各环节1.爬模安装爬模安装的顺序是:组装爬架→将爬架固定在墙上→安装爬升设备→吊装模板块→拼接分块模板并校正固定。

2.爬架爬升当墙体的混凝土已经浇筑并达到爬架爬升规定的强度,且爬升装置的位置、牢固程度、吊钩及连接杆等,在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爬架的爬升。

3.模板爬升模板爬升的顺序是:在楼板上进行弹线找平→安装模板爬升设备→拆除模板对拉螺栓、固定支撑架与其他相邻模板的连接件→起模→开始爬升。

4.模板爬升爬架拆除的顺序是:悬挂脚手架、大模板→爬升设备→附墙螺栓→爬升支架。

5.模板拆除模板拆除的施工顺序是:自下而上拆除悬挂脚手、安全设施→分块模板间的连接件→起重机吊住模板并收紧绳索→拆除模板爬升设备,脱开模板和爬架→将模板吊至地面。

爬模安装安全要求1、提升前应检查模板是否全部脱离墙面,内外模板的拉杆螺栓是否全部抽掉。

2、爬杆螺栓是否全部达到要求。

3、在液压千斤顶或倒链提升过程中,应保持模板平稳上升,模板顶面的高低差不得超过100mm。

并在提升过程中,应经常检查模板与脚手架之间是否有钩挂现象,油泵是否工作正常。

4、模板提升好后,应立即校正与内模板固定,待有可靠的保证方可使油泵回油松掉千斤顶或倒链。

5、经常检查撑头是否有变形,如有变形应立即处理,“防爬模架护墙螺栓超荷发生事故。

6、提升爬架时,应先把模板中的油泵爬杆换到爬架油泵中(拆除撑头防止落下伤人),拧紧爬杆螺栓,这时方允许拆除护墙螺栓。

然后开始提升,提升过程中应注意爬架的高低差不超过50mm和有无障碍物。

7、爬模操作人员必须遵守工地的一般安全规定,并配带所规定劳动保护用品。

超高层液压爬模外爬内支组合施工工法(2)

超高层液压爬模外爬内支组合施工工法(2)

超高层液压爬模外爬内支组合施工工法超高层液压爬模外爬内支组合施工工法是一种在超高层建筑施工中常用的工法,它通过采用液压爬模外爬和内支组合的方式,高效快速地完成建筑结构的施工。

下面将对该工法的各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前言超高层建筑的施工具有一定的难度和复杂性,需要采用一种安全高效的施工工法。

超高层液压爬模外爬内支组合施工工法结合了液压爬模外爬和内支技术,使施工更加高效、安全,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工法。

二、工法特点1. 高效快速:采用液压爬模外爬和内支组合的方式,可同时进行多个楼层的施工,提高施工效率。

2.安全可靠:通过液压爬模外爬和内支技术,能够保证建筑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的稳定和安全性。

3. 灵活适应:可以根据超高层建筑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和适应,满足不同建筑结构的施工需求。

三、适应范围该工法适用于超高层建筑的施工,特别适用于建筑结构较为复杂的项目。

同时,该工法适用于工地空间有限以及周边环境条件限制的情况。

四、工艺原理超高层液压爬模外爬内支组合施工工法的工艺原理是通过液压爬模外爬技术来支撑模板,并通过内支技术来支撑混凝土结构。

通过液压爬模的升降和横向移动,实现模板的换板和拆除。

内支技术则通过设置支撑柱和支撑架来支撑混凝土结构,保证结构的稳定和安全。

五、施工工艺1. 液压爬模的安装:首先需要安装液压爬模,并根据设计要求进行调整和固定。

2. 液压爬模的外爬:液压爬模通过升降和横向移动,实现外爬施工。

需要根据施工进度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控制。

3. 内支的安装:在液压爬模外爬的同时,进行内支的安装。

支撑柱和支撑架需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布置和固定,确保结构的稳定性。

4. 模板换板与拆除:当某一层的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要更换液压爬模,进行下一层的施工。

待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后,进行模板的拆除。

六、劳动组织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合理组织施工人员,根据施工计划和工艺要求进行作业。

需注意施工人员的培训和安全意识,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与高效。

爬模的施工方法

爬模的施工方法

爬模的施工方法一、简介爬模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模板结构来搭建楼层或墙面的方法。

通过搭建模板结构,可以为后续的混凝土浇筑提供支撑,并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准确性和平整性。

本文将介绍爬模的施工方法,包括施工准备、模板搭建、模板的固定和调整等方面。

二、施工准备在进行爬模施工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施工准备工作。

首先,要确定施工图纸和相关技术要求,明确施工的楼层高度、墙面厚度等参数。

然后,准备好所需的模板材料,如脚手架、木板等。

同时,要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设置好必要的安全警示标志,并做好遮挡措施,防止施工过程中的杂物掉落。

三、模板的搭建1. 构建基础脚手架:根据建筑施工图纸上的楼层高度标示,先搭建基础脚手架。

脚手架的搭建要牢固可靠,需要注意横、竖向的调平和支撑稳固。

2. 固定支撑杆:在基础脚手架上固定支撑杆,支撑杆的位置要与建筑施工图上的柱子位置对应,并确保每一处的间距一致。

3. 安装模板:根据建筑施工图纸的要求,将木板等模板材料按照楼层平面布置在支撑杆上。

模板安装时要注意木板的平整度和间距的一致性,确保整个模板的牢固性。

四、模板的固定和调整1. 固定模板:在安装好的模板上,使用螺栓、夹具等方式固定模板,确保其稳定性。

固定时要注意松紧适度,既不能过紧,也不能过松,以免影响模板的平整度。

2. 调整模板:在固定好的模板上进行调整,确保模板的平整和垂直度。

可以使用调整器、水平仪等工具来检查和调整模板的水平度和垂直度,使其达到要求。

五、施工注意事项1. 施工现场要保持整洁,及时清理掉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杂物和废料,以免影响模板的固定和调整。

2. 施工人员要熟悉施工图纸和相关技术要求,确保施工按照规范进行。

3. 在模板搭建和固定过程中,要注意安全。

施工人员要佩戴好安全帽、安全绳等防护器材,并严禁在模板上打孔、切割等危险操作。

4. 模板使用完后要及时拆除和清理,以备后续楼层或墙面的施工使用。

六、总结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了解了爬模的施工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墙爬模内墙大模板施工工法编制单位: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批准部门: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工法编号:GF/208026-96主要执笔人:秦加顺赵俭目录前言 (2)1工法特点 (2)2适用范围 (2)3工艺原理 (2)4施工准备 (2)5施工工艺 (3)6劳动组织 (5)7质量标准 (5)8安全技术措施 (7)9效益分析 (7)10工程实例 (7)前言爬模施工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高层建筑施工技术,但一般仅用于外墙施工,内墙仍按传统方法支模施工。

1994年中建八局一公司在引进高层爬模施工技术后,吸取了大模板和滑模的优点,进一步完善了爬模施工技术,形成了自身的外墙爬模内墙大模板成套施工技术,该技术包括无外挑结构部位爬架和有外挑水平结构部位爬架二种形式。

1995年,该项技术获中建八局科技进步优秀项目一等奖。

1工法特点1.l采用改进后的单片桁架式爬架,重量轻,架身稳固,并可满足四个楼层同时作业,操作方便,劳动强度低,施工速度快。

1.2大模板整体刚度好,表面平整光滑,易控制墙体平整度和垂直度,异形部位定型化,其尺寸与楼层高度、进深、开间相适应,施工误差较小。

1.3爬架与墙体联接节点构造轻巧,装拆方便简捷,适用性强。

1.4爬架系统一次安装,逐层上升,施工高度不受限制,减少了支搭脚手架的时间和费用。

1.5平面流水施工,爬模不占用施工场地,有利于现场的整洁和文明施工。

2适用范围本工法适用于多层及高层剪力墙结构(包括有外挑板或外挑阳台结构)、筒形结构的房屋建筑施工。

3工艺原理该成套技术综合了大模板和滑模的基本原理及各自特点,它的主要工作原理为:3.l外墙:通过依附在墙体上的大模板和爬架交替受力,形成模板提升靠爬架、爬架提升靠模板的独立自升体系。

爬架采用单片桁架式爬架,相互间用φ48钢管扣件连接,爬架与墙体采用自锁式联接件固定。

爬模系统的爬升原理及过程见图3.l。

3.2内墙:根据建筑物特点划分施工流水段,设计定型大模板,并做好各拐角节点处理,组成整体墙模板,用塔吊进行安装和拆除工作。

4施工准备4.1 爬架的设计爬架采用单片桁架式爬架,分无外挑结构部位和有外挑结构部位爬架两种,根据工程结构特点,进行爬架的技术设计,其内容包括爬架结构图和爬架布置图两部分。

爬架结构设计计算时考虑的主要荷载应有:爬架系统的自重、施工荷载、水平风载及提升模板时的传递荷载。

爬架布置图包括:爬架平面布置图、立面构造图、联接节点及构配件大样图等。

爬架示意图见图4.l。

4.2大模板的设计采用钢框竹胶大模板,内模采用带可调支腿和操作平台的钢框竹胶大模板,根据结构情况,划分若干个流水施工段,内大模板按一个流水段进行配置,配置时必须均衡对称。

大模板的设计包括:模板强度和刚度计算、穿墙螺栓计算、大模板的自稳角计算、模板布置和加工图等。

大模板设计应尽可能考虑通用性、轻型化。

内外模板使用对拉螺栓连接、固定。

大模板示意图见图4.2。

4.3材料准备、加工按爬架、大模板布置加工图购置好全部用材料,工厂集中制作。

4.3.1 爬架、模板钢框所用材料应有出厂合格证、质量保证书或试验报告,并按国家有关标准验收,焊接所有焊条的品种、规格、型号应与焊件的材质、规格相适应,并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

4.3.2胶合板应有出厂合格证和力学性能表,并按《钢框胶合板模板技术规程》(JGJ96-95)、《胶合板含水率的测定》的规程进行验收。

4.4施工机具的准备4.4.1 5t倒链:用于提升爬架和爬模。

4.4.2 φ28撬棍:用于校正大模板。

4.4.3钢丝绳吊索两付:用于吊装大模板。

4.4.4花篮螺杆若干:用于校正大模板。

4.4.5 φ34螺杆:用于爬架和墙体的连接及大模板的穿墙螺杆。

4.4.6塔式起重机:用于内墙大模板的吊装。

5施工工艺5.l流水段应根据结构和模板配置情况划分,以便进行流水施工。

流水段不宜划分过多,且要满足规定的工期,一般宜分为两个流水段施工。

5.2施工程序标准层主要施工程序为:1段墙板→I段顶板→Ⅱ段墙板→H段顶板→…5.3工艺流程每个流水段主要工艺流程如图5.3循环另一施循环另一施绑扎墙板钢筋隐蔽验收提升外大模安装内大模板、支梁板清理刷油提升爬架放混凝土养浇顶板混凝土钢筋隐蔽验收绑扎顶板钢筋支顶板模将大模板吊至另一施工段拆除内大模板浇注板混凝土模板检查验收混凝土养护(右图)。

5.4操作要点5.4.1加工制作的爬模设备在运往现场后,首先进行检查验收。

5.4.2外墙爬模系统的安装爬摸应在标准层开始安装,按照设计位置在外墙上留出联接件预留孔。

首先安装外大模板,然后安装爬架。

爬架与爬架之间用水平钢筋和剪刀撑连接起来,铺上脚手板,外挂安全网,即完成一个爬架单元的安装。

外墙大模板上端必须用花篮螺杆和钢丝绳拉紧,以防浇砼时模板外倾。

组装后的爬架单元见图5.4.2。

爬模系统全部安装完毕后,应将外大模板全部闭合交圈。

5.4.3墙板钢筋绑扎:在外墙模板组装完毕后,即按常规方法绑扎钢筋,并注意留出大模板的对拉螺栓位置。

5.4.4内墙大模板的支设钢筋隐蔽验收完毕后方可进行内大模板的安装。

(1)内墙大模板安装前,现将控制轴线引测到楼层,并按“偏心法”放出50mm通长控制轴线,再按开间尺寸划分弹出墙体中心线、模板位置线。

(2)塔吊吊装就位大模板,并由支模人员2-3人相互配合支设。

先放好带有套管的大螺杆,然后用橇棍调整大模板的位置,调节地脚螺栓或紧固大螺杆的螺帽以调整大模板的垂直度。

最后安装小螺杆和阴角模,加固好所有的穿墙螺杆。

5.4.5在模板检查验收后,开始浇筑砼。

浇筑砼前,首先处理好水平施工缝和竖向施工缝。

水平施工缝按常规方法进行处理,竖向施工缝可采用钢板网作侧模,再按常规方法进行处理。

5.4.6大模板的拆除在砼的强度达到1.0MPa时,方可拆除大模板,在气温20℃的条件下,砼约浇筑10小时后拆除模板。

大模板的拆除和吊运应按照砼浇筑的先后次序进行,不能颠倒。

外墙内大模板拆除后,应将大螺杆螺帽上紧,以便浇顶板砼及爬升爬架。

5.4.7爬模系统的爬升爬模系统的提升采用5t倒链。

顶板砼浇筑完毕并达到上人条件后(≥1.2MPa),方可进行爬模系统的运行。

首先固定好外大模板上所有的大螺杆,用5t倒链拉紧爬架,松开爬架底座上的自锁式联接件,提升爬架。

爬架到位固定牢固后,取下倒链,提升大模板。

依次类推。

对有外挑水平结构部位的爬架,爬升时将三角支座拆下,上部用爬架系统整体提升,三角支座用塔吊进行倒运。

5.4.8爬模系统的拆除爬模系统拆除的主要步骤如下:(l)将外大板用钢丝绳固定在屋面锚环上;(2)卸掉大板支承螺杆外侧的螺帽,但要保留螺杆和里侧的螺帽;(3)拆掉爬架上的安全网和连接两爬架的钢管、脚手板;(4)用塔吊吊紧爬架,卸掉爬架自锁式联接件上的锁件装置;(5)在室内抽掉爬架与结构联接件,吊走爬架;(6)用同样的方式拆掉另一爬架;(7)用塔吊吊紧大模板,在室内抽掉大模板上的螺杆,吊走大模板。

5.5注意事项5.5.l开始在外墙上预留自锁式联接件孔时,一定要按设计位置留设,使每个爬架在墙体上的预留孔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避免爬架及模板安装后倾斜,造成受力不良,给爬升带来后患。

5.5.2模板穿墙螺栓孔宜采用塑料管或钢管预留,孔径应比螺栓大15mm,两端封闭,防止砼浆进入孔内。

5.5.3大模板使用前,应编号并画出平面布置图,以便吊装就位。

每次在大模板提升后要有专人对其表面进行检查,发现有污染部位应立即进行处理。

5.5.4爬架在人工提升时要保持速度一致,避免有快有慢,造成一头高一头低,出现受力不均等现象。

6劳动组织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昼夜流水施工,爬模提升应在白天进行,成立约20人的爬模专业组专门负责外墙爬升工作,在外墙爬模停止时这部分人可转入支设内模等工作。

大模板拆除吊装可在夜间进行,模板支设应在白天进行。

钢筋绑扎和砼浇筑可分成两班,昼夜施工。

爬模专业组应由工作认真细致、责任心强的人员组成。

对于单层面积为800m2的高层剪力墙结构,按4天一层的施工速度,其劳动力安排如表6.l。

7质量标准7.l爬架的制作标准7.1.l爬架的制作必须按照设计尺寸放足大样进行制作。

7.1.2焊缝表面应焊波均匀,不得有裂纹、夹渣、焊瘤、咬伤、烧穿和气孔等缺陷,焊缝应按二级焊缝质量标准检查验收。

7.2钢框竹胶大模板的制作标准按《钢筋砼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JGJ3—91)及《钢框胶合板模板技术规程》(JGJ96-95)要求进行。

7.2.l钢框制作应按模板制作图加工制作,并符合下列要求:(1)钢框焊缝表面应均匀,不得有漏焊、夹渣、咬肉、气孔、裂纹和错位等缺陷;(2)钢框焊接后需采用整形机具整形,并不得损伤模板的边肋;(3)钢框表面应清除锈蚀,并涂刷防锈漆两遍。

7.2.2胶合板面板应按设计图纸安装固定在钢框上,安装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螺钉牢固可靠;(2)沉头螺钉的头与板面平齐;(3)不损伤面板面膜;(4)面板拼缝应尽量设置在横肋骨架上,并严密平整,不得有错搓;(5)面板拼缝、周边接缝严密、不漏浆。

7.2.3钢框竹胶大模板制作允许偏差见表7.2.3。

7.3大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见表7.3。

表7.37.4大模板施工砼墙体允许偏差见表7.4。

8安全技术措施8.l爬模施工前先要做好班前安全教育和安全交底。

8.2爬架安装好后要搭好安全防护,外侧及下部应满挂安全网,脚手板要固定牢固。

8.3无爬架的地方要随施工的进行做好安全防护。

8.4所有的爬模施工人员要配备安全带,模板及爬架爬升时要系好安全带。

8.5大模板的吊装要用等长的带卡环的双股钢丝绳,不能使用单股钢丝绳。

8.6爬架在提升时要保持速度一致,同步进行,严禁快慢不一,造成倾斜过大、剧烈摇晃等现象。

8.7爬架爬升应在白天进行,不得在夜间进行。

严禁酒后爬升。

8.8爬架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应经常对爬升设备、挂吊部件的联接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8.9爬模系统拆除时要注意安全,必须有专人指挥,由架子工负责拆除。

拆除人员要先检查身体,凡病中、酒后不得上岗。

室外拆除要先系好安全带,物品传递要准确。

9效益分析采用外墙爬模、内墙大模板施工虽然一次性投入较大,但综合效益显著。

分析如下:9.l采用外墙爬架,节省了大量的外脚手架费用。

9.2采用大模板,节省了一定量的钢管、钢模板。

9.3爬模系统一次安装,逐层上升,减少了支搭脚手架的时间和费用。

9.4施工速度快,缩短工期,节约了机械租赁费和人工费。

9.5减少了材料的用量:使用小钢模板时,需用大量的穿墙螺杆和木材。

使用大模板后,穿墙螺杆可以循环使用,并且可以少用木材。

9.6砼表面平整,结构偏差小,可以减少抹灰量。

10工程实例1995年,山东省邮电新村高层住宅,外观呈蝴蝶形,造型新颖,结构复杂,剪力墙数量多。

地下一层,地上二十六层,单层建筑面积730 m2,标准层层高2.9m,总高度92.7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