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基本派别

合集下载

哲学的基本派别

哲学的基本派别
唯心主义应该说,“理念论”比“唯心主义”翻译得更为准确。如今 学界将柏拉图形而上实体的“eidos”(forms),称为“理型论”,用 以区别观念论的观念(ideas);柏拉图的理型,不是由经验而来的(先 验的),因此,“理型”是比较适切的翻译。
对praktisch-idealistisch的翻译和诠释中可知,唯心主义并不是 哲学领域里独有的现象。那么,这个“实践的唯心主义”是如何定义的以 及它与哲学唯心主义的关系又是怎样的,马克思(Marx)在《费尔巴哈》 中的另一段话为此提供了一个基本的线索:
它的特点在于:建构了超自然的世界图式,更明确地规定了人在其中 的位置,把人神关系置于道德修养的核心,强化了哲学和宗教的同盟,具 有更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新柏拉图主义的中心有罗马、亚历山大城、叙 利亚、雅典。以雅典为主。重要的人物是普罗提诺(plotinus)。
新柏拉图主义最早产生于埃及的亚历山大,那里几百年间一直都是希 腊哲学与东方神秘主义的交会地。该学派的创始人是阿摩尼阿斯·萨卡斯 (Ammonius Saccas),不过最重要的人物则是他的学生普罗提诺 (Plotinus, 204/5~270年)生于埃及。
意 志 主 义 哲 学 的 流 行 和 发 展 是 德 国 转 变 和 演 化 的 理 论 表 现 。 •叔 本 华 的 学说在1848年革命前始终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Hale Waihona Puke 唯心主义是哲学两大基本派别之一,主张理念是世界的第一性质,物 质是世界第二性质。
唯心主义分为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
其著名代表人物,有中国的朱熹、陆九渊、古希腊的柏拉图、德国的 黑格尔、费希特等。
2、人的美德就是“顺应自然”或“顺应理性”。
伊壁鸠鲁学派作为最有影响的哲学学派之一延续了4个世纪。

各种哲学派别观点

各种哲学派别观点

各种哲学派别观点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识,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主观唯心主义:“跟着感觉走”;“上帝代表爱”;“上帝就在我心中”;“人的意志、欲望、直觉决定一切”。

客观唯心主义:唯物主义: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第以性,意识第二性。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如:中国古代的五行把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看成是世界的本源;古希腊和古印度把风、火、水地看成是世界的本源;古代唯物主义的最高成果是原子论。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原子所具有的物理属性看成是物质的不变属性,认为原子就是物质,原子不可分割。

辩证唯物主义: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检察世界可知论;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如:“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还存在着,他就仍然是这种产物”;“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

辩证法:用联系的、全面的观点看世界;用发展的、变化的观点看世界;承认矛盾,并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这是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

形而上学:用孤立的、片面的观点看世界;用静止不变的观点看世界,即使承受变化也只承认量变,否认质变;否认矛盾,并把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归结为外力的作用。

相对主义诡辩论:否认相对静止。

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统一于物质。

唯心主义一元论:世界统一于意识主观唯心主义一元论:世界统一于主观意识。

如:我国宋明理学所谓“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的观点”。

客观唯心主义一元论:世界统一于精神实体。

如:古希腊柏拉图认为“理念”是世界的本质,德国黑格尔认为“绝对精神”是世界的本源,我国朱熹把“理看成是世界的本源”。

二元论与多元论:否认世界有共同的本原和统一的基础。

历史唯物主义:它们的划分的依据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如:“传统是一种巨大的阻力,是历史的懒惰力,但是由于它是消极的,所以一定要被摧毁”历史唯心主义:包括英雄史观、神学史观、人道主义史观。

哲学派别的划分及其代表人物

哲学派别的划分及其代表人物

哲学派别的划分及其代表人物感谢邀请。

从整个西方哲学史的角度来看:一,在古希腊哲学中:1,米利都学派: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美他们认为构成世界的本源是“无定形”的,如水,气。

2,毕达哥拉斯学派:毕达哥拉斯他认为构成世界的本源是“有定形”的,如数(阿拉伯数字)3,爱非斯学派:赫拉克利特他认为构成世界的本源是“无定形的火”但是又受有定形的规则——“逻各斯”所影响4,爱利亚学派:克塞诺芬尼,巴门尼德,芝诺,麦里梭这一学派的大致演变为:克塞诺芬尼提出万物本源是“一”,而一是神,是超越了人的特殊和局限具有普遍性和绝对性的神;这个神的概念到了巴门尼德那里被阐述为一个纯粹的哲学概念——“存在”,而与此区别一切流动变化的事物是——“非存在”;与此以后关于存在的学问被称为“本体论”。

之诺和麦里梭只是做了一些修饰工作,在这里就略过不说了5,智者派: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高尔吉亚——无物存在6,早期希腊自然哲学的延续——原子论恩培多克勒——四根说,流射说阿那克萨戈拉——种子说留基波——此人无证可靠,据说原子论首先由他提出来德谟克利特——原子论,影像说7,苏格拉底8,受苏格拉底影响而衍生出的一众学派麦加拉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为欧几里得和欧布里德犬儒学派:创始人为安提斯泰尼,代表人物为第欧根尼昔勒尼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为亚里斯提卜9,柏拉图10,亚里士多德11,伊壁鸠鲁学派:代表人物伊壁鸠鲁——原子论的宇宙观,感觉主义的认识论,快乐的伦理学12,斯多葛学派:创始人为芝诺(不是爱利亚学派的芝诺),代表人物:克利安提斯,马克奥勒留13,怀疑主义:创始人为皮浪,代表人物为埃奈西德穆等14,新柏拉图主义:普罗提诺——太一及其流溢二,在中世纪基督教哲学中1,教父派哲学:早期人物希腊护教士查士丁,拉丁教父德尔图良代表人物:奥古斯丁——上帝创世说,原罪与救赎等,他是基督教神学的重要奠基者2,经院派哲学:波爱修,中世纪哲学之父爱留根纳,安瑟尔谟,阿伯拉尔主要人物:托马斯阿奎那——上帝存在的宇宙论和目的论证明,形式与质料等学说,他是自奥古斯丁以来基督教神学最重要的理论之柱,形成了与柏拉图——奥古斯丁传统相对立的亚里士多德——托马斯传统。

哲学的基本派别

哲学的基本派别
两种 形态
请同学们利用二分钟完成下列表 格 共同点(根 基本观点 本观点)
唯 心 主 义
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 人的主观精神 主观 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 把意识作 唯心 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 为世界的 主义 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本原,认 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为意识决 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 客观精神 客观 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 唯心 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 主义 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 化和表现
本原 具体 物质 形态 原子
进步性
坚持了唯物 主义的根本方 向,在本质上 正确 丰富并发 展了唯物 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 和 历史唯物主义
物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
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 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 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科 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我们认 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④物质是按一定次序结合的、不可分的、不可 灭的原子的总和(伽森狄 )
⑤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社会历史领域,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三、唯物主义
①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王夫之) ② “水”是万物的本原,万物皆从水中产生,最 后又复归于水(泰勒斯) ③万物的本原是“火”。“火生气,气生水,水生 土, 土又还原成火。(赫拉克利特)
B组:列举生活中客观唯心主义的例子 或现象
三、唯物主义
思考:以下唯物主义观点中所认为的世界本原分别是什么?
①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王夫之) ② “水”是万物的本原,万物皆从水中产生,最 后又复归于水(泰勒斯) ③万物的本原是“火”。“火生气,气生水,水生 土, 土又还原成火。(赫拉克利特)
请以小组合作方式谈谈对此问题的看法。

哲学的基本派别

哲学的基本派别
唯心主义对科学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它促使人们思 考科学知识的本质和来源,从而推动了科学方法的形成和 发展。
对宗教的影响
唯心主义对宗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促使人们思考宗教 信仰的本质和来源,从而推动了宗教的改革和发展。
对社会的影响
唯心主义对社会的发展也产生了影响,它促使人们思考社 会秩序的本质和来源,从而推动了社会制度的改革和发展。
自然主义
强调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探 究,认为自然界是万物的 本原和归宿。
理性主义
注重理性思考和逻辑推理, 认为人类应该通过理性去 探究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
唯物主义
认为物质是万物的本原, 精神由物质派生而来。
爱奥尼亚学派的影响
1 2 3
对西方哲学的影响
爱奥尼亚学派的哲学思想对古希腊哲学的发展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后来的哲学家提供了重要的 启示和借鉴。
哲学的基本派别
目录
• 意志主义 • 毕达哥拉斯学派 • 伊壁鸠鲁学派 • 爱奥尼亚学派 • 斯多葛学派 • 唯心主义 • 新柏拉图主义 • 犬儒学派
01
意志主义
代表人物及思想
叔本华
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盲目的意志,人生 注定受苦,只有通过艺术和审美才能 暂时摆脱痛苦。
尼采
提出“强力意志”理论,认为生命的 本质是追求力量和支配,个人应追求 超人状态,成为自己命运的创造者。
道德原则
斯多葛学派强调道德原则的重要性,认为人们应该遵循道德原则 来行事,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智慧。
斯多葛学派的影响
对西方哲学的影响
斯多葛学派是西方哲学史上的重要流派之一,其思想对后来的哲学、 文化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现代心理学的启示
斯多葛学派强调内心平静和智慧的思想对现代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 影响,为心理治疗和自我调节提供了理论支持。

哲学基本派别和观点汇总

哲学基本派别和观点汇总

哲学基本派别和观点汇总1、唯物主义发展的阶段: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物质的具体形态,古希腊德模克利特的原子论哲学是朴素唯物主义的最高理论成就,它认为世界万物由不同形状、大小的原子和虚空组成的2机械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与近代自然科学相结合,克服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直观性、猜测性,但又存在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历史观是唯心主义这三个根本缺陷;当时自然科学理论只有力学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建立在这一科学成果基础上的唯物主义理论,不能不用机械的观点去解释自然界中各种不同质的现象和过程,把一切事物的运动都归结为机械过程;18世纪中叶,自然科学主要是处于搜集材料的阶段,对自然界的各种事物进行分门别类的静态的研究,形成了一种孤立的、静止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被哲学家提升为世界观和方法论,就使这一时期的唯物主义具有了形而上学的性质;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只是自然观上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上则是唯心主义的,即唯心史观;庸俗唯物主义:把十九世纪的近代唯物主义庸俗化,把意识等同于物质,看做大脑的分泌物,哲学上一般不把它作为唯物主义的一种历史形态;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2、哲学的两大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含义:1唯物主义是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的哲学;2唯心主义是断言精神是世界的本原,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哲学3、物质和运动关系设想有不运动的物质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特征设想有离开物质的运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4、运动和静止1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2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5、量变与质变1只承认质变、否认量变属于激变论2只承认量变、否认质变属于庸俗进化论6、否定观1辩证的否定观:否定是事物内在矛盾所引起的自我否定;否定是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辩证的否定观实质是扬弃2形而上学否定观:否定是外在的否定、主观任意的否定;否定是绝对的否定,是不包含肯定的否定7、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1机械决定论:只承认必然性,否认偶然性;它表面上抬高必然性,实际上是把必然性降低为偶然性,往往会导致宿命论;2唯心主义非决定论:把一切看成是纯粹偶然的,根本否认必然性,它既会导致唯意志论,也会导致宿命论;3既承认必然性,也承认偶然性:认为有些事情是纯粹必然的,有些事情是纯粹偶然的,把必然性和偶然性看成是没有联系的两种孤立的现象;8、反映论1直观反映论:认为认识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外界对象;2能动反映论:第一,认识是主体对客观的反映第二,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过程;第三,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9、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1唯理论片面强调理性认识的可靠性,而认为感性认识是靠不住的;2经验论则片面强调感性认识的可靠性,而认为理性认识是靠不住的;3唯理论和经验论又各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唯心主义的唯理论和经验论不仅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上各持一端,而且在认识论的前提上也是根本错误的,即都是否认反映论,不坚持人的认识是从物到感觉的唯物主义路线;认识起源于感觉、经验,这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可以承认的;但是,从感觉、经验出发,既可以沿着客观主义的路线走向唯物主义,也可以沿着主观主义的路线走向唯心主义;唯理论和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10、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1绝对主义真理观片面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相对性,认为人们可以一下子穷尽绝对真理,把已有的理论看成永恒不变的教条,现实中表现为教条主义和思想僵化;2相对主义真理观片面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客观性,怀疑科学理论的可靠性,把真理看成是主观随意的东西;在现实中表现为怀疑主义和诡辩论11、社会达尔文主义认为社会可以和生物有机体相比拟,社会与其成员的关系有如生物个体与其细胞的关系;社会达尔文主义根据自然界"食物链"现象提出"弱肉强食,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并以此解释社会现象;作为一种社会学理论,这种观点无可厚非;然而,把生物学中的遗传、变异、自然选择等概念引进社会学,就未免有些牵强;至于他把生存竞争作为社会发展的规律,则完全混淆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差异;12、旧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所有的哲学旧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13、折中主义;折衷主义也叫折中主义,它把各种不同的观点无原则地拼凑在一起的做法及有关理论;其特征和表现是:把矛盾双方等同起来,不分主次;把对立双方调和起来,混淆是非;在原则问题上模棱两可;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和固定的立场,只把各种不同的思潮、理论,无原则地、机械地拼凑在一起的思维方式,是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一种表现形式;如杜林的二元论。

知识点8-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和基本派别

知识点8-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和基本派别
A、物质和意识的斗争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D、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
哲学上的两个对子和基本派别
【典型例题】
【解析】本题的关键是对哲学领域的几个“对子”的掌握,弄清 各个“对子”在哲学上的地位即“对子”之间的关系。题中B、 C、D项都是哲学上的斗争形式。因为哲学上研究的最根本问题 是关于世界的本原问题,因此,哲学上的斗争,最根本的是唯物 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其他斗争都从属于这一斗争。故应选C
知识点—— 哲学上的两个对子
和基本派别
哲学上的两个对子和基本派别
【知识点பைடு நூலகம்析】
1、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纵观哲学发展的历史,我们除了 看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外,还可以看到辩证法和 形而上学的对立。但是,相对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 争来说,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具有从属的意义。这主 要因为各种辩证法或形而上学的思想总是附属于唯物主义 或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
哲学上的两个对子和基本派别
【知识点解析】
两种哲学基本派别:
主观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马克思现代唯物主义
哲学上的两个对子和基本派别
【典型例题】
1、自有人类以来,思想领域内的斗争就一刻也没有停止过,而 哲学上的斗争是最高形式的斗争。这里说的哲学上的斗争,最根 本的是( )
【答案】C
哲学上的两个对子和基本派别
【典型例题】
4、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旧哲学的区别是( ) ①旧哲学是唯心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论 ②旧哲学是形而上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法 ③旧哲学只是说明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革命地改造 世界 ④旧哲学一般代表剥削阶级利益,马克思主义哲学代表无 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利益

哲学的基本派别

哲学的基本派别

【问题情景】 疑邻偷斧 从前有个乡下人,丢了一把斧子。他怀疑是邻居家的儿子偷 去了,观察那人走路的样子,像是偷斧子的;看那人的脸色表情, 也像是偷斧子的;听他的言谈话语,更像是偷斧子的,那人的一 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像偷斧子的。 后来,丢斧子的人在山谷里挖地时,掘出了那把斧子,再留 心察看邻居家的儿子,就觉得他走路的样子,不像是偷斧子的; 他的脸色表情,也不像是偷斧子的;他的言谈话语,更不像是偷 斧子的了,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不像偷斧子的了。 思考一下:丢斧的人犯了什么错误?列举我们生活中犯同样错误 的一例。
▲主观唯心主义 基本观点: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 经验、心灵等)当作世界的本原。

经 典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南宋)陆九渊 观 点 “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英)贝克莱
“眼开则花明 ,眼闭则花寂”“心外无物”—(明)王守仁
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 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观点:把物质归结为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 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 进步性: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 局限性:仍然把物质的具体形态等同于物质。具有机 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基本观点:辨证唯物主义认为:先有物质,后有意识,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 能动作用。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 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作用。 进步性: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 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 根本利益。它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科学 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 大思想武器。

高考考点要求:理解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08启东一模)16、爱因斯坦曾经说:“哲学要与不 同科学接触,就会变成一个空架子;科学要是没有 哲学,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这表明 A.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具体科学以哲学 为指导 B.哲学是研究整个世界的,具体科学研究某一特 殊领域,二者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C.没有哲学观点的具体科学和没有具体科学材料 的哲学都不是科学 D.具体科学以哲学为基础,哲学也以具体科学为 基础 参考答案: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哲学的基本派别
哲学的基本派别:
两大阵营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基本观点
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派别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主要区别
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认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就是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
不仅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而且承认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把人的主观精神(人的感觉、经验、观念、目的、意志、心灵等)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
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绝对观念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
基本评价
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可惜只是一种猜测
丰富、发展了唯物主义;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
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就局部范围而言,对人们认识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夸大了客观精神的作用;就局部范围而言,对人们认识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根本分歧
是否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