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基本派别
哲学的基本派别

对praktisch-idealistisch的翻译和诠释中可知,唯心主义并不是 哲学领域里独有的现象。那么,这个“实践的唯心主义”是如何定义的以 及它与哲学唯心主义的关系又是怎样的,马克思(Marx)在《费尔巴哈》 中的另一段话为此提供了一个基本的线索:
它的特点在于:建构了超自然的世界图式,更明确地规定了人在其中 的位置,把人神关系置于道德修养的核心,强化了哲学和宗教的同盟,具 有更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新柏拉图主义的中心有罗马、亚历山大城、叙 利亚、雅典。以雅典为主。重要的人物是普罗提诺(plotinus)。
新柏拉图主义最早产生于埃及的亚历山大,那里几百年间一直都是希 腊哲学与东方神秘主义的交会地。该学派的创始人是阿摩尼阿斯·萨卡斯 (Ammonius Saccas),不过最重要的人物则是他的学生普罗提诺 (Plotinus, 204/5~270年)生于埃及。
意 志 主 义 哲 学 的 流 行 和 发 展 是 德 国 转 变 和 演 化 的 理 论 表 现 。 •叔 本 华 的 学说在1848年革命前始终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Hale Waihona Puke 唯心主义是哲学两大基本派别之一,主张理念是世界的第一性质,物 质是世界第二性质。
唯心主义分为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
其著名代表人物,有中国的朱熹、陆九渊、古希腊的柏拉图、德国的 黑格尔、费希特等。
2、人的美德就是“顺应自然”或“顺应理性”。
伊壁鸠鲁学派作为最有影响的哲学学派之一延续了4个世纪。
哲学的基本问题与基本派别

D
材料中科学家发现太阳系存在着第9颗行星,这说明人的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意识活动的自觉选择性在材料 中没有体现,①不选;人们能认识到太阳系第9颗行星的 存在,说明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②正确;材料表明人 们能能动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③不选;太阳系第9颗行星的发现表明世界上只有尚未认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本质特征。
(3)在历史观中,把实践作为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据。
(4)在认识论中,把实践作为全部认识的基础,离开实 践,就不能科学完整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也不 可能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科 学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建构原则,也是马克思主 义哲学的核心内容。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与基本派别 考点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是什么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 关系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意识和物质 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内容。
(1)一是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何者 为本原(第一性)的问题。凡认为存在决定思 维的,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 的,就是唯心主义。 -------对“思维与存在何为本原的问题”的 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 一标准。 (2)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即思维 (意识)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物质)的问题 -----对这个方面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上的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哲学的基本问题

能
不能
可知论
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不可知论
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或者至少否认彻底认识 世界的可能性。
注意:对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 一性的不同回答,是区分可知 论与不可知论的唯一标准。
注意: 不可知论≠唯心主义
判断下列观点所属派别
1、奋斗者号深潜马里亚纳海沟10909米,对进一步探索海底生物,海底地
质构造,起到了关键作用。 可知论
整个世界是一部由因果链组成的大机器,世界里的 每个部分则是大机器中的小机器,人也是机器,只 不过它比其他自然物体精巧而已。
(英)霍布斯
机械性
用机械力学的观点观察事物,把一切运动形式归结为受 力学规律支配的机械运动,否认物质运动的多样性,否认事 物的质变,甚至把人也作为机器。所以这一时期接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中国古代哲学家主要探讨天与人、名与实、形与神、知与行、 心与物、理与气等关系问题,其背后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贯 穿始终。 西方古代哲学主要关注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内容,西方近 代哲学侧重点转向第二方面的内容。
二.为什么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① 人们在生活和实践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问题。
辨证关系
人们的思想如:理 论、理念、计划、 经验 、思想、 观 点、感觉、方针政 策、目标等主观性 的东西。
思维 主观 世界
意识
存在 客观 世界
物质
意识以外的一切事物 如:地球、生物、环 境、国情、磁场等可 见或不可见的不以人 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 存在的事物。
注意:①“思维”和“存在”相搭配,“意识”和“物质”相搭配,不要混淆使用。 ②在现实生活中,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表现为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③“意识和物质的关系”≠“意识和物质的辩证关系”。
朴素、形而上学、庸俗与辩证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相对。
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之一。
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世界是物质不同的表现形态,精神是物质的产物,物质不依靠精神而独立存在;人的认识是对事物的反映。
其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或机械)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朴素唯物主义,用某种或某几种具体物质形态来解释世界的本原的哲学学说。
一般指古代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哲学的最初历史阶段。
如中国古代用“五行”(金、木、水、火、土)或气(阴阳、元气、精气),古希腊用原子、水、火,古印度用“四大”(地、水、火、风)等物质形态来说明世界本原的朴素唯物主义学说。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以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即形而上学地看待世界事物的哲学学说。
其特点是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
认为运动只有数量增减和场所变更,事物变化的原因在于外力推动;认识是人直观的机械的反映;人的意志、动机在社会历史中起决定作用。
其典型形式是16~18世纪的机械唯物主义。
在反对唯心主义和宗教神学的斗争中起过重要作用。
机械唯物主义,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十七世纪和十八世纪盛行于欧洲。
它肯定世界是物质的和运动的,同时用机械力学原理来解释一切现象和过程,用孤立的、片面的观点观察世界,把自然界和社会的变化过程归结为数量增减、位置变更,把运动看作是外力的推动,否认事物运动的内部原因、质的变化和发展的飞跃。
也叫机械论。
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斯、恩格斯所创立的关于用辩证方法研究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从它的本质来讲是物质的,物质按照本身固有的对立统一规律运动、发展,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存在。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
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斯、恩格斯所创立的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
哲学的基本派别

请同学们利用二分钟完成下列表 格 共同点(根 基本观点 本观点)
唯 心 主 义
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 人的主观精神 主观 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 把意识作 唯心 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 为世界的 主义 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本原,认 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为意识决 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 客观精神 客观 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 唯心 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 主义 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 化和表现
本原 具体 物质 形态 原子
进步性
坚持了唯物 主义的根本方 向,在本质上 正确 丰富并发 展了唯物 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 和 历史唯物主义
物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
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 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 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科 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我们认 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④物质是按一定次序结合的、不可分的、不可 灭的原子的总和(伽森狄 )
⑤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社会历史领域,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三、唯物主义
①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王夫之) ② “水”是万物的本原,万物皆从水中产生,最 后又复归于水(泰勒斯) ③万物的本原是“火”。“火生气,气生水,水生 土, 土又还原成火。(赫拉克利特)
B组:列举生活中客观唯心主义的例子 或现象
三、唯物主义
思考:以下唯物主义观点中所认为的世界本原分别是什么?
①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王夫之) ② “水”是万物的本原,万物皆从水中产生,最 后又复归于水(泰勒斯) ③万物的本原是“火”。“火生气,气生水,水生 土, 土又还原成火。(赫拉克利特)
请以小组合作方式谈谈对此问题的看法。
哲学的基本派别

对宗教的影响
唯心主义对宗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促使人们思考宗教 信仰的本质和来源,从而推动了宗教的改革和发展。
对社会的影响
唯心主义对社会的发展也产生了影响,它促使人们思考社 会秩序的本质和来源,从而推动了社会制度的改革和发展。
自然主义
强调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探 究,认为自然界是万物的 本原和归宿。
理性主义
注重理性思考和逻辑推理, 认为人类应该通过理性去 探究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
唯物主义
认为物质是万物的本原, 精神由物质派生而来。
爱奥尼亚学派的影响
1 2 3
对西方哲学的影响
爱奥尼亚学派的哲学思想对古希腊哲学的发展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后来的哲学家提供了重要的 启示和借鉴。
哲学的基本派别
目录
• 意志主义 • 毕达哥拉斯学派 • 伊壁鸠鲁学派 • 爱奥尼亚学派 • 斯多葛学派 • 唯心主义 • 新柏拉图主义 • 犬儒学派
01
意志主义
代表人物及思想
叔本华
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盲目的意志,人生 注定受苦,只有通过艺术和审美才能 暂时摆脱痛苦。
尼采
提出“强力意志”理论,认为生命的 本质是追求力量和支配,个人应追求 超人状态,成为自己命运的创造者。
道德原则
斯多葛学派强调道德原则的重要性,认为人们应该遵循道德原则 来行事,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智慧。
斯多葛学派的影响
对西方哲学的影响
斯多葛学派是西方哲学史上的重要流派之一,其思想对后来的哲学、 文化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现代心理学的启示
斯多葛学派强调内心平静和智慧的思想对现代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 影响,为心理治疗和自我调节提供了理论支持。
【学霸笔记】微专题41 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基本派别

微专题41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基本派别一、哲学基本问题1.是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思维”和“存在”相搭配,“意识”和“物质”相搭配,不要混淆使用。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不同性质的哲学对它的回答有着很大的差异。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作出的科学回答,是全面的、辩证的、科学的。
2.内容:(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
这是哲学基本问题中最重要的方面。
▲追求物质利益≠唯物主义;追求精神文明≠唯心主义。
(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上的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可知论认为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不可知论认为思维不能反映存在或者不能彻底的反映存在。
这是哲学问题中从属的方面。
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中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无论是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说到底都要解决一个共同的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
(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典例1】企业若想得到良好发展,就必须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经营,优秀的经营者能够对市场需求作出正确的判断。
从哲学基本问题来看,这是因为①存在决定思维②思维决定存在③思维与存在没有同一性④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B二、哲学的基本派别在漫长的哲学发展过程中,各种哲学观点层出不穷,无数哲学流派形态各异,但哲学所有这些形形色色的理论,无非分别属于两大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简述哲学基本问题和派别

简述哲学基本问题和派别哲学是一门思考人类存在和世界本质的学科,探讨的问题通常被称为哲学基本问题。
在哲学的发展历程中,产生了不同的派别,并形成了各自的理论体系。
本文将简要介绍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几个重要的哲学派别。
第一部分哲学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是指哲学思考的核心议题,包括存在、知识、价值和自由等方面的问题。
1. 存在问题存在问题关注的是宇宙和人类的存在方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这个问题的主要观点有实在论、唯心论和辩证法等。
实在论认为存在是客观存在的,宇宙和人类都有独立于意识的存在。
相反,唯心论主张存在是通过主体的意识活动而产生的,认为宇宙和人类都是意识的产物。
辩证法则强调宇宙和人类的存在是动态的、矛盾的统一。
2. 知识问题知识问题关注的是人类如何获取和判断真理的问题。
主要观点有理性主义、经验主义和批判性理论等。
理性主义认为人类通过理性思维和先天的知识能力来获取真理。
经验主义则认为人类通过感观经验和后天的知识积累来获取真理。
批判性理论强调人类的知识是社会和历史条件的产物,需要在批判和解放中不断更新。
3. 价值问题价值问题关注的是道德与伦理的问题,以及人类价值观的形成和实践。
主要观点有道德相对主义、道德客观主义和伦理学等。
道德相对主义认为价值是主体相对的,不同的人和文化有不同的价值观。
相反,道德客观主义认为存在客观的道德原则和价值标准。
伦理学则研究人类应该如何行动和生活才能实现最高的道德价值。
4. 自由问题自由问题关注的是人类意志和选择的自由性,以及其与命运和社会环境的关系。
主要观点有自由意志主义、决定论和社会唯物主义等。
自由意志主义认为人类具有自主决定自己命运的能力,是自由的。
相反,决定论认为人类的意志和行动是受条件和因果关系所限制的。
社会唯物主义则强调社会和经济条件对人类的自由具有重要影响。
第二部分哲学派别哲学派别是指在哲学领域内形成的不同思想流派和学派。
下面将简要介绍几个重要的哲学派别。
1. 古希腊哲学古希腊哲学是哲学的起源,包括柏拉图主义、亚里士多德主义等学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就局部范围而言,对人们认识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夸大了客观精神的作用;就局部范围而言,对人们认识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根本分歧
是否承认世界的本主义
唯心主义
基本观点
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派别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主要区别
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认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就是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
不仅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而且承认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把人的主观精神(人的感觉、经验、观念、目的、意志、心灵等)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
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绝对观念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
基本评价
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可惜只是一种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