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森克人格问卷简介

合集下载

艾森克人格问卷(EPC)附解释

艾森克人格问卷(EPC)附解释

艾森克人格问卷(EPC)附解释艾森克人格问卷(EPC)附解释
简介
艾森克人格问卷(EPC)是一种常用的心理测试工具,用于评
估个人的人格特征和行为倾向。

本文档提供了对EPC的详细解释,包括其背景、目的和使用方法。

艾森克人格问卷背景
艾森克人格问卷最初由心理学家汉斯·艾森克于20世纪40年代开发。

该问卷基于艾森克的人格理论,旨在测量个体在四个维度上
的人格特征:内外倾、情感稳定性、精神质量和自我控制。

问卷结构
EPC由多个问题组成,每个问题对应一个人格特征。

参与者需
要根据他们自己的感受和行为选择最符合他们的答案。

问题通常采
用对立性的双选项,参与者需要在两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更符合他们
自己的回答。

解释问卷结果
EPC的结果解释通常基于对参与者所选答案的统计分析。

通过比较参与者在每个人格维度上的得分,可以得出他们在这些维度上的相对强弱。

这些结果可用于提供个人的人格特征描绘,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行为倾向和個性特征。

应用领域
艾森克人格问卷在许多领域都有应用,包括心理研究、心理治疗、职业咨询和人力资源管理等。

通过评估个人的人格特征,可以帮助专业人士更好地理解和应对个体的行为和情感。

结论
艾森克人格问卷是一种有价值的心理测试工具,用于评估个体人格特征和行为倾向。

通过了解自己的人格特征,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行为和情感反应,从而有助于个人发展和与他人有效沟通。

艾森克人格问卷的评定方法

艾森克人格问卷的评定方法

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是由英国心理学家汉斯·艾森克(Hans Eysenck)和西德尼·艾森克(Sybil Eysenck)合作设计的一种常用的人格测量工具。

EPQ的评定方法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 回答问卷:被测者会回答一系列关于个人行为、情感、态度和兴趣等方面的问题。

这些问题通常涉及到个体的特定行为或喜好,被要求回答是否符合自己的真实情况。

2. 问卷结构:EPQ包括多个版本,其中最为常见的是EPQ-R(Revised)和EPQ-R Short Scale。

问卷包含多个维度,主要包括以下三个主要的人格因素:-神经质(Neuroticism):衡量情绪稳定性,高分表示情绪较为不稳定、容易焦虑。

-外向性(Extraversion):衡量社交性、活跃度,高分表示外向、社交性强。

-精神质(Psychoticism):衡量个体对现实的认知和处理方式,高分表示较为冷漠、理智。

3. 得分计算:根据被测者的回答情况,对每个因素进行得分计算。

EPQ-R 问卷通常采用是“是/否”或“同意/不同意”的选择方式,根据被选项的分值进行累计计分。

4. 解释和比较:得分可以用来解释个体在神经质、外向性和精神质上的特点。

高分可能表明个体在相应的人格特质上更为突出。

得分也可以用于与其他人群或标准进行比较,以了解个体在相对于他人的位置。

5. 提供反馈:根据EPQ的得分,可以向被测者提供关于其人格特征的反馈,帮助其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性格倾向。

需要注意的是,EPQ是一种受过广泛应用的人格测量工具,但在使用时应该谨慎,尤其是在心理诊断方面,最好由专业的心理学专业人员进行解读和评估。

艾森克人格问卷(EPQ)

艾森克人格问卷(EPQ)

艾森克人格问卷(EPQ)艾森克人格问卷是由英国心理学教授艾森克及其夫人根据其人格三个维度的理论编制而成。

它由三个人格维度和一个效度量表组成编制,分别为:1.精神质(P)维度:测查一些与精神病理有关的人格特征。

高分可能具有孤独、不关心他人、难以适应外部环境、不近人情、与别、不友好等特征;也可能具有与众极其不同的人格特征,如喜欢干奇特的事情,且不顾危险等。

2.内一外向(E)维度:测查内向和外向人格特征。

高分反映个匕外向,具有好交际、热情、冲动等特征,低分则反映个性内向,具有好静、稳重、不善言谈等特征。

3.神经质(N)维度:测查情绪稳定性。

高分反映易焦虑、抑郁口较强烈的情绪反应倾向等特征。

4.掩饰(L)量表:测查朴实、遵从社会习俗及道德规范等特征。

胆汁质:外向不稳定多血质.:外向稳定抑郁质:内向不稳定沾液质:内向稳定1 .你是否有许多不同的业余爱好?2 .你是否在做任何事情以前都要停下来仔细思考?3 .你的心境是否常有起伏?4 .你曾有过明知是别人的功劳而你去接受奖励的事吗?5 .你是否健谈?6 .欠债会使你不安吗?7 .你曾无缘无故觉得“真是难受”吗?8 .你曾贪图过份外之物吗?9 .你是否在晚上小心翼翼地关好门窗?10.你是否比较活跃?11.你在见到一小孩或一动物受折磨时是否会感到非常难过?12.你是否常常为自己不该作而作了的事,不该说而说了的话而紧张吗?13.你喜欢跳降落伞吗?14.通常你能在热闹联欢会中尽情地玩吗?15.你容易激动吗?16.你曾经将自己的过错推给别人吗?17.你喜欢会见陌生人吗?18.你是否相信保险制度是一种好办法?19.你是一个容易伤感情的人吗?20.你所有的习惯都是好的吗?21.在社交场合你是否总不愿露头角?22.你会服用奇异或危险作用的药物吗?23.你常有“厌倦”之感吗?24.你曾拿过别人的东西吗(那怕一针一线)?25.你是否常爱外出?26.你是否从伤害你所宠爱的人而感到乐趣?27.你常为有罪恶之感所苦恼吗?28.你在谈论中是否有时不懂装懂?29.你是否宁愿去看书而不愿去多见人?30.你有要伤害你的仇人吗?31.你觉得自己是一个神经过敏的人吗?32.对人有所失礼时你是否经常要表示歉意?33.你有许多朋友吗?34.你是否喜爱讲些有时确能伤害人的笑话?35.你是一个多忧多虑的人吗?36.你在童年是否按照吩咐要做什么便做什么,毫无怨言?37.你认为你是一个乐天派吗?38.你很讲究礼貌和整洁吗?39.你是否总在担心会发生可怕的事情?40.你曾损坏或遗失过别人的东西吗?41.交新朋友时一般是你采取主动吗?42.当别人向你诉苦时,你是否容易理解他们的苦哀?43.你认为自己很紧张,如同“拉紧的弦”一样吗?44.在没有废纸篓时,你是否将废纸扔在地板上?45.当你与别人在一起时,你是否言语很少?46.你是否认为结婚制度是过时了,应该废止?47.你是否有时感到自己可怜?48.你是否有时有点自夸?49.你是否很容易将一个沉寂的集会搞得活跃起来?50.你是否讨厌那种小心翼翼地开车的人?51.你为你的健康担忧吗?52.你曾讲过什么人的坏话吗?53.你是否喜欢对朋友讲笑话和有趣的故事?54.你小时候曾对父母粗暴无礼吗?55.你是否喜欢与人混在一起?56.你如知道自己工作有错误,这会使你感到难过吗?57.你患失眠吗?58.你吃饭前必定洗手吗?59.你常无缘无故感到无精打采和倦怠吗?60.和别人玩游戏时,你有过欺骗行为吗?61.你是否喜欢从事一些动作迅速的工作?62.你的母亲是一位善良的妇人吗?63.你是否常常觉得人生非常无味?64.你曾利用过某人为自己取得好处吗?65.你是否常常参加许多活动,超过你的时间所允许?66.是否有几个人总在躲避你?67.你是否为你的容貌而非常烦恼?68.你是否觉得人们为了未来有保障而办理储蓄和保险所花的时间太多?69.你曾有过不如死了为好的愿望吗?70.如果有把握永远不会被别人发现,你会逃税吗?71.你能使一个集会顺利进行吗?72.你能克制自己不对人无礼吗?73.遇到一次难堪的经历后,你是否在一段很长的时间内还感到难受?74.你患有“神经过敏”吗?75.你曾经故意说些什么来伤害别人的感情吗?76.你与别人的友谊是否容易破裂,虽然不是你的过错?77.你常感到孤单吗?78.当人家寻你的差错,找你工作中的缺点时,你是否容易在精神上受挫伤?79.你赴约会或上班曾迟到过吗?80.你喜欢忙忙碌碌地过日子吗?81.你愿意别人怕你吗?82.你是否觉得有时浑身是劲,而有时又是懒洋洋的吗?83.你有时把今天应做的事拖到明天去做吗?84.别人认为你是生气勃勃吗?85.别人是否对你说了许多谎话?86.你是否容易对某些事物容易冒火?87.当你犯了错误时,你是否常常愿意承认它?88.你会为一动物落入圈套被捉拿而感到很难过吗?评分标准:EPQ问卷总共有四个分量表(E分量表指内外向,N分量表指情绪稳定性,P分量表指精神质,L分量表指掩饰、虚假),共88道题,每道题的记分方法如下(前面没有负号的项目就表示回答“是”时记1分,回答“否”时记0分,前面有负号的项目就表示回答“否”时记1分,回答“是”时记0分):E分量表(共21个项目):1 5 10 13 14 17 -21 25 -29 33 3741 -45 49 53 55 61 65 71 80 84N分量表(共24个项目): 3 7 12 15 19 23 27 31 35 39 4347 51 57 59 63 67 69 73 74 77 7882 86P分量表(共23个项目):-2 -6 -9 -11-18 22 26 30 34 -38 -42 46 50 -56 -62 66 68 -7275 76 81 85 -88L分量表(共20个项目):-4 -8 -16 20 -24 -28 32 36 -40-44 -48 -52 -54 58 -60 -64 -70-79 -83 87各分量表表示的涵义:E(内外倾)得分特高表示越外向,爱交际,喜欢参加联欢会,朋友多,需要有人同他说话,不爱一个人阅读和作研究,渴望兴奋的事,喜欢冒险,向外发展,行动受一时冲动影响。

艾森克人格问卷

艾森克人格问卷
艾森克人格问卷 (EPQ)
一、艾森克人格问卷简介



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 EPQ)是英国伦敦大学心理 系和精神病学研究所艾森克教授 (H.J.Eysenck)编制的。 艾森克人格问卷分为儿童(7-15岁)和成人 (16岁以上)两种类型。 艾森克人格问卷在20世纪40年代末已开始拟 定,1952年正式发表,称为Maudstey医学问 卷。随后,又于1959年及1964年进行增改和 修订,最后于1975年再次修订,并命名为 “艾森克人格问卷(EPQ)”。

4.测验结果的解释和报告
实践







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对另一个人进行施测,计分、 解释并完成其人格测验结果的报告。 一、测验目的意义 二、测验的原理 三、测验的材料 四、测验的程序 五、测验的结果 原始分数、T分数 结果的解释 人格剖面图 六、讨论与分析(或个人发展建议)



P:精神质。并非有精神病。它在所有人身上都 存在,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但如果某人表现明显, 则易发展成为行为异常。 高分者可能孤独,不关心他人,难以适应外部环 境,不近人情,感觉迟钝,与别人不好又,喜欢 寻衅搅扰,喜欢干奇特的事情,却不顾危险。 L:测试被试的掩饰性、假托或自身隐蔽,或者 测定器社会朴实幼稚水平。L与其他量表的功能 有联系,但它本身代表了一种稳定的人格功能。
Maudstey医学问卷(MMQ),1952 有40个项目,主要调查神经质(N量表) 个性调查表(MPI),1959 由E量表和N量表组成
艾森克个性调查目录(EPI),1964 由E量表和N量表,外加上了L量表组成
艾森克人格问卷(EPQ),1975 由E量表N量表和L量表,加入了P量表组成

艾森克人格问卷

艾森克人格问卷

艾森克人格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aire, EPQ)是由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H.J.Eysenck)夫妇编制的,1975年发表了最新修订本。

问卷分为成人版和儿童版,分别适用于16岁以上成人和7~15岁儿童,施测仅需要10~15分钟。

艾森克人格问卷共90个题目,被试以“是”或“否”作答。

然后,按E、N、P、L四个量表记分。

内外倾性E因素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抑制强度有关;神经质N因素与植物神经系统的稳定性有关;精神质P因素与某些易发展为行为异常的心理特质有关;L为测谎量表,是后来加进去的效度量表,用以测定被试者掩饰、假托或自身隐蔽倾向,或者测定其社会性朴实幼稚的水平。

关于各维度典型的人格特征,艾森克人格问卷中也有明确的描述。

各量表的具体含义如下:内外向 (E):分数高表示人格外向,可能是好交际、渴望刺激和冒险,情感易于冲动。

分数低表示人格内向,可能是好静,富于内省,除了亲密的朋友之外,对一般人缄默冷淡,不喜欢刺激,喜欢有秩序的生活方式,情绪比较稳定。

神经质 (N):反映的是正常行为,与病症无关。

分数高可能是焦虑、担心、常常郁郁不乐、忧心忡忡,有强烈的情绪反应,以至于出现不够理智的行为。

精神质 (P):并非暗指精神病,它在所有人身上都存在,只是程度不同。

但如果某人表现出明显程度,则容易发展成行为异常。

分数高可能是孤独、不关心他人,难以适应外部环境,不近人情,感觉迟钝,与别人不友好,喜欢寻衅搅扰,喜欢干奇特的事情,并且不顾危险。

掩饰性 (L):测定被试的掩饰、假托或自身隐蔽,或者测定其社会性朴实幼稚的水平。

L与其它量表的功能有联系,但它本身代表一种稳定的人格功能。

目前,艾森克人格问卷已在许多国家被广泛应用,获得了较确定的信度和效度。

中国心理学家龚耀先和陈仲庚先后修订了艾森克人格问卷的中文版。

陈仲庚修订的成人问卷和儿童问卷,最后修订本为85个项目。

条目)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成人 EPQ指导语:请回答下列问题。

艾森克人格问卷简介

艾森克人格问卷简介

艾森克人格问卷简介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aire, EPQ)是由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H.J.Eysenck)夫妇编制的,1975年发表了最新修订本。

问卷分为成人版和儿童版,分别适用于16岁以上成人和7~15岁儿童,施测仅需要10~15分钟。

艾森克人格问卷的编制是以特质论为理论基础的。

在早期的研究中,艾森克通过因素分析抽取出两个维度,即神经质(Neuroticism,又称情绪性) N和内外倾性(Extroversion)E,以后在艾森克人格问卷中又增加了第三个维度精神质(Psychoticim)P或称心理变态倾向。

艾森克认为,神经质、内外倾性和精神质是决定人格的三个基本因素,人们在这三方面的不同倾向和不同的表现程度,便构成了不同的人格特征。

现在广为流行的“大五”人格结构理论中仍包含神经质和内外倾性两个维度。

艾森克人格问卷共90个题目,被试以“是”或“否”作答。

然后,按E、N、P、L四个量表记分。

内外倾性E因素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抑制强度有关;神经质N因素与植物神经系统的稳定性有关;精神质P因素与某些易发展为行为异常的心理特质有关;L为测谎量表,是后来加进去的效度量表,用以测定被试者掩饰、假托或自身隐蔽倾向,或者测定其社会性朴实幼稚的水平。

关于各维度典型的人格特征,艾森克人格问卷中也有明确的描述。

E分数高表示人格外向,这种人往往好交际、健谈,渴望寻求刺激和冒险,回答问题不假思索,乐观、好动。

分数低则表示人格内向,这种人表现安静,不喜过多交往,富于内省,不喜欢刺激、冒险,偏保守,情绪比较稳定。

N分数高,表现为情绪不稳定,常表现出高焦虑、忧心忡忡,易激动,对各种刺激反应强烈,易感情用事。

与此相反,分数低的人,情绪反应缓慢且轻微,容易平静,善于自控,稳重,性情温和,不易焦虑。

P为精神质,并非指精神病,它在所有人身上都存在,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具有突出精神质的人性情孤僻,对他人不关心,缺乏同情心,常表现出攻击性。

艾森克人格问卷

艾森克人格问卷

艾森克人格问卷EPQ(艾森克人格问卷)(一)测验的实施1.测验材料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是由英国艾森克(H.G.Eysenck)教授和其夫人根据因素分析法编制的,最早于1975年出版。

以下介绍的是龚耀先教授1983年修订的艾森克人格问卷中文版。

EPQ分为成人和幼年两套问卷,各包括精神质(P)、内外向(E)、神经质(N)和说谎(L)四个量表,均为88个项目。

一个项目只负荷一个维度因素,P、E、N和L量表在成人和幼年问卷分别包括23、21、24、20个项目和18、25、23、22个项目。

2.适用范围EPQ成人问卷用于调查16岁以上成人的个性类型,幼年问卷用于调查7至15岁幼年的个性类型。

不同文化程度的被试者均可以使用。

3.施测步骤EPQ的成人和幼年问卷的每一个项目只要求被试者回答一个“是”或“不是”(或“否”)。

一定要作回答,而且只能同答是或否。

发卷后向被试者说明方法,便由他自己逐条回答,这是纸笔测验的一种。

问卷上印有所有项目,幼年答卷上印有题号和“是”和“不是”,成人答卷上印有“是”和“否”。

被试者将问卷与答卷对齐,然后逐条回答,只需在“是”或“不是”上划“√”便可。

可以个别进行,也可以团体进行。

(二)测验的记分每一项目都规定了答“是”或“不是”。

如果规定答“是”,则在划了“是”时记1分,划了“不是”不记分;同理,如果规定答“不是”,则在划了“不是”时记1分,划了“是”不计分。

最后根据被试者在各量表上获得的总分(粗分),按年龄和性别常模换算出标准T分,便可分析被试者的个性特点。

在中国修订版的报告单上一般有两个剖析图,一个是EPQ剖析图,一个是E、N关系图,据此可直观地判断出被试者的内外向性、精神质以及情绪稳定性,还可判断其气质类型。

第一剖析图是仿MMPI等个性问卷剖析图的方法制出。

在各量表位置注明了T分数画了区分中间(实线)和倾向(虚线)各范围的划界线。

得到某一被试者的各量表粗分后,在性别和年龄相应的T分表上查出T分,在各量表位置上加以标明,然后将各量表标点连接,便得到一个量表剖析图。

艾森克个性问卷(EPQ)

艾森克个性问卷(EPQ)

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在心理学领域,艾森克个性问卷(EPQ)是一种广泛使用的个性评估工具。

它由英国心理学家汉斯·艾森克开发,旨在评估个人的个性特征,包括内倾-外倾、神经质和精神病特质等维度。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EPQ的背景、理论依据、应用场景以及其对个人和组织的意义。

一、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的背景艾森克个性问卷(EPQ)是由英国心理学家汉斯·艾森克在20世纪40年代开发的。

它是一种自陈式个性评估工具,旨在测量人的个性特征,特别是那些相对稳定的特质。

该问卷由三个分量表组成:内-外倾(E)、神经质(N)和精神病质(P)。

通过受试者的自我报告,评估人员可以对个体的个性特质进行评估,从而为心理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的理论依据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的理论基础源于特质论。

特质论认为,人的行为是由相对稳定、持久的特质所决定。

这些特质在不同情境下表现出一致的行为模式,从而影响个体的行为和心理状态。

EPQ通过测量这些特质来评估个体的个性特征,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个性以及与他人的互动方式。

三、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的应用场景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广泛应用于心理学、心理咨询、教育和人力资源管理等领域。

在心理学研究中,EPQ被用于探讨个性特质与心理健康、行为问题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关系。

在心理咨询中,EPQ 可以帮助咨询师了解求助者的个性特点,为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此外,EPQ还可以应用于教育和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帮助教师和人力资源专业人员更好地理解员工的个性特点,为人员选拔、培训和职业发展提供参考。

四、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个人和组织的意义了解自己的个性特质对个人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EPQ 的评估结果,个人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的能力。

此外,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还有助于个人在职业选择和人际关系中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艾森克人格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汉斯·艾森克和S.B.G.艾森克设计的一种有关人格维度研究的测定方法。

简称EPQ。

通用的EPQ是1975年制定的,它是一种自陈量表,有成人和少年两种形式,各包括4个量表:E——内外向;N——神经质,又称情绪性;P——精神质,又称倔强、讲求实际;L——谎造或自身隐蔽。

经艾森克等人的因素分析计算,前3个量表代表人格结构的3种维度,它们是彼此独立的,L 则是效度量表,代表假托的人格特质,也表现社会性朴实、幼稚的水平。

艾森克人格问卷简介艾森克人格理论(Eysenck's personality theory)英国心理学家H.J.艾森克提出的以人格结构层级说和三维度人格类型说为主要内容的人格理论。

他认为,人格是由行为和行为群有机组织而成的层级结构。

最低层是无数个具体反应,是可直接观察的具体行为。

较高层是习惯性反应,它是具体反应经重复被固定下来的行为倾向。

再高一层是特质,是一组习惯性反应的有机组合,如焦虑、固执等。

最高一层是类型,是由一组相关特质的有机组合而成,具有高度概括的特征,对人的行为具有广泛的影响。

他通过对人格问卷资料的因素分析研究,确定了人格类型的三个基本维度。

根据外倾性维度可以把人格分为外倾型和内倾型;根据情绪稳定性可以把人格分为情绪型和稳定型;根据心理变态倾向可以把人格分为精神失调型和精神整合性。

由于EPQ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其所测得的结果可同时得到多种实验心理学研究的印证,因此它也是验证人格维度理论的根据。

中国的艾森克测验由陈仲庚等于1981年修订。

各量表的具体含义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简称EPQ)是英国伦敦大学心理系和精神病研究所艾森克教授编制的。

他搜集了大量有关的非认知方面的特征, 通过因素分析归纳出三个互相成正交的维度,从而提出决定人格的三个基本因素:内外向性(E)、神经质(又称情绪性)(N)和精神质(又称倔强、讲求实际)(P),人们在这三方面的不同倾向和不同表现程度, 便构成了不同的人格特征。

艾森克人格问卷是目前医学、司法、教育和心理咨询等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问卷之一。

各量表的具体含义如下:内外向(Extraversion)分数高表示人格外向,可能是好交际、渴望刺激和冒险,情感易于冲动。

分数低表示人格内向,可能是好静,富于内省,除了亲密的朋友之外,对一般人缄默冷淡,不喜欢刺激,喜欢有秩序的生活方式,情绪比较稳定。

神经质 (Neuroticism)反映的是正常行为,与病症无关。

分数高可能是焦虑、担心、常常郁郁不乐、忧心忡忡,有强烈的情绪反应,以至于出现不够理智的行为。

精神质 (Psychoticism)并非暗指精神病,它在所有人身上都存在,只是程度不同。

但如果某人表现出明显程度,则容易发展成行为异常。

分数高可能是孤独、不关心他人,难以适应外部环境,不近人情,感觉迟钝,与别人不友好,喜欢寻衅搅扰,喜欢干奇特的事情,并且不顾危险。

掩饰性 (Lie)测定被试的掩饰、假托或自身隐蔽,或者测定其社会性朴实幼稚的水平。

L与其它量表的功能有联系,但它本身代表一种稳定的人格功能。

★ 88道题的成人版记分:(+)为正向记分,即答“是”加一分,答“否”不加分;(-)为反向计分,即答“是”不加分,答“否”加一分E量表(21道题):(+):1 5 10 13 14 17 25 33 37 41 49 53 55 61 65 71 80 84(-):21 29 45P量表(23道题):(-):2 6 9 11 18 22 38 42 56 62 72 88(+):26 30 34 46 50 66 68 75 76 81 85N量表(24道题):(+):3 7 12 15 19 23 27 31 35 39 43 4751 57 59 63 67 69 73 74 77 78 82 86(-):无L量表(20道题):(+):20 32 36 58 87(-):4 8 16 24 28 40 44 48 52 54 60 64 70 79 83问卷的应用艾森克人格问卷是英国伦敦大学心理系和精神病研究所有关人格度研究的测定方法,此问卷由先前数个调查表几经修改发展而来,修订问卷包括88个项目,让被试根据自己的情况回答是否,然后按照计分标准登记分数,用以测量人格结构的三个度即内外向、精神质和神经质.艾森克的三个人格度不但经过许多数学统计上的和行为观察方面的分析,而且也得到实验室内多种心理实验的考察,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司法、教育等领域,适合各种人群测试。

艾森克的人格理论艾森克的人格理论(Eysenck's Personality Theo-ry )H.J.艾森克从特质理论出发,以因素分析方法和传统的实验心理学方法相结合长期研究人格问题,并把研究兴趣从特质转向维度,从而确立了自己的人格理论。

艾森克反对把人格定义抽象化,他在其《人格的维度》(1947)一书中指出“人格是生命体实际表现出来的行为的模式的总和”。

艾森克认为这种行为模式的总和包括认知(智力)、意动(性格)、情感(气质)和躯体(体质)四个主要方面。

后来他又强调人格具有稳定持久性。

人格维度艾森克继承先前实验心理学家的工作,通过对由实验、问卷与观察所得到的大量的人的特质资料的因素分析,深入研究了人格维度。

他认为研究人格特质有时可能会含混,只有研究人格维度才能清楚。

他指出,维度乃是代表一个连续的尺度。

每一个人都可以被测定在这个连续尺度上所占有的特定的位置,即测定每一个人具有该维度所代表的某一特质的多少。

19世纪已有心理学家提出人格图解的雏形。

他们认为人格可以从两个直角维度来进行描写。

按德国心理学家W.冯特的假设,一个维度是从情绪性强过渡到情绪性弱,另一个维度是从可变性过渡到不变性。

艾森克则提出外-内倾、神经质、精神质、智力和守旧性-激进主义五个维度,但认为外-内倾、神经质和精神质是人格的三个基本维度。

最早对外-内倾概念做过研究的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O.格罗斯。

以后在瑞士心理学家C.G.荣格的著作中把外-内倾概念引入人格研究。

后来又有不少学者对外-内体面型的人做了不少实际研究。

艾森克的外-内倾概念,除了具有其本身的一般含义外,还与神经系统的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相联系。

兴奋过程可以易化正在进行的感觉、认知和活动;抑制过程可以干扰或影响有机体正在进行的感觉、认知和活动。

他发现高外倾性的人兴奋过程发生慢、强度弱、持续时间短,而抑制过程发生快、强度强、维持时间长。

这种人难以形成条件反射。

高内倾性的人兴奋过程发生快、强度强、持续时间长,而抑制过程发生慢、强度弱、维持时间短。

这种人容易形成条件反射。

1976年雷维尔等人作了一项有关工作效果的研究。

他们推论内倾的人在正常条件下,大脑皮层上已具有高度的兴奋水平,如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兴奋水平,那么就会降低被试的工作效果;外倾的人正常条件下大脑皮层兴奋水平相对较低,若提高他们的兴奋水平,就会提高被试的工作效果。

他们的实际研究结果,证实了上述推论,支持了艾森克的观点。

艾森克的对情绪性、自强度、焦虑(包括驱力)等进行研究后发现它们都有是同一的。

他把这一维度称为神经质。

在他的用语中神经质与精神疾病并无必然的关系。

艾森克指出情绪性(神经质)不稳定的人喜怒无常,容易激动;情绪性(神经质)稳定的人反应缓慢而且轻微,并且很容易恢复平静。

他又进一步指出情绪性(神经质)与植物性神经系统特别是交感神经系统的机能相联系。

艾森克认为可以用外-内倾和神经质两个维度来表示正常人格的神经症以及精神病态人格。

艾森克认为精神质独立于神经质。

它代表一种倔强固执、粗暴强横和铁石心肠的特点,并非暗指精神病。

研究表明,精神质也可以用维度来表示,从正常范围过渡到极度不正常的一端。

它在所有的人身上都存在,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得高分者表现为孤独、不关心他人、心肠冷酷、缺乏情感和移情作用、对旁人有敌意、攻击性强等特点。

低分者表现为温柔、善感等特点。

如果个体的精神质表现出明显程度,则易导致行为异常。

艾森克认为精神质与神经质维度一起可以表示各种神经症和各种精神病。

艾森克认为,有关外-内倾和神经质两个维度的实验研究,几乎完全同意在人格测量描述系统中这两相因素处于醒目和稳定的地位。

他又将外-内倾和神经质作为两个互相垂直的人格维度,且以外-内倾为纬,以神经质为径(表现为情绪稳定的一端和情绪不稳定的一端),绘制成人格结构图(见图1)。

艾森克在图1的两维空间组织起他认为基本的32种人格特质,且与古代的四种气质类型相对应。

这种人格结构的图解为许多心理学家所接受。

从图上不仅可能以看出人格的四种类型(稳定外倾型、稳定内倾型、不稳定外倾型和不稳定内倾型)范围内所包含的8种人格特质,还可以根据个体某一高分数的特质,看图查出其所属的人格类型,或从维度的结合预测某个体可能会出现的特定的人格问题。

艾森克以外-内倾、神经质与精神质三种人格维度为基础,于1975年制定了艾森克人格问卷(EPQ)。

它是由艾森克早期编制的若干人格量表形成的。

EPQ是一种自陈量表,有成人(共90个项目)和少年(共81个项目)两种形式,各包括四个量表:E-外-内倾;N-神经质;P-精神质;L-谎造或自身隐蔽(即效度量表)。

由于该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用其所测得的结果可同时得到多种实验心理学研究的印证,因此它亦是验证人格维度的理论根据。

人格结构层次的假说艾森克还对大量的人的特质资料采用因素分析方法,提出了独特的人格结构层次理论。

该理论概括性的图解如图2。

从图2可以看到艾森克把人格结构分为类型、特质、习惯反应和特殊反应四个水平。

最底层特殊反应水平,是个体对一次实验性试验的反应或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一些最基本的“个别反应”(如最简单的一举一动),属误差因素,其上为习惯反应水平,例如重复实验或生活情境重新出现,一个人就会以相似的方式反应,属特殊因素。

特质水平,是由一个人的习惯反应所构成的个人的人格特质,属群因素。

最上层的类型水平,是基于人格特质的相互关系而显示的类型(例如,由社会性、冲动性、活动性、活泼性、兴奋性等人格特质构成的外倾类型,由持续性、僵硬性、主观性、羞耻性、易感性等人格特质构成的内倾类型),属一般因素。

影响艾森克对人格的研究从人格的特质转向人格维度,提出了人格的三个基本维度。

这不仅为实验室内许多实验所证实,且得到数学统计和行为观察之佐证,受到各国心理学家的重视,且已广泛地应用于医疗、教育和司法领域。

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是用途较广的人格量表,它已被一些国家译出或修订。

中国的艾森克测验由陈仲庚等于1981修订。

艾森克的人格研究不像许多美国心理学家从事或偏重特质水平,而是集中于类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