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现状及分析
透析高校图书馆服务现状

透析高校图书馆服务现状高校图书馆是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师生学习和科研提供了基础条件和保障。
然而,在实际运作中,高校图书馆服务现状仍有一些存在问题,影响了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效率。
本文将从图书馆管理、读者服务、馆藏建设、数字化建设四个方面透析高校图书馆的服务现状,并探讨相关的改进措施。
一、图书馆管理高校图书馆服务问题首先体现在图书馆管理方面。
目前,一些高校图书馆管理混乱、制度不健全、人员素质低下、工作效率较低等问题时有发生,导致借还书、资源共享等服务环节出现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强图书馆管理,重视人才培养,建立健全的制度。
图书馆工作人员需要定期接受相关的培训,在技术、管理、修养等方面全面提升。
同时,建立一套完整的内部管理制度,例如加强工作考核、优化招聘流程、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等,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二、读者服务高校图书馆的另一个关键环节是读者服务,包括借书、还书、咨询、导读等各个方面。
但目前存在着服务态度不佳、知识储备不足、信息表达不清等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读者利用馆藏的积极性和效果。
为改善这一现状,高校图书馆需要优化读者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具体措施包括:培养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加强技能培训,提高服务意识和技巧;分类指导读者,根据不同对象提供专业化、差异化服务;拓展服务渠道,如开辟微信、APP版借阅、咨询和导航服务等,以满足读者的不同需求。
三、馆藏建设作为高校图书馆的核心业务,馆藏建设直接关系到高校图书馆的核心地位。
当前,高校图书馆馆藏发展还存在数量缺口、质量不高、更新不及时等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高校图书馆加强馆藏建设,不断提升馆藏实用性和覆盖面。
具体可从以下方面进行推进:优化馆藏规划,加强文献资源的选购和整合、推广知识产权保护;提高馆藏质量,对旧书、损毁文献进行修复,力争收藏各领域经典著作,及时同步更新最新出版物;创新数字化建设,鼓励数字化学问共享、高校网盘使用,推进全文检索系统建设等。
高校图书管理工作现状、问题及对策

高校图书管理工作现状、问题及对策随着高校教育的快速发展和学生数量的迅速增加,图书管理成为了高校工作的重要一环。
然而,当前高校图书管理工作存在着一系列问题,需要及时采取对策加以解决,以提高图书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一、高校图书管理工作现状高校图书管理工作是指图书的采购、编目、分类、存储、借阅、归还、检索、排架、捐赠、销毁等环节。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涉及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信息技术支持,以满足师生学习、科研和教学的需求。
当前高校图书管理工作的主要现状包括:1.图书采购方式单一:大多数高校采取的是定期集中采购,而且采购数量和种类都比较有限。
这样就会导致新书信息落后,并且不能满足师生的多样化需求。
2.电子图书使用率低:尽管高校的数字化建设已经很成熟,电子图书资源也非常丰富,但是使用率仍然相对较低。
主要是由于师生对电子图书的认知不足,以及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服务还没有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3.图书管理人员素质不高:高校图书管理人员的专业和技能水平参差不齐,大多数只是完成了基本的学历和职业证书,很少学习和更新知识。
4.图书馆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有些高校的图书馆服务人员素质较高,服务质量比较好,但是也有少数高校的图书馆服务质量很差,例如长时间不开放、借阅流程繁琐、借书期限较短等问题。
二、高校图书管理工作的问题1.采购方式单一:高校图书馆采取定期集中采购方式,捕捉信息能力较弱,信息传递比较滞后,导致采购的新书数量和种类都比较有限,不能及时满足师生的需求。
2.电子图书资源管理不足:虽然高校电子图书资源丰富,但高校的数字化建设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不知晓如何使用电子图书,也缺乏相应的培训和指导。
3.图书借阅服务不及时:高校图书馆借阅服务的流程比较繁琐,还没有实现完全的网络化借还,而学生借还图书的期限较短,还需要缴纳超期费,影响了学生使用图书的积极性和效率。
4.馆员能力较低:只有少数高校的图书馆工作人员经过专业培训,具备丰富的学科文献咨询能力和专业资料服务经验,这使得图书馆的文献查阅、学科服务等工作质量参差不齐,形成了明显的地域差异。
高校图书馆教学工作现状及对策

高校图书馆教学工作现状及对策【摘要】本文从高校图书馆教学工作现状及对策进行分析。
在背景介绍了高校图书馆在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性,问题提出了资源配置不合理和服务水平不高的现状,研究目的是为了提出改进对策。
在分析了存在的问题:资源配置不合理和服务水平不高。
针对资源配置不合理提出了优化资源配置的对策,针对服务水平不高提出了提升服务水平的对策。
在总结了现状及对策的关键点,展望了未来发展的方向,并提出了建议与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高校图书馆教学工作的改进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教学工作、现状、资源配置、服务水平、对策、优化、提升、总结、展望、建议。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校图书馆一直是学校教学科研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高校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提高,高校图书馆承担着越来越多的教学工作。
在当前数字化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在教学工作中的地位更加凸显。
虽然高校图书馆在教学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高校图书馆教学工作现状并不尽如人意,资源配置不合理、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普遍存在,影响了图书馆在教学工作中的发挥作用。
本文将主要围绕高校图书馆教学工作现状展开讨论,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对应的解决对策,旨在提高高校图书馆在教学工作中的效率和质量,促进高校教学教育的发展。
1.2 问题提出高校图书馆在教学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师生提供学习资源和服务。
目前高校图书馆教学工作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一个主要问题是资源配置不合理。
一些高校图书馆资源利用率较低,部分教学设备和书籍更新速度不及时,无法满足师生的需求。
另一个问题是服务水平不高。
有些高校图书馆在服务态度上存在待提高的空间,师生反映取书、借书等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较多,影响了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如何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服务水平,成为高校图书馆教学工作亟待解决的难题。
1.3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高校图书馆教学工作的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于高校图书馆人员编制现状的分析与设想(五篇模版)

关于高校图书馆人员编制现状的分析与设想(五篇模版)第一篇:关于高校图书馆人员编制现状的分析与设想关于高校图书馆人员编制现状的分析与设想〔摘要〕文章就目前高校图书馆人员编制的现状进行了具体的调查分析,针对目前高校图书馆人员编制的无章可寻、无据可依情况,在概括总结业内同行想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更进一步的新探索,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为今后高校图书馆人员编制的确立起到了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人员编制;现状〔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09)12-0028-04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Assumption ofPersonnel Rank in University LibrariesYang Yihong(Library,Suihua College,Suihua 152061,China)〔Abstract〕The article analyzed the status of university library staff,and pointed out the present problems.Aiming at the problem of no standard in the process of personnel rank in university library,therefore the article suggested its point of view and provides reference for personnel rank in university libraries based on the summarization of persons of the same occupation.〔Keywords〕university library;personnel rank;present situation 高校图书馆人员定编的依据1.1 相关研究成果简述?ジ呷?(2004)从馆外需要、馆内需要、数量依据、质的依据4个方面对图书馆岗位设置进行了讨论;赵桂荣(2004)、宗红侠(2006)讨论了图书馆专业队伍编制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高跃新、王增清、徐永明(2005)重点参考人员效益的指标,指出效益主要存在于(1)人均服务读者数;(2)人均管理藏书数……并在此基础上对高校图书馆人员编制思路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高校图书馆教学工作现状及对策

高校图书馆教学工作现状及对策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校图书馆一直被视为学校教学和科研的重要支撑和资源,是学生和教师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场所。
随着高校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图书馆的教学工作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需求。
在当前情况下,一些高校图书馆的教学工作存在一些问题,如资源不足、服务水平不高等,影响了学校教学工作的开展和提高。
本文旨在分析高校图书馆教学工作的现状,并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对策,以期能够帮助高校图书馆更好地支持学校的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
1.2 问题现状当前,高校图书馆在教学工作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师生提供学术资源和服务支持。
随着教学内容和需求的不断增加,图书馆教学工作面临着一些问题。
部分高校图书馆的藏书数量和质量还不够丰富和全面,无法满足师生们的教学需求。
很多学校的图书馆在购书方面还存在不足,导致部分专业领域的相关书籍相对匮乏,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图书馆的教学支持体系还不够完善,缺乏个性化和专业化的指导服务。
师生们在使用图书馆资源时,往往缺乏系统的辅导和指导,容易迷失在繁杂的学术资源之中,影响了其学习效率和成果。
一些高校图书馆在教学服务水平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缺乏创新和高效性。
师生们在借阅、阅读和参考资料时,往往面临排队、等待等问题,影响了他们的学习体验和学术研究的进展。
高校图书馆在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亟待解决,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完善图书馆资源、加强教学支持和提升教学服务水平。
【2000字】1.3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旨在探讨高校图书馆教学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提升高校图书馆的教学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教师和学生的教学需求。
通过对图书馆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结合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我们将提出完善图书馆资源、加强教学支持和提升教学服务水平等三方面的对策。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高校图书馆的教学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促进高校图书馆与教学工作的融合发展,为提升高校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做出积极的贡献。
浅谈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现状及

摘要:文章从高等学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现状出发,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论述了几点基本原因并从提出了提高馆员素质、提高服务意识和改进管理三个方面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现状分析2002年2月21日,教育部教高[2002]3号文件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在文件中明确了我国高等学校图书馆在高校中的地位与作用,指出了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情报中心,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它的工作是学校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高校教学与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学校图书馆同时具有助学、助教、助研的任务。
美国哈佛大学校长Charle William Eliot曾有过这样一个比喻:“如果教师是大学的头脑,那么图书馆就是大学的心脏。
”由此可见一个合格的优秀的图书馆对一所大学的重要性。
我国的高等教育经过这些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大众化,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但是与此同时,高等学校的图书馆的发展却稍显落后,一方面由于经费或者场地的限制,一些高校图书馆的馆藏书量相对较少,占地面积较小,另一方面,图书馆的管理方法、从业人员的素质及服务水平也较为落后。
本文从高校图书馆从业人员的现状入手,着重探讨如何发挥高校图书馆的作用,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与质量。
一、高校图书馆馆员现状通过对多个高校图书馆的实地调查和走访,可以看出,馆员普遍存在的不足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图书情报专业知识技能欠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图书馆的工作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要求馆员要能够在大量的信息中发现有用的部分,对电子信息资源进行评估、判断、整合。
在综合方面,也要求馆员具有较强的管理和创新的能力,这对高校图书馆馆员,尤其是那些非图书馆学专业人员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二)外语水平较低高校图书馆中有很多重要文献资料都是外文的,在馆员外语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如果不能熟练查阅国外文献,那么就更别提对大量信息的汇集、加工和整合了。
“双一流”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现状及对策分析

“双一流”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现状及对策分析人力资源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动力源泉。
“双一流”高校已经展开人才大讨论、积极开展人才工作大调研,并进行一系列的人事工作改革。
而图书馆作为高校“三大教学支柱”之一,作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重要机构,为适应学校的要求,对图书馆人力资源现状进行分析,寻找相应的对策,树立图书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打造适应新时代事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显得尤为重要。
一、“双一流”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的数量与结构以某高校图书馆2021年底数据为例,职工总数是110人,其性别、年龄、学历、职称及学科结构如下表:性别年龄学历职称学科39 50男女岁以下40到49岁岁以上研究生大学大专高级中级初级及以下图书情报计算机相关其他16 94 57 31 22 41 62 7 23 34 53 11 13 86从上表数据可以看到:男职工占比仅有14.55%,女职工占比85.45%,高校图书馆都是以女职工为主;从年龄结构看,中青年比例较高,但这其中非事业编制人员较多;从学历结构上看,研究生占比37.27%,本科生占比56.37%,大专学历占比6.36%;在职称结构中,高级职称占比20.91%,中级职称占比30.91%,因为非事业编制刚纳入职称评审体系,所以初级及以下占比达48.18%;从学科上看,图书情报占比10%,计算机专业占比11.82%。
二、“双一流”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人员总量不足。
在事业单位改革大环境下,“双一流”高校严格控制图书馆在编人数总额,原则上所有行政岗位或者教学服务单位不再增加事业编制名额,非事业编制人员招聘,在推行实践的过程中,报名人数并没有出现锐减,但经过层层笔试、面试后,最终确定的拟录用人员中,有很多优秀的就业人员并不甘心以这样的身份就业,会同时在几个单位求职和选择,某高校即便有很多潜在的优势,但非事业编制的身份和待遇让很多人在最后关头做了其他的选择。
2018~2022年五年间,事业编制退休人数14人,引进职工4人,引入人才的数量远远低于退休自然减员的数量,人员总量处于急剧缩减状态。
贵州省高校图书馆队伍建设现状调查与思考

贵州省高校图书馆队伍建设现状调查与思考一、调查结果1. 人员结构不合理:调查显示,贵州省高校图书馆存在着人员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部分图书馆招聘人员时偏重技术类人员,而忽视了图书馆学专业人员的培养。
部分图书馆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服务意识,无法适应图书馆服务的需求。
2. 岗位责任不明确:在图书馆队伍建设中,岗位责任没有明确划分。
一些工作人员没有明确的工作职责和目标,导致工作效率低下,无法全面地发挥自己的专业能力。
3. 教育培训不够:调查显示,贵州省高校图书馆的员工教育培训措施不够完善。
部分图书馆没有组织相关培训和学习机会,导致员工无法跟上信息技术、图书馆服务等方面的发展,影响到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二、问题原因分析1. 高校图书馆发展宏大目标不明确:贵州省各高校学科结构和定位不同,但是在图书馆发展目标方面存在一定的相似性。
由于高校图书馆对自身发展近期和远期目标的不明确,导致了在人员招聘和培养方面的困惑。
2. 高校图书馆人员招聘和培养机制不完善:贵州省高校图书馆在人员招聘和培养方面存在问题。
一方面,人员招聘偏重于技术类人员,导致对图书馆学专业人员的培养不够,无法满足图书馆工作的需要;贵州省高校图书馆缺乏对现有员工的培训和学习机会,无法提升员工的专业素养。
三、思考与建议针对贵州省高校图书馆队伍建设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几点思考和建议:4. 加强教育培训:贵州省高校图书馆应加强教育培训工作。
组织各类培训和学习机会,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加强对数字化、信息化技术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图书馆服务的质量。
贵州省高校图书馆队伍建设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只要我们能够明确发展目标,建立完善的招聘和培养机制,加强团队协作和教育培训,相信贵州省高校图书馆队伍建设必将取得更好的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现状及分析
摘要:文章从高等学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现状出发,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论述了几点基本原因并从提出了提高馆员素质、提高服务意识和改进管理三个方面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g25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6-00-02
2002年2月21日,教育部教高[2002]3号文件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在文件中明确了我国高等学校图书馆在高校中的地位与作用,指出了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情报中心,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它的工作是学校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高校教学与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学校图书馆同时具有助学、助教、助研的任务。
美国哈佛大学校长charle william eliot曾有过这样一个比喻:“如果教师是大学的头脑,那么图书馆就是大学的心脏。
”由此可见一个合格的优秀的图书馆对一所大学的重要性。
我国的高等教育经过这些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大众化,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但是与此同时,高等学校的图书馆的发展却稍显落后,一方面由于经费或者场地的限制,一些高校图书馆的馆藏书量相对较少,占地面积较小,另一方面,图书馆的管理方法、从业人员的素质及服务水平也较为落后。
本文从高校图书馆从业人员的现状入手,着重探讨如何发挥高校
图书馆的作用,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与质量。
一、高校图书馆馆员现状
通过对多个高校图书馆的实地调查和走访,可以看出,馆员普遍存在的不足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图书情报专业知识技能欠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图书馆的工作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要求馆员要能够在大量的信息中发现有用的部分,对电子信息资源进行评估、判断、整合。
在综合方面,也要求馆员具有较强的管理和创新的能力,这对高校图书馆馆员,尤其是那些非图书馆学专业人员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二)外语水平较低
高校图书馆中有很多重要文献资料都是外文的,在馆员外语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如果不能熟练查阅国外文献,那么就更别提对大量信息的汇集、加工和整合了。
此外,很多高校都与外国的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互派留学生以及访问学者,不可避免有外国读者的到来,那么一定的外语水平是与他们进行交流、提供咨询服务的基本条件。
(三)服务意识不足
在调查中发现,不少同学反映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服务态度较差,在高峰时期效率较低,致使很多学生排队等。
二、问题形成的原因
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主要的有如下的三个
方面:
(一)高校图书馆馆员在人们印象里是一份相当清闲的工作,因此很多高校将急需人才及领导的家属、子女等安排进图书馆工作,这部分人的学历一般不高,或者专业不对口,根本没有图书情报专业的基础,知识面较狭窄,攀比心理较强,组织性纪律性较差,优越感强,服务意识淡漠。
此外,将图书馆作为“家属就业安置地”也导致馆员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给工作的开展和管理带来一定不便。
(二)图书馆不注重引进专业人才,导致知识结构不合理。
一个图书馆合理的结构应由图书馆专业、计算机、外语等专门人才构成,专业人员过少,将使得更深层次的文献信息加工工作难以进行。
(三)部分高校图书馆的管理者并不是图书馆专业人才,而是更多的考虑领导的安置。
这样的领导并不熟悉图书馆的业务,更谈不上正确地指挥领导馆员开展工作。
三、对问题的初步分析及解决办法
(一)着力提高高校图书馆馆员的素质
为了提高高校图书馆馆员的素质,应该从知识和能力两个方面入手。
1、首先,在知识方面,一名合格的图书馆馆员应当掌握以下几门基础专业:(1)图书馆学。
该学科培养具备系统的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知识,有熟练地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收集、整理和开发利用文献信息的能力,能在图书情报机构从事信息服务及管理工作的应用
型、复合型图书馆高级专门人才;(2)情报学。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手段,提高情报产生、加工、贮存、流通、利用的效率,是图书馆学向外延伸的一门学科;(3)管理学。
管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是指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来协调他人的活动;(4)心理学。
通过对读者群体的心理进行研究,更好的为读者提供服务;(5)外语。
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使得馆员可以更好地开展深入的文献资料收集加工工作,与外国读者更好地交流,吸收外国各方面的先进经验。
此外,每所高校都有其特色所在,作为各个高校的图书馆,应当充分了解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办出自己的特色,馆员也应做到多了解学校的特色学科,与学校的发展保持一致,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师生服务。
2、在能力方面,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质:(1)对信息的整理加工、管理和利用能力。
图书馆最基本的任务就是对大量的图书和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加工,以满足读者的需要。
图书馆馆员应当能够熟练掌握中图法,准确分类、编目、加工,便于读者能够用最短的时间获资料。
馆员不但要快速准确地回答读者关于书目的询问,帮助读者快速查阅,还要不断通过各种渠道获得尽可能多且新的信息资料,使读者与外界的发展速度保持基本一致;(2)对现代技术的掌握和操作能力。
现代的图书馆已经不同于以往纯手工操作的时代了,自动化的水平在逐步提高,内容信息化、馆藏文献多媒体化、资源共享网络化,管理手段电子化已成为其主要特点,仅仅依靠耐
心热情的服务已经无法胜任现在的工作要求,现代化的技术的掌握是必备条件,要能够熟练地操作电脑,应用各种网络系统。
(二)提高图书馆馆员的服务意识
服务是图书馆的基本任务与根本宗旨。
高校图书馆与普通图书馆又有所不同,其面对的读者群是高校的师生,素质较高,需求更专业,这就对高校图书馆馆员的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服务要从被动服务转向主动服务。
馆员不能仅仅坐守馆内的书籍文献等待师生前来查阅,而应主动出击,成为读者的阅读与信息顾问,指导学生获取知识,拓宽视野,协助教师更新知识,了解专业知识发展趋势,并时刻关注国内外热点与前沿理论问题,在读者提出需求前,尽可能多地收集文献资料。
其次服务要更加以人为本,树立“读者至上”的理念,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一视同仁,一切为了读者,为了读者一切,为了一切读者,把满足读者的需求放在首要位置,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
(三)加强和改进管理机制
首先,重视对现有馆员的培训工作,使馆员能够了解馆藏布局,熟练掌握文献信息收藏范围及分类检索方法,掌握计算机管理系统操作方法等,并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考核,对于表现突出的馆员,可以将其派到其他院校图书馆交流访问,学习新的管理经验。
其次,改进对馆员的管理方式。
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要求,引入竞争机制,逐步从人事管理转向人力资源管理,使“家属”对工作的影响逐步淡化,实现按需设岗,公平竞争,只有这样,才能够是
馆员更有危机感,工作的动力更足。
此外,设立合理的激励体系,对于工作中表现突出,创新能力强的馆员,应当适当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这有利于激发馆员的工作热情及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萍.高校图书馆员的素质研究[j].高校图书馆工
作,2006,(4):89-90.
[2]樊秀萍.馆员素质:制约高校图书馆发展的主题因素[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2,(2):75-77.
[3]李健.高职高专图书馆馆员素质滞后因素分析及对策[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6,(4):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