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设方案

合集下载

全国警用地理信息基础平台总体建设方案

全国警用地理信息基础平台总体建设方案

全国警用地理信息基础平台总体建设方案我们要明确的是,警用地理信息基础平台的建设,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公安实战,提高警务效能,保障社会治安稳定。

这个平台需要集成各类地理信息数据,实现信息的实时更新、快速查询和分析决策,为警务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一、建设目标1.实现全国范围内警用地理信息的统一管理和共享应用。

2.提高警务工作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提升公安实战效能。

3.为社会治安稳定提供数据支撑,助力智慧城市建设。

二、建设内容1.数据采集与整合:对全国范围内的地理信息进行采集,包括地形地貌、道路交通、公共设施等,并进行数据整合,形成统一的警用地理信息数据库。

2.平台架构设计:采用分布式架构,实现数据的实时更新和快速查询。

同时,考虑到系统的扩展性和安全性,采用模块化设计,确保平台能够满足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

3.功能模块开发:根据警务工作的实际需求,开发各类功能模块,如地图浏览、信息查询、空间分析、决策支持等,为警务工作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4.用户权限管理:建立严格的用户权限管理机制,确保数据安全。

不同级别的用户拥有不同的权限,防止数据泄露和滥用。

5.系统集成与对接:将警用地理信息基础平台与现有的警务信息系统进行集成,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提高警务工作的协同性。

三、建设步骤1.调研与分析:对现有的警用地理信息资源进行调研,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平台建设提供依据。

2.数据采集与整合:开展地理信息数据的采集工作,对各类数据进行整合,形成统一的数据库。

3.平台架构设计与开发:根据需求分析,设计平台架构,开发相应的功能模块。

4.系统测试与优化:对平台进行测试,发现问题并进行优化,确保平台的稳定性和性能。

5.用户培训与推广:开展用户培训,提高警务人员的信息化素养,推广平台的应用。

6.运维与维护:建立运维团队,对平台进行日常运维和维护,确保平台的正常运行。

四、预期成果1.提高警务工作的信息化水平,提升公安实战效能。

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方案

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方案

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满足公司对GIS的需求,我们拟定了以下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方案。

二、项目目标1. 提升公司的决策支持能力:通过GIS分析和空间数据可视化,为公司提供准确、易于理解的空间信息,提供决策制定的参考依据。

2. 提高工作效率:通过GIS技术,实现信息的集中管理和共享,减少数据冗余和重复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3. 加强资源管理:通过GIS系统的建立,实现对资源的快速管理和调度,优化公司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4. 改进客户服务:通过GIS系统的建设,实现对客户需求的准确掌握和响应,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

三、方案内容1. 数据采集和更新:设计数据采集方案,采集相关的地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并定期更新,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 数据管理:建立统一的数据管理平台,规范数据的命名、存储和共享,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3. 系统开发:基于公司需求和实际情况,开发适合的GIS系统,包括数据输入、处理、分析和可视化显示等功能模块,确保系统功能的全面性和高效性。

4. 系统集成:将GIS系统与现有的企业资源管理系统进行集成,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交互,提高工作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5. 培训和支持:为公司员工提供GIS系统的培训和技术支持,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员工的熟练使用。

四、项目实施计划1. 确定项目组成员和各自职责,制定详细的项目实施计划,包括每个阶段的目标、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和成果要求。

2. 进行系统需求调研和分析,明确系统功能和界面设计。

3. 开展系统开发和集成工作,包括数据库设计、系统编码和接口开发等。

4. 进行系统测试和调试,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5. 进行系统培训和使用指导,使员工能够熟练使用GIS系统。

6. 系统上线运行,并进行后期维护和技术支持。

五、项目风险评估1. 技术风险:由于GIS技术的复杂性,可能存在一定的技术难题和开发风险。

市级基础地理信息平台硬件建设方案探讨

市级基础地理信息平台硬件建设方案探讨

地理 空 间信 息服 务 。
泰安市基础地理信息平台建设将依据“ 统一规划、 分 步实施” 的原则有条不紊地进行 , 计划将分两期完成系统
的开 发建设 , 具体任 务描 述如 下 : 第 一期 (06年 至 20 20 07年上半 年 ) 目标 是完 成 基础 , 地理 信 息平 台 的框 架建设 , 体包 括 : 具 系统 总体 方案 的设
层次 综合 分析及 应用 。
在 系统开发 过 程 中 , 同 步 进 行各 类地 理 资 源数 据 将 的入 库工作 。 预计 2年 内 , 理信 息数 据 将 达 到 2 5 B 如 表 1 地 .T ( 所 示 )未 来 1 年 , 据量将 达到 2T 。 , O 数 5 B
巩 跃 强 , 陈业 东, 宋 雷
( 泰安市地理信 息中心 , 山东 泰安 2 10 ) 7 00

要: 随着电子政务 的飞速发展 , 政府各部 门对基础地理信 息的需求 不断增加 , 基础地 理信 息平 台的建设工作
提上 日程 , 目前 , 已有很 多发达城 市建设 了基础地理信 息平 台。本文 以泰安 市基础地理信 息平 台建设 为例 , 市 就
gorp i i o tn T e os ut no u dm na G o a h fr ao yt F I)s xet . o a asmaydvlpd egahc n r i . h nt co f na e t eg p i I o tnS s m( G S iepce N w d y, n ee e f ma o c r i F l r cn m i e d o ci aeb i eF I. hsppr i usdao t ad aecnt c o r et o i ie hv ult G S T i a e ds se bu rw r os t npo c f cy—l e F I ae ntecnt co f ts th c h u r i j r t e l G Sbsdo o s tno v h u r i

地理数据分析平台建设方案

地理数据分析平台建设方案

地理数据分析平台建设方案1. 引言地理数据分析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和方法,对地理空间信息进行收集、存储、处理、分析和可视化的过程。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大量的地理数据的生成,地理数据分析平台的建设成为了提高地理信息利用效率和提供决策支持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提出一套地理数据分析平台建设方案,旨在为相关经济和城市管理部门提供基础平台和工具,支持地理数据的整理、分析、可视化和共享。

2. 平台架构地理数据分析平台将包括以下组件:- 数据收集和管理模块:负责收集地理数据并进行存储和管理,包括数据清洗、整理和入库。

- 数据分析和挖掘模块:提供各种地理数据分析算法和挖掘方法,支持用户根据需求进行数据分析和挖掘。

- 可视化展示模块:通过地图、图表等可视化手段,将数据分析结果以直观的形式展现给用户,便于理解和决策。

- 数据共享和发布模块:支持地理数据的共享和发布,以便不同部门和用户之间共同利用地理数据。

3. 技术选型为了保证地理数据分析平台的高效性和可扩展性,我们建议采用以下技术:- 数据存储:使用大数据存储技术,如Hadoop或Spark,以支持大规模地理数据的存储和处理。

- 数据分析:使用数据挖掘和机器研究算法,如K-means聚类、决策树等,以发现地理数据的隐藏模式和趋势。

- 可视化展示:使用WebGIS技术和JavaScript库,如Leaflet和D3.js,以创建交互式地图和图表,提供直观的数据展示和操作。

- 数据共享:使用开放数据格式和标准,如GeoJSON和WMS,以便实现与其他地理信息系统的互操作性和数据共享。

4. 功能拓展除了基础的地理数据分析功能,我们还建议在地理数据分析平台中拓展以下功能:- 地理数据的实时采集和处理,以适应快速变化的数据环境。

- 地理数据的时空分析,以发现地理数据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规律和趋势。

- 地理数据的多源融合和集成,以整合不同来源和格式的地理数据,提供更全面的分析基础。

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方案

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方案

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方案一、引言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将地理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进行集成、管理、分析和可视化的技术系统。

它在各个领域,如城市规划、交通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旨在提出一套完整的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方案,以满足组织对地理数据的集成、分析和可视化需求。

二、系统需求分析通过与组织相关部门的沟通和调研,我们对地理信息系统的需求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具体需求如下:1.数据集成:系统需要能够集成各种类型的地理数据,包括地图数据、遥感影像、地形数据等,以支持各类分析和决策。

2.数据管理:系统需要具备强大的数据管理功能,包括数据存储、查询、更新、删除等操作,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3.空间分析:系统需要支持基本的空间分析功能,包括距离分析、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等,以帮助用户进行空间数据的探索和分析。

4.可视化展示:系统需要具备强大的数据可视化功能,能够将地理数据以图表、图形等形式直观地展示给用户,以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数据。

三、系统架构设计根据对系统需求的分析,我们设计了以下的地理信息系统架构:GIS架构设计GIS架构设计系统由四个主要模块组成:数据采集与预处理模块、数据管理模块、空间分析模块和可视化展示模块。

1.数据采集与预处理模块:用于采集各类地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清洗、预处理,确保数据质量和一致性。

该模块可以通过传感器、爬虫、数据接口等方式获取数据。

2.数据管理模块:用于存储、查询、更新和删除地理数据,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该模块可以选择关系型数据库、NoSQL数据库等进行实现。

3.空间分析模块:用于进行各类空间分析,包括距离分析、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等。

该模块可以利用开源GIS库进行实现,如GDAL、PostGIS等。

4.可视化展示模块:用于将地理数据以图表、图形等形式直观地展示给用户,以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数据。

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方案

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方案

XX地税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方案一、项目开发背景税收工作系国之命脉。

只有切实有效地完成税费的征缴工作,才可以保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

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了税收系统的信息化建设。

税收系统引进第一台Z80计算机以来,税收系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税收部门信息化基础建设一日千里。

纵观世界信息化潮流,推行税收集中征收、规范执法是大势所趋。

从我国的征税机构现状看,全国税务系统有近4万个征收单位,平均一个省有近1400个到1500个征收单位。

税收成本高而征收效率低,资源浪费严重,执法不规范。

在新一轮的税收征管改革中,税务系统及时提出了建设“以申报纳税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的征管模式这一富于前瞻性的改革目标,为税收信息化道路指明了方向。

时至今日,在基本完成信息的集成化建设以后,应当着重于建立科学的决策系统,以发挥多年来积累的信息资源的综合效能。

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XX市地税局开发了基于地理信息技术(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简称GIS),应用方正数码MapInfo产品的税收征管地理信息系统。

二、需求分析税收工作点多面广,遍布城乡各地,其数据与地理空间信息关系密切,如税源空间分布、纳税人地理位臵、税务机关行政分区及税务分片辖区等。

在以往开发的数据库信息系统中,对空间信息缺乏规范的管理。

计算机用户面对枯燥的数据难以有效地进行管理、分析,更不用说辅助决策了。

GIS技术可以将数据库数据叠加在电子地图上,使电子地图与数据库中的数据建立关联,用户面对电子地图进行操作,具有直观、便捷、高效的优点。

因此,在现有税务部门数据大量集中的基础上,以地理分布为面,以各类专题为骨干,利用电子地图精确、可视化程度高、美观、定位准确的特点,将方正数码先进的MapInfo地理信息技术引入到当前税收征管工作中来,为税收征管工作提供支持和服务,是本系统开发中最为突出的功能亮点。

智慧城市地理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及其应用方案

智慧城市地理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及其应用方案
• 丌断扩展(用户、数据、功能…)
长效-难
• 更新机制、动态维护、经费保障
项目特征
普遍问题
平台VS应用
• 平台只是半吊子工程 • 平台+应用才是一揽子工程
建设VS推广
运营维护
• 建设丌难,推广应用丌易, 需要配套相应的法规、制 度和机构,需要手段和措 施
• 平台是有生命力的,应该 丌但自增长、丰富和完善
创新与特点
技术创新
功能开发插件化。热插拔,实现快速灵活 的功能集成及用户授权
用户体验个性化。个性化的资源编目、图 层渲染、系统定制
界面设计专业化。不与业的视觉设计公司 合作,深入应用RIA技术
应用系统定制化。丌仅仅是界面定制,定 制后下载源代码继续深入开发
智慧城市地理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及其应用实践
基于平台的物联网应用
物联网支撑平台及其应用
感知信息“一张图”
物联网消息中间件
信息接收
物联网共享应用
事件处理
富客户端展示
Sensor Client for Flex
数据汇集
物联网消息中间件
级联推送
事件管理
服务管理
传感设备
智慧城市地理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及其应用实践
基于平台的移动办公应用
综合市情/地理国情电子图典
规划管理
智慧城市地理信息共享交换平台
解决方案
城信所的足迹
国家地理 数字城市 信息公共 地理空间 服务平台 框架
自然资源 和空间基 础地理数
据库
政务地理 信息共享
平台
行业共享 平台
天地图



10多年、100多个城市、600多个“数字城市”相关电子政务应用案例

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及示范应用系统建设方案

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及示范应用系统建设方案

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及示范应用系统建设技术方案2015年1月目录1项目背景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是数字中国的宏伟目标中国家、省(直辖市、自治区)、城市三级地理空间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域范围内自然、社会、经济、人文与环境等各种信息的定位基础、集成工具和交换平台。

三级地理空间框架的建设应整体规划、渐进实施、相互协调,并遵循相应的标准和规范,从而实现在分布式环境下多源、异质、异构地理空间数据的流通、共享以及互操作。

为贯彻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提升城市信息化建设水平,保障国家安全,促进城市地理空间信息的共享和广泛应用,减少重复投入,加快城市信息化进程充分,发挥测绘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保障作用,2006年国家测绘局启动了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试点工作。

2013年4月,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工程建设项目全部顺利建设完成,其中数字XX在2012年4月通过省厅组织的专家验收。

数字县(区)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是数字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数字广东、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础,是经济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基础平台。

根据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和省国土资源厅的部署,目前全省数字城市建设工作基本完成,下一步工作将全力推进全省数字县(区)地理空间框架的建设工作。

截至2013年,全省已有34个县(区)开始进行数字县(区)地理空间框架试点建设,正在抓紧组织实施。

根据《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加快数字城市推广应用和数字县(区)建设工作的通知》(粤国土资测绘电[2013]21号)精神,《XX市发展改革委、国土房管局关于报送我市2014年基础测绘项目的通知》(穗发改规划[2013]3号)和《市国土房管局关于开展我市数字县(区)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工作的通知》(穗国房办字[2013]179号)明确要求各区将数字区县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工作,纳入2014年度基础测绘项目,由各区落实经费、组织实施。

2总体目标及需求2.1总体目标充分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计算机信息处理以及网络通信等技术,依据国家的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建设多尺度、多分辨率、多种类和多时相的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体系,实现空间数据的高度统一、集成建库,并以此为基础构建XX区权威、标准、唯一的地理信息公共平台,为政府各部门提供统一的基础地理信息服务,提升政府各部门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实现信息共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服务平台升级的必要性
升级的 必要性
国家创新战 略的政策
地理信息共享 模式的变化
新兴技术快 速的发展
现有平台存在的 诸多问题
地理信息共享模式变化包括用户构成、服务模式、服 务互动性: 用户构成:由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等专业部门走向 大众,用户覆盖面广,需求模式多样; 服务模式:分布式互操作,在线服务访问,以按需服 务为目标; 服务互动性:由被动服务走向主动服务,强调服务的 体验性、沟通性、差异性与创造性参与。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2005年开始进行“地理空间框架”试点,2009年启动了国家地理信息公共 服务平台的规划和建设工作(1+31+333)。“天地图”就是这个平台的 重要组成部分。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00年5月13日,中国近百名市长与百名IT精英企业聚首“二十一世 纪数字城市论坛”,共商推动中国城市数字化进程大计。2005年开 始推进“城市网格化管理”。
25
12 15
40%
30% 20% 50
70
45
55
70
50
60
30
55
35
65
38
40
10%
0%
地理基基准础数地据形库图遥数感据通影库用像空电数间子据统地库一图基数础据网库格地数理据编库码数据地库名数据D库EM建数筑据基库本数据地库籍数道据路库网土数地据地利库下用综数合据管库线数据库
不清楚 不需要 一般 中等 需要 十分需要
WebGIS 三维GIS
移动GIS
共享交换平台发展趋势
第四代:
第三代: 二三维
第一代: 第基据于库二数共代:简向共单服享面务
一体化 服务共 享
基于文 享
件共享
构建二三维一体化公共服 务平台是主流发展方向
二维GIS
• 有用当单调乏味
二维可视化软件 • 中看不中用
二维GIS平台+三 • 权宜之计 维可视化软件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1997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同意由国家计委(国家发展 和改革委员会前身)牵头,成立部际协调机构-国家地理信 息协调委员会。2000年改名国家地理空间信息协调委员会 。目前成员单位扩大至21个。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是国 家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库项目的牵头单位。
四大资源数据库建设
• “块块”则是指每一级地方政府内部按照管理内容 划分的不同部门或机构。一级地方政府所需要管理 的事务是方方面面的,针对众多而复杂的管理任务 ,地方政府一般在内部设置数十个机构和部门,分 门别类配置职能,实行对口专业化管理。“块块” 管理强调的是一级政府的独立与完整,以及内部各 部门之间协调与配合。
民政部门
地名数据
建立适度的数据中心
UNIVERSITY
交通部门
道路地图
教育部门
学校分布
国土部门
空间影像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其它部门
专题数据
共享交换同步推进
房管部门应用系统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应急办应用系统 农业部门应用系统
提纲
1 公共服务平台应用现状
2 公共服务平台升级必要性分析
3 公共服务平台升级的可行性分析
公共电子地图需求分析
通用电子地图的专题内容需求分析
100%
7
32
8
3 6
10
7
7
7
7
7
9
2 13
90% 12 14
80% 3
18
1
15
15
13
13
17
18
15
25
15
70%
18
35
12
10 15
28
22
8
14 15
3
19
3
60% 50%
22 38
40
35
26
24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6
33
19
32
40%
28
17
30% 50
感到信息化是为人民服务,为老
百姓服务的,才有意义,有生命
力。执政为民,立党为公是我们
党执政的本质。我们要积极推进
政府职能转变,其目的是更好地 为人民群众服务。”

—胡锦涛总书记
政府组织的一般特征
• 对于我国的各级政府来说,政府组织它涉及的部门 既有“条条”部门,又有“块块”部门。
• “条条”是指不同层级的地方政府之间上下贯通的 职能部门或机构,一般是以上下级地方政府各自事 权的不可替代行为动因,以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总 要延伸为架构,以直线授权,业务主管部门负责工 作为特征。“条条”中的各级部门和机构管理强调 的是政令的上下一致和畅通。
• 电子政务走向数据大集中。模式有:自上而下(厦门 ) 、自下而上(广州 ) 、 “一体化”建设(上海)。
人口基础信息库
- 常驻、流动人口 - 收入、社保缴纳 - 已婚育龄、低保信息
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 基础信息库
-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综合信息库 -基础性自然资源专题信息库 -基础性地理空间专题信息库
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
现有平台存在的问题
现有平台存在四个主要的问题:应用范围有限、数据维护困难、运维功能
弱、支持的服务类型较少。
1、应用范围有限
区县部门呢?
规划、公安
2、数据维护更新困难 规划局
国土、安 全应急
弱GIS用户
公安局
定期(1年) 维护更新
......
测绘院
3、运维功能较弱
用户激增,泄密出口增多,资源权限和用 户权限控制功能较弱,构建安全体系困难
地理信息建设的现状与思路
现状: 地理信息已经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仍然暴露许多问题
•在政策上,地理信息共享意识建立,但信息化部门、规划部门、国土部门各 自建设地理信息共享平台系统,跨部门协同共同向无法统一,安全问题没有 足够重视; •在技术上,基于服务的共享已经实现,但多部门协同的共享交换手段和服务 质量及速度远远落后于实际需求; •在规范上,数据规范初步建立,需进一步细化,并缺乏统一标准资源目录, 导致无法快速融合成一张图,不能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及时的辅助支持。
• 2000年5月13日,中国近百名市长与百名IT精英企业聚首“二十一世 纪数字城市论坛”,共商推动中国城市数字化进程大计。截至2011 年5 月份,中国一级城市全部提出了“智慧城市” 的详细规划;80% 以上的二级城市明确提出建设“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平台框架
智慧城市需要构建三张基础网络,建立数据中心,打造一个统一知识平台,通过分层建 设,达到平台能力及应用的可成长、可扩充,创造面向未来的智慧城市系统框架。
思路:建立地理信息共享交换生态环境
•在生态环境上,建立共享交换政策体系,从法律法规上保障共享交换的健康 持续发展; •在技术规范上,完善数据标准以及服务标准,建立资源目录体系,形成数据 中心,整合分散的、有限的资源。 •在功能丰富上,进一步完善在线动态分析服务,建立规则模型,实现一张图 管理决策支持
专业基础地理信息需求分析
地理基础信息需求分析表
100% 90% 15
80% 15 70%
60% 28
10 10 10
10
20 3 22
5 10 5
20
3 7 5
15
7 8 5
30
2 6 12
20
2 8 8
20
4 18 2 20
18
18 2
10 5 10
10
20 10 20
15 15 15
50%
30
公共服务平台升级的必要性
升级的 必要性
国家创新战 略的政策
地理信息共享 模式的变化
新兴技术快 速的发展
现有平台存在的 诸多问题
随着3G、Web2.0等技术广泛应用,地理信息 服务技术体系发生重大变革,主要体现: (1)Ineternet成为地理信息服务主要平台。随着 WebGIS技术平台、服务标准体系日益完善,在 线地理信息服务成为服务主体模式; (2)WebGIS、三维GIS发展日趋成熟,已延伸至 二三维一体化应用; (3)SOA、RIA等技术极大提升了地理信息服务 灵活性与交互性。
提纲
1 公共服务平台应用现状
2 公共服务平台升级必要性分析
20%
10%
25
40
55
25
30
30
32
35
38
30
28
47
0%
数地字名高程模型城市政规府划机关金分融布机构各分类布学校体分育布场所文分化布场所分布
旅游交通各设类施商业中心休闲场人所口分布图
不清楚 不需要 一般 中等 需要 十分需要
地理信息 共享建设
地理空间信息推进 态势
工业和信息化部
2002年7月,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确定建设的四大基础性、战略 性资源数据库,包括“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库”。
4、服务单一
不支持三维服务共 享
与OGC兼容较差
目前平台技术体系繁杂
WFS WCS
WMS
ArcGis
三维 三维 模型 地形
Skyline
NewMap 体系
NewMap
如何管理?
缺乏统一的资源编目
• 空间平台的核心是各种类型的数据资源和服务资源。 平台初步建立的统一资源目录系统和统一用户权限管理系 统,但这两个系统无法满足对平台现有数据资源和服务资 源统一编目和服务鉴权的需求。
• 为实施政府信息化工程,2002年7月,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审议 通过了《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根据《意见》的指导原则, 国务院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了《我国电子政务一期工程建设方案》, 该方案确定了“十五”期间重点建设的四大基础性、战略性资源数据库— —“人口基础信息库”、“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自然资源和空间地 理基础信息库”、“宏观经济信息数据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