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物样品中分离纯化生物大分子
生物样品中生物大分子的分离纯化

19
(六) 生物大分子的抽提
✓ “抽提”是将经过预处理或破碎了的细胞或组织置于一 定条件下和溶剂中,使被提取的生物大分子以溶解状态 充分地释放到溶剂中,并尽可能保持原来的天然状态不 丢失生物活性的过程。
14
组织与细胞破碎
1、机械破碎法
✓ 研磨:这种方法比较柔和,适宜实验室使用; ✓ 组织捣碎器:这是一种较剧烈的破碎细胞的方法。利用高速
旋转的叶片产生的剪切力将组织细胞破碎。处理材料量较大 时,经常使用。 ✓ 匀浆器:匀浆器用来破碎那些比较柔软,易于分散的组织细 胞。科研上若材料处理量少,可使用匀浆器。
生物大分子的 分离纯化和鉴定
生物分子(Biomolecule)泛指生物体特有的各类分子, 是自然存在于生物体中的分子的总称,是组成生命 的基本单位。
包括
小分子(如脂类、激素、维生素等) 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核酸、糖复合物等)
什么是生物大分子?
生物大分子指的是作为生物体内主要活性成分 的各种分子量达到上万或更多的有机分子,结构具 有一定的规律性,大多是由基本结构单位按一定顺 序和方式连接而形成的多聚体。
常见的生物大分子包括蛋白质(包括酶)、核酸、 多聚糖等。
3
生物大分子分离纯化的特殊性
1. 生物材料的组成复杂,种类极多;分离纯化方法千 差万别,没有一种标准方法可通用于各种生物大 分子的分离制备。
2. 许多生物大分子在生物材料中的含量极微,分离 纯化的步骤多,流程长。
生物产品分离纯化技术

生物产品分离纯化技术
生物产品分离纯化技术是指将从生物系统中提取或获得的混合物或复杂混合物中的生物分子分离和纯化的一系列技术和方法。
这些技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1.色谱技术:如凝胶电泳、高效液相色谱(HPLC)、气相色谱(GC)等,可用于分离和纯化蛋白质、核酸、代谢产物等生物大分子。
2.超滤技术:可用于分离和纯化多糖、蛋白质、核酸等小分子。
3.亲和层析技术:利用配对结合剂将特定蛋白质、酶等生物大分子与树脂表面结合,实现富集和纯化。
4.透析技术:如透析膜、透析柱等,可用于分离和富集生物大分子。
5.离心技术:如高速离心机、超高速离心机等,可用于分离和纯化细胞、亚细胞组分等微小生物颗粒。
6.电泳技术:如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转移蛋白电泳等,可用于分离和纯化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
这些技术的选用取决于具体的分离纯化目的和样品特性,以及实验条件和要求。
1/ 1。
纯化实验员岗位职责是什么

纯化实验员岗位职责是什么
纯化实验员是生物制药企业中重要的职位之一。
他们主要负责从生物制品中分离纯化目标蛋白质或其他生物大分子。
纯化实验员通常在实验室中工作,需要熟悉各种生命科学和化学技术,以及灭菌、实验操作、仪器维护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具体的职责包括:
1. 实验室准备:纯化实验员需要准备实验室物料和仪器设备,确保实验室设备和仪器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2. 分离纯化目标分子:纯化实验员使用各种化学和生物学技术,如柱层数组技术、电泳、膜分离、毒素结合等,从生物样品中分离纯化目标蛋白质或其他生物大分子;
3. 分析和鉴定:纯化实验员需要使用不同的分析技术,如质谱、光谱、电泳等,来检测并确定目标分子的纯度和活性;
4. 数据记录和分析:纯化实验员需要记录实验数据及其结果,并进行统计和分析,以评估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实验室安全和卫生:纯化实验员需要遵守实验室安全和卫生规定,确保实验室不受到污染和危险物质的侵害;
6. 团队合作:纯化实验员需要与其他实验室成员密切合作,如项目经理、研究员、技术专家等,确保实验工作的顺利进行,达成团队的目标。
纯化实验员需要具备较高的实验技能和知识水平,以及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企业需要招聘有经验和资质认证的纯化实验员,以确保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和效率。
生物大分子的纯化和结构分析

生物大分子的纯化和结构分析在生物学研究中,大分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对象。
它们是生物体内一些重要的分子,如蛋白质、核酸、糖类等。
这些大分子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得它们的纯化和结构分析非常具有挑战性。
本文将探讨生物大分子的纯化和结构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一、生物大分子的纯化生物大分子的纯化是生物学研究中的一个基础性实验步骤,也是研究生物大分子结构和功能的前提。
生物大分子的纯化就是把它们从其他生物体内分子中分离出来,使其达到一定的纯度,以满足后续的结构和功能研究需要。
其中,蛋白质纯化是生物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之一,因为蛋白质是生物体内最为重要的大分子之一。
1.1 分离方法生物大分子的纯化需要一系列的实验分离步骤。
根据大分子的化学性质和生物来源不同,分离方法也有所不同。
主要的方法包括:(1)分子排斥色谱(size exclusion chromatography):根据分子的大小分离。
(2)离子交换色谱(ion exchange chromatography):根据分子的电荷差异分离。
(3)亲和色谱(affinity chromatography):根据分子的特异配体分离。
(4)逆向相色谱(reverse-phase chromatography):根据分子的疏水性分离。
1.2 纯度检测生物大分子的纯度检测是生物学研究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都需要高纯度的样品。
目前常用的纯度检测方法有:(1)SDS-PAGE:钠二十硫酸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2)Western blotting:蛋白质的免疫印迹。
(3)UV吸收光谱:在280纳米处进行吸光度检测。
二、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分析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分析是生物学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因为分子的结构直接关系到其功能。
目前,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分析主要有两种方法:晶体学和核磁共振。
2.1 晶体学晶体学是生物大分子结构分析的传统方法。
该方法要求分子能够形成晶体,然后通过X射线衍射得到分子的三维结构。
生物大分子分离提取操作的基本流程

生物大分子分离提取操作的基本流程1.生物大分子分离提取操作是生物化学领域中的一项重要实验技术。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 separation and extraction is an important experimental technique in the field of biochemistry.2.首先,需要将生物样品进行破碎和细胞裂解。
First, the biological sample needs to be broken and the cells need to be lysed.3.破碎和裂解的方法可以是超声波破碎、高速离心或化学裂解。
Methods for breaking and lysing can include ultrasonic disruption, high-speed centrifugation, or chemical lysis.4.接着,利用差速离心或超速离心将混合物进行沉淀分离。
Then, the mixture is separated by differential centrifugation or ultra-speed centrifugation to precipitate.5.沉淀后的物质可以通过离心、过滤或柱层析进一步分离提取。
The precipitated material can be further separated and extracted through centrifugation, filtration, or column chromatography.6.不同的分子大小和性质可以采用不同的分离技术。
Different separation techniques can be used for molecules of different sizes and properties.7.一些生物大分子需要进行蛋白质酶消化或聚合酶链式反应后再进行分离提取。
生物大分子的纯化与鉴定技术

生物大分子的纯化与鉴定技术生物大分子是生命体内最基本的组成元素之一,包括蛋白质、核酸、多糖和脂质等。
它们的结构和功能对于生物体的发育、代谢、传递遗传信息等方方面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对它们进行纯化和鉴定是生物学和生命科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步骤。
一、蛋白质的纯化与鉴定技术1. 活性层析技术活性层析是从混合样品中纯化蛋白质的一种常用技术。
它基于蛋白质与特定配体之间的互相作用,利用这种相互作用把想要纯化的蛋白质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分离出单一种类的蛋白质,还可以根据蛋白质与配体的亲和性进行分层次纯化。
同时,利用不同的配体也能够分离出不同功能的酶,从而进一步扩大了对蛋白质的纯化范围。
2. 离子交换层析技术离子交换层析是一种基于蛋白质电荷的分离方法。
它利用固定在树脂表面上的离子,通过与蛋白质表面的离子相互作用,将蛋白质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这种方法常常用于分离带有不同电荷的蛋白质,以及酸性和碱性细胞因子等物质。
3. 尺寸排除层析技术尺寸排除层析技术是一种基于蛋白质大小的分离方法。
它通过让大分子在固定相中的孔隙中滞留时间长,从而将大分子和小分子分离出来。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分离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如重组蛋白、抗体等。
4. 逆相高效液相色谱技术逆相高效液相色谱是一种基于蛋白质亲水性的分离方法。
它利用逆相柱的反相作用,将亲水性较小的蛋白质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这种方法常常被用于提纯高表达体系中的蛋白质。
5. 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SDS-PAGE是一种基于蛋白质质量和电荷的分离技术,通过在凝胶中加入SDS(十二烷基硫酸钠)和还原剂,可以使不同电荷和大小的蛋白质变得相同,从而进行准确的大小分离。
Western Blotting是一种检测蛋白质表达的方法,它利用特异性抗体将蛋白质分子分离出来,并将其转移到膜上,然后通过特异性抗体进一步检测目标蛋白质的表达量。
二、核酸的纯化与鉴定技术1. 常规离心技术常规离心技术是一种对复杂混合物进行分离和预纯化的方法,通过调整离心速度和离心时间,将不同大小和形状的细胞组分分离出来。
生物大分子的分离纯化

生物大分子的分离纯化生物大分子的分离纯化是指对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多肽以及其他生物高分子的理化分离,以获得所需的高级别的纯度和净化标准的过程。
此外,功能地也可以应用于提取细胞和细胞组织特定的成分。
一般来说,分离纯化同表征大分子是以不同的方式实现的。
对于蛋白质,离心分离是一种常用的技术,这是一种使用立体速度分离不同物质的有效方法。
因为蛋白质它们有不同的表面电荷和大小,因此它们在加速度下受到不同的力,从而能够受到力,从而使不同的类型的蛋白质分离开来,产生分离纯化的产物。
此外,层析技术也可以用于对蛋白质进行分离纯化。
这个过程使用一种特定的介质,该介质被用于环境或两种环境之间的运动原理,通过独特的该介质通道,根据不同的冶金电荷,使得蛋白质分离到不同的有效产品中。
另外,还有其他许多特定技术可以用于生物大分子的分离纯化,比如电泳和柱层析技术。
这两种技术都是基于维持生物大分子的不同状态(流变或电泳)的原理,这种状态可以使不同的成分分离开来,从而获取高纯度的成分。
这两种技术的精确度取决于集成柱的大小和类型,以及实现特定的湿度和电荷的原理。
当讨论以上技术以外的技术时,分离和精制并不是只有蛋白质才有,尽管在蛋白质的技术中可能是最常见的,但核酸、多肽和其他有机分子也可以用这些技术进行分离和精制。
有几种不同的方法可以用于高级分离现象,其中一些是像柱层析、集成离子交换以及沉淀法,这些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大分子的分离和纯化。
总的来说,生物大分子的分离纯化是一种复杂的过程,需要仔细挑选一种或多种分离纯化技术,以实现所需的纯度要求的目的。
选择的技术必须适合特定的大分子和纯度要求,以实现最佳效果。
生物大分子的分离纯化与鉴定方法研究

生物大分子的分离纯化与鉴定方法研究生物大分子的分离纯化与鉴定是生物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合理选择适用的方法能够高效地分离纯化目标物质,可帮助研究者深入了解其结构和功能。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生物大分子分离纯化与鉴定方法。
一、凝胶电泳法凝胶电泳法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大分子分离方法。
通过电场的作用,将样品中的生物大分子按照尺寸或电荷迁移,从而实现分离。
常见的凝胶电泳方法有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琼脂糖凝胶电泳(agarose gel electrophoresis)等。
PAGE适用于蛋白质的分离纯化,而琼脂糖凝胶电泳适用于DNA和RNA的分离纯化。
二、超速离心法超速离心法是利用离心机产生高速转动,使样品中的物质根据其密度和大小差异分层离心的一种方法。
通过超速离心可以实现生物大分子的纯化,如蛋白质的沉淀、核酸的沉淀等。
超速离心法可以快速分离不同密度或不同分子量的生物大分子,得到纯度较高的目标物质。
三、气相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hy)气相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化合物分离和定量分析方法,常用于分离和鉴定挥发性或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该方法主要通过样品在固定相与流动相共同作用下,依据不同的分配系数在色谱柱中发生分离。
气相色谱法广泛应用于有机化学、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
四、质谱法(Mass Spectrometry)质谱法是一种高灵敏度的分析方法,可用于生物大分子的分离和鉴定。
它主要通过测量被测目标物质的质荷比,进而得到目标物质的质量信息和结构信息。
质谱法在生物学研究中被广泛应用于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领域,可用于分析和鉴定复杂生物样品中的分子。
五、核磁共振法(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核磁共振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可用于生物大分子的分离和鉴定。
它主要通过利用物质在外加磁场下核自旋进动特性的不同来获得物质的结构和性质信息。
核磁共振法在生物学研究中广泛应用于蛋白质结构研究、代谢组学等领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目标酶的初步提取:
原理:提取酶的方法有多种,但因为酶的性质未知, 故使用能分离酶且不损伤酶活性的盐析法。 盐析法:中性盐能破坏蛋白分子的表面电荷使蛋白质 聚沉析出。 透析法:析出蛋白质因含有大量盐离子影响纯化,故 有半透膜透析,离子可以离开半透膜,而蛋白质分子 不可以。
3.2目标酶的初步提取: 3.2.1 提取液配置:饱和硫酸铵溶液调节PH值至6.2,
5.生物大分子提取方法 5.1.核酸的分离纯化
5.1.1分离纯化原则:
(1) 保持核酸分子一级结构的完整性
意义:遗传信息全部储存在一级结构之中,核酸的—级 结构还决定其高级结构的形式以及和其他生物大分子结合 的方式。 具体原则:温度不要过高;控制pH值范围(pH值5-9); 保持一定离子强度; 减少物理因素对核酸的机械剪切力。 (2) 防止核酸生物降解 DNA酶抑制剂:金属离子螯合剂;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RNA酶抑制剂:皂土;DEPC(二乙基焦碳酸盐);肝素; 复合硅酸盐;RNase阻抑蛋白;氧钒核糖核苷复合物
5.1.2
分离纯化的步骤: (1)去除杂质:生物样品内常含有大量多糖,脂质, 蛋白质等杂志,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其除去。 (2)浓缩:常用沉淀的方法。其好处是:改变核酸的 溶解缓冲液;重新调整核酸的浓度;去除溶液中某些 盐离子与杂质。 (3)测定:一般选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或溴乙锭荧光法 测定核酸的含量。 (4)保存:目标核酸的保存处理
3.课题技术路线
(二)从肝组织中提取一种酶 2.1.生物样品的选择 2.2生物样品处理 2.3.具体检测方法 2.4.数据处理 2.5.质量控制方法
1.生物样品的选择:健康2月龄 wistar大鼠
原理:由于肝脏内酶常和脂类或者糖结合,故应将实
验动物饥饿24h处理。保证肝内酶的活性和减少不必 要杂质。
1.课题研究背景
生物大分子是指生物体内广泛的活性物质,分子量上千上
万甚至更大,多数生物大分子为多聚体。由简单有机化合 物聚合而成。 20世纪以来,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生物迅 猛发展,实验室里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进步速度可观。大分 子的分离纯化与鉴定一直以来是生物化学研究的基础,是 生物化学工作者的重要基本功。生物大分子广泛存在于机 体的各类组织中,以蛋白质、核酸、脂质、多糖为主。诸 多生物大分子合成分离和纯化已经从实验室走向工厂化, 因此生物大分子的相关技术尤为重要。
概述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课题研究背景 2.课题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3.课题技术路线
4.仪器及试剂
5.前期研究基础或预实验结果
2.课题研究内容
1.从生物样品中分离纯化生物
大分子 2.利用分离纯化生物大分子方 法从肝组织中提取分离鉴定一 种酶(该酶含三个大小不同亚 基,pI=6.2。)
创新点
对该酶的特性结果及分子量不
5.质量控制方法: 5.1控制样品分析 5.2 比对
概述
1.课题研究背景 2.课题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3.课题技术路线
4.仪器及试剂
5.前期研究基础或预实验结果
4.仪器和试剂
试剂:PBS溶液、1%-2%链霉素硫酸盐、苯甲基磺酰氟、
饱和硫酸铵溶液、氨水、硫酸、乙酸、蔗糖、磺基水 杨酸、DEAE-纤维素、30%PEAG,1.5mol/L TrisHCl(PH8.8),1.9mol/L Tris-HCl(PH6.8) ,5X电泳缓 冲液、100g/L过硫酸铵溶液,四甲基乙二胺,0.25% 考马斯亮蓝,脱色液。 仪器:试管、超速离心机、常速离心机、透析袋、电 磁搅拌器、蠕动泵、玻璃层吸柱、滴管、玻璃板、电 泳仪,垂直板电泳槽,烧杯,移液枪,刀片,回形针, 塑料盒,刮板,刻度尺。
3.3目标酶的分离纯化: (1)取DEAE-纤维素,调节PH至6.3,进
行装柱平衡,用乙酸铵进行第一次洗 脱。同时用磺基水杨酸进行检测,收 集第二个峰的组分。 (2)回收DEAE-纤维素,调节PH至6.1, 再次装柱平衡,上(1)取得样品,洗脱, 收集第一个峰的组分。
3.4 目标酶的鉴定:取目标酶提取液,进行SDS-PAGE
2.3去除核酸: 原理:细胞内含有大量核酸,会影响实验结果。除核 酸的常用方法是沉淀法,沉淀剂的选择需要大量的试 验来选定,已知的有1%~2%的链霉素硫酸盐、PEG、溶 菌酶等。这里选用链霉素硫酸盐。
2.3去除核酸:1%-2%链霉素硫
酸盐,沉淀去除核酸。
3.1匀浆液的分离: 原理:目标酶位置未知,假设存在
5.3糖的分离纯化 5.3.1 单双糖的分离:常见的单、双糖一般采用合成
的方式。制备如下:脱脂→去杂→浓缩→再次去杂→ 脱色 →浓缩 →冷却 →结晶(→进一步纯化)。 5.3.2 多糖的分离纯化:
脱脂:由于多糖被脂质包围,通常用醇或醚回流脱脂。 提取:热水浸提法,微波辅助提取法,超声辅助法,索氏提
完成。 5.4.2粗分级:选用一套适当方法,把蛋白质混合物提取 液中,所要的蛋白质与其他杂蛋白质分离开来。 5.4.3细分级:样品进一步提纯 5.4.4进一步分离优化:将蛋白精细分离开来。常用有沉 淀,离心。电泳。层析。 5.4.5 浓缩:常用减压蒸馏法,空气流动蒸发蒸馏法,冰 冻法,吸收法,超滤法提纯。 5.4.6 干燥与保存:保证蛋白质活性下将其干燥保存。
明确,无法利用分子量差异分 离,但可以利用其等电点完成 分离。鉴定过程中利用SDSPAGE电泳技术可以鉴定亚基情 况是否是符合要求。
概述
1.课题研究背景 2.课题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3.课题技术路线
4.仪器及试剂
5.前期研究基础或预实验结果
3.课题技术路线
(一)从生物样品中分离纯化生物大
于基质、线粒体、酶体三个位置, 利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取不同亚细胞 组分。
3.1匀浆液的分离: 3.1.1组分的分离:取匀浆液1.5ml在4℃下
12000r/min 离心15min,EP管内液面分三层,分别取 中、下层。 3.1.2亚细胞组分的分离: (1)离心管加0.5ml 0.34mol/L 蔗糖,下层液体0.5ml 轻轻覆盖在上面,1600r/min离心10min,得到上清①。 (2)沉淀加1ml 0.25mol/L 蔗糖混匀,3500r/min 离 心 10min ,得到上清② (3)上清①②混合为线粒体及酶体悬浮液。 3.1.2 亚细胞组分处理:用超声破碎仪破碎处理线粒 体及酶体悬浮液。
将酶溶液与提取液混匀。 3.2.2 酶的提取:将混合液于离心机3000r/min 离心 10min,取沉淀物加缓冲溶液溶解,将溶液放入透析 袋透析至不再有离子析出。
3.3目标酶的分离纯化: 原理:DEAE-纤维素为二乙氨乙基纤维素,是阴离子交换 剂。 其原理基于离子交换层析:离子交换层析中,基质是由带 有电荷的树脂或纤维素组成。 由于蛋白质也有等电点,当蛋白质处于不同的pH条件下, 其带电状况也不同。阴离子交换基质结合带有负电荷的蛋 白质,所以这类蛋白质被留在柱子上,然后通过提高洗脱 液中的盐浓度等措施,将吸附在柱子上的蛋白质洗脱下来。 结合较弱的蛋白质首先被洗脱下来。反之阳离子交换基质 结合带有正电荷的蛋白质,结合的蛋白可以通过逐步增加 洗脱液中的盐浓度或是提高洗脱液的pH值洗脱下来。
报告人:王瀚辉 陈聪 王楠 赵一亮 指导教师:赵慧珊 时间:2014.12
概述
1.课题研究背景 2.课题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3.课题技术路线
4.仪器及试剂
5.前期研究基础或预实验结果
概述
1.课题研究背景 2.课题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3.课题技术路线
4.仪器及试剂
5.前期研究基础或预实验结果
分子方法 1.提取对象选择 2.制定提取方案 3.文献查阅和前期预备性实验 4.生物材料处理 5.生物大分子提取方法
1.提取对象选择:确定细胞内目标分子的种类,
和目标分子的位置。 2.制定提取方案:确定一套能够确定完善分离 高纯度目标分子的方法。 3.文献查阅和前期预备性实验:通过文献资料 掌握四种分子理化性质,完善计划,确定分离 途径、
2.生物样品处理: 2.1大鼠饥饿24h后处死,分离肝脏组织,切碎,匀浆
处理,用32层纱布过滤得到匀浆液。 2.2蛋白酶活性抑制:用苯甲基磺酰氟(PMSF)抑制 蛋白酶活性,防止目标酶水解。 原理:细胞内蛋白酶活性较强,PMSF可和蛋白酶结合 不破坏蛋白酶结构,防止细胞内蛋白质水解
取法,醇提法,其它方法(如稀碱液浸提法、稀酸液浸提法、 酶法等) 除杂:去除混有的蛋白质细胞色素等。 纯化:分部沉淀法,盐析法,季铵盐沉淀法,柱层析,制备 性区域电泳,膜分离法,金属络合物法,其它方法(如超过 滤法、活性炭柱色谱、LKB柱色谱系统等)
5.4蛋白质的分离纯化 5.4.1 前处理:破坏生物样品组织,保证蛋白质不失活下
4.2物理法: 1) 反复冻融法:将待破碎的细胞冷至-15℃到-20℃,
然后放于室温(或40℃)迅速融化,如此反复冻融多次,由 于细胞内形成冰粒使剩余胞液的盐浓度增高而引起细胞溶 胀破碎。 2) 超声波处理法:此法是借助超声波的振动力破碎细胞 壁和细胞器。破碎微生物细菌和酵母菌时,时间要长一些。 3) 压榨法:这是一种温和的、彻底破碎细胞的方法。在 1000×105Pa~2000×105Pa 的高压下使细胞悬液通过一 个小孔突然释放至常压,细胞将彻底破碎。 4) 冷热交替法:从细菌或病毒中提取蛋白质和核酸时可 用此法。在90℃左右维持数分钟,立即放入冰浴中使之冷 却,如此反复多次,绝大部分细胞可以被破碎。
电泳检测。 (1)样品煮沸10-15min (2)制电泳胶 (3)上样 (4)电泳 (5)0.25%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10-15min (6)脱色处理 (7)若出现三个条带则确定为目标酶,若无则取线粒 体和酶体提取液,如重复3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