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骶髂关节病变的CT诊断
高分辨CT在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应用

者 行骶 髂 关节 高 分辨 C T检查 , 观察 骶髂 关 节病 变 的 C T表 现及 影 像学 特 征 。结果 : 直 性脊 柱 炎骶 髂关 节 病变 的高 强 分辨 C T表 现特 征 为病 变 主要 累及 骶髂 关 节 的髂 骨侧 , 现 为 关 节 软 骨钙 化 、 节 面 毛糙 、 坏 伴 不 同程 度 骨 质增 表 关 破 生硬 化 。 2例 中 0级 0例 , 5 I级 1 0例 , Ⅱ级 1 5例 , Ⅲ级 2 5例 , 级 2例 。 Ⅳ 结论 : 高分 辨 C T对 强 直性 脊 柱炎 骶髂 关 节
2 csso V ga e o cu inT ehg - eo t n C ftescol cjit o klsn p n yi sda n s n ae fI rd .C n ls :h i rsl i T o aria o s fa yoig so d li i oi ad o h uo h i n n t g s
b n y epai slrss nte5 ae, c s f rd ,0c sso ga e1 ae f1 ga e 5csso ga e o ehp rl a ceoi. 2css aeo ga e1 ae f I r d ,5csso 1 rd , ae fm rd , s Ih 0 0 2
病变 的诊 断 与鉴 别诊 断具 有 重要 的应用 价值 。 『 键 词】 直性 脊柱 炎 ; 髂 关 节 ; 分辨 cT 关 强 骶 高 【 中图 分类 号】 4 54 R 4 . 【 文献 标识 码】C [ 章编 号】 1 7 — 7 1 2 1 0 ( ) 0 5 0 文 6 4 4 2 ( 0 0) 1 c 一 7 — 2
iainteo sraino col cjit ies nfsa o sa di gn aue fC . s l : n yuigso d li n t , b evt f a ria n saema i tt n n o h o s i o d e i ma igf trs T Reut A k l n pn yis e o s s t scol cjit i aew sc aatr e yhg —eo t nC nfs t n il v l n escol cjit i ae aria on s s a h rcei db ih rsl i T ma i t i s nyi ov gt aria on s s i de z uo e a o ma n i h i de
CT和X线用于骶髂关节炎病变诊断的比较

CT和X线用于骶髂关节炎病变诊断的比较目的:评价X线与CT对AS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择在本院就诊的AS确诊患者50例,分别采用匈牙利NEO-DIAGNOMAX型500毫安X线机摄片检查和美国GE公司生产的GE-synergy螺旋CT检查,根据骶髂关节炎的X 线诊断标准对50例患者的100个骶髂关节病变的主要征象进行比较、总结和分析。
结果:X线对骶髂关节炎Ⅰ级病变不敏感,检出率较低;X线诊断为Ⅲ~Ⅳ级骶髂关节病变与CT诊断的符合率较高,差异不明显。
结论:CT对0~Ⅰ级骶髂关节炎的诊断比常规X线检查更敏感,对AS骶髂关节炎早期病变的诊断有着重要临床意义;X线与CT对非早期骶髂关节炎病变诊断的敏感性相同。
标签:骶髂关节炎;X线;CT;诊断骶髂关节炎是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ong spondylitis,AS)诊断的必要条件,但由于骶髂关节特殊的解剖结构,特别是早期的骶髂关节炎改变,早期诊断常有一定困难。
为此,2007年2月~2009年2月笔者对50例临床确诊的AS患者分别进行了X线与CT诊断的比较,以便评估两种方法在AS骶髂关节病变中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1.1 研究对象选择在本院就诊的AS确诊患者50例,其中男36例、女14例,年龄18~39岁,病程1mo~4 a。
1.2方法50例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匈牙利NEO-DIAGNOMAX型500毫安X 线机摄片检查和美国GE公司生产的GE-synergy螺旋CT检查。
骶髂关节炎的分级依据1966年纽约骶髂关节炎的X线诊断标准:0级:正常;Ⅰ级:可疑(是否存在侵蚀、硬化);Ⅱ级:轻度异常,有明确的侵蚀和硬化,但关节间隙变化不明显;Ⅲ级:中度异常,关节面的侵蚀、硬化明显,关节间隙狭窄或增宽,部分强直;Ⅳ级:严重异常,表现为大部分或完全强直、融合[1]。
根据以上标准对50例患者的100个骶髂关节病变的主要征象进行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计算,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CT早期诊断

3 讨 论
为主的全 身性疾病 , 主要 累及 骶髂关 节 、 髋关 节 、 问关 节 、 椎 肋 椎关节 , 以骶髂关 节病变为最常见 。其主要 的病理改变是 关 节软骨 的破坏和关节周 围组织 、 韧带 、 问盘的钙化 , 椎 最终 导致 骨性 强直 。由于本病起病隐 匿, 进展 缓慢 , 全身症状 轻 , 以往 所 往诊 断延 缓。本 文 旨在分析 1 例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 关节 1
诊。适度充盈膀胱后 有利于腹 腔内隐睾的显示 , 因腹腔 内隐睾 在排空膀胱后 , 往往在 耻骨联 合上 方探 到, 于正 中线 与患侧 位
内 环 口之 间 , 盈 膀 胱 后 往 往 位 于 膀 胱 周 围 , 充 紧贴 前 腹 壁 。腹
性多呈 圆形 。腹股沟 区肿大 的淋 巴结多 分布于股 动脉 , 静脉 股 周 围, 常多发 , 大小不 等 , 形 多呈类 圆性或椭 圆形 , 外 高频超声
肾形声像 , 与腹股沟区的隐睾易分辨 , 位于腹股膜后 , 腹股 沟区 发育 不 良或患儿 的隐睾 与淋 巴结 较难 分辨 。隐 睾 的主要并 发 症是 生育力下 降或不育及恶变 , 一岁以后睾 丸下降 的可 能性 且 极小 , 睾丸适宜于低 温环境 , 隐睾患者 由于睾丸位于腹 股沟 区,
特 别 是 在 腹 腔 和腹 膜 后 的温 度 大 于 阴囊 内 , 引 起 恶 变 。 隐 容
总 之 , 频 超 声 探 测 方 法 简 单 、 全 、 济 、 复 性 好 、 辨 高 安 经 重 分
率高、 无痛苦 , 特别 是对 d J 可 重 复定 期检 查 , ,L 监测 隐 睾的 大 小、 位置变化 , 临床 应用激 素治 疗和疗 效追踪 观察及 术前定 对 位很有 价值 。
骶髂关节病变CT诊断

退行性骶髂关节炎
骶髂关节退行性关节病鉴别诊断
分类 年龄 性别 分布 骨硬化 骨侵蚀 关节内骨性强制 关节旁骨贅 韧带骨化 退行性关节病 老年 男及女 双侧或单侧 髂骨 轻度、局限 无 少见 常见 不太常见 强直性脊柱炎 年轻 男大于女 双侧对称 髂骨 可能扩展 常见 常见 少见 常见 致密性髂骨炎 年轻 女大于或等于男 双侧对称 髂骨 三角形 无 无 少见 无
2. 强直性骶髂关节炎
强直性骶髂关节炎 本病较为多见,尤以青年人发生 率较高,但本病具有以下特点: (1)疼痛:自骶髂关节开始,逐步向上方椎节,多呈 进行性侵犯发展。 (2)双侧性:骶髂关节病变多为双侧对称性,并侵及 全关节,关节间隙从模糊到破坏,最后关节间隙 消失。 (3)脊柱同时受累:本病除骶髂关节外,脊柱椎体间 关节亦受侵犯,后期椎节呈竹节样改变。 (4)其他:本病患者血细胞沉降率快,且类风湿因子 等项化验指标多为阳性。
血管、神经经过:相当于骶髂关节中部水
平,有臀中皮神经从骶髂关节后面跨越,
该神经为感觉神经.即使损伤也不引起明
显功能障碍。
正常骶髂关节CT表现
关节面光整
关节间隙清晰均匀 关节面下骨质结构 密度未见异常 关节周围韧带未见 钙化
25岁 正常骶髂关节
关节周围肌肉对称
关节周围肌间隙和 皮下脂肪清晰
53岁 正常骶髂关节
5. 骶髂关节转移瘤
骶髂关节转移性肿 瘤:有其它器官肿瘤 的病史,局部疼痛, 而且有明显的压痛, 病程长者,可出现恶 液质。X线检查:局 部有不规则、边界不 清的结节样或片状样 致密影。若能找到原 发病灶则诊断更为肯 定。
6、化脓性骶髂关节炎
发热常达 40℃以上 疼痛,主要是髋部及大腿,有时向下肢放射,剧 烈,不能负重,负重时疼痛加重 炎症三反应,即白细胞高,血沉快, C-反应蛋白 阳性 托马氏征及“ 4 ”字试验(+ ) 关节后部红、肿、压痛及瘘道形成 直肠刺激征(脓液向小盆腔波及) 关节穿刺:从后方可刺出脓液
骶髂关节病变的CT诊断要点分析

·讲座·骶髂关节病变的CT诊断要点分析山西省忻州市中医院(034000)李进胜骶髂关节病种较多,但发病率较低,CT的普及应用,大大地提高了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率。
临床确诊或病理证实的不同病种的骶髂关节病变者,通过分析其CT征象,并结合文献,旨在阐明骶髂关节病变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
1CT表现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常双侧对称发病,自关节下部开始,关节面硬化与破坏,间隙狭窄或消失,骨桥形成;类风湿关节炎(rhrumatoid arthritis,RA)常一侧发病,易侵犯关节上半部,关节面密度减低,骨质疏松,关节面下出现周围硬化的小囊状骨缺损;化脓性骶髂关节炎常单发,骨质疏松、破坏、增生,关节间隙增宽或变窄,关节囊肿胀,关节强直,周围软组织肿胀或钙化;骶髂关节结核常单侧发病,多位于关节中下部,关节面模糊,骨质破坏及死骨形成,关节间隙增宽,常伴冷脓肿和窦道形成;髂骨致密性骨炎示髂骨面硬化区,不累及关节;创伤性关节炎骨关节面增生、浓密,关节间隙狭窄,可伴骨性强直。
骶髂关节病变的CT表现各不相同,CT 能清楚显示骶髂关节解剖关节及其周围结构,是目前诊断骶髂关节病变最理想的检查手段。
骶髂关节是由骶骨耳状面与髂骨耳状面构成的微动滑膜关节,关节面呈“耳”状,凹凸不平,互相嵌插吻合,关节面表面被覆一层关节软骨,浅层为纤维软骨,深层为透明软骨,骶骨面较厚,出生后大多演变成纤维软骨,关节腔狭小,呈裂隙状,约2mm宽,运动度极小。
有2种关节类型,前下1/3为滑膜关节,该部分的关节软骨薄,表面呈波浪状,可轻微活动;后上2/3为韧带关节,呈“V”字形,靠近滑膜部分关节腔变窄,后面部分较宽,也呈波浪状。
周围有紧张的关节囊,关节的前后有较强的韧带结构保护,如骶结节韧带、骶棘韧带、骶髂前后韧带、骶髂骨间韧带、髂腰韧带等,各韧带是联系骶髂关节的重要结构,能加强关节的稳定性。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早期的CT特征研究

实用医学影像杂 志 2 0 02年第 3卷第 1期
I ,
! . ! ! ! :
・
1 ・ 5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早期的 c T特征研 究
许开喜 , 张开森 , 王志成, 李士坤
( 江苏省连云港市中医院 c T室 , 连云港市 2 2o ) 2 o 4
 ̄ ts ceo i. a u r cl  ̄eo lrss v g e af u ̄ 埘 0 t i d c liyn ,B Ⅱ1c si r c a g sTh s nJ g i rmot o e acfig 1 ytf m h n e . eef da s l g o i
∞  ̄hhnrll a e oda o l c
gs o d li X 碱 n yis u p t
2 2 04 2 ̄ .
肌
鼬
% g i eg he a . h
【 bt cl b cv or e c Tf t e o er arlcjn l i s nt  ̄eh wt akl i odlsA ). A s at O j t eT sa h u s f ays oi i sm ep i s i ny sgs nyl (S r ei e r C  ̄ r l o ia o te c i h n h on p J J
【 摘要】 目的 研究 强直性脊拄炎 (s骶髂兰节病变早期的 C A) T特征 。 方法
了分析 结果
对2 3例 A 惠者骶借关 节病变 的 c S T征象进行
2例A 3 s患者 中 骶髂关节双剜受累 t 例 , 8 单侧 受累 5 ; 例 1 4捌为早期 病变的 c 表现 。 中 4 T 其 倒为可疑病变 .0 1
【 ywod 】A k l Jgso dl s Sc ia o tei sT m gah , — Ke r s nyo n nyi ; ar lcji a n; o orp yx s p i f o i nl o
骶髂关节病变的CT表现与诊断

[】 BrkD, el rdclnnclnc bt c o J J 17 1 : 6 y Th t e o ooi sut nU1 K,9 215 ae o i o r i A
3 0( 6 收稿 日期 :0 7 0 — 2) 2 0 —6 0
异 常 的物 体 或 密度 增 高 、 减低 影存 在 , 即提 示骶 髂 关 节 有 病 变 。C 在发 现 骶髂 关节 病 变 影像 征 象方 面 有显 著 作 用 , T 对 临床 可 疑 者 可 予 以确 诊 。
【 关键词】 骶髂 关节 ; CT表现 ; 强直性脊柱炎( S A) 【 中图分类号] 8 , R1 8 6 【 文献标识码]B 【 文章编号】 7 — 0 82 0 )2 2 7 一 2 1 1 5 9 (0 72 — 9 3 O 6
骶髂 关节病 变 的 C T表现 与诊 断
徐 彬
( 临沂 市 中医 医院 , 东 临 沂 2 6 0 ) 山 7 0 2
[ 要】 摘 目的: 5 例骶髂关节病 变患者 的临床 、 T表现进行 分析 。方法: 对 0 C 本给 5 例患者 , 3 例 , 1 例 , o 男 7 女 3 平
骶髂关 节下缘为基线 , 向上 连 续 C T轴 位 扫 描 , 厚 5I , 层 II 层 ll l
距 5l 1 骨 窗 位 观 察 . 要 时 加 2 m 薄 层 扫 描 , 观察 骨 质 Il I. I 必 m 以
骶 髂 关 节 位 于 人体 中央 的 下 部 , 脊 柱 的 基底 部 结 构 , 属 是 人体 承 受 重 力 最 大 的关 节 。骶髂 关 节 由骶 骨 两 侧 面 与髂 骨上
as量表诊断标准

as量表诊断标准AS量表诊断标准一、概述本量表用于诊断强直性脊柱炎(AS)。
A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累及骶髂关节和脊柱,导致疼痛、僵硬和活动受限。
本量表将从疼痛程度、功能状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医生诊断五个方面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
二、疼痛程度1. 评估方法: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让患者根据自身疼痛程度在100mm的直线上标出疼痛程度。
0表示无痛,100表示最剧烈的疼痛。
2. 诊断标准:VAS评分≥40mm,提示患者存在中度以上疼痛。
三、功能状态1. 评估方法:采用Bath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指数(BASDAI)和Bath 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进行评估。
2. 诊断标准:BASDAI≥4分,提示患者处于疾病活动状态;BASFI≥4分,提示患者存在功能障碍。
四、实验室检查1. 红细胞沉降率(ESR):正常值为男性0-15mm/h,女性0-20mm/h。
ESR升高提示病情活动。
2. C反应蛋白(CRP):正常值为0-10mg/L。
CRP升高提示炎症反应活跃。
3. 血小板计数:正常值为100-300×109/L。
血小板计数升高可能与疾病活动有关。
4. HLA-B27基因检测:阳性结果提示患者可能患有AS,但非绝对。
阴性结果不能排除诊断。
五、影像学检查1. X线检查:可见骶髂关节骨质破坏、关节间隙变窄甚至骶髂关节融合等表现。
2. MRI检查:能更早发现骶髂关节和脊柱的病变,对诊断AS有一定价值。
3. CT检查:可用于观察骶髂关节和脊柱的骨质破坏情况。
4. 骨扫描:能早期发现骨代谢异常,对诊断AS有一定价值。
5. 超声检查:可发现骶髂关节和脊柱的病变,操作简便、无辐射,可用于监测病情变化。
6. 关节镜检查:可直接观察关节内部情况,对诊断AS有一定价值,但操作较复杂,一般不作为首选检查。
7. X线平片:是诊断AS的基本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观察脊柱、骶髂关节和外周关节骨质破坏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晨僵是常见的症状。病人早起腰部僵硬,活动后才可以减轻,病情 严重时可持续全日。
。
•
2、晨僵和粘着感:晨僵提示滑膜炎的存在。但和类风湿关
节炎不同,时间比较短暂,一般不超过30分钟。粘着感指关节静
止一段时间后,开始活动时感到僵硬,如粘住一般,稍活动即可
缓解。上述情 况多见于老年人、下肢关节。
•
3、其他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关节挛曲、不稳定、
休息痛、负重时疼痛加重。由于关节表面吻合性差、肌肉痉挛和
编辑版ppt
32
强直性脊柱炎
• 强直性脊柱炎好发于16-30岁,很少发病 于50岁以上。
• 初期病人感到骶髂关节痛和下背痛,向 臀部和大腿放射;疼痛休息可缓解,活 动时加剧。
• 晚期病例的脊柱僵硬可导致躯干和髋关 节绻曲。
编辑版ppt
33
强直性脊柱炎
• 临川表现----腰痛和晨僵、腰椎各方面活动受限和胸廓活动度减低是强直 性脊柱炎的典型表现。
编辑版ppt
39
骶髂关节致密性骨炎
编辑版ppt
40
骶髂关节结核
• 发病一般较脊椎结核缓慢,通常先发现脓肿,疼痛及压痛,又因脓肿破 溃减压,疼痛减轻而延误诊断。有下背及患侧骶髂部疼痛。也可有“坐骨 神经痛”即转移痛至患侧臀部及股外侧。但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状不同,不 放散至小腿及足部,感觉无改变,活动时疼痛加重,如翻身、坐久、弯 腰、下蹲等,站立时一般身体向健侧倾斜;走路时不敢跨大步。仰卧位 常感骶髂部疼痛。
编辑版ppt
34
强 直 性 脊 柱 炎
编辑版ppt
35
骶髂关节炎
1、疼痛:疼痛是该病的主要症状,也是导致功能障碍的
主要原因。特点为隐匿发作、持续钝痛,多发生于活动以后,休
息可以缓解。随着病情进展,关节活动可因疼痛而受限,甚至休
息时也可发生疼痛。睡眠时因关节周围肌肉受损,对关节保护功
能降低,不能和清醒时一样限制引起疼痛的活动,患者可能疼醒
4
双侧骶髂关节病变程度相仿
编辑版ppt
5
右侧骶髂关节病变程度较左侧严重
编辑版ppt
6
单侧受累,关节间隙略增宽
编辑版ppt
7
髂
骨
下
上
部
病
变
较
明
显
下
编辑版ppt
8
髂
骨
上
上
部
均
受
累
下
编辑版ppt
9
骶髂骨均受累
编辑版ppt
10
骶髂关节病变的CT表现
• 软骨钙化 • 关节面改变 • 关节面下骨质改变 • 关节间隙改变 • 韧带钙化 • 关节周围软组织改变
• (3)肌腱、韧带骨附着点炎症。为强直性脊柱炎的特征性病理变化。由 于胸肋关节(胸骨与肋骨连结处)等部位的附着点发炎,病人可出现胸 痛,咳嗽或喷嚏时加重,有时可误诊为胸膜炎,也可能因胸痛类似心包 炎或非典 型心绞痛而去找心血管医生或胸科医生看病。另外有相当一部 分人在病程中还可出现足跟痛。
• (4)外周关节症状:受累部位以踝、膝、髋等下肢关节为多见,也可累 及肩、腕等上肢大关节,指、趾等末梢小关节受累较少见。此关节肿胀 疼痛以不对称为特征。
• 关节面下骨质结构 密度未见异常
• 关节周围韧带未见 钙化
25岁 正常骶髂关节
• 关节周围肌肉对称
• 关节周围肌间隙和 皮下脂肪清晰
53岁 正常骶髂关节
编辑版ppt
3
骶髂关节病变的CT特点
• 以双侧病变多,单侧病变少 • 以髂骨面病变多,骶骨面病变少 • 以髂骨面下部病变多,上部病变少
编辑版ppt
编辑版ppt
27
韧带钙化
• 骶髂关节前侧韧带钙化 • 骶髂关节上韧带钙化 • 骶髂关节后侧韧带钙化
编辑版ppt
28
骶髂关节前 侧韧带钙化
编辑版ppt
29
骶髂关节上韧带钙化
编辑版ppt
30
骶髂关节后侧韧带钙化
编辑版ppt
31
骶髂关节常见病变
• 强直性骨髓炎 • 骶髂关节炎 • 骶髂关节致密性骨炎 • 骶髂关节结核 • 骶髂关节退行性关节病
收缩、关节囊收缩以及骨刺等引起机械性闭锁,可发生功能障碍
。
编辑版ppt
36
骶髂关节炎
• 主要表现为 : • 关节面模糊,骨质破坏,可有增
生硬化 • 关节间隙增宽 • 周围软组织可见肿胀
编辑版ppt
37
骶 髂 关 节 炎
编辑版ppt
38
骶髂关节致密性骨炎
好发于年轻多产父女 • 临床表现为腰骶部或下腰部疼痛,偶尔在臀下部及大
14
关 节 面 毛 糙
关 节 面 模 糊
编辑版ppt
关 节 面 高 低 不 平
15
关节面下骨质改变
• 骨质疏松 • 骨质吸收破坏 • 骨质增生硬化 • 骨质小囊变
编辑版ppt
16
骶骨关节面下骨质疏松
编辑版ppt
17
骶骨骨质疏松
编辑版ppt
18
骨质疏松
编辑版ppt
19
骨质吸收伴周边硬化
编辑版ppt
20
不同程度骨质增生硬化
编辑版ppt
21
编辑版ppt
骨 质 小 囊 变
22
关节间隙改变
• 关节间隙增宽 • 关节间隙狭窄 • 关节间隙消失
编辑版ppt
23
关节间隙局部增宽局部狭窄
编辑版ppt
24
关 节 间 隙 增 宽
编辑版ppt
25
关 节 间 隙 狭 窄
编辑版ppt
26
关 节 间 隙 消 失
编辑版ppt
11
软骨钙化
• 关节间隙中高密度影 • 由髂骨面向骶骨面发展 • 形态各异,典型表现为穿行关节间隙内的
横行桥梁式钙化,也可为云雾状、斑片状 • 最终导致关节间隙狭窄
编辑版ppt
12
软 骨 钙 化 的 各 种 形 态
编辑版ppt
13
关节面改变
• 模糊 • 毛糙 • 高低不平
编辑版ppt
骶髂关节病变的CT诊断
CT
编辑版ppt
1
正常骶髂关节解剖特点及功能
• 结构复杂多变异 • 关节表面被覆软骨----故髂骨面更
易受侵破坏 • 关节下部为滑膜关节----故关节下
部破坏更严重 • 关节功能----承受躯干重量,活动
度小,属于微 动关节
编辑版ppt
2
正常骶髂关节CT表现
• 关节面光整
• 关节间隙清晰均匀
腿后侧出现向臀部的放射痛。 • CT表现靠近关节面处的髂骨皮质出现硬化性改变,骨
质呈致密状,位于骶髂关节下1/2处,且多呈三角形; 骶髂关节间隙整齐、清晰,关节面及骨质无破坏征。 以单侧多见,亦有双侧者。 • 主要鉴别------与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结核及 化脓性骶髂关节炎等鉴别。强直性脊柱炎多为双侧病 变,多见于男性青年,患者血细胞沉降率快,关节间 隙加宽、呈锯齿状,晚期关节间隙消失,骶髂关节骨 性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