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前期的词

合集下载

北宋前期的词

北宋前期的词

第一章北宋词概说一、代表人物:以柳永、范仲淹、张先、晏殊、欧阳修、宋祁等为代表。

主要生活在仁宗、真宗两朝的承平时代,个体地位都比较显达。

二、北宋前期词沿雅、俗两条路同时发展: 1、一方面晏殊、欧阳修等人承晚唐五代词之余绪,遵奉“词为艳科”的传统,逐步将士大夫特有的生活感受融入词中。

表现方式上逐步去掉花间词的浅俗浮艳,追求清丽深婉,使词在雅化、文人化方面前进了一大步。

2、另一方面是以柳永为代表,将自己的生活和思想带入词中,丰富了词的内容题材,多用慢词长调,表现手法不断创新。

其词从内容到表现手法都渗透着市民情趣,大大推动词向市井化、通俗化方向发展。

总之,北宋前期词既有继承,又有新变。

第一节、晏殊欧阳修创作一、非专力作词词人。

(或一时兴到之作,未为专诣)继承性大于创作性。

题材(相思恋情、悲欢离合、人生哲思)词体方面(以小令为主)贡献:以众多的艺术圆熟、意境浑成的典范之作,强化了温庭筠等花间词人开创、定型的创作范式,进一步确立了以小令为主的文本体式、以柔情为主的题材取向和以柔软婉丽为美的审美规范。

在题材、艺术上也有所开拓创新。

二、晏殊词:北宋士大夫倚声家初祖 1、晏殊生平概述:太平宰相富贵悠游五十年,始终明哲保身全。

词集《珠玉词》一百三四十首政治地位高,但缺乏政治才干,无所建树。

主要贡献:汲引人才:欧阳修、范仲淹、王安石等以其为中心形成北宋初期小令词创作的第一个高潮。

二、晏殊词:北宋士大夫倚声家初祖 B 晏殊词:艳情(男女恋爱相思离别等)闲情(富贵生活中安逸闲暇时的享受) C 新变(特点):对传统庸滥题材做了典雅化、含蓄化和“以理节情”“情中有思”的审美处理。

即:开创了以雅笔写艳情的新风人物形象的新变:自然清新气息的采桑女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婉约派词人许多伤离怀远之作中,这是一首颇负盛名的词。

北宋前期词

北宋前期词
古人词有竟体高妙而一句小疵,致令通篇减
色者如柳耆卿“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章, 情景兼到,骨韵俱高,而有“想佳人妆楼 望” 之句,“佳人妆楼”四字连用,俗极,亦不 检点之故。
李之仪《跋吴思道小词》云:“(唐五代词)
大抵以《花间集》中所载为宗,然多小阕。 至柳耋卿始铺叙展衍,备足无余,形容盛明, 千载如逢当日。” 刘熙载《艺概》说:“耋卿词,细密而妥溜, 明白而家常,善于叙事,有过前人。” 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所说:“耆卿 词曲处能直,密处能疏,凹处能平,状难状 之景,达难达之情,而出之以自然,自是北 宋巨手。”
《去年游》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夕阳鸟外,
秋风原上,日断四天垂。 归云一去无踪迹, 何处是前期?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去 年时。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
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 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 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 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 何人说。
《剔银灯· 与欧阳公席上分题》
昨夜因看蜀志,笑曹操孙权刘备。用尽机关,
徒劳心力,只得三分天地。屈指细寻思,争 如共、刘伶一醉? 人世都无百岁。少痴騃、老成尪悴。只有中 间,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牵系?一品与千金, 问白发、如何回避?(化用白居易诗意)


苏幕遮
唐玄宗时来自西域教坊曲名。“苏幕遮”是当时 高昌国语之音译。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四十一 《苏莫遮冒》:“‘苏莫遮’西域胡语也,正云 “飒磨遮”。此戏本出西龟兹国,至今犹有此 曲。” 宋代词家另度新曲。又名《云雾敛》、《鬓云松 令》。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各五句四仄韵。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 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 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北宋前期词

北宋前期词

• 浣溪沙 • 小阁重帘有燕过。 晚花红片落庭莎。曲 阑干影入凉波。 • 一霎好风生翠幕, 几回疏雨滴圆荷。酒 醒人散得愁多。
• 张先(字子野)--
“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 - - “张三中”。 善于写“影”(“云破月来花弄 影”,“帘压卷花影”,“堕轻 絮无影” )- - “张三影”
• 天仙子 •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 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 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 后期空记省。 • 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 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 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 落红应满径。
北宋前期词
• 在题材上,多是花前月下、娱宾遣兴 之作,多言男女之情。在形式上多为 小令。 • 代表作家有晏殊、张先、晏几道父子、 欧阳修等。
• 晏殊字同叔,临 川(今属江西) 人,官运亨通, 做到宰相。有 《珠玉词》。
• 一、抒写男女之间的相思爱恋和离愁 别恨。 • “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 (《踏莎行》); •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玉楼春》)。
二、抒发伤春感时的情怀
浣溪沙 • 一曲新词酒一 杯,去年天气旧亭 台。夕阳西下几时 回? • 无可奈何花落 去,似曾相识燕归 来。小园香径独徘 徊。

晏殊词语言精美,如珠圆玉润, 但又清新流畅,毫无雕刻之弊。
• 踏莎行 •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 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 行人面。 • 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 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 深深院。
• 渔家傲 • 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 边声连角起。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 悠悠霜满地。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 苏幕遮 •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 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 情,更在斜阳外。 •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 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 肠,化作相思泪。

唐诗宋词发展脉络个人整理

唐诗宋词发展脉络个人整理

(2)盛唐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 特点: 描写战争与战场,表现保家卫国的英勇精神,或 描写雄浑壮美的边塞风光,奇异的风土人情,又或描写战 争的残酷,军中的黑暗,征戍的艰辛,表达民族和睦的向 往与情怀。 代表作:高适:《燕歌行》、《别董大》、《蓟门行五 首》、《塞下曲》,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 昌龄:《出塞》,李颀:《古意》 盛唐边塞诗繁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现实状况所 致。唐自建国以来边事不断,这些重大的客观现实必然反 映到诗歌创作中去。二是从军赴边、建功立业是当时文人 的普遍时尚。戍边开疆、建功立业也成为他们建功立业的 首选途径。三是有悠久的文学渊源。先秦的《诗经》、 《楚辞》及汉乐府已有描写征戍的篇章,汉魏之际,南北 朝时边塞诗渐盛,盛唐边塞诗体裁完备。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 王。他们开始把诗歌从宫廷移到了市井, 从台阁移到江山和塞漠,题材扩大了,思 想严肃了,五言八句的律诗形式也由他们 开始有了初步的定型。
陈子昂,他的思想是很复杂的,他既好纵 横任侠,又好佛老神仙,但儒家兼善天下 的精神,仍然是他思想的主导方面。他洞 察国家安危的远见,关怀人民疾苦的热情。
一、北宋前期的词
代表词人晏殊、欧阳修、晏几道、范仲淹、张先、 柳永、苏轼 晏殊词写男女恋情,已过滤了五代“花间”词所 包含的轻佻艳冶的杂质,而显得纯净雅致。
欧阳修词作更展现出他潇洒旷达的风神个性。这 种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用词来表现自我情怀的 创作方式对后来的苏轼有着直接的影响。 苏轼词比较完整地表现出作者由积极转而矛盾苦 闷,力求超脱自适而不断追求的心路历程和他疏 狂浪漫、多情善思的个性气质。有时则把对自然 山水的观照与对历史、人生的反思结合起来,在 雄奇壮阔的自然美中融注入深沉的历史感和人生 感慨,如《念奴娇· 赤壁怀古》。

宋词 课件(全)

宋词 课件(全)

•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一: • ‚此词流播,金主完颜亮闻歌,欣然 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 鞭渡江之志。‛
• 《八声甘州》 •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 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 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 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 我,倚阑干处,正恁闲愁。
• 《蝶恋花》: •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 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 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 《古今词论》引毛先舒云: • ‚永叔词云:‘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
秋千去’此可谓层深而浑成。何也?因花而有泪, 此一层意也;因泪而问花,此一层意也;花竟不 语,此一层意也;不但不语,且又乱落,飞过秋 千,此一层意也。人愈伤心,花愈恼人,语愈浅 而意愈入,又绝无刻画费力之迹,谓非层深而浑 成也?‛
五、王安石词
• (一)生平简介 •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小字獾
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抚州临川人,北宋杰出 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 庆历二年(1042)登杨镇榜进士第四名,先后任淮南 判官、鄞县知县、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点江东刑狱等 地方官吏。治平四年(1067)神宗初即位,诏安石知江宁 府,旋召为翰林学士。熙宁二年(1069)提为参知政事, 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 宁九年罢相后,隐居,病死于江宁(今江苏省南京市)钟 山,谥文。
• 二、柳永词在题材内容上的开拓: • 1、表现了北宋繁华富裕的都市生活和 丰富多彩的市井风情。 如:《望海潮》 • 2、比较多地描写了妓女的生活和思想。 • 3、描写流落江湖和离别怀人的情绪, 尤工于羁旅行役。

北宋前期词

北宋前期词

北宋前期词北宋前期词承袭晚唐五代词,风格柔婉,内容主要写男女闺情,形式以小令为主,但是此期词也有一定创新。

这一时期的著名词人有:晏殊、欧阳修、范仲淹、张先柳永晏殊有《珠玉词》内容多写男女相思、伤春感时。

晏殊词的特点:1 情中有思。

晏殊词在艳情内容外,又有较深的思想内蕴。

《木兰花》池塘水绿风微暖,记得玉真初见面。

重头歌韵响铮琮,入破舞腰红乱旋。

玉钩阑下香阶畔,醉后不知斜日晚。

当时共我赏花人,检点如今无一半。

他不仅敏于感受(《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

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同时也有理性的思考,使得情感与理性融合在一起。

在伤春怨别的情绪中表现出理性的反思,引起人们的哲理联想。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无尺素,山长水远知何处。

、《浣溪纱》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2 雍容闲雅。

晏殊具有高雅的审美趣味,其词雍容和缓,以淡雅之笔写富贵之态,以清新之笔写男女之情。

《破阵子》多少襟怀言不尽,写向蛮笺曲调中,此情千万重。

《踏莎行》尊中绿醑意中人,花朝月夜长相见。

《浣溪纱》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索禁烟中。

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

欧阳修有《醉翁琴趣外篇》。

欧词内容:除男女之情外,还有对仕途坎坷的感慨,如《临江仙》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

如今薄宦老天涯。

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

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

孤城寒日等闲斜。

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

;对山川景物的描写,《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高中作文素材之北宋前期词

高中作文素材之北宋前期词
尝直紫微阁,一日追封皇子、公主九人,公 方将下直,为之立马却坐,一挥九制数千言, 文辞典雅,各得其体。
闺 意 献 张 水 部
画 眉 深 浅 入 时 无
妆 罢 低 声 问 夫 婿
待 晓 堂 前 拜 舅 姑
洞 房 昨 夜 停 红 烛
先 天 下
后 天 下

忧 而 忧

乐 而 乐
措 大 口 中 嚼 出 宫 商 角 徵
晏殊
内容主要是抒写男女之间的相思爱恋和离愁别恨。
然而,其恋情词往往略去对女性容貌色相的描写,着 重表现主人公的恋情。情感基调雍容和缓,淡淡的忧 愁中时而透露出自我解脱的气度;语言也一洗 “花间” 词的脂粉气和浓艳色彩,清丽淡雅,温润秀洁。还经 常表现对生命的忧思,有时与情爱的缺失交融在一起, 不仅加深了词中情感的浓度,而且渗透着理性沉思的
长 记 平 山 堂 上
奉 送 原 甫 侍 读 出 守 永 兴
义 气 论 交 相 得 晚
文 章 惊 世 知 名 早
嗟 我 久 衰 欢 渐 鲜
爱 君 尚 少 力 方 豪
笔 若 骏 马 驰 平 坂
酒 如 长 虹 饮 沧 海
公于学博,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
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
之说,无所不通。 …… 其为文章,尤敏赡。
为豪放先声。
借咏叹历史名臣伊尹、吕尚因君 臣际遇而建立奇功,慨叹自己怀才不 遇,寄寓着风云际会以建立功勋的人
生理想。
张先词
张先词的内容虽然主要是写“心中事,眼中 泪,意中人” ,但他从两个方面改变了词的发
展方向:一是大量用词来赠别酬唱,扩大了词的
实用功能,从而在观念上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 二是率先用题序,将日常生活引入词中,改变了 以往词作有调而无题的传统格局,也加强了词的 纪实性和现实感。

北宋前期的词人及创作

北宋前期的词人及创作

2.词风:
晏几道的词作,词彩比较华丽,意象也 比较密集,但他处理得相当流动,绝无 平板凝滞之病,这可以说是糅合了花间 词与南唐词的特点。而词句的精巧新颖, 也是明显的长处。
北宋前期词的主要特色: 总的说来,晏氏父子和张先、欧阳修的词代表了
北宋中叶词的主流风格,他们虽各有不同,但基 本上都有以下特色: 第一,以体制来说,他 们均擅长小令或近于小令的中调,虽然张先、欧 阳修作过一些长调,但并不占主要地位;第二, 从题材来说,他们主要写男女相思、感时伤别之 情和山水恬逸之志,内容比较狭窄;第三,从语 言来说,典雅精巧、清丽而流畅是主要倾向;第 四,从情感表现来说,大多力度很弱,气势也不 大,所以表现手法也以委婉细腻、含蓄温柔为主。 其中晏几道的词虽然有几分磊落疏狂之气,但毕 竟还是在无奈的悲愁的笼罩下。所以说,这一时 期的词在抒情方面尽管比诗歌要开放得多,但文 化心理的节制还是存在的。
张先早年以小令起势,后亦写长调,是当代词 人中较早、较多写长调之人,其中以慢词为多。
长调:诗调、词调体式之一。前人以58字以内 为小令,59至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的为长调。 词调,即指词调中的长曲。明课本《类编草堂 诗余》中以91字以上者为长调,似无根据,但 因已通行,所以一般皆沿用之。唐代也有人认 为“长调即七言诗,短调乃五言诗”。长调最 长的在二百字以上。例如《啼莺序》有二百四 十字,可以称做已知的最长的长调。
2.轶事:
不愿穿绫罗,愿依柳七哥;不愿君王召,愿得 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 见,愿识柳七面。
那柳七官人,真个是朝朝楚馆,夜夜秦楼。内 中有三个出名上等的行道,往来尤密。一个唤 做陈师师,一个唤做赵香香,一个唤做徐冬冬。 这三个行道,陪着自己的钱财,争养柳七官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语
晏殊词与李煜词: 李煜:纯情之词人的代表 晏殊:理性之词人的代表 李煜词的好处正在于其不以理性节制节制, 所以才能写得纯真而且放任;晏殊词的好 处则在其能以理性节制,所以才写得澄明 而其且温润。
三、欧阳修词作
传统题材:相思离别 《玉楼春》《踏莎 行》 抒情为主,雅洁清丽的语言、含蓄 蕴籍的方式来表现温柔敦厚的冯延巳词, 晏同叔得其俊,欧阳永叔得其深情5.欧阳 修
2、另一方面是以柳永为代表,将自己的生活和思 想带入词中,丰富了词的内容题材,多用慢词长调, 表现手法不断创新。其词从内容到表现手法都渗透 着市民情趣,大大推动词向市井化、通俗化方向发 展。 总之,北宋前期词既有继承,又有新变。
第一节、晏殊欧阳修创作
一、非专力作词词人。(或一时兴到之作,未为专诣) 继承性大于创作性。 题材(相思恋情、悲欢离合、人生哲思) 词体方面(以小令为主) 贡献:以众多的艺术圆熟、意境浑成的典范 之作,强化了温庭筠等花间词人开创、定型的 创作范式,进一步确立了以小令为主的文本 体式、以柔情为主的题材取向和以柔软婉丽为 美 的审美规范。 在题材、艺术上也有所开拓创新。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 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 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 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 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 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东南形胜,江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孤苦触景伤怀;老年的寂寞孤独,一生悲欢离合, 尽在雨声中体现。 词作内容包涵较广,感情蕴藏较深;层次
清楚,脉络分明 。
北宋诗歌(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 以议论为诗)
一、北宋初期诗人 白体诗(学习白居易) 晚唐体(学习贾岛姚合) 西昆体(学习李商隐) 特点:唐风笼罩时期,学习和模仿,没有 自己特色
二、晏殊词:北宋士大夫倚声家初祖
1、晏殊生平概述:太平宰相 富贵悠游五十年,始终明哲保身全。 词集《珠玉词》一百三四十首 政治地位高,但缺乏政治才干,无所建树。 主要贡献: 汲引人才:欧阳修 、范仲淹、王安石等 以其为中心形成北宋初期小令词创作的 第一个高潮。
二、晏殊词:北宋士大夫倚声家初祖
鹧鸪天
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梦中 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 春未绿, 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谁教岁岁红莲 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2、吴文英
号梦窗, 《梦窗词》 作词讲究音律,能自度曲。词风纷丽典雅, 雕琢堆砌。 词家有吴文英,如诗家有李商隐
3、宋末四大家
⑴ 王沂孙 ,号碧山,《碧山词》工于咏物 ⑵ 张炎, ⑶ 周密, ⑷ 蒋捷,
B 晏殊词:艳情(男女恋爱相思离别等) 闲情(富贵生活中安逸闲暇时的 享受) C 新变(特点):对传统庸滥题材做了典雅 化、含蓄化和“以理节情”“情中有思” 的审美处理。 即:开创了以雅笔写艳情的新风 人物形象的新变:自然清新气息的采桑女
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波》。
《定风波》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 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暖酥消,腻云亸。终日 厌厌倦梳裹。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
早知恁麽。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向鸡窗、只与
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镇相随,莫抛躲。针线
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南宋后期词
辛派词人
两大词派
3、提高了词的表现技巧,高超的铺叙和白描手法,
对后来词人创作影响深远。
柳永多用“赋”体,进行铺叙,开拓了词的内 容。这样使词具有了一定的情节性和逻辑性,能表 现很丰富、复杂的内容。如《望海潮》、《雨霖 铃》。

4、俗中有雅,以市井语 入词,雅俗并陈。 将民间词和文人词二 个系统结合起来,因而雅 俗共赏。因其通俗故能流 行于天下,因其协律故能 雅致。多用口语如‚恁‛、 ‚怎‛、‚伊‛、‚阿谁‛ 等。如早年写的《定风
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第三节 柳永
一、柳永 (987?~1053?)的生平
原名三变,后改名永,字耆 卿,排行第七,世称“柳 七”。 早年生活放浪, 自称“奉圣旨填词柳三变”; 落榜后,浪迹天涯,奔走投 谒。景佑元年(1034)中进 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 称“柳屯田”。其《乐章集》 存词213首。
二、风雅词派
南宋后期与“辛派”相对的一个词派。他 们以姜夔的“雅词”为典范,注重炼字琢 句,审音守律,追求高雅脱俗的艺术情趣; 词的题材以咏物为主,讲究寄托,但有些 词的意蕴隐晦难解。代表作家有姜夔、史 达祖、吴文英、周密、王沂孙、张炎等。
1、姜夔
⑴字尧章,号白石 终生不做官,精通音律,能自度曲 ⑵其词格律精密,词风清俊峭拔 清空骚雅 清空:表面看似平淡,实则意蕴无穷, 富有深远的意趣; 骚雅:有格调
浣溪沙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 易销魂,酒宴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 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破阵子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 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 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玉楼春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楼头 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情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 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声 甘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 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 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 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 人,妆楼凝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3、艳情词

柳永以平等之态度 写歌妓内心感情,富 有同情之感,有些女 子是真实人物。风格 热辣活泼,但也有露 骨、轻薄之作。如 《昼夜乐》等。
‚所谓文者,务为有补于世而已矣;所谓辞者,犹器之有刻镂绘画 也。诚使巧且华,不必适用;诚使适用,亦不必巧且华。要之,以 适用为本,以刻镂绘画为之容而已。‛
2、王安石的诗歌
作品评析:
上片写景,着重写经历战乱后扬州的萧条、 空阔、冷清、荒芜的面貌; 下片抒情,用杜牧重来扬州的假想,追怀 战乱,感慨今昔,感情怆楚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 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寄扬州 韩绰判官》)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 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赠别》)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 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 (《遣怀》)
5、欧阳修词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玉楼春
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人生 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 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第二节
1.张先
张先、范仲淹、王安石词
风雅词人(骚雅 词人)
一、辛派词人
1、和辛弃疾同时或稍晚的一些词人,其中较 重要的有陈亮、刘过、刘克庄、刘辰翁等 他们深受辛弃疾的影响,走上与辛弃疾大 致相同的创作道路,其词作的思想倾向、 风格和情调都与辛词相近,从而形成南宋 中、晚期声势浩大的爱国词派。 2、慷慨激昂,把词推向抚时感事、散文化、 议论化的道路
三、柳永对词体制、艺术的贡献
1、扩大了词的题材, 把词从小庭深院引 入市井都会、山程 水驿;
2、发展了词体:丰富了词调;大力创作慢词。词 至柳永,体制始备,为宋词的发展和后继者在内容 上的开拓提供了前提条件。 柳永213首词,共用了133个词调,其中大部分是首 创的。有是改自唐宋大曲或民间歌曲,有的则是自 创。在当时极为流行。
悼惜春残,感伤年华流逝。
小园香径独徘徊。
蝶恋花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婉约派词人许多伤离怀远之作中,这是一首颇负盛名的词。它不仅具 有情致深婉的共同特点,而且具有一般婉约词少见的寥阔高远的特色。 它不离婉约词,却又某些方面超越了婉约词
第一章
北宋词
概说
一、代表人物: 以柳永、范仲淹、张先、晏殊、欧 阳修、宋祁等为代表。 主要生活在仁宗、真宗两朝的承平 时代,个体地位都比较显达。
二、北宋前期词沿雅、俗两条路同时发展:
1、一方面晏殊、欧阳修等人承晚唐五代词之 余绪,遵奉“词为艳科”的传统,逐步将士大 夫特有的生活感受融入词中。表现方式上逐步 去掉花间词的浅俗浮艳,追求清丽深婉,使词 在雅化、文人化方面前进了一大步。
《鹤冲天》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 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 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 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 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二、柳词内容题材的开拓
1、写都市之奢丽、市井之繁华。
《望海潮》
虞美人· 听雨
少年听雨歌楼上。 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 江阔云低、 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 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 一任阶前、 点滴到天明。

赏析: 以“听雨”为媒介,将几十年大跨度的时间和空
间相融合。少年只知追欢逐笑享受陶醉;壮年飘泊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