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种人最易得胰腺癌

合集下载

穷人富人得癌不一样

穷人富人得癌不一样

龙源期刊网 穷人富人得癌不一样作者:来源:《饮食与健康·下旬刊》2011年第07期受访专家:得癌症是件倒霉事,都说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防癌,具体怎么防却没个明确的说法。

中国工程院孙燕院士则把范围进一步缩小:在消化道肿瘤中,穷人易得的癌多长在上面,如食道癌、胃癌等;富人易得癌多长在下面,如肠癌、胰腺癌等。

究其原因穷人易得的癌症普遍与卫生条件差、易被病毒感染,以及未及时就医有关;富人易得癌症多归咎于高脂饮食、不运动等。

孙燕,中国工程院院士、亚洲肿瘤学会主席、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癌症基金会副主席、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

穷人易患的癌症代表1:食道癌致癌因素:腌制食物代替新鲜蔬菜食道位于消化道的最上端,直接与口腔相连,但食道表皮的保护能力不如口腔,摄入致癌物后往往先伤害食道。

孙燕院士曾在我国的贫困县河南林县进行调研,结果发现该县每1000人中就有超过1人患食道癌,甚至在当地的家禽食道中也发现肿瘤。

经反复调查,林县人普遍爱吃腌制的酸菜,而这种食物中的亚硝酸盐、霉菌含量极高,很容易引起消化道癌变,再加上当地人不重视口腔卫生,加快了癌变速度。

一般来说,发展中国家的食品安全情况相对严峻,以及用腌制食物代替新鲜蔬菜等饮食习惯,都使食道癌处在高发状态。

代表2:胃癌致癌因素:经常吃剩饭等不良饮食习惯对胃部伤害最重,不少胃癌都是从胃溃疡发展起来的,而经常吃剩饭等不新鲜食物,或是长期食用高盐食物、熏烤食物、霉变食物等都会对胃黏膜产生伤害,诱发胃部癌变。

孙燕院士表示,发达国家的居民健康意识较高,普遍养成吃新鲜食物的习惯,这几年胃癌发生率一直呈下降趋势。

代表3:肝癌。

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一些小细节,可发现6种不易被察觉的癌症!

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一些小细节,可发现6种不易被察觉的癌症!

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一些小细节,可发现6种不易被察觉的癌症!很多癌症患者,在得知自己患癌的时候,病情已经进入了中晚期,此时的癌症,治疗起来,治愈的难度非常大。

所以,针对这一情况,癌症专家指出,只要你注意观察生活中的一些小细节,可发现6种不易被察觉的癌症。

一、月经不规则——提示子宫内膜癌。

专家表示,如经血变多、更年期以后出血,或月经不规律等症状,连续出现3个月以上,就有内膜增生等癌前期的可能。

二、尿频——当心卵巢癌。

女性有下腹肿胀、闷痛、骨盆或腹部疼痛、很快就有饱足感、频尿与尿急,几乎每天出现其中一种症状时,应快速就医。

另外,肿瘤有时可能会压迫大肠,因此若排便习惯有改变,也是警讯之一。

三、体重突然下降——可能是胰腺癌。

如果出现上腹闷胀,或持续有不明原因的腹痛甚至是背痛,照了胃镜或肝胆超音波都没问题;特别是在没有刻意节食的情况下体重莫名减轻,就要警惕胰腺癌了。

四、久咳不愈——警惕肺癌。

许多人发现咳痰带血,或者因胸痛、吞咽困难等症状而去医院检查时,多半已经是肺癌晚期了。

如果人们有吸烟的经历,久咳不愈,就要去医院了。

五、腰老疼,有肿块——提示肾脏癌。

肾脏位于后腹腔,空间很大,与此相关的疾病早期不容易发现。

如果发现血尿、腰部疼痛、腹部有肿块,就要小心是肾脏癌,应尽快做进一步检查。

此外,爱吃止痛药或常染头发的人,可能是肾脏癌的高危险群,建议定期接受尿液检查及超声波检查。

常染头发除了与肾脏癌有关,也与膀胱癌有关,因为染剂会透过泌尿系统代谢,如果长期堆积在肾、膀胱,就可能刺激癌细胞病变。

六、感冒老不好——小心鼻咽癌。

鼻咽癌初期症状不明显,很难早期发现。

如果出现流鼻血和一些感冒症状,、;如流鼻涕、咳痰等,却一直没好,或平时不常感冒的人,连续感冒,就要有所警觉,尽快去医院检查。

因为淋巴肿大而导致鼻塞或影响视力时,大多已经发展到中、后期了。

有这10个特征的人最易得癌症 要赶紧改掉

有这10个特征的人最易得癌症 要赶紧改掉

有这10个特征的人最易得癌症要赶紧改掉【有这10个特征的人最易得癌症】导语:全国每6分钟就有一人被确诊为癌症,每天有8550人成为癌症患者,每七到八人中就有一人死于癌症。

未来10年,中国的癌症发病率与死亡率仍将继续攀升。

从“癌症县”到“癌症村”,中国肿瘤发病的历史与地理坐标背后,是社会发展与生活方式数十年变迁带来的癌症高发态势。

10类人最易得癌症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病理和免疫学教授罗伯特·史莱伯发现,如果一些不良生活习惯维持10年,那你就会成为“癌症候选人”,因为在这10年中,癌细胞不仅产生,而且会发展壮大,最终攻城掠地,侵犯身体其他器官。

成为“癌症候选人”,是我们长期“不爱自己”造成的结果。

人的身体有60兆—100兆个细胞,我们作为这个“细胞共和国”的国王,学会关爱它们,渴了给它们水喝,饿了给它们适当的营养,累了让它们休息,才能减少它们转变成癌细胞的几率。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内科教授沈琳、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教授徐兵河、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肿瘤科教授李沛文、北京协和医院胸外科副教授郭慧琴日前接受《生命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如果减少以下10种不良生活习惯,就能将我们从“癌症候选人”的名单里删除。

易得癌症的10种人1.老喝滚烫水很多喜欢闲暇时泡杯功夫茶,殊不知,这现冲现泡“趁热喝”的茶,可能为食道癌埋下隐患。

原因就在于,滚烫的水会烫伤食道黏膜,引发口腔黏膜炎、食管炎等,时间久了,可能发生癌变。

调查表明,新疆哈萨克族人常喝滚烫的奶茶、潮汕人喜欢功夫茶、太行山区的人爱喝大碗烫粥,目前这些地区都成为食管癌、贲门癌、口腔癌的高发区。

专家建议,食物或饮料如果觉得烫,千万别性急往下咽。

带馅儿的食物可能外面不烫里面烫,吃的时候尤其要当心。

喝热饮千万不要用吸管。

2.蔬果吃得少大鱼大肉吃不够,蔬菜水果吃得少,已经成了现代人的通病。

千万别小看这一生活习惯带来的危害。

由着性子吃一是会造成肥胖,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肥胖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多种癌症有关。

胰腺癌最典型的症状是这些

胰腺癌最典型的症状是这些

胰腺癌最典型的症状是这些胰腺癌属于消化系统恶性的肿瘤疾病,近年来,胰腺癌的发病率和致死率都在不断地攀升,这与人们的日常的不良饮食习惯和膳食结构不合理有很大的关系。

患上胰腺癌后,患者不仅感觉十分痛苦,还会增加心理负担,威胁着患者的生命。

那么胰腺癌有哪些症状是比较常见的,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

胰腺癌恶性程度高,被称为癌症之王,其早期症状隐匿,很多患者在发现病情的时候都是晚期,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可以提高胰腺癌患者的生存期。

以下几方面是胰腺癌比较典型的症状。

1、发热、明显乏力:可有高热甚至有寒战等类似胆管炎的症状,故易与胆石症、胆管炎相混淆。

当然有胆道梗阻合并感染时,亦可有寒战、高热。

部分患者尚可有小关节红、肿、痛、热、关节周围皮下脂肪坏死及原因不明的睾丸痛等。

锁骨上、腋下或腹股沟淋巴结也可因胰腺癌转移而肿大发硬。

2、食欲不振:消化道症状最多见的为食欲不振,其次有恶心、呕吐,可有腹泻或便秘甚至黑便,腹泻常常为脂肪泻。

食欲不振和胆总管下端及胰腺导管被肿瘤阻塞,胆汁和胰液不能进入十二指肠有关。

胰腺癌也可发生上消化道出血,表现为呕血、黑便或仅大便潜血试验阳性,发生率约10%。

发生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为邻近的空腔脏器如十二指肠或胃受侵犯破溃,壶腹癌本身腐脱更易发生出血。

脾静脉或门静脉因肿瘤侵犯而栓塞,继发门静脉高压症,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也偶见。

3、消瘦、乏力;胰腺癌的早期症状和其他癌瘤不同,常在初期即有消瘦、乏力。

这种症状与癌瘤部位无关。

在消化道肿瘤中,胰腺癌造成的体重减轻最为突出,发病后短期内即出现明显消瘦,体重减轻可达30斤以上,伴有衰弱乏力等症状。

一些病人在其他症状还没有出现以前,首先表现为进行性消瘦。

体重下降的原因是由于食欲不振,进食减少,或虽有食欲,但因进食后上腹部不适或诱发腹痛而不愿进食。

此外,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良或胰液经胰腺导管流出受阻,影响消化及吸收功能,也有一定的关系。

勿要错把胰腺癌当成胃病治

勿要错把胰腺癌当成胃病治

勿要错把胰腺癌当成胃病治“应酬一族”易得胰腺疾病2月19日上午8时38分,香港资深艺人沈殿霞在香港病逝,最先传出的死亡原因是胰腺癌,之后又有报道说是肝癌,而在此之前,意大利音乐家帕瓦罗蒂、东莞厚街的首富王金城都是因为胰腺癌过世,一时,“胰腺癌”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胰腺癌的早期症状属非特异性,发病隐蔽,症状不明显,八成病人被发现时都已是中晚期。

”东莞市康华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邓远宗表示。

而且由于胰腺癌的早期症状,如:上腹痛、呕吐、拉肚子、不明原因的消瘦与消化道疾病类似,很多病人都错把胰腺癌当成消化道疾病治,使得病情错过了的治疗时间。

错把癌症当胃病55岁的王先生是一家电子厂的技术员,因为技术过硬,深受领导的厚爱,一有饭局总少不了他。

春节后回到单位,王先生和几个同事一起在附近的餐馆吃饭,大家不免多喝了几杯。

这时王先生就感到上腹剧烈的疼痛,同事马上把他送到了医院的消化科,因为送到医院后王先生的腹疼就消失了,所以开了几瓶护肠胃的药就回家了。

肠胃药都吃完了,王先生的腹疼不但没有好转,反而变本加厉的疼痛,到医院做了一个全面的身体检查后竟发现自己患了胰腺癌,而且还到了中晚期。

“我们医院八成的胰腺癌病人都是从消化内科转过来的。

”邓远宗说,胰腺癌早期通常表现为厌食、腹胀、恶心呕吐、消瘦等症状,但由于这些症状没有很强的特征,很难和一些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如胃溃疡、胆囊炎等鉴别,所以很多患者都错把胰腺癌当胃病到医院治疗。

“检查患胰腺癌的仪器要求很高,一般的门诊、小医院都不可能有的,所以会出现把胰腺癌当成消化道疾病来治疗的情况。

”“应酬一族”易得胰腺疾病从近几年的癌症发病增长率来看,胰腺癌是的,其中50%左右的患者中多数是企业、单位的领导,应酬多、暴饮暴食、工作压力大的情况明显。

临床发现,胰腺癌的发病以男性多见,是女性的2~4倍。

高发年龄在40岁左右,胰腺癌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清楚。

但研究表明:胰腺癌与生活方式有很大的关系,吸烟、高脂饮食、糖尿病人群患胰腺癌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人群。

7种男人更易得癌

7种男人更易得癌
1.过度吸烟。吸烟者比不吸烟者患癌危险要
高 711 倍。肺癌、喉癌、食管癌等超过三成以上 的癌症发生与吸烟密切相关。
2.锻炼过少。专家组认为,久坐的生活方式
会增加患某些癌症的危险性。研究表明,进行有 规律的、持续的身体活动,能预防某些部位的癌
蝶兰,芦荟,福橘,石榴树,细竹,鸡冠花,紫
症,如结肠癌等。 3.过量饮酒。无论是含有酒精的饮料,还是
2du0f2c7a /uc_server/data/avatar/000/94/58/bmju41cs/
啤酒、葡萄酒和烈酒,随着摄入量的增加,患口
腔癌、咽癌和喉癌的危险显著升高。如果一定要 喝,男性每天应不超 2 份。
蝶兰,芦荟,福橘,石榴树,细竹,鸡冠花,紫
4.摄糖过量。含糖饮料提供了能量,却极易
吃蔬果。水果和蔬菜可能降低咽癌、喉
癌、食道癌等多种癌症的发生几率。每日应至少 吃 5 份(至少 400 克)不同种类的蔬菜和水果,
蝶兰,芦荟,福橘,石榴树,细竹,鸡冠花,紫
最好包括红、绿、黄、紫等不同颜色。 6.嗜吃红肉。红肉含量过高的膳食可能导致
胰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多发。每周摄入量
应少于 500 克,同时尽可能少吃加工的肉类制品。
蝶兰,芦荟,福橘,石榴树,细竹,鸡冠花,紫
7.超量实盐。食盐和盐腌食物将增加胃癌的
发生率。每日盐的摄入总量应低于 6 克。

胰腺癌的发病原因

胰腺癌的发病原因

胰腺癌的发病原因是什么胰腺癌是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明显上升。

美国胰腺癌发病率为10/10 万,75 岁以上老年人高达100/10 万,每年死于胰腺癌者约2 万余人。

日本1974年的胰腺癌死亡率比1970 年增加5 倍,与肺癌等相似,死亡率有增加的倾向。

国内胰腺癌发病率也有逐渐增高的趋势,根据上海市的统计, 胰腺癌的发病率1963 年为1.16/10 万,居全身恶性肿瘤的第20 位,1977 年为3.80/10 万,跃居恶性肿瘤的第12 位;1982年为6.92/10万,增至1963 年的6 倍,跃居恶性肿瘤的第8 位( 男) 和第12 位(女),本病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男女之比为1.5~2:1,男性患者远较绝经前的妇女多见,绝经后妇女的发病率与男性相仿。

近年来的统计与研究发现,胰腺癌的发病大概有以下几方面原因:1 吸烟一组大样本调查结果显示吸烟者发生胰腺癌的几率较不吸烟者高出1.5 倍,吸烟量越大发生胰腺癌的机会越高,如每天吸烟1包者胰腺癌发生在男女两性各高出不吸烟者4 及2 倍。

2 不适当的饮食动物试验证明,用高蛋白、高脂肪饮食饲养之动物,可使动物胰腺导管细胞更新加速且对致癌物质敏感性增强。

国内学者沈魁等明确提出:饮食结构与胰腺癌发生关系密切,食肉食多者易发生本病。

日本学者指出近年来日本胰腺癌发病率增加与日本人饮食结构欧洲化有关。

即进食高蛋白、高脂肪过多者胰腺癌发生几率高。

还有学者认为食用咖啡者发生胰腺癌机会较多,但未得到证实。

3 糖尿病糖尿病病人发生胰腺癌者为无糖尿病病人的1 倍,且有增加的趋势; 也有人认为其为正常人群的2 ~ 4 倍,甚至有资料报道其发病率可达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12.4%,但两者之间的真正关系不明确。

4 内分泌紊乱胰腺癌的发生也可能和内分泌有关系,其根据是男性发病率较绝经期前的女性为高,女性在绝经期后则发病率增高,与男性相似。

有自然流产史的妇女发病率也增高。

胰腺癌的高危人群与十大临床表现

胰腺癌的高危人群与十大临床表现

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6 Vo1.16 No.89250·经验交流·胰腺癌的高危人群与十大临床表现雷声1,周光辉2,王永霞2(1.吉林省通化县金斗朝鲜族满族乡中心卫生院,吉林 通化 134100;2.吉林省通化县人民医院,吉林 通化 134100)关键词:胰腺癌中图分类号:R657.5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6.89.2290 引言胰腺癌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其发生与吸烟、饮酒、高脂肪和高蛋白饮食、过量饮用咖啡、环境污染及遗传因素有关;近年来有临床资料显示发现糖尿病人群中胰腺癌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也有报道慢性胰腺炎病人与胰腺癌的发病存在一定关系,发现慢性胰腺炎病人发生胰腺癌的比例明显增高;另外还有许多因素与此病的发生有一定关系,如职业、环境、地理等。

我们在工作中要及时发现胰腺癌的高危人群给予干预措施,熟悉掌握十大临床症状对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非常大的临床意义。

1 胰腺癌的高危人群1.1 年龄大于40岁,有上腹部非特异性不适者;或长期吸烟、大量饮酒以及长期接触有害化学物质等。

1.2 有胰腺癌家族史者;或患有家族性腺瘤息肉病者。

1.3 原因不明的顽固性腹痛、腰背痛的人群。

早期疼痛为性质模糊的胀痛、隐痛或钝痛等。

胰头癌的腹痛偏于右上腹,胰体尾癌偏于左上腹,少数人可有脐周痛。

后期可有腹背痛,常与体位有关,仰卧加剧,弯腰、前倾坐位或侧卧位稍缓解,进食后加重,夜间疼痛更甚。

1.4 不明原因的腹部不适、厌食及消瘦者。

不少胰腺癌患者早期有上腹部不适、食欲减退、厌油腻食物、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症状,这些症状极易与胃肠和肝胆疾病的症状相混淆。

胰腺癌症状虽隐秘,但其引起的消耗却很明显。

大多胰腺癌患者会出现明显体重减轻,1个月内体重可减轻10公斤或更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种人最易得胰腺癌
癌症文章排行榜
2016-10-26健康时报
分享到
广告广告
温馨提示:
一双筷子、洗个澡都会引发癌症?但只要做好8件事就能一辈子远离肿瘤。

关注微信公众号 39健康网,发送抗癌学习癌症预防绝招。

胰腺癌是常见的恶性程度很高的消化系统肿瘤,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病死率已跃居所有肿瘤的前五位。

据报道,美国年发病达42470例,年死亡35240例,居死亡相关病因第五位。

尽管胰腺癌的诊治技术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其预后仍不乐观,半数病人死于诊断后5个月内,手术切除后除少数专业性医院和专业医生外,多数报道病人的五年生存率在10%-20%之间,总体五年生存率仍徘徊在5%左右,取代肝癌成为“癌中之王”。

来自上海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资料显示,上海市胰腺癌的年发病例已达1800例,在实体肿瘤中女性已占第七位,男性占第八位,死亡率几乎接近其发病率。

”癌中之王”究竟喜欢盯上哪些人?
然而目前尚未找到胰腺癌发病的确切原因,但有许多危险因素与胰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不健康生活方式
首先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吸烟是目前唯一被公认的、对胰腺癌发病有确定作用的危险因素。

国外大量前瞻性研究及病例对照研究表明,吸烟的胰腺癌患者与非吸烟者死亡的危险比在1.6-3.1:1,吸烟量的多少与胰腺癌的发病呈正相关。

动物实验尸检可以见到吸烟者胰腺导管细胞增生、细胞核不典型改变等,而且这些变化与吸烟的量呈正相关。

饮酒对胰腺的致癌作用结论不一,目前认为适量饮酒与胰腺癌无明显的相关关系,但长期大量饮酒可能增加危险度。

此外,国外有研究认为,每天3杯以上咖啡,胰腺癌危险性将显著增加。

饮食结构不平衡
第二是饮食结构不平衡。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和美国癌症研究所总结了饮食与胰腺癌关系的研究结果,认为富含红肉(猪、牛、羊肉)、高脂肪和高能量的食物可能增加致胰腺癌的危险性,而通过摄入富含蔬菜、水果的饮食可预防
33%-50%的胰腺癌发病率。

富含蔬菜和水果的饮食以及果汁、绿茶等绿色饮料具有抗氧化作用的成份,它们可以防止细胞受损,甚至使受损的细胞修复。

因此,可能有预防胰腺癌的作用。

植物性食品中的纤维和维生素C也可能有保护作用。

如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只喜欢吃口味好的富含红肉(猪、牛、羊肉)、高脂肪和高能量的食物,不吃富含蔬菜、水果的饮食,暴饮暴饮,不仅会增加患胰腺癌的风险,还会增加肠癌等其他癌症的风险。

疾病因素
第三是疾病因素。

糖尿病或者糖耐量异常作为胰腺癌的病因尚有争论,争论的焦点主要是糖尿病究竟是胰腺癌的一个早期症状或并发症,还是致病因素,目前赞成其为病因的占优势。

尤其是那些突发的无糖尿病家族史的糖尿病患者应该作胰腺癌筛查。

此外,芬兰的一项大规模队列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可增加胰腺癌的发病危险,特别是血清幽门螺杆菌CagA抗体阳性者胰腺癌危险性为血清幽门螺杆菌CagA抗体阴性者的2倍。

这一结果支持了以往病例对照研究的报告,但幽门螺杆菌与胰腺癌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验证。

手术史
第四是手术史。

胰腺癌发病可能与切除胆囊有关,有报道说胆囊切除20年以上的患者发生胰腺癌的危险性超过70%。

实验证实胆囊切除术后可以引起体循环中缩胆囊素水平升高,而后者可以促进啮齿类动物发生胰腺癌。

遗传因素
第五是遗传因素。

流行病学研究证实胰腺癌有家族聚集的特点,胰腺癌患者中,有胰腺癌家族史者是无胰腺癌家族史患者的3-13倍。

此外,胰腺癌还与几
种高度特征性遗传综合征相关,包括遗传性胰腺炎、家族性多发性非典型丘状黑色素瘤、Peutz-Jeghers综合征等。

这些综合征常伴有生殖细胞的某些基因突变。

炎症因素
第六炎症因素。

已有证据表明反复发作慢性胰腺炎、胰管结石或结石性胰腺炎有可能是一种癌前期病变。

良性肿瘤恶变
第七良性肿瘤恶变。

胰腺有多种良性肿瘤,但原发性良性肿瘤,例如粘液性囊腺瘤、导管内粘液乳头状瘤很可能恶变为胰腺癌。

如果我们能避免这些危险因素,及早进行适当处理。

胰腺癌的增长势头就有可能被遏制下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