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杆菌的保存与培养

合集下载

大肠杆菌培养基配制及培养方法

大肠杆菌培养基配制及培养方法

大肠杆菌培养一、菌种冻存液的制备含有足量细菌的液体培养基离心后在沉淀中加入等量40%甘油,—80o C冻存。

二、培养基制备LB培养基配方(胰化蛋白胨(Trypton):10 g/L;酵母提取物(Yeast Extract):5g/L;NaCl:10g/L;pH7.4)液体培养基胰化蛋白胨 10。

0g酵母粉 5。

0g氯化钠10。

0g水 1000mlpH 7。

4固体培养基在液体培养基的基础上再加入1.5%-2。

0%的琼脂三、平板的制备1)称取胰化蛋白胨10。

0g,酵母粉5。

0g,NaCl 10.0g,加入800mL二次水溶解,并用玻璃棒搅拌均匀,用1mol/L的NaOH调pH至7。

4左右,定容至1L,调pH 7.4(若溶液pH大于7。

4,用1mol/L HCl回调).2)分装在锥形瓶中,每瓶量不宜太多,没过瓶底一指左右。

如需固体培养基在分装后的液体培养基内加入约2%的琼脂(150mL液体培养基加入2.5g琼脂)。

3)在锥形瓶口依次覆盖带滤纸通气小孔的塑料膜和硬质纸,用皮筋捆好。

所有锥形瓶如上述操作。

用记号笔注明培养基名称、配制日期。

4)高压蒸汽灭菌锅121 oC灭菌15min。

5)灭菌后的培养基取出置电热鼓风干燥器内60oC烘干,待锥形瓶的封口纸干燥后取出.液体培养基可直接保存或使用,此时加有琼脂的培养基不会凝固,可在预先紫外杀菌30min以上的无菌操作台上,将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内,每个培养皿培养基约10—15mL(直径90mm),在培养皿中厚度大约4mm左右。

将平皿叠放在无菌操作台上,放置10min左右,待琼脂基本凝固可涂平板。

6)若平板不直接使用,灭菌后将培养基在锥形瓶中保存,待需制备平板时,微波炉中火加热约3min,使琼脂熔化,室温冷却20min至不烫手可制备平板。

四、接种大肠杆菌1)取实验室储备的大肠杆菌BL21冻存液,管口用酒精灯灼烧,打开离心管。

2)接种方法一:用灭菌枪头蘸取冻存液在平板边缘上划横条,每三道为一组,旋转平皿一圈,最后中间划之字;接种方法二:用移液枪吸取100uL溶液于平板上,用酒精灯灭菌厚的涂抹棒划十字,涂布平板。

实验一大肠杆菌的分离和培养

实验一大肠杆菌的分离和培养
病毒
细菌
2.微生物涉及五类 放线菌
真菌
原生动物
(二)培养基
• 1.分类(按物理形态分) • (1)液体培养基 • (2)固体培养基
①常用旳固体培养基: 琼脂固体培养基.
②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 表面生长,能够形成 肉眼可见旳菌落.
2.培养基内所含旳基本物质
• (1)水 • (2)碳源 • (3)氮源 • (4)无机盐
a.灼烧灭菌
注意合用范围
微生物旳接种工具 (接 种环、接种针)或其 他金属用具直接在火 焰旳充分燃烧层灼烧
b. 干热灭菌 160-170℃ ;1-2h
能耐高温旳需要保持干 燥旳物品( 玻璃器皿)
c.高压蒸汽灭菌 100kPa 121℃ 15-30min
一般用于培养基旳灭菌
二、试验操作 • (一)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
• 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
• (二)分离纯化大肠杆菌
• 接种措施有:
• 划种未接 种旳培养基放入37℃恒温箱中培养12h 和24h后,观察并统计
三、课题延伸:菌种旳保藏
• 1、斜面保藏 • (临时保存) • 2、甘油保藏
(长久保 存)
试验1:大肠杆菌旳培养和分离
角烧瓶旳液体培养基中,三角烧瓶在37℃摇床振荡培养 12h。 • (4) 划线分离:将摇床上培养12h旳菌液在固体培养基旳 平板上连续划线,然后将盖好旳培养皿倒置,放在37℃ 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 (5)单菌落接种培养:在无菌操作下将单菌落用接种环取 出,再用划线法接种在空白斜面上,在37℃下培养24h, 4℃冰箱保存。
设备及用具:
灭菌锅或高压锅、250ml旳三角瓶、封口膜和橡皮圈、 直径90mm旳培养皿、接种环和玻璃三角刮刀、恒温培 养箱、摇床、酒精灯和超净台、一次性塑料手套、装有 酒精棉球旳广口瓶、镊子、有棉塞旳试管 (15mm×120mm)5支

大肠杆菌如何培养

大肠杆菌如何培养

大肠杆菌如何培养
一、大肠杆菌如何培养1. 大肠杆菌如何培养2. 大肠杆菌的保存方法 3. 大肠杆菌菌种的复苏二、大肠杆菌对人体益处和危害三、什么是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如何培养
1、大肠杆菌如何培养1.1、称药品按实际用量计算后,按配方称取各种药品放入大烧杯中。

牛肉膏可放在小烧杯或表面皿中称量,用热水溶解后倒入大烧杯;也可放在称量纸上称量,随后放入热水中,牛肉膏使与称量纸分离,立即取出纸片。

蛋白胨极易吸潮,故称量时要迅速。

1.2、加热溶解在烧杯中加入少于所需要的水量,然后放在石棉网上,小火加热,并用玻棒搅拌,待药品完全溶解后再补充水分至所需量。

若配制固体培养基,则将称好的琼脂放入己溶解的药品中,再加热融化,此过程中,需不断搅拌,以防琼脂糊底或溢出,最后补足所失的水分。

1.3、调pH 检测培养基的pH,若pH偏酸,可滴加lmol/L NaOH,边加边搅拌,并随时用pH试纸检测,直至达到所需pH范围。

若偏碱,则用lmol/L HCl进行调节。

pH的调节通常放在加琼脂之前。

应注意pH值不要调过头,以免回调而影响培养基内各离子的浓度。

1.4、过滤液体培养基可用滤纸过滤,固体培养基可用4层纱布趁热过滤,以利培养的观察。

但是供一般使用的培养基,这步可省略。

1.5、分装按实验要求,可将配制的培养基分装入试管或三角瓶内。

分装时可用漏斗以免使培养基沾在管口或瓶口上而造成污染。

2、大肠杆菌的保存方法
2.1、常用的长期保存法有:液体石蜡法、硅胶保存法、加入甘油或二甲基亚砜(DMSD)等保护剂。

大肠杆菌实验总结

大肠杆菌实验总结

分离划线分离:方法简单,但单菌落较难分开。

涂布分离:单菌落更易分开,但操作复杂。

(一)制备LB培养基(通用的细菌培养基)1、配方:蛋白胨10.0克,牛肉膏5.0g,氯化钠10.0克,水1000ml(配固体培养基再加琼脂20克)2、流程计算称量溶解调pH分装加塞,包扎灭菌倒平板培养基配制(特)培养基应现配现用,每次配置350ml,一次性使用完毕。

1、按下表称取物资配置LB培养基到500ml锥形瓶中:2、用双层铝箔和棉绳对锥形瓶进行封口,摇晃锥形瓶以使各物质迅速、均匀、完全、溶解。

待灭菌。

①分装:注意不要使培养基沾在管口或瓶口上,因此在将培养基转移到三角瓶或试管中时必须用___三角漏斗 _。

②加塞:试管用塑料盖或__棉花塞___;三角瓶口用_封口膜__或_6层纱布封口,再用__牛皮纸__或报纸封口。

③包扎:用_牛皮纸__或报纸④灭菌:高压蒸气灭菌法 1)加水:向外层锅内加入适量的水,加水的要求是不触及内胆 _.2)装锅:物品放置的要求__整齐、稳定、留出空隙:加盖:将盖上的排气软管插入内层灭菌桶的_排气槽__内。

再以__两两对称方式同时旋紧相对的两个螺栓,使螺栓松紧一致,勿使漏气。

3)加热排气:打开排气阀,使水沸腾以排除锅内的冷空气。

待冷空气完全排尽后,关上排气阀。

4)保温保压:当锅内压力升到1_kg/cm2时,控制热源,维持压力至15 _min。

5)出锅:切断电源,让灭菌锅内温度自然下降,当压力降至_0_时,打开_排气阀__,旋松螺栓,打开盖子,取出灭菌物品。

否则会因锅内压力较高,打开气阀后造成的压力差可能使容器内的培养基喷溅造成棉塞沾染培养基而发生污染,甚至使容器爆炸。

灭菌后,通常将实验用具放入60℃~80 ℃_烘箱中烘干,以除去灭菌时的水分,避免引起_污染_。

⑤倒平板、制斜面操作平台:超净台灭菌好的培养基和实验器具置于超净台上打开__紫外线 _和_过滤风,灭菌30min.倒平板:待培养基冷却至__60_ ℃时,将每只培养皿倒入_10~12_ml未凝固的固体培养基,置于_水平_位置上,轻轻晃动使其均匀铺满平皿底部,待凝,使之形成平面。

大肠杆菌培养步骤方法

大肠杆菌培养步骤方法

大肠杆菌培养步骤方法大肠杆菌是一种重要的细菌,它在实验室中被广泛用于分子生物学研究和基因工程。

下面是大肠杆菌的培养步骤方法,共50条,并展开详细描述:1. 准备所需的培养基及试剂,包括琼脂、培养基粉、蔗糖、牛肉膏、酵母提取物、氯化钠、磷酸二氢钾等。

2. 将琼脂及培养基粉加入适量蒸馏水中,搅拌均匀后加热至沸腾,然后灭菌。

3. 将灭菌后的琼脂培养基倒入培养皿中,使其凝固成固体琼脂。

4. 取出实验室保存的大肠杆菌菌种,用无菌吸管从存储容器中取出适量菌液。

5. 将菌液均匀地涂布在琼脂培养皿表面,待其吸收后轻轻晃动培养皿使其均匀分布。

6. 将涂布好的培养皿倒置放入孵化箱中,以37℃恒温孵育。

7. 每隔一段时间观察培养皿上的菌落形成情况,选择合适的菌落进行分离和培养。

8. 在培养过程中,注意观察是否有任何异常,如细菌变异、污染等情况。

9. 定期检查培养基的PH值和温度,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10. 当需要保存大肠杆菌菌株时,可以将单一菌落悬浮在无菌离心管中,并添加10%甘油保藏在-80℃低温库中。

11. 每次操作前要做好无菌操作,以避免外源菌的污染。

12. 大肠杆菌培养时,应严格控制氧气供应,可以选择静态培养或者摇瓶培养。

13. 在摇瓶培养中,要保持培养液的充分通气,防止细菌缺氧而死亡。

14. 对于含氧厌恶的大肠杆菌菌株,可以选择在含葡萄糖并定期通氮气的缺氧箱中进行培养。

15. 大肠杆菌培养皿观察时,可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观察菌落形态、大小和颜色等特征。

16. 对于选择性培养基的应用,可以根据需要添加抗生素或者其他选择性物质来筛选感兴趣的菌株。

17. 在进行大肠杆菌培养时,要注意控制培养基的含盐量和碳源,以及其他微量元素的添加。

18. 可以通过PCR或者其他分子生物学方法快速鉴定大肠杆菌的种属和亚种属。

19. 在大肠杆菌的培养中,要注意排放生物危害废弃物,并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20. 大肠杆菌培养时,要做好相关记录,包括菌种信息、培养条件、观察结果等。

大肠杆菌-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

大肠杆菌-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

中国典型培养物保存中心China Center for Type Culture Collection (CCTCC)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CCTCC AB 93154实验步骤:1、将实验菌种在5ml NA液体培养基中活化,活化的菌种接种于100ml NA 液体培养基中,37℃摇床中培养,接种后立即取0.1ml测量OD值,后连续22h 取菌液测其OD值,并绘制实验菌株的生长曲线。

2、将实验菌株细菌在NA斜面置于37℃培养,斜面生长至12h时,取菌进行革兰氏染色,油镜镜检。

斜面继续培养至16h时,同样,取菌镜检。

3、将菌种接种到生理生化检测培养基中,37℃培养48h。

检测菌种生理生化特性。

实验结果:1.生长曲线图1. 细菌在约11h左右,增长速率最高。

15h左右进入对数生长后期。

根据实验操作方便取12h和16h两个时间点观察。

2.显微观察(a) (b)图2. 对比细菌在12h和16h时的革兰氏染色(1000×):(a)大肠杆菌12h;(b)大肠杆菌16h。

3.甲基红实验(37℃培养48h)图3. A 大肠杆菌加甲基红试剂前B 大肠杆菌加甲基红试剂后(阳性) C产气肠杆菌加甲基红试剂前D产气肠杆菌加甲基红试剂后(阴性)结果说明:培养基变为红色为阳性图4. A 大肠杆菌(阳性)B 产气肠杆菌(阴性)结果说明:有红色环状物为阳性。

5.柠檬酸盐实验(37℃培养48h)图5. A 未接菌空白B 大肠杆菌C 产气肠杆菌结果说明:黄色说明培养基变为酸性,蓝色说明培养基变为碱性。

图6. A 大肠杆菌(阳性)B 产气肠杆菌(阴性)结果说明:培养物为红色者为阳性。

7.硫化氢实验(37℃培养48h)图7. A 大肠杆菌(弱阳性)B 产气肠杆菌(阳性)结果说明:阳性有黑色硫化铅产生。

a.葡萄糖发酵试验图8. A空白对照B大肠杆菌(阳性)C变形杆菌(阳性)b.乳糖发酵试验图9. A空白对照B大肠杆菌(阳性)C变形杆菌(阴性)c.蔗糖发酵试验图10. A空白对照B大肠杆菌(阴性)C变形杆菌(阴性)教学建议:最佳接种时间:建议前一天17:00接种,方便第二天9:00实验课。

实验1 大肠杆菌的培养和分离

实验1 大肠杆菌的培养和分离
(1)简述甘蔗大规模快速繁殖技术的过程。
(2)具有耐高糖和耐酸特性的酵母菌是理想的酒精发酵菌种,对野生酵母菌进行 诱变后通过筛选可以得到具有这些特性的突变菌,诱变及筛选过程如下:
步骤1:野生菌液体培养一段时间后接受紫外线照射诱变处理。 步骤2:制备选择培养基。在基本培养基的基础上,注意_和 _,加琼脂后灭菌,制成
本图来自十一学校
二、实验流程 配制培养基
包器材
灭菌
倒平板(或斜面)
接种扩大培养 分离
单菌落培养
接种保存
细菌的分离方法
1.种类: 划线分离法和涂布分离法。 划线分离法: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画线的操 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 划线时不能划破培养基
2.作用: 是消除污染杂菌的通用方法,也是用于筛选高表 达量菌株的最简便方法之一。
实验一
大肠杆菌的培养和分离
微生物
定义:结构简单、形体微小的单细胞、多细胞或没有 细胞结构的低等生物,包括病毒、原核生物、原生 生物和某些真菌。
曲霉



草履虫
细菌:是单细胞的原核生物。 结构组成:细胞壁(肽聚糖)、细胞膜、细胞质,拟核 分裂方式:二分裂
菌落:由单个细菌(或其他微生物)在适宜固体培养 基表面或内部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形成肉眼可见有 一定形态结构等特征的子细胞的群落。
为什么要倒置培养?
培养基中的水分会以水蒸气的形式蒸发,正放培养 皿会使水蒸气凝结成水滴后,落入培养基的表面并 且扩散,菌落中的细菌也会随水扩散,菌落间相互 影响,很难再分成单菌落,达不到分离的目的。
1.下面两图是采用纯化微生物培养的两种接种方法接 种后培养的效果图解,请分析接种的具体方法。

大肠杆菌一般培养方法

大肠杆菌一般培养方法

大肠杆菌一般培养方法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细菌,也是生物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模式菌株之一、大肠杆菌具有广泛的分布范围,可以在许多环境中生存和繁殖。

本文将介绍大肠杆菌的一般培养方法。

一、培养基的制备大肠杆菌的培养基通常包括两个主要组分: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

固体培养基用于菌落计数和细菌分离,并可用于培养单个菌落。

液体培养基则可用于扩大菌种和进行大规模的培养。

1.固体培养基的制备最常用的固体培养基为琼脂培养基。

制备过程如下:(1)称取所需琼脂,加入适量的蒸馏水中,进行均匀搅拌。

(2)加热至100摄氏度,溶解琼脂。

(3)煮沸1-2分钟,消毒琼脂。

(4)冷却至约50摄氏度。

(5)加入所需的培养基成分,如营养物质和抗生素等。

(6)倒入培养皿中,待凝固后即可使用。

2.液体培养基的制备最常用的液体培养基包括LB培养基(Lysogeny Broth)和TB培养基(Terrific Broth)。

制备过程如下:(1)称取所需培养基成分,加入适量蒸馏水中。

(2)加入琼脂和洗涤剂等成分,以调整液体的黏度和表面张力。

(3)调整pH值。

(4)加热并搅拌溶解,待溶解后冷却。

(5)过滤培养基,以去除不溶性杂质。

(6)分装到培养瓶中。

二、大肠杆菌的预培养将保存的大肠杆菌菌种(如冻存菌)挑取一高洁净的培养皿上贴菌,通常可采用菌板上交叉涂布法,用三角稀菌棒反复涂抹菌落。

之后用无菌瓷珠轻压菌落,使其均匀分散于培养皿上。

贴菌后将培养皿倒置,避免水分凝结在盖子上。

培养皿翻转的目的是避免水珠滴入培养基内,影响气体交换。

然后将培养皿放入培养箱中,37℃保温,24小时后进行预培养。

三、大肠杆菌的正式培养预培养后,取适量的大肠杆菌菌落液,加入培养基中,并进行摇床培养。

有时候,还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相应的抗生素,以筛选具有特定基因或表现的菌株。

培养条件一般为37摄氏度、摇床转速为200-250转/分钟。

培养时间根据需要和实验目的而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菌种的保存
重组DNA 分子(质粒、噬菌体、粘性质粒)必须导入宿主菌中,通过细菌培养来扩增所需的重组DNA。

通常采用宿主菌是大肠杆菌,根据不同载体需求,选用不同品系大肠杆菌
1. 概述:大肠杆菌其它微生物一样,都具有稳定遗传性和变异性、遗传性,保证微生物本身特征的相对稳定,即无性繁殖过程中能够保持原有的性状,为菌种保藏提供了有利因此,而变异性,使微生物的性状在繁殖过程中出现某些改变,给菌种保藏带来了困难。

由于存在变异,即菌种常出现所谓的退化,主要指理想性状的丧失,从而导致发育缓慢,存活率和产质量降低等现象,菌种保藏工作就是使菌种的变异降低至最小水平,使菌种在较长期的保藏之后仍然保持着原有的生命力、优良生产性能、形态特征以及不污染杂菌。

能够长期在研究上应用。

2. 微生物的变异速度,通常情况下,与其新陈代谢速度有关,微生物代谢活力旺盛,它的变异速度快,代谢活动微弱,变异速度就慢。

并且在多次的无性繁殖过程中可能会有突变的积累。

人们利用这一规律,可以创造各种条件,使微生物活动处于微弱活动或不活动状态,以减少变异的发生。

3. 菌种保藏的原理是:通过低温、干燥、隔绝空气和断绝营养等手段,以达最大限度地降低菌种的代谢强度,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由于菌种的代谢相对静止,生命活动将处休眠状态,从而可以保藏较长时间。

要求保存的菌种在复苏后除保持以前的生活与繁殖能力、不发生形态特征、生理状态及遗传性状的
改变外,还不允许污染任何杂菌。

此外,在保存前应确保菌种的单纯性,先分离单菌落后进行鉴定,然后再繁殖保存。

4. 常用的长期保存法有:液体石蜡法、硅胶保存法、加入甘油或二甲基亚砜(DMSD)等保护剂。

5. 甘油低温保存法(-70℃—-196℃)的特点
i.
甘油菌低温保存的基本原理是:在-70℃或液氮中冻存,细菌内的酶活性均己停止,即代谢处于完全停止状态,故可以长期保存。

在0℃—-70℃温度范围内,水晶呈针状,极易招致细菌的严重损伤。

用电镜观察,可见细菌的核膜上有大量针尖样小孔。

因此,为了避免0℃—-70℃冰晶的形成和细菌膜两侧离子平衡的破坏,需要加保护剂。

甘油可降低冰点,在缓慢的冻结条件下,能使细菌内水分在冻结前透出细菌外。

贮存在-70℃以下低温中能减少冰晶形成,甘油对细菌无毒性,分子量小,溶解度大,易穿透细菌.
ii.
使用浓度范围为15%-50%,一般常用30%。

在保存瓶中按1:1加入60%的甘油和菌液,混匀后贮存于-70℃或液氮中。

复苏后细菌仍能生长,活力不受任何影响。

二、菌种的复苏
复苏菌种时,用接种环或牙签挑取少许冻结的菌种到平皿上,37℃培养8-12小时即可。

甘油菌从冰箱取出使用时应置于低温或0℃冰浴中,用完尽快放回,接种时挑取表面已融化部分即可,不可全溶,因反复冻融会导致细胞壁破裂。

切记:接种过程中不得使保存瓶中的菌液融化。

三、大肠杆菌培养
1.培养基配制:培养基从形态上分为液体与固体培养基。

根据有无抗生素和其他选择性药物分为普通与选择培养基,常用LB培养基。

1)LB(Luria-Bertain)液体培养基配制
精解蛋白胨(bacto-tryptone)1.0%
酵母浸出粉(bacto-extract)0.5%
氯化钠1.0%
搅拌使之完全溶解,用5molNaOH(about0.2ml/1000ml培养基)调pH至7.0,如用进口试剂可不
必调,高压灭菌20min(120℃0.1Mpa)
2)含琼脂的固体培养基配制
(1)普通培养基:固体培养基是在液体培养基中加1.5%琼脂制成,先配液体培养基,然后加入1.5%琼脂,高压灭菌20min,取出后再无菌状态下铺平板
(2)选择性培养基:将消毒好的固体培养基置室温下冷却50℃时加抗生素或其他必加成分,摇匀后倒入灭菌皿中厚度2-3mm, 室温固化。

(抗生素用三蒸水溶解后,用无菌滤头过滤到无菌瓶中, 氨苄青霉素终浓度50μl/ml)新制备的固体培养基较湿,铺上的液体不易吸收,可在室温下放2-3天,或37℃放半小时,然后4℃保存备用。

(3)LB培养基中所用抗生素终浓度:氨苄青霉素-50μl/ml;氯霉素-20μl/ml;庆大霉素
-15μl/ml;卡那霉素-30μl/ml;春日霉素-1000μl/ml;壮观霉素-100μl/ml;链霉素-30μl/ml;四环素-12μl/ml。

注意:除了四环素保存-20℃,其余均应保存4℃,所有抗生素均应溶于无菌去离子水。

四环素对光敏感
2.液体细菌培养
1)小量培养:
(1) 取灭菌16 或18mm 口径培养管,加3-5mlLB 培养基,再加50mg/ml 氨苄青霉素3-5ul(宿主菌不加抗生素)
(2) 无菌牙签挑取单菌落,送入培养液中,或取菌液5-10ul,转入培养液中,封好管口
(3) 37℃摇床培养100-200r/min 至生长饱和,约6-12 小时
2)大量培养:取500ml 培养瓶内装培养基100-200ml,及相应抗生素。

以0.5-1%浓度接种菌液,37 度摇床培养100-200r/min至OD值0.6-0.8。

3.固体细菌培养: 用于单一菌落的挑选,转化后抗性菌落的筛选。

方法:采用划痕接种法。

用接种环从菌种中沾取少量菌液,划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