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课 小圣施威降大圣 练习题(人教版七年级上)

合集下载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练习:26 小圣施威降大圣 同步练习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练习:26 小圣施威降大圣   同步练习

26小圣施威降大圣1.走近作者吴承恩(1500-1582),明淮安山阳(今江苏淮安市)人,字汝忠,号射阳山人。

年少时已有名,但屡试不第。

嘉靖时举为贡生,后任长兴县丞,不久辞官。

隆庆四年(1570年)开始撰写《西游记》。

今存《射阳先生存稿》四卷和《读稿》一卷。

2.文体知识章回体,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一种叙述体式。

其最主要的特点是将全书分为若干章节,称“回”或“节”。

每“回”前用单句或两句对偶句作标题,概括本“回”的内容,称为“回目”。

3.主题解说本回写的是二郎神与孙悟空的一场变身激战。

孙悟空先后变做麻雀、大鹚老、鱼、水蛇、花鸨、土地庙、二郎神,二郎神先后变成饿鹰、大海鹤、鱼鹰、灰鹤,悟空一直被压着打,终被赶回花果山。

字里行间既显示了二者高强的法力,更表现了孙悟空的斗争精神。

4.重点突破本文写孙悟空和二郎神斗智斗勇的精彩过程,结合本文内容及本回目的前后经过,说说在作者笔下,孙悟空和二郎神谁更强势一点。

提示:①从《西游记》原著上来看,二郎神是要强于孙悟空的。

本文标题“小圣施威降大圣”,一个“降”字,意思已经表达得很明白了。

②本文选自第六回“观音赴会问原因,小圣施威降大圣”,既然从不信口开河的观音都举荐二郎神“擒猴”,说明二郎神的能力肯定在悟空之上。

③文中写二者变身搏斗,孙悟空先后变做麻雀、大鹚老、鱼、水蛇,二郎神随之变成饿鹰、大海鹤、鱼鹰、灰鹤,“一物降一物”,悟空一直被压着打,还被二郎神一弹弓打得从山上滚下来,这也表明二郎神强于孙悟空。

④文末处,二郎神一直追着孙悟空打,又把孙悟空赶回花果山,这时强弱已经很明显了。

5.难点攻克文中描述的打斗经过,紧张中透露着诙谐,所使用的语言,常给人妙趣横生的感觉。

请细心品味,举出一两例加以评析。

提示:写悟空变做一座土地庙时,因为无法收拾多余的尾巴,便将其变做一根旗竿,竖在小庙后面,二郎神一看就知道是悟空所变。

这段文字读来令人觉得生动有趣,既虚幻神秘又真实可信。

另外,文中写悟空使“隐身法”逃脱,径至灌江口假变二郎神,至真的二郎神赶回来,“又一个爷爷来了”,读了让人忍俊不禁,充分体现了猴性的戏谑。

[推荐学习]七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26 小圣施威降大圣(测)(基础版,学生版)(新版)新人教版

[推荐学习]七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26 小圣施威降大圣(测)(基础版,学生版)(新版)新人教版

第六单元文学星空第26课小圣施威降大圣(30分 30分钟)一、积累运用(1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3分)A 诠.释 quán 憧.憬 chōng 裨.益bì瑕疵.cīB 腼.腆miǎn 翕.动 xī嘈杂cáo 窘.迫jiǒngC 挑剔. tī徜.徉cháng 镌.刻 juán 铭.刻míngD 锃.亮zèng 折叠.diè找茬. chá蹭.着cèng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4分)浅移默化危言耸听半明半昧摇摇欲堕锱铢必较死乞白赖瘦骨嶙峋熙来攘往说长到短眼花瞭乱Array3.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利比亚战争,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在和平的环境中生活是多么的幸福。

B.我们在上学、放学途中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避免交通事故不再发生。

C.日本的每个学生都配有“防灾服”,每个家庭都配备“防灾箱”,这些举措进一步强化了日本中小学生乃至全体国民防灾自救能力的培养。

D.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促进教育公平的又一重大举措。

4.下列句子中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3分)A 下面是一片菜园,上面是星群密布的蓝天。

B 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

C 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D 从前在家乡,七、八月的夜晚,在庭院里纳凉的时候,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问题。

(共18分)心中有一个造房子的愿望俞敏洪①小时候我父亲做的一件事情到今天还让我记忆犹新。

父亲是个木工,常帮别人建房子,每次建完房子,他都会把别人废弃不要的碎砖乱瓦捡回来,或一块二块,或三块五块。

有时候在路上走,看见路边有砖头或石块,他也会捡起来放在篮子里带回家。

久而久之,我家院子里多出了一个乱七八糟的砖头碎瓦堆。

我搞不清这一堆东西的用处,只觉得本来就小的院子被父亲弄得没有了回旋的余地。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26《小圣施威降大圣》随堂抽测题 (新版)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26《小圣施威降大圣》随堂抽测题 (新版)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26《小圣施威降大圣》随堂抽测题(新版)新人教版(第一课时)一、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掣棒(zhè)大鹚老(cí)钉在树上(dīng )B.猢狲(hú )淬入(suì)青鹞(yào)C.鹭鸶(sī)鲂鱼(fáng)花鸨(bǎo)D.窗棂(líng)哪吒(ná)幌(huǎng)二、阅读下面文段,然后回答问题。

话表齐天大圣被众天兵押去斩妖台下,绑在降妖柱上,刀砍斧剁,枪刺剑刳,莫想伤及其身。

南斗星奋令火部众神,放火煨烧,亦不能烧着。

又着雷部众神,以雷屑钉,越发不能伤损一毫。

那大力鬼王与众启奏道:“万岁,这大圣不知是何处学锝这护身之法,臣等用刀砍斧剁,雷火烧,一毫不能伤损,却如之何?”玉帝闻言道:“这厮这等,这等如何处治?”太上老君即奏道:“那猴吃了蟠桃,饮了御酒,又盗了仙丹,——我那五壶丹,有生有熟,被他都吃在肚里。

运用三昧火,煅成一块,所以浑做金钢之躯,急不能伤。

不若与老道领去,放在‘八卦炉’中,以文武火煅炼。

炼出我的丹来,他身自为灰烬矣。

”玉帝闻言,即教六丁、六甲,将他解下,付与老君。

老君领旨去讫。

一壁厢宣二郎显圣,赏赐金花百朵,御酒百瓶,还丹百粒,异宝明珠,锦绣等件,教与义兄弟分享。

真君谢恩,回灌江口不题。

那老君到兜率宫,将大圣解去绳索,放了穿琵琶骨之器,推入八卦炉中,命看炉的道人,架火的童子,将火煽起煅炼。

原来那炉是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卦。

他即将身钻在“巽宫”位下。

巽乃风也,有风则无火。

只是风搅锝烟来,把一双眼熏红了,弄做个老害眼病,故唤作“火眼金睛”。

真个光阴迅速,不觉七七四十九日,老君的火候俱全。

忽一日,开炉取丹,那大圣双侮着眼,正自搓揉流涕,只听锝炉头声响。

猛睁眼看见光明,他就忍不住,将身一纵.,跳.出丹炉,忽喇的一声,蹬倒..八卦炉,往外就走.。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26课小圣施威降大圣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26课小圣施威降大圣

•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 A、树梢 铁钳 窗棂 园睁凤目 • B、磕头 云宵 饿鹰 趁着机会 • C、踪迹 猢狲 低贱 众皆愕然 • D、翎毛 鳜鱼 拽满 安下云头
•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D ) • A、神话小说是以虚象幻境作为表现形式的, 是社会生活的曲折的反应,也是人们精神的 悠远的寄托。 • B、《西游记》运用的语言是古代白话,其中 杂用了不少方言、俗语,所使用的语言给人 妙趣横生的感觉。 • C、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喊出了“皇帝 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口号。 • D、文中的大圣指二郎神,小圣指孙悟空。
饿鹰 大海鹤 鱼鹰 灰鹤 原身(弹弓)
原身 原身
1、孙空的每一次变化,二郎神都能
马上找到制伏他的办法。作者为什么不 写孙悟空直接变成一个最厉害的?在别 的作品中,你有没有看过类似的写法? • 俗话说:“文似看山不喜平。”文章讲究一 波三折,而且世界上万物都是相生相克的, 没有绝对的“最厉害”。 • 在《水浒传》中,作者写鲁提辖三拳打死镇 关西的写法与本文相似。
2、本文语言紧张中透着诙谐,所 使用的语言,给人妙趣横生的感 觉,细心品味,举例加以评析。
真君见旗竿立在后面,笑道: 是这猢狲了!他今又在那里哄 我。我也曾见庙宇,更不曾见 一个旗竿竖在后面的。断是这 畜生弄喧!他若哄我进去,他 便一口咬住。我怎肯进去?等 我掣拳先捣窗棂,后踢门扇!” 大圣见了,现出本相道:“郎 君不消嚷,庙宇已姓孙了。”
三、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1、你从课文标 题“小圣施威降 大圣”中获得了 哪些信息? 2、请用简练的 语言概括文章主 要内容。
概括课文内容 开端:大圣败走 发展:二圣斗法 高潮:识破大圣 结局:庙内周旋
小圣降大圣
四、精读课文,提炼信息

七年级语文上册 26《小圣施威降大圣》课课练(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26《小圣施威降大圣》课课练(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小圣施威降大圣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A、掣棒(zhì)吆喝(yāo)金箍棒(gū)B、钉住(dìng)寻觅(mì)淬入水内(cuì)C、鲂鱼(fáng)花鸨(bǎo)幌一幌(huàng)D、高擎(qíng)青鹞(yào)大鹚老(zī)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树梢铁钳窗棂园睁凤目B、磕头云宵饿鹰趁着机会C、踪迹猢狲低贱众皆愕然D、翎毛鳜鱼拽满安下云头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神话小说是以虚象幻境作为表现形式的,是社会生活的曲折的反应,也是人们精神的悠远的寄托。

B、《西游记》运用的语言是古代白话,其中杂用了不少方言、俗语,所使用的语言给人妙趣横生的感觉。

C、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喊出了“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口号。

D、文中的大圣指二郎神,小圣指孙悟空。

4、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作者是(),字汝忠,汉族,山阳人。

()代杰出的小说家,代表作《》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5、综合性学习。

学习了本节课后,班内决定举行一次“走进西游”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6、学了本文,你从中获得了哪些有益的启示?示例一:遇到困难时,要有坚毅的品质和无畏的精神。

只要坚持过,奋斗过,不论结果如何,我们都无怨无悔。

示例二:解决问题时,我们要学会变通,要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这样问题才会迎刃而解。

示例三:作文离不开想象,想象可以让我们的作文插上神奇的翅膀(1)【西游故事】《西游记》中的故事情节肯定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请你说出两个。

三借芭蕉扇三打白骨精(2)【西游人物】西游人物在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生动的人物形象,你最喜欢哪个?为什么?我最喜欢沙和尚。

因为他为人忠厚老实,忠于职守,也很机警,不占小便宜、不好色、不好吃懒做。

(3)【西游歇后语】写出两条你积累的西游歇后语。

二郎神斗孙悟空——你变我也变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孙悟空变土地庙——露了尾巴7向你的同学推荐这部小说,并写出推荐理由。

2023秋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6课《小圣施威降大圣》

2023秋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6课《小圣施威降大圣》
• 愕然:吃惊的样子。
• 4、你从课文标题“小圣施威降大圣”中获
得了哪些信息? “小圣”和“大圣”各指 的是谁?
• 课文标题点明了人物、事件及故事的主要 内容。
• “小圣”即二郎神杨戬(jiǎn);“大圣”
即孙悟空。
• 资料链接:二郞神,天庭大将,玉帝外甥, 玉鼎真人的大弟子,变化无穷,神通广大, 肉身成圣;早年劈桃山救母,视天界兵将 如无物,受封清源妙道真君。
• 小圣:法天象地→饿鹰→大海鹤→鱼鹰→ 灰鹤→现原身
• 大圣(孙悟空) 小圣(二郎神)
①麻雀儿 ②大鹚老 ③鱼儿 ④水蛇 ⑤花鸨 ⑥土地庙儿 ⑦二郎爷爷
复 述
饿鹰儿 大海鹤 鱼鹰儿 灰鹤 原身 原身 原身
紧张而有趣的打斗
• 情节设置对表现人物作用很大,看似简单的故事 因为情节的曲折多变和生动活泼而更加精彩。选 出你最喜欢的一处读给同学听,并说说理由。 示例:大圣变作鹚老的情节最吸引人,它写出了 大圣逃跑躲避的速度之快,显示了作者丰富的想 象力,这个情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蝤踵〕踉踉跄跄,要跌倒的样子。 〔断〕一定。
〔弄喧〕弄玄虚,耍花招。 〔赌〕比胜负,争输
赢。 〔良愿〕心愿,愿望。 〔幌〕挥动,摇晃。
• 愕然:

• 4、你从课文标题“小圣施威降大圣”中获得了
哪些信息? “小圣”和“大圣”各指的是谁?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 中国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的高峰《西游 记》,以其神幻离奇、浪漫诙谐的内容, 故事情节完整严谨,人物塑造鲜活丰满, 想象多姿多彩,语言朴实通达,在中国文 学史上立起了一座不朽的艺术丰碑。其中 最重要的形象孙悟空的个性鲜明,深入广 大读者喜爱。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西游记 《小圣施威降大圣》,感受他的艺术魅力。

第26课 小圣施威降大圣 每课一练(人教版七年级上) (2)

第26课 小圣施威降大圣 每课一练(人教版七年级上) (2)

1、下面加点的字注音和书写都正确的一项是()A.掣.棒(chè)金箍.棒(gū)钉.住(dìng)吆.喝(yāo)B.寻觅.(mì)卸.下(xiè)窗棂.(lín)鹭.鸶(lù)C.猢狲.(sūn)愕.然(è)淬.人(cuì) 撺.出去(cuān)D.木樗.(chū) 蓼汀.(dīng) 翎.毛(líng) 哪吒.zhā)2、文学常识填空。

《小圣施威降大圣》一文选自《》,作者,字,山阳人。

中国代杰出的小说家。

文中的“小圣”是,“大圣”是。

本文主要讲的是:、的经过,从中可以看出孙悟空的、、的性格特点。

中国古代四大名著是《西游记》《》,《》,《》。

3、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A.小明被评为“优秀学生”,是因为他刻苦学习,乐于助人。

B.这篇报道列举大量事实,控拆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

C.在“人代会”筹备期间,各相关部门广泛交换了意见。

D.这篇小说全面地叙述了一个优秀教师的感人故事。

(解析:缺宾语,可在最后加上“的行径”。

)4、本文节选自第六回“观音赴会问原因,小圣施威降大圣”,但最后的结局没有交代,请你阅读《西游记》后说说故事的结局。

5、孙悟空是我们大家都非常熟悉的艺术形象,请你根据你的阅读体会,写出他身上令人赞赏的一种精神,并举例证明。

6、课外阅读《西游记》,依照示例另写一段话,写出你阅读该名著的收获。

示例:施耐庵的《水浒传》滋养了我:从吴用身上我看到了足智多谋,从晁盖身上我看到了义薄云天,从李逵身上我体悟到了率直的可贵:吴承恩的《西游记》滋养了我:。

8、中考聚焦《西游记》。

(1)《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中的“尸魔”就是“白骨夫人”,她是如何“三戏唐三藏”的?(2)在孙悟空的经历中,菩提祖师传给他长生之道、、筋斗云;菩提规劝他改邪归正,皈依佛门;唐僧带领他去西天取经,修成正果。

七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26 小圣施威降大圣(练)(提升版,教师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26 小圣施威降大圣(练)(提升版,教师版)(新版)新人教版

一、积累与运用1.根据拼音,在下列田字格中依次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诗句中丰富的颜色给生活涂上了xuàn()丽的色彩,“红紫芳菲”,“橙黄橘绿”,“黄鹂鸣翠柳”,“白lù( )上青天”,令人眼花liáo()乱,心kuàng( )神怡。

脑海里常常浮现五彩纷呈的世界,沉浸在美的享受中,生活情趣浓浓郁郁。

【答案】绚鹭缭旷(每字1分)【解析】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默写。

(每空1分,共8分)(1)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2),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3)中庭地白树栖鸦,。

(王建《十五夜望月》)(4)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5)青山有幸埋忠骨,。

(《杭州岳墓对联》)(6),无欲则刚。

(《林则徐书两广总督府对联》)(7)舟已行矣,而剑不行,,?(《刻舟求剑》)【答案】(1)风正一帆悬(2)折戟沉沙铁未销(3)冷露无声湿桂花。

(4)千里共婵娟(5)白铁无辜铸佞臣(6)壁立千仞(7)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解析】试题分析:要正确填空,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记清诗文的原句,避免张冠李戴;理解诗句的意思,以便能按要求写出诗句;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语,理解题干材料及用意,所有小题都根据上句或下句的提示回答即可。

小题1注意“悬”的写法,小题2注意“折戟”的写法,小题3注意“露”的写法。

小题4注意“婵娟”的写法,小题5注意“辜铸佞臣”的写法,小题6注意“壁”的写法。

小题7注意“惑”的写法。

古诗文书写,要想不失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识记A。

3.语文实践活动(7分)(1)对对子:阅读课上,某班开展了“读名著,对对子”活动,甲同学读了《三国演义》后,拟出了上联“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请你结合《汤姆·索亚历险记》拟出下联。

(2分)上联: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下联:(2)仿写句:请以《汤姆·索亚历险记》为材料,依照所给语句形式,补写完整后面的句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
真君前前后后乱赶,只见四太尉、二将军,一齐拥至道:“兄长,拿住大圣了么?”真君笑道:“那猴儿才自变座庙宇哄我。

我正要捣他窗棂,踢他门扇,他就纵一纵,又渺无踪迹。

可怪!可怪!”众皆愕然,四望更无形影。

真君道:“兄弟们在此看守巡逻,等我上去寻他。

”急纵身驾云,起在半空。

见那李天王高擎照妖镜,与哪吒住立云端,真君道:“天王,曾见那猴王么?”天王道:“不曾上来。

我这里照着他哩。

”真君把那赌变化,弄神通,拿群猴一事说毕,却道:“他变庙宇,正打处,就走了。

”李天王闻言,又把照妖镜四方一照,呵呵的笑道:“真君,快去!快去!那猴使了个隐身法,走出营围,往你那灌江口去也。

”二郎听说,即取神锋,回灌江口来赶。

却说那大圣已到灌江口,摇身一变,变作二郎爷爷的模样,按下云头,径入庙里。

鬼判不能相认,一个个磕头迎接。

他坐中间,点查香火:见李虎拜还的三牲,张龙许下的保福,赵甲求子的文书,钱丙告病的良愿。

正看处,有人报:“又一个爷爷来了。

”众鬼判急急观看,无不惊心。

真君却道:“有个甚么齐天大圣,才来这里否?”众鬼判道:“不曾见甚么大圣,只有一个爷爷在里面查点哩。

”真君撞进门,大圣见了,现出本相道:“郎君不消嚷,庙宇已姓孙了。

”这真君即举三尖两刃神锋,劈脸就砍。

那猴王使个身法,让过神锋,掣出那绣花针儿,幌一幌,碗来粗细,赶到前,对面相还。

两个嚷嚷闹闹,打出庙门,半雾半云,且行且战,复打到花果山,慌得那四大天王等众,提防愈紧。

这康、张太尉等迎着真君,合心努力,把那美猴王围绕不题。

1、本文选自《西游记》第六回,原标题为“”,作者吴承恩,山阳人,清代小说家。

(2分)
2、文中的
3、解释下列词语(2分)
保福:
告病:
良愿:
幌一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