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俄罗斯绘画中的宗教精神

合集下载

浅析俄罗斯素描的特点

浅析俄罗斯素描的特点

浅析俄罗斯素描的特点素描是绘画艺术中最基本的表现形式之一,它以简洁的线条和阴影来勾勒出对象的形态和结构。

素描的艺术特点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表现方式和风格,而俄罗斯素描则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风格。

本文将从俄罗斯素描的历史渊源、艺术特点和影响等方面进行浅析。

一、俄罗斯素描的历史渊源俄罗斯素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俄罗斯的艺术史上,俄罗斯素描的发展与俄罗斯国情、历史背景以及宗教信仰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俄罗斯古代,由于宗教在艺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素描艺术也主要体现在宗教绘画上,通过对圣人、圣像等宗教内容的素描来表达信仰和虔诚。

随着俄罗斯的国家发展和文化交流,素描艺术逐渐融合了西方的影响,展现出了独特的俄罗斯素描风格。

二、俄罗斯素描的艺术特点1.线条的塑造俄罗斯素描以简练而富有力度的线条为主要表现方式,线条的使用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情感。

在俄罗斯素描中,线条不仅仅是描绘对象形态的工具,更是艺术家情感和思想的表达方式。

线条可以细腻地勾勒出对象的轮廓和结构,也可以通过粗细、流畅、断断续续等变化来传达不同的情绪和内在意境。

2.色彩的运用俄罗斯素描在色彩的运用上相对保守,更注重对明暗和灰度的刻画。

在俄罗斯的气候和地理环境下,艺术家们常常通过对明暗的处理来表现光影效果和空间感,从而增强画面的立体感和情感表现。

俄罗斯素描还注重在灰度上的丰富和变化,不同的明度和暗度能够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情感。

3.对人物的表现俄罗斯素描在人物表现上有着独特的风格,一方面受到东正教宗教绘画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受到俄罗斯文化的熏陶。

在俄罗斯素描中,人物形态丰满、神态严肃、眼神深邃,展现出一种内敛而坚毅的精神状态。

俄罗斯素描也注重人物的动态和姿态的表现,以灵活而鲜明的线条勾勒出人物的肌肉和骨骼结构,从而表现出人物的力量和生命力。

俄罗斯素描作为俄罗斯绘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俄罗斯绘画的发展和艺术风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艺术上,俄罗斯素描的风格传承和发展了俄罗斯民族传统文化和艺术表现方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俄罗斯绘画风格。

浅析俄罗斯圣像画—以鲁布廖夫《三圣像》为例

浅析俄罗斯圣像画—以鲁布廖夫《三圣像》为例

浅析俄罗斯圣像画—以鲁布廖夫《三圣像》为例摘要:圣像在东正教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俄罗斯东正教艺术最大的特色就是圣像,纵观整个俄罗斯的艺术历程,十七世纪前期多以圣像画为主,不仅圣像造型本身抽象,就连颜色也并非写实,但是,圣像的魅力并不仰仗于画技的高超或者是色彩的艳丽,而是因其本身所蕴含的力量与信仰所流传至今。

本文将通过对俄罗斯圣像画的起源及发展的研究,阐释俄罗斯的圣像画大师——鲁布廖夫最著名的画作《三圣像》内所包含的深奥含意。

关键词:圣像画东正教俄罗斯鲁布廖夫《三圣像》一.俄罗斯圣像画的地位在俄罗斯东正教会中,圣像并不是一个无关紧要的艺术创作,它不是用作休闲欣赏或消遣。

相反,俄罗斯圣像作为教堂的延伸,已成为民间生活的一部分,它不仅用于装饰教堂,还被人们挂在家中,携带在身上。

在家庭中,圣像画通常挂在面向东南方的墙上,也就是所谓的“红角”,成为全家精神生活的寄托。

圣像画的质量和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这个家庭的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

后来,圣像还出现在了澡堂、餐厅、监狱、火车站、商店、医院、学校等公共场所,甚至在嫖客出入的场所,圣像都处处可见。

此外,人们一生最重要的生、死、结婚等大事,或是耕田、生病、产子,圣像都有其不同且举足轻重的角色。

二.中世纪的圣像画艺术圣像画之所以在俄罗斯出现并发展,是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的。

在此,对于俄罗斯中古世纪圣像画的发展史做一个简单的了解。

基辅公国时期俄罗斯圣像画模仿拜占庭风格,严肃而刻板。

十三世纪随着教会的发展壮大,俄罗斯圣像画已形成了具有民族和地区色彩的独特风格,出现了诸如诺夫哥罗德派、莫斯科派、特维尔派等多种圣像画流派。

14—16世纪,这一时期的杰出大师是费奥方·格列克,安德烈·鲁布廖夫,季奥尼西。

16世纪,俄罗斯建筑艺术的发展刺激着绘画艺术的发展。

画家们的题材扩大,尤其对俄罗斯的非宗教题材感兴趣。

从17世纪开始,俄罗斯圣像开始衰落,圣像画表现出世俗化倾向,并且,真实刻画人物特点的肖像画,成为当时的主流。

论文

论文

为何圣像画是古俄罗斯绘画艺术的重要载体首先,圣像画它指基督教产生后,教会为了表达信仰或帮助信徒们祈祷默想而在礼拜堂等地方描绘的有关基督教圣灵、圣父、圣子的画像。

圣像画是西方最主要的绘画类型,也是最早集中表现的绘画题材。

古俄罗斯绘画最盛行的形式是圣像画。

在圣像画中体现该俄罗斯对美的认识,以及俄罗斯人民的人文主义理想。

俄罗斯东正教古典圣像画是宗教艺术的一枝奇葩,在俄罗斯绘画史上占有重要而特殊的地位。

同时,圣像作为对神圣事物或对象的一种形象表达,又是“东正教文化的一个重要现象,是东正教传统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也是东正教区别于天主教和新教的重要标志之一”。

俄罗斯东正教圣像画与拜占庭圣像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它源于拜占庭圣像画,但又有着自己独特的发展历史和民族特点。

在俄罗斯,圣像在广大信徒心中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它不仅用于装饰教堂,还被人们挂在家中和一些公共场所,携带在身边,以便随时祈祷。

在家中,圣像要摆放在正堂之上,人们祈求它庇护家人和牲畜安全,生活中的大小事宜也离不开圣像,诸如订婚、结婚、送葬、乔迁等。

擦洗过圣像的水不得乱洒,要洒在正堂之下;破旧的圣像不得随意处理,要将它放入河中或埋入墓地。

据民间传说,任何亵渎圣像的行为都会受到神灵的惩罚,比如会患病、遭雷击或精神失常等。

圣像画作为一种宗教艺术,作为东正教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其具有的神学意义相当丰富。

俄罗斯东正教圣像画出现在公元988年弗拉基米尔大公接受拜占庭的基督教(东正教)并将其定为国教之后。

拜占庭帝国到12世纪下半叶已经是一个横跨欧、亚、非三大洲,面积大约10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3000万——3500万的强大帝国。

7世纪,拜占庭的主要居民是希腊人。

9-10世纪,拜占庭征服了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和克罗地亚之后,成为一个希腊斯拉夫国家。

在共同宗教信仰基础上,围绕拜占庭形成了一个正教(东正教)区域,这个区域包括了俄罗斯、格鲁吉亚、保加利亚以及塞尔维亚大部。

宗教信仰对俄罗斯艺术与文化的影响-宗教信仰论文-宗教论文

宗教信仰对俄罗斯艺术与文化的影响-宗教信仰论文-宗教论文

宗教信仰对俄罗斯艺术与文化的影响-宗教信仰论文-宗教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宗教对俄罗斯文学创造方面的影响俄罗斯人是东斯拉夫人的一支,俄罗斯所信仰的东正教来源于古拜占庭帝国,在俄罗斯文化中,宗教既是信仰又是世界观,是独特的艺术思维方式。

俄罗斯人对宗教的信仰,先知的预感,心境的启迪,使命感都体现着对宗教的信仰。

以东正教为核心的宗教,深深影响着俄罗斯人的精神生活和艺术文学创作。

宗教是俄罗斯民族性格中的“圣经”,是俄罗斯文学艺术的重要精神氛围,也是文学艺术创造作的题材来源。

了解反映宗教意识的作品,也许是深入了解俄罗斯人、理解俄罗斯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十五世纪的约瑟夫.沃罗斯基(1439-1515)著名的《启蒙者》一书“几乎没有超出解释有争议的经文范围”(《俄罗斯神学之路》第14页)而著名神甫尼尔.索尔斯基(1433-1508)的代表作《信仰》一书,“与其说是的论著,不如说只是作为资料汇编或资料链条而编辑的。

”(《俄罗斯神学之路》第16页)。

直到16世纪,这种情况才有所改变。

长期以来,俄罗斯教育中心的内容都是宗教。

在相当的一段时期内,俄国的印刷业几乎集中于印刷宗教书籍,因而使得俄国许多代人都是从宗教书籍(《圣诗集》,《日课集》等)学会读和写的。

直到十八世纪彼得大帝时代才有所改变。

因而使得俄罗斯喜多著名文学巨匠也深受宗教影响,如果戈理,索罗维耶夫等,他们宗教特征都深刻的反应在其作品中,成为影响俄罗斯人灵魂的著作。

其中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他的小说《罪与罚》中塑造的人物拉斯科尔尼科夫具有相当的典型意义,体现出作家对俄罗斯现实的宗教神秘主义认识和理想。

而果戈理曾受了宗教神秘主义的影响,曾到耶路撒冷作了一次朝拜,足见宗教对俄罗斯人深远影响。

宗教信仰对俄罗斯建筑艺术的影响俄罗斯人对宗教的狂热甚至可以延伸到俄罗斯的建筑艺术当中,俄罗斯的建筑艺术是伟大的,它有着与生俱来的古朴风格,同时在不断的宗教文化势力的影响下,具有了为宗教服务的浓厚性质。

俄国民间绘画的宗教信仰与风俗习惯

俄国民间绘画的宗教信仰与风俗习惯

俄国民间绘画的宗教信仰与风俗习惯俄罗斯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传统的国家,其中民间绘画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现了俄国人民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

这些作品以其鲜艳的色彩、夸张的形象和富有想象力的表现手法而闻名,为我们提供了一扇了解俄罗斯文化的窗口。

俄国民间绘画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十世纪的基督教化时期。

在这个时期,基督教传入俄罗斯,对当地的宗教信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民间绘画成为了一种表达信仰和传播宗教教义的重要手段。

这些作品通常以圣经故事、圣徒传说和宗教仪式为题材,通过绘画的方式将信仰内容传达给人们。

在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耶稣、圣母玛利亚、圣徒等圣洁的形象,以及各种宗教仪式和祈祷的场景。

民间绘画的特点之一是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作品中的形象通常被夸张和扭曲,以突出其神性和超自然的力量。

色彩也是这些作品的亮点之一,鲜艳的红、蓝、绿等颜色常常被大量使用,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此外,绘画中常常出现一些奇幻的元素,如飞天的天使、神秘的符号等,这些元素进一步增强了作品的神秘感和艺术性。

在俄国民间绘画中,除了宗教信仰,还反映了人们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

例如,在一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农民在田地里劳作、捕鱼、打猎等日常生活场景的描绘。

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俄罗斯人民的生活方式,还传递了他们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劳动的尊重。

此外,一些作品还描绘了农民们在节日和庆典上的欢乐场景,如婚礼、收获节等,这些场景充满了喜庆和热闹的气氛。

民间绘画在俄罗斯的乡村和农民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发展。

在这些地区,绘画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传统和社交活动的一部分。

在农民的家庭中,绘画常常被用于装饰房屋的墙壁和家具,以及绘制各种器物和手工艺品。

这些作品不仅美化了环境,还起到了守护家庭和祈福的作用。

此外,一些有天赋的艺术家还会在村庄中开设绘画工作室,为人们提供绘画教育和艺术交流的场所。

然而,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俄罗斯的民间绘画面临着许多挑战。

浅析俄罗斯古典油画的特点

浅析俄罗斯古典油画的特点

浅析俄罗斯古典油画的特点作者:赵运祥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19年第10期摘要:俄罗斯的绘画特点来源于,他们对生活的向往和热爱,密切的关注个体的真实体验与情感的表达,把现实中看到的世界通过精湛的技法表现出来。

不论是在风景画、人物画、动物画、静物画等众多画种中,我们都能深深的嗅到生活的气息,这种含有丰富的情感和富有亲和力的精神,一直是俄罗斯画家创作新作品的精神动力。

关键词:俄罗斯油画;现实精神;情感表达俄罗斯地理位置优越,它的绘画起源于十二世纪俄罗斯的宗教艺术在拜占庭风格中掺进了其本土的特点,在诺夫哥罗德省的非索亚教堂中,有不少的圣像画流传至今,人们从保存完好的《金发天使》中可以看得到拜占庭画家的绘画手笔。

到了十八世纪彼得大帝时期,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得俄罗斯油画在绘画形式上出现了多样化的特点。

到了十九世纪以后批判现实主义对俄罗斯的油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进而产生了现实主义绘画。

这种绘画方式厚重、大气、富有很高人文主义思想。

二十世纪的俄罗斯油画具有鲜明的创作主题性,以表现劳动人民的生活理想,社会上的典型形象等,因此20世纪俄罗斯的绘画特点是主题性绘画。

一、萌芽发展阶段十八世纪初俄罗斯政府采取全方面的改革,俄罗斯出现了学院派绘画,这个时期的尔罗斯文化渐渐地吸收欧洲西方列强的文化,间接地推动了艺术的繁荣和发展。

许多有知识有理想的年轻人,被彼得大帝送到世界各地去学习绘画,这些学成归来的画家便成了俄罗斯艺术界的主力军。

尼基津市最早派往意大利学习的画家之一,也是彼得一世最欣赏的肖像画师《哥萨克统领》是他的最主要的代表作,它的作品渐渐地趋于成熟。

这个时期的绘画大多是以为宗教服务和以宫廷服务为主。

后来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渐渐流入到俄罗斯的古典学院绘画,在这里渐渐地生根发芽。

列维茨基的肖像画是这个时期最鲜明的代表,它的作品《杰米多夫肖像》能够体现当时贵族们生活的豪华和奢侈。

其学生鲍罗维科夫斯基则更注重于描写日常生活中人们的喜怒哀乐,代表作是《乔纳金娜肖像》。

俄罗斯绘画历史笔记摘抄(3篇)

俄罗斯绘画历史笔记摘抄(3篇)

第1篇一、早期俄罗斯绘画1. 拜占庭艺术的影响俄罗斯绘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拜占庭艺术的影响。

9世纪,基辅罗斯开始与拜占庭帝国建立联系,并引入了拜占庭的艺术风格。

这一时期的俄罗斯绘画主要以宗教画为主,画面风格严谨,色彩鲜明。

2. 古代俄罗斯绘画代表作品(1)圣像画:《三位一体》这幅画是俄罗斯古代绘画的代表作之一,描绘了基督教三位一体的神像。

画中人物表情庄重,线条流畅,色彩搭配和谐,体现了拜占庭艺术的特点。

(2)壁画:《基辅索菲亚大教堂壁画》基辅索菲亚大教堂壁画是俄罗斯早期绘画的重要遗产,描绘了圣经故事、宗教人物和圣徒形象。

壁画色彩鲜艳,线条优美,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二、俄罗斯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1. 文艺复兴时期背景14世纪末至16世纪初,俄罗斯进入文艺复兴时期。

这一时期,俄罗斯绘画受到了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的影响,开始追求人文主义精神。

2. 文艺复兴时期代表作品(1)伊万·列宾:《基督受难》这幅画是俄罗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之一,描绘了耶稣受难的场景。

画中人物表情生动,构图严谨,色彩丰富,展现了画家精湛的技艺。

(2)安德烈·鲁布廖夫:《复活》这幅画描绘了耶稣复活的场景,画面色彩鲜艳,人物形象生动,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俄罗斯绘画的特点。

三、俄罗斯巴洛克绘画1. 巴洛克时期背景17世纪,俄罗斯绘画进入巴洛克时期。

这一时期,俄罗斯绘画受到了西方巴洛克艺术的影响,画面风格华丽,色彩丰富。

2. 巴洛克时期代表作品(1)费奥多尔·鲁宾斯基:《圣母子》这幅画是俄罗斯巴洛克时期的代表作之一,描绘了圣母子和天使的形象。

画面色彩丰富,线条流畅,展现了巴洛克艺术的特点。

(2)伊万·马特维耶夫:《圣彼得堡的建立》这幅画描绘了圣彼得堡建立的历史场景,画面气势恢宏,色彩斑斓,展现了巴洛克艺术的风貌。

四、俄罗斯古典主义绘画1. 古典主义时期背景18世纪,俄罗斯绘画进入古典主义时期。

这一时期,俄罗斯绘画受到了法国古典主义艺术的影响,画面风格严谨,色彩淡雅。

俄罗斯艺术之根——俄罗斯宗教思想

俄罗斯艺术之根——俄罗斯宗教思想

俄罗斯艺术之根——俄罗斯宗教思想论文关键词:俄罗斯宗教神秘主义论文摘要:俄罗斯的艺术带有一种确定的宗教性质。

宗教艺术以宗教为思想,着重从宗教中寻找艺术表现的根据,致力于生动地表现宗教的教义和精神,这种艺术可以说是从对生的意义的体味中生发出来的。

黑格尔在其著作《》中说:“艺术到了最高阶段是与宗教直接相的。

}} [17()在中外艺术史上,相当长的阶段是以宗教艺术为主导,宗教艺术是宗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有着特定含义的,是宗教与艺术的融合体,与世俗艺术是有根本区别的。

世俗艺术着重反映世俗生活,宗教艺术则以宗教为指导思想,着重从宗教中寻找艺术表现的根据,致力于生动地表现宗教的教义和精神,正如我国当代美学家宗白华先生所说:“艺术从宗教中获得深厚的热情的灌溉。

艺术与宗教携手了数千年,世界上最伟大的、雕塑和多是宗教的,第一流的作品也是基于伟大的宗教热情。

俄罗斯从拜占廷接受的东正教,不仅是一种宗教信仰,而且是一种世界观,一种独特艺术。

俄罗斯人先知的预感、神秘主义沉思、启示心境、宗教使命感和弥赛亚精神显然都源于拜占庭的宗教和。

当时在西欧广为流行的占星术,还有通灵术,以及字母、货币、建筑和装饰艺术等都从拜占廷进人俄国,所以有人说,俄罗斯在上述诸方面都是“拜占廷的女儿”。

可以说,以东正教为核心的拜占廷的人文精神进人俄国以后,逐渐深人到俄罗斯人的心灵之中,点燃了俄罗斯人灵魂的神秘主义激情。

近代以来,俄罗斯从欧洲引进了法国启蒙哲学、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德国古典哲学、哲学。

但俄国源远流长的宗教意识对俄罗斯人一直有着巨大的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的影响。

这种哲学与欧洲的理性哲学相对,充满了对世界的隐匿深层内容的纯内在的、直觉的和神秘主义理解。

这个学说最核心的理论是:现实是理性所不能认识的,只有通过神秘的直觉才能得到认识。

俄国哲学家别尔嘉耶夫认为,神秘主义是一切宗教意识存在的基础,是宗教生活的神秘起源。

真正的神秘主义,如伯麦的神秘主义,将历史的教会与宗教信仰结合起来,从而深化宗教经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俄罗斯绘画中的宗教精神摘要:俄罗斯宗教绘画是在拜占庭艺术基础上,融合了俄罗斯民族精神所形成的独特的宗教艺术,在俄罗斯几百年的古代艺术发展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优秀的宗教绘画作品也影响了众多俄罗斯艺术家,本文通过对俄罗斯宗教绘画的描述,宗教特征的阐述和分析,来解释宗教和艺术之间既矛盾又相互依存的关系。

宗教艺术是艺术史上的重要构成部分,只有了解它的宗教含义,才能更清晰地理解宗教绘画关键词:东正教绘画作家作品一宗教的内涵解读及俄罗斯人的宗教思想宗教在其历史的发展中对艺术尤其是绘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为绘画提供了创作素材,同时宗教精神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画家的绘画创作。

这里所说的宗教精神,它是解释万事万物的终极意义特别是人类的生存与灭亡,幸福与痛苦过程中所体现的一种终极关怀,其特征可以概括为终极性,不可超越性,无条件性,非经验性和非逻辑性四个方面。

大体而言,东正教的宗教精神包括保守性、封闭性、神秘性,正因为宗教精神有着终极关切的特点,它建构了一个使内心得到安宁,对世俗世界有无限超拔一面的特殊意义的世界。

艺术和宗教早反映形式上有许多相似之处,都贯穿人的精神生活,并且以各自的方式去解释人类生存的意义和目的。

除了宗教精神的内涵以外,广义地说,宗教精神还包括人们对宗教的理解与认识还有对待宗教的态度俄罗斯人的信仰来自于19世纪后半期拜占庭帝国向基辅公国派出的传教士,属于正教。

当时大数斯拉夫国家也信奉正教,而从波兰向西的国家信奉的是罗马的天主教。

因此,从宗教信仰上讲,这也是俄罗斯人的思想意识与西部欧洲不同的开始。

在此之后的几百年中,又经历了蒙古人入侵和十字军东征等冲突。

这些不稳定的格局非但没有改变俄罗斯人的信仰,相反,东正教已经逐渐成为俄罗斯人心灵中最根深蒂固的思想情感与寄托。

通过文化的交融,历史的延伸,俄罗斯人形成了他们自己独特的传统,俄罗斯民族的精神本质与东正教融合在了一起,东正教改变并塑造了俄罗斯民族精神,俄罗斯民族本性也在东正教里留下了深刻印记。

俄国的东正教与国家的关系也非常密切,俄罗斯东正教不像天主教和基督教那样面向社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随着历史的进程不断调适自己,而是严格尊奉神教宗旨,敌视自由和进步,反对多元和开放。

所以从历史上讲俄罗斯就是一个专制独裁的政府,同时,它也是一种具有独特的民族气味的宗教。

“东正教首先不是一种学说,它不是外部学说,而是内在的精神体验,精神道德,它把内在的修行看成是宗教的本质”。

[1]东正教是最不规范的基督教形式,也是最精神化的精神方式。

东正教的神与人的交往,可以说是最远的,又是最近的,是可以达到的。

这种交流的方式,很神秘又很难把握,是从我们自己的认识出发,能够体验,或者通过思维的东西,西方的基督教如果要与东正教比较的话,俄罗斯东正教的天更加高远,地更加广大,心更加深邃,人更难以琢磨。

为什么难以琢磨,这需要我们更深入的了解俄罗斯的民族性格,从民族个性去解释,在东正教这种文化下,造成了这种民族心理,民族性格,这种俄罗斯民族性格与心理与东正教又是互动的,影响了东正教的发展。

二俄罗斯的绘画与宗教继承了东正教拜占庭风格的俄罗斯古典绘画艺术是俄罗斯绘画的起源与基础,独特的俄罗斯艺术产生于十一世纪初,它一开始就具有宗教的特征,无论是其产生的根源,发展的背景,都与东正教思想有密切关系。

在俄罗斯东正教的文化中,绘画成为人类与神沟通的媒介。

它可以说是俄罗斯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态,绘画作为一种艺术品,本身并不神圣,但是经由象征手段,他们超载了本身,指向神圣至源,这就给宗教绘画赋予了崇高的境界。

宗教绘画只是一个象征,一种暗示,它具有神圣性,是“膜拜”的对象,具有为宗教服务的使命。

换句话说,真正使作品带有宗教性的,不是宗教绘画的题材或形象,而是它作为艺术品所呈现出来的思想意义。

东正教的绘画以塑造禁欲主义形象为主轴,悲悯生灵以及吃苦受难的胸怀与遭遇,这些圣像让信徒杜绝物质生活的有感性,并在这些悲苦中找到真理并衍生快乐,这就是俄罗斯人最崇敬的圣人风范。

在俄罗斯会话里由各种色彩和形象组成的世界,是从永恒的角度呈现出来得。

俄罗斯的奴隶社会漫长而残酷,宗教信仰成为民众生存的精神支柱,但是现实的伤害无法愈合的伤痕造就了他们坚韧顽强的性格,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寻求自由的强烈意愿和残酷的现实压迫冲突在一起,由此产生了强烈感人的艺术作品,长期压抑的思想情感在艺术作品中得到升华。

象征主义绘画是俄罗斯绘画艺术中的重要流派,象征性的喻意画面与宗教画面是一脉相承的,把象征绝对化,就会使艺术思维接近宗教的世界感觉。

这神话了的宗教境界与艺术语言的锤炼有着某种暗合。

在艺术实践和宗教体验方面,俄罗斯的画家是一个完全独特的团体,在世界艺术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神学与绘画密切的联系在了一起,他们以自己的宗教体验为基础关注东正教问题,在他们的艺术作品中,所表现的常常是宗教意味。

象征主义把宗教的多样性转变为绘画的神秘统一性,从审美的角度来看,这一点使艺术创作过程神秘化。

俄罗斯当代绘画在形象上不是直接的表现,而是激发宗教情绪,它们带有宗教艺术所具有的共同性与集体性特征,通过象征的角度来理解绘画及其所反映的宗教启示。

俄罗斯文化与东正教密不可分,俄国绘画里蕴含着深刻的精神象征,相当一部分俄国画家也都有浓厚的宗教情感,对信仰的强烈渴望。

这些东正教原理和礼仪,深深嵌入到俄罗斯文化和民族性中,无论什么样的体制,都不可能将俄罗斯东正教意识形态完全清除和泯灭。

艺术与宗教是人类的两种不同的文化现象,也是两种不同的社会意识。

宗教和艺术都诉诸于人的生活,并以各自的方式去解释人类生存的目的和意义。

[2]]在人类精神文明史的发展过程中,艺术和宗教展开了积极地对话,两者互为利用,互相影响,给人类的艺术思维的神火方式带来了极为重要的变化。

三俄罗斯绘画中的宗教体现尤里·卡柳塔是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教授,作者与1996年创作了油画《圣诞夜》。

是前苏联1991年解体以来,俄罗斯绘画界涉及到宗教题材少见的精品之作。

作品自问世以来,俄罗斯作家对其好评从未间断。

卡柳塔思想的基础是俄罗斯持续久远的东正教影响和人道主义对美好理想社会的不懈追求。

对卡柳塔作品及其宗教观的分析对研究当代俄罗斯画家的创作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俄罗斯是一个具有浓厚宗教传统的国家,一千多年得历史长河里,无论是最初的多神教还是后来的国教东正教,都在俄罗斯广袤的土地上找到了繁殖的土壤,他们的传播带给俄罗斯的不仅是宗教的信仰,还涉及到政治,经济和文化艺术诸多方面,特别是对绘画领域的强烈影响,纵观卡柳塔的创作过程可以看出,作者的人道主义思想又与东正教对俄罗斯传统的置深影响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人道主义精神是俄罗斯艺术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3]。

卡柳塔继承了俄罗斯绘画传统中较为自由开放的写实观念,其绘画表现力独具时代特征。

她的绘画突破了前苏联油画题材比较狭窄,表现现实生活比较单调的格式,凭借其扎实的造型功力、色彩修养和构思能力,反映了当代俄罗斯人民的生活画面和宗教理想,在俄罗斯巨大的社会变革中,她用艺术表现紧紧把握住历史进程和审美思想,以独特的视角,向世人打开了俄罗斯现实生活的大门,表现出一种饱满的宗教情怀。

托尔斯泰在《艺术论》中指出:“艺术是传达感情的工具。

”艺术不是借助语言表达抽象的思想,而是要表达艺术家的情感。

托尔斯泰认为,真正的艺术应该传达最好的情感,这种情感就是人类的宗教感情。

在他看来“人类的进步总是在宗教的指导下”。

[4]但是这里的宗教不是指宗教教义,而是指作为现代人类进步的必要指南的宗教意识,即“人类博爱的意识”。

每一个画家对自己的作品,总有许多向往和期盼。

卡柳塔的油画也不例外,其作品像一首宗教觉醒的抒情诗,蕴藏着丰富的生活所给予的灵感和思想,它赞颂人间至美的一切,并使潜藏与平凡中的伟大显现,以美好的精神力量启迪人们纯洁的心灵,《圣诞夜》展示出卡柳塔件事的写实基础和绘画表现力,作品深沉,厚重,大气,有浓浓的理想主义情怀。

画面没有高贵华丽的色彩,基本上以紫蓝色为主调,整个画面显得十分简洁,优雅和沉静,尽管所描绘的是以圣诞夜为题材,但是画家并不刻意渲染华丽色彩,也没有宏大场景,画家刻画的严谨朴实,细而不腻。

整个画面动中有静,静中有神,画出她心中无声的祈祷。

卡柳塔继承了俄罗斯的圣像画传统,看《圣诞夜》,不仅让人联想起俄罗斯圣像画师费阿芳·格列克创作于14世纪的《顿斯卡娅的圣母》。

“画中的圣母搂抱圣婴,对他未来的命运充满忧伤,低垂的头部,像现实生活中疼爱孩子的母亲,很有人情味。

”[5]卡柳塔将笔下人物从前苏联闭塞的状况下解放出来,赋予“天堂”里美好的光环,美丽善良的母亲搂着孩子,而孩子的手抓着母亲的长发,展示着母子血脉和亲情。

她在《圣诞夜》中告诉观者,“在朴素的角落里,在缓慢的工作间歇,我愿意成为一幅画的永恒观众,希望她从画布上走下来,仿佛走下云彩,那就是圣母和我们神圣的救世主.”。

[6]而俄罗斯宗教的回归和复苏,是卡柳塔完成《圣诞夜》的思想渊源和动力。

《圣诞夜》虽然没有直观表现耶稣基督为人类受难的勇气与献身精神的画面,但母子在圣诞夜平安虔诚敬仰的姿态,令人心灵震动,让人真切的感到基督人格的伟大与崇高。

画家表现出最完美的俄罗斯母亲形象,她表现出最为安详、和蔼、慈爱的精神。

歌德曾经指出:“十全十美是上天的尺度,而要达到十全十美的这种愿望,则是人类的尺度”。

[7]无论面对前苏联的封闭还是俄罗斯的开放,无论是现实生活还是宗教世界,人类的心理追求总是趋于完美的。

而针对现实生活中暂时不能达到的完美,卡柳塔用《圣诞夜》将其宗教理想和心灵救赎寄于其中结语:回顾一下俄罗斯美术,将会使我们对我国当代美术发展态势进行新的思考与认知,同时我们也将思考如下问题,即当今俄罗斯美术的状态和发展态势是否还存有诸多问题,当然作品存在的价值自是毋庸置疑。

但平心而论,若要回顾与审视当下作品的内在意蕴和成熟度,本论文还有许多不足,有待改进。

参考文献:【1】乐峰:《东正教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08页【2】雅科夫列夫:《艺术与世界宗教》,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年版第7页【3】任光宣:《俄罗斯艺术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96页【4】托尔斯泰:《艺术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155页【5】奚静之:《俄罗斯美术十六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6】普希金:《普希金抒情诗选》,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313页【7】歌德:《歌德的格言与感想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61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