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机械构件的强度与刚度.

合集下载

飞机结构与系统(第三章飞机翼面结构)

飞机结构与系统(第三章飞机翼面结构)

一些力学基本概念
按外力是否随时间变化分为:静载荷和动载荷。
静载荷:载荷缓慢地由零增加到某一定值后,就保持不变或变动很不显著,称为静载荷。 动载荷:载荷随时间变化,可分为交变载荷和冲击载荷。
一些力学基本概念
内力、截面法和应力的概念 内力: 由于变形引起的物体内部的附加力。 物体受外力作用后,由于变形,其内部各点均会发生相对位移,因而产生相互作用力。
一些力学基本概念
材料力学中对变形固体的三个基本假设:
1.连续性假设:
2.均匀性假设:
3.小变形假设:
一些力学基本概念
外力及其分类:
外力是外部物体对构件的作用力,包括外加载荷和约束反力。 按外力的作用方式分为:表面力和体积力。 表面力:作用于物体表面的力,又可分为分 布力和集中力 体积力:连续分布于物体内部各点上的力。如物体的重力和惯性力。
机翼、尾翼功用、设计要求及外载特点
机翼、尾翼功用、设计要求及外载特点
3)机翼总体内力:
剪力 Q:Qn, Qh; 弯矩 M:Mn, Mh; 扭矩 Mt ;
机翼的外载特点
机翼、尾翼功用、设计要求及外载特点
机翼的外载特点
3)机翼总体内力:
由于阻力相对升力很小,其引起的剪力、弯矩常常可以忽略。
机翼、尾翼功用、设计要求及外载特点
翼面结构典型构件及受力特点
翼面结构的典型构件
机翼结构: 蒙皮 纵向骨架: 翼梁(缘条、腹板) 纵墙 桁条 横向骨架: 翼肋(普通肋、加强肋)
翼面结构典型构件及受力特点
机翼结构: 蒙皮 纵向骨架: 翼梁(缘条、腹板) 纵墙 桁条 横向骨架: 翼肋(普通肋、加强肋)
翼面结构的典型构件 机翼典型结构构件剖面
三、机翼的外载特点

零件强度、__刚度分析的基本知识

零件强度、__刚度分析的基本知识

• 剪切时的内力和应力
➢ 内力—剪力
FQ=F
使截开部分杆件产生
FQ
顺时针方向转动者为正,
+
逆时针者为负。
FQ
➢ 切应力(均布假设) = FQ /A N/mm2
➢ 强度条件
= FQ /A []
• 应用:安全销(最弱环节,首先被剪断)
精密机械设计基础 第三章:零件强度、刚度分析的基本知识
13
第三节 剪切
• 强度:零件抵抗破坏的能力。 破坏形式:断裂、过大的塑性变形。
• 刚度:零件抵抗变形的能力。 要求零件在受力时所产生的弹性变形在允
许的限度内,保证正常工作知识
3
第一节 概述
• 受力(负荷or载荷)种类 ➢ 按负荷作用特征分类
1、集中力 2、分布力(均布力、非均布力) ➢ 按负荷性质分类 1、静负荷 2、动负荷
F
I
精密机械设计基础 第三章:零件强度、刚度分析的基本知识
返回
11
第三节 剪切
• 剪切 一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距离很近的横向力 作用于物体两侧,物体受力后受剪面发生相对错动。
F
AC BD
F
F
A C’ B D’
切应变
受剪面
F 剪力
精密机械设计基础 第三章:零件强度、刚度分析的基本知识
12
第三节 剪切
21
第四节 圆轴扭转
• 圆轴扭转时的切应力 2、物理方程
在弹性范围内,符合胡克定律。 = G
max
G
d
dx
Mn
精密机械设计基础 第三章:零件强度、刚度分析的基本知识
22
第四节 圆轴扭转
• 圆轴扭转时的切应力

机械零件的强度PL

机械零件的强度PL

脆性材料→断裂
σB/S-强度极限
3.计算应力 (正确运用材力有关公式):
①简单应力:(单向应力)→ 拉σ=F/A ; 弯σF=M二/.W变;应剪力τ=作F用/下A的;强扭度τT计=算T/WT
②复合应力:→材料力学基本强度理论
二.变应力作用下的强度计算:
1.失效形式: →疲劳断裂→应力性 质、大小、N有关
名义应力- 按名义载荷求得的应力
计算应力-按计算载荷求得的应力 静载荷
2.载荷及应力的分类:
载荷 变载荷
应力及分类:
1)分类
静应力→不随时间变化,N≤103 变应力→不断随时间变化 稳定变应力
不稳定变应力
•当σmax、σmin均维持常数→稳定变应力(交变应力)
•当σmax和σmin的数值随时间而改变→不稳定的变应力
1★.等求寿材命料疲在劳不曲同线循:环图特3-性2 下σ的a 疲劳极限(σr -γ)
C ( σS, 0):屈服极限 A′(0, σ-1 ):
σ-1 A′ σ0/2
→对称循环疲劳极限
D′(σ0 /2, σ0/2 ): →脉动循环疲劳极限
O
2.(简化)材料的极限应力图:图3-3
联接A′D′, 过C作45°线(σ m)
2.计算应力: ①简单应力→σ=σmax ;τ=τmax ②复合应力→材料力学基本强度理论
3.许用应力:
[σ]=σr /S ;[τ]=τr/S 疲劳极限 σr = ?
N→(σ-N)-疲劳曲线
σr→ τr
γ→σ-1、σ0、σ+1 (应力性 质) -材料极限应力图 零件本身 应力集中(kσ有效应力集中系数
零件极限应力图 绝对尺寸(εσ尺寸系数)
表面质量(β表面状态系数)

《机械设计》习题集

《机械设计》习题集

《机械设计》习题集第一章绪论分析与思考题1-1 机器的基本组成要素是什么1-2 什么是零件什么是构件什么是部件试各举三个实例。

1-3 什么是通用零件什么是专用零件试各举三个实例。

1-4 机械设计课程研究的内容是什么第二章机械设计总论分析与思考题2-1 一台完整的机器通常哪些基本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2-2 设计机器时应满足哪些基本要求设计机械零件时应满足哪些基本要求 2-3 机械零件主要有哪些失效形式常用的计算准则主要有哪些2-4 什么是零件的强度要求强度条件是如何表示的如何提高零件的强度2-5 什么是零件的刚度要求刚度条件是如何表示的提高零件刚度的措施有哪些 2-6 零件在什么情况下会发生共振如何改变零件的固有频率2-7 什么是可靠性设计它与常规设计有何不同零件可靠度的定义是什么 2-8 机械零件设计中选择材料的原则是什么2-9 指出下列材料的种类,并说明代号中符号及数字的含义:HTl50,ZG230-450, 65Mn,45,Q235,40Cr,20CrMnTi,ZCuSnl0Pb5。

2-10 机械的现代设计方法与传统设计方法有哪些主要区别第三章机械零件的强度一、选择与填空题3-1 零件表面的强化处理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2 零件的截面形状一定,当截面尺寸增大时,其疲劳极限值将随之____________。

(1)增高(2)不变(3)降低3-3 机械零件受载时,在_____________________处产生应力集中,应力集中的程度通常随材料强度的增大而___________________。

3-4 在载荷和几何形状相同的情况下,钢制零件间的接触应力_____________铸铁零件间的接触应力。

3-5 两零件的材料和几何尺寸都不相同,以曲面接触受载时,两者的接触应力值__________。

2016年考研《机械设计》判断题(单数章节)

2016年考研《机械设计》判断题(单数章节)

判断题第一章绪论第三章机械零件强度1,脉动循环变应力的应力循环特性系数为1。

(×)2,只有静载荷产生静强度,只有变载荷产生疲劳破坏。

(×)3,机械零件在静载荷作用下,则均为静强度破坏。

(×)4,机械零件的刚度是指机械零件在载荷作用下抵抗塑性变形的能力。

(×)5,机械零件一旦出现磨损,该零件就发生了实效。

(×)6,塑性材料比较脆性材料易产生粘附磨损。

(√)7,润滑油的粘度与温度有关,且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8,合金钢与碳素钢相比有较高的强度和较好的热处理能力,因此用合金钢制造零件不但可以减小尺寸,还可以减小断面变化处过渡圆角半径和降低表面粗糙度的要求。

(×)9,当零件的尺寸由刚度条件决定时,为了提高零件的刚度,应选用高强度合金钢制造。

(×)10,根据机器的额定功率计算出作用在零件上的载荷称为计算载荷。

(×)11,设计某普通碳钢零件时,校核后刚度不足,采用高强度合金钢时,对提高其刚度是不起作用的。

(√)12,“零件”是组成机器的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构件。

( ×) 13,第五章螺纹联接和螺旋传动1,降低被联接件的刚度可以提高受变载荷作用的螺栓的疲劳强度(×)2,为了美观和制造方便,设计螺栓组时,常把螺栓在轴对称的几何形状上均匀分布。

(×)3,普通螺纹的公称直径是指螺纹的中径。

(×)4,具有自锁性的螺纹联接,在使用时不需要防松。

(×)5,螺栓连接主要用于被连接件不太厚、便于穿孔且需经常拆卸的场合。

(√)6,螺纹的螺旋升角愈小,螺纹的自锁性能愈好。

(√)7,当螺纹公称直径、牙型角、螺纹线数相同时,细牙螺纹的自锁性比粗牙螺纹的自锁性好。

(√)8,为了提高受轴向变载荷螺栓联接的疲劳强度,可以增加螺栓刚度。

(×)9,受轴向载荷的普通螺栓联接,适当增大预紧力能提高螺栓的抗疲劳强度。

2021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机械设计基础》章节测试题参考答案

2021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机械设计基础》章节测试题参考答案

2021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机械设计基础》章节测试题参考答案绪论1.机器是由机构组合而成的,机构的组合一定就是机器。

(×)2.机构都是可动的。

(√)3.所有构件一定都是由两个以上零件组成的。

(×)4.如图所示,已知一重量的物体放在水平面上,水平面和物体间的摩擦系数。

请分析下列情况:(1)(4 分)当作用在物体上的水平力时,(B)。

A.摩擦力为 0,物体处于平衡状态B.摩擦力为 10N,物体处于平衡状态C.摩擦力为 20N,物体处于平衡状态D.摩擦力为 40N,物体滑动(2)(4 分)当作用在物体上的水平力时,(B)。

A.摩擦力为 0,物体处于平衡状态B.摩擦力为 10N,物体处于平衡状态C.摩擦力为 20N,物体处于平衡状态D.摩擦力为 40N,物体滑动(3)(4 分)当作用在物体上的水平力时,(B)。

A.摩擦力为 0,物体处于平衡状态B.摩擦力为 10N,物体处于平衡状态C.摩擦力为 20N,物体处于平衡状态D.摩擦力为 40N,物体滑动一.机构静力分析基础1.只受两个力作用但不保持平衡的物体是二力构件。

(×)2.悬挂的小球静止不动是因为小球对绳向下的重力和绳对小球向上的拉力相互抵消的缘故。

(×)3.作用于刚体上某点的力,作用点沿其作用线移动后,不改变原力对刚体的作用效果。

(√)4.刚体上作用力偶的力偶矩大小与矩心的具体位置无关。

(√)5.作用在刚体上的二力平衡条件是。

A.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相同、作用在同一刚体上B.大小相等、方向相同、作用线相同、作用在同一刚体上C.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点相同D.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相同、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物体上6.下图所示的受力系统中,杆AB 的正确受力图为 D 。

A. B.C. D.7.如图所示,已知一重量 G=100N 的物体放在水平面上,水平面和物体间的摩擦系数 fs=0.3。

请分析下列情况:(1)当作用在物体上的水平力 F=10N 时,(B)。

力学分析中的强度和刚度详细解释

力学分析中的强度和刚度详细解释

力学分析中的强度和刚度详细解释
很多人对力学中强度和刚度的概念总是混淆,今天就来谈一下自己的理解。

书中说为了保证机械系统或者整个结构的正常工作,其中每个零部件或者构件都必须能够正常的工作。

工程构件安全设计的任务就是保证构件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

稳定性很好理解,受力作用下保持或者恢复原来平衡形式的能力。

例如承压的细杆突然弯曲,薄壁构件承重发生褶皱或者建筑物的立柱失稳导致坍塌,很好理解。

今天主要来讲一下对于刚度和强度的理解。

一、强度
定义:构件或者零部件在外力作用下,抵御破坏(断裂)或者显著变形的能力。

比如说张三把ipad当成了体重秤,站上去,ipad屏幕裂了,这就是强度不够。

比如武汉每年的夏天看海时许多大树枝被风吹断,这也是强度不够。

第1页共6页。

《机械基础》第三章轴系零部件[最终定稿][修改版]

《机械基础》第三章轴系零部件[最终定稿][修改版]

第一篇:《机械基础》第三章轴系零部件《机械基础》教案第三章轴系零部件一、教案【教学要求】1、了解轴的分类、结构和用途;2、掌握轴上零件轴向固定与周向固定的目的及常用方法;3、了解转轴上常见的工艺结构;4、了解键连接的功用和分类;5、熟悉键连接、销连接的结构与分类;6、了解各种键与销的类型、特点及应用;7、了解轴承的结构、类型、特点、代号及应用,轴承的安装、密封和润滑;8、了解联轴器、离合器的功用、类型、特点及应用。

【教学目的】使学生知道什么是轴向和周向固定,掌握其目的和常用的方法,了解轴的分类、结构和用途;了解轴承的结构、类型、特点、代号及应用,轴承的安装、密封和润滑;熟悉键连接的结构与分类。

【学习概要】1、轴的用途和分类。

2、转轴的结构。

3、轴上零件的轴向固定与周向固定。

4、熟悉键连接、销连接的结构与分类。

5、了解轴承的结构、类型、特点、代号及应用,轴承的安装、密封和润滑。

6、了解联轴器、离合器的功用、类型、特点及应用。

第一节轴【教学重难点】1、掌握轴上零件轴向固定与周向固定的目的及常用方法。

2、了解轴的分类、结构和用途- 1《机械基础》教案4、结构工艺性——轴的结构形式应便于加工、便于轴上零件的装配和便于使用维修,并且能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

有关轴的工艺结构应注意问题:轴的结构和形状应便于加工、装配和维修。

阶梯轴的直径应该是中间大,两端小,以便于轴上零件的装拆。

轴端、轴颈与轴肩(或轴环)的过渡部位应有倒角或过渡圆角,并应尽可能使倒角大小一致和圆角半径相同,以便于加工。

轴上需要切制螺纹或进行磨削时,应有螺纹退刀槽或砂轮越程槽。

当轴上有两个以上键槽时,槽宽应尽可能统一,并布置在同一直线上,以利加工。

【小结】1.轴的用途和分类。

2.转轴的结构要求。

3.轴上零件的轴向固定与周向固定。

4.轴的结构工艺性。

- 3《机械基础》教案键长L根据轮毂长度按标准查取(比轮毂长度短5~10mm)C、普通平键的标记:键型键宽×键长标准号例:键16100 GB/T 1096-2003 表示键宽为16mm,键长为100mm的A型普通平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杆件的基本变形
机器或结构物中所采用的构件形状是多种多样的,工程力学研究的对象是杆件,
即其纵向(长度方向)的尺寸比横向尺寸要大得多的构件。当外力以不同的方式作用于 构件时,将使它产生不同形式的变形。具体变形形式虽各式各样,但基本变形形式却 只有四种,即拉伸与压缩、剪切、扭转、弯曲。 以后各节先分别研究杆件四种基本变形的强度和刚度计算,然后再讨论由几种基 本变形组合在一起的组合变形。
图3-1
截面法
2.截面法 通过截面,使构件内力显示出来,以便计算其数值的方法,称为截面法。如图31a所示的杆,在外力Fp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力Fp的作用线与杆的轴线重合,要求
m—n截面处的内力,可用假想平面在该处将杆截开,分成左右两段(图3-1b)。右段对 左段的作用用合力FN表示,左段对右段的作用,用合力F′ N表示,FN和F′ N就是 该截面两边质点相互作用内力的合力。根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它们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因此,在计算内力时,只需截取截面两侧的任一段来研究即可。
第三章
机械构件的强度与刚度
第三章
机械构件的强度与刚度
第一节 准 备 知 识
第二节 构件轴向拉伸时的强度计算 第三节 构件剪切与挤压时的强度计算 第四节 圆轴扭转时的强度计算与刚度计算 第五节 构件弯曲变形时的强度计算与刚度计算
∗第六节 ∗第七节
构件弯曲组合变形时的强度计算
构件的疲劳强度
第一节 准 备 知 识
第二节
构件轴向拉伸时的强度计算
一、轴向拉伸与压缩的概念
图3-2 拉伸与压缩受力杆件工程实际中,承受拉伸与压缩的杆件是很常见的。 例如,紧固螺栓(图3-2a)、起重机的吊索及其桁架中的杆(图3-2c)是承受拉伸的杆件; 油压千斤顶的活塞杆、如图3-2c所示的支撑杆2是承受压缩的杆件。这些杆件结构各 异,加载方式不同,但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作用于杆件上外力的作用线都与杆件轴线 重合,杆件的变形是沿轴线方向伸长或缩短。
一、内力、截面法
1.内力 构件在未受外力作用时,存在着维 系其质点间一定的相对位置,使构件保 持一定形状的内力。这种内力源于构成 物质的原子间结合力,不在工程力学研 究范围之内。
当构件受到外力作用时,构件内部 相邻质点间的相对位置要发生变化,因
此构件在原有内力的基础上,产生“附 加内力”,它力图使各质点恢复其原来 的位置。工程力学中所研究的内力即此 “附加内力”。
三、材料在拉伸与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4.局部变形阶段 图3-6 缩颈现象到达抗拉强度后,试件在某一局部范围内横向尺寸突然缩小,形 成缩颈现象(图3-6)。缩颈部分的急剧变形引起试件迅速伸长;缩颈部位截面面积快速 减小,试件承受的拉力明显下降,到f点试件被拉断。
图3-6
缩颈现象
5.断后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 材料的塑性可用试件断裂后遗留下来的塑性变形来表示。一般有下面两种表示方法: (1) 断后伸长率δ
2.屈服阶段 如图3-5所示的bc段为屈服阶段。过b点材料出现塑性变形,σ -ε 曲线上出现一 段沿ε 坐标方向上、下微微波动的锯齿形线段,这说明应力变化不大,而变形却迅速
增长,材料好像失去了对变形的抵抗能力,这种现象称为材料的屈服。
3.强化阶段 图3-5所示ce段为强化阶段。屈服阶段过后,要增加变形就必须增加拉力,材料 又恢复了抵抗变形的能力,这种现象称为材料的强化。强化阶段中的最高点e所对应 的应力σ b是材料承受的最高应力,称为抗拉强度。它是衡量材料强度的另一重要指 标。
之间所有纵向纤维的伸长变形是相同的。因此,可以推想它们的受力是相同的, 所以在横截面上各点的内力也相同。若以A表示横截面的面积,以σ 表示横截面上的 应力,则应力σ 的大小为
三、材料在拉伸与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分析构件的强度时,除计算构件在外力作用下表现出来的应力外,还应了解材料 的力学性能。所谓材料的力学性能,图3-4 拉伸试件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表现出来 的变形和破坏方面的特性,需由实验来确定。在室温下,以缓慢平稳的方式加载进行 实验,称为室温拉伸试验,它是测定材料力学性能的基本实验。为了便于比较不同材 料的试验结果,试件应按国家标准(GB/T228—1987㊀)加工成标准试件(图3-4)。
面形心。这种内力称为轴力,常用符号FN表示。
轴力FN的大小由左段(或右段)的平衡方程
图3-3
截面法

2.横截面上的应力 仅知道拉(压)杆的轴力还无法判断构件的强度。因为力FN虽大,拉(压)杆如果很 粗,则不一定会被破坏;反之若FN虽不大,但拉(压)杆很细,却有被破坏的可能。因
此,杆件是否破坏,不取决于横截面上内力的大小,而取决于单位面积上内力的大小。 单位面积上的内力称为应力,其单位为N/m2,称为帕斯卡,符号为Pa。
式中 l——试件标距长度; l1——试件拉断后的标距长度。
(2) 断面收缩率ψ
Oa段的最高点a所对应的应力σ p称为比例极限。显然,只有应力低于比例极限 时,应力才与应变成正比,材料才服从胡克定律。 由a点到b点,应力和应变不再是直线关系,但由于低碳钢a、b两点非常接近, 一般可不作严格区分。在Ob段内,若拉力解除,变形可全部消失,这种变形称为弹
性变形。
若以σ =FN/A,ε =Δ l/l代入式(3-1),可得胡克定律的另一种表达形式
图3-4
拉伸试件
三、材料在拉伸与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一) 低碳钢在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低碳钢是指碳的质量分数在0.3%以下的碳素钢,它在抗拉试验中表现出来的力学性 能最典型。
图3-5
低碳钢拉伸试验曲线(σ-ε曲线)
1.弹性阶段 如图3-5所示的Ob段为弹性阶段。 Oa段为直线段,它表明应力σ 与应变ε 成正比,即
图3-2
拉伸与压缩受力杆件
二、轴向拉伸与压缩时横截面上的内力和应力
1.轴力 为了对拉压杆进行强度计算,首先分析内力。设拉杆在外力Fp作用下处于平衡 状态(图3-3a)。为了显示拉杆横截面上的内力,运用截面法,将杆沿任一截面m—m 假想分为两段(图3-3b)。因拉杆的外力均与杆轴线重合,由内、外力平衡条件可知, 其任一截面上内力的作用线也必与杆的轴线重合,即垂直于杆的横截面,并通过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