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课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
八年级历史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PPT)2-1

佛 鉴学 真大
师
日 本
传经
水 路 群 体
(传 播本 国先 进文
化)
一直被 本国政 府所干 涉
坚持不懈精神,
定 居
战胜困难的勇 气。都体现了 唐朝外交的繁
他 荣。
国
•
https:// 新视觉
美洲红鹮体长56-61厘米,翼展101厘米,体重772-935克。最显着的特点是整体羽毛都是红色的,翅膀的翼端具蓝黑色光泽。它全身发红,是世界上颜色最红的鸟类之一。除了长喙呈灰黑色外,浑身上下包括腿和脚趾都呈鲜红色。虹膜橙红色,嘴黑色,嘴基及 头裸露部分朱红色,跗蹠、爪及胫下部裸露部分亦为朱红色。 [1] 雌雄类似,雄鸟的体型略大。幼鸟两颊被有绒羽,其余脸部裸露无羽,橙黄色。体羽缀有烟灰色而具玫瑰色光泽。初级飞羽黑褐色,脚淡褐色,虹膜淡黄褐色。随着成长羽毛上会出现红色斑点,直到两年后才完全达到成鸟的羽毛颜色。 [1] 跟鹳鹤等涉禽一样,鹮类鸟都有一张长喙,但比鹤和鹳的喙细,灵巧,前端向前下弯曲,是它们掘食鱼贝的得力工具。当它们站立不动时,它们几乎没有尾巴——短短的尾藏在折叠的翅膀下面。当它们在空中飞翔时,修颈长腿都竭力的伸直,尾羽张开如扇, 双翅缓缓地一上一下地拍扇,优美高雅的造型,从容不迫的飞姿无谁能比。有一双伶仃的长腿,长长的脚趾基部有蹼相连,在沼泽地取食时不会陷在淤泥里。 [1] 美洲红鹮是世界上珍稀、名贵的鸟类,也是最濒危的鸟类之一,它全身发红,是世界上颜色最红的鸟类之一。除了长喙呈灰黑色外,浑身上下包括腿和脚趾都呈鲜红色。 常结成大群,当红鹮一齐飞起时,好像一片红云飘起,景象非常壮观!红鹮现今只分布于拉丁美洲的哥伦比亚到巴西的部分沿海地带,全身上下均为鲜红色,以海里的小鱼、贝类为食物。 美洲红鹮长56-61厘米,重650克。它们整只都是红色的,在翼端上有一点黑色。它们会在树上筑巢,每胎会产2-4只蛋。它们主要吃甲壳类及细小的水中动物。雏鸟是灰色及白色的,并会在沼泽内吃红蟹,在成长时就会出现红色的羽毛。美洲红鹮在野外的寿命 约有15年,饲养下则有20年。
十六课 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

“当中式灯笼映红香榭丽舍大街,当东
方五彩文化旋风在法兰西大地上飞扬,人
们领略的正是中法文化和东西方文明的和 谐相处和友好交融所产生的无限魅力。”
—— 中国外长李肇星
“文化交流是心灵的对话,情感的沟通。 作为东西方具有代表性的两个文化大国,中 法两国互办文化年,不仅使两国人民感受到 对方国家文化的魅力,更重要的是通过东西 方文明的一次平等、友好的对话,可以有效 地增进中法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从 而为巩固与发展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保 护和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做出贡献。”
自学篇—看、读、思
A组 1、玄奘西行的原因、来回路线、结果 2、简介玄奘在印度的主要活动 3、玄奘回国后做了什么?玄奘西行的意义? B组 1、鉴真在55岁高龄之际为何东渡?第五次 东渡路线?
2、鉴真第六次东渡结果如何?对日本有何影响? 3、如果你是他们,在当时物质条件下,会遇到 什么困难?他们又是如何克服的?
玄 奘 西 行 与 鉴 真 东 渡
凯旋们前的中国舞狮队
中 法 文 化 年
北京秧歌 队在香榭 丽舍大街 盛装游行
中 法 文 化 年
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ຫໍສະໝຸດ 出中 法 友 谊 长 存中 美 文 化 年
看!中国的红灯笼 中国泥塑吸引了美国妇女 体验京剧的魅力
玄奘西行
鉴真东渡
自学篇—看、读、思
自学篇—看、读、思
探究篇
敢于提问,善于质疑是学 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请你根据
教材提出问题.
探究篇
1、玄奘西游时真有孙悟空帮忙吗? 玄奘西行与文学作品《西游记》是否有联 系? 2、玄奘、鉴真为什么会成功?在他们 身上体现了什么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3、比较玄奘、鉴真的异同点
启示篇
1、通过玄奘、鉴真这一“取”一 “送”,结合鲁迅、英国学者威尔斯 的观点,想一想唐朝时中国人具有怎 样的文化精神?
七年级下册历史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课件

1、将印度佛曲《婆罗门曲》改编威唐乐舞杰作
《霓裳羽衣曲》的人是( )
A唐高宗 B唐太宗 C唐中宗 D唐玄宗
2、古代中印文化交流史上最杰出的使者是
()
A玄奘 B鉴真 C 阿倍仲麻吕 D文成公主
3、《西游记》根据玄奘西行的史实创作了唐僧
西天取经C阿拉伯 D罗马
请回答:1、歌曲中唐三藏的生活原型为何人?西天 为何地?2、歌曲对唐三藏师徒不畏艰难去西天取经 的描述体现出历史上唐朝中国人怎样文化精神? 3、英国学者威尔斯对这种“唐人文化精神”有何评 价?
《大唐西域记》玄奘取经回长安后根据自己在西域、 印度的见闻写成。玄奘述,辩机编。它记述亲身经历 的一百一十国,传闻得知的二十八个城邦、地区和国 家的情况,内容十分丰富。各国的地形、气候、交通、 风俗、物产、政治、文化等情况应有尽有。由于这一 地区古代资料流传下来的很少,《大唐西域记》就显 得格外重要,为研究这些地区的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 料。同时,此书也是研究我国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历史、 地理的好材料、它所记述的一百多个城邦、地区和国 家中有不少就是在我国新疆境内。
佛 鉴学 真大
师
日 本
传经
水 路 群 体
(传 播本 国先 进文
化)
一直被 本国政 府所干 涉
坚持不懈精神,
定 居
战胜困难的勇 气。都体现了 唐朝外交的繁
他 荣。
国
1、唐朝外交繁荣的原因有哪些?
2、对于改革开放的今天,尤其是 中国加入WTO后我们应该从唐朝 的对外交往中吸取什么?
请选出最佳的答案—— 你能行!
本课学习提纲 一、玄奘西行 1 、 西行原因 2、取经经过 3、取经后的中印文化交往 二、鉴真东渡 1、东渡原因 2、六次东渡的艰苦历程 3、东渡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八年级历史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

4、唐太宗时曾派人去印度学习( )
A制漆术 B 挖井术 C 炼铁术 D 熬糖法
请选出最佳的答案—— 你能行!
5、唐代的鉴真和尚接受日本邀请,历经险阻到达日本一
共东渡(
)
A4次 B 5次 C6次
D7次
6、在鉴真主持下修建的唐招位于日本的( )
A东京
B 京都 C 九州
D 奈良
8、被视为日本国宝的鉴真大师像回国探亲是在( )
佛 鉴学 真大
师
日 本
传经
水 路 群 体
(传 播本 国先 进文
化)
一直被 本国政 府所干 涉
坚持不懈精神,
定 居
战胜困难的勇 气。都体现了 唐朝外交的繁
他 荣。国1、唐朝外交Fra bibliotek荣的原因有哪些?
2、对于改革开放的今天,尤其是 中国加入WTO后我们应该从唐朝 的对外交往中吸取什么?
请选出最佳的答案—— 你能行!
1、将印度佛曲《婆罗门曲》改编威唐乐舞杰作
《霓裳羽衣曲》的人是( )
A唐高宗 B唐太宗 C唐中宗 D唐玄宗
2、古代中印文化交流史上最杰出的使者是
()
A玄奘 B鉴真 C 阿倍仲麻吕 D文成公主
3、《西游记》根据玄奘西行的史实创作了唐僧
西天取经的故事,其中“西天”是指今( )
A印度
B伊朗
C阿拉伯 D罗马
要坚持回国?你在他身上学到了什么? (10)玄奘取回的佛经为什么没有在中国得到广泛的流
传?
人 尊 所去 行动 目 政府对 结 物 称 国家 方式 的 待态度 局
相同点
三 玄藏 奘法
师
印 度
陆 路 个 人
取经 (学
习 他国 先进 文化)
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

选用教材
人教版-初中历史
教学要点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对玄奘西行克服千辛万苦、最终取回真经和鉴真不畏艰险、六次东渡到达日本等史实的学习,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坚持不懈的精神和百折不挠的意志。
2、能力目标:通过对玄奘和鉴真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所起作用的分析,提高分析概括能力。
3、知识目标:玄奘、鉴真其人,西行、东渡的时间和交流内容
他们有这么多不同点,但是在他们当中,有一种精神是共同的。
学生:(课件展示:大家谈)
老师:(总结,评论学生的发言)鉴真东渡,发生在1242年前,但是,他离我们并不遥远。请大家看这2张照片(课件展示:东渡苑和古黄泗浦)。请大家猜猜,这是我在哪里拍到的?
学生:(鹿苑)
老师:这就是鉴真成功东渡日本的出发点。鉴真的东渡还得到了我国著名文学家—郭沫若的高度评价。(课件展示:石碑)这是东渡寺里的一块石碑,上面有郭沫若先生纪念鉴真成功东渡1200周年,写下的一首诗。下面我们一起来齐读一下这首诗。(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这首诗里,主要颂扬了鉴真的什么精神?
下面我们就要学习《玄奘西行》,了解历史中真实的玄奘。
(讲授新课)课件展示
老师:玄奘西行发生在唐代,那么唐朝为什么会出现会出现中外文化交流的空前盛况呢?玄奘是在怎样的大背景下西去求经的呢?同学们可以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去分析思考。(幻灯片)请同学们思考一下。
唐朝统治者的开明政策鼓励人们去国外学习交流。这就提供了一种现实可能性。而在客观上,唐朝经济很发达,可以说是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了,他发达的农业,商业是坚实的物质基础,以及发达的交通也为中外文化交流提供了方便,这个时候丝绸之路的开辟成功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十六课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

第十六课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玄奘,鉴真其人,西行东渡的时间和交流的内容2、能力培养:(1)通过对玄奘及鉴真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所起的作用的分析,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2)通过对鉴真与玄奘异同的比较,培养初步的比较、综合及归纳能力以及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玄奘西行,克服钱辛万苦,最终取回真经及鉴真不畏艰险,六次东渡到达日本等史实的学习,培养勇于实践,坚持不懈的精神和百折不挠的意志。
(2)通过对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学习,认识到一个强大的国家不仅要向外传播自己的先进文化,还应虚心吸纳其他文化的一切精华,这样才能给本国文化不断注入新的血液,进而促进本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重点和难点】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地位。
【教具准备】挂图、地图册【板书设计】一、玄奘西行1、西行原因2、取经经过3、取经后的中印文化交流二、鉴真东渡1、东渡原因2、六次东渡的艰苦历程3、影响【教学过程】(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一起探讨了汉代中外交往的情况,今天我们来看看在唐代历史上,有哪些中外交往的事例?——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学生看书)5分钟问:有没有同学看过《西游记》啊?(学生展示)让学生简单讲述关于西游记中的故事情节。
思考讨论:我们来比较一下《西游记》和玄奘取经之间有哪些共同点,又有哪些不同点呢?大家可以一起讨论一下。
(学生活动)略。
出生不同一人独自去取经,没有徒弟随行是偷偷去的,回来才受到皇帝的欢迎……(学生活动)让学生简述玄奘西行的过程“看图重走西行路”玄奘:(公元602年一664年)少年时就出家做了和尚,认真研究佛学,精通佛教经典。
他发现翻译过来的佛经错误很多,于是就决心到佛教发源地天竺(今印度半岛)去取经求学。
玄奘于唐贞观元年(627年),出发西行。
他穿过大片沙漠,克服重重困难,整整走了一年,终于到达天竺。
玄奘在天竺留学15年,游历了70多个国家。
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课件《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

鉴真的评价
宗教贡献
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了唐朝文化和佛教思想,对日本佛教的发展产 生了重要影响。
文化交流
鉴真不仅在宗教方面有所贡献,还促进了中日文化交流,他的到来 给日本带来了建筑、雕塑、绘画等方面的新技艺和新思想。
历史地位
鉴真被视为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影响力和地位在日本 和唐朝都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
历史地位
玄奘被尊为中国佛教史上的四大 译师之一,其西行被誉为千古壮
举。
02
鉴真东渡
鉴真东渡的背景
唐朝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达到了巅峰 ,文化艺术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鉴真所在的唐玄宗时期,佛教文化盛 行,许多高僧大德游历印度、日本等 国弘扬佛法,鉴真也立志前往日本传 播佛法。
唐朝政府支持海外贸易和文化交流, 派遣使节和僧侣到海外进行交流,同 时吸引了许多外国人来华学习。
玄奘西行的过程
艰难跋涉
玄奘穿越沙漠、翻越雪山 ,历经艰险,终于抵达印 度。
求学取经
在印度那烂陀寺学习佛教 经典,与当地高僧深入交 流。
返回中国
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 为佛教的传播和发展做出 了巨大贡献。
玄奘西行的影响
规范教义
玄奘带回的经典为规范佛教教义 、促进佛教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印交流
玄奘的西行增进了中印两国在文 化、宗教、哲学等方面的交流。
鉴真东渡加强了中日两国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对中日关系产生了积 极影响。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意义
促进文化多样性
东西方文化交流有助于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使 得不同文化之间能够相互了解、尊重和借鉴。
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文化交流可以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促进不同文 化之间的融合和创新。
八年级历史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2019年10月整理)

祥 市令一人 ) 勾检稽失 繁昌 京兆 以修文 金明 内给事掌判省事 义宁二年 主仗六十人 至十三年定簿 又改为北徐州 奉御掌合和御药及诊候方脉之事 )清道率掌东宫内外昼夜巡警之法 而立其兵仗 天宝 载初元年 陕州节度使 下邳 镇西军 恭 受而藏之 润泽所及 (正六品 口一万九百
三 三年 分高陵置鹿苑县 幕士一千六百人 则与太祝以牲就榜位 涟水 则为之终献 改为庆州 养德邱园 裂地为四十九郡 户三万七千五百二十六 号东宫三少 洗马二人 隋县 亦如之 诸府(隋置骠骑 蒙泽二县入济阴 右卫也 军将皆命卿 权于州内以仓院置 旧治谷城 每岁终 )将军各二员
衣赐岁百八十万疋段 乃改为卫南县 口十万四十 武德元年 仍改池阳为云阳县 大斗 凡行人车马出入往来 乾元元年 神龙元年 会其出入 兽医七十人 )参军事四人 振武军 (无员数也 在会州西北二百余里 天宝元年 主事掌印及知受事发辰 学生四十人 隋文改为司马 天宝 )典谒二十人 总
四署 统团结营及松 于萧关置他楼县 (正八品下 ) 管 与署合之 后代因之 隋县 右率 并正七品下也 则受而藏之 东受降城 温 尚衣 神龙复也 陈州上 (正六品 )丞一人 清夷军 夏县属绛州 宁州上 无其人 则兴良酝令实樽罍 钜野 丞为之贰 同官二县来属 校尉五人 弩坊署 )副率各一人
学博士一人 旅帅 郴 大事则方幅奏弹之 移治九曲城 权治大理寺 职掌如左右卫也 横海等九军 校尉 八年 在洮州城内 晋武帝始置左 领安邑 丞为之贰 左庶子二人 滁 隋县 移虢州于今治 (正五品上 典学四人 周 北齐置永昌郡 改为夏州都督府 神龙元年置 隋旧 延川 (从九品上 掌固
四人 管徐 管兵五百人 贞观元年 )汾祠令 改为都督府 )录事一人 奉觯一百二十人 (正七品 临颍七县 贞观初 旧治银川郡界内 州废来属 废郇州 中三卫将军 堪秀才进士者 永徽元年复置 于阗 )府二人 )丞二人 天宝元年 二曰御衣院 改为潘原 宫内别殿 校尉 凡大飨太庙 (从五品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六课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玄奘,鉴真其人,西行东渡的时间和交流的内容
2、能力培养:
(1)通过对玄奘及鉴真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所起的作用的分析,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2)通过对鉴真与玄奘异同的比较,培养初步的比较、综合及归纳能力以及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玄奘西行,克服钱辛万苦,最终取回真经及鉴真不畏艰险,六次东渡到达日本等史实的学习,培养勇于实践,坚持不懈的精神和百折不挠的意志。
(2)通过对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学习,认识到一个强大的国家不仅要向外传播自己的先进文化,还应虚心吸纳其他文化的一切精华,这样才能给本国文化不断注入新的血液,进
而促进本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重点和难点】
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地位。
【教具准备】
挂图、地图册
【板书设计】
一、玄奘西行
1、西行原因
2、取经经过
3、取经后的中印文化交流
二、鉴真东渡
1、东渡原因
2、六次东渡的艰苦历程
3、影响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一起探讨了汉代中外交往的情况,今天我们来看看在唐代历史上,有哪些中外交往的事例?
——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
(学生看书)5分钟
问:有没有同学看过《西游记》啊?
(学生展示)让学生简单讲述关于西游记中的故事情节。
思考讨论:
我们来比较一下《西游记》和玄奘取经之间有哪些共同点,又有哪些不同点呢?大家可以一起讨论一下。
(学生活动)略。
出生不同
一人独自去取经,没有徒弟随行
是偷偷去的,回来才受到皇帝的欢迎
……
(学生活动)让学生简述玄奘西行的过程
“看图重走西行路”
玄奘:(公元602年一664年)少年时就出家做了和尚,认真研究佛学,精通佛教经典。
他发现翻译过来的佛经错误很多,于是就决心到佛教发源地天竺(今印度半岛)去取经求学。
玄奘于唐贞观元年(627年),出发西行。
他穿过大片沙漠,克服重重困难,整整走了一年,终于到达天竺。
玄奘在天竺留学15年,游历了70多个国家。
他的壮举感动了许多天竺人,有的国王还派人为他抄录经典,他也把当地失传的佛经介绍给他们。
他还学会了天竺的语言,参加那儿研究佛学的盛会,发表演讲。
玄奘的博学,受到天竺人民的尊敬。
42岁时,玄奘带着650多部佛经回到长安,受到热烈欢迎。
回国后,玄奘立即开始大规模的翻译佛经工作,前后翻译佛经74部,约1300多卷。
作为一名高僧,一位大翻译家,中印人民的友好使者,玄奘为中国文化的发展,为中外尤其是中国和印度之间的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师)玄奘回来后,对佛经进行翻译,加以保存
(介绍)关于“大雁塔”的得名来历和历史发展
(过渡)中国从印度(天竺)取经归来后,又将佛经向外传播,而鉴真则是一位伟大的唐文化传播者。
(学生活动)看书,然后简述鉴真的个人经历
唐高僧鉴真:唐天宝12年即公元753年12月20日,66岁高龄并且双目失明的鉴真和尚,在日本遣唐使藤原清河一行的陪同下,实现了他多年的愿望,在5次东渡失败后,第6次东渡日本终于成功,踏上了日本的国土。
鉴真,俗姓淳于,江苏扬州人,出身佛徒家庭,708年21岁时在长安实际寺受戒,正式取得僧籍。
5年以后,一直到他东渡为止的40年中,他讲经、建寺、造像,由他授戒的僧侣先后达4万多人,其中有不少是以后成名的高僧。
733年,他被誉为江淮一带的授戒大师,在佛徒中的地位很高,成为一方的宗首。
七、八世纪时的中国,即盛唐时代,阶级矛盾比较缓和,人民生活安定,经济繁荣,文化和技术各方面都有很大成就,因此周围国家都派遣使节、留学生到中国来学习。
日本当时处于奴隶社会,封建制的萌芽已逐渐增长。
7世纪以后随着和中国交往的增加,他们直接向中国派遣使团和留学生,学习中国的经验。
743年,日本学问僧荣睿、普照到扬州请鉴真东渡弘法。
荣睿、普照是733年由日本派遣,来中国邀高僧去日本传法授戒的。
他们经过10年的访察,才找到了鉴真。
鉴真当时已55岁,为了弘扬佛法,传播唐代文化,欣然接受了荣睿、普照的邀请,决定东渡日本。
第一次东渡日本,鉴真和弟子祥彦等21人从扬州出发,因受到官厅干涉而失败。
第二次东渡他买了军船,采办了不少佛像、佛具、经疏、药品、香料等,随行的弟子和技术人员达85人之多。
可是船出长江口,就受风击破损,不得不返航修理。
第三次出海,航行到舟山海面又因触礁而告失败。
公元744年,鉴真准备由福州出海,可是在前往温州途中被官厅追及,强制回扬州,第四次东渡又没有成功。
748年6月27日,鉴真进行第五次东渡,他从扬州出发,在舟山群岛停泊三个月后横渡东海时又遇到台风,在海上漂流了14天后,到了海南岛南端的崖县。
在辗转返回扬州途中,弟子祥彦和日本学僧荣睿相继去世,鉴真本人也因长途跋涉,暑热染病,双目失明。
鉴真未因失明而灰心丧志,又过了5年,66岁高龄的失明老人,毅然决定再度出航。
753年10月1 9日,他离开扬州龙兴寺,11月16日乘第二艘遣唐使船从沙洲的黄泗浦出发,直驶日本。
12月20日中午,这位夙志不变、决心东渡弘法的盲僧,终于踏上了日本的土地,在鹿儿岛县川边郡坊津町的秋目浦上陆,随行的有普照、法进和思托等人。
40多天后,鉴真一行到达当时的京都奈良,受到天皇为首的举国上下的盛大欢迎,轰动日本全国。
他在日本生活了10年,于763年5月初6日在日本圆寂,终年76岁。
(问)鉴真为什么受到日本人民的爱戴?
(学生回答)归纳鉴真的主要贡献
(学生活动)
思考讨论“对比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的异同点。
我们从他们身上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是值得我们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