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G596-1999电子式电能表检定规程

JJG596-1999电子式电能表检定规程
JJG596-1999电子式电能表检定规程

电子式电能表检定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新和产、使用中和修理后,额定频率为50Hz或60Hz,利用电子元(器)件的特性测量交流有功电能量的电子式电能表(以下简称电能表)的检定。这些电能表包括标准电能表和安装式电能表。

本规程不适用于感应式电能表的检定。

1技术要求

1.1外观

受检电能表上的标志应符合国家标准或有关技术标准的规定,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厂名;计量器具许可证纺编号;出厂编号;准确度等级;脉冲常数;额定电压;基本电流及额定最大值。

1.2基本误差

1基本误差以相对误差的百分数表示。在本规程2.1规定的条件下,电能表的基本误差极限值(简称基本误差限)不得超过表1至表4的规定。

表4 不平衡负载时三相安装式电能表的基本误差限

1.2.2在检定周期内,电能表的基本误差值不得超过表1至表4的规定。标准电能表在检定周期内基本误差改变量的绝对值不得超过基本误差限的绝对值。

1.2.3标准电能表在24h内的基本误差改变量的绝对值不得超过基本误差限绝对值的1/5。

1.2.4从预热时间结束算起,标准电能表连续工作8h,基本误差不得超过基本误差限,且基本误差改变量的绝对值不得超过表5的规定。

表5 标准电能表连续工作8h的允许基本误差改变量

1.3输出与显示

1标准电能表应具有(配有)电能值或高频脉冲数的显示,也可有高频和低频脉冲输出。高、低频脉冲均应为一定幅值的矩形波,要给出高频和低频脉冲输出的脉冲常数C H (P H/kW·h)和C L(P L/kW·h),并要使显示与脉冲输出所代表的电能值一致。

1各级标准电能表,在输入为额定功率时,高频脉冲频率F H(Hz)不得低于表6的规定。

表6 标准电能表在额定输入功率下的高频脉冲频率F H值

1.3.1.2各级标准电能表显示位数和显示其被检表误差的分辨率不得少于表7的规定。

表7 标准电能表显示器的显示位数和显示其被检表误差的分辨率

1.3.2安装式电能表应具有电能值(kW·h)显示,并应有供测量误差的脉冲输出。要给出脉冲常数C(P/ kW·h)。要使显示与输出脉冲的关系与铭牌上的标志一致。

1.3.3电能表显示器要能够复零。当为自动复零(或自动转换显示内容)时,每个量值的显示时间不得少于3s。

注:P H——标准电能表的高频脉冲;

P L——标准电能表的低频脉冲;

P——安装式电能表的脉冲。

1.4控制

在标准电能表中(或显示器中)应有接收控制脉冲(时间脉冲和电能脉冲)的功能,以控制累计电能的启动和停止。

1.5启动、潜动和停止

1在参比电压、参比频率及功率因数为1的条件下,在负载电流不超过表8的规定时,单相标准电能表应启动并累计计数,安装式电能表应有脉冲输出或代表电能输出的指示灯闪烁。

2电压回路加参比电压,电流回路无电流时,安装式电能表在启动电流下产生一个脉冲的10倍时间内,测量输出应不多于1个脉冲。

1.5.3当用某种方法使电能表停止计数时,电能表显示数字应稳定不变。

1.6工频耐压和绝缘电阻

1电能表在室温和空气相对湿度不大于80%的条件下,电压端子、电流端子和参比电压大于40V的辅助线路端子对机壳和机壳外可触及的金属部位之间,应能承受频率为50Hz实际正弦波交流电压2kV(有效值)历时1min的试验。

2标准电能表在允许使用的温度范围内,在相对湿度不大于80%的条件下,输入端子和辅助电源端子对机壳(或同机壳相连的接地端子),输入端子对辅助电源端子的绝缘电阻应不低于100MΩ。

测量的重复性

电能表在参比电压、参比频率下,对每个测量点做不少于5次测量时,按各测量结果计算的标准偏差估计值S(%)应不超过表9和表10的规定。

表10 安装式电能表的标准偏差估计算

1.8日计时误差和时段投切误差

多功能安装式电能表(含复费率表),日计时误差应不超过0.5s/d,时段投切误差应不大于5min,并应备有供方便地检测日计时误差和时段投切误差的检测部位(任一预置时段起始或中止时间与实际时间的差值简称时段投切误差,其允许值含累计日计时误差和时间预置误差)。

1.9需量示值误差

多功能安装式电能表,需量示值误差以相对误差表示,在参比电压、参比频率、cosφ=1.0时,当I=0.1 I b-I max,其需量误差(%)应不大于规定的准确度等级值。

1.10需量周期误差

多功能安装式电能表的需量周期误差应不超过需量周期的1%。在需量周期更替时应给出供检测的必要信息。

2检定条件

2.1检定电能表时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2.1.1检定各级电能表时的标准条件及其偏差允许值应不超过表11的规定.

表11 标准条件及其允许偏差

2.1.2无可觉察动的振动.

2.1.3无较强的电磁辐射干扰,如电火花,辐射源等.

2.1.4检定三相电能表时,三相电压,电流相序应符合接线图规定.三相电压,电流系统应基本对称,对称程度应符合表12的规定.

表12 三相电压和电流系统的对称条件

2.2确定电能测量基本误差的检定装置

2.2.1用”瓦秒法”或”标准表法”检定电能表时所使用的检定装置,对电能表的测量误差和评定测量重复性的标准偏差估计值不得超过表13和表14的规定.

表14 检定装置允许的标准偏差估计值S(%)

2.2.2监视仪表的准确度等级应不低于表15的规定.各仪表常用示值的相对误差应满足表11和表12的要求.电压表,电流表和功率表的测量误差,包括电压,电流互感器的误差.

表15 监视仪表

2.3标准时钟的准确度

确定日计时的误差,时段投切误差和需量周期误差时,标准时钟的准确度应优于被检误差的1/10.

2.4确定需量误差时的检定条件

确定需量误差时,检定条件与确定电能测量基本误差检定条件相同.

3检定项目

3.1标准电能表检定项目

a)工频耐压和绝缘电阻试验;

b)直观检查和通电检查;

c)启动和停止试验;

d)确定基本误差

e)确定标准偏差估计值;

f)确定24h变差(在必要时做);

g)确定8h工作基本误差改变量(在必要时做)。

3.2安装式电能表检定项目

a)工频耐压试验;

b)直观检查和通电检查;

c)启动、潜动试验;

d)校核计度器示数;

e)确定电能测量基本误差;

f)确定电能测量标准偏差估计值;

g)确定日计时误差和时段投切误差;

h)确定需量误差;

i)确定需量周期误差。

4检定方法

4.1工频耐压和绝缘电阻试验

要对新生产和修理后的电能表进行工频耐压和绝缘电阻试验.

4.1.1试验电压应满足1.6.1的要求.

41.2耐压试验装置额定输出应不少于500V A,且能平稳地将试验电压从零升到规定值.试验电压应为实际正弦波.

4.1.3试验中参比电压不大于40V的辅助线路应接地.2kV试验电压的一端加在所有连接在一起的电压端子,电流端子和所有参比电压大于40V的辅助端子上,另一端加在从电能表外面可触及到的金属部位和外壳的接地端钮上(如果电能表外壳是绝缘的,则加在外壳置于导电板上).

4.1.4试验电压应在(5~10)S内平稳地由零升到规定值并保持1min ,然后以同样速度降到零.试验结果是绝缘应不被击穿,试验后电能表应能正常工作.

4.1.5对标准电能表进行绝缘电阻试验时,可用1000V的绝缘电阻测试仪测试其绝缘电阻,结果应符合1.6.2的要求.

4.2直观检查和通电检查

4.2.1直观检查应检查下列项目,若有不合格应停止检定.

a)标志是否完全,字迹是否清楚;

b)开关,旋钮,拨盘等换档是否正确,外部端钮是否损坏;

c)标准电能表是否备有控制累计电能启动和停止功能(或装置);

d)安装式电能表有没有防止非授权人输放数据或开表操作的措施.

4.2.2通电检查应检查下列项目,若有不合格应停止检定.

a)显示数字是否清楚,正确.

b)标准电能表显示位数和显示其被检表误差的分辨率是否符合表7的规定;

c)显示能否回零,显示时间和内容是否正确,齐全.

d)标准电能表在额定输入功率下,高频脉冲输出频率是否符合表5的规定;

e)基本功能是否正常.

4.3启动,潜动和停止试验

4.3.1单相标准电能表和安装式电能表,在参比电压,参比频率和功率因数为1的条件下,负载电流升到表8的规定值后,标准电能表应启动连续累计计数,安装式电能应有脉冲输出或代表电表输出的指示灯闪烁.

如果电能表用于测量双向电能,则将电流线路反接,重复上述试验.

4.3.2电压回路加参比电压(对三相电能表加对称的三相参比电压),电流回路中无电流时,安装

式电能表在启动电流下产生1个脉冲的10倍时间内,输出不得多于1个脉冲.

4.3.3标准电能表启动并累计计数后,用控制脉冲或切断电压使它停止计数,显示数字应保持3S 不变化. 4.4校核计度器示数

安装式电能表在确定基本误差之后要校核计度器示数. 4.4.1计读脉冲法

安装式电能表在参比电压下,通以额定最大电流,功率因数为1.0,当显示器改变0.1kW·h 时,(无小数位时为1kW·h)输出脉冲N 应和式(1)计算值相同(允许有1个脉冲的误差). N=b·c (1) 式中:b-----显示器有小数位时,b=0.1,无小数位时b=1;

C-----电能表常数(P/kW·h).若标明的常数单位不同,可按表17换算

表17 电能表常数换算表

4.4.2走字试验法

周期检定时,对标志完全相同的一批电能表达式,可在确定基本误差之后一起校核计度器示数。首先选用两只误差较稳定的电能表作为参照表,再将各表的同相电流线路串联,电压线路并联,加额定最大负载,当计度器末位改变不少于10个数字时,参照表与其他表的示数(通电前后示值之差)应符合式(2)要求。

5.110000

≤+?-=γγD D D i 倍基本误差限 (2)

式中D 0——两只参照表示数的平均值;

r 0——两只参照表相对误差的平均值(%);

D i ——第I 只被检电能的示数(I=1,2,3,……,n )。 4.4.3标准表法

对标志完全相同的一批电能表,可用一台标准电能表校核计度器示数。将各被检表与标准表的同相电流线路串联,电压线路并联,加额定最大负载运行一段时间。停止运行后,按式(8)计算每个被检表的误差r (%),要求r (%)不超过基本误差限。 此时,式(8)中各符号的含义为: r 0——标准表的已定系统误差;

W ’——每台被检表停止运行与运行前示值之差(kW·h ); W ——标准电能表显示的电能值(换算成kW·h )。

在此,要使标准表与被检表同步运行,运行的时间要足够长,以使得被检表计度器末位一个字(或最小分格)代表的电能值与所记录的W ’之比(%)不大于被检表等级值的1/10。 若标准电能表显示位数不够多,可用计数器记录标准表的输出脉冲数m 。

若标准表经外配电流、电压互感接入,则W 要乘以电流、电压互感器的变化K I 、K U 。

4.4.4对有分时计度(复费率)功能的电能表校核计度器示数时,还要对表中没有的分时计费时段,各选一段运行时间,在此时间内,加上额定最大负载运行,至少记录0.5 kW·h 电能量。每个时段运行结束时,时段计度器与总计度器改变量之差应满足式(3)

0W W ?-?×10a ≤2 (3)

式中:W ?——每个时段计度器的示数改变量;

W ?0——总计度器示数改变量; a ——总计度器小数位数。 4.5确定电能测量基本误差

达到通电预热时间后(预热时间按生产厂技术要求),按照表18和表19规定的负载点进行检定,有特殊需要时,可以规定与表18和表19不同的负载点。

表18 检定单相和三相(平衡负载)电能表时应调定的负载

表19 检定不平衡负载时三相电能表应调定的负载

在每一负载下,至少做两次测量,取其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如算得的相对误差等于该表基本误差的80%~120%,应再做两次测量,取这两次和前几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4.5.1用瓦秒表检定电能表

用标准数字功率表测量调定的恒定功率,同时用标准测时器测量被检表累计电能所需时间,这时间与恒定功率的乘积为实测电能值,再与被检表累计的电能值相比较,以确定被检表的相对误差。

用瓦秒法检定电能表时,标准测时器对时间的测量误差(%)应不大于标准表准确度等级的1/20。计读时间时,标准测时器应有足够多的读数,以使得由于未位改变1个字的读数误差不超过标准表准确度的1/10。

4.5.1.1定时测量法

记下在标准测定的一段时间内被检表累计的电能值,用式(4)计算相对误差r(%)。测定的时间应选得足够长,以使得被检表累计的数字不少于表20的规定。

表20 各级标准电能表累计数字

w t

P t P w γγ+???-=100' (4) 式中:γw ——标准功率表或检定装置的已定系统误差(%),不需更正时γw =0;

P ——标准功率表测得的恒定功率值(W );

T ——标准测时器测得的时间(S );

——被检表显示的电能值(J )。

当被检表显示的是所累计的高频脉冲数时式(4)中的W ’用式(5)计算。

W ’=m C H

??6

106.3 (5) 式中:m ——被检表显示的高频脉冲数;

C H ——被检表的高频脉冲常数(P H /kW·h )。

若被检表的高频脉冲常数用其他单位标注,则按表17换算。

若标准数字功率表经外配电流、电压互感器接入,则式(4)中的P 应乘以电流,电压互感器的变比K 1、K U 。

若被检表(或标准数字功率表)的倍率开关不是在×1档,则式(4)中的W ’(或P )应乘以倍率值K F 。

4.5.1.2定低频脉冲数(N )测量法

当用固定低频脉冲数(N )测量时间的瓦秒法检定时,被检表的相对误差r (%)按式(6)计算:

w r t

t t +?-=100'γ (6) 式中:w r ——标准功率表或检定装置的已定系统误差(%),不需更正时w r =0;

t ——实测时间(s ),即被检表在恒定功率下输出N 个低频脉冲时,标准测时器测定时间;

t ’——算定时间(S ),即检定被检表没有误差时,在恒定功率下输出N 个低频脉冲所需时间,按式(7)计算。

P

C N t L ??=6106.3' (7) 式中:N ——选定的低频脉冲数;

L C ——被检表的低频脉冲常数(P L / kW·h )。

若被检表的低频脉冲常数用其他单位标注,则按表17按算。

4.5.2用标准表法检定电能表

将标准表与被检表同时测定电能值相比较,以确定被检表的相对误差。

检定时,各级标准电能表(包括处于被检地位的标准表)累计的数字应不少于表20的规定。

4.5.2.1 定时比较法

在特定的一段时间t(s)内,分别记下标准表和被检表累计的电能值,用式(8)

0100'γγ+?-=w

w w (8) 式中:0γ——标准表或检定装置的已定系统误差(%),不需更正时,0γ=0;

'w ——被检表显示的电能值(J );

w ——标准表显示的电能值(J )。

若被检表累计的是高频脉冲数,则:

m C w H

??=6

106.3' (9) 式中:m ——被检表显示的高频脉冲数;

H C ——被检表的高频脉冲常数(P H / kW·h )。

若标准表累计的也是高频脉冲数,则W 值也用式(9)计算,此时,m 要换成标准表累计的高频脉冲数,H C 要换成标准表的高频脉冲常数。

若标准表经外配电流、电压互感器接入,则式(8)中的W 要乘以电流、电压互感器的变比K 1、K U 。

若标准表(被检表)的倍率开关不是在×1档,则式(8)中的W (或W ’)应乘以倍率值K F 。

4.5.2.2定低频脉冲数(N )比较法0100'γγ+?-=

w w w 当用被检表输出一定的低频脉冲数(N )停住标准表的方法时,被检表的相对误差γ(%)按式(10)计算。0100'γγ+?-=w

w w 00100γγ+?-=w

w w (10) 式中:0γ——标准表或检定装置的已定系统误差(%),不需更正时0γ=0;

W ——实测电能值,即标准表累计的电能值(J );

0w ——算定电能值,即被检表在没有误差运行下,输出N 个低频脉冲时,标准表应累计的电能值(J )按式(11)计算。

00

6

0106.3n C w ??= (11) 式中:0C ——标准表的脉冲常数(P L / kW·h ),或;

0n ——算定脉冲数,按式12计算。

U

I L K K C N C n ???=00 (12) 式中:L C ——被检表的低频脉冲常数(P L / kW·h ),对安装式表为C (P/ kW·h );

U I K K ?——标准表外接的电流、电压互感器变比,当没有外接电流、电压互感器时,I K 和U K 都等于1。

要适当地选择被检表的低频脉冲数N ,使得标准表的显示数字满足表20的规定。

4.5.2.3高频脉冲数预置法

在标准表和被检表都在连续运行的情况下,计读标准表在被检表输出N 个低频脉冲时输出高频脉冲数m ,作为实测高频脉冲数,再与算定(或预置)的高频脉冲数相比较,用式(13)计算被检表的相对误差r(%)。

00100γγ+?-=m

m m (13) 式中:0γ——标准表或检定装置的已定系统误差(%),不需正时0γ=0;

m ——实测高频脉冲数;

m 0——算定(或预置)的高频脉冲数,按式(14)计算。

U

I L H K K C N C m ???=00 (14) 式中:C HO ——标准表的高频脉冲常数(P H / kW·h );

C L ——被检表的低频脉冲常数(P H / kW·h ),对安装式表为C (P/ kW·h );

K I 、K U ——标准表外接的电流、电压互感器变比。当没有外接电流、电压互感器时,K I 和K U 都等于1。

要适当地选择被检表的低频脉冲数N 和标准表外接的互感器量程或标准表的倍率开关档,使算定(或预置)脉冲数和实测脉冲数满足表20的规定。

4.6确定电能测量标准偏差估计值

在参比电压Un 、参比频率fn 和Ib 电流下,以功率因数为1和0.5(L )两个负载点分别做不少于5次的相对误差测量,然后按式(15)计算标准偏差估计值S (%)。

∑=--=n

i i n S 1

2)(11γγ (15) 式中:n ——对每个负载点进行重复测量的次数,n ≥5;

γi ——第I 次测量得出的相对误差(%);

γ——各次测量得出的相对误差平均值(%),即:

n n

γγγγ+????++=21

4.7确定电能测量的24h 变差

被检标准电能表在确定基本误差之后关机,在实验室内放置24h ,再次测量在U n ·f n ·I b 条件下,cos φ=1和cos φ=0.5(L)两个负载点的基本误差(%).测量结果不得超过该表基本误差限,且应满足1.2.3的要求。

4.8确定8h 连续工作误差改变量

标准电能表在预热结束时测量1次基本误差,测量点为U n ,I b ,f n ,cos φ=1和cos φ=0.5(L )。以后每隔1h 测量一次基本误差,共测9次。9次测量结果应符合1.2.4的要求,且最大差值应不超过表5的规定。

4.9确定需量示值误差

具有最大需量计量功能的安装式电能表要确定需量示值误差。

确定需量示值误差的检定条件与本规程 2.1相同。确定需量示误差时应选择下列负载点: 0.1 I b ,I b ,I max ,cos φ=1.0

4.9.1用标准功率表确定需量误差

用标准功率表法确定需量误差时,在测试期间负载功率稳定度应不低于0.05%,标准表的准确度能别应不低于0.1级。

经过一个需量周期的测量,按式(16)计算需量示值误差γp (%)

1000

0?-=P P P p γ (16) 式中:P ——被检表需量示值(kW );

P 0——加在需量表上的实际功率,即标准功率表示值(kW )。

4.9.2用标准电能表法确定需量示值误差

用标准电能表确定需量误差时,在测试期间对负载功率稳定度的要求和对标准电能表准确度级别的要求与用标准电能表法确定电能计量基本误差时相同。

记录下在一个需量周期内标准电能表累计的电能值W (kW ·h ),用式(17)确定实际功率P 0,再用式(16)计算需量示值误差p γ(%)。

??

????-??=10016000b U

I T K K W P γ (17) 式中:T 0——实测的需量周期(min );

W ——实测电能值(kW ·h ),即标准电能表累计的电能值;

K I ——标准电流互感器额定变比;

K U ——标准电压互感器额定变比;

γb ——标准电能表或检定装置已定系统误差(%),不修正时γb =0。

若标准电能表累计的是脉冲数,则用式(18)计算实际功率P 0,再用式(16)计算需量示值误差γp (%)。

??

????-??=100160000b U

I T C K K m P γ (18) 式中:m ——标准电能表累计的脉冲数;

C 0——标准电能表常数(P H / kW ·h );

其它符号与式(17)意义相同。

4.10 确定需量周期误差

在U n ·I b ·f n ·cos φ=1.0的条件下,当需量周期开始启动标准测时器,需量周期结束时停住标准测时器,用式(19)计算需量周期误差γT ,γT 应不大于1%。

0t t t T -=γ (19) 式中:t ——选定的需量周期(S );

t 0——实测需量周期(S ),即标准测时器测得的需量周期。

4.11确日计时误差和时段投切误差

4.11.1确定日计时误差

将晶控时间开关的时基频率检测孔(或端钮)与计时误差等于(或优于)0.05s/d 的日差测试仪(电子表校表仪)的输入端相连,通电预热1h 后开始测量时间,重复测量10次,每次测量时间1min ,取10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即得瞬时日计时误差。

无日差测试仪表时,可将晶控时间开关连续运行72h 。根据电台报时声,每隔24h 测量1次计时误差,取3次计时误差作为日计时误差。

还可用标准时钟或频率准确度不低于2×10-7/s 的电子计数器(数字频率计)确定日计时误差。

4.11.2测定时段抽切误差

在预置时段内用标准时钟或电台报时所得实际时间0t ,与时段起始(或终止)时间t 比较,即得时段投切误差:

JJG315-1983直流数字电压表试行检定规程(doc 19页)

JJG315-1983直流数字电压表试行检定规程(doc 19页)

一、前言 二、检定的技术要求和检定条件 三、误差的检定方法 四、其它项目的检定和测试 附录 打印 刷新 直流数字电压表试行检定规程Verification Regulation of DC Digital Voltmeter JJG 315—83 本检定规程经国家计量局于1983年4月19日批准,并自1984年3月1日起施行。 归口单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起草单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本规程技术条文由起草负责解释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冯占岭(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参加起草人:魏德生(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张春弟(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郝家平(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1.1 周期检定 这是一般精密仪表的例行检定。一般在标准条件下进行的周期检定内容应包括:基本误差、稳定误差、线性误差、分辨力、显示能力、输入电阻、零电流以及串、共模干扰抑制比等技术指标,周期检定的DC—DVM要给予定级。 1.2 修理检定 这是对损坏的DVM修复后,为了保证仪器使用的可靠性,应按周期检定的项目进行一次检查,也可根据修理情况,增加一些必要的检定内容。 1.3 验收检定 是对接受的新仪器(包括进口DVM)的检验工作。它比周期检定项目要多些,如温度系数、电源变化的影响、绝缘电阻、耐压试验、测量速度、响应时间、信息输出等技术指标。 出厂检定、定型鉴定等可按验收检定中规定的项目进行。 2 外观和通电检查 为了确定仪器能否正常工作,检定前应对仪器本身进行外观和通电检查。 2.1 外观检查 2.1.1 外形结构完好,面板指示、读数机构、制造厂、仪表编号、型号等均应有明确标记。2.1.2 仪器外露件是否有松动、机械损坏等;仪器附件、输入线、电源线、接地端是否齐全;

JJG596-1999电子式电能表检定规程

电子式电能表检定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新和产、使用中和修理后,额定频率为50Hz或60Hz,利用电子元(器)件的特性测量交流有功电能量的电子式电能表(以下简称电能表)的检定。这些电能表包括标准电能表和安装式电能表。 本规程不适用于感应式电能表的检定。 1技术要求 1.1外观 受检电能表上的标志应符合国家标准或有关技术标准的规定,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厂名;计量器具许可证纺编号;出厂编号;准确度等级;脉冲常数;额定电压;基本电流及额定最大值。 1.2基本误差 1基本误差以相对误差的百分数表示。在本规程2.1规定的条件下,电能表的基本误差极限值(简称基本误差限)不得超过表1至表4的规定。

表4 不平衡负载时三相安装式电能表的基本误差限 1.2.2在检定周期内,电能表的基本误差值不得超过表1至表4的规定。标准电能表在检定周期内基本误差改变量的绝对值不得超过基本误差限的绝对值。 1.2.3标准电能表在24h内的基本误差改变量的绝对值不得超过基本误差限绝对值的1/5。 1.2.4从预热时间结束算起,标准电能表连续工作8h,基本误差不得超过基本误差限,且基本误差改变量的绝对值不得超过表5的规定。 表5 标准电能表连续工作8h的允许基本误差改变量 1.3输出与显示 1标准电能表应具有(配有)电能值或高频脉冲数的显示,也可有高频和低频脉冲输出。高、低频脉冲均应为一定幅值的矩形波,要给出高频和

低频脉冲输出的脉冲常数C H(P H/kW·h)和C L(P L/kW·h),并要使显示与脉冲输出所代表的电能值一致。 1各级标准电能表,在输入为额定功率时,高频脉冲频率F H(Hz)不得低于表6的规定。 表6 标准电能表在额定输入功率下的高频脉冲频率F H值 1.3.1.2各级标准电能表显示位数和显示其被检表误差的分辨率不得少于表7的规定。 表7 标准电能表显示器的显示位数和显示其被检表误差的分辨 率 1.3.2安装式电能表应具有电能值(kW·h)显示,并应有供测量误差的脉冲输出。要给出脉冲常数C(P/ kW·h)。要使显示与输出脉冲的关系与铭牌上的标志一致。 1.3.3电能表显示器要能够复零。当为自动复零(或自动转换显示内容)时,每个量值的显示时间不得少于3s。 注:P H——标准电能表的高频脉冲; P L——标准电能表的低频脉冲; P——安装式电能表的脉冲。 1.4控制 在标准电能表中(或显示器中)应有接收控制脉冲(时间脉冲和电能脉冲)的功能,以控制累计电能的启动和停止。 1.5启动、潜动和停止 1在参比电压、参比频率及功率因数为1的条件下,在负载电流不超过

电流表电压表及功率表检定规程

电流表电压表及功率表检定规程 Verification Regulation of Amperemetor Voltmetor and Wattmetor 本检定规程经国家计量总局于1982年6月30日批准,并自1983年12月1日起施行。 归口单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起草单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分院 主要起草人:乔玉文杨静贞王景元 本规程技术条文由起草单位负责解释。 电流表电压表及功率表检定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新生产的、使用中及修理后的直流和交流(频率为10~20000Hz)电流表、电压表和功率表,以及进行电流、电压和功率测量的复用表(以下简称为仪表)的检定。 本规程不适用于自动记录式仪表、数字式仪表、电子式仪表、平均值和峰值电压表及低功率因数功率表。 一、主要技术要求 (一)基本误差 1 仪表的基本误差在标度尺工作部分的所有分度线上不应超过表1中的规定。 表1 基本误差的表示方法: 1.1 单向标度尺的仪表--以标度尺工作部分上限的百分数表示。 即: 式中:γm--仪表的基本误差; Δ--最大绝对误差;

Am--仪表的上限值; A--仪表示值; A0--仪表的实际值。 1.2 双向标度尺的仪表--以标度尺工作部分两上限绝对值之和的百分数表示。 式中:-Am--仪表负向上限; +Am--仪表正向上限; 其它同前。 (二)升降变差及指示器不回零位 2 能耐受机械作用的仪表,微型和小型仪表,用直流进行检定的电磁系及铁磁电动系仪表,其指示值的升降变差不应超过其允许的基本误差绝对值的1.5倍。 其它仪表指示值的升降变差不应超过基本误差的绝对值。 3 具有机械反作用力矩的仪表,当将指示器自终点分度线平稳地逐渐减小至零时,指示器不回机械零位值不应超过如下规定: 3.1 能耐受机械作用的仪表、微型和小型仪表,标度尺角度大于120°的仪表和张丝式仪表用公式(3)确定不回机械零位γ(mm)之值: 式中:K--仪表的准确度等级; L--标度尺的长度(mm)。 3.2 其它仪表--按(3)式所确定数值的一半。 (三)倾斜影响 4 当仪表自规定的工作位置向任一方向倾斜(不大于表2所规定的角度)时,其指示值的改变不应超过表1中的规定值。指示值改变的表示方法与基本误差表示方法相同。 如仪表上未注明工作位置时,则在垂直与水平两个位置都应符合本条要求。 本条不适用于装有水准器的仪表。

多功能电能表常用术语

常用术语 1.年时区数 电能表最多能运行的时区。如果年时区数小于已编程的年时区,则电能表只运行前面几 (如年时区数为2,则运行前2个时区)。年时区数编为0,则电能表只运行第一个时区 2.年时区数最大不超过4。 3.日时段表数 电能表最多能运行的日时段表号。如果日时段表数设为3,则电表的第4和第5日时段表 即使某个时区的日时段表号被设为4,该时区会按第3日时段表的时段运行,而不会按 4日时段表的时段运行。如日时段表数编为0,则电表只运行第1日时段表。日时段表数最 5。 .日时段数 .公共假日 一般指国家规定的假日,如1月1日、5月1日等,用户可设置。 .公共假日日期及日时段表号 设定一年中的公共假日日期及采用的日时段表号,不同的公共假日可采用不同的日时段 .周休日 一般指一周内规定的休息日。由周休日状态字来设定每周的工作日和休息日。 .周休日采用的日时段表号 电能表每天最多能运行的日时段。最大不超过10。如果日时段数设为4,则每个日时段 5~10时段的时间电表将视作无效,只有前4个时段的时间有效。如设为0,则电表只 .日时段表号 编程时用来表示电表运行在第几日时段表,用1、2、3、4、5表示。如时区的日时段表 0,则电表固定为第1日时段表。 .费率数 电能表最多能切换的费率号数。其值最大不超过4。若费率数设为3,则只有T1、T2、 有效,而会将T4默认为T3费率,若费率数设为2,则只有T1、T2有效,T3、T4都将被默

T2费率,依此类推。如为0,则电表不论在哪个日时段,只运行费率1。 .费率号 编程时用来表示电表运行在何种费率,用1、2、3、4表示。通常1代表尖费率,2代表峰 3代表平费率,4代表谷费率。 .公共假日数 电能表一年中能运行在公共假日状态下的最大天数(不包括春节期间)。如为0,表示公 12。 按需要设定休息日采用的日时段表号。 .春节三天采用的日时段表号 指中国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三天采用的日时段表号。 .循显时间 电能表轮显显示的总时间。在此期间,所有轮显项逐项轮显,当编设的轮显项显示完一 电表将从头开始继续轮显,直到循显时间已到,电表将进入停显状态。如果这个时间 0,则电能表将作60秒处理。 .停显时间 电能表停止显示的时间。经过这个时间后,电能表将再次进入轮显状态,并紧接着停显 0,则电能表不停显。 .轮显时间 轮显时每一项数据的显示时间。如果这个时间被设为0,则电能表将作3秒处理。 .轮显方式 可根据需要,选择按厂家固定方式轮显或按用户自己设定的参数轮显。 .轮显内容编码 用户根据需要编设的轮显内容的编码。 .按键显示功能 按键显示功能是指通过按动面板上的显示按钮,电表按预先设置的键显编码内容显示数 60秒, 电表则显示下一项数据,若再无按键操作,60秒后电表将自动退出键 .轮显内容编码 用户根据需要编设的键显内容的编码。 .事件记录 失压事件记录、失流事件记录、停电来电事件记录、电压合格率记录、六类负荷曲线记 .最大需量清零,数据清零

GDDO-20A交直流电表变送器校验装置

GDDO-20A交直流电表·变送器校验装置一、概述 本装置是按照国家检定规程JJG126-95《交流电量变换为直流电量电工测量变送器检定规程》、JJG124-2005《电流表、电压表、功率表和电阻表检定规程》、JJG307-2006《机电式电能表检定规程》的要求而设计的三相0.05级表源一体化装置。装置中表的核心技术是由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和16位高速模数转换器组成的高精度工频交流采集器;源的信号部分也是用DSP和16位高速数模转换器组成的可控制的正弦波、畸变波信号源。 装置模拟量输入的量程,充分考虑了GB/T13729-92、DL/T630-1997和JJG126-95规程中所有的优先和非优先采用值。装置具有精度高、工作稳定可靠、操作方便灵活等特点。显示器采用6.5英寸TFT彩色液晶屏,图表字符显示清晰亮丽。 二、主要功能特点 1.可自动检验电测量变送器的基本误差,电压、电流、波形、功率因数等影响量引起的改变量,变送器输出直流电压(电流)中的纹波含量和响应时间等。 2.可半自动校验多种指示仪表(含指针式和数字式)。 3. 可生成含有2~31次谐波的畸变波,谐波个数、次数、幅度以及谐波对基波的相位均可程控。 4.在测量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时,其准确度为0.05级;由于装置内设有高于60kHz工作频率的数字/频率转换器(DFC)和多个电流量程,所

以在测量电能时的准确度也能保证为0.05级。因此,本装置实为一台融电测量变送器、交直流电表、电能表三大检测功能为一体的高精度、高稳定度的标准装置(也可按其中部分检测功能生产供货)。 5.设有RS-232接口。通过上位机软件,由PC控制本装置可进行自动或手动检验,并对结果进行处理和管理。 6.设有大容量的非易失性存贮器,可存贮300块检测原始数据,以供查阅和上传。 三、主要技术参数 1. 工频交流输出 ·电压量程50V、100V、200V、400V、600V(800V可选),每相最大输出容量20VA; ·电流量程0.5、1、2.5、5、10、20A,每相最大输出容量20VA;·电压调节范围0~130%,调节细度5×10; ·电流调节范围0~130%,调节细度5×10; ·电压、电流及功率输出稳定度≤0.01%/60s(峰-峰值); ·电压、电流波形失真度≤0.3%; ·频率范围45~65Hz,调节细度0.001Hz; ·相位范围0~359.99°,调节细度0.01°; ·谐波2~31次,幅度0~20%,相位细度0.01°·N (N为谐波次数)。 2. 直流输出 ·电压量程75mV、75、150、300、500、1000V,最大输出容量20W;

多功能电表的使用方法

万用表是用来测量交直流电压、电阻、直流电流等的仪表。是电工和无线电制作的必备工具。 初看起来万用表很复杂,实际上它是由电流表(俗称表头)、刻度盘、量程选择开关、表笔等组成。使用时如果把量程选择开关指向直流电流范围时,电流表M 并接一些分流电阻来实现扩大量程之目的,使它成为一个具有几个大小不同量程的电流表。测量结果要看刻度盘上直流电流刻度来读数。通常刻度盘上第二行为电流刻度。同样,如果量程选择开关指向直流电压范围时,表头串接另外一些电阻(用串联电阻分压的原理,使它成为一个多程量的电压表)。读数要看刻度盘上直流电压刻度。大多数的万用表电压和电流合用一刻度。如果在测量直流电压的电路中接入一个整流器,便可测交流电压了。测电阻的原理与测直流电压相仿,只是测试时还须加一组电池。选择开关指向电阻范围时,刻度盘上找第一行电阻专用刻度读数即可。 万用表的型号很多,但其基本使用方法是相同的。现以MF30型万用表为例,介绍它的使用方法。使用前的准备第一,使用万用表之前,必须熟悉量程选择开关的作用。明确要测什么?怎样去测?然后将量程选择开关拨在需要测试档的位置。切不可弄错档位。例如:测量电压时误将选择开关拨在电流或电阻档时,容易把表头烧坏。第二,使用前观察一下表针是否指在零位。如果不指零位,可用螺丝刀调节表头上机械调零螺丝,使表针回零(一般不必每次都调)。红表笔要插入正极插口,黑表笔要插入负极插口。 电压的测量将量程选择开关的尖头对准标有V的五档范围内。若是测交流电压则应指向V处。依此类推,如果要改测电阻,开关应指向Ω档范围。测电流应指向mA或UA。测量电压时,要把电表表笔并接在被测电路上。根据被测电路的大约数值,选择一个合适的量程位置。干电池每节最大值为1.5V,所以可放在5V量程档。这时在面板上表针满刻度读数的500应作5来读数。即缩小100倍。如果表针指在300刻度处,则读为3V。注意量程开关尖头所指数值即为表头上表针满刻度读数的对应值,读表时只要据此折算,即可读出实值。除了电阻档外,量程开关所有档均按此方法读测量结果。在实际测量中,遇到不能确定被测电压的大约数值时,可以把开关先拨到最大量程档,再逐档减小量程到合适的位置。测量直流电压时应注意正、负极性,若表笔接反了,表针会反打。如果不知遭电路正负极性,可以把万田表量程放在最大档,在被测电路上很快试一下,看笔针怎么偏转,就可以判断出正、负极性, 测220V交流电。把量程开关拨到交流500V档。这时满刻度为500V,读数按照刻度1:1来读。将两表笔插入供电插座内,表针所指刻度处即为测得的电压值。测量交流电压时,表笔没有正负之分。 指针表和数字表的选用: 1、指针表读取精度较差,但指针摆动的过程比较直观,其摆动速度幅度有时也能比较客观地反映了被测量的大小(比如测电视机数据总线(SDL)在传送数据时的轻微抖动);数字表读数直观,但数字变化的过程看起来很杂乱,不太容易观看。 2、指针表内一般有两块电池,一块低电压的1.5V,一块是高电压的9V或15V,其黑表笔相对红表笔来说是正端。数字表则常用一块6V或9V的电池。在电阻

直流电能表检定装置检定规程

直流电能表检定装置检定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直流电能表检定装置(以下简称装置)的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查。 2 引用文件 本规程引用下列文件: JJG 842-2017 电子式直流电能表检定规程 GB/T 33708-2017 静止式直流电能表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程;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程。 3 术语 3.1 纹波 在直流电压或电流中,叠加在直流上的交流分量。纹波的大小通常采用有效值或峰值来表示,本规程采用有效值表示。 3.3 纹波系数 输出纹波电压(电流)的有效值与输出直流电压(电流)之比,通常采用百分比(%)表示。 4 概述 装置用于直流电能表的检定,是向被检电能表提供并测量电能的器具的组合。通常,装置由电能测量标准器(标准电能表、功率表、电能变换器)或电能测量电路、量限扩展电路、电量监视电路(或仪表),辅助测量电路和通讯接口、以及电能输出电路组成。 装置按被检电能表电流接入方式可分为电流直接接入式、电压输入型电流间接接入式和两者兼具三种类型。 5 计量性能要求 5.1输出电压误差

输出电压误差是指在参比条件下装置输出电压的测量误差,由试验确定并用相对误差表示。各等级装置的输出电压误差不应超过表1的规定。如装置采用多路电压隔离输出,则每路输出电压误差均应满足要求。 5.2输出电流误差 输出电流误差是指在参比条件下装置输出电流的测量误差,由试验确定并用相对误差表示。各等级装置的输出电流误差不应超过表2的规定。 当装置兼具电流直接接入式、电压输入型电流间接接入式时,需分别对直接输出的电流和以电压信号输出的电流进行测量。 表1 装置输出电压的最大允许误差(%) 表2 装置输出电流的最大允许误差(%) 5.3 电能基本误差 5.3.l 电能基本误差是指装置在参比条件下对电能的测量误差,由试验确定并用相对误差表示。 5.3.2 装置的准确度等级按电能测量的准确度等级划分。 表3装置的最大允许误差(%) 5.3.3 各等级装置的电能基本误差不应超过表3的规定。 5.4 装置的测量重复性

电子式电能表测试方法

电子式电能表测试方法 ◆测试目的:检验电子式电能表各项指标、性能是否满足有关国标的要求以及 各电能表设计输出的正确性 ◆测试依据: 0.2S级和0.5S级静止式交流有功: GB/T 17883-1999 1级和2级静止式交流有功电能表 GB/T 17215-2002 电子式电能表检定规程 JJG 596-1999 多功能电能表 DL/T 614-1997 开发部开发设计输出文件 (注:上述所列国标、行标为当前有效版本;如有更新,当以最新版本 为参考依椐) ◆适用范围:单、三相电子式电能表 ◆测试内容: 1.准确度试验: 1.1基本误差测试: 1.1.1.试验设备:CL3000D型电能表检定装置 1.1.2技术条件:各等级电能表的电流范围和误差要求 表1 0.2S、0.5S级表百分数误差限(电压=Un)

1.1.3. 试验方法:电能表比较法 a. 双击“尼米兹航母”软件 b. 检验员登录界面:设置最大允许电压、电流值; c. 主菜单界面:设置表型、接入法、额定电压、电流规格、表常数、计量 等级、出厂编号; d. 误差检定界面:制定误差检定方案→开始检定。 1.1.4.判定准则:所测得各电流点误差必须在上表误差值的60%范围内(内控) 注:如果电表按两个方向测量电量,则表1、表2适用于每个方向。 1.2.起动试验: 1.2.1.试验设备:CL3000D 型电能表检定装置 1.2.2.试验方法: a. 在误差检定界面,按表3所列各等级电表起动电流值设置起动电流 b. 由软件自动计算起动时间→开始。 表3 起动电流 1.2.3.判定准则:在起动时间内,仪表应能起动并连续记录。 注:1. 如果电表按两个方向测量电量(正向、反向),则本试验适用于每个 方向(反向试验时,将电流线反接至校表台) 2.对于具有双回路计量功能的仪表(零线及火线),应分别进行上述试验。 1.3潜动试验: 1.3.1 试验设备:CL3000D 型电能表检定装置 1.3.2 试验方法: a. 电压回路加115%的额定电压 b. 电流回路开路 c. 按下列各式计算最短潜动试验时间: ◆ 0.2S 、0.5S 级电子式有功表: Δt = 20 [min]1000 60Q P k ?? (式中,k 为脉冲常数,P Q 为起动功率)

黑龙江省地方计量检定规程

黑龙江省地方计量检定规程 JJG(黑)005—2017 使用中电子式交流电能表 Electrical Energy Meters of AC Power in Service (报批稿) 20XX-XX-XX 发布 20XX-XX-XX 实施黑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使用中电子式交流电能表 检定规程 JJG(黑)005—2017 Verification Regulation of Electrical Energy Meters of AC Power in Service 归口单位:黑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主要起草单位:黑龙江省计量检定测试院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齐齐哈尔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测中心 黑龙江省电能计量中心 黑龙江省电能计量中心牡丹江部 参加起草单位:哈尔滨市计量检定测试院 本规程委托黑龙江省计量检定测试院解释。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 刘宇(黑龙江省计量检定测试院) 曹宏宇(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宫游(黑龙江省电能计量中心) 宋殿学(齐齐哈尔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测中心) 刁培忠(黑龙江省电能计量中心牡丹江部) 刘丹(齐齐哈尔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测中心)参加起草人: 李新辉 焦承安 杨迪(哈尔滨市计量检定测试院)

本规程技术评审专家: 姓名单位职称 王瑄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 梁浩黑龙江省计量检定测试院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张华玉齐齐哈尔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测中心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关文举哈尔滨电工仪表研究所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 陈闻新哈尔滨电工仪表研究所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

目录 引言 (Ⅱ) 1 范围 (1) 2 引用文件 (1) 3 概述 (1) 4 计量性能要求 (1) 4.1 基本误差 (1) 4.2 潜动 (1) 4.3 起动 (2) 4.4 时钟日计时误差 (2) 4.5 电能表批的极限质量水平 (2) 5 通用技术要求 (3) 5.1 信息 (3) 5.2 外观 (3) 6 计量器具控制 (3) 6.1 检定条件 (3) 6.2 其他影响量 (3) 6.3 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 (3) 6.4 检定项目 (4) 6.5 检定方法 (4) 6.6 检定结果处理和检定周期 (10) 附录 A 检定证书/检定结果通知书检定结果页式样(第3页) (12)

计量检定规程电学部分

JJG 47~1990 抖晃仪检定规程 JJG 48~1990 硅单晶电阻率标准样片检定规程 JJG 64~1990 超低频信号发生器检定规程 JJG 66~1990 高频电容损耗标准试行检定规程 JJG 69~1990 高频Q标准线圈试行检定规程 JJG 120~1990 波形监视器检定规程 JJG 121~1990 视频杂波测试仪检定规程 JJG 122~1986 DO6型精密有效值电压表检定规程 JJG 123~1988 直流电位差计检定规程 JJG 124~1993 电流表、电压表、功率表及电阻表检定规程 JJG 125~1986 直流电桥检定规程 JJG 126~1995 交流电量变换为直流电量电工测量变送器检定规程JJG 127~1986 HP4191A型高频阻抗分析仪试行检定规程 JJG 137~1986 CC-6型小电容测量仪检定规程 JJG 138~1986 CCJ-IC型精密电容测量仪检定规程 JJG 153~1996 标准电池检定规程 JJG 163~1991 电容工作基准检定规程 JJG 166~1993 直流电阻器检定规程 JJG 169~1993 互感器效验仪检定规程 JJG 173~1986 XFC-6A型标准信号发生器检定规程 JJG 183~1992 标准电容器检定规程 JJG 183~1992 标准电容器检定规程

JJG 218~1991 电感工作基准检定规程 JJG 230~1980 XFD-7A型低频信号发生器试行检定规程 JJG 242~1995 特斯拉计检定规程 JJG244-2003 感应分压器检定规程 JJG 250~1990 电子电压表检定规程 JJG 251~1997 失真度测量仪检定规程 JJG 252~1981 RS-2及RS-3型校准接收机检定规程 JJG 253~1981 用Д1-2型衰减标准装置检定衰减器检定规程JJG 254~1990 补偿式电压表检定规程 JJG 255~1981 三厘米波导热敏电阻座检定规程 JJG 256~1981 DYB-2型电子管电压表检定仪检定规程 JJG 262~1996 模拟示波器检定规程 JJG 278~2002 示波器校准仪检定规程 JJG 279~1981 WFG-IB型高频微伏表检定规程 JJG 280~1981 M4-1(MTO-1)型标准热敏电阻桥检定规程JJG 281~1981 波导测量线检定规程 JJG 282~1981 同轴热电薄膜功率座检定规程 JJG 303~1982 频偏测量仪检定规程 JJG 307~1988 交流电能表(电度表)检定规程 JJG 308~1983 超高频毫伏表检定规程 JJG 313~1994 测量用电流互感器检定规程 JJG 314~1994 测量用电压互感器检定规程

直流数字电压表试行检定规程

直流数字电压表试行检定规程 直流数字电压表试行检定规程 Verification Regulation of CD Digital Voltmeter 本检定规程经国家计量局于1983年4月19日批准,并自1984年3月1日起施行。 归口单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起草单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本规程技术条文由起草单位负责解释。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 冯占岭(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参加起草人: 魏德生(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张春弟(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郄家平(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直流数字电压表试行检定规程 一、前言 本规程适用于新生产的、使用中和修理后的直流数字电压表(DC-DVM),以及数字多用表和数字面板表中的直流电压测量部分的检定。本规程还适用于在将一些物理量变换为直流电压而进行数字测量的某些测量仪表,以及模/数变换器(A/D变换器)某些有关部分的检定。 随着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使用,高性能的数字电压表(DVM)正被陆续普及。DC-DVM是DVM 和数字仪表的主体和基本部分,鉴于这种状况,首先将DC-DVM的检定方法统一起来,逐步做到制造和使用两者的合理性,是制订本规程的基本出发点。 二、检定的技术要求和检定条件 1 检定概述 DC-DVM是高准确度仪表,为了正确使用并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一致,必须对各种DC-DVM进行检定。检定工作可分以下三种情况: 1.1 周期检定 这是一般精密仪表的例行检定。一般在标准条件下进行的周期检定内容应包括:基本误差、稳定误差、线性误差、分辨力、显示能力、输入电阻、零电流以及串、共模干扰抑制比等技术指标,周期检定的DC-DVM要给予定级。 1.2 修理检定 这是对损坏的DVM修复后,为了保证仪器使用的可靠性,应按周期检定的项目进行一次检查。也可根据修理情况,增加一些必要的检定内容。

电能表检定装置检定规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电能表检定装置检定规程 DL460-92 本标准许达用于使用中供检定0.1级以下等级的交流电能表用检定装置(以下简称装置)的检定,也适用于新购置和修理后装置的验收试验。 1技术要求 1.1装置允许的测量误差 1.1.1装置的测量误差是指在参比条件下装置输出电能的误差。以百分数表示的装置允许的测量误差不应超过表1的规定。 表1以百分数表示的装置允许的测量误差 注:1)角是指加在工作标准表相应工作元件上的电流和电压之间的相位角; 2)sin和sin适用于检定无功电能表的装置; 3)0.6级装置仅适用于使用中的装置。 1.1.2具有多种接线方式或多个量程的装置,允许按不同的接线方式或量程(三相三线、三线四线,有功、无功)分别确定其准确度等级。装置的准确度等级应按使用中最高准确度等级来表示。 1.2装置允许的标准偏差估计值 装置在常用量限,对被测量能量要进行不少于10次(对0.05、0.03级装置)、5次9对0.1级及以下等有的装置)的重复测量,装置允许的标准偏差估计值S应不超过表2的规定。

1.3标准器 1.3.1工作标准表 1.3.1.1装置中配套使用的工作标准表的准确度等级应不低于表3的规定。 1.3.1.2装置中配套使用的标准电能表和标准功率表,允许按装置中固定使用的最限负载功率范围决定的基本误差确定其准确度等级。 1.3.2标准互感器 表2装置允许的标准偏差估计值S 表3装置中配套使用的工作标准表的准确度等级 1.3. 2.1装置中配套使用的标准电压、电流互感器的准确度等级应满足表4 的规定。 表4装置中配套使用的标准电压、电流互感器准确度等级

HG5080C交直流电表校验装置

产品名称:HG5080C交直流电表校验装置 产品类型:HG30系列多功能标准源> HG5080C交直流电表校验装置 产品品牌:华光高科 98000 HG5080C,交直流电表校验装置,电度表校验仪,多功能校验仪,电能表校验仪,功率表校验仪,三相交直流标准源,三相标准源,三相标准功率源 A:产品概述 华光高科HG5080C交直流电表校验装置是按照检定规程JJG124-2005《电流表、电压表、功率表和电阻表检定规程》、JJG 307-2006等的要求而设计的三相0.05级表源一体化装置。本装置中表的核心技术用的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和16位高速模数转换器组成的高精度工频交流采集器;源的信号部分用的是DSP和16位高速数模转换器组成可控制的正弦波、畸变波信号源。HG5080C装置具有精度高、工作稳定可靠、操作方便灵活等特点。 B:主要功能及特点 1 可半自动或手动检验电力系统中各种工频电表(电压表、电流表、功率表、频率表、功率因数表、相位表)的基本误差,电压、电流、波形、功率因数等影响量引起的改变量等。 2 电源部分可生成具有2~31次谐波的畸变波,谐波个数、次数、幅度以及谐波对基波的相位均可程控。 3 功放的工作频带为40H Z~1kH Z,有良好的线性。电流功放为恒流源,电压功放为恒压源。由于重量轻,本装置更适合于现场校验使用。 4 设有RS-232接口。通过上位机软件(选件),由计算机控制本装置可进行自动或手动检验,并对结果进行处理和管理。 5 设有大容量的非易失性存贮器,可存贮300块被检仪表的检测原始数据,以供查阅和上传。 6 可按电能表检测负荷点或自选点进行电能表校验。 C:主要技术指标 1 交流电压量程50V、100V、200V、400V、800V 最大输出容量20VA; 2 交流电流量程0.5A、1A 、2.5A、5A、10A、20A最大输出容量20VA; 3 交流电压、电流调节范围0~120% FS(800V量程0~105% FS),调节细度5×10-5; 4 工频交流电压、电流准确度0.05% FS; 5 有功功率(50V~400V)准确度0.05% FS; 6 无功功率(50V~400V)准确度 0.1% FS; 7 电流对同名相电压的相位准确度0.050; 8 频率调节范围45~65H Z,调节细度0.001H Z,调定值准确度5×10-5;

电能表现场校验装置通用技术规范

电能表现场校验装置通用技术规范

本规范对应的专用技术规范目录 电能表现场校验装置采购标准技术规范使用说明 1、本标准技术规范分为通用部分、专用部分。 2、项目单位根据需求选择所需设备的技术规范,技术规范通用部分条款及专用部分固化的参数原则上不能更改。 3、项目单位应按实际要求填写“项目需求部分”。如确实需要改动以下部分,项目单位应填写技术规范专用部分中表4“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并加盖该网、省公司物资部(招投标管理中心)公章,与辅助说明文件随招标计划一起提交至招标文件审查会: ①改动通用部分条款及专用部分固化的参数; ②项目单位要求值超出标准技术参数值; ③需要修正污秽、温度、海拔等条件。 经标书审查会同意后,对专用部分的修改形成表4“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放入专用部分中,随招标文件同时发出并视为有效,否则将视为无差异。 4、技术规范的页面、标题、标准参数值等均为统一格式,不得随意更改。 5、技术规范专用部分由项目单位根据工程情况编写,其中带“××”的文字和技术参数及“项目单位填写”的部分由各项目单位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需要必须全面认真填写;空白部分的参数根据需要选择填写;表格中带下划线的技术参数由项目单位和设计院根据工程具体情况更改,不带下划线的技术参数为固化技术参数,技术规范专用部分技术参数表中项目单位与投标人均不需要填写的部分栏目,项目单位应以“—”表示。 6、投标人应逐项响应技术规范专用部分中相应内容。填写投标人响应部分,应严格按技术规范专用部分的“招标人要求值”一栏填写相应的投标人响应部分的表格。投标人填写技术参数和性能要求响应表时,如有偏差除填写“表5 投标人技术偏差表”外,必要时应提供相应试验报告。 7、货物需求一览表中货物数量各项目单位和设计院必须填写,如不能确定准确数量,可以填写估算数量。

电流表电压表功率表及电阻表检定规程

电流表电压表功率表及电阻表检定规程 1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新制造、使用中及修理后的直接作用模拟指示直流和交流(频率 40Hz~10kHz) 电流表、电压表、功率表和电阻表(电阻1Ω~1MΩ)以及测量电流、电压及电阻的万用表(以下均 简称仪表)的检定。 本规程不适用于自动记录式仪表、数字式仪表、电子式仪表、平均值和峰值电压表、低功率因素 表、泄漏电流表及电压高于600V的静电电压表的检定。 2引用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124---2005 3计量性能要求 3.1准确度等级 仪表的准确度等级及最大允许误差(即引用误差)应符合表1规定。 表1 准确度等级及最大允许误差 3.2 3.2.1仪表的基本误差在标度尺测量范围(有效范围)内所有分度线上不应超过表1中规定的最大 允许误差。 仪表的基本误差以引用误差表示,按(1)式计算。 式中:X——仪表的指示值; Xo——被测量的实际值; X N——引用值(各类仪表的引用值由附录1给出)。 3.2.2升降变差 仪表的升降变差不应超过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按(2)式计算。 式中:X01和X02分别为某点被测量的上升和下降的实际值,X N的含义与公式(1)中的相同。 3.3偏离零位 对在标度尺上有零分度线的仪表,应进行断电回零试验。 3.3.1在仪表测量范围上限通电30s,迅速减小被测量至零,断电15s内,用标度尺长度的百分数表 示,指示器偏离零位分度线不应超过最大允许误差的50%。 3.3.2对功率表还要进行只有电压线路通电,指示器偏离零分度线的试验,其改变量不应超过最大 允许误差的100%。 3.3.3 对电阻表偏离零位没有要求。 3.4 位置影响

三相电子式多功能电能表

NS-DSSD/DTSD 型三相电子式多功能电能表 产品简介 保定市新思达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1 概述 1.1 产品特点及用途 NS-DSSD/DTSD型三相电子式多功能电能表是采用先进的电能计量专用芯片,将有功、无功计量与成熟的多费率技术相结合设计而成,应用数字采样处理技术及SMT工艺,根据中国实际用电状况所设计、制造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电能仪表。 本产品可计量正反向有功电能和无功电能,测量有功、无功及各费率的最大需量。具有4个费率、10个时段、4个时区、5个日时段表,可实现失压、失流、清需、编程等多种事件记录及负荷曲线记录,并具有电能脉冲输出、时钟信号输出等功能。 本产品可广泛用于电厂、变电站、各企事业单位的电能综合计量和管理,尤其适合于用电改造对用户提出的多费率、有无功计量的要求。 1.2 产品标准 其产品性能指标符合GB/T 17215.321-2008《1级和2级静止式交流有功电能表》、GB/T 17215.323-2008《2级和3级静止式交流无功电度表》国家标准和GB/T 17215.301-2007《多功能电能表》标准中的各项技术要求。通讯规约符合DL/T 645-1997《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和用户要求的特殊规约。 1.3 规格型号 1.4 系列产品功能列表 DSSD/DTSD型三相电子式多功能电能表可按用户不同需求配置不同的功能(见下表),例如可作为有无功组合表、有功复费率、简易多功能、多功能等使用。 具体通过不同的硬件配置和产品版本号来实现。

2 (●代表:具有此项功能;○代表:可选功能)

停电红外唤醒功能● 2.1 工作原理 图1 工作原理图 电流信号Ia、Ib、Ic经过电流互感器,电压信号Ua、Ub、Uc经过电阻分压分别送入AD计量芯片,通过计量芯片得到有功、无功、电压、电流原始数据。然后微处理器按特定的算法对原始数据进行转换、补偿算出电能、需量、功率等数据。同时微处理器根据设定的时区、时段、费率实现多费率计量。微处理器将最终处理的数据送存储器保存,并可通过LCD显示器进行显示。有功和无功电能脉冲可以通过发光二极管或测试脉冲输出。所有电表内部的数据都可以使用掌机或PC后台通过RS485和红外接口进行读取。 2.2 外形图 图2 电能表外形图 3 技术指标 电气参数 4 正常工作电压0.9Un~1.1Un 极限工作电压0.8Un~1.15Un 电压线路功耗≤2W和5VA 电流线路功耗≤1VA

电测仪表校验规程

电测仪表校验规程 一、交直流指示仪表校准规范 检修性质:周期检定 1、目的: 1.规范检修人员作业行为,确保检修人员及设备运行安全.使指示仪检定检修后符合校准规范规定要求。 2、本检修程序为所有参加本项目的工作人员所必须遵循的质量保证程序。2、适用范围: 适用于新制造、使用中及修理后的直接作用模拟指示直流和交流电流表、电压表、功率表的日常维护检修检定工作。 3 、概述: 仪表是由测量机构和测量线路两部分组成的,当被测量通过测量线路变成测量机构所能接受的量时,该量驱动测量机构运动,从而指出被测量的大小。 4 、引用文件: 本规程引用我厂《电气检修规程》、《电力生产安全规程》、《电流表、电压表、功率表》国家计量校准规范,《JJG124—1993》。电测仪表《ZLZY15/JL -063》校验规范等。 5、技术要求 1、仪表应有保证其正确使用的标志,且不应有可以引起测量错误和影响 准确度的缺 陷。检查外壳及玻璃上是否完整,嵌接是否良好。 2 X--X。 γ=-----------3100% Xn 式中:X-仪表的指示值: X-被测量的实际值: Xn-被检表测量范围上限。 3、升降变差 仪表的升降变差不应超过基本误差限的绝对值。 |X01-X02| γ=------------------3100% Xn 式中:X01和X02分别为某点被测量的上升和下降的实际值,Xn为被检

表测量范围上限。 4、偏离零位: 对在标度尺上有零分度线的仪表,应进行断电时回零试验。在测量范围上限通电30s,立即减小被测量至零,断电15s内,用标度尺长度的 百分数表示,指示器偏离零分度线不应超过基本误差限的50%。 5、位置影响: 对有位置标志的仪表,当其自标准位置向任意方向倾斜52或规定值,而对无位置标志的仪表应倾斜902为水平或垂直位置,其允许改变量前者不超过表1 规定的基本误差限的50%,后者不超过100%。 6、绝缘电阻试验: 仪表的所有线路与试验地之间的绝缘电阻,在环境温度15---35℃和相对湿度不超过75%时,在施加约500V直流电压1min后测得的绝缘电阻不应低干5MR 7、阻尼: 过冲:对全偏转角小于1802的仪表,其过冲不得超过标度尺长度的20%,其他仪表不得超过25%. 响应时间:对仪表突然施加能使其指示器指在标度尺2/3处的被测量,在4S之后其指示器偏离最终静止位置不超过标度尺全长的1.5%. 8、功率表的功率因数影响: 对等级指数等于或大于0.5的仪表,功率因数影响应在滞后状态下试验,对等级指数小于和等于0.3的仪表,应在滞后和超前两种状态下试验,由此引起的仪表指示值的改变量不应超过基本误差限的100%. 6:对检定装置的要求: 1:检定装置的总不确定度应小于被检表充许误差限的1/3----1/5。 2:检定装置的相对灵敏度或标准表的分辨力应为该装置误差限的1/4---1/10。3:电源在半分钟内稳定度应不低于被检表误差限的1/10。 4:调节器应保证由零调至被检表上限,且平稳而连续地调至仪表的任何一个分度线,其调节细度应不低于被检表充许误差限的1/10。 5:检定装置应有良好的屏蔽和接地,以避免外界干扰。 7、检定项目: 新生产的和使用中的仪表周期检定时应做: 1:外观检查 2:基本误差检定 3:升降变差的检定(仅对可动部分为轴承,轴尖支撑) 4:偏离零位 修理后的仪表除做上述项目外,根据修理部位还要做下述项目: 1:位置影响 2:功率因数影响 3:电压试验 4:绝缘电阻 5:阻尼 8、检定方法的一般规定: 1:根据被检表的功能、准确度、量限及频率应分别检定其基本误差。 2:多量限仪表,可以只对其中某个量限(称全检量限)的有效范围内带数字的分度线进行检定,而对其余量限只检测量上限和可以判定为最大误差的带数字分

多功能电表原理及基础知识

多功能电表原理及基础知识 作者:中国电力资料网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12544 更新时间:2008年06月24日 1. 电能表原理 1.1. 三相电能表原理框图如图所示: 电能表工作时,电压经电阻的分压、电流经电流互感器在取样电阻上取样后,送入专用电能芯片进行处理,并转化为数字信号送到CPU进行计算。由于采用了专用的电能处理芯片,使得电压电流采样分辨率大为提高,且有足够的时间来更加精确的测量电能,从而使电能表的计量准确度有了显著改善。 图中CPU用于分时计费和处理各种输入输出数据,通过串行接口将专用电能芯片的数据读出,并根据预先设定的时段完成分时有功电能计量和最大需量计量功能,根据需要显示各项数据、通过红外或RS485接口进行通讯传输,并完成运行参数的监测,记录存储各种数据。 2. 多功能表功能介绍

2.1. 电表型号命名规则

如:DTSD99A1-SE 表示三相四线电子式多功能电能表DDSF99A4 表示单相电子式复费率电能表 DTS99A 表示三相四线电子式电能表(计度器) 2.2. 液晶显示屏 DT(S)D99A2J 系列表,三相有功、无功复费率表系列表液晶 2.3. 接线方式

2.4.电表符合标准 GB/T 17883-1999《0.2S级和0.5S级静止式交流有功电度表》 GB/T 17251-2002《1级和2级静止式交流有功电能表》 GB/T 17882-1999《2级和3级静止式交流无功电度表》 DL/T 614-1997《多功能电能表》,DL/T 645-1997《多功能表通信规约》 2.5.主要功能: 计量双向有功、无功和四象限无功总电量、分时段电量;存储3(12)个月电量数据。λ 计量双向有功、无功和四象限无功最大总需量、分时段最大需量,存储3(12)个月最大需量及最大需量发生时间数据。λ 注:电能量测量四象限的定义 测量平面的竖轴表示电压相量U(固定在竖轴),瞬时的电流相量用来表示当前电能的输送,并相对于电压相量U具有相位角Ф。四象限的示意图见下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