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产业园策划
舒城县茶产业发展 SWOT 分析

舒城县茶产业发展 SWOT 分析李梦【摘要】运用 SWOT 方法对安徽省舒城县茶产业进行分析认为,舒城县茶产业发展自然条件优越、起源早、初具规模,具备茶叶品质优良,茶文化历史悠久,品牌影响力逐渐提升等优势;存在茶园建设缓慢,生产方式粗放,单产较低,产业组织松散,公司规模较小,茶叶深加工程度和产品附加值较低,品牌宣传力度不够,缺乏有效的营销策略等劣势。
应抓住政府重视茶产业的发展,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绿色消费观念的普及给予茶产业更大的发展空间等机遇,克服传统茶产品和新型饮料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行业标准提高,假冒伪劣产品扰乱市场秩序等问题,为推动舒城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出以下对策措施: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加强茶园开发建设,提升茶叶产量和品质,推进茶产品深加工,延伸产品价值链,加大品牌建设力度,坚持产业化开发,提高茶叶生产的组织化和规模化,实行差别化营销战略,提升市场竞争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期刊名称】《对外经贸》【年(卷),期】2015(000)009【总页数】3页(P71-73)【关键词】舒城县;茶产业;SWOT 分析【作者】李梦【作者单位】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安徽蚌埠 233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52舒城县是安徽省著名的茶叶生产基地,产茶制茶历史悠久,盛产多种名茶,茶产业在本地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文结合自然环境、政策环境、市场环境、行业环境对舒城县茶产业生产、加工制造和销售环节进行SWOT分析,从而发现舒城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为了实现舒城县茶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实现茶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一)优势(Strength)1.自然条件优越,茶叶品质优良舒城县的地形主要是由山地、平原、丘陵组成,西南部以林木众多的山区为主,中部由连绵的丘陵组成,东部以土壤肥沃的平原为主,这三种地形分别占全县总面积的52%、20%和28%。
舒城县山地面积大,西南地区森林较多,全年降水丰富,众多的水库和大小河流为农作物的生产提供充足的水源,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带来充沛的雨水,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
益阳市茶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益阳市茶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张帆;谢念祠;杨文波;黄静;周浩;包小村【摘要】益阳市是中国黑茶发源地之一,茶叶是益阳市特色农业产业之一.本文通过对益阳市茶产业现状进行实地考察调研的基础上,剖析了益阳市茶产业发展的优势与不足,提出了发展的对策与措施.【期刊名称】《茶叶通讯》【年(卷),期】2018(045)003【总页数】4页(P52-55)【关键词】益阳市;茶叶产业;现状;对策【作者】张帆;谢念祠;杨文波;黄静;周浩;包小村【作者单位】湖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湖南长沙 410125;湖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湖南长沙 410125;湖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湖南长沙 410125;湖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湖南长沙 410125;湖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湖南长沙 410125;湖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湖南长沙 4101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71.1益阳市是中国黑茶发源地之一,茶历史源远流长。
1915年,安化县昆记梁徵辑红茶曾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与贵州茅台酒同获金奖;2009年,安化黑茶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7年,安化黑茶荣获中国十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
2018年,中国茶叶区域公共品牌价值评估鉴定安化黑茶为27.74亿元。
茶叶产业已成为益阳市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和精准扶贫优势产业,在农村振兴和农民致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笔者在对益阳市茶产业发展的现状、优势及存在问题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现阶段发展的对策措施,以期为益阳市加快茶产业提质增效及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参考。
1 现状益阳市现有茶园3万多hm2,十年内年均增长率10.08%。
全市通过有机茶认证的茶园面积达2266.7 hm2,通过绿色食品认证的茶园面积13333.3 hm2。
加工茶类以黑茶为主,绿茶、红茶和茉莉花茶为辅。
2017年,茶叶年加工量达到13万t,近十年来年增加1万t。
其中:黑茶10万t,占全国黑茶干毛茶产量的27.52%;珍眉绿茶和茶坯2.8万t,红茶0.2万t。
城步苗族自治县关于推进青钱柳茶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

城步苗族自治县关于推进青钱柳茶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城步青钱柳茶为我县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推进城步青钱柳茶产业发展,有利于加快全县农业产业化和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进程。
为进一步加快青钱柳茶产业发展,打造成为我县一个集扶贫、民生、文化、生态为一体的大健康产业,将资源优势更好地转化为经济优势,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坚持“生态立县”战略不动摇,牢固树立“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发展理念,充分发挥我县生态和区位优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产业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发展集约化、商品品牌化为方向。
以强化产学研合作、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整合社会资本投入为路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资源为基础,以品牌为主线,以科技和制度创新为动力,以提升综合效益为重点。
坚持集中连片、规模发展,通过不断努力逐步把青钱柳茶产业打造成为集青钱柳精深加工、销售,休闲观光旅游,林业开发与新农村建设于一体的富民富县区域特色产业。
二、发展方向充分利用我县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的优势,将城步青钱柳茶与生态文化旅游相结合,立足美丽苗乡,神秘苗寨,挖掘和发展苗文化产业,打造青钱柳特色小镇,建设青钱柳科技博物馆;加大科研攻关,加大营销力度,完成茶系列,饮料系列,保健品系列生产线,医药研发,将城步青钱柳产业发展为县域经济龙头示范产业,建设全国最大的青钱柳产业园区;发展林下经济、药材种植,通过FDA论证,通过办理自行出口证,运用跨国界的大健康营销思路,让城步青钱柳茶走向世界。
三、发展目标——青钱柳产业发展目标。
采取“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带动群众种植青钱柳,到2020年全县年产青钱柳鲜叶达3000万公斤,树农经济收入5亿元;深度开发的青钱柳茶制品、茶饮料及青钱柳口服液,医药胶囊和药物提取。
年生产茶饮料可达2万吨,3-5年实现销售收入5亿元,进一步拓宽财税收入来源。
——市场主体发展目标。
致力于中国市场和海外市场销售体系,到2020年,全县青钱柳茶规模企业达到3家以上。
“荆楚中医文化养生产业园”项目概念性规划设计

“荆楚中医文化养生产业园”项目概念性规划设计任务书一、项目概况1、项目区位“江南新村”建设项目位于公安县埠河镇,由荆州市江南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开发。
规划建设用地20平方公里,首期启动区“荆楚中医文化养生产业园”(后用项目指代)占地面积3平方公里。
2、交通条件项目与荆州古城一桥相连,荆东高速公路、沙刘省道和207国道更是贯穿项目,可达性极强。
3、地块现状地块内部以西以农田为主,地广人稀,拆迁难度小,具有丰富的滩涂资源,适合先期启动;东部为目前埠河镇镇中心所在地,建筑物较密集,城镇面貌较差,拆迁难度相对较大,滩涂资源尺度较小;南部以大片农田为主,基本上没有待拆迁物,土地肥沃,农产品产量高;地块北部以部分农庄和农田为主,拆迁难度不大,滩涂资源尺度较小,利用度较低,可打造景观绿化带作为修饰;地块东南部紧邻长江,有少量滩涂资源,可打造绿化带,地块以农田为主,基本无待拆迁物,内部有小水塘。
地块外部地势平坦,集中了北闸景区、滨水及滩涂资源、地热资源及荆楚文化等核心资源,但无强势的景观资源优势。
项目涉及面积3.5平方公里,包含西流、复合、复兴场。
涉及农户873户,人口3642人。
包括沙刘省道、荆州长江大桥南出口连接线、西流生产路、复合农科所生产路等主干道。
包括北干渠、新中渠、一横渠、二横渠等四条主干渠。
包括埠河自来水共埠河水厂、电力共110KV变电站。
还有移动、联通通信塔各一座。
二、项目发展战略及整体定位1、项目发展背景(一)荆楚文化源远流长,医药养生文化作为其精髓,具有极强的生命力荆楚文化指具有湖北地方特色的文化,荆楚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巨大的经济文化开发价值。
纵观历史,荆楚文化取得的光辉的成就,主要表现在音乐、舞蹈、绘画、建筑、餐饮、民俗工艺等多个领域,但均发展形式单一,不能形成产业体系。
而荆楚中医药养生文化,作为荆楚文化的一部分,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和广泛的影响力,目前仍受到大量国内外高端客群的青睐,具有极强的生命力,是荆楚区域的精髓文化。
一些茶文化产业园的简介

一些茶文化产业园的简介观音堂茶文化创意产业园观音堂茶文化创意产业园是北京市政府重点规划打造的20个文化创意产业园之一,由北京新观堂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市朝阳区王四营乡政府共同倾力打造。
项目规模:项目总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总投资规模约5亿元,建成后的园区将成为北京东部规模最大的茶文化商业街综合体,可满足5000余户商家,10万消费者同时进行商贸交易活动,结合占地6万平方米的茶叶品牌体验中心和交易中心、5万平方米的综合服务中心,1万平米的茶博馆、会展中心,园区预计五年内实现近10亿元人民币的年产业规模。
地理位置:本项目位于东四五环间,紧邻CBD及竟园艺术区,南邻京哈高速,北有京通快速。
东临古塔公园;南依北京东部最大的200万平方米的批发市场;北靠高碑店民俗文化创意产业园,6公里直达CBD核心区;西邻北京CBD国际高尔夫球场。
设计风格:整个街区设计为新中式风格,传统与时尚相结合。
整体文化感强而又层次分明,色彩和谐,既表达了内敛、沉静的性格同时又不乏时尚特色。
以文化为主线,以古建筑群为形式,以交流为内容,融合商业和创意,打造北京最具特色的中国茶文化产业链。
中国•赤壁羊楼洞茶文化生态产业园羊楼洞茶文化生态产业园占地1820亩,由羊楼洞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斥资10亿元,以“盛世兴茶、兴茶利民”为使命倾力打造。
项目以“全茶产业产品开发+茶文化旅游”为核心,打造国内茶产业开发和茶文化旅游开发的全新发展模式。
羊楼洞茶生态文化产业园计划打造为“国内茶文化深度体验旅游目的地、湖北省茶产业提升和茶文化旅游开发的新亮点,赤壁茶产业品牌和文化旅游的重点项目。
项目依托茶园自然生态景观,以汉文化体系、三国赤壁文化体系、羊楼洞茶马古道文化体系和茶产业园旅游文化体系为背景开发,建成“种茶、制茶、品茶、赏茶、买茶”为一体的现代化茶文化产业园。
该项目被列为赤壁市“十二五”规划农业类重点项目,计划建设成为国家4A级景区,成为湖北省内乃至全国最大的生态茶产业文化旅游基地。
梅州市梅江区茶叶产业园

梅州市梅江区茶叶产业园1 产业园创建的必要性现代农业产业园是现代农业的展示窗口、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孵化器、是生态型安全食品的生产基地、是提高农村经济效益和农民收入的载体、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亮点工程。
2016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促进农业融合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是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所在,而现代农业产业园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三产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
汪洋副总理要求,努力把现代农业产业园等三园建设好,使其在引领现代农业建设。
党的十九大提出进一步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目标。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将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作为实施质量兴农战略、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重要抓手。
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是当今农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
梅江区地处粤东北部、韩江流域上游,是广东省、江西省和福建省的交汇处,是珠三角经济圈和海西经济区的交汇点。
同时,梅江区是梅州市的直辖区,地处梅州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梅州市的“首善之区”,是广东50个山区县、11个中央苏区县之一。
茶叶是梅江区重要的传统优势产业,产茶历史有600多年的产茶历史,产茶历史悠久,是广东省优质茶叶基地之一,全国重点产茶区。
全区茶叶种植面积2.5万亩,产值4.8亿元,从事茶叶产业人数达8000多人,有2000多户茶农直接从事茶叶种植,聚集茶叶生产经营主体100多家。
茶叶已成为茶农增收的一大支柱的产业,也是粤东山区经济赖于发展、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农王玉源1,杨植善2,蔡嘉荣1(1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广东 广州 510642,2梅州市客家茶茶叶研究院 梅州 514021 )业基础产业。
梅江区以茶叶为主导的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创建,是示范引领茶叶产业提质增效发展,树立精致高效、生态有机农业发展典范,推动茶企“抱团”发展,加强清凉山茶公共品牌塑造,延伸产业链、价值链,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茶产业园策划范文

茶产业园策划范文茶产业园是指集茶叶生产、加工、研发、贸易等多个环节为一体的综合性园区。
茶产业园的建设可以促进茶叶产业的发展,提升茶叶产业的竞争力和附加值。
下面是一个关于茶产业园策划的简要概述,供参考:一、茶产业园的背景和意义1.茶叶是中国的传统农业产业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茶叶是中国的重要农产品出口之一,具有很高的市场需求和潜力。
2.茶叶产业是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的重要领域之一,茶产业园的建设有助于加强茶叶产业的集约化和现代化发展,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3.茶产业园可以提供茶叶生产、加工、研发等一体化服务,形成茶叶产业链条,促进茶叶产业的协同发展和提质增效。
二、茶产业园策划的目标和主要内容1.目标:建设成为全国范围内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的茶产业集聚区,推动茶叶产业的发展,提高茶叶品质和附加值。
2.主要内容:a.建设茶叶生产基地:积极引导农户参与茶叶种植,开展茶叶示范基地建设,提供茶叶种植技术指导和培训。
b.完善茶叶加工设施:建设现代化的茶叶加工厂,引进先进的加工设备和技术,提高茶叶加工的效率和质量。
c.促进茶叶创新研发:成立茶叶研发中心,组织茶叶品种改良和新品种的研发,开展茶叶科技创新。
d.推广茶叶品牌:通过品牌营销和推广活动,提升茶叶品牌的市场影响力,增加茶叶的市场份额。
e.建设茶叶贸易中心:提供茶叶贸易和物流服务,促进茶叶的流通和销售,并扩大茶叶的国内外市场。
f.完善茶叶产业链条:建立茶叶产业链条,形成完整的茶叶产业集群,实现茶叶产业的协同发展和优势互补。
三、茶产业园策划的实施步骤和措施1.建设规划:通过调研和评估,确定茶产业园的规划布局和建设方案,包括用地规划、设施建设、技术支持等。
2.资金筹措:组织各方力量,寻求政府拨款、银行贷款、合作伙伴投资等方式,筹措建设茶产业园的资金。
3.引导农户参与:加强对农户的培训和宣传,鼓励农户参与茶叶种植和茶叶生产,提高农民收入。
4.引进技术和设备:招募茶叶种植、加工和研发领域的专家和人才,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提升茶叶产业的技术水平。
茶城招商策划案(新)

筑世界茶梦,传中华茶魂
2014年5月1日起,公司陆续在广东卫视, 重庆卫视,黑龙江卫视播出企业广告 2014年5月公司董事长刘健光生荣获《华 商》杂志2014年第4期封面人物 2014年5月风华致远•大茶网携沅陵碣滩 茶与湖南经视《幸运三人行》栏目组达 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2014年5月20日,中国.武陵山(沅陵)第 三届茶文化节暨风华致远沅陵碣滩茶全 国推广大会茶全国推广大会.与政府签订 战略联盟.
筑世界茶梦,传中华茶魂
茶城招商策划案
风华致远(湖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二零一五年四月十日
筑世界茶梦,传中华茶魂
项目分析 商业计划
推广方案
合作模式
筑世界茶梦,传中华茶魂
茶城招商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怎么做?(思路决定出路) 第二个问题:谁来做?(三分策划、七分执行)
筑世界茶梦,传中华茶魂
筑世界茶梦,传中华茶魂
.
熟知茶产业链,业内资源优质 风华致远承接经营湖南省茶业 协会、湖南省社科院、湖南省茶业 研究所创办的涉茶电商门户--大茶 网(),打造了一 个全国最专业的聚合茶叶、茶具和 茶台类名优品牌的网上商城。我们 熟悉茶产业布局、现状,与国内众 多一线品牌茶企保持着紧密的战略 合作关系。
筑世界茶梦,传中华茶魂
丰富的会议经验 由上述纪实看出,风华致远公司 已经在全国各地多次主办、参与高 质量的峰会论坛、茶文化节、学术 研讨会及专题推广会等。
筑世界茶梦,传中华茶魂
长株潭茶叶市场分析
筑世界茶梦,传中华茶魂
湖南产茶、品饮茶历史有2000多年,湖南不仅是我国 产茶大省,素有“茶乡” 美誉,同时又是销茶的大省, 长沙是个悠闲的消费型城市,消费能力在内地省会城市中 名列前茅,长沙的茶楼生意特别的火爆,对于长沙人来说, 晚上八、九点钟到茶楼喝茶或居家品茗已成为当地人的生 活习惯,长沙市茶市场中本省茶所占份额仅为30%左右, 有将近一半的茶是从国外及国内的云南、湖北、广东、福 建、浙江、江苏等地方运来的,其中最多的是广东和福建 两省。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炎帝葬茶乡之尾是茶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色茶叶产业园
编制单位: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策划思路
01 02 03 04 05 06
现状与分析
Status and Analysis
目标与定位
Planning and Principle
功能分区与产业布局
Goal and Psitioning
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
Function and Layoution
构思与原则
Estimate and Analysis
生态平衡与保护
Ecological protection
2
一、现状与分析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茶山竹海特色茶叶产业园 项目所在地:项目位于永川区茶山竹海街道,在茶山竹海景区内。 项目规划区域:5600亩
项目区内茶叶基地情况: 1、茶叶基地规模:项目区内茶叶基地零散的分布于茶山竹海景区内,整体规模5600亩左右。 2、茶叶基地历史原由:现有茶叶基地为原永川监狱的劳改地,由于监狱搬迁已久,原茶园多年未管理,已经有些荒废,但 整体茶园的基地还在,急需加强标准化管理,完善基础设施,增添休闲景观点建设等配套建设。 3、茶叶基地规划实施:准备引进有实力的业主进入,按照高端、标准、现代的方式,编制详细建设规划后。将茶叶基地交 给企业进行管理,提升茶叶标准化基地建设,茶叶休闲观光功能和茶叶加工链条,形成茶山竹海景区又一特色壮观的“茶海”景 观,与“竹海”景观想呼应,整体塑造茶山竹海的一二三产融合模式,充分挖掘茶叶产业链条中的休闲观光功能,增添旅游的特 色。
茶山竹海特色茶叶产业园策划思路
12
三、功能分区与产业布局
茶山竹海特色茶叶产业园策划思路
13
三、功能分区与产业布局
茶之源
茶艺文化园
发展思路:按照“生态景观、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发展理念,依托 园区山地景观,突出永川茶文化和现代茶业,高标准设计建设。该项目集茶文 化展示(禅茶文化广场、茶博物馆、展示馆、知识科普),茶园观光休闲区(艺术 茶园、茶趣乐园、茶树盆景园、观景廊亭、茶田栈道) 等一体的综合性主题园 区。
茶叶作坊屋
加工车间
3、茶贸交易园 主要建设内容有茶产品销售中心、茶叶品鉴中心。
茶叶品鉴中心
茶山竹海特色茶叶产业园策划思路 21
茶产品销售中心
三、功能分区与产业布局
茶之庄
茶主题庄园
发展思路:依托现有的宝吉寺、云峰寺、盐井寺、天子殿等寺庙,突 出“禅茶”文化。 “茶之庄”休闲度假区是以茶文化养生园、茶文化休闲园、休闲茶村 为重点建设项目。以茶叶种植为主要生产产业,以茶园生态环境为依托, 发展“品尝生活,养生福地” 的战略,用养生理念和度假文化指引茶文 化的发展方向。打造“慢生活”的示范地和度假旅游目的地。
农耕文化体验基地与科普 实训窗口
重庆蓝莓特色休闲农业园总体规划
14
1、茶文化馆。 围绕茶文化充分挖掘周边产品,以茶文化历史和农业体验为主线,以开发、经营一系列参与性、观赏性、 教育性休闲旅游项目为手段,以城市居民休闲旅游需求为导向,以传播茶艺文化精髓为亮点,打造“茶文化 窗口”
茶山竹海特色茶叶产业园策划思路
农耕文化体验基地与科普 实训窗口
的综合性主题园区。
重庆蓝莓特色休闲农业园总体规划
19
1、茶艺学院 主要建设内容有茶艺培训馆、职业体验馆等。
青少年茶艺培训
职业体验馆
茶具制作培训
20
茶道学习培训
茶山竹海特色茶叶产业园策划思路
2、互动体验区 主要建设内容有茶叶加工体验、加工车间参观、茶叶作坊屋等。
茶叶加工体验
茶山竹海特色茶叶产业园策划思路
9
二、目标与定位
3、整合茶的上下产业链。 使茶文化创意产业园的育种、种植、加工、设计、研发、贸易、旅游、会展、服务等功能得以实现。尤 其是在种植和加工环节加入工业旅游,展现茶文化遗产的魅力。 4、引导“慢生活”。用品茶的方式引导人们放慢生活节奏,放下生活压力。打造远离尘嚣、奔向宁静慢 生活、养生度假的最佳去处。 (三)目标定位 1、功能定位
24
三、功能分区与产业布局
茶之升
茶叶标准化种植区
茶山竹海特色茶叶产业园策划思路
7
基础设施条件
基础设施条件: 1、道路设施。规划区紧靠成渝高速公路和成渝铁路,外部交通十分发达,对外交通网络已基本形成。东山公路从南至北贯 穿茶山驻华全境,是联系永川城区和北部铜梁城区的主干道。箕山山脚分布有较多联系周边村镇的村道、乡道。部分公路延箕山 山脊通各煤矿,林场工区和新胜茶场各中队。此外,各林场、茶园内还密布有机耕路和步行小路。 2、水利设施。现有给水水源多是山泉、山溪、塘堰,水质较好,但现有的给水设施较为简陋。
茶山竹海特色茶叶产业园策划思路
8
二、目标与定位
(一)园区规划原则 以现代生态农业理念指导,深度挖掘资源潜力,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建成一个“茶业主导,全产业链 协同发展;多业融合,林、茶、加工三业循环;多元旅游,自然人文有机融合”的具浓郁渝西风情、特色鲜 明、效益显著茶产业文化园。 (二)总体思路 围绕“品味生活.体验茶文化”的项目主题,结合当地生态环境和茶文化历史,整合生产、加工等重要资 源,建设集贸易、旅游、体验、科研为一体,茶文化内涵丰富,能够对当地茶产业建设起到示范作用的茶文 化产业园。由此,确立茶文化产业园未来发展方向: 1、为旅游提供附加人文价值的体验型农业形态 在农业园区,充分发挥休闲、度假旅游功能的时候将茶文化、民俗文化融入进去,为游客提供体验农业 和民族风情的机会。游客可通过参加作物生产相关环节劳作和农耕过程,了解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和古朴雅致 的民俗文化,享受田园劳作带来的乐趣,从中收获科学普及成果,达到亲近大自然和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 2、塑造区域品牌、为游客提供特色精致茶产品 观光农业的农产品发展方向应是与风景区相配套的品质型农产品。对园区茶产品进行集体策划、整体包 装、统一上市。让茶园农产品真正上档次、上层次、上标准,为游客提供特色精致茶产品。
茶山竹海特色茶叶产业园策划思路
6
自然资源条件
地形地貌特征:项目区地处箕山山脉,属华莹山向西南延伸的低山丘陵体系,主要地貌类型有低山和丘陵,整个地势基本沿 箕山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 土壤条件:茶山竹海行政区域总面积96.6平方公里。规划区植被茂密,用地以林地、耕地和园地为主。其中,现有农用地包 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其他农用地共8147.94 公顷;城乡建设用地669.80 公顷;交通水利及其他土地11.21 公顷; 水域 及自然保留地98.46公顷。
茶山竹海特色茶叶产业园策划思路 11
三、功能分区与产业布局
功能分区:“三园三区”
三园:茶艺文化园、茶加工体验园、茶主题庄园。 三区:茶叶标准化种植区、茶叶风情体验区、茶科普教育区。
茶山竹海特色茶叶产业园
茶之源
茶艺文化园
茶之盛
茶加工园
茶之庄
茶主题庄园
茶之升
茶叶标准化 种植区
茶之情
茶风情体验区
茶之廉
茶科普教育区
表:茶山竹海全年分月气象因素表
气象因子 降雨(mm) 蒸发量(mm) 湿度(%) 日照(h) 日照率(%) 平均气温(℃) 平均最高气温(℃) 平均最低气温(℃) 1月 19.6 32.4 84.0 46.6 14.0 7.2 10.1 5.0 2月 21.4 42.0 82.0 53.5 17.0 9.0 12.3 6.6 3月 29.3 95.5 78.0 105.8 29.0 13.9 18.2 10.8 4月 68.7 126.2 77.0 134.1 35.0 18.6 23.3 15.0 5月 139.1 133.3 80.0 117.8 28.0 21.7 25.9 18.5 6月 168.2 135.5 82.0 131.9 32.0 24.5 28.6 21.2 7月 149.3 204.3 78.0 224.7 53.0 28.0 32.7 24.1 8月 156.3 182.6 77.0 230.3 57.0 27.7 32.9 23.8 9月 141.8 125.6 82.0 121.9 33.0 23.1 27.2 20.2 10月 84.8 56.8 86.0 69.5 20.0 18.2 21.5 15.9 11月 43.7 41.4 86.0 52.3 16.0 13.4 16.3 11.3 12月 20.1 30.2 86.0 41.0 13.0 9.1 11.9 7.2 合计 1013.6 1204.9 81.0 1333.7 30.0 17.9 21.6 15.0
在项目区内建设各具特色的茶主题庄园。
农耕文化体验基地与科普 实训窗口
重庆蓝莓特色休闲农业园总体规划
22
茶主题庄园
门户景观—通往精彩的过道
GATEWAY LANDSCAPE - AISLE LEADING TO THE WONDERFUL
茶山竹海特色茶叶产业园策划思路
23
茶主题庄园
茶山竹海特色茶叶产业园策划思路Βιβλιοθήκη 茶山竹海特色茶叶产业园策划思路
5
自然资源条件
气候条件:规划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气候温和,无霜期长,雨量较充沛,雨热同季。年均日照时数1300小时,无霜 期长达310-320天,全年平均气温17.8℃,无小于0℃的天气。年均降水量1042毫米,年际降水变化较大,最大年降水量为 1962年(1442.9毫米),最小年降水量为1961年(708.6毫米)。年内降水量分布极不均匀。区域内主导风向为东风和西北风。
现代茶园展示基地
精致茶产品生产基地
市民生态休闲度假基地
茶文化体验科普基地
茶山竹海特色茶叶产业园策划思路
10
二、目标与定位
2、总体目标 经过3~5年发展,建成一个“技术先进、生态优美、文化浓厚、避暑养生”的综合性现代生态茶业文化 园,引领渝西地区茶产业发展。 3、具体目标 l 茶业主导 (1)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永川茶树品种选育与扩繁、生态茶园、现代加工、产品销售、茶文化休闲体验 等全产业链协同发展; (2)茶叶产品合理搭配:“永川秀芽”品牌名茶为引领,优质茶为主体,深加工产品为补充。 l 多业融合 (1)林、茶、加工三业有机衔接,利用果树、花木等创造立体环境; (2)第一、二产业与休闲观光、文化体验、避暑养生等多元旅游产业融合,实现传统产业与现代旅游业 的互动促进,协同发展。 l 多元旅游 (1)充分利用区域自然景观资源的独特性、稀缺性,发展原生态观光旅游; (2)充分发挥茶作为传统文化载体的优势,发展茶文化展示、体验和休闲旅游; (3)融合自然生态资源、茶园景观、地方民俗和人文景观,开展茶乡风情休闲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