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34分子动理论内能 含解析

2021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34分子动理论内能 含解析
2021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34分子动理论内能 含解析

2021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

分子动理论内能

建议用时:45分钟

1.(2019·福建莆田一中模拟改编)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固体小颗粒越小,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显著

B.扩散现象能在气体中进行,不能在固体中进行

C.气体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固体分子之间相对静止不动

D.如果一开始分子间距离大于r0,则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分子势能减小

A [固体小颗粒越小,表面积越小,同一时刻撞击颗粒的液体分子数越少,冲力越不平衡,温度越高,液体分子运动越激烈,冲击力越大,布朗运动越激烈,故A正确;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现象就是分子运动的结果,所以固体、液体和气体之间都能发生扩散现象,故B、C错误;分子间距离大于r0,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则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故D 错误。]

2.(2019·聊城模拟改编)对于分子动理论和物体内能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和分子平均动能一定都大

B.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一定增加

C.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明显

D.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间作用力就一直减小

C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内能还与质量、体积有关,但分子平均动能一定大,因为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故A错误;改变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若外界对物体做功的同时物体放热,内能不一定增大,故B错误;布朗运动是固体小颗粒由液体分子碰撞的不平衡性造成的,液体温度越高,液体分子热运动越激烈,布朗运动越显著,故C正确;当分子间的距离从平衡位置增大时,分子间作用力先增大后减小,故D错误。]

3.(多选)关于热量、功和内能三个物理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热量、功和内能三者的物理意义相同,只是说法不同

B.热量、功都可以作为物体内能变化的量度

C.热量、功和内能的单位相同

D.功由过程决定,而热量和内能由物体的状态决定

BC [热量、功和内能是三个不同的物理量,它们的物理意义不同,故A错误;功与热量都是能量转化的量度,都可以作为物体内能变化的量度,故B正确;热量、功和内能的单位相同,都是焦耳,故C正确;功和热量由过程决定,内能由物体的状态决定,故D错误。]

4.(多选)(2019·上饶六校联考改编)把生鸭蛋放在盐水中腌制一段时间,盐就会进入鸭蛋里变成咸

鸭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让腌制鸭蛋的盐水温度升高,盐分子进入鸭蛋的速度就会加快

B.盐分子的运动属于布朗运动

C.在鸭蛋腌制过程中,有的盐分子进入鸭蛋内,也有盐分子从鸭蛋里面出来

D.盐水温度升高,每个盐分子运动的速率都会增大

AC [如果让腌制鸭蛋的盐水温度升高,分子运动更剧烈,则盐进入鸭蛋的速度就会加快,故A正确;布朗运动本身不是分子的运动,故B错误;在腌制鸭蛋的盐水中,有盐分子进入鸭蛋,分子运动是无规则的,同样会有盐分子从鸭蛋里面出来,故C正确;盐水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但不是每个盐分子运动的速率都会增大,个别分子的速率也可能减小,故D错误。]

5.(多选)(2019·惠州模拟改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自由下落时速度增大,所以物体内能也增大

B.物体的机械能为零时内能也为零

C.物体的体积减小温度不变时,物体内能不一定减小

D.质量、温度、体积都相等的物体的内能不一定相等

CD [物体的机械能和内能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物体的动能由物体的宏观速率决定,而物体内分子的动能由分子热运动的速率决定。分子动能不可能为零(温度不可能达到绝对零度),而物体的动能可能为零,所以A、B不正确;物体体积减小时,分子间距离减小,但分子势能可能增加,所以C正确;质量、温度、体积都相等的物体,如果是由不同物质组成,分子数不一定相同,因此,物体内能不一定相等,选项D正确。]

6.(多选)(2018·全国卷Ⅱ改编)对于实际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体的内能包括气体分子的重力势能

B.气体的内能包括气体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势能

C.气体的内能包括气体整体运动的动能

D.气体的体积变化时,其内能可能不变

BD [实际气体的内能包括气体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势能和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当气体体积变化时影响的是气体的分子势能,内能可能不变,所以B、D正确,A、C错误。]

7.(多选)关于分子间相互作用力与分子间势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10r0距离范围内,分子间总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

B.分子间作用力为零时,分子间的势能一定是零

C.当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间的距离越大,分子势能越小

D.分子间距离越大,分子间的斥力越小

AD [在10r0距离范围内,分子间总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选项A正确;分子间作用力为零时,分子间的势能最小,但不是零,选项B错误;当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时,随分子间的距离增大,克服分子力做功,分子势能增大,选项C错误;分子间距离越大,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是越小的,选项D正确。]

8.(多选)(2019·许昌模拟改编)两个相邻的分子之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它们随分子之间距离r 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虚线是分子斥力和分子引力曲线,实线是分子合力曲线。当分子间距为r=r0时,分子之间合力为零,则下列关于该两分子组成系统的分子势能E p与两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曲线,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BC [由于r=r0时,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为零,当r>r0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引力,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加,当r<r0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斥力,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减小,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加,故r=r0时,分子势能最小。综上所述,选项B、C正确,选项A、D错误。]

9.(多选)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同质量的两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内能的增加量一定相同

B.物体的内能改变时温度不一定改变

C.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所以0 ℃的物体内能为零

D.分子数和温度相同的物体不一定具有相同的内能

BD [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相同,相同质量的不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故A错误;物体内能改变时温度不一定改变,比如零摄氏度的冰融化为零摄氏度的水,内能增加,故B正确;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可知任何物体在任何状态下都有内能,故C错误;物体的内能与分子数、物体的温度和体积三个因素有关,分子数和温度相同的物体不一定有相同的内能,故D正确。]

10.(多选)钻石是首饰和高强度钻头、刻刀等工具中的主要材料,设钻石的密度为ρ(单位为kg/m3),摩尔质量为M(单位为g/mol),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已知1克拉=0.2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克拉钻石所含有的分子数为0.2aN A M

B .a 克拉钻石所含有的分子数为aN A M

C .每个钻石分子直径的表达式为 36M ×10-3

N A ρπ

(单位为m) D .每个钻石分子的质量为M N A

ACD [a 克拉钻石物质的量为n =0.2a M ,所含分子数为N =nN A =0.2aN A M

,选项A 正确,B 错误;钻石的摩尔体积V =M ×10-3ρ(单位为m 3/mol),每个钻石分子体积为V 0=V N A =M ×10-3

N A ρ

,设钻石分子直径为d ,则V 0=43π? ????d 23,联立解得d = 36M ×10-3N A ρπ

(单位为m),选项C 正确;根据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意义知,每个钻石分子的质量m =M N A ,选项D 正确。]

11.(多选)(2019·雅安市第三次诊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理想气体吸热后温度一定升高

B .可视为理想气体的相同质量和温度的氢气与氧气相比,平均动能一定相等,内能一定不相等

C .某理想气体的摩尔体积为V 0,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 ,则该理想气体单个的分子体积为V 0N A

D .甲、乙两个分子仅在分子力的作用下由无穷远处逐渐靠近直到不能再靠近的过程中,分子引力与分子斥力都增大,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BD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ΔU =W +Q 得,物体的内能与做功和热传递有关,理想气体的内能由温度决定,故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吸热后温度可能不变,故A 错误;温度是分子的平均动能的标志,所以相同温度的氢气与氧气相比,平均动能一定相等,但氢气分子与氧气分子相比,氢气分子的质量小,所以相同质量的氢气的分子数比氧气的分子数多,内能一定比氧气大,故B 正确;某理想气体的摩尔体积为V 0,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 ,可以求出该理想气体的每一个分子所占的空间为V 0N A ,由于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远大于分子的大小,所以气体分子的体积小于V 0N A

,故C 错误;分子之间的距离减小时,分子引力与分子斥力都增大,甲、乙两个分子在只受分子力的作用下由无穷远处逐渐靠近直到不能再靠近的过程中,开始时分子之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距离减小的过程中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分子之间的距离小于平衡位置的距离时,分子力表现为斥力,距离再减小的过程中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故D 正确。]

12.(多选)(2019·丹东市一模)关于分子动理论的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扩散现象说明物质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

B .压缩气体时气体会表现出抗拒压缩的力是由于气体分子间存在斥力的缘故

C .布朗运动是指悬浮在液体或气体里的微小颗粒的运动

D .如果两个系统分别与第三个系统达到热平衡,那么这两个系统彼此之间也必定处于热平衡,用来表征它们所具有的“共同热学性质”的物理量是内能

AC [扩散现象与布朗运动都是分子无规则热运动的宏观表现,故A 正确;气体压缩可以忽略分子间作用力,压缩气体时气体会表现出抗拒压缩的力是由于气体压强的存在,故B 错误;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固体小颗粒的运动,故C 正确;如果两个系统分别与第三个系统达到热平衡,那么这两个系统彼此之间也必定处于热平衡,用来表征它们所具有的“共同热学性质”的物理量叫作温度,不是内能,故D 错误。]

13.(多选)如图所示,图线甲和图线乙为两分子之间的引力以及斥力随两分子之间距离的变化规律图线,且两图线有一交点,假设分子间的平衡距离为r 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线甲为分子引力随分子间距离变化的图线

B .图线乙为分子引力随分子间距离变化的图线

C .两图线的交点对应的横坐标约为r 0

D .如果两分子之间的距离增大,则分子间的斥力比引力减小得慢

AC [因斥力比引力随分子间距离变化得快,由题图知,A 正确,B 错误。当分子间距为r 0时,两个分子间的引力等于斥力,两图线交点对应的横坐标约为r 0,C 正确。由于分子斥力比分子引力变化得快,当两个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斥力比引力随分子间距离减小得快,D 错误。]

14.(2019·长沙检测)用长度放大600倍的显微镜观察布朗运动,估计放大后的小炭粒的体积V =0.1×10-9 m 3,炭的密度ρ=2.25×103 kg/m 3,摩尔质量M =12 g/mol ,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6.0×1023 mol -1,则小炭粒所含分子数为 个(结果保留1位有效数字)。由此可知布朗运动 (选填“是”或“不是”)分子的运动。

[解析] 长度放大600倍的显微镜可以把小炭粒的体积放大n =6003=2.16×108倍,故小炭粒的实际体积V 0=V n ,小炭粒的质量m =ρV 0,1 mol 小炭粒中含有的分子数为N A ,由以上各式可得N =

N A ρV nM ,代入数据得N =5×1010个。可见每一个小炭粒都含有大量的分子,由此可知,布朗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

[答案] 5×1010

不是

15.在压强不太大、温度不太低的情况下,气体分子本身大小比分子间距小得多,可以忽略分子大小。氮气的摩尔质量为2.8×10-2 kg/mol ,标准状态下摩尔体积是22.4 L 。

(1)估算氮气分子间距;

(2)液氮的密度为810 kg/m 3,假设液氮可以看成由立方体分子堆积而成,估算液氮分子间距。(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解析](1)由题知,氮气分子的体积V =

V mol N A

≈3.7×10-26 m 3 氮气分子间距L =3V ≈3×10-9 m 。

(2)设液氮分子间距为L 0,则摩尔体积V mol =N A L 30 由题知M mol =2.8×10-2 kg/mol ρ=M mol

V mol

得L 0≈4×10-10 m 。

[答案](1)3×10-9 m (2)4×10-10 m

2020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1讲分子动理论内能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_3

第1讲分子动理论内能 考点1 微观量的估算 1.分子的两种模型 (1)球体模型直径d=36V π .(常用于固体和液体) (2)立方体模型边长d=3 V0.(常用于气体) 对于气体分子,d=3 V0的值并非气体分子的大小,而是两个相邻的气体分子之间的平 均距离. 2.与阿伏加德罗常数有关的宏观量和微观量的计算方法 (1)宏观物理量:物体的质量m,体积V,密度ρ,摩尔质量M mol,摩尔体积V mol. (2)微观物理量:分子的质量m0,分子的体积V0,分子直径d. (3)宏观量、微观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1.(多选)钻石是首饰和高强度钻头、刻刀等工具中的主要材料,设钻石的密度为ρ(单位为kg/m 3 ),摩尔质量为M (单位为g/mol),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 .已知1克拉=0.2克,则( ACE ) A .a 克拉钻石所含有的分子数为0.2aN A M B .a 克拉钻石所含有的分子数为 aN A M C .每个钻石分子直径的表达式为36M ×10-3 N A ρπ(单位为m) D .每个钻石分子直径的表达式为6M N A ρπ (单位为m) E .每个钻石分子的质量为M N A 解析:a 克拉钻石的摩尔数为 0.2a M ,则所含分子数为0.2a M N A ,A 正确,B 错误;每个钻石 分子的体积为M ×10-3ρN A =16πd 3 ,则其直径为36M ×10-3 N A ρπ(m),C 正确,D 错误;每个钻石分子 质量为M N A ,E 正确. 2.很多轿车为了改善夜间行驶时的照明问题,在车灯的设计上选择了氙气灯,因为氙气灯灯光的亮度是普通灯灯光亮度的3倍,但是耗电量仅是普通灯的一半,氙气灯使用寿命则是普通灯的5倍,很多车主会选择含有氙气灯的汽车.若氙气充入灯头后的容积V =1.6 L ,氙气密度ρ=6.0 kg/m 3 ,氙气摩尔质量M =0.131 kg/mol ,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6×1023 mol -1 .试估算:(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1)灯头中氙气分子的总个数N ; (2)灯头中氙气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解析:(1)设氙气的物质的量为n , 则n = ρV M ,氙气分子的总个数N =ρV M N A ≈4×1022 个. (2)每个分子所占的空间为V 0=V N 设分子间平均距离为a ,则有V 0=a 3 ,

分子动理论和内能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和内能 第1节 分子动理论 知识要点 1.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1)物质是由 分子组成的,分子能 物质原来的性质。 (2)分子非常小。如果把分子看成小球,直径大约只有10 —10 。一颗小露珠就有1021个水分子。假 如有一个微小动物,每秒钟喝去10万个水分子,要用 年(1年=3 1×08 s )才能喝完一颗小露珠。 2.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1)由于分子 ,某种物质逐渐 到另一种物质中的现象叫做扩散。 (2)花香扑鼻,说明 有扩散现象;在汤中放盐,整锅汤都有咸味,说明 有扩散现象; 把铅片和金片磨光压在一起,室温下5年后它们互相渗透可达 1 cm 深,说明 有扩散现象 (3)构成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 ,分子具有 能。 3.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1)固体很难被分开,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 ;固体和液体的体积很难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 。分子间距离变大时,分子力表现为 ,分子间距离变小时,分子力表现为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的。(2)在固体中,分子力的作用比较强,因而,固体有一定的 和 ;在液体中,分子力的作用较弱,因而,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但占有一定的 ;在气体中,分子力的作用更弱,因而,气体没有固定的 ,也没有确定的 。 特别提醒 1.分子十分微小,数目十分巨大,但分子间有间隙。 2.物质三态,其区别就在于三态中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和分子的运动状态不同。 互动课堂 例1 关于扩散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气体之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固体、液体之间不发生扩散 B 扩散现象表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C 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D 冬天,雪花漫天也是扩散现象 【课堂笔记】 (此处留4行空行) 变式训练1 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 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 香水瓶打开盖后,满屋充满香气 B 太阳光下,能看到尘土飞扬 C 衣箱内的樟脑丸不断变小,箱子内充满樟脑气味 D 花开时花香满园 变式训练2 (08福州)建筑、装饰、装修等材料会散发甲醒、苯等有害气体而导致室内空气污染。成为 头号“健康杀手”。此现象表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 。 例2 关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破镜难圆,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 B .气体很容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没有相互作用力

高考物理力学知识点之分子动理论真题汇编含答案

高考物理力学知识点之分子动理论真题汇编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温度不变,其内能一定不变 B.物体温度升高,其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 C.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 D.物体放出热量,物体的内能一定减小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是布朗运动 B.液体屮悬浮颗粒越大,布朗运动越明显 C.如果液体温度降到很低,布朗运动就会停止 D.将红墨水滴入一杯清水中,水的温度越高整杯清水都变成红色的时间越短 3.采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直径,先将油酸分子看成球形分子,再把油膜看成单分子油膜,在实验时假设分子间没有间隙。实验操作时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A.1滴油酸的质量和它的密度 B.1滴油酸的体积和它的密度 C.油酸散成油膜的面积和油酸的密度 D.1滴油酸的体积和它散成油膜的最大面积 4.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对一定质量的气体加热,其内能一定增加 B.一定质量100℃的水转变成100℃的水蒸汽,其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 C.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如果压强不变而体积增大,其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 D.如果气体温度升高,物体中所有分子的速率都一定增大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给汽车轮胎充气时费力,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B.温度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速率的标志 C.当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相等时,分子势能最小 D.高压密闭的钢筒中的油沿筒壁溢出,这是钢分子对油分子的斥力 6.测得一杯水的体积为V,已知水的密度为ρ,摩尔质量为M,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A,则水分子的直径d和这杯水中水分子的总数N分别为 A . A M d N VN ρ == B .A VN d N M ρ == C .A VN d N M ρ ==

分子运动论内能

分子运动论内能复习学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会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2掌握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能够区分内能与温度的关系。 ?3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属性,会运用公式进行热量的相关计算。 过程与方法:基础知识的讲解与深入,知识重难点区分和概括总结,典型例题分析,巩固训练强化解题技巧,课后习题锻炼独立解题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学生内心感受,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发物理学习兴趣。培养同学认真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区分内能、热量、温度三者的区别与联系,理解比热容的概念并学会做相关的计算题。 难点:区分内能、热量、温度三者的区别与联系,理解比热容的概念并学会做相关的计算题。 教学过程 知识清单 一、分子热运动(分子动理论) 1、物质由构成 2、扩散现象: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扩散现象说明: (1)分子间有; (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做运动; (3)扩散与有关 3、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和。 二、内能 1、定义:物体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和的总和叫做内能。 2、特点:一切物体任何时候都有内能。 3、内能的主要影响因素: (1)温度: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 (2)质量:温度相同、物态相同的情况下,质量越大的物体内能。 (3)状态:冰融化成水,温度不变,但要吸收热量,内能。 4、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和。 三、比热容(C) 1、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 ,只与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特例:冰和煤油比热容一样)

2、热量的计算:。 3、水的比热容大,吸热能力;水的比热容大,温度变化(温差)。 考点梳理 考点一、分子热运动 例1.下列哪种现象不能用分子动理论来解释() A.走进花园闻到玫瑰花香 B.放入水中的糖块会使水变甜 C.天空中飞舞的雪花 D.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例2.在苹果园中,会闻到苹果的清香味儿,说明分子在不停地;把两个铅 块紧压在一起,结合成一个整体,需要用足够大的力才能把它们拉开,说明分子之间存在。 考点二、内能 例3.冬天,路上的行人一边搓手,一边对着手哈气,从而使手感到暖和。“搓手”是通过改 变内能,“哈气”是通过改变内能。 例4、下列关于物体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内能越大 B.静止的物体没有动能,但有内能 C.内能和温度有关,所以0℃的水没有内能 D.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考点三、比热容 例5、旅游景区“金沙滩”烈日下湖边的沙子热得烫脚,而湖水却是冰凉的,这是因为() A.水的温度变化较大 B.水的比热容较大 C.水吸收的热量较多 D.沙子的比热容较大 例6、一瓶水喝掉一半后,质量减小,体积减小,比热容。质量为2Kg的水温 度从20 ℃升高到70 ℃,所吸收的热量是 J 考点四、实验探究 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能力 【实验装置】如右图 【测量器材】测温度:______,测时间: 。 【实验关键】 (1)实验设计:加热质量_____的水和食用油,升高_____的温度,比较加热时间。 小组液体名称质量m/g 初温t1/℃末温t2/℃通电时间 t/min 1组水60 20 45 6 2组食用油60 20 45 4 (2)分析现象得出:质量相同的水和油,升高相同的温度, 要吸收更多的热量。 (3)通过实验可以得到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是不同的,物质的这种特性用这个物 理量来描述。 课堂练习 1.茉莉花开的季节,走近花园就能闻到扑鼻的花香,这是因为()

(山东专用)2020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1节 分子动理论 内能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3

第1节分子动理论内能 1.(多选)布朗运动是生物学家布朗首先发现的物理现象,成为分子动理论和统计力学发展的基础.下列关于布朗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CD ) A.布朗运动就是小颗粒分子的运动 B.悬浮在液体中的小颗粒不停地无规则互相碰撞是产生布朗运动的原因 C.在尽量排除外界影响的情况下(如振动、液体对流等),布朗运动依然存在 D.布朗运动的激烈程度与颗粒大小、温度有关 解析:布朗运动是固体颗粒的运动,为宏观运动,不是单个分子的运动,故A错误;悬浮小颗粒受到周围液体分子的无规则碰撞,若各个方向的碰撞效果不平衡,就导致了小颗粒的布朗运动,故B错误;布朗运动的激烈程度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但布朗运动始终是存在的,故C正确;温度越高,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布朗运动也就越明显,颗粒越小,在某一瞬间跟它相撞的分子数越少,撞击的不平衡性越明显,布朗运动越明显,D正确. 2.(多选)现在有质量是18 g的水、18 g的水蒸气和32 g的氧气,在它们的温度都是100 ℃时( AC ) A.它们的分子数目相同,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 B.它们的分子数目相同,分子的平均动能不相同,氧气的分子平均动能大 C.它们的分子数目相同,它们的内能不相同,水蒸气的内能比水大 D.它们的分子数目不相同,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 解析: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相同,故分子数目相同,三种物质的温度相同,分子平均动能相同,故A正确,B,D错误;100 ℃时,水蒸气的分子势能大于水的分子势能,分子平均动能相同,故水蒸气的内能比水的内能大,C正确. 3.(2019·河北衡水模拟)(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 ) A.生产半导体器件时,需要在纯净的半导体材料中掺入其他元素,这可以在高温条件下利用分子的扩散现象来实现 B.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 C.根据氙气的密度和氙的摩尔质量,则可以计算出阿伏加德罗常数 D.扩散现象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空隙,同时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解析:生产半导体器件时,需要在纯净半导体材料中掺入其他元素,这可以在高温条件下通过分子的扩散来完成,故A正确;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固体微粒的运动,是因为其周围液体分子的碰撞造成的,故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无规则热运动的反映,故B错误;根据氙气的分子质量和氙的摩尔质量,则可以计算出阿伏加德罗常数,故C错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空隙,同时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D正确. 4.(多选)两个相距较远的分子仅在分子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直至不再靠近.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 ) A.分子力先增大,后一直减小 B.分子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C.分子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D.分子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解析:分子力随分子间距离变化的图像如图,根据图像可知,分子间距离减小过程中,分子力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A错误;靠近过程中,分子力先为引力,后为斥力.为引力时,分子力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知识点归纳与对应练习题

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第一节分子动理论 知识点一:分子动理论 分子动理论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 A.打开香水瓶盖后,能闻到香味,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运动 B.封闭在容器内的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C. 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D. 铅笔笔芯用了一段时间后会变短,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2.下面四个实验现象中,能够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 3.下列现象中不能 ..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解释的是( ) A.酒香不怕巷子深 B. 金块和铅块紧压在一起,过几年后发现铅中有金,金中有铅 C. 沙尘暴起,尘土满天 D. 衣橱里的樟脑球会逐渐变小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和酒精混合后体积减小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B、裂开的橡胶鞋可以用101胶水将其粘起来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C、进入化学实验室时闻到浓浓的氯气味说明分子是运动的。 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首先提出分子概念的科学家是汤姆生。 5.“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将破镜合起来时,镜子断裂处的绝大多数分子间距离较,分子之间几乎没有的作用. 6.刘方学习了分子动理论的知识后,知道了分子动理论的内容为: A、物体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 B、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于是他准备了一个实验如图所示:把一块表面很干净的玻璃板挂在弹簧测力计下 面,使玻璃板刚好和水面接触,再慢慢地提起弹簧测力计,那么你看到这里时, 请提出你的猜想.刘方可能是要验证上述分子动理论的内容(填序号). 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结论是:.

高考物理力学知识点之分子动理论解析(7)

高考物理力学知识点之分子动理论解析(7) 一、选择题 1.两分子间的分子力F 与分子间距离r 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曲线与r 轴交点的横坐标为0r ,相距很远的两分子只在分子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相互接近.若两分子相距无穷远时分子势能为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0r r >阶段,F 表现为斥力 B .在0r r <阶段,F 做负功,分子动能减小,分子势能也减小 C .在0r r =时,分子势能等于零 D .运动过程中,两个分子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之和不变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内能增大时,温度不一定升高 B .物体温度升高,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加 C .物体对外界做功,其内能一定减少 D .物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 3.在观察布朗运动时,从微粒在A 点开始计时,每隔30s 记下微粒的一个位置,得到B 、 C 、 D 、 E 、 F 、 G 等点,然后用直线依次连接,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记录的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情况 B .图中记录的是微粒做布朗运动的轨迹 C .微粒在前30s 内的位移大小一定等于AB 的长度 D .微粒在75s 末时的位置一定在CD 的连线上,但不可能在CD 中点 4.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对一定质量的气体加热,其内能一定增加 B .一定质量100℃的水转变成100℃的水蒸汽,其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 C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如果压强不变而体积增大,其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 D .如果气体温度升高,物体中所有分子的速率都一定增大 5.(3-3)对于液体在器壁附近的液面发生弯曲的现象,如图所示,对此有下列几种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2020九年级物理分子动理论与内能测试题及答案(B)

一、选择题: 1.将一滴红墨水滴入一杯清水中,一段时间后整杯水 都变红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水的温度为0℃,就不会发生这种现象 B.这是扩散的现象,它只发生在液体和气体中 C.这是扩散的现象,它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 运动 D.如果水的温度越低,扩散将进行得越快 2.下列事例中,用做功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酒精涂在手上觉得凉B.冬天晒太阳,人感到暖和 C.锯木头时,锯条会发烫D.烧红的铁块温度逐渐降低 3.炎热的盛夏,人站在水中时感觉凉爽,而当人赤脚走在沙土上时却感到烫脚,这主要是因为水和沙具有不同 的() A.热量 B.内能 C.比热容 D.密度 4.在下列过程中,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钻木取火 B .用锯锯木板,锯条发热 C .用热水袋取暖 D .两手互相搓搓,觉得暖和 5.温度是反映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冷热程度能反映的是() A.物体运动时速度的大小B.燃料热值的大小 C.物体内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D.分子势能的大小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萝卜放在泡菜坛里会变咸,这个现象说明分子在 永不信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B、两块表面干净的铅块压紧后会结合在一起,说明 分子间存在斥力 C、锯木头时锯条会发热,这是通过热传递使锯条的 内能发生了改变 D、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引力变大和斥力变小 7.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比热容大的物体吸收的热量多 B.一桶水的比热容比一杯水的比热容大 C.温度高的铁块比温度低的铁块比热容大 D.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 8.下列哪个现象可以说明分子是在不停地做热运动的() A.水从高处向低处流B.风吹树叶动 C.尘土飞扬D.公园里花香四溢 9.一箱汽油用掉一半后,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B、它的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一半 C、它的热值变为原来的一半 D、它的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 10.铜的比热容是铅的比热容的3倍。质量相同的铜块和铅块,若它们升高的温度之比为1∶2,则它们吸热之比为() A.2∶3 B.3∶2 C.6∶1 D.1∶6

新课改瘦专用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十二章第1节分子动理论内能学案含解析

新课程标准核心知识提炼 1.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及相关的实验证据。 2.通过实验,了解扩散现象。观察并能解释布朗运动。了解分子运动速率的统计分布规律,知道分子运动速率分布图像的物理意义。 3.了解固体的微观结构。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特点。能列举生活中的晶体和非晶体。通过实例,了解液晶的主要性质及其在显示技术中的应用。 4.了解材料科学的有关知识及应用,体会它们的发展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5.观察液体的表面张力现象。了解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知道毛细现象。 6.通过实验,了解气体实验定律,知道理想气体模型,能用分子动理论和统计观点解释气体压强和气体实验定律。 7.知道热力学第一定律。通过有关史实,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过程,体会科学探索中的挫折和失败对科学发现的意义。 8.理解能量守恒定律,能用能量守恒的观点解释自然现象。体会能量守恒定律是最基本、最普遍的自然规律之一。 9.通过自然界中宏观过程的方向性,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 10.了解自然界中存在多种形式的能量。知道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互相转化,在转化过程中能量总量保持不变,能量转化是有方向性的。 11.知道利用能量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人类利用的能量来自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 12.知道合理使用能源的重要性,具有可持续发展观念,养成节能的习惯。 13.收集资料,讨论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认识环境污染的危害,思考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关系,具有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行动。分子动理论 扩散现象布朗运动分子运动速率的统计分布规律 固体的微观结构晶体和非晶体 液晶的性质和应用液体的表面张力现象气体实验定律 理想气体模型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能量转化的方向性 合理使用能源的重要性 实验: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 实验:探究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 新课改瘦专用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十二章第1节分子动 理论内能学案含解析 第1节分子动理论内能

分子动理论和内能

中考题分类汇编(68套,有答案)分子动理论及内能3.(2011沈阳)沈阳市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当有人在你身边吸烟时,你会闻到烟味,这是因为 ( D ) A.分子很小 B.分子间有引力 C.分子间有斥力 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1.(2011陕西)双燃料汽车以天然气或汽油作为燃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燃料的热值越大,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越多 B.以天然气为燃料,汽车发动机的效率可以达到100% C.在压缩冲程中,燃料混合物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D.汽油与天然气相比,燃烧时汽油对环境的污染较小 2.【答案】C 【解析】燃料的热值越大,说明单位质量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越多,选项A错误;以天然气为燃料,汽车发动机的效率一定小于100%,选项B错误;在压缩冲程中,外界对燃料混合物做功,燃料混合物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选项C正确;汽油与天然气相比,燃烧时汽油对环境的污染较大,选项D错误。 18、(2011天津)如图10、试管内水蒸气将塞子推出的过程,水蒸气的 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四冲程汽油机工作过程 中的冲程与上述能量转化过程相同。内做功 11、(2011吉林)如图4所示,用铁锤连续敲打铁块,铁块变热,内能;铁块的内能是通过的方式改变的。增大做功 2、(2011吉林)能说明分子不停地运动的现象是(A) A、花香四溢 B、漫天沙尘 C、落叶纷飞 D、细雨绵绵 27.(2011柳州)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l0所示的实验。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1)从表中数据可知,水和食用油的质量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加热结束时,食用油的温度比水温度_____(选填“高”或“低”). (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

2020高考物理复习分子动理论练习题

1.关于布朗运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谓布朗运动是指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所谓布朗运动是指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C.布朗运动产生的条件是液体温度足够高 D.布朗运动产生的条件是悬浮的固体微粒足够小 2.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由引力f引和斥力f斥两部分组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f引和f斥总是同时存在的 B. f引总是大于f斥,因此其合力总表现为引力 C.当分子间距离减小时,f引减小而f斥增大 D.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f引增大而f斥减小 3.两个分子甲、乙相距较远(此时它们之间的分子力可以忽略)。设甲固定不动,乙逐渐向甲靠近,直到不能再靠近为止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力总是对乙做正功 B.乙总是克服分子力做功 C.先是乙克服分子力做功,然后是分子力对乙做正功 D.先是分子力对乙做正功,然后是乙克服分子力做功

4.设处于平衡状态时相邻分子间的距离是r 0,则关于分子力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分子间距离由r 0逐渐减小时,分子力表现为斥力并逐渐增大 B.分子间距离由r 0逐渐增大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力并逐渐增大 C.当分子间距离大于10 r 0以后,分子力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不计了 D.分子间的这样复杂的作用力其本质是组成分子的带电粒子间的电场力引起的 5.若以 μ表示水的摩尔质量,v 表示在标准状态下水蒸气的摩尔体积, ρ为表示在标准状态下水蒸气的密度,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m 、Δ分别表示每个水分子的质量和体积,下面是四个关系式:①m v N A ρ= ②?μ ρA N = ③A N m μ= ④A N v =?,其中 A.①和②都是正确的 B.①和③都是正确的 C.②和④都是正确的 D.①和④都是正确的 6.分子间具有由它们间相对位置决定的势能。规定两分子相距无穷远时两分子间的势能为零。设分子a 固定不动,分子b 以某一初速度从无穷远处向a 运动,直至它们之间的距离最小,在此过程中,a 、b 之间的

初中物理分子动理论和内能阶梯训练

初中物理分子动理论和内能阶梯训练 (每题10分,共100分;完成时间30分钟) 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1.物质是由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和。 *2.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现象。这一现象间接的说明:。 **3.关于扩散现象,下面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在气体和液体之间才发生扩散现象 B.扩散现象说明了,构成物质的分子总是在永不停息地作无规则运动 C.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间有力的作用 D.扩散现象与温度的高低无关 **4.炽热的铁水具有内能,当温度降低,内能随着。冰冷的冰块具有内能,当温度升高,内能随着。将该冰块从一楼移动到四楼,它的内能将。 知识的应用 **5.下列社会实践中的实例,不能用来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2001年武汉市中考题) A.洒水的地面会变干 B.炒菜时加点盐,菜就有了咸味 C.扫地时,尘土飞扬 D.房间里放了一篮子苹果,满屋飘香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内能是分子热能和分子动能的总和 B.物体运动越快,物体的动能越大,内能就越大 C.在水平地面上静止的0℃的冰块不具有内能和机械能 D.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但不一定有机械能 **7.一块咸菜,放在水里泡一段时间,就会变淡了,这是因为。 知识的拓展 ***8.洗衣服时,洗衣粉在冷水中需很长时间才能溶完,而在热水中很快就能溶完,这是因为。 ***9.有一铁块的温度降低了,则()。 A.它一定是放出了热量 B.它一定是对外做了功 C.它的内能一定减少了 D.它的机械能一定减少了 ***10.在下列常见的生活事例中,用做功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给自行车打气时,气筒壁会发热 B.冬天写作业时手冷,用嘴向手上呵呵气 C.喝很热的茶时,先向水面上吹吹气 D.阳光下,太阳能热水器中的水温升高(2003年江苏泰州中考题) 分子动理论 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1.分子动理论指出:物质是由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1.0] *2.扩散现象说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同时也表明分子间有。[0.5]

分子动理论、内能及其应用

(考查范围:分子动理论、内能及其应用) 姓名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本题包含21小题) 1.(05沈阳市(非课改区))用修正液覆盖错字时,常闻到 刺鼻的气味,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的原因. 2.(05安徽省)如图所示,在分别盛有冷水和热水的杯 中,各滴入一滴墨水,从看到的现象可以推断:分子 的运动随着而加剧。 3.(05苏州市)将50mL的水和50mL酒精充分混合,混合后水与酒精的总体积将_ 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00mL,上述现象说明分子之间有_____. 4.(04北京东城区)俗话说:"破镜不能重圆".这是因为镜破处分子间的距离都 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等于")分子直径的10倍以上,分子间相互吸 引的作用微乎其微. 5.(05广西河池)如图所示,甲给少量碘微微加热,看到 的现象属于_________现象;乙分别往热水和冷水中滴 入几滴红墨水,所看到的现象说明,温度越高, ______________就越快。 6.(05桂林课改区)吸烟有害健康。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 里,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问就会充满烟味,这表明分子在___________ _______。在公共场所,为了他人的健康,请你给吸烟者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05芜湖市)有一种气体打火机,内装燃料是液态丁烷。通常情况下,丁烷是 气体,人们是用的方法将其变为液态的.从微观角度看, 丁烷能从气态变为液体说明丁烷分子. 8.(05南京市)诗句"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掬"意为"捧")所包含的物理知 识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 9.(05上海市)白天,太阳能热水器中水的温度升高,水的内能_________(选 填"减少"、"不变"或"增加"),这是通过___________的方法改变了它的内能。 10.(04重庆北碚)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给自行车轮胎打气的气 筒连续使用一段时间就会发热,这是由于_________ 使气筒的内能________ (第二空选填"减少"或"增加") 11.(05哈尔滨市)电冰箱里的压缩机在压缩某种液体的蒸气时,蒸气温度升高, 这是用________的方法增加了蒸气的内能.饮料放进冰箱后温度降低是用 _______的方法减少了饮料的内能. 12.(04湖北宜昌)冬天,双手反复摩擦,手会感到暖和;用嘴对着双手"呵气", 手也会感到暖和。前者是利用__________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后者是利用 _________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 13.(05湖北黄冈)制冰厂工人,用冰钩夹着巨大的冰砖 轻松在地上拖行,是因为冰砖在滑行过程中,底面的冰 由于克服_________而使它的_________,冰_________ (选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水,从而减小了与地面间的___ ____________. 14.(05德阳课改区)质量为2kg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温度 升高5℃,水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_____J。这是通过_________的方法改变了 水的内能。(C水=4.2×103J/kg·℃) 15.(05宿迁市)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用同种物质制成两个质量不等的物 体,其比热容(填"相同"或"不同")。质量均为1kg的铜块[ c 铜= 3.9×10 2 J / (kg·℃ ) ] 和铅块 [ c 铅= 1.3×10 2 J / ( kg·℃ ) ] , 如吸收了相等的热量,则铜块与铅块升高的温度之比为;若铜块温度 升高了100℃,则它吸收了 J的热。 16.(04长沙)汽油的热值是4.6×107J/kg,现有汽油500g,若燃烧一半,剩余汽 油的热值是_____________J/kg. 17.(05天津市)单缸内燃机飞轮转速为3000r/min,那么,每秒钟燃气推动活塞 做功的次数为__________次。 18.(04吉林)汽油机的工作过程由吸气、_________、做功、排气四个冲程组成, 其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_________ 冲程. 19.(05辽宁十一市(非课改区))图中甲、乙两图所示的是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的 两个冲程,其中图_______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图_________是将机 械能转化为内能的冲程。

第1节 分子动理论 内能

选修3-3 第1节分子动理论内能 基础必备 1.(2019·广东揭阳模拟)(多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CD ) A.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B.-2 ℃时水已经结为冰,部分水分子已经停止了热运动 C.温度越高,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 D.分子间的引力与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E.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的实质是相同的,都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解析:根据分子动理论知,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A正确;-2 ℃时水已经结为冰,虽然水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降低,但不会停止热运动,B错误;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越高,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C正确;分子间的引力与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而斥力比引力减小得快,D正确;扩散现象是分子的运动,布朗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但间接地反映了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E错误. 2.(2019·安徽皖南八校三模)(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D ) A.气体的温度升高,每个气体分子运动的速率都增大 B.分子间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都随距离增大而减小,但斥力变化更快 C.附着层内分子间距离小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时,液体与固体间表现为浸润

D.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气体的摩尔质量和密度,可算出该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E.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做功不一定改变内能,热传递也不一定改变内能,但同时做功和热传递一定会改变内能 解析: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气体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分子的平均速率增大,不是每个气体分子运动的速率都增大,故A 错误;根据分子力的特点可知,分子间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都随距离增大而减小,但斥力变化更快,故B正确;附着层内分子间距离小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时,附着层内分子间作用表现为斥力,附着层有扩展趋势,液体与固体间表现为浸润,故C正确;知道阿伏加德罗常数、气体的摩尔质量和密度,可求出气体的摩尔体积,然后求出每个气体分子占据的空间大小,从而能求出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故D正确;做功与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但同时做功和热传递,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不一定会改变内能,故E错误. 3.(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DE ) A.水中的花粉颗粒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 B.压缩气体、液体和固体需要用力,都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的缘故 C.水和酒精混合总体积会变小,说明分子之间有引力 D.拉伸和压缩固体都会使固体内分子势能增大 E.衣柜中充满卫生球的气味,是因为卫生球发生了升华和扩散现象 解析:水中的花粉颗粒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

高中物理-分子动理论知识点汇总

分子动理论,热和功,气体 1.分子动理论 (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一般是10-10m。 (2)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热运动。 ①扩散现象:不同的物质互相接触时,可以彼此进入对方中去。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②布朗运动: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微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是液体分子对微小颗粒撞击作用的不平衡造成的,是液体分子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的宏观反映。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明显。 (3)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增大而减小,但斥力的变化比引力的变化快,实际表现出来的是引力和斥力的合力。 2.物体的内能 (1)分子动能:做热运动的分子具有动能,在热现象的研究中,单个分子的动能是无研究意义的,重要的是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温度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标志。 (2)分子势能:分子间具有由它们的相对位置决定的势能,叫做分子势能。分子势能随着物体的体积变化而变化。分子间的作用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势能随

着分子间的距离增大而增大。分子间的作用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势能随着分子间距离增大而减小。对实际气体来说,体积增大,分子势能增加;体积缩小,分子势能减小。 (3)物体的内能:物体里所有的分子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任何物体都有内能,物体的内能跟物体的温度和体积有关。 (4)物体的内能和机械能有着本质的区别。物体具有内能的同时可以具有机械能,也可以不具有机械能。 3.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1)做功:其本质是其他形式的能和内能之间的相互转化。(2)热传递:其本质是物体间内能的转移。 (3)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但有本质的区别。 4.★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 5★.热力学第一定律 (1)内容:物体内能的增量(ΔU)等于外界对物体做的功(W)和物体吸收的热量(Q)的总和。 (2)表达式:W+Q=ΔU (3)符号法则:外界对物体做功,W取正值,物体对外界做功,W取负值;物体吸收热量,Q取正值,物体放出热量,Q取负值;物体内能增加,ΔU取正值,物体内能减少,ΔU取负值。 6.热力学第二定律

高考物理力学知识点之分子动理论真题汇编附答案

高考物理力学知识点之分子动理论真题汇编附答案 一、选择题 1.关于分子间的作用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之间的斥力和引力同时存在 B.分子之间的斥力和引力大小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C.分子之间的距离减小时,分子力一直做正功 D.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109 米时,分子力已微弱到可以忽略 2.(3-3)对于液体在器壁附近的液面发生弯曲的现象,如图所示,对此有下列几种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①Ⅰ图中表面层分子的分布比液体内部疏 ②Ⅰ图中附着层分子的分布比液体内部密 ③Ⅱ图中表面层分子的分布比液体内部密 ④Ⅱ图中附着层分子的分布比液体内部疏 A.只有①对 B.只有③④对 C.只有①②④对 D.全对 3.雾霾天气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雾霾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形状不规则,但可视为密度相同、直径不同的球体,并用PM10、PM2.5分别表示直径小于或等于10μm、2.5μm的颗粒物(PM是颗粒物的英文缩写)。某科研机构对北京地区的检测结果表明,在静稳的雾霾天气中,近地面高度百米的范围内,PM10的浓度随高度的增加略有减小,大于PM10的大悬浮颗粒物的浓度随高度的增加明显减小,且两种浓度分布基本不随时间变化。 据此材料,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PM10表示直径小于或等于1.0×10-6m的悬浮颗粒物 B.PM10受到的空气分子作用力的合力始终大于其受到的重力 C.PM10和大悬浮颗粒物都在做布朗运动 D.PM2. 5浓度随高度的增加逐渐增大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表面层的分子分布比较稀疏,分子之间只存在引力,故液体表面具有收缩趋势B.悬浮在水中的花粉的布朗运动反映了花粉分子的热运动 C.当液晶中电场强度不同时,液晶对不同颜色光的吸收强度不同,就显示不同颜色D.高原地区水的沸点较低,这是高原地区温度较低的缘故 5.甲、乙两个分子相距较远,它们之间的分子力弱到可忽略不计的程度.若使甲分子固定

2021版高三物理一轮复习选修3-3热学第1讲分子动理论内能

[高考导航] 考点内容要求 全国卷三年考情分析 201720182019 分子动理论与统计观点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 点和实验依据 Ⅰ Ⅰ卷·T33(1): 分子动理论、 温度 T33(2):活塞 封闭的两部 分气体的状 态变化 Ⅱ卷·T33(1): 内能、热力学 第一定律 T33(2):热气 球的受力平 衡 Ⅲ卷·T33(1):p -V图象、热 力学第一定 律 T33(2):水银 封闭气体的 状态变化 Ⅰ 卷·T33(1):V -T图象、热 力学第一定 律 T33(2):理想 气体实验定 律 Ⅱ卷·T33(1): 实际气体的 内能 T33(2):查理 定律、盖—吕 萨克定律 Ⅲ卷·T33(1):p -V图象、热 力学第一定 律 T33(2):玻意 耳定律 Ⅰ卷·T33(1): 热力学第一 定律、压强及 其相关知识 T33(2)气体定 律的应用 Ⅱ卷·T33(1): 气体压强的 微观解释、 p-V图象 T33(2):力的 平衡条件、玻 意耳定律的 应用 Ⅲ卷·T33(1): 用油膜法估 算分子大小 的实验 T33(2):气体 实验定律的 应用 阿伏加德罗常数Ⅰ 气体分子运动速率的 统计分布 Ⅰ 温度、内能Ⅰ 固体、液体与气体固体的微观结构、晶 体和非晶体 Ⅰ液晶的微观结构Ⅰ液体的表面张力现象Ⅰ气体实验定律Ⅱ理想气体Ⅰ饱和蒸汽、未饱和蒸 汽、饱和汽压 Ⅰ相对湿度Ⅰ 热力学定律与能量守恒热力学第一定律Ⅰ能量守恒定律Ⅰ 热力学第二定律Ⅰ 实验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说明:要求会正确使用温度计)

第1讲分子动理论内能 知识要点 一、分子动理论 1.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1)分子的大小 ①分子直径:数量级是10-10m; ②分子质量:数量级是10-26 kg; ③测量方法:油膜法。 (2)阿伏加德罗常数:1 mol任何物质所含有的粒子数,N A=6.02×1023mol-1。 2.分子热运动: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1)扩散现象:相互接触的不同物质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温度越高,扩散越快,可在固体、液体、气体中进行。 (2)布朗运动: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微粒的无规则运动,微粒越小,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显著。 3.分子力: 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且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但总是斥力变化得较快。 图1 (1)r=r0,F引=F斥,F=0。 (2)r>r0,F引>F斥,F为引力。 (3)r<r0,F引<F斥,F为斥力。 二、温度 1.意义:宏观上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微观上表示物体中分子平均动能的大小)。 2.两种温标

分子动理论和内能.

第一章分子动理论和内能 第1节分子动理论 知识要点 1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能物质原来的性质。 (2)分子非常小。如果把分子看成小球,直径大约只有10—10。一颗小露珠就有1021个水分子。假 如有一个微小动物,每秒钟喝去10万个水分子,要用____________ 年(1年=一 X 08s)才能喝完一颗小露 3 珠。 2.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_____________________ (1)由于分子,某种物质逐渐到另一种物质中的 现象叫做扩散。 (2 )花香扑鼻,说明 _______ 有扩散现象;在汤中放盐,整锅汤都有咸味,说明_____________ 有扩散现象; 把铅片和金片磨光压在一起,室温下5年后它们互相渗透可达 1 cm深,说明_______________ 有扩散现象(3)构成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 ______________ ,分子具有_____ 能。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1)固体很难被分开,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固体和液体的 体积很难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___________ 。分子间距离变大时,分子力表现为___________ ,分子间距离变小时,分子力表现为_________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的。(2 )在固体中,分子力的作用比较强,因而,固体有一定的_________ 和 ______ ;在液体中,分子力的作用较弱,因而,液体没有确定的 形状,但占有一定的________ ;在气体中,分子力的作用更弱,因而,气体没有固定的___________ ,也没有确定的_________ 。 特别提醒 1?分子十分微小,数目十分巨大,但分子间有间隙。 2?物质三态,其区别就在于三态中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和分子的运动状态不同。 互动课堂 例1关于扩散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气体之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固体、液体之间不发生扩散 B 扩散现象表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C 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D冬天,雪花漫天也是扩散现象 【课堂笔记】 (此处留4行空行) 变式训练1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香水瓶打开盖后,满屋充满香气 B 太阳光下,能看到尘土飞扬 C衣箱内的樟脑丸不断变小,箱子内充满樟脑气味 D花开时花香满园 变式训练2 (08福州)建筑、装饰、装修等材料会散发甲醒、苯等有害气体而导致室内空气污染。成为 头号“健康杀手”。此现象表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____________________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