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世师表

合集下载

诸子百家-孔子-万世师表

诸子百家-孔子-万世师表

万世师表

孔子返鲁后,一概当年的本人求仕为弟子 们做官,并通过这些做官的弟子去实现自 己的主张。这些弟子去做官要得到孔子的 同意,听后他的吩咐,做官的政绩要向他 汇报,管辖的地区要接受他的视察。
万世师表

孔子回鲁的当年,季孙氏计划实行按田地 征收军赋的制度。季康子想在这件事情上 得到的孔子的支持,便特派担任家宰的冉 有来征求孔子的意见。先后问三次,孔子 都不肯发表意见。
万世师表

鲁哀公听人说东房的院子不详,问孔子是 否相信。孔子说:‚损人利己是身之不详; 弃老顾幼是家之不详;抛弃贤人任用不肖 之徒是国之不详;老不教幼不学是风俗不 详;圣人隐居是天下不详。而东房不在其 内。‛
万世师表

鲁哀公常问政于孔子,孔子都一一讲解。 孔子认为国君好比是舟,民众好比是水, 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古人从政以爱 民为本,礼制是为政的根本方法。
万世师表

孔子说:‚古代一位史官周任曾说过: ‘能过贡献自己的力量,便可任职;不能 贡献自己的力量,就该辞职。’你们难道 没有责任吗?笼子里的老虎跑了,匣子里 的美玉碎了,难道不怪看守和保管的人 吗?‛
万世师表

孔子在通过弟子干政的同时,也对鲁哀公 虔诚敬奉,为加强鲁国的统治出谋划策。 一次,鲁哀公问孔子怎样才能使百姓服从, 孔子回答:‚善用正直的人,废掉邪曲的 人,百姓就会服从;反过来,百姓就会不 服从。‛
万世师表

孔子编订整理《六经》,是我国教育史上 第一次不为官学垄断,为私学使用的教材。 孔子就用这套教材教育他的弟子。在长达 两千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延用的一直是 这套教材。
万世师表

孔子从三十岁开始收徒讲学,把毕生的精 力倾注培养治世之才的教育事业上。他把 ‚仁‛贯彻到教育培训中,从‚泛爱众‛、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等理论出发,主 张‚有教无类‛,只要有十条小肉干的尊 师薄礼,便可收为弟子。

对孔子评价

对孔子评价

对孔子评价
孔子,古代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和政治家,被誉
为“万世师表”,对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至今仍影响
深远。

孔子是中国思想史上最杰出的思想家之一。

他提倡仁爱之道,强
调道德修养,并建立了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仁、义、礼、智、信。

他认为人类的道德、伦理、政治、文化等方面都需要以仁为依托,才能健康有序地发展。

孔子的学说深受后世推崇,成为中国传统文化
的重要组成部分。

孔子是中国教育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

他主张“教学相长”,提倡以德育为先,以智育为辅,注重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和创造性,倡
导思考、实践和体验式的教学方法,形成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教
育理念。

他的教育思想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对于孩子们健康成长具
有重要的启示。

孔子也是古代中国政治史上最杰出的政治家之一。

他完成了反秦
复汉的壮举,在政治上建立了仁政和分封制度,为中国政治制度的发
展奠定了基石。

孔子对于管理伦理问题的思考,对于现代治理也有着
重要的借鉴意义。

总的来说,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他的思想、学说和行事
风格极具中国特色和真理普适性,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具有重大的
意义。

其思想在中国长期的文化历程中发扬光大、传承不息,并在东
亚文化圈内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认可。

因此,我们应该好好学习孔子的精神和学说,将其贯彻于生活和工作之中,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全球和平稳定作出更大的贡献。

万世师表

万世师表

修身齐国平天下小朋友: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谢苗: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85;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修身篇郭:一位中国老人在2500年前就发出了这样的呼声:齐: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音乐:高山流水)郭:他告诉我们: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女: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男:不知礼,无以立。

郭:他警示我们:女:非礼勿视,非礼勿听。

男: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郭:他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做到:女: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男2:见贤而思齐,见不贤而自省也。

齐: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治国篇李:2500年前的华夏大地,是一个被权力和武力笼罩的世界。

黑暗中,人类文明的执灯者。

发出了惊雷般的呼唤,呼唤为政者:政者,正也。

齐: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女:其身正,不令而行。

男: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李:呼唤为臣者男4:在其位,谋其政。

女合: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男合:道不同,不相为谋男:欲速则不达,女: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郭:欲而不贪,李:泰而不骄男:贫而无谄,女:富而无骄李文军:他把对自己的坚守,对世人的警训,化作他心灵深处的一声呐喊:秦:为政以德。

齐: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平天下郭:我们如此景仰这位远去的逝者,只缘于,他为我们勾画了这样一个理想的国度。

齐: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秦:四海之内皆兄弟郭:大道之行李:天下为公女:和而不同齐:天下大同”郭:这就是孔子。

一个仁者的责任,仁者的情怀。

他的《论语》承载过2500年仰视的目光,他的思想还将承载人类的未来,创造一个合:和而不同的世界。

(音乐:高山流水。

结束)万世师表程:走过苍莽的华夏大地(音乐:英雄的黎明)再仰望苍穹在中国的文化天空中星辰无数吴:有大风起兮的帝皇横槊赋诗的枭雄有壮志未酬的名相心忧天下的大夫还有诗成泣鬼神的诗仙怒发冲冠的壮士女:所有这些闪亮的星辰都曾在你的面前俯首礼敬自居学生男:因为你是人伦之楷模万世之师表秦:仁者爱人你在九州唱起了仁义忠诚和秩序的歌谣构造了整个东方民族的心灵谢:为政以德你在道德沦丧诸侯争霸的黑暗中点亮一盏明灯为千百年来的执政者铭刻下遵循与典范程:有教无类你把被贵族垄断的教育之门打开创立了平民教育把愚昧和茫然从中华民族的心灵上拂去吴:你从未远离流逝的江水承载着你的千年一叹历史的天空翱翔着你的思想闪电程:我们的生命里澎湃着你的文化血脉谢:你和论语就镌刻在每个华夏儿女的生命里,已经成为我们民族的集体记忆。

小学三年级传统文化《万世师表》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传统文化《万世师表》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传统文化(万世师表)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三年级传统文化(万世师表)教案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名人长廊
孔子
(万世师表)
教学目标:
1、了解孔子生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熟练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熟练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对孔子生平进行了解。

教具打算:孔子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孔子吗?
二、学习新课:
1、教师阅读(万世师表),学生想一想这段文章的意思。

2、学生练习读,并读一读解释。

3、教师结合(万世师表),介绍一下孔子的成绩。

孔子,名丘,字仲尼。

是山东曲阜人,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从十岁开始发愤学习,长大后游说各国,修学从政,晚年致力于教育,深受世人的尊崇和爱戴,被誉为“至圣先师〞和“万世师表〞。

4、学生再度课文,理解课文意思。

5、听孔子故事,你认为孔子是个怎样的人?
三、课后拓展:搜集孔子的故事。

描写人成就高的词语

描写人成就高的词语

描写人成就高的词语1.形容一个人成就很高的成语登高一呼、万世师表、奉为楷模、轨物范世、垂范百世一、登高一呼白话释义:比喻有影响的人物发出倡议。

朝代:清作者:李宝嘉出处:·《官场现形记》第五回:“一省之内,惟彼独尊,自然是登高一呼,众山响应。

”翻译:一个省内,只有他权力最大,自然是有影响的人物发出倡议,群众呼应二、万世师表白话释义:万世:很多世代,非常久远;师表:表率。

值得永远学 ... 榜样。

朝代:西晋作者:陈寿出处:《三国志·魏志·文帝纪》:“可谓命世之大圣,亿载之师表者也。

”翻译:可以说是举世闻名的大圣人,亿万年的表率的人了三、奉为楷模白话释义:楷:法式;模:模范。

把某种事物当作榜样。

朝代:近代作者:鲁迅出处:《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听说刚勇的拳师,决不再打那倒地的敌手,这实足使我们奉为楷模。

”翻译:听着刚勇的拳师,决不能再打那倒地的对手,这是足以让我们奉为楷模四、轨物范世白话释义:谓作事物的规范、世人的榜样。

朝代:北齐作者:颜之推出处:《颜氏家训·序致》:“吾今所以复为此者,非敢轨物范世。

”翻译:我今天敢重复的为止付出,却不敢谓作事物的规范、世人的榜样。

五、垂范百世白话释义:垂:流传。

范:典范。

指光辉榜样或伟大精神永远流传。

朝代:宋作者:陆游出处:《跋李庄简公家书》:“虽徙海表,气不少衰,丁宁训戒之语,皆足垂范百世。

”翻译:虽然流放海外,气不减弱,嘱咐训诫的话,都足以让其伟大精神永远流传。

2.形容一个人成就很高的成语有哪些飞黄腾踏、达官贵人、阿尊事贵、北斗之尊、举足轻重。

一、飞黄腾踏白话释义:形容马的飞驰。

后多比喻官职地位升得很快。

朝代:唐作者:韩愈出处:·《符读书城南》诗:“飞黄腾踏去,不能顾蟾蜍。

”翻译:飞黄腾踏去,不能只是癞蛤蟆二、达官贵人白话释义:达官:大官。

指地位高的大官和出身侯门身价显赫的人。

朝代:宋作者:释惟白出处:·《续传灯录》第九卷:“京师都会;好恶万端贵人;达官盈门”。

万世师表是什么意思

万世师表是什么意思

万世师表是什么意思
万世师表是一个成语,读音为wan shi shi biao,意思是永远
作为学生的榜样。

这里所说的教育家,主要指孔子、孟子等人物。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曾经有许多杰出的教育家,他们用自己渊博的知识和高尚的品德,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人才。

万世师表出自《汉书·孔安国传》:“言天下之无道也久矣,臣请言其所以然。

夫以孔子之圣,犹且月不忘者,而况万世之师表乎!”
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是世界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

关于孔子是不是我国最早的教育家之一,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便是从春秋时期直到现在的两千五百年间,只提及过六七位关于先秦或更早前受业弟子如何评价孔丘、尊奉孔丘的话题却并未涉及过去谁比孔氏兄弟本身地位还崇隆;对他俩影响深长至巨…甚至包括苏格拉底老爷子都没给予与首席门徒相匹配待遇
"“转述伦常焉尔耳。


n我们的老师就像蜡烛,燃烧着自己照亮别人;您又好似园丁辛
勤耕耘着每一棵花朵;你做事公正严明……;”当讲起优良校风优秀班集体模范团员为社会服务原则社会责任心,感恩回报情怀等这些字眼总能让整场静默几秒钟后充满雷鸣般掌声,当今有太少需啊呵护环境
保持清洁热爱劳动珍惜粮食节约水电资源勿随手乱扔垃圾毕竟小朋友细致观察力和分析问题逻辑性很强每次晚读9:20- 10:00全部收拾完,平均速度接近0。

85-87洛阳成语 万世师表 妄自尊大 望尘而拜

85-87洛阳成语 万世师表 妄自尊大 望尘而拜

洛阳成语:万世师表妄自尊大望尘而拜洛地区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河洛文化是华夏文化的代表和象征。

洛阳作为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深厚。

领略古都传奇,感悟河洛文化,追寻历史遗迹,成语是语言的精华,言简意赅,具有深刻的表现力和强大的生命力,源于洛阳的成语有着与众不同的魅力。

万世师表万世师表,wàn shìshībiǎo,意思是值得世代永远学习的榜样。

万世:很多世代,非常久远;师表:表率。

儒家尊称孔、孟为万世师表。

【原文】《三国志·魏志·文帝纪》诏曰:“昔仲尼贵大圣之才,怀帝王之器……可谓命世之大圣,亿载之师表者也。

”孔子万世表大哉孔子,博闻精思。

任重道远,格物致知。

十五志学,发愤忘食。

举一反三,闻一知十。

见贤思齐,闻过则喜。

敏而好学,三十而立。

首创私学,传授六艺。

教学相长,能者为师。

有教无类,不偏不倚。

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诲人不倦,苦心孤诣。

循循善诱,发蒙启蔽。

温故知新,日省月试。

不耻下问,学无常师。

周游列国,颠沛造次。

君子固穷,蹈仁履义。

春秋笔法,微言大义。

删诗定礼,垂范百世。

述而不作,知人论世。

煌煌论语,一言穷理。

安贫乐道,朝闻夕死。

川流不息,逝者如斯。

无冕素王,百世之师。

金声玉振,高山仰止。

孟母三迁,善择邻里。

近墨者黑,近朱者赤。

断机训子,郑重其事。

教子有方,尽心竭力。

亚圣盂子,反求诸己。

劳其筋骨,苦其心志。

民贵君轻,社稷次之。

得道多助,天时地利。

富贵不淫,贫贱不移。

威武不屈,舍生取义。

平治天下,鸿鹄之志。

舍我其谁,浩然之气。

【典故】三国时魏都洛阳,有一天,魏文帝下诏说:“古代的孔子有圣人的才华,有帝王的器度,真是世上的大圣人,万世的师表啊。

”宋时洛阳伊川的程颢、程颐在《二程全书》中记载:孟子对儒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是万世之师。

妄自尊大妄自尊大,wàng zìzūn dà,过高地看待自己。

意思是形容人过分狂妄地夸大自己,以为自己了不起,轻视别人,实际并非如此。

万 世 师 表——孔 子

万 世 师 表——孔 子
爱国主义的饭,洗了一次爱国主义的 澡……
校园文化的深度与广度
■ 工作中,要想使德育工作摆脱空洞说教、 手段乏力的尴尬局面,是需要借用传统文化
这座宝库的。
■ 科技发达的欧美人都把《圣经》的故事当 作真事来看,都把《圣经》的话当作为人处
世的最高原则来对待。我们从中不可以借鉴 点什么吗?
■ 借用传统文化搞德育工作是一种探索和尝试, 目的就是试图给德育工作以文化的载体, 试图让德育工作披上文化的外衣。
■ 孙中山先生提出“三民主义”也没能实现。
■ 建国后,提出了“共产主义”目标,人们也 接受了。但是,一时极左,一时极右终于导致
文化大革命。怀疑一切,打倒一切的文革给给 中国造成的伤害,绝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倒退, 而是人文精神的完全丧失。
当今德育工作的空与乏
■ 德育现状是目标空洞,手段匮乏。常抓不
懈的爱国主义教育也流于形式。看了一场战
■ 如果不是心术不正,中庸可以使人迷途知返, 悬崖勒马。
无坡不平,无往不 复 ■ 有无相生,上下相形。
■ 福祸相依,否极泰来。
■ 石头、剪子、布。
■ 棒子、老虎、鸡、 虫■ 五行相克相生。
建立个人的文化坐 标 ■ 汲取文化精华是需要一双慧眼的,很多人
读书如风行水面、雁过长空,了无痕迹。这 都是无心之失。
■ 有生命力的校园文化应该有一定的深度与 广度,这种“深”与“广”只能植根于民族
文化中。
帮助学生打开古文化宝 库 ■ 古典文化是一座无尽的宝藏。清代乾隆年间,
主编《四库全书》的著名学者纪晓岚说过: 世间的道理与事情,都在古人的书中说尽,现 在如再著述,仍超不过古人的范围,又何必再 多著述。
■ 我辈所读的书当然不能和纪晓岚相比,但我 们的目的是借古典文化精华来提高自身的素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世师表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借助课文提供的卡片读懂课文的原文.
二教学重点:
能找出句子中的重点词语,并以此来理解句子意思。

三教学难点:
背诵《万世师表》,并理解故事的意思.
四教学过程:
1.讲讲自己了解的孔子,互相交流对孔子的认识。

2.结合“温馨点击”中的材料,教师简介孔子生平。

3.教师范读课文,学生结合译文自读,理解大意。

问:说说看读原文以及诗歌,你明白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我知道了这是司马迁说的一段话,他写了读了孔子的著作及参观孔庙的事,称赞孔子的伟大。


说说司马迁是怎样称赞孔子的?
4.你来说说看你知道了孔子是怎样的一个人。

5.背诵司马迁的这段话。

6.对照诗歌来理解原文的意思.
五教学拓展
读了司马迁的这段话,你认为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什么?
万世师表
第二课时
一、谈话引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也子》——万世师表。

同学们已经熟读了原文,了解了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领略到孔子的伟大。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的故事。

二、检查朗读:
齐声朗诵《万世师表》原文。

教师导语:课下大家搜集了哪些故事?让我们来交流一下。

三、交流故事:
1、学生交流:
(1)三月不知肉味
孔子到齐国游历。

一日,齐国宠臣高昭子正陪孔子闲游,忽然,一支悠扬的乐曲越过华丽府第高墙,震击着孔子的耳鼓。

孔子急忙上前,驻足谛听。

那乐曲描绘了一幅和风细雨、鸟语花香、鸡鸣犬吠、劳力男耕女织、尊老爱幼、怡然恬静的田园风光和太平盛世图景,塑造了一位敦厚大度、谦恭有冖让的慈祥老者形象。

孔子听得入迷,连连赞叹道:“没料到世上竟有如此美妙的音乐!”高昭子告诉他说,这是齐国太师(乐官)的府第,定是太师在弹琴。

孔子请高昭子引荐,拜师学琴。

孔子与齐太师一见如故,谈论音乐,太师有问必答。

太师告诉孔子,方才弹的曲子名《韶》,乃歌颂虞舜之作。

自此以后,孔子专心学习《韶》乐,不分昼夜,废寝忘食,如痴如醉。

他常常是边吃饭边弹琴,或狼吞虎咽地吃完一餐又练,至于吃的是什么,滋味如何,全然不知,甚至连他最喜欢吃的肉的香味,浑然不觉。

如是者三月有余,直至达到理想境界为止。

连孔子也感叹道:“想不到音乐感人到深到了这种程度。

(2)孔子拜师
……
2、教师补充故事
(1)杏坛讲学
(2)堕三都
四、学生交流学习体会:
1、故事中蕴涵着学习、做人的道理,从中我们可以受到启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