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斯定律的计算(高考题汇集)
高中化学(必修一) 盖斯定律练习题

高中化学(必修一)盖斯定律练习题(带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依据图示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ΔH>0A.2B.1 mol S(g)完全燃烧释放的能量小于2968 kJΔH=ΔH-ΔHC.213D.16 g S(s)完全燃烧释放的能量为1484 kJ2.H2(g)+2ICl(g)→2HCl(g)+I2(g)能量曲线如图。
描述正确的是A.反应①为放热反应,反应①为吸热反应B.若加入催化剂可降低反应热C.热化学方程式为H2(g)+2ICl(g)→2HCl(g)+I2(g)-218kJD.若反应的生成物为2HCl(g)+I2(s),则反应热数值将变大3.1mol常见金属M和卤素单质反应的熔变ΔH(单位:1⋅)示意图如图,反应物和生成物均为常温时的kJ mol-稳定状态。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2MBr 与2Cl 反应的ΔH<0B .由2MCl (s)分解制得M 的反应是吸热反应C .化合物的热稳定性顺序:2222MI MBr MCl MF >>>D .2222MF (s)Br (l)MBr (s)F (g)+=+ -1ΔH=+600kJ mol ⋅4.硫酸工业中的钒催化剂参与反应的相对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热化学方程式错误的是A .-1243252V O (s)+SO (g)V O (s)+SO (g)ΔH=-24kJ mol ⋅ B .-142432VOSO (s)V O (s)+2SO (g)ΔH=+200kJ mol ⋅C .-12524242V O (s)+2SO (g)2VOSO (s)+V O (s)ΔH=-352kJ mol ⋅D .-125234V O (s)+SO (g)+SO (g)2VOSO (s)ΔH=-376kJ mol ⋅ 5.N 2O 和CO 是环境污染性气体,可在Pt 2O +表面转化为无害气体,有关化学反应的物质变化过程及能量变化过程分别如图甲、乙所示。
盖斯定律的应用和计算(复习+练习+习题+例题)

盖斯定律的应用与计算1.在25℃、1.01×105Pa 下,将22 g CO 2通入1 mol ·L -1NaOH 溶液750mL 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放出x kJ 热量。
在该条件上,1 mol CO 2通入2 mol ·L -1NaOH 溶液1 L 中充分反应放出y kJ 热量。
则CO 2与NaOH 溶液反应生成NaHCO 3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 A .CO 2(g)+NaOH(a q) === NaHCO 3(a q);△H=-(2y -x) kJ·mol-1 B .CO 2(g)+NaOH(a q) === NaHCO 3(a q);△H=-(2x -y) kJ·mol -1 C .CO 2(g)+NaOH(a q) === NaHCO 3(a q);△H=-(4x -y) kJ·mol -1D .2CO 2(g)+NaOH(1) === NaHCO 3(1);△H=-(8x -2y) kJ ·mol -12.根据热化学方程式:S(g)+O 2(g)=SO 2(g);△H= -297.23kJ/mol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S (g)+O 2(g)=SO 2(l); |△H|>297. 3kJ/molB.S(g)+O 2(g)=SO 2(l);|△H|<297. 3kJ/molC.1mol SO 2的键能总和小于1mol S 和1mol O 2键能之和D.1mol SO 2的键能总和等于1mol S 和1mol O 2键能之和3.已知:CH 3COOH(aq)+NaOH(aq)=CH 3COONa(aq)+H 2O △H=Q 1kJ /mol21H 2SO 4(浓)+NaOH(aq)=21Na 2SO 4(aq)+H 2O(1) △H=Q 2kJ /mol HNO 3(aq)+KOH(aq)=KNO 3(aq)+H 2O(1) △H=Q 3kJ /mol上述反应均为溶液中的反应,则Q 1、Q 2、Q 3的绝对值大小的关系为 A.Q 1=Q 2=Q 3 B.Q 2>Q 1>Q 3 C.Q 2>Q 3>Q 1 D.Q 2=Q 3>Q 14、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是 ①CH 3OH(g)+H 2O(g)=CO 2(g)+3H 2(g);△H =+49.0kJ ·mol -1②CH 3OH(g)+1/2O 2(g)=CO 2(g)+2H 2(g);△H =-192.9kJ ·mol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CH 3OH 的燃烧热为192.9kJ ·mol -1B .反应①中的能量变化如右图所示C .CH 3OH 转变成H 2的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D .根据②推知反应CH 3OH(l)+1/2O 2(g)=CO 2(g)+2H 2(g) 的△H >—192.9kJ ·mol -15.已知化学反应A 2(g)+B 2(g)===2AB(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每生成2分子AB 吸收b kJ 热量 B .该反应热ΔH =+(a -b ) kJ·mol -1C .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 .断裂1 mol A —A 和1 mol B —B 键,放出a kJ 能量B 6.(2011·临沂二模)肼(N 2H 4)是火箭发动机的燃料,它与N 2O 4反应时,N 2O 4为氧化剂,生成氮气和水蒸气。
高考化学知识点复习《反应热计算——盖斯定律》十年真题汇总含答案

高考化学知识点复习《反应热计算——盖斯定律》十年真题汇总含答案1.【2022年1月浙江卷】相关有机物分别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mol环己烷()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推理不正确...的是A.2ΔH1≈ΔH2,说明碳碳双键加氢放出的热量与分子内碳碳双键数目成正比B.ΔH2<ΔH3,说明单双键交替的两个碳碳双键间存在相互作用,有利于物质稳定C.3ΔH1<ΔH4,说明苯分子中不存在三个完全独立的碳碳双键D.ΔH3-ΔH1<0,ΔH4-ΔH3>0,说明苯分子具有特殊稳定性【答案】A【解析】A.虽然2ΔH1≈ΔH2,但ΔH2≠ΔH3,说明碳碳双键加氢放出的热量与分子内碳碳双键数目、双键的位置有关,不能简单的说碳碳双键加氢放出的热量与分子内碳碳双键数目成正比,A错误;B.ΔH2<ΔH3,即单双键交替的物质能量低,更稳定,说明单双键交替的两个碳碳双键间存在相互作用,有利于物质稳定,B正确;C.由图示可知,反应I为:(l)+H2(g)→(l)ΔH1,反应IV为:+3H2(g)→(l)ΔH4,故反应I是1mol碳碳双键加成,如果苯环上有三个完全独立的碳碳三键,则3ΔH1=ΔH4,现3ΔH1<ΔH4,说明苯分子中不存在三个完全独立的碳碳双键,C正确;D.由图示可知,反应I为:(l)+H2(g)→(l)ΔH1,反应III 为:(l)+2H2(g) →(l)ΔH3,反应IV为:+3H2(g)→(l) ΔH 4,ΔH 3-ΔH 1<0即(l)+H 2(g) →(l) ΔH <0,ΔH 4-ΔH 3>0即+H 2(g)→(l) ΔH >0,则说明具有的总能量小于,能量越低越稳定,则说明苯分子具有特殊稳定性,D 正确;故答案为:A 。
2.(2021.6·浙江真题)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关于反应的ΔH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12ΔH >0,ΔH >0B .312ΔH =ΔH +ΔHC .3212>ΔH ,ΔH ΔH >ΔHD .423=ΔH H +ΔΔH【答案】C 【解析】一般的烯烃与氢气发生的加成反应为放热反应,但是,由于苯环结构的特殊性决定了苯环结构的稳定性,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3-环己二烯时,破坏了苯环结构的稳定性,因此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练29盖斯定律反应热的比较和计算(含解析)

专练29 盖斯定律反应热的比较和计算一、单项选择题1.Mn2+催化H2O2分解:2H2O2(l)===2H2O(l)+O2(g) ΔH1,其反应机理如下图。
若反应Ⅱ的焓变为ΔH2,则反应Ⅰ的焓变ΔH为(反应Ⅰ、Ⅱ的计量数均为最简整数比)( )A.ΔH1-ΔH2B.ΔH1+ΔH2C.2ΔH1-ΔH2D.ΔH1-2ΔH22.[2021·湖南博雅中学月考]下列说法或表示法正确的是( )A.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等量的水蒸气和液态水,前者放出热量多B.需要加热的反应说明它是吸热反应C.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 ΔH2SO4D.1molS完全燃烧放热297.3kJ,其热化学方程式:S+O2===SO2ΔH3.在25℃、101kPa时,C(s)、H2(g)、CH3COOH(l)的燃烧热分别为393.5kJ·mol-1、285.8kJ·mol-1、870.3kJ·mol-1,则2C(s)+2H2(g)+O2(g)===CH3COOH(l)的反应热为( ) A.-488.3kJ·mol-1B.+488.3kJ·mol-1C.-191kJ·mol-1D.+191kJ·mol-14.[2021·浙江1月]已知共价键的键能与热化学方程式信息如下表:则2O(g)===O2A.428kJ·mol-1B.-428kJ·mol-1C.498kJ·mol-1D.-498kJ·mol-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烷的燃烧热为ΔH=-890.3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 2(g)===CO 2(g)+2H 2O(g) ΔH =-890.3kJ·mol -1B .已知H 2O(l)===H 2O(g) ΔH =+44kJ·mol -1,则2gH 2(g)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比生成气态水多释放22kJ 的能量C .常温下,反应C(s)+CO 2(g)===2CO(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 <0D .同温同压下,H 2(g)+Cl 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的ΔH 相同6.已知:C(s)+O 2(g)===CO 2(g) ΔH 1 CO 2(g)+C(s)===2CO(g) ΔH 2 2CO(g)+O 2(g)===2CO 2(g) ΔH 3 4Fe(s)+3O 2(g)===2Fe 2O 3(s) ΔH 4 3CO(g)+Fe 2O 3(s)===3CO 2(g)+2Fe(s) ΔH 5 下列关于上述反应焓变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ΔH 1>0,ΔH 3<0 B .ΔH 2>0,ΔH 4>0 C .ΔH 1=ΔH 2+ΔH 3 D .ΔH 3=ΔH 4+ΔH 57.不管化学反应过程是一步完成还是分为数步完成,这个过程的热效应是相同的。
2020高考化学盖斯定律焓变的计算专攻试题(10页)

2020高考化学盖斯定律焓变的计算专攻试题【专题训练】1.化学反应的焓变既可以通过实验测定,也可以根据理论计算。
(1)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是工业炼铁的原理。
已知:①FeO(s)+3CO(g)===2Fe(s)+3CO(g)A H=-26.kj・mol-i2321②3FeO(s)+CO(g)===2FeO(s)+CO(g)A H=—50.8kJ•mol-i233422③FeO(s)+CO(g)===3FeO(s)+CO(g)A H=—36.5kJ•mol-i3423试写出CO气体还原固态FeO生成固态Fe和CO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2(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⑵请根据表中的数据计算A H和A H。
i2CO(g)+4H(g)===CH(g)+2HO(g)的AH=kJ・mol-i;CH(g)+2242i4HO(l)===3H(g)+CO(g)的A H=kJ・mol-i。
222答案(i)FeO(s)+CO(g)===Fe(s)+CO(g)A H=+7.3kJ・mol-i2(2)-i70+250.i解析⑴根据盖斯定律,由(①X3—②一③X2)xj得FeO(s)+CO(g)===Fe(s)+CO(g)A H=(A H X3-A H-A H X2)xg~+7・3kJmol-i。
2i236(2)A H=2E(C===O)+4E(H—H)-4E(C—H)-4E(H—O)=(2X799+4X436i-4X413-4X465)kJ・mol-i=-i70kJ・mol-i。
根据燃烧热写出如下热化学方程式:CH(g)+20(g)===CO(g)+2H0⑴A H=-890・3kJ・mol-】;42223H(g)+^0(g)===H0(l)A H=-285.8kJ•mol-i;22224C0(g)+R(g)===C0(g)A H=-283・0kJ・mol-i。
2225故A H=A H-3A H-A H=(-890.3+3X285.8+283・0)kJ・mol-i=+2345250.1kJ•mol-i。
以高考题为例详解利用盖斯定律进行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以高考题为例详解利用盖斯定律进行化学反应热的计算为了方便,这里以ΔH4=ΔH1+ΔH2+ΔH3为例说明。
对既有总反应和分步反应而言,考生未必知道哪个是总反应,哪些是分步反应。
而确定总反应和分步的反应依据就是ΔH4=ΔH1+ΔH2+ΔH3,而这个关系式在题目中恰恰是我们需要求解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将ΔH4=ΔH1+ΔH2+ΔH3移项,得到ΔH4-(ΔH1+ΔH2+ΔH3)=0,这个方程式中既有相加也有相减,这符合题目实际情况。
接下来一个问题是做加法和减法各有什么用处?他们都是消去某个中间反应物质的,如果一个物质在三个反应中都有,是不能一步消去的;只能选择在2个方程式中出现的某个物质。
如果该物质都在两个方程式的一边,此时用减法。
如果在方程式的两边,此时用加法。
如果系数不相等,通过相乘或相除让要消去的物质系数相同。
如果两个方程做过一次加减,后续运算不能再使用,只能将新得到的方程和未做运算的方程做运算,最后通过一系列的加减,总能够得到ΔH4-(ΔH1+ΔH2+ΔH3)=0这样的式子,最后移项就能得到ΔH总=ΔH1+ΔH2+ΔH3。
例1:利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
【2010年天津理科综合化学部分第10第(3)问,有改动】利用水煤气合成二甲醚的三步反应如下:① 2H2(g) + CO(g) C H3O H(g);ΔH1=-90.8 kJ·mol-1② 2CH3OH(g) CH3OCH3(g) + H2O(g);ΔH2=-23.5 kJ·mol-1③ CO(g) + H2O(g) C O2(g) + H2(g);ΔH3=-41.3 kJ·mol-1总反应:3H2(g) + 3CO(g) CH3OCH3(g) + C O2 (g)的ΔH4=___________解题步骤:第一步:选择利用两个方程式能消去某个物质。
其中只出现在两个方程式的物质有:CH3OH CH3OCH3, H2O,CO2。
盖斯定律练习题(打印版)

盖斯定律练习题(打印版)## 盖斯定律练习题### 一、选择题1. 根据盖斯定律,下列反应中哪一个反应的热效应与反应①2H₂(g)+ O₂(g) → 2H₂O(g)和反应②2H₂(g) + O₂(g) → 2H₂O(l)的热效应之和相等?A. 4H₂(g) + 2O₂(g) → 4H₂O(g)B. 4H₂(g) + 2O₂(g) → 4H₂O(l)C. 2H₂(g) + O₂(g) → 2H₂O(l) + 2H₂O(g)D. 2H₂(g) + O₂(g) → 2H₂O(g) + 2H₂O(l)2. 盖斯定律表明,如果一个化学反应可以通过一系列其他化学反应的组合来实现,那么这个反应的热效应与直接进行该反应的热效应相同。
以下哪个选项正确地描述了盖斯定律?A. 反应的热效应仅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量。
B. 反应的热效应仅取决于反应物的量。
C. 反应的热效应仅取决于生成物的量。
D. 反应的热效应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量以及反应的路径。
### 二、计算题3. 已知反应①:C(s) + O₂(g) → CO₂(g),ΔH₁ = -393.5kJ/mol;反应②:CO(g) + ½O₂(g) → CO₂(g),ΔH₂ = -283.0kJ/mol。
利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C(s) + CO₂(g) → 2CO(g)的ΔH。
4. 已知反应③:H₂(g) + Cl₂(g) → 2HCl(g),ΔH₃ = -185.0kJ/mol;反应④:2HCl(g) → 2HCl(s),ΔH₄ = -92.3 kJ/mol。
利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H₂(g) + Cl₂(g) → 2HCl(s)的ΔH。
### 三、简答题5. 盖斯定律在化学反应热力学研究中有何重要性?6. 简述如何使用盖斯定律来确定一个未知反应的热效应。
答案:1. B2. A3. 根据盖斯定律,我们可以将反应①和反应②相加得到目标反应,因此ΔH = ΔH₁ + ΔH₂ = -393.5 kJ/mol + (-283.0 kJ/mol) = -676.5 kJ/mol。
高考化学总复习练习盖斯定律及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考化学总复习练习盖斯定律及反应热的简单计算课练18 盖斯定律及反应热的简单计算⼩题狂练?1.以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则关于热化学⽅程式:C 2H 2(g)+52O 2(g)===2CO 2(g)+H 2O(l)ΔH =-1 300.0 kJ·mol-1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当有10N A 个电⼦转移时,该反应就放出1 300 kJ 的能量B .当有N A 个⽔分⼦⽣成且为液态时,吸收1 300 kJ 的能量C .当有22.4 L C 2H 2(g)完全燃烧⽣成CO 2和液态H 2O 时,该反应就放出1 300 kJ 的能量D .当有8N A 个碳氧共⽤电⼦对⽣成时,该反应就吸收1 300 kJ 的能量答案:A解析:反应中每有1 mol C 2H 2参加反应,转移10 mol 电⼦,放出1 300 kJ 能量,故A 正确;当有N A 个⽔分⼦⽣成且为液态时,放出1 300 kJ 的能量,故B 错误;22.4 L C 2H 2(g),不⼀定是标准状况,故C 错误;1 mol CO 2分⼦含有4 mol 碳氧共⽤电⼦对,反应中有8N A 个碳氧共⽤电⼦对⽣成时,放出1 300 kJ 的能量,故D 错误。
2.[2019·辽宁丹东五校联考]已知:25 ℃、101 kPa 时:①4Al(s)+3O 2(g)===2Al 2O 3(s) ΔH =-2 835 kJ·mol -1 ②4Al(s)+2O 3(g)===2Al 2O 3(s) ΔH =-3 119 kJ·mol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O 3⽐O 2稳定,由O 2转化为O 3是吸热反应B .O 2⽐O 3稳定,由O 2转化为O 3是放热反应C .等质量的O 2⽐O 3能量⾼,由O 2转化为O 3是放热反应D .等质量的O 2⽐O 3能量低,由O 2转化为O 3是吸热反应答案:D解析:根据盖斯定律,由①-②可得3O 2(g)===2O 3(g),则有ΔH =(-2 835 kJ·mol -1)-(-3 119 kJ·mol -1)=+284 kJ·mol -1,故O 2转化为O 3的反应是吸热反应;据此推知,等质量的O 2具有的能量⽐O 3具有的能量低,故O 2⽐O 3更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盖斯定律计算
1、(2012年广东卷)碘也可用作心脏起搏器电源—锂碘电池的材料。
该电池反应为:
2Li (s )+I 2(s )=2LiI (s ) △H 已知:4Li (s )+O 2(g )=2Li 2O (s ) △H1
4 LiI (s )+O 2(g )=2I 2(s )+2Li2O (s ) △H2 则电池反应的△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3年广东卷)
3.(2013海南卷)已知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6C(s)+5H 2(g)+3N 2(g)+9O 2(g)=2C 3H 5(ONO 2)3(l) △H 1 2 H 2(g)+ O 2(g)= 2H 2O(g) △H 2 C(s)+ O 2(g)=CO 2(g)
△H 3
则反应4C 3H 5(ONO 2)3(l) = 12CO 2(g)+10H 2O(g) + O 2(g) +6N 2(g)的△H 为
A .12△H 3+5△H 2-2△H 1
B .2△H 1-5△H 2-12△H 3
C .12△H 3-5△H 2 -2△H 1
D .△H 1-5△H 2-12△H 3
4、(2013年四川)焙烧产生的SO 2可用于制硫酸。
已知25℃、101 kPa 时: 2SO 2(g) +O 2(g)
2SO 3(g) △H 1= 一197 kJ/mol ;
2H 2O (g)=2H 2O(1) △H 2=一44 kJ/mol ; 2SO 2(g)+O 2(g)+2H 2O(g)=2H 2SO 4(l) △H 3=一545 kJ/mol 。
则SO 3 (g)与H 2O(l)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5、(2013年天津)将煤转化为清洁气体燃料。
已知:H 2(g )+)()(2
122g O H g O = △H=-241.8kJ·mol -
1 C (s )+
)()(2
12g CO g O = △H=-110.5kJ·mol -
1
写出焦炭与水蒸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6.(2013浙江卷)捕碳技术(主要指捕获CO 2)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目前NH 3和(NH 4)2CO 3已经被用作工业捕碳剂,它们与CO 2 可发生如下可逆反应:
反应Ⅰ:2NH 3(l)+H 2O(l)+CO 2(g)(NH 4)2CO 3(aq) △H 1
反应Ⅱ:NH 3(l)+H 2O(l)+CO 2(g)
(NH 4)2HCO 3(aq)
△H 2
反应Ⅲ:(NH 4)2CO 3(aq)+H 2O(l)+CO 2(g)4)2HCO 3(aq) △H 3
请回答下列问题:
△H 3与△H 1、△H 2之间的关系是:△H 3 = 。
7、(2013江苏卷)白磷(P 4)可由Ca 3(PO 4)2、焦炭和SiO 2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获得。
相关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2Ca 3(PO 4)2(s)+10C(s)=== 6CaO(s)+P 4(s)+10CO(g) △H 1 =+3359.26 kJ·mol -1 CaO(s)+SiO 2(s)=== CaSiO 3(s) △H 2 =-89. 61 kJ·mol -1 2Ca 3(PO 4)2(s)+6SiO 2(s)+10C(s)=== 6CaSiO 3(s)+P 4(s)+10CO(g) △H 3 则△H 3 = kJ·
mol -
1。
8.(2013重庆卷)已知:P 4(s)+6Cl 2(g)=4PCl 3(g) ΔH =akJ ·mol -
1
P 4(s)+10Cl 2(g)=4PCl 5(g) ΔH = bkJ ·mol -1
P 4具有正四面体结构,PCl 5中P -Cl 键的键能为ckJ ·mol -
1,PCl 3中P -Cl 键的键能为1.2ckJ ·mol -
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P -P 键的键能大于P -Cl 键的键能 B .可求Cl 2(g)+PCl 3(g)=PCl 5(s)的反应热ΔH C .Cl -Cl 键的键能b -a +5.6c 4kJ·mol -1
D .P -P 键的键能为5a -3b +12c 8kJ·mol -
1
4、SO3(g)+H2O(l)===H2SO4(l)ΔH=-152 kJ·mol-1
5、C(s)+H2O(g)=CO(g)+H2(g) △H=+131.3KJ·mol-1
6、2△H2 –△H1
7、+2821.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