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被植物在景观中的作用和应用
地被植物混种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观察

河南农业2015年第12期(上)河南省农村能源环境保护总站 主办笔者根据多年公园管理经验,筛选出几种地被植物混种,观察它们的性状表现,挑选适于管理的组合在多个区域推广使用,来解决公园地被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升公园整体景观,减少管理的工作量,降低管理成本和资源浪费。
一、地被植物概述(一)概念地被植物是指覆盖在裸露地面上的低矮植物而言,其中包括草本、低矮匍匐性灌木和蔓性藤本植物。
它们的特点是繁殖栽培容易,养护管理粗放,适应能力较强,植物体形成的枝叶层紧密地与地面相接,像被子一样覆盖在地表面,对地面起着良好的保护和装饰作用。
地被植物有些适合在阳光充足的场地栽培,有些适宜在土坡处栽培,有些适合栽植在乔木林下。
(二)混种概念这里的地被植物混种是:在同一地点,不同时间或同一时间将两种地被的种子或幼苗插空或隔行种下,各品种均能保持自己的形态特征,在属于自己的空间中良性生长,完成生理周期。
现尝试采用两种草本混种,草本与木本混种的方法进行种植试验,为公园不良的土壤、环境条件筛选适合种植的植物。
地被植物混种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观察郑州市绿文广场管理中心 王会娟株高、穗长、穗粒数、亩穗数、千粒重及产量总体最高,该处理每公顷产量较T1、T2、T4、T5处理分别高出61%、8%、6%、2%。
(三)配方肥处理节本增效表现情况表5显示,与常规施肥处理(T2)相比,配方肥处理(T3、T4、T5)均具有增产节支效益,其中,T3处理增产效益最高,且其节本增效最为显著,T4处理节本效益最高,总体上,T3处理节本增效最为显著。
三、结论(一)试验结果显示,不施肥处理根系次生根数量、根干重最低,说明不施肥不利于小麦根系生长;常规施肥处理次生根数量、根干重较低,说明常规施肥条件下,氮、磷、钾配比不尽合理。
实验结果还显示,配方肥处理根系次生根数量、根干重优于不施肥及常规施肥处理,这有利于小麦的生长。
(二)作物地下部与地上部存在相关性,良好的根系对地上部生长有促进作用,进而影响到作物最终的产量。
地被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建材发展导向 2 0 1 4年 1 月
地被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徐 建忠 谢 娜
河 南省 潢川县 4 6 5 1 5 0 ) ( 潢川县紫红花木草坪有 限责任公司
摘
要: 近些年来 , 随 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 园林的概念也有所延伸 , 逐渐 出现 了园林社 区、 园林城市等概 念。 园林的概念
有八仙花 、 红瑞 木 、 抽牡丹等 。
卉和植被 。比如 , 在每年 的初夏 , 就可 以种植黄尾、 燕子花等 。不 滨水 地区地被植物 的首选 , 它不 仅美观 , 而且耐 水性较 好 , 使用
还 是在现代园林设计 中, 水仙一直 都是 地被植物 的种类较多,因此在 园林设计 中必须要有选择性 。 论是在古代园林设计中 , 在选择地被植 物时 , 并不是盲 目的选择 , 必须 要遵循 以下原则 :
萌生 的地被植物具有较强 的耐阴性, 在 阴性环境中也能够生 存 。比如 , 春鹃和夏鹃的环境适应性就较强 , 不仅 能够 在全光照
也可 以在 阳光照射较少 的地 区生存, 它在遮 光度 出地被植物和 山石之美 。比如 , 在一个竹丛 的设计中 , 在底部使 的环境下生存 , 高达 9 0 %的环境中都可以生存 。通 过对 植物特性 的研 究还可 以 用石质材料镶边 , 并在竹丛的底部采用蝴蝶花等植物装饰。在这
蝴 蝶 花在 滨水 地 区 的使 用 也 较 为 常 见 。 ①植株高度要低于 1 0 0 c m 。 ②生长迅速快 , 而且覆盖能力较 强。 ③ 相 当 广 泛 。其 次 ,
园林 本身具有 观赏的功能,因此要求选择 的地 被植物也具有 一 2 . 3 地 被植 物在 阴性环 境 中的应 用
定的观赏性 。④受环境 影响较小 , 能够在环境 中稳定生长。⑤对
地被植物在城市公共滨水景观中的应用

地被植物在城市公共滨水景观中的应用滨水区的景观设计常以自然生态为主,植物景观不仅与场地硬质景观相辅相成,更是能成为景观中的突出亮点。
地被植物不仅有着维护生态平衡与削减噪音的生态作用,还是植物群落中重要的层次肌理。
本文阐述并总结了地被植物在园林应用上的分类与种植特点,并以湘潭市万楼滨江风光带地被植物设计为例,着重分析了案例中地被植物的种植特色与展现效果,为滨水景观中的地被植物应用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标签:滨水景观;地被植物;植物设计;公共空间1、概述地被植物是指覆盖在地表的、用于园林绿化的、高度在1m以下的低矮植物,具有较强的生长能力,能迅速覆盖地面且管理粗放,具有良好观赏价值和生态效益的植物。
一般包括草本、木本、苔藓、蕨类、藤本及宿根花卉等几类。
在滨江风光带的景观中,植物作为柔性材料,缓解自然水体与城市钢筋混凝土的冲突,而地被植物作为植物景观的基底,联系着乔木、灌木、草坪,暗示植物与硬质空间的边界,为风光带景观带来最明显与强烈的视觉冲击。
2、地被植物分类地被植物的类型多样,应用方式也非常丰富,要将地被植物的景观和生态效益发挥到最大化,主要从三大方面来分类与应用。
2.1 以观赏部位划分(1)常绿型:四季长青,可达到终年覆盖地面效果,如麦冬、吉祥草、常春藤等,给植物景观提供绿色背景,常大面积片植。
(2)觀叶型:具有特殊的叶色和形态,如银边黄杨、紫鸭跖草、变叶木等,常在近景中种植,供人近距离观赏,或成片种植形成色块,丰富景观色彩和层次。
(3)观花型:以花色、花姿取胜的地被植物,如玉簪、萱草、菊花、鸢尾等,特点是花期长,花色艳丽,常种植于节点处,形成植物景观亮点,或与常绿型地被混合种植,更能突显景观效果和层次。
(4)观果型:如火棘、南天竹、十大功劳等,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能增强景观场地的趣味性。
(5)芳香型:如栀子花、月月桂、茉莉花、九里香等,散发出一阵阵芳香,使人对场地留有特殊的感受与记忆。
2.2 以生活习性划分(1)喜阴型:此类地被对环境要求较高,在光照不足的隐蔽处才能正常生长,适宜种植在建筑物的阴影处和郁闭度高的树丛或林下。
地被植物在郑州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及其发展的研究

① 灌木类地 被植物 : 见的有 十大功 劳 、 叶女 贞 、 常 小 金 叶女贞 、 i'檗等 。 紫n . -, l ② 攀缘型地被植物 : 常见的有地锦 、 蔓性蔷薇 、 常春藤 、 络石等。
2 地 被植物 的作 用及 其特 点
园林 绿 化 中 地 被 植 物 的应 用 广 泛 , 了 用 于 覆 盖 地 面 , 除 保持水土外 , 可形成景观 , 于装饰 。这就要求地被 植物 还 用
“ 矮 、 叶 密 集 、 片 栽 植 、 有 较 强 扩 展 能 力 、 迅 速 覆 低 枝 成 具 能 盖地面”3 [ 1 的特点。另外 , 对于地被植物高度 的要求 , 内大 国
其中一些常见品种 , 应用 较多的品种是 : 白三叶 、 酢浆草 、 葱 兰、 麦冬 、 丰花月季 、 紫叶小檗 、 叶女 贞 、 ,i 贞 、l i 金 , n女 ' - l  ̄ n 黄 ,- 杨、 鸢尾 、 地被 石竹 、 五叶地锦等。表 2 出了郑州局部地区 列 应用的品种 ,但这些品种具有一定 开发和观赏价值 ,如蛇 莓、 紫叶酢浆草和羽衣甘蓝等 。 32 地 被 植 物 在 郑 州 应 用 过 程 中 存在 的 问题 _ 近年来 ,随着郑州城市绿地 面积.  ̄ ,问题也 随之而 t u a e
3 地被 植物 在 郑州 园林 中应用 现状 及存 在 的问题
31郑 州 地 被 植 物 的 种 类 . 目前 , 郑州市 应用 的地被植 物有 4 0余种 , l m了 表 列
有草本和蕨类植物 , 也包 括小 灌木和藤本 。此外 , 赵锡 惟对 地被植物的生长特性进行 了补充 ,认 为地被植物应该 具备
来 。 主要 有 以下 几 个 方 面 : ( ) 长 环 境 的适 应 性 和 州一 些 道路两边 绿化采用 的地被植 物 , 如葱兰 、 酢浆 草 、 南天竹
《2024年北京陶然亭公园野生地被植物调查与应用分析》范文

《北京陶然亭公园野生地被植物调查与应用分析》篇一一、引言北京陶然亭公园作为北京市内一处具有丰富自然景观的公园,其野生地被植物种类繁多,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和景观价值。
本文旨在通过对陶然亭公园野生地被植物的调查,分析其种类、分布及生长状况,探讨其应用价值,为公园的生态保护和景观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查方法与内容(一)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实地考察、样本采集和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对陶然亭公园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公园的整体布局和地被植物的分布情况;其次,采集代表性样地的地被植物样本,进行分类和鉴定;最后,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对地被植物的生态特性和应用价值进行分析。
(二)调查内容1. 地被植物的种类、数量及分布情况;2. 地被植物的生长状况,包括生长环境、生长速度、抗逆性等;3. 地被植物的花期、果期等生物学特性;4. 地被植物在公园中的应用情况,包括景观构建、生态保护等方面的作用。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一)地被植物种类与分布经过调查,陶然亭公园的野生地被植物种类丰富,主要包括草本植物、灌木和藤本植物等。
其中,草本植物数量最多,分布最广。
不同种类的地被植物在公园中呈现出不同的分布特点,有的分布在湖岸、湿地等水域环境,有的分布在林下、草坪等陆地环境。
(二)地被植物的生长状况调查发现,陶然亭公园的地被植物生长状况良好,多数植物具有较快的生长速度和较强的抗逆性。
同时,地被植物的花期、果期等生物学特性也各具特色,为公园的景观构建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三)地被植物的应用价值1. 景观构建:地被植物在公园的景观构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们可以形成丰富的植被层次,提高景观的观赏性。
同时,通过合理配置不同种类的地被植物,可以营造出多样化的景观效果。
2. 生态保护:地被植物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
它们可以防止水土流失,保持土壤肥力。
同时,地被植物还能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和繁殖的场所,维护生物多样性。
四、应用建议与展望(一)应用建议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以下应用建议:1. 加强地被植物的保护和管理,保持其良好的生长状况;2. 在公园的景观构建中,合理配置不同种类的地被植物,形成丰富的植被层次和多样化的景观效果;3. 利用地被植物的生态特性,在公园的生态保护方面发挥其作用,如防止水土流失、维护生物多样性等。
园林中地被植物的选择及应用分析

园林中地被植物的选择及应用分析园林景观中的地被植物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可以保持土壤的湿润和保护地面不受侵蚀,同时也可以起到调节气候和改善空气质量的作用。
选择合适的地被植物对于园林景观的建设至关重要,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园林中地被植物的选择及应用。
一、地被植物的选择原则1. 生长习性地被植物应当选择耐荫、喜阴、耐干旱的品种,这样可以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生长,适应园林景观中的各种场所。
2. 视觉效果地被植物应当选择外形美观,颜色鲜艳,叶片丰富多样的品种,这样可以提升园林景观的美感,增加观赏性。
3. 抗逆性地被植物应当选择抗病虫害、不易受环境污染影响的品种,这样可以减少园林养护的工作量,保持植物的健康生长。
4. 生态效益地被植物应当选择对土壤有益,能够改善土壤结构、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的品种,这样可以提升园林景观的生态效益。
二、适用地被植物的类型1. 覆盖型地被植物覆盖型地被植物的主要功能是覆盖地面,保持土壤湿润,减少水土流失。
常见的覆盖型地被植物有多肉植物、地被月见草、悬铃花等,它们在园林景观中广泛应用,能够有效地保护地面,美化环境。
2. 花卉型地被植物花卉型地被植物的主要功能是美化环境,提升园林景观的观赏性。
常见的花卉型地被植物有万寿菊、大花报春、翠菊等,它们在园林景观中作为景观花卉广泛应用,能够为园林景观增添色彩和生机。
1. 多样性搭配在园林景观中应当根据地形、功能和美观性的要求,选择多种地被植物进行搭配,提供丰富多彩的植物景观。
2. 季节变化根据不同的季节变化,选择具有不同生长习性和开花期的地被植物进行植栽,保持园林景观的四季景色。
3. 密度控制在园林景观中应当根据地被植物的生长习性和功能要求,控制植株的密度,保持景观的整体效果。
4. 地埋式植栽在园林景观中可以采用地埋式植栽来安排地被植物,以达到覆盖地面、美化环境的效果。
结语地被植物在园林景观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选择合适的地被植物能够有效地改善园林环境,提升景观的美感和观赏性。
地被植物在城市园林绿地中的应用

2021年第06期现代园艺地被植物在城市园林绿地中的应用王蓓(大同市文瀛湖风景区管理中心,山西大同037000)摘要:在城市园林绿地中应用地被植物,不仅可以提高城市的园林绿化水平,还有利于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地被植物在城市园林绿地中的有效应用,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当前城市生态环境,从而使现有城市建设更好地满足时代发展要求。
地被植物在城市园林绿地中的合理应用,还可以更好地发挥其生态功能、景观功能、经济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城市的绿化成本,从而有效推动城市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地被植物;城市园林;绿地;应用1地被植物的概念地被植物一般是指生长高度低于1m,且成片种植、枝叶密集,具较强扩展能力和抗污染能力,可以迅速覆盖地面,易于粗放管理,同时地被植物种植后不需经常更换,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观赏价值的一类植物,既包括了一、二年和多年生草本植物,也有一些适应性较强的蕨、苔藓、落叶木本地被、常绿、宿根花卉和攀援藤本植物等。
国内从广义上来讲,地被植物一般是指通过密植可以达到覆盖地表面的植物都能够当作地被应用,包含了草坪植物。
而从狭义上来讲,地被植物涵盖了除草坪植物外满足上述定义的所有植物。
2地被植物的功能2.1生态功能在城市园林绿地建设中,地被植物具有较好的生态功能,具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地被植物有着较强的生态功能,能够实现城市生态环境的有效调节,有利于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由于地被植物的根系较为发达,且地表覆盖能力较强,这就意味着在同等面积的绿化状况下,地被植物能够更好地净化空气,从而有效提高城市生态环境水平。
此外,在园林绿地建设阶段,通过科学、合理种植地被植物,还可以有效吸收城市空气中的颗粒物,再通过光合作用释放O2,达到空气净化的效果,从而实现城市宜居环境的建设。
同时,地被植物在当前城市绿化中的应用,还能够吸附城市中的粉尘,使当前的城市空气质量更好地满足时代发展要求,既具备了生态功能的特点,又可以推动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
合肥常绿草本地被植物种类及应用

合肥常绿草本地被植物种类及应用摘要:通过对合肥地区常绿草本类地被植物应用和配置的调查,归类了合肥地区常绿草本地被植物的种类、形态特征、观赏特性,总结了常绿草本地被植物的现状及问题,对常绿草本地被植物品种和绿化设计方式提出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合肥常绿草本地被种类园林应用引言:地被植物是指覆盖在地表面的低矮植物,包括低矮草本植物和一些适应性强的低矮、匍匐型的灌木或木本、藤本植物。
[1]常绿地被植物是能够露地越冬,保持常绿的一类地被植物。
在园林应用中,可以用常绿地被植物稳定性强、易于粗放管理,既能用于园林绿地的覆盖和装饰,又能用于大面积裸露平地或坡地的覆盖,还可用于林下地的填充,对于丰富植被下层景观有着重要的作用。
[2]常绿地被植物主要分为常绿草本地被植物、常绿藤蔓地被和常绿木本地被植物。
合肥市园林绿化中常绿木本地被植物较多,而常绿草本地被植物种类较少,常见的品种有沿阶草、麦冬、阔叶麦冬、玉簪等。
常绿草本地被植物可以使园林植物景观更丰富。
因此,通过对合肥地区现有常绿草本地被植物种类的调查和相关资料的整理,对常绿草本地被植物的开发、利用和研究提出建议,为改善合肥地区常绿草本地被植物提供资料和依据。
1调查内容1.1当地气候特点合肥地处中纬度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
年均气温15.7℃,年均降水量约1000毫米,年日照时间约2000小时,年均无霜期228天,平均相对湿度为77%。
[3]冬季的平均气温为4.0℃,其中以1月天气最寒冷,月平均气温仅 2.6℃。
极端最低气温低于-10℃的日数历年平均仅0.2天;极端最低气温-20.6℃。
1.2植物调查方式采取实地调研和文献查阅对合肥市常绿草本地被植物进行调查。
调查地点选取合肥市逍遥津公园、合肥环城公园、紫云山公园、中山路城市公园、合肥生态公园等。
调查内容包括常绿草本地被植物的品种、类型、自然高度、主要观赏特征、冬季常绿表现等,对合肥地区常绿草本地被植物的应用和表现进行调查和分析,对常绿草本地被植物的品种和设计提出合理的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唇形科
筋骨草属
红花酢浆草
Oxalis corymbosa
酢浆草科
酢浆草属
鸢尾
Iris tectorum
鸢尾科
鸢尾属
蝴蝶花
Iris japonica
鸢尾科
鸢尾属
黄菖蒲
Iris pseudacorus
鸢尾科
鸢尾属
金丝桃
Hypericum chinensis
金丝桃科
金丝桃属
红花檵木
Loropetalum chinense var.rubrum
3.3坚持适地适种的原则
在选择地被植物进行配置时,应尽量选择适宜特定环境生长的地被植物,即适树适种。在一些局部植物配置中,过于注重景观创造,而忽略植物本身对环境的要求,往往无法实现预期的景观效果。如杜鹃花为喜光植物,但忌烈日暴晒。耐阴性试验表明,在杭州地区,当全光照在3万勒克司时,林下2~3千勒克司处杜鹃花生长衰弱;林下7~8千勒克司处,杜鹃方可开花,而在2万勒克司处,则生长良好,开花繁茂。若将杜鹃花栽植于光照不足7~8千勒克司的林下环境,则很少开花,景观效果较差[3]。
百合科
吉祥草属
阔叶麦冬
Liriope platyphylla
百合科
山麦冬属
山麦冬
Liriope spicata
百合科
山麦冬属
蓝花三七
Liriope cymbodiomorpha Ined.
百合科
山麦冬属
春鹃
Rhododendron mucronatum
杜鹃花科
杜鹃花属
夏鹃
Rhododendron spp
在滨水的园路旁,选用蒲苇与沿阶草进行带状配置,路缘整齐、色彩协调,蒲苇随风摇曳,充满动感,颇具自然野趣(见图2-6)。
路旁选用兰花三七、春鹃、龟甲冬青片植,配以沿阶草镶边,促使叶形、叶色多变,深浅不同的绿色协调配置,粉红色的杜鹃花恰似万绿丛中一点红,充满情趣,同时不同高度的地被植物自然过渡,增添了林内深度感(见图2-7)。
岔路口为了加强引导作用,选用色彩艳丽、富有变化的南天竹,成片群植并配以沿阶草镶边,较好地处理了硬质铺装与植物景观的协调过渡,层次分明、色彩对比强烈。叶色多变的南天竹与红枫、桂花构成季相景观丰富的植物景观,可吸引游人驻足欣赏,同时可以起到引导游人的作用(见图2-4)。
(2)次干道与小路
根据园路的宽窄与周围环境的差异,采用自然式配置。道路一侧配置色彩鲜艳的金叶女贞,上层为无患子、桂花,色彩对比强烈,季相变化明显,且富有情趣;另一侧为疏林草地,层次清晰、色彩协调,宁静舒适。两侧景观风格各异,相映成趣,颇有韵味,充分体现了地被植物在创造多样性景观方面的优势(见图2-5)。
关键词:园林植物;地被植物;曲院风荷;应用
地被植物,是指那些自然生长高度或者是修剪后高度在1m以下,最下分枝较贴近地面,成片种植后枝叶密集,能较好地覆盖地面,形成一定的景观效果,并具较强扩展能力的植物。包括木本、草本、藤本及多肉植物。广义的地被植物还包括草坪植物[1]。地被植物种类繁多,色彩丰富,季相特征明显,是园林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配置地被植物,能有效丰富植物层次、提高景观质量,为人们提供优美舒适的环境;同时,由于地被植物的叶面积系数较大,在减少尘埃与细菌传播,净化空气,降温增湿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此外,地被植物还具有保持水土、护坡固堤,减少和抑制杂草生长以及分隔空间、形成屏障等作用。
杜鹃花科
杜鹃花属
八角金盘
Fatsia japonica
五加科
八角金盘属
常春藤
Hedera helix
五加科
常春藤属
‘金山’绣线菊
Spiraea×bumalda'Gold Mould'
蔷薇科
绣线菊属
洒金东瀛珊瑚
Aucuba japonica var.variegata
山茱萸科
桃叶珊瑚属
小叶扶芳藤
Euonymus fortunei'Radicans'
在林缘配置不同高度的地被植物,可以使景观更趋自然。在林缘混合种植红花酢浆草、蓝花三七,沿阶草、吉祥草、杜鹃,形成层次丰富,色彩多样、季相明显的地被植物景观,使得处处生机盎然,既得自然之趣,又添林内深度感(见图2-14,2-15)。
2.2.3树坛、树穴
在种植乔、灌木的树坛和树穴内配置地被植物时,在树坛内乔、灌木数量多,遮荫面积大,形成半荫环境,因而宜选用一些耐半阴的地被植物,采用同种地被植物片植或两种以上的地被植物混合配置。在曲院风荷公园御酒坊景区的银杏、山茶树坛内,种植紫叶酢浆草、地被石竹和蓝花三七,到了春、夏、秋季,花叶并茂,艳丽多彩(见图2-16)。在水杉树坛内,片植八仙花,树坛边缘镶嵌一些沿阶草,以覆盖裸露土面,与周围的石板铺装路面相接,给人清新、和谐之感(见图2-17)。在无患子、桂花树坛内,片植红花月季,使得色彩对比鲜明,沉稳与热烈共存一处,更添自然情趣(见图2-18)。在香樟树下,大面积种植常春藤,铺满整个地面,致使其它杂草无法生长(见图2-19)。
金缕梅科
檵木属
八仙花
Hydrangea macrophylla
虎耳草科
绣球属
云南黄馨
Jasminum mesnyi
木犀科
茉莉属
南天竹
Nandina domestica
小檗科
南天竹属
湖北十大功劳Mahonia来自confusa小檗科十大功劳属
龟甲冬青
Ilex crenata‘Convexa’
冬青科
冬青属
2.2.4其他
在小桥的山石驳岸,配置吉祥草、阔叶麦冬、沿阶草,再点缀几棵云南黄馨,拱枝从岸上沿驳岸垂于水面,形成倒影,呈现出青枝、绿叶、黄花,摇曳水中,饶有趣味(见图2-21)。同样地,在运用间株桃花、间株垂柳的传统手法配置的小桥景观中,配置沿阶草,则使得碧桃、垂柳组成的滨水景观更富有生机和活力(见图2-22)。在路旁与建筑物前的银杏下方,配植花叶蔓长春花、金丝桃、沿阶草等,则可实现与建筑物的墙基和铺装地面的自然衔接,层次富于变化、色彩对比强烈、娇艳,景观效果好(见图2-23)。在藤架旁配置红花酢浆草、沿阶草、吉祥草等,与藤架上的紫藤上下呼应,显得活泼可爱,既烘托了气氛,又增添了情趣(见图2-24)。
浅析地被植物在传统景点改造中的地位和作用
——以杭州曲院风荷公园为例
赵可新何加宜
(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310013)
摘要:近年来,杭州加大了对地被植物的研究和应用,在传统景点改造中配置了许多新优地被植物,从而极大地丰富了景观多样性和植物多样性,提升了景点品位。本文以曲院风荷公园为例,在对曲院风荷地被植物种类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和总结了地被植物的不同配植方式,提出了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卫矛科
卫矛属
络石
Trachelospermum jasminoides
夹竹桃科
络石属
花叶蔓长春
Vinca major 'Variegata'
夹竹桃科
蔓长春花属
地被石竹
Dianthus plumarius
石竹科
石竹属
虎耳草
Saxifraga stolonifera
虎耳草科
虎耳草属
多花筋骨草
Ajuga multiflora
在一些自然种植的孤立木下配置地被植物,通常是自然种植于树干基部周围。在地被植物种类的选择上,应求得与上层乔木的色彩、姿态相得益彰,才能显盎然之生机,得自然之野趣。在水杉树穴内,种植半荫性的细叶十大功劳,水杉古朴、挺拔、安静,且冬季落叶,而细叶十大功劳活泼、常绿,秋冬季叶子变为绛红色、黄色,春季开黄花,二者搭配得当,动中有静,颇具情趣,季相景观丰富(见图2-20)。
2.2应用方式
2.2.1路旁
(1)主干道旁
为了使游人欣赏到因时而变的各种景色,根据道路的宽窄与周围环境的差异,在道路两侧配置一些与立地环境相适应,花色鲜艳,枝、叶、果富于变化的地被植物,如沿阶草、吉祥草、蓝花三七、大花萱草、花叶蔓长春花、金边黄杨等,片植或丛植形成花径,配置时注重植物层次上高低错落,季相与色彩上的富于变化,从而使得原本比较单调、空旷的园路颇有生机和活力(见图2-1)。
3.1应大力开展乡土地被植物的开发应用
乡土地被植物是最能体现本地区植被特点和特色的植物资源之一。如果配置应用得当,能有效保持群落的长期稳定性,同时也是提高本地区园林绿化水平和景观质量的事半功倍的捷径。但在就地取材时,必须注意保护种源,挖大留小,切忌“杀鸡取卵”。
3.2应尽量选用植株低矮的地被植物
养护粗放,成本低廉是地被植物优于草坪的重要特点之一。目前,城市园林绿地中应用了许多株形较高大的小乔木或灌木作为地被,如洒金珊瑚、金边黄杨、十大功劳、八角金盘、南天竹、红花檵木、八仙花、金丝桃等,而这些植物一旦应用,养护要求往往较高,若修剪不够及时,有些植物的生长高度将超过1.2m,这将极大地遮挡景观视线,景观效果较差。而有些植物因其分枝点会随自身生长而不断长高,叶片集中在枝干上部,待修剪后,往往仅剩光杆。如图3-1所示,金丝桃经过修剪后,不仅导致地面黄土裸露,而且无法起到衬托、丰富景观的作用。八角金盘、杜鹃等其它植物也有类似情况。我国地被植物资源颇为丰富,选择余地很大,应尽量避免用小乔木作为地被,除非有特殊功能和景观要求。
曲院风荷公园地被植物的引进和应用始于1991年,逐步配置了一些地被植物,包括沿阶草、福禄考、吉祥草、虎耳草、常春藤等。2003年西湖综合保护工程实施以来,为了进一步提升曲院风荷公园这一传统景点的景观质量,并适当限制游人的活动范围,曲院风荷公园引进和运用了大量地被植物,并在2004年根据不同区域的功能和景观要求,进行了充实和调整,极大地丰富了该公园的景观多样性和植物多样性,使得该公园的景观面貌焕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