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七下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

合集下载

第21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教案

第21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教案

第21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教案
一、学习目标
1.掌握明清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
2.理解明清文化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
3.了解丰富多彩的明清文化艺术形态。

二、教学重难点
1.明清文化时代特点;
2.明清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联系和区别。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
1. 导入(5分钟)
•介绍本课内容和学习目标;
•请学生谈谈自己对明清时期的印象。

2. 文化特点与历史背景(20分钟)
•分析明清时期重要历史事件和政治制度;
•讲解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特点。

3. 明清文化的艺术形态(30分钟)
•介绍明清文化的戏曲、书画、建筑等艺术形式;
•引导学生欣赏、分析、品味艺术作品,理解其内涵。

4. 明清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20分钟)
•对比明清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异同;
•提出思考:明清文化是否对中国文化有积极影响?
5. 总结(5分钟)
•整理本节课学到的内容;
•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四、教学方法
•课堂讲解法;
•小组讨论法;
•欣赏分析法。

五、教学过程中注意事项
•让学生重视并注意课前预备工作;
•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提问,让他们尝试用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分析;
•平等尊重每一个学生的观点和看法。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通过丰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让学生在欣赏和分析明清文化艺术作品的过程中不断思考、交流和互动,从而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但是,本节课对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有待提高,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多地进行口语表达练习。

人教版历史七下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

人教版历史七下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

第21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学案【教师寄语】感知古代中国文化,探寻现代文明之路!【学习目标】1.知道明朝北京紫禁城、明长城,掌握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宋应星和《天工开物》、徐光启和《农政全书》2、感悟故宫和长城正是明清大一统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体现,并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3、学习三位科学家事迹,养成刻苦学习、勤于思索、脚踏实地、开拓进取的品质。

【重点难点】重点:北京紫禁城及明代的科技巨著。

难点:包括建筑在内的科技成就所体现的特点。

【学习过程】一、情境导入由秦始皇、匈奴、孟姜女几个词,你想到了什么?宇航员到达月球上,只能看见地球上的哪两个建筑物?二、自学探究合作互助雄伟的北京城和明长城:(阅读课本121-122页)1.北京城展示图片《北京明代皇极门》、《北京天坛》等。

讨论:紫禁城建筑特色和明朝北京城布局特点。

学生分组讨论,选几位代表发言。

2、明长城展示图片《北京八达岭长城》。

1、你们去过长城吗?站在长城上你将会有什么样学生自由的感受?提到长城,你会想到什么?2、秦长城东起哪里,西到哪里?明长城东起哪里,西至哪里?3、. 比较一下:秦长城与明长城有什么不同之处?三、科学巨匠和巨著:动手设计一张明代三大科技巨著的简表. 学生分组讨论,(包括作者、著作、类别、影响) 选代表上台板书.讨论:李时珍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你学习?四、课堂小结五、【拓展练习】1、下列朝代不是以北京为都城的是()A、唐朝B、元朝C、明朝D、清朝2、故宫里的社稷坛象征()A、国土B、祖先C、民族D、皇帝3、故宫的整体布局特征是()A、依地形地势布局B、对称布局C、以皇宫为核心布局D、沿河流布局4、明长城东起()A、鸭绿江B、山海关C、居庸关D、嘉峪关5、明朝的北京城分为三重,现今故宫博物院是()A、皇城B、宫城C、京城D、外城6、这是秦朝长城,把它和教材上的明朝长城对比一下,再结合所学知识,看二者有何异同。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十一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十一课

邢台市第六中学教学设计课题:贞观之治课型:新授课年级:七年级科目:历史使用教师:邓宪涛主备:邓宪涛审核:陈文斌使用时间: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层层分析,使学生了解唐朝建立、贞观之治和武则天的统治等基本史实。

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对唐太宗和武则天进行简单的评价,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唐太宗、武则天的开明思想及其开明政策,促进了唐朝的繁荣,从中体会到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一定推动作用。

二、学习重点贞观之治、女皇武则天三、学习难点如何帮助学生对唐太宗、武则天等历史人物作出恰当的评价。

四、知识链接五、学习过程㈠、预习自测:(学前准备)复习提问:隋朝大运河开凿的目的、起始位置。

㈡、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展示)全课学完后请学生就本课内容,谈谈对唐太宗和武则天统治的看法。

问题探究:想想上学期所学的历史知识,比较一下唐太宗和汉文帝有什么共同之处?㈢、精讲答疑:(体现教法学法)导入新课: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理解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激化了社会各种矛盾,导致农民起义的爆发。

在农民起义过程中,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隋朝太原留守李渊在太原起兵,618年攻占长安,建立唐朝。

讲授新课:(一)、唐朝建立和贞观之治第1页(共3页)邢台市第六中学教学设计第2页(共3页)1、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都:长安,李渊就是唐高祖。

2、继唐高祖之后,李世民做了皇帝,年号贞观。

李世民就是唐高祖。

3、他吸取隋亡的教训,认识到皇帝要勤于政事,大臣要廉洁奉公,政府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统治才能巩固。

4、唐太宗以善于用人和重视纳谏著称。

他任命富有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

,人称他们是“房谋杜断”。

5、唐朝时沿用并发展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以进士科最为主要),唐太宗重视文化教育,大力兴办学校。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21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第21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21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第21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

第21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学习目标1.了解紫禁城、明长城、《本草纲目》、《天工开物》。

2.认识我国古典建筑和科技著作取得的杰出成就,居世界先进水平,但同时也隐藏着发展停滞的危机。

3.通过学习科学家的事迹,探究取得成就的原因,培养学生刻苦学习、勤于思索、脚踏实地、开拓进取的品质。

重点:紫禁城及科技巨著。

难点:认识包括建筑在内的科技成就所体现的时代特点。

一、自主学习,自我检测(一)建筑篇1.长城:明代长城的起止点:____________________长城的地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故宫:故宫修建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宫布局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宫地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科学技术篇1.《本草纲目》: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天工开物》: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1.材料一:汉人晁错所云: “胡人食肉饮酪,衣皮毛,非有城郭田宅之归居,如飞鸟走兽于广野,美草甘水则止,草尽水竭则移。

以是观之,往来转徙,时至时去,此胡人之生业,而中国之所以离南亩也。

今使胡人数处转牧行猎于塞下,或当燕代,或当上郡、北地、陇西,以候备塞之卒,卒少则入。

陛下不救则边民绝望而有降敌之心。

救之,少发则不足,多发远县才至,则胡又去矣。

聚而不罢,为费甚大; 罢之,则胡复入。

如此连年,则中国贫苦而民不安矣”。

阅读材料一回答:历代统治者为什么修建长城?2.材料二:秦时,“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第21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

第21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

温馨提示:此题库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点击右上角的关闭按钮可返回目录。

第21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考点1:北京故宫1、(2008·重庆中考)2008年8月,奥运会将在北京召开。

假如你作为一名小导游向外国游客介绍北京古代的建筑奇观,在下列各项中你可以选择的是()A.赵州桥B.大雁塔C.大明宫D.故宫(紫禁城)【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赵州桥位于河北省赵县境内;大雁塔在西安市内;大明宫是指唐代长安城禁苑中的建筑。

2、(2008·潍坊学业考试)2008年是中国奥运年。

如果你是奥运会志愿服务者,向外国游客或运动员介绍主办城市——北京的历史文化。

下列介绍中不正确的是()A.北京是中国古都,元明清三朝在此建都B.明清时代北京城的中心是皇宫所在地紫禁城,即今故宫C.北京城曾见证过中华民族屈辱的历史D.可以游览秦长城,实现“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愿望【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

现存长城是明朝在历代的基础上又大规模修缮的,所以现在我们游览的是明长城。

3、(2007·资阳中考)2008年北京将举办奥运会,如果你是奥运志愿服务者,向外国游客或运动员介绍北京的历史文化。

下列介绍正确的是()①北京是中国古都,元明清三朝在此建都②北京城布局严整,是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③紫禁城位于北京城中心,是明清时代皇帝居住的地方,今称故宫④北京城附近还有嘉峪关长城风光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

嘉峪关在甘肃省内,所以④叙述有误。

●考点2:明长城1、(2010·莆田中考)下面是明长城示意图。

明长城的起止点为A.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B.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C.东起鸭绿江,西至临洮D.东起辽东,西至临洮【答案】选B。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和识记及辨析能力。

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十一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教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十一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教案 新人教版

第二十一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一、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目标:北京城和明长城;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徐光启和《农政全书》、宋应星和《天工开物》。

2.思想教育目标:1.通过观察《明朝北京城平面图》、《明长城示意图》,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

2.归纳明朝三大科学巨匠和巨著,分析明代中国传统科技发展的特点及原因。

3.能力培养目标:1.雄伟的北京城、明长城既是我国和世界古代建筑的瑰宝,也反映了中华民族伟大的继承和创造能力。

2.明朝科学家和思想家的成就,反映了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成就和明代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特点,也是科学家、思想家勤奋努力、勇于钻研的结果。

二、教学方法:综合法教学。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北京城和明长城的建筑特点。

2.科学巨匠和巨著。

难点:传统科学走在世界前列的原因。

四、教学过程同学们都知道我国的首都是——北京——那么北京最雄伟的古代建筑是:——天安门和故宫。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主要包括明朝的建筑、科技。

请同学阅读教材,并观察《明朝北京城平面图》和《明长城示意图》,然后回答下列问题:(1)明北京城是什么时期兴建的?它的建筑特点突出表现在哪些方面?[答]明成祖时营建的;特点有二,第一,布局严整,第二,突出了皇权至上的原则。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明朝北京城平面图》,想一想,北京城分哪几部分?[答]分宫城、皇城、京城三部分。

[教师综述]北京城最里面的是宫城,又称紫禁城,是皇宫所在地。

宫城外面是皇城。

有太液池、万岁山,有祭祀祖先的太庙和显示皇权的太社稷。

这种左庙有土的形式是中国都城建筑的传统形式之一,皇城外面是京城,周围20公里,有9座城门,中央官署分别于皇城南面两侧。

京城里店铺林立,商店繁荣。

后来,京城南面又加筑了外层,这里有最繁荣的街市,可分为工业区和商业区。

整个北京城被高大雄伟的城墙所环绕,街道宽广笔直。

这也是古代都城建筑布局的传统形式。

其次,北京城以一条中轴线贯穿南北,两边的街道和重要建筑,左右对称。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十一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教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十一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教案 新人教版

第二十一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一、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目标:北京城和明长城;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徐光启和《农政全书》、宋应星和《天工开物》。

2.思想教育目标:1.通过观察《明朝北京城平面图》、《明长城示意图》,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

2.归纳明朝三大科学巨匠和巨著,分析明代中国传统科技发展的特点及原因。

3.能力培养目标:1.雄伟的北京城、明长城既是我国和世界古代建筑的瑰宝,也反映了中华民族伟大的继承和创造能力。

2.明朝科学家和思想家的成就,反映了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成就和明代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特点,也是科学家、思想家勤奋努力、勇于钻研的结果。

二、教学方法:综合法教学。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北京城和明长城的建筑特点。

2.科学巨匠和巨著。

难点:传统科学走在世界前列的原因。

四、教学过程同学们都知道我国的首都是——北京——那么北京最雄伟的古代建筑是:——天安门和故宫。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主要包括明朝的建筑、科技。

请同学阅读教材,并观察《明朝北京城平面图》和《明长城示意图》,然后回答下列问题:(1)明北京城是什么时期兴建的?它的建筑特点突出表现在哪些方面?[答]明成祖时营建的;特点有二,第一,布局严整,第二,突出了皇权至上的原则。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明朝北京城平面图》,想一想,北京城分哪几部分?[答]分宫城、皇城、京城三部分。

[教师综述]北京城最里面的是宫城,又称紫禁城,是皇宫所在地。

宫城外面是皇城。

有太液池、万岁山,有祭祀祖先的太庙和显示皇权的太社稷。

这种左庙有土的形式是中国都城建筑的传统形式之一,皇城外面是京城,周围20公里,有9座城门,中央官署分别于皇城南面两侧。

京城里店铺林立,商店繁荣。

后来,京城南面又加筑了外层,这里有最繁荣的街市,可分为工业区和商业区。

整个北京城被高大雄伟的城墙所环绕,街道宽广笔直。

这也是古代都城建筑布局的传统形式。

其次,北京城以一条中轴线贯穿南北,两边的街道和重要建筑,左右对称。

第21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

第21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

全书按“贵五谷而贱金玉之义”(《序》)分为 《乃粒》(谷物)、《乃服》(纺织)、《彰施》 (染色)、《粹精》(谷物加工)、《作咸》 (制盐)、《甘嗜》(食糖)、《膏液》(食 油)、《陶埏》(陶瓷)、《冶铸》、《舟车》、 《锤锻》、《播石》(煤石烧制)、《杀青》 (造纸)、《五金》、《佳兵》(兵器)、《丹 青》(矿物颜料)、《曲蘖》(酒曲)和《珠玉》 共18卷。
宋应星和《天工开物》
宋应星(1587- 1661年),字长 庚,奉新(今江西)人,万历举 人,明末科学家。明亡后弃官归 故里,潜心实学,著述较多,以 《天工开物》最为有名。 《天工开物》是一部古代生产技术 的总结性著作,详细记载了各种工 农业生产的具体操作方法,被誉为 “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
《本草纲目》全书共有190多万字, 记载了1892种药物,分成60类。 其中374种是李时珍新增加的药物。 绘图1100多幅,并附有11000多个 药方。它是祖国药物学的总结巨 著。
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称《本草纲目》为“1596年 的百科全书”!
李时珍救死扶伤的 崇高医德,不盲从古 训的创新勇气,刻苦 钻研的坚强意志,广 谦虚态度,二十七年 成书的坚韧毅力都是 值得我们学习的。
明成祖时候,在元大都的基础上营建了北京城
中轴对称,一条南北中轴线贯整个故宫。
明 朝 北 京 城 平 面 图


宫城




中和殿是皇帝阅视奏书地方
太和殿是皇帝举行典礼地方
乾清宫是皇帝的寝宫
鎏金铜缸高1.2米,直径1.66米,每口缸约重 1696公斤,铸造铜缸的费用约合白银500多两,再加 上铜缸最外层的一百两黄金,共计需铸造费至少白银 1500两。
秦长城西起临 洮,东止辽东的长 城,全长五千多公里; 明长城西起嘉峪关, 东到鸭绿江畔,全 长六千多公里。明 长城还增加不少城 堡和烽火台,在重 要关口,修筑了好 几重城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1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学案
【教师寄语】感知古代中国文化,探寻现代文明之路!
【学习目标】
1.知道明朝北京紫禁城、明长城,掌握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宋应星和《天工开物》、徐光启和《农政全书》
2、感悟故宫和长城正是明清大一统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体现,并体会
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3、学习三位科学家事迹,养成刻苦学习、勤于思索、脚踏实地、开拓进取的
品质。

【重点难点】
重点:北京紫禁城及明代的科技巨著。

难点:包括建筑在内的科技成就所体现的特点。

【学习过程】
一、情境导入
由秦始皇、匈奴、孟姜女几个词,你想到了什么?
宇航员到达月球上,只能看见地球上的哪两个建筑物?
二、自学探究合作互助
雄伟的北京城和明长城:(阅读课本121-122页)
1.北京城
展示图片《北京明代皇极门》、《北京天坛》等。

讨论:紫禁城建筑特色和明朝北京城布局特点。

学生分组讨论,选几位代表发言。

2、明长城
展示图片《北京八达岭长城》。

1、你们去过长城吗?站在长城上你将会有什么样学生自由的感受?提到长城,
你会想到什么?
2、秦长城东起哪里,西到哪里?明长城东起哪里,西至哪里?
3、. 比较一下:秦长城与明长城有什么不同之处?
三、科学巨匠和巨著:
动手设计一张明代三大科技巨著的简表. 学生分组讨论,(包括作者、著作、类别、影响) 选代表上台板书.
讨论:李时珍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你学习?
四、课堂小结
五、【拓展练习】
1、下列朝代不是以北京为都城的是()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2、故宫里的社稷坛象征()
A、国土
B、祖先
C、民族
D、皇帝
3、故宫的整体布局特征是()
A、依地形地势布局
B、对称布局
C、以皇宫为核心布局
D、沿河流布局
4、明长城东起()
A、鸭绿江
B、山海关
C、居庸关
D、嘉峪关
5、明朝的北京城分为三重,现今故宫博物院是()
A、皇城
B、宫城
C、京城
D、外城
6、这是秦朝长城,把它和教材上的明朝长城对比一下,再结合所学知识,看二者有何异同。

7.在元大都基础上营建北京城的是()
A.明太祖B.明成祖C.明神宗D.崇祯帝8.明朝时,北京城的城中心是()
A.宫城B.皇城C.京城D外城
9.明长城的东端起于()
A.鸭绿江B.黑龙江C.嘉峪关D.山海关六、社会实践:
调查报告:你家乡现今是否还保持着明清时代的建筑或工程?你对这些建筑和工程的保护工作满意吗?你有什么建议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