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浅析
中华民族独特标志和标识 考研政治

中华民族独特标志和标识考研政治1. 中华民族的独特标志中华民族的独特标志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五色旗。
五色旗是中国的国旗,由红、黄、蓝、白、黑五色组成,象征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繁荣昌盛。
另外,中国的国徽也是中华民族的独特标志,它由中央的国鸟紫鹤、国花牡丹、国草菊花、国石玉石、国树梧桐和国鼓组成,象征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精神。
此外,中国的国歌也是中华民族的独特标志之一,它被称为“中华民族的象征”,象征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文化。
2. 考研政治的重要性考研政治对于成功考取研究生学位至关重要,它不仅是考研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考生在考研过程中需要掌握的一门学科。
考研政治的内容包括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政治理论、政治思想、政治制度、政治历史、政治经济学、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考研政治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帮助考生深入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增强考生的政治意识,提高考生的政治理论水平,掌握政治知识,加强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认同,从而更好地参加考研考试,更好地实现自身的学习目标。
3. 独特标志的文化内涵中华民族的独特标志和标识,表达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历史积淀。
它们不仅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也是中华文化的象征,具有深远的文化内涵。
首先,中华民族的独特标志和标识,代表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如中国传统的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以及中国传统的书法、绘画、陶瓷等艺术形式,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中华民族的独特标志和标识,代表着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观,如“仁义礼智信”,“和而不同”,“天下为公”,“尊老爱幼”等,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中华民族的独特标志和标识,代表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仪,如“礼仪之邦”,“节庆之乡”,“拜访之道”,“宴席之礼”,“赠礼之意”等,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后,中华民族的独特标志和标识,代表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孝”、“悌”、“恕”、“仁”、“义”、“礼”、“廉”、“智”等,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浅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与自信

品牌策划理论版文化是国家、民族的灵魂。
坚定文化自信,关乎着国运兴衰、国家文化安全,是民族精神独立的重要问题。
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体现着本民族最深层次的价值追求,是代表中华民族自身独特的精神标识。
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促进文化的发展繁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要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与自信进行深入的研究。
一、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基本内涵文化自觉这一概念,是在1997年,费孝通先生源于对文化转型问题的思考提出的。
表达了在当时背景下,思想理论界对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反应,也体现了由于全球文化的交流而引起的人类迫切要求,“人类发展到现在已开始要知道我们各民族的文化是哪里来的?怎样形成的?它的实质是什么?它将把人类带到哪里去?”“文化自觉”其深层之意是探究自身文化的起源,懂得在世界文化交流中任何民族文化都有可能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与侵蚀,由于自身吸收能力不尽相同,不同民族传统文化只有不断更新才会保持活力,文化发展的出路在于激发文化的创造性。
文化自觉的根基是文化创造性,文化创造性是文化自觉的核心。
文化创造性的实现基础在于重返自身与自身文化的起源。
费孝通先生认为,文化自觉是要深入理解中国文化精神,这就深入探究自身文明起源,理解其核心内涵,保持自身文化独特性,在不同文化交流中奠定自身文化地位,以达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在中国语境下,文化自觉就是对中华文化内涵、历史、优缺点及发展方向的认知了解,能够深刻剖析、客观评价且有自知之明,既不“盲目自大”也不“盲目自卑”。
做到文化自觉,就要了解并认同中华民族文化,在世界多元文化中找到并确立自身地位,兼收并蓄,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中华文化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源于自身的自信、有底气,面对外来文化侵袭能够从容淡定、不卑不亢,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心理基础。
文化自信指的是,“文化主体通过比照和权衡本民族与其他民族的历史与现实,形成的对本民族文化及其价值的深度认同。
中国精神定义及基本内容

中国精神定义及基本内容1.引言中国精神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准则。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下,中国精神的定义和基本内容也有所不同。
本文将探讨中国精神的定义及其基本内容,并分析其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影响。
2.中国精神的定义中国精神是指中国人民对自身民族文化的认同和追求,包括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如仁爱、和谐、礼仪、忠诚、诚信等。
中国精神不仅是民族认同的表达,更是对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的贡献。
它不仅关注个人利益,更着眼于社会的繁荣和进步。
3.中国精神的基本内容3.1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国精神的基本内容之一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精髓,包括儒家思想、道家哲学、佛教文化等。
传统文化的传承意味着对祖先智慧的尊重和发扬,对优秀传统价值观的继承和弘扬。
3.2和谐与包容中国精神的另一个基本内容是和谐与包容。
中国历来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注重家庭、社区和国家的和谐。
在中国文化中,相互尊重、合作共赢是重要的原则。
中国精神鼓励人们追求和平、友爱、宽容和互助,致力于构建一个更加和谐的社会。
3.3忠诚与爱国忠诚与爱国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历来重视家国情怀,强调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
忠诚是一种责任和义务的具体体现,表现为对国家的爱、对人民的关怀和社会的责任意识。
中国精神鼓励人们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进步做出积极贡献。
3.4诚信与道德诚信与道德是中国精神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诚信是一种高尚的品德,具有信守承诺、诚实守信、守法合规的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道德观念,讲究君子之道,崇尚道德至善。
中国精神鼓励人们遵守道德规范,促进诚信文化的发展。
4.中国精神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影响中国精神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首先,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独特标识,是国家凝聚力和认同感的来源。
其次,中国精神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和团结,促进了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安徽省黄山市2023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
中华文明起源,不仅是我国学者潜心研究的重大课题,也是国际学术界持续关注的研究课题。
经过几代学者接续努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取得研究成果,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
现在,我们运用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化学、地学、物理学等前沿学科的最新技术分析我国古代遗存,使中华文明探源有了坚实的科技分析依据,拓展了我们对中国五千多年文明史的认知。
对文明起源和形成的探究是一个既复杂又漫长的系统工程,需要把考古探索和文献研究同自然科学技术手段有机结合起来,综合把握物质、精神和社会关系形态等因素,逐步还原文明从涓涓溪流到江河汇流的发展历程。
要加强统筹规划和科学布局,坚持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密切考古学和历史学、人史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联合攻关,拓宽研究时空范围和覆盖领域,进一步回答好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基本图景、内在机制以及各区域文明演进路径等重大问题。
长期以来,西方形成了一套文明理论,我们要加以借鉴,但不能照抄照搬。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提出文明定义和认定进入文明社会的中国方案,为世界文明起源研究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节选自习近平《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材料二: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课题。
20世纪入九十年代,考古学对中华文明起源的探索达到了一个高潮,此后经“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大力推动,一系列重大成果相继面世。
新石器时代,随着农业的逐步发展与成熟,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燕(山)辽(河)地区,分别形成了若干有自身特色和发展谱系的文化区。
到公元前第四千纪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在农业相对发达的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和燕辽地区、都相继出现了有等级分化的区域社会组织,出现了以高等级建筑和墓葬为代表的特权阶层,相应的,在一些大型中心聚落里,上层精英开始以精美的玉石器、陶器等来标示自己的身份地位。
必修四文化部分中各种精神标识

必修四文化部分中各种精神标识必修四的文化部分中提到了很多重要的精神标识,包括:1. 爱国主义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重要精神纽带。
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
2. 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这是我们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3. 创造精神: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
这种创造精神体现在各个方面,如改革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等等。
创造精神是中国人民的重要特质,也是推动中国发展的重要动力。
4. 梦想精神: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
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是全体中国人民共同的追求。
梦想精神激励着中国人民不断追求进步、不断追求美好生活。
5. 奋斗精神: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
奋斗精神是中国人民的重要特质,也是推动中国发展的重要动力。
奋斗精神体现在各个方面,如艰苦创业、努力工作、勇于拼搏等等。
6. 团结精神: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
团结精神是中国人民的重要特质,也是推动中国发展的重要动力。
团结精神体现在各个方面,如民族团结、社会团结、国际团结等等。
7. 诚信精神: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诚信精神的人民。
诚信精神是中国人民的重要特质,也是推动中国发展的重要动力。
诚信精神体现在各个方面,如商业诚信、社会诚信、国际诚信等等。
这些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推动中国发展的重要动力。
在当今时代,我们要继续弘扬这些精神标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浅析

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浅析作者:张国梁来源:《中国民族博览》2016年第12期【摘要】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三者在时间上是相继的,在内容上是相承的,认识我们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有助于我们增强文化自信,提高民族自信心,并为实现“四个全面”的战略部署提供精神动力。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图分类号】I01 【文献标识码】A一个民族的精神标识,是一个民族所特有的,表现为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而且为该民族所特有的,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标签。
是一个民族的民族文化中最集中、最本质的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七一”讲话中谈到“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成为我们文化自信的基础。
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成为我们实现“四个全面”战略部署的重要动力。
一、中华民族精神标识的独特性(一)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标识的基础部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5000年,且从未中断,这期间虽数次遭受灭顶之灾,几欲灭亡,但每次都以绝地反击、凤凰涅槃的姿态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这在世界文明中实属罕见,而且也是唯一的。
中国传统文化绵绵不绝5000年,可谓是博大精深。
自汉代以来,经唐宋发展,直至近代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主导,佛家思想、道家思想等为补充的文化格局,由此而形成了以儒家伦理纲常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文化。
相较于西方文化而言,中国传统文化更加注重道德的作用,更加强调爱国主义,更加关注家庭伦理,更加追求和谐的境界。
诸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道德规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担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追求,“天人合一”的和谐理念。
中华精神标识的要义凝练与国际传播

中华精神标识的要义凝练与国际传播作者:詹小美来源:《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8年第19期【摘要】中华“精神标识”是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凝练与符号化表达,其身份识别、精神凝聚和文化竞争功能的发挥,对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外塑造国家形象。
在现实性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大国崛起的精神需要,“执政理念、社会治理、文化传承、国际担当”,“人民为本、家国情怀、德法兼治、和而不同”,构成了中华精神标识要义凝练的时代图景、基本要求和主要内容。
中华精神标识所蕴含的民族情感、规范、目标以同类价值意识的深刻表达,指涉了社会化导引的感染力、约束力和引领力。
“一带一路”倡议是国家形象塑造的实体化和具象化,中华精神标识的国际传播应在“一带一路”的系统推进中,关注魅力型、全面型、精准型的传播方式,进行传播效果评估和路径优化,让世界读懂中国。
【关键词】中华精神标识社会化导引国际传播【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DOI】10.16619/ki.rmltxsqy.2018.17.006“精神标识”是实践层面的国族文化—民族精神—核心价值观的高度凝练与符号化表达。
作为中华文化价值指向的最高层级与浓缩性符号,“中华精神标识”将抽象的、复杂的、深刻的精神内涵具象为突显实践意义的价值研判,集民族成员身份识别与民族国家形象塑造于一体,将相对模糊的思想、观念、意识具体化,推动个体行动者与群体行为的社会性连接、认同主体与认同客体的价值性链接、历史传承与未来发展的现实性衔接,借此实现中华精神标识文化层面的社会化导引。
标识性话语凸显的时代图景精神标识是民族国家价值表达的外显形式,它以思想的记号和价值的标志,指谓了具体民族生存与发展的价值定位和价值主张。
在弗洛伊德看来,精神标识所指称的符号和符号所意指的现象,存在着某种规律性的对应;在涂尔干那里,精神标识的符号传播构成了社会过程的组成部分,它所引发的情绪形塑了个体与集体行为的基础;胡塞尔阐析了符号传播与修辞学的关系,并对二者互构在事实上构建政治领域的过程进行了探讨;米德则论述了精神标识公共话语与符号运用之间的关系,指明了与经验模式相似的语言所具有的广泛共享的符号表达形式。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高中政治《哲学与文化》(统编版必修4)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是什么
2021年,瑞典服装品牌H&M因造谣抵制新疆棉花 引发中国网友强烈不满:中国的相关签约艺人陆续与 该品牌依法解约、中国各电商平台也在第一时间下架 该品牌产品。网友直言:“没人愿意为谎言买单”。
思考:是什么文化让中华儿女有上述表现?
2.从中华民族角度: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涵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助于 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统一,铸牢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
隶书 楷书
草书 行书
中国人民的特质、禀赋铸就了绵延几国中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文化。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见证:汉字和史书典籍
三、中华文化的特点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① 绵延几千年发展至今的中华文明,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深刻 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是什么
威胁人类生存的生态问题:
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淡水资源危机、能源短 缺、森林资源锐减、土地荒漠化、物种加速灭绝、垃圾 成灾、有毒化学品污染等众多方面。
3.从解决问题角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诸如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脚踏实地、 实事求是的思想,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 想等,能够为解决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中的许多问题提供有益借鉴。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是什么
4.从国际关系角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强调求同存异、 和而不同、和平发展。这些思想和理 念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国际关系, 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 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是什么
1.从国家角度看: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 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办好今天的事情,推动国家发展。 2.从民族角度看: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涵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 观。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助于促进民族 团结,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统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3.从解决问题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脚踏实地 、实事求是的思想、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能够 为解决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中的许多问题提供有益借鉴。 4.从国际关系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平发展,这些思想 观念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国际关系,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审美观 等 ,其 中最核 心 内容 已经 成为 中华 民族最基 水的 艾
化 基 因 。这 些 最 基 本 的 化 基 因 ,是 中华 民族 和 中 同 人民 修 齐 治 平 、尊 时 守 位 、舒 常 达 变 、开 物 成 务 、建 功 口 过 徉
中逐 渐 形 成 的 有 别 于 其 他 趸够 的 独 特 标识 。 ” ( 二 ) 党 和 人 民 在 件 大 斗 争 中 孕 育 的 革 命 文 化 是 中 华 民
7 4 C h i n e s e r m t i o n a i E x p o
Na t i o n a l E d u c a t i o n ・ 民族 教 育
国延续 了 2 0 0 0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 。然而 ,辛 亥革命却并没
族 精 神 标 识 的 重 要 构 成
.
中华 民族精神标识的独特性
( 一) 优 秀 的传 统 文 化 是 中华 民族 精 神 标 识 的 基 础 部 分
中华 文 明 源远 流 长 5 0 0 0年 ,且 从 未 中 断 ,这 期 间 虽数 次 遭 受 灭 顶 之 灾 ,几 欲 灭 亡 ,但 每 次 都 以绝 地 反 击 、凤 凰 涅 檠 的姿 态 重 新 展 现 在 世 人 面前 ,这 在 世 界 文 明 中实 属 罕 见 ,而
中国民族博览 Ch i n e s e n a t i o n a l E x p o
中华 民族独特 的精神标识浅析
张 国 梁
( 烟 台 南 山 学 院 ,山 东 龙 口 2 6 5 7 1 3)
【 摘要 】中华民族优秀 的传统文化 、红色革命文化 以及社会 主义先进 文化构成 了中华 民族独 特的
族最深层 的精神追 求 ,代表着 中华 民族独特 的精神标识 。” 中华 民族 独特 的精 神标识成 为我 们文化 自信 的基础。在此 基 础上发展 而来 的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文化 ,成 为我们实现 “ 四
个全面”战略部署的重要动力。
一
代代在 生产生活 中形成 传 承的世界 观 、人生观 、价俩 观 、
儒 家 伦 理 纲 常 为 主要 特 征 的传 统 文 化 。 相 较 于 西 方 文 化 而 言 , 中 国传 统 文 化 更 加 注 重 道 德 的作 用 ,更 加 强 调 爱 国 主 义 ,更 加 关 注 家 庭 伦 理 ,更 加 追 求 和 谐
进 入 了 中华 大 地 ,打 破 了 中 国千 年 以 来 的 沉 寂 , 政 变 了 同 人 引 以为 豪 的传 统 生 活 。1 【 1 2年 ,孙 中 山领 导 的 辛 亥 革 命 结 策 了 满 清 王 朝 在 中 国 的统 并 ,亦 电终 结 了 n秦 始 以 来 ,存 中
且也是唯一 的。
“ 中 国革 命 文 化 是 中 国人 民 在 长 期 的 革 命 实 践 过 ; i l 1 不 断 地 选 择 、融 化 、重 维 、整 合 中 外 优 秀 的 文 化 思 想 的 基 础 上 所形成 的特定 的文化精 神和文化 形态 、 ” 【 l 1 近 代 以 来 , 中 华 民族 遭 受 到 了 前 所 未 有 的 危 机 。在 帝 同 主 义列 强 坚 船 棚 炮
精神标识 ,三者在 时间上是相继 的,在 内容上是相承的 ,认 识我们 中华民族独特 的精神标识 有助
于 我 们 增 强文 化 自信 ,提 高 民族 自信 心 , 并 为 实现 “ 四个 全 面 ” 的战 略 部 署 提 供 精 神 动 力 。
【 关键词பைடு நூலகம்】优秀传统文化 ;革命文化;社会 主义先进 文化
【 中图分类号 】I O 1
【 文献标识码 】A
一
个 民族 的 精 神 标 识 ,是 一 个 民族 所 特 有 的 ,表 现 为 在
的 境 界 。诸 如 : “ 孝 悌 信 礼 义 廉 耻 ” 的 道 德 规 范 、 “ 人 卜 兴亡匹夫有 责”的责任担 当, “ 修身 齐家治国平入 F ” 的 人 生追 求 , “ 天人 合 一 ” 的 期谐 理 念 。
为 该 民族 所 特 有 的 , 区别 于 其 他 民族 的 标 签 。是 一 个 民族 的 民 族 文 化 中 最集 中 、最 本 质 的体 现 。
习近平 总书记 在 2 0 1 6年 “ 七一 ”讲话 中谈 到 “ 在5 0 0 0
以及行为方式的价值观。 侄 5 0 0 0年 的历 史 长 河 里 , 中华 民族
形 成 了 以 爱 国 主 义 为核 心 的勤 劳 勇敢 、自强 不 息 、团结 统 一
多 年 文 明 发 展 中孕 育 的 中 华 优 秀 传 统 文 化 ,在 党 和 人 民伟 大 斗 争 中孕 育 的 革 命 文 化 和 社 会 主 义 先 进 文 化 ,积 淀 着 中华 民
爱 好 和 平 的 民族 精 神 。构 成 了 中华 民 族 所 特 有 的 精 神 标 识 正 如 习 近 平 所 说 , 中 国传 统 思 想 文 化 “ 体 现 着 中华 民族 世 肚
的 猛 烈 攻 击 下 , 中 国 的 门 被 打 开 了 ,两 方 的 资 本 丰 义文 明
中 国传 统 文 化 绵 绵 不 绝 5 0 0 0年 ,可 谓 是 博 大 精 深 。 自汉 代 以来 ,经 唐 宋 发 展 ,直 至 近 代 形 成 了 以 儒 家 思 想 为 主 导 ,
佛 家 思 想 、道 家 思 想 等 为 补 充 的文 化 格 局 , 由此 而形 成 了 以
这些传 承了千百年 思想理念 ,已经沁入到我 f 『 j f i 土一 中 国人 的骨 子 里 ,成 为 E l 常 生 活 中规 范 或 者 是 约 柬 我 们 慰 维
长 期 的 共 同生 活 和 实 践 中形 成 和 发 展 起 来 的 为 本 民族 大 多 数
成 员 所 认 同 和 接 受 的道 德 规 范 、思 想 品 格 和 价 值 取 向 ,而 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