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2008级学生笔译总结摘抄 2010
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翻院

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翻院众所周知,北外公布了19年硕士招生考试不再考察二外了。
所以,今年报考北外的考生应该是有所增加。
那么,今天再来了解一下北外高翻院的相关课程。
复语同声传译方向硕士课程(MA)复语型翻译是指译员至少掌握三门语言,即A语言、B语言和C语言或者A语言和至少两门C语言,并能应用这三门语言从事会议同声传译和其它类型口笔译工作。
复语型翻译在欧盟范围内广泛应用,主要得益于欧盟的多语言环境和对多语种翻译的需求。
随着中国在世界经济和政治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中国对复语型翻译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国际组织和欧盟对汉语为A语言的复语型翻译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于2007年设立翻译理论与实践复语同声传译专业方向,旨在培养复语型会议口译人才,以弥补国内复语型翻译人才的缺口。
目前该专业涵盖德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和韩语方向,并吸引了来自德国、加拿大、西班牙、意大利的留学生。
专业培养目标能够从事以汉语和英语为主要语言或者以汉语和德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或韩语为主要语言的会议口译工作,满足国内外对汉语为A语言的复语型会议口译人才的需求。
同声传译方向课程(MA)高翻学院同声传译方向课程继承了联合国译员训练班(部)的教学传统,注重知识积累、语言能力的提高和翻译技能的培养。
经过多年的磨砺发展,我院形成了一套有特色的精品课程,包括英汉笔译、汉英笔译、口译基础、英汉交替传译、汉英交替传译、英汉/汉英视译、英汉同声传译、汉英同声传译、百科知识、写作方法和翻译理论等。
其中的翻译课采用模块化教学,涵盖政治、经济、法律、卫生、科技、气候变化、文化艺术等多个专题,以便在传授翻译技巧的同时,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
百科知识课要求学生阅读不同专业领域的基础性中英文著作,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了解不同学科的知识框架。
口笔译板块和知识课板块之间相互协调、良性互动,形成有机整体;语言、知识、技能三管齐下,为学生成长为优秀译员打下坚实基础。
北京外国语大学2010英语翻译基础答案

北京外国语大学2010年翻译硕士(MTI笔译方向)英语翻译基础试卷(答案)I.Translate the following terms into Chinese(15points,1point each):1.UNESC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NASA美国宇航局3.Diet of Japan日本国会4.FDI外商直接投资TV(not中国中央电视台)闭路电视6.FBI联邦调查局7.GM crop转基因粮食8.IAEA国际原子能机构9.opportunity cost机会成本10.Keynesians凯恩斯主义者11.the Tories英国保守党(托利党)12.the State Department in Washington华盛顿国务院13.the Treasury Department of the U.S.美国财政部14.protectionism保护主义15.Balance of Payments收支平衡II.Translate the following terms into English(15points,1point each):1.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2.科学发展观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build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ll respects4.以人为本people-oriented5.宏观经济调控macroeconomic control6.自主创新能力independent innovation7.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improve the mechanism for setting the renminbi exchange rate8.中西医并重emphasize on the importance of both TCM and western medicine9.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improve the mechanisms for responding to emergencies10.港人治港people of Hong Kong administer Hong Kong11.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establish the framework of peaceful development across the straits12.知足常乐A contented mind is a perpetual feast13.水火无情Fire and water have no mercy14.祸从口出A ready tongue is an evil15.一蹶不振collapse after one setbackIII.Translate the following passages into Chinese1..最近,我以首席证人的身份参与了一桩谋杀案的审判,由此觉察到一个细微的法律问题,这个问题源于我们国家不断多民族化的进程。
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英语翻译理论与实践院英汉互译同声传译专业考研经验

北外高翻英汉互译同声传译专业考研经验报考院校: 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英汉互译(口译方向)我是从大三上学期开始准备考研的,其实本来没想这么早启动,因为偶然听了一场专业机构的讲座,在老师的提醒下意识到自己的目标比较高,竞争比较激烈,所以决定及早动手报了班开始全面复习,俗话说:早起的鸟儿有食吃。
考研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也就说确定考研的院校、专业,由于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学习方法,所以明确了目标专业、学校,才能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对于考研,我想很重要的是合理的学习计划、有效的参考资料以及良好的心态。
在专业机构报了班了解到英语真题的文章主要出自欧美的一些权威期刊杂志,所以我从大三上学期就开始有意识的翻看一些外文杂志,包括:Economist、Times等,还有在图书馆里经常会翻的:Digest、China today、English World等。
由于开始的时间比较早,因此,在看的时候,并不着急,慢慢看,认真看,有问题的时候会问问专业机构的老师,这个是免费的,不会的单词一定要查,这样不仅能能有效提升阅读的能力,也能储备一些背景知识,这都是对付考研英语很重要的基本元素。
合理的学习计划对于一个准备考研的学生来说,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做到高效的复习?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这里就凸显了计划的重要性,合理有效的计划是成功的不二法则。
培训机构的全程策划班给我们讲了一个基本的计划模版,我又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作了个性化的调整,下面将我的学习计划与大家分享一下:大三下学期开始开学,写计划,开始下决心认真准备:专业一轮:3.4.5.6月牢固基础,多看原版杂志;第二轮:7.8月暑假天热,在专业课强化班听教师指导,同时复习二外,开始看参考书;第三轮:9.10.11月强化政治,认真看,开始做题;二外也不丢,重点在杂志和翻译书上,多看多翻,经常让老师看自己的作品,让老师给意见,说实话,我都不好意思了,就报了一个班,确总去问问题,不过专业机构的教务老师每次还是很热情,安排老师给答疑;第四轮:12.1 冲刺,各科模拟题、真题,严格按时间限制练习,培养考试感觉:政治背大题,看时事,上了专业机构的冲刺点题班,重点击破可能的考点;二外再次认真看参考书、单词;杂志还是不能断,根据个人安排时间量;翻译真题,练习题,术语强记。
李长栓_我的学生如何练习翻译

我的学生如何练习翻译(一)/李长栓星期五, 04/17/2009 - 07:44 —李长栓我的学生如何练习翻译(一)李长栓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以下收录的是2007年春天我给学生布置的一次作业。
大家重点看“译者注”部分。
译者注是我对学生每次作业的要求,它用来记录译者思考和调查研究的过程。
这次作业是期末考评,平时作业没有这么长。
译者是何沙同学,已经毕业,目前在北航工作。
关键词:笔译翻译汉译英译者注注释调查研究理解表达北外高翻教学翻译要求请大家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翻译以下文章。
请用注释的形式写出“翻译根据”。
翻译根据包括(但不限于)根据翻译目的对翻译方法(策略)的选择;术语的出处或论证过程;译文选词、造句、结构、篇章等方面的考虑;等等。
原文在国内众多的历史课本或辅导爱国读本中,讲到北宋的社会经济,往往说这时期出现了中国第一个商标。
这枚传说中的白兔商标现存于中国历史博物馆,中间一个白兔图,寓“玉兔捣药”之意,两边刻有:“收买上等钢条,造工夫细针,认门前白兔儿为记”,据专家考证,应为山东一家“济南刘家工夫针铺”的铜版标志。
这个白兔商标是否和大多数“我古已有之“的中国古物相似不得而知。
但以今日的眼光看,这个白兔固然算得商标,但却缺乏近现代商标制度所赋予的法律意义,就好像1262年,意大利人在他们制造的纸张上采用了水纹(Watermark)作为产品标志一样,缺乏国家的制度保护,因而也不能完全获得商标所带来的利益。
人类在运用符号的历史源远流长,当这种行为逐渐从精神象征走向功利性标记时,当这种符号与商品概念结合起来时,“商标”就出现了。
商标这种事物原本是为区别商品的服务的来源应运用而生的,这是商标的根本功能。
就像WTO《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指出的:“只要能够将一企业的货物和服务区别于其他企业的货物或服务,即能够构成商标。
”而商标保护,则是从法律意义上确立私权的不可侵犯,它的兴起,与工业化和现代企业的出现息息相关,天然的属于市场经济。
同声翻译

英汉交替传译
4学分
汉英交替传译
4学分
英汉同声传译
8学分
汉英同声传译
8学分
翻译理论
2学分
(2) 专业2
二外笔译
6学分
二外口译
6学分
(3) 公共必修课
马列主义理论课:
6学分
(4) 一级学科通开课程
1.经北京外国语大学学位委员会讨论并通过,高级翻译学院将从2008年开设复语(汉英 + 法/德/俄3种语言)同声传译硕士学位研究生课程,凡法/德/俄本科毕业的学生,英语成绩优异者均可于2008年秋季报考我院这一新开设的课程,参加全国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计划2008年,招收12—15人,法语专业4-5人,德语专业4-5人,俄语专业4-5人。
II. 培养目标:
1.本课程的目标培养能够用汉语、英语+法语或德语或俄语从事会议同声传译和其它类型口笔译工作的专业人材。各科学习成绩合格,完成毕业论文和通过论文答辩者可获得本专业的文学硕士学位。
III.
学制和入学考试
1.本课程为两年全日制硕士研究课程,要求报考者本科专业为法、德、俄语种,。在参加笔试之前,申报者先参加口试,再参加全国统一研究生入学考试,笔试通过后,可不再进行复试。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为政治、第二外国语(英语,要求达到规定分数以上),专业1(英汉翻译)专业2(法、德或俄语考试),也就是说,前三项和传统英汉翻译研究生考试类型一致,第四项考试为专业基础科目,改为本科专业所学语言,为了便于记忆,我们可以称这一考试为“3加X”。这里的X就是指本科专业所学的语言,目前只包括法语、德语和俄语。翻译专业试卷考试内容可参见历年翻译学院的考题 (可向我校研招办购买力年考试题集, 每册5元)。
高级口译笔记法

大家学习网
= for equals - for minus # for number x for times > for greater than, more, larger < for less than, smaller, fewer than w/ for with w/o for without w/in for within ----> for leads to, produces, results in <---- for comes from / for per
[下载]汉英•英汉美文翻译与鉴赏 [下载]商业广告用语翻译精选 专八翻译题来源 散文佳作 108 篇 [下载]复旦大学英汉翻译讲座 唐诗三百首中英对照 [下载]翻译与文体--应用文翻译 [下载]翻译与文体--新闻英语翻译 [下载]翻译与文体--文学翻译 翻译与文体--论说文翻译 [下载]翻译与文体--科技英语翻译 专四专八历年经典翻译真题 50 例 口译专业词汇大集合 [下载]口译专业词汇大集合 翻译资格证书样本
温家宝在2009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中英对照) 钱钟书的英文信函之中英对照 中英双语:布什卸任告别演说
2009 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 双语:奥巴马胜选演讲全文 世界 500 强企业名称中英对照 中文新闻词汇英译法 Barack Obama: the Audacity of Hope 无畏的希望 【每日一句时事流行语汉译英】最高院驳回死刑 [原创]我个人收集的翻译资料大汇总(精华)有图为证 文化汉译:丹麦婚礼(英汉对照) [下载]诗歌英译:《再别康桥》《赠汪伦》《静夜思》等 考考你:和“脚”有关的所有习惯用语 [推荐]商店说法集锦(考考你) [下载]北外英语专业超全面翻译笔记(近 10 万字) [下载]美联社对四川地震报道用词精析 [下载]地震安全手册(中英文对照) [下载]从外电报道学记关键地震用语 [下载]《通过翻译学英语》全书PDF【地址已修复,请没下载成功的网友删除后 重新下载 [下载]口译分类词汇词汇与词组大全 [下载]《汉英口译实践》(作者:梅德明)电子版
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翻学院师资队伍—教师简介

梁颖: 副教授 BA. MA. Ph.D. 研究领域:翻译学、比较文学 教授课程:英汉笔译
蒋凤霞: 副教授
BA. MA., Ph.D.
1
研究领域:翻译学 教授课程:视译
孙婷婷: 讲师
BA. MA. MA. Ph.D. 研究领域:汉英口译 教授课程:英汉同传
周明: 讲师 BA. MA. Ph.D. 研究领域:文化研究 教授课程:汉英交传
4
邓小玲: 讲师
复语翻译课程主任 BA. MA.
研究领域:汉英德口译 教授课程:汉英交传、德汉口译
朱玉犇: 讲师
BA. MA. 研究领域:汉英口译
教授课程:视译
江璐: 助教 BA. MA. 研究领域:汉英口译 教授课程:汉英交传
刘宇波: 助教
BA. MA. 研究领域:汉英口译 教授课程:英汉交传
5
丁宁: 讲师,MTI 课程主任
BA. MA. 研究领域:汉英口译 教授课程:汉英交传
林薇: 讲师,一年级教研组主任
BA. MA. MA. Ph.D. 研究领域:汉英口译 教授课程:英汉交传
朱悦平: 讲师
2
BA. MA. 研究领域:汉英口译 教授课程:英汉同传
陈亦峰; 讲师
BA. MA. 研究领域:汉英口译 教授课程:英汉同传
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翻学院师资队伍—教师简介
李长栓: 教授、副院长
BA. MA. 研究领域:翻译学 教授课程:汉英笔译
姚斌: 副教授、副院长 BA. MA. Ph.D. 研究领域:口笔译理论与实践 教授课程:视译
王立弟: 教授、博导 BA. MA. M Phil. Ph.D. 研究领域:语言学、翻译学 教授课程:当代翻译理论
曲强: 讲师 BA. MA. Ph.D Candidate. 研究领域:汉英口译究领域:汉英口译 教授课程:汉英同传
北外高翻学院翻译笔记

第一部分:数词的译法一、数字增减的译法:1.句式特征:by+名词+比较级+thanThe wire is by three inches longer than that one.这根导线比那根长3英寸。
2.句式特征:表示增减意义的动词+to+n.译为:增加到。
或减少到。
Metal cutting machines have been decreased to 50.金属切割机已经减少到50台。
二、百分数增减的表示法与译法1.句式特征:表示增减意义的动词+%The output value has increased 35%.产值增加了35%2.句式特征:表示增减意义的动词+by+%Retail salses should rise by 8%商品零售额应增加3%The prime cost decreased by 60%.主要成本减少60%3.句式特征:表示减少意义的动词+to+%表示减少后剩余的数量By using this new-process the loss of metal was reduced to 20%.采用这种新工艺,铁的损失量减少到20%4.句式特征:%+比较级+than表示净增减的数量Retail sales are expected to be nine percent higher than last year.今年零售额与去年相比,有望增加9%。
5.句式特征:%+比较级+名词表示净减数The new-type machine wasted 10 percent engergy supplied. 新型机械能耗量净减10%6.句式特征:a + % + increase表示净增数There is a 20% increase of steel as compared with last year.与去年相比,今年钢产量净增20%7.句式特征:%+ (of) 名词(代词)表示净减数,数字n照译The production cost is about 60 percent that of last year.今年产值仅为去年的60%8.句式特征:%+up on 或over表示净增数The grain output of last year in this province was 20% percent up on that of 1978.去年粮食产量比1978年净增2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语:下文是本人从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08级学生的笔译总结中摘抄出来的,其中包含学生的心得和老师的批改意见。
在这里感谢高翻08级的全体学生,以及李长栓老师和周蕴仪(新加坡)女士。
请尊重原创,谢绝一切转载。
请遵守相关法律。
谢谢合作!1、虽然必须承认学习的时候很痛苦,但是真的要结束了,倒也颇有些不舍。
心中有些担心,没有了老师的教导和鞭策,自己在未来的工作中是否能够保持严谨的精神,我们对待未来的工作是否还能够做到精益求精?但是,我是有信心的,老师传授给我们的理念和方法,都是让我们叹服的,我们不会遗忘,更不能遗忘。
我们当中任何一个同学都不能说,以后不会从事笔译的工作,它是外事工作中相当重要的一环,也是口译工作良好的补充,更是体现功底的舞台。
我们要如何能够无愧于“北外高翻”的称号呢?只有将老师传授给我们的东西贯彻到底,甚至推广出去。
2、周蕴仪学姐在给我们做过的一次讲座上说过,翻译的过程像谈恋爱,对它会又爱又恨,恨极了恨不得甩在一边再不去理它,爱极了又难割难舍,欲罢不能。
这个总结很有点浪漫主义色彩,她在鼓励我们像爱恋人一样去爱翻译。
如果要我讲的话,我更觉得爱翻译要像爱自己。
因为自己是什么样,翻译就会体现为什么样。
拿到一篇文章时,自己决定下功夫去读去理解,译文会体现出你是准确的;自己决定尽己所能用心写作,译文会体现出你是投入的;自己决定边边角角都照顾到,译文会体现出你是缜密的。
翻译经过什么人的手,就会带有什么人的性格。
我之所以说爱翻译要像爱自己,一来是因为每一份作品都是一面镜子,照到的是自己,二来是因为人不会放弃自己。
在翻译受挫时我们不能心存懈怠,就像我们永远都不放弃自己。
爱翻译要像爱自己。
3、在笔译过程中,虽然我们要受到原文作者文字内容的限制,但是一个能动的译者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将一篇原文“变厚”,然后再浓缩“变薄”。
而这“变厚”和“变薄”的过程就是译者深度学习过程,也是译者不断提高翻译的职业精神和译者的我塑造过程。
4、Growing old is mandatory;growing up is optional.其实大多数时候,翻译也是optional的,只有译者来要求自己是精益求精,还是蒙混过关。
成长是一个痛并快乐的过程,但很多时候是痛的越多,快乐的也越多。
翻译也是如此,痛苦是翻译的必经过程,但是我们也正是在这一次次的痛苦中成长起来的。
不过既是翻译,就是语言间的转换。
要做好翻译,即使翻译方法掌握的再好,没有对两种语言高超的驾驭能力,也是不太可能的。
所以在学习方法的同时,最重要的还得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汉语、英语水平,这样才不愧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也才不愧是学了十几年英语的“专业人士”!5、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翻译本身是一个痛苦的过程,译文也许只是短短的几段文字,但译者却必须做大量的调查论证,但在痛苦的同时又为自己解决了一个个的问题而欣喜。
态度决定一切,我们在翻译方面才刚刚起步,只要始终抱着客观求实的态度,每一次的翻译实践都会使我们的能力得到提高。
6、翻译即如琢玉,是个由粗及细不断雕琢的过程。
只有准确谨慎地剖开材料表层,一点点去掉无用之材,才能真正展现其光彩夺目的内里。
7、我做翻译时一般有三个步骤,即宏观把握、细节处理、整体修改。
8、一般而言,译者习惯汉英对照着翻译和反复推敲,以便保持译文与原文的统一性,不至于偏离原文作者的意思。
但缺点在于译者容易先入为主,一直以中文的思维来写英文,常常会忽略许多不符合思维的地方。
因此经过反复校对之后,还应删掉原文,单纯从译入语的角度审视译文是否合格。
9、“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翻译是项永远无法达到完美的事业,但正因如此,译者永远走在成长的路上,以有限的精力探索无限的语言世界。
这种无限可能,想来应该是翻译的魅力所在了,所以作为痛并快乐的译者,也算是大幸。
10、我最大的收获便是懂得了“鱼”与“渔”之分,掌握了打鱼的工具、技巧和步骤,不再贪恋到手的小鱼。
尽管译文依然达不到老师的要求和自己的标准,但是当面对一篇糟糕的文章时,我已经知道怎样用掌握的工具理清每一句的含义,再尽己所能用译入语表达出来。
我想对一位译者而言其他都还可以慢慢提高,这种方法才是最重要的。
回望过去一年的历程,想到今后一年不用再纠结于各种难缠的有中国特色的文章,不禁如释重负,但更多的是惋惜再少有机会能听您指导,也许会少很多醍醐灌顶的机会。
以后的人生旅途中我会努力坚持您的翻译理念,并在可能时传给其他人,造福大众。
唠叨至此,要发自肺腑地说一声:“谢谢您”。
11、翻译是人类最复杂、最困难的活动之一。
它涉及人的认知审美、语言文化素养、对翻译的认识等诸多因素[1]。
翻译好比写作,但却是一项甚至比写作更难的再创造过程,要求译者不仅有过硬的英汉双语功底,还要对所要翻译的文章背景要足够的了解、运用各种工具进行大量的研究和论证。
只要拥有了对文章的了解,才能把握作者的真正意图,才能做好翻译的本职工作——传递信息,做沟通的桥梁。
12、翻译不是机械的字词对照,译者也不是机器。
我越来越感觉:翻译工作就像是“牛吃下去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一样。
如果不能把原文的“草”细细嚼碎,反复琢磨,认真消化,又怎能产出顺滑美味,营养丰富的奶(这才是真正的“达”)。
有时喝牛奶的人(译文的读者)如果觉得奶不好,很少有人怀疑元凶是没有营养的草,更多的人会责备奶牛没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从“草”到“奶”,不仅仅是形态的变化,就像从原文到译文,并不仅仅是换了语言的外衣,更是两种文化的思维方式、社会传统、审美习惯,论述风格的碰撞和互动。
作为学生的我们,一年前才刚被李老师(奶牛饲养员)领进了门,给的草形态各异,唯一的相同之处就是没一个美味,没一个好消化的。
这也是李老师的良苦用心——外面的世界哪能都是嫩嫩的青草,不锻炼出刚强的胃,怎么能产出合格的奶。
未来的路要靠自己走,未来的草要自己吃。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虽然这句话已经被重复了很多遍,但是真理是颠扑不破的。
13、只要过程合格,产品就更有可能合格。
14、随意删除原文的内容是译者的大忌。
我并没有把我删掉的内容置之不顾,而是在后面的内容中时时地观察,这段被删的内容是否跟下文有联系,若有我则必须重新考虑。
15、想当个认真的翻译也不容易啊!!16、关于具体词语的翻译,我通过此次翻译作业得到的最大体会是需要做三重工作,依次为确认1.某词在源语语境中究竟是何含义、是否合适,2.是否存在对等的译入语表达,3.该译入语表达在译入语的语境和文章上下文中是否合适。
17、总的来说,做一篇翻译是非常辛苦的事情。
从语言文字功底到知识背景,处处都在考察我们的能力。
每次做完一遍翻译,都感觉自己元气大伤。
不过,做完翻译之后的成就感也是其它所不能替代的。
翻译是一个不断磨练、不断超越的过程。
一篇翻译并不是说一次做完就了事了,它是在一次次修改中逐渐完善起来的。
作为译者,我也在一次又一次的修改中不断提高自己。
笔译课虽然结束了,但是笔译学习仍是漫漫长路,还得在今后不断努力。
18、做好一篇翻译,需要理解、分析、调查和表达多种能力,是对作者语言和判断能力的综合考验。
但每次翻译最深刻的感觉就是,译者英语水平是基础,也是最关键的因素。
因此,翻译水平的提高是脚踏实地的,不可能一蹴而就。
一个翻译工作者就是要活到老,学到老。
19、一直以为,翻译过程是“痛并快乐着”。
痛苦的是,译者要本着原文的意思和思路来构建译文,而不是随性的写作,天马行空,是受限制的发挥和重组。
这其中要涉及对作者意图的探究和把握,还要对原文提供的信息进行大量研究求证,辨其真伪后去伪存真。
所以大部分“痛苦”体现在对原作者写作内容的揣摩和批判上,然后通过对译文的撰写和修改,达到让读者群理解和体会的目的。
而所谓的“快乐”除了在完成上述工作后的如释重负,以及成功地架起作者与读者之间畅达沟通的桥梁之外,还有一个方面就是随着译者求证过程的深入,一个又一个未知的领域之门在你面前慢慢开启,让你可以顺着门缝向里好奇的张望,你可以选择推开门走进去,一探究竟;但如果你的好奇心已得到满足,那索性就此打住,关上门离开,因为你已欣赏到里面的风景,足矣!因而,令我十分享受的是,翻译是一种在工作中就可以享受到不同学科和行业知识成果使译者快速增长见识的职业。
20、把翻译看作改建工程,将中国式的庙宇(中文)改造成西方的教堂(英文),整个过程包括批判,拆除,清理和重建。
21、老生常谈的还有语言锤炼问题。
批判思维比较容易培养,只要能怀着认真执着的态度,加上大量细致的考证和分析,就能有所突破。
但对译入语的把握却没有这么简单,即使在寻找到平行文本后获得一些启发,但那解决的也许只是词语或句子的问题,而整篇文章的布局和结构,包括风格和文体,如何译的准,译的好,使各个层面都能表现出来,却不是一蹴而就的。
需要平时的累积和训练。
22、笔译比口译更费时,更耗力,对译者的要求也更高。
口译因为有时间压力,所以对译文质量的要求不是很高,更看重的是平稳流畅与否,以及信息量,不需要使用华美隽永的词语,不需要搭建复杂精妙的结构,所以以前听一位资深口译员说过,如果把口译的译文记录下来,那这个文本是不能见人的。
而笔译就不一样了,要精雕细琢才行。
因为译者往往不是该领域的行家,所以小到一个字,一个词,大到一段话,一篇文章,都要有质疑的精神,并在这种精神的指导下,展开调查与考证。
翻译非文学类文章,尤为艰难,为了确保专业性和精准度,不得不在下笔之前做大量的调查和研究,将自己打造成该领域的准专家。
23、翻译的过程好比排雷的过程,看每一个字、每一个词的时候都要慎之又慎,要一个一个将地雷找出来。
24、翻译是一种创作的过程,事实上,翻译的担子并不比原作者清,在原文不明了的时候翻译还要承担起调查、论证、阐明的任务。
这是一个既费体力又费脑力的过程,但是就像艺术家创作出经典的作品一样,翻译通过不懈的努力与探索也终究可以踏入艺术的殿堂。
正所谓书上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翻译上的成就也只能依靠译者孜孜不倦的探索与研究。
25、最让我郁闷的是,自己理解了原文,但是由于表达的贫乏,很那准确并且生动的表达出自己所要的感觉。
再一次感觉到,英文写作的功底会直接影响翻译的水平。
这也是为什么我存在句式安排、选词等等问题的原因。
关键还得把自己的英文基础打扎实。
26、作者的观点不用改。
错误发现了,要改。
没有发现,不改,也不是译者的责任。
译者的责任,是把作者想表达出来的意思,表达得更清楚。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发现错误,可以向作者指出或改正。
27、翻译既是一门艺术,又是一门科学,既需要像科学工作者那样仔细调查、小心求证,又需要拥有艺术家那样的激情和灵感。
翻译说来简单,只要理解了原文,再用另外一种语言表达出来即可。
然而,翻译的理解不同于普通读者的理解,目的不是获取信息,而是对原文进行全方位的剖析,非“掘原文三尺”而不罢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