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诗词艺术歌曲《钗头凤》
古诗词艺术歌曲《钗头凤》诗与韵的研究

古诗词艺术歌曲《钗头凤》诗与韵的研究
《钗头凤》是一首民间古诗词艺术歌曲,流传至今,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该诗以优美的词句、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音韵节奏展现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丽之美,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从词句上看,《钗头凤》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烘托出了情感的细腻和丰富。
词句之间通畅自然,语义上的连贯性很强,整个诗歌铺陈得很流畅。
通过对工笔细腻的描写,使得歌曲中的人物形象具体生动,增加了听众的情感共鸣和审美体验。
在音韵上,《钗头凤》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整首歌曲有着独特的节奏和音调,通过歌曲的节拍、旋律和音色的组合,使得整个歌曲有韵律感,给人一种悠然静谧的感觉。
而在唱腔上,歌曲在表达情感时采用了音调的升降,音量的变化以及各种音律变化,使得歌曲更加生动、饱满且变化多样。
歌曲《钗头凤》还表现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女性意象。
作品中的女子形象从多个方面展现了中国古代女性的内敛、柔美、聪明和善感,表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深沉的性别观念和审美观念。
它以唯美的情感描绘了女子的婉约和含蓄,以及女子在传统家庭关系中的矛盾和纠结。
这些特征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和古代女性地位都有深远的意义。
古诗词艺术歌曲《钗头凤》通过其优美的词句、独特的音韵和精致的表达,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瑰丽之美。
它既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古代女性形象的缩影。
通过对《钗头凤》歌词和音乐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文化和文学,理解和感受古代女性的心灵世界。
古诗词艺术歌曲《钗头凤》诗与韵的研究

古诗词艺术歌曲《钗头凤》诗与韵的研究《钗头凤》是一首由古代诗人李清照创作的词作,在宋代深受欢迎并且被广泛传唱。
这首词词意深远,音韵优美,被誉为宋代古典词作的代表之一。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钗头凤》这首古词也被改编成了艺术歌曲,更是让人耳目一新。
《钗头凤》所表现的主题围绕着人们对爱情的向往与追求,是一首富有离愁和思念的词作。
而在歌曲版的改编中,唱腔和音乐编排都有了更多的情感表达,使得这首词作更加动人心弦,打动现代人的心灵。
本文将对古诗词艺术歌曲《钗头凤》的诗与韵做一番研究。
我们来探讨一下《钗头凤》的诗。
这首词的前两句“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一开篇就勾勒出了春天的景色以及一种醉人的氛围。
红酥手和黄藤酒暗示了春日醉人的美景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而“满城春色宫墙柳”一句则将春天的气息展现得淋漓尽致。
整首词描写了一个风光明媚的春日景象,暗合了古人的爱情之悲情之思念之情节。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一下《钗头凤》的韵律。
《钗头凤》的韵律优美,抑扬顿挫,自有一种独特的韵味。
整首词以七言古诗的形式构成,每句词的字数和音节都恰到好处,既保留了七言古诗的韵致,又不失词曲的美感。
而在歌曲的改编中,这种韵律被更好地发挥,通过音乐的编排和唱腔的设计,使得整首词更具动听的音乐感。
除了诗与韵之外,《钗头凤》的意境也是一大特色。
整首词通过生动的描写和细腻的抒情手法,将春天的美景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展现得淋漓尽致。
古人对爱情的思念与追求也在词中得以充分体现,让人感受到了古代词人的情感。
我们再来谈谈《钗头凤》的艺术歌曲版本。
在现代,这首古词被很多音乐人重新演绎,制作成了各种形式的艺术歌曲。
这些版本中有的加入了现代乐器的编曲,有的则加入了更加丰富的合声和和声部分,使得这首古词在现代得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
对于爱情和思念的表达,这些版本都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与诠释,让这首古词在现代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
古诗词艺术歌曲《钗头凤》的诗与韵是一种深刻的艺术表达,通过对美景和爱情的描绘,使得这首古词在历史长河中得以传承。
古诗词艺术歌曲《钗头凤》诗与韵的研究

古诗词艺术歌曲《钗头凤》诗与韵的研究《钗头凤》是一首传世名曲,古诗词艺术歌曲之一。
其诗与韵深受人们的喜爱,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本文将从古诗词的来源、意境、艺术特点以及音乐表现等方面对《钗头凤》的诗与韵进行研究,以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经典之作。
一、古诗词《钗头凤》的来源《钗头凤》是出自唐代诗人骆宾王的《雁丘词》中的一首抒情词。
这首词描写了一位女子的心情和爱情故事,感情真挚、意境优美,因此被后人传唱,并在后来的音乐创作中被改编成为歌曲。
词中“钗头凤”四字写尽了女子娇美的容貌和心思,因此成为了这首词的代表词汇,也成为了后世文人墨客们创作爱情诗词时常用的表达方式。
《钗头凤》的意境主要是表现了一种暗香浮动、婉约柔情的美感。
在词的开头两句,“人面桃花两相和,花面人如月两圆”描绘了女子容貌的娇美,如花如月,清丽动人。
接着,“眉眼如宝鸭般翠,娇巧流丹含宿烟”,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女子的身姿和神态,词中的每一个词语都充满了对美的赞美。
整首词情意绵绵,如行云流水,给人以美好的遐想和情感的升华。
三、《钗头凤》的艺术特点《钗头凤》的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语言的精炼和音韵的优美上。
词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修辞手法,如“人面桃花”、“花面人如月”、“眉眼如宝鸭般翠”等等,这些修辞手法不但使词中的意境更加丰富,同时也使词语的表达更加生动,引人入胜,使读者能够在心灵上得到愉悦。
词中的韵脚安排也非常巧妙,从而使整篇词既有流动的音乐感,又让每一个字都韵味悠长,让人回味无穷。
四、《钗头凤》在音乐中的表现《钗头凤》不仅是一首优美的古诗,也是一首非常悦耳动人的词曲。
在音乐中,《钗头凤》的旋律优美不失婉约之美,如同琴音声声诉说着女子的风姿。
歌曲的编曲和表演也非常注重对词中意境的诠释和表现,选用了优美的古乐器和婉约的唱腔,使整首曲子更具震撼力和感染力。
歌曲传达出的情感也深深打动了人们的心灵,成为了人们回味无穷的经典之作。
古诗词艺术歌曲《钗头凤》是一首美丽的抒情词曲,它的诗与韵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古诗词艺术歌曲《钗头凤》诗与韵的研究

古诗词艺术歌曲《钗头凤》诗与韵的研究古诗词艺术歌曲《钗头凤》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之作,它融合了古代诗词的优美与音乐的动听,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
本文将从诗歌内容、诗歌艺术表现以及曲调韵律等方面对《钗头凤》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在古诗词艺术歌曲中的独特价值。
一、《钗头凤》的诗歌内容《钗头凤》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代表作之一,诗中以女子之美为主题,通过描写女子貌美之态,表现了对美的追求和欣赏。
全诗共四句,全诗如下:《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诗中使用了富有韵律的平仄和对偶,使得整篇诗歌旋律优美,而内容则表现出对美的追求和心灵的彷徨。
诗人以琴为比喻,抒发人生百态,将琴的五十弦比作人的五脏六腑,表现人的内心和情感。
在《钗头凤》中,诗人通过对古琴的描写,来抒发自己对美的追求和内心的矛盾。
诗中的“一弦一柱思华年”表现了诗人对逝去岁月的怀念和对美好时光的憧憬;“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则表现出诗人对真爱的追求和心灵的孤寂。
而这些抒情的意境,加上精妙的比兴、对偶和对仗,使得《钗头凤》成为了一首优美动人的诗篇,也为后人留下了诗歌艺术上的典范。
三、《钗头凤》的曲调韵律在中国古典音乐中,将优美的诗句配以动听的音乐叫做古诗词艺术歌曲,而《钗头凤》就是其中的一首代表作。
在《钗头凤》的演唱中,常常以清脆悠扬的曲调和优美的旋律为主,通过音乐的表现来展现诗中的抒情意境,使得整首歌曲更能触动人心。
《钗头凤》的曲调韵律也受到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影响,它融合了古典与现代音乐的特点,突出了中国古典音乐的独特魅力。
四、《钗头凤》的独特价值《钗头凤》是中国古代诗歌艺术歌曲中的经典之作,它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歌,更是一首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音乐作品。
通过对美的追求和内心的挣扎,诗歌展现出了古代文人的情感与生活,在传承了中华文化精髓的也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钗头凤》也对后世的文学和音乐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诗词艺术歌曲《钗头凤》诗与韵的研究

古诗词艺术歌曲《钗头凤》诗与韵的研究《钗头凤》是一首流传千古的古诗词,被人们传唱和演绎了许多年。
这首诗以描写女子美貌凄婉、情感深沉感人为主题,以富有感情和鲜明形象的表达方式展现了女子的柔情和刚毅,充满了对爱情的神秘感和幻想。
它的创作过程、抒情意境、艺术特点等方面都很值得研究。
1.创作过程《钗头凤》的作者是唐代著名女诗人陆游,她在36岁时写下了这首抒发婉约情思的佳作。
当时,陆游已经处于家庭矛盾和情感纠葛的困境中,她用笔表现出自己对女性的到底、纤细、柔弱、温婉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在创作的过程中,陆游潜心研读唐代各位女诗人及其作品,试图借鉴她们的抒情手法、创作技巧、人生感悟等,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学风格。
她在表现女性情感方面尤有特色,以凄婉委婉、细腻婉约、追求诗歌形式上的简练为主。
2.抒情意境《钗头凤》的抒情意境十分深刻,通过与自身经历的融合,创造出一种深邃的情感意境。
诗中第二句“脸如故乡相见,不道无人能识”,表现出作者对自己美貌不再的失落和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回忆的无限向往。
第四句“他生莫遣闲愁坐,鸳鸯被冷掉头东”则充满了悲凉和无可奈何之感。
尤其是诗中最后两句“感君缠绵意,系我青青衫带”,以同声相应、同情相悦的情感引起视觉形象的感性共鸣,诉说着女性对情感纠葛的无限体谅和牵挂,表现出了诗人对爱情的深深神往和渴望。
整首诗抒发出女性的柔情,同时又充满了理性和坚强,犹如披着轻纱的女子,在凄美中展现出自身的魅力和智慧。
3.艺术特点《钗头凤》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诗歌的韵律、语言、意境等方面。
首先,诗的韵律整齐流畅,且符合唐诗韵律的规范,慢慢细品,可以体会到作者对音律的敏锐和掌握的娴熟。
其次,诗的语言质朴而优美,用词简洁、节奏明快,句句透着强烈的美感和感人的情感,表现出唐代婉约派的特色。
此外,作者以清新俏丽的语言,表现出她自信向上的态度,让人耳目一新。
总之,《钗头凤》是一首饱含情感,结构完整,充满女性魅力的古代佳作,内容真挚反映了诗人的情感和内心世界,形式简洁却寓意深刻,整个作品充满了优美的语言、强烈的形象和丰富的想象力,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古诗词艺术歌曲《钗头凤》作品概述

古诗词艺术歌曲《钗头凤》作品概述(一)《钗头凤》的创作背景《钗头凤》是一个曲牌名,别名《折红英》,本名《撷芳词》,《钗头凤》有两台:陆游的《钗头凤·红酥手》和唐婉的《钗头凤·世态薄》。
今日大家讲的是由王迪教师依据南宋词人陆游的《钗头凤·红酥手》作曲而成的古曲《钗头凤》。
这首歌词所描绘的是一个想爱不能爱的小故事,小故事的主角是南宋诗人、诗人陆游和他的老婆唐婉。
两人原是夫妻恩爱,鹣鲽情深的两个人却让陆游的妈妈很是不满意,他不但讨厌唐婉,随处刁难她,还感觉是唐婉耽搁了陆游的仕途之路。
在那一个中国封建社会,大家的观念极其封建社会,即便了解妈妈的个人行为是死皮赖脸,可是陆游依然害怕抗命母命,就是这样,陆游迫不得已休了唐婉。
可是为了更好地不许唐婉离去,陆游本想和唐婉私底下底往来,但是陆母居然让陆游另取别人,陆游依然沒有抵抗,只有听从,就是这样,陆游续弦,唐婉再婚。
直至七年之后,两个人在现浙江省绍兴市的沈园巧遇,情丝之情一瞬间涌上心头,陆游随后在园里的墙面上题字《钗头凤·红酥手》,陆游用这首歌词来表述自身对唐婉的情丝与眷念之情,表达了自身无法语言的凄苦,唐婉看到这首歌词后,也回了一首词《钗头凤·世态薄》,两诗词用别具一格,乃至会令人感动。
(二)《钗头凤》的歌词解析这首歌词分成上阙和下阙,读罢这首歌词,会觉得两诗词更好像陆游和唐婉的会话,又好像诉苦,又好像悲叹,无可奈何而寂寥。
词的上阙主要是对以往幸福的爱情史的追忆和迫不得已分离出来的痛楚伤感。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县春光宫墙柳”,这儿的“红”和“酒”是两个具备象征性的物件,“红”烘托的是唐婉以往的容貌,流露对唐婉的怜香惜玉之情。
从“酒”字能够看得出以往陆游和唐婉把酒当歌的美好记忆,而最后一句的景色描写显现出她们之前的幸福的生活。
“东风恶”这一句写的很是含蓄,乍一看是景物描写,是车风毁坏了美丽风景,但是细心揣摩一下便会发觉这儿是用于暗喻是由于陆母的干预,才导致劳燕分飞。
古诗词艺术歌曲《钗头凤》的音乐特点分析

古诗词艺术歌曲《钗头凤》的音乐特点分析1.《钗头凤》的歌词解析这首词分为上阙和下阕,读罢这首词,会感觉这两首词更像是陆游和唐婉的对话,又像是哭诉,又像是哀叹,无奈而惆怅。
词的上阙主要是对过去美满的爱情生活的回忆和被迫分离的痛苦感伤。
上阙的第一层是前三句,这三句是写景的,是陆游对之前与唐婉生活的美好回忆,曾经他们也一同游过沈园。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这里的“红”和“酒”是两个具有代表性的物品,“红”衬托的是唐婉过去的美貌,流露出对唐婉的怜惜之情。
从“酒”字可以看出过去陆游和唐婉对酒当歌的美好回忆,而最后一句的景色描写衬托出他们以前的幸福生活。
这几句词中所选用的都是鲜艳的颜色,目的是陆游见到唐婉后,过去的美好生活一下子就出现在脑海中,用这些乐景写乐情,但同时这样写是为了与后面的悲伤之情形成对比。
如果说上阙的第一层写的是乐景,那么第二层写的就是哀情。
上一层中,陆游极力描写景色的美好,而到第二层笔锋一转,将自己与爱妻唐婉无奈分开的苦闷委屈之情全部倾泻出来。
“东风恶”这一句写的很是隐晦,乍一看是写景,是东风破坏了美景,可是仔细琢磨一下就会发现这里是用来暗指是因为陆母的干涉,才致使劳燕分飞。
“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
”这是对“东风恶”的进一步描写,和爱妻唐婉分开后,一直愁绪不断,思念时只能借酒消愁,这样周而复始已经很多年,而对爱妻的思念却从未停止。
最后结尾用“错、错、错”结尾,包含了这多变的怨恨和悔恨,字字扎心。
下阙由对往事的感叹回到残酷的现实,更进一步抒发了和唐氏被迫分离后的巨大哀痛,也分为两层。
开头三句为第一层。
“春如旧”对应上阕“满城春色”,虽然还是如从前一样的明媚春日,但人却今非昔比了。
经过“东风”的无情摧残,憔悴了,消瘦了。
可见这几年唐琬同样也是生活在煎熬之中。
“泪痕红浥鲛绡透”是对唐琬表情动作的描写,多年未见,旧园重逢,往日回忆涌上心头,泪水湿透了手绢,伤心至极。
通过刻画唐琬的表情动作进一步表现出久别重逢后两人内心的委屈与酸楚,也体现出了此时词人内心的怜爱之情。
古诗词艺术歌曲《钗头凤》诗与韵的研究

古诗词艺术歌曲《钗头凤》诗与韵的研究古诗词艺术歌曲《钗头凤》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经典之作。
它的词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曲调则是宋代音乐家白居易所作。
这首词以婉转细腻的词意、流畅动人的旋律,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深情款款。
在后人的创作中,有许多以这首词为基础的艺术歌曲,其中最著名的便是邓丽君演唱的《钗头凤》。
本文将结合诗与歌曲的表现形式和音韵特点,对《钗头凤》的诗与韵进行深入研究。
《钗头凤》诗的韵律特点主要表现在押韵和节奏上。
整首词使用了丰富的押韵手法,既有平仄相间的韵脚,也有连绵悠长的押韵。
“朱颜瘦、相思泪”、“一时相、得风情”等,这些押韵的运用增强了词的音韵美感,更加突出了词的意境和情感。
词牌《钗头凤》属于“长短句交替”的格律,这种交替的节奏感使整首词在表现情感的也有了一种旋律感。
这些韵律特点为后人创作歌曲提供了丰富的音乐元素,也为后文对《钗头凤》的诗与韵进行分析提供了重要线索。
邓丽君演唱的《钗头凤》不仅完美地融合了王昌龄的词和白居易的曲调,而且在音乐形式上充分展现了《钗头凤》词的气韵。
歌曲的旋律十分优美、娓娓动听,它的曲调和节奏使得整首歌曲既保持了诗词的韵律美感,同时又具有了流畅动人的音乐美感。
在歌词的演绎上,邓丽君的婉转柔美的歌声能够完美地表达《钗头凤》的词义和情感,使得整首歌曲更加丰富和具有感染力。
在歌曲的编配上,《钗头凤》采用了具有浓郁中国风情的乐器,例如古箏、二胡等,这些乐器的运用使得整首歌曲更具有中国特色,更能够展现《钗头凤》词的古韵和古典美感。
编曲还结合了现代音乐的元素,如弦乐合奏、电声吉他的运用等,这些元素在不破坏原有中国传统音乐的基础上,为《钗头凤》增添了一些时尚和现代的气息。
《钗头凤》的艺术歌曲虽然具有十分丰富的音乐美感,但是从词与韵的层面来看,它仍然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原词的韵律特点。
它的旋律和节奏,押韵和停顿,以及歌词的表达方式,都能够彰显《钗头凤》词的音韵美和情感内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3
一、艺术歌曲的起源 艺术歌曲是声乐曲中不可或缺的一种音乐体裁,这一体裁据史 料研究大概起源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欧洲,并很快形成的相对 严格的、固定的一种风格。狭义的艺术歌曲要求歌曲的唱词必须为 著名诗人、文学家的诗词,例如:门德尔松的艺术歌曲《乘着歌声 的翅膀》唱词就选自著名诗人海涅的同名诗。所以说,艺术歌曲有 着明显不同于宗教歌曲、民间歌曲、叙事歌曲等的特点。中国艺术 歌曲的雏形应为早期的“学堂乐歌”。“学堂乐歌”大多选用外国 音乐的曲调然后填上中国的词而来,例如:李叔同创作的《送别》 等。随后中国的新文化运动、新中国的成立以及后来的改革开放, 艺术歌曲这一体裁越来越受到国人,特别是文人,学者的欣赏与喜 爱,艺术歌曲创作空前繁荣。 二、古诗词艺术歌曲 古诗词是中国文学的特殊文体,其具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古 诗词艺术歌曲顾名思义,即为以中国的古诗词为歌词所创作的艺术 歌曲。中国古诗词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众多文人墨客的结晶,后又 借鉴欧洲的作曲技巧,中西合璧,将中国古诗词的美与西方艺术歌 曲的音乐美完美的集合,并成为声乐教学必不可少的歌曲体裁。 三、古诗词艺术歌曲《钗头凤》 (一)沈园绝恋——陆游与唐婉的爱情故事 陆游,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诗人,一生写下近万首诗 词,其中不少都是千古名作,《钗头凤》就是其中之一。《钗头 凤》讲述的便是陆游与其表妹唐婉的爱情故事。陆游与唐婉青梅竹 马,志趣相投,婚后更是形影不离,感情十分好。然而陆母一心想 让陆游用功读书,有朝一日金榜题名,她认为陆游与唐婉在一起没 有心思读书遂拆散了二人。多年后都已再次成婚的二人在沈园恰好 遇见,看着昔日的爱人已嫁与他人为妇,陆游心中五味杂陈,强压 住内心的悲痛,寒暄了几句。待唐婉与丈夫离开后,陆游再也控制 不住自己的情绪,并在沈园的墙上含泪写下了千古名篇《钗头凤 红 酥手》,其中“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至今让人感慨 万千。 (二)艺术歌曲《钗头凤》的创作 歌曲《钗头凤》是由美籍华人作曲家周易谱曲而成,周易老 师在中国古典文学情有独钟,尤其是古诗词,歌曲《钗头凤》是其 代表作之一。诗词《钗头凤》是由上阙,下阙完全工整的两部分组 成。因此周易老师选择两段基本一致的旋律来谱曲,这在古诗词歌 曲中并不是很常见,常见的古诗词歌曲大多选用一整段的旋律来表 达,例如:《大江东去》、《春晓》、《花非花》等等。 歌曲的前奏连续的下行三连音,运用左右手不工整对位三对四 使音乐有一种不安、与紧张感。伴奏部分运用了许多不协和的Ⅶ和 弦与Ⅲ和弦,将作者内心的悲痛展现的淋漓尽致;而唱词部分运用
《钗头凤》这首诗极具“古风”,而作曲家周易运用的又是大 量的不协和和弦的现代作曲手法。但正是这些不协和的和弦把陆游 诗词中强烈地悲伤情绪展现的淋漓尽致。
(三)歌曲《钗头凤》演唱技巧与声乐学习中的应用价值 演唱歌曲相当于对歌曲的二度创作,相当于富于音乐新的生 命意义。因此歌者在演唱歌曲前的首要任务是要了解歌曲的创作背 景,了解陆游与唐婉的爱情故事,然后把自己带入,去理解作者当 时的心情。《钗头凤》这首歌曲的蕴含的强烈地伤感,因此在前奏 我们需要是心情平静,把自己沉浸到音乐里。 在演唱这首歌时首先需要良好的气息支持,需要流动而平稳 的气息,是音乐柔和,给人一种婉转、绵长的美感。其次需要控制 声音的强弱,这有先唱弱才能突显出强,才能更好的把情绪气氛推 到高潮,当然控制声音的强弱一样需要强大的气息支持。最后,也 是该曲最难处理的部分,既是每段结束的“错、错、错”与“莫、 莫、莫”。三个“错”的情绪应该为,第一个错了?第二个我真的 错了吗?第三个肯定是我错了。前两个抱有怀疑的态度,而最后一 个是肯定的语气。三个“莫”前两个带有不甘心,不相信怀疑的 语气,而最后一个应该是看破了一切,最终释然了。所以最后一个 “莫”应该一点一点慢慢收声,将陆游对这段感情的无奈表现出来。 四、结语 《钗头凤》又是一首极具艺术价值的古诗词艺术歌曲,其歌词 是陆游千古流传的名作,其曲调的创作又与歌词完美的融合,该曲 及体现了古诗词的内涵,又完美的展现了现代音乐技法。 古诗词艺术歌曲是西方作曲技法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完美结合, 学习古诗词艺术歌曲要求演唱者不仅需要强大扎实的演唱技巧,还可 以提高其文学修养与音乐的审美力。因此,当今音乐学习者,爱好者 以及创作者应积极探索与研究古诗词艺术歌曲,将此发扬光大。■
◎ 声乐艺术解析
黄河之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019年第16期 总第541期
浅谈古诗词艺术歌曲《钗头凤》
赵梓萌
(河南大学音乐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摘 要:古诗词艺术歌曲是中国艺术歌曲中独有的一种体裁,也是现在声乐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以由美籍 华人周易谱曲的《钗头凤》为例,对创作背景、旋律创作及演唱技巧三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古诗词艺术歌曲;《钗头凤》;演唱技巧
了大量的装饰音——连音,仿佛在哀叹着。该曲的创作完全符合诗 词朗诵的起承转合,特别在“一怀愁绪,几年离索”这一句中展现 的淋漓尽致,“一怀愁绪,几年离索”是上阙中情感爆发的高潮,所 以作者也同样选择这句作为旋律的最高潮,而第二遍重复唱着句的时 候就没有那么强的爆发,仿佛是意识到一切已无可挽回喃喃自语了。
[参考文献] [1] 王克慧.赏析古诗词艺术歌曲《钗头凤》与演唱探究[J].戏剧之家, 2019. [2] 郭陈旖.音中有诗、乐中有情—周易古诗词艺术歌曲《钗头凤》的 艺术特色[D].福建师范大学,2017. [3] 牛春雨.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审美与演唱分析[J].当代音乐,2017,06. [4] 张想,邱斯晗.古诗词艺术歌曲在声乐学习中的应用价值[J].艺术评 鉴,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