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分析及地质知识

合集下载

油田开发基本概念、指标计算、油藏动态分析

油田开发基本概念、指标计算、油藏动态分析
16
第二部分 开发指标计算及应用
17
一、生产类指标 二、技术类指标 三、开发效果评价类指标
18
一、生产类指标
1、日产油水平 2、平均单井日产油水平 3、单井日产油水平 4、单井日产油能力 5、综合含水 6、综合生产气油比 7、注采比 8、原油计量系统误差(输差)
19
一、生产类指标
日产油水平
8
开发工程名词
◆井网密度:每平方千米含油面积内所钻的开发井数。 ◆原始地层压力:油、气在未开采前的地层压力称为原始地层压力。 ◆注水方式:指注水井在油田上的分布位置及注水井与采油井的比例 关系和排列形式。又称注采系统。 ◆注采井组:一口注水井和几口生产井构成一单元称注采井组。又称 注采单元。 ◆注水方式分类:边缘注水、边外注水、边内注水、面积注水、线状 注水、顶部注水、点状注水。 ◆面积注水分类:三点法、四点法、五点法、七点法、九点法、反九 点法.
指一个油田或者区块月产油与当月日历天数的比值。单位为吨/日。
日产油水平是衡量一个油田(或者区块)原油产量高低和分析产量变化的 重要指标。
日产油水平=
油田(
或区块) 月产油(吨) 当月日历天数
平均单井日产油水平
指油田(或开发区)日产油水平与当月所开油井实际生产天数开井数的 比值。参数符号qo,单位为吨/日。
由于数量众多,下面重点将与油藏动态分析关系紧密的开发工程 名词中常用的概念做一些介绍。
5
开发工程名词
◆地质储量:在地层原始状态下,油藏中油的总储藏量。地质储量按 开采价值划分为表内储量和表外储量。表内储量是指在现有技术经济 条件下具有工业开采价值并能获得经济效益的地质储量。表外储量是 在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开采不能获得经济效益的地质储量,但当原油 价格提高、工艺技术改进后,某些表外储量可以转为表内储量。 ◆地质储量丰度:是指油藏单位含油面积范围内的地质储量(单位: 万吨),它是储量综合评价的指标之一。分为:高丰度(﹥300)、 中丰度(100~300)、低丰度(﹤100)、特低丰度(﹤50)。 ◆单井控制储量:采油井单井控制面积内的地质储量。 ◆剩余可采储量:油田投入开发后,可采储量与累积采油量之差。

动态分析知识

动态分析知识

1、地质年代:宙、代、纪、世地层时代:宇、界、系、统元古界:下元古界震旦系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中生界: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新生界:第三系、第四系2、沉积岩:是在各种地质作用下所形成的没积物组成的岩石,约占地球表面的75%。

3、沉积岩分类:碎屑岩,粘土岩、碳酸盐岩4、碎屑岩的胶结类型:接触胶结、孔隙胶结、基底胶结、杂乱胶结。

5、储集层:在地下能够储存和渗滤流体的岩层称为储集层。

6、油气藏:地下岩层中能够聚集并储藏石油和天然气的场所。

7、油气藏类型:构造油气藏、地层油气藏、岩性油气藏、复合油气藏。

8、油气藏生成条件:生、储、盖、运、圈、保。

9、沉积相:是指在一定的沉积环境下形成的岩石组合。

10、沉积相分类:陆相、海相、海陆过渡相。

11、初次运移:是指生油层中生成的油气往附近储集层中的运移。

12、初次运移的动力:压实作用、欠压实作用、蒙脱石的脱水作用、有机质的生烃作用、流体的热增压作用、渗析作用、其他作用。

13、二次运移:油气进入储层后的一切运移。

14、二次运移的动力:浮力、构造力、水动力、毛细管力。

15、按苏林分类法水型分:硫酸钠、重碳酸钠、氯化镁、氯化钙四种硫酸钠是大陆冲刷环境,重碳酸钠是大陆沉积环境,氯化镁是典型的海洋沉积环境,氯化钙是深层封闭环境。

16、油藏的驱动类型:水压驱动、气压驱动、弹性驱动、溶解气驱动、重力驱动。

17、刚性水压驱动:油藏的驱油动力主要来源于有充足供水能力的边水或底水的水头压力称为刚性水压驱动。

生产特点:由于驱油能量充足,油井能长期自喷,整个油田生产能力旺盛,地层压力、产油量、气油比都能保持长期稳定,开发效果好。

18、弹性水压驱动:驱油动力主要依靠油藏含油、气部分以外广大含水区岩石及地层水的弹性力。

存在边水或底水,但没有供水露头,或者虽有供水露头,因地层连通差、渗透率低,因而供水不足。

生产特点:油田开发初期,油井能自喷,生产能力旺盛,但随着弹性能量的消耗而得不到补偿,油层气油比增大,随着油水边界不断收缩,油井逐步被水淹,含水率不断上升,产油量继续下降到最低水平。

油田开发动态分析基础知识(课题二

油田开发动态分析基础知识(课题二

• 4.影响油井和油田产液量的因素

• • •

(1)油层本身的产液能力:用采液指数来衡量。在其他条件不变时,采液指数 越大,产液量也就越大。 (2)油井的生产压差:生产压差越大,产液量就越大。 (3)含水率:含水率越高,产液量越大。 (4)井网密度。井网密度加大,可以提高整个油层的开采强度,提高产液量。 但由于受经济和开发条件的限制,井网密度不能无限加大。 (5)工艺技术水平:指泵的极限排量和分离气量能力对油田产液量的影响。另 外,油田产液量还要受地面管网设施、经济界限和油井高含水关井界限及油井 损坏因素的影响。
一、采油过程中油层动态和生产动态
(三)水驱开发油田的三大矛盾及动态类型
1、注水开发的三大矛盾
• 1)层间矛盾:
• 一般在注水开发初期, 层间矛盾是主要的。
注水井 生产井
• 表现形式:单层突进。 • 解决途径:
本质上:增大差油层的生产 压差,如闭式(负压)抽油; 分采、分注; 隔、堵高压水层。
图3.4.1 层间矛盾示意图
一、采油过程中油层动态和生产动态
(一)油层动态 • 1.影响油层内油水分布状况的主要因素
• 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油水在油层中的运动是驱动力、重力、毛管力和粘滞 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但由于油层地质特征不同,影响因素也不相同。影响油层 内油水分布状况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 • • • •

(1)油层内渗透率的分布及组合关系。 (2)油层夹层的发育程度。 (3)油层厚度。 (4)孔隙结构及润湿性变化。 (5)开采条件。


图3.4.2 局部舌进示意图

• 3).层内矛盾:
• 长期存在,油田开发后期,进入全部水洗 采油阶段,层内矛盾将上升为主要矛盾。 注水井 采油井

动态分析概念

动态分析概念

动态分析相关概念和确定方法1、油井生产动态指标(1)日产油水平:指月产油与当月日历天数的比值。

单位是t/d。

日产油水平是衡量原油产量高低和分析产量的重要指标。

(2)日产油能力:指月产油与生产天数的比值。

单位是t/d。

日产油能力是衡量油井产量高低的根本。

如果油井生产正常,并且全月生产,则日产油水平即为日产油能力。

注意:油井日产油能力是变化的且阶段认为是定值;判断油井日产油能力应该考虑正常生产时间,并且应历史性分析。

(3)综合含水:按月计算月产水与月产液的比值。

也分年均含水或年末含水。

年均综合含水=年产水/年产液。

当油田含水达到98%时称为极限含水率。

(4)综合气油比GOR:按月计算:月产气/月产油,单位是米/吨。

(5)采油(液)速度:年产油(液)与地质储量比值的百分数,单位%。

衡量油田开采速度快慢的指标。

地质储量采油速度:油田(或区块)年采油量占地质储量的百分数。

可采储量采油速度:油田(或区块)年采油量占可采储量的百分数。

剩余可采储量采油速度:当年核实年产油量占上年末剩余可采储量的百分数。

即=当年产油/(可采储量-累积产油+当年产油)×100%。

一般控制在8%~11%,低渗透油藏控制在6%左右。

(6)采出程度:地质储量采出程度:油田(或区块)的累积产油量占地质储量的百分数。

可采储量采出程度:油田(或区块)的累积产油量占可采储量的百分数。

2、注水井生产动态指标(1)注水量:单井日注水量是指井口计量的日注水量,开发单元和阶段时间的注水量用单井日注水量进行累加得出。

◆相对吸水量:在同一压力下,某小层吸水量占全井吸水量的百分数。

用来表示各小层相对吸水能力。

(2)吸水强度:单位有效厚度单位注水压差的日注水量。

(3)注水井利用率(或开井率):按月计算,注水井开井总数占注水井总数之比。

开井数是指当月连续注水时间不小于24h的井数。

(4)分层注水合格率:分层注水井测试合格层段数与分注井测试层段数之比。

(5)吸水指数:单位注水压差的日注水量,单位是m3/(d.Mpa)。

工程地质知识点总结

工程地质知识点总结

工程地质知识点总结一、地质调查1.地质调查的目的和任务:地质调查是对工程建设区域的地质条件进行系统勘测和研究,以便为工程设计提供必要的地质资料和技术支持。

地质调查的主要任务包括勘测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位、地质灾害情况、地质承载力等,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必要的地质信息和技术指导。

2.地质调查的方法和技术:地质调查主要包括地质勘测、地质钻探、地下水调查、地质监测等技术手段。

地质勘测通过地质地貌、地质构造、岩性岩层等地貌特征,分析地区地质条件。

地质钻探则是通过在地表或水下进行直接探测和取样,了解地下地质条件。

地下水调查则是通过地下水位、水质、水流动向等信息,分析地下水的分布和运移状况。

地质监测是指对地面和地下变形、地下水位等进行连续监测,及时掌握地质变化情况。

二、地层构造1.地层的划分和特征:地层是地球历史发展的产物,是地质体系的基本单元。

地层可以根据岩性、年代、构造等特征进行划分。

在地质工程中,通常根据地层的岩性、地质构造、地下水条件等特征,综合划分出不同的地质层序和工程地层。

2.地层的变形和运移:地层在地质演化过程中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变形和运移,其中包括地层的抬升、沉降、侵蚀等过程。

在工程地质中,需要对地层的变形和运移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地质体系演化的历史,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必要的地质资料和技术支持。

三、岩石工程特性1.岩石的分类和特征:岩石是地球壳岩石圈的基本成分,根据岩石的成因和物质组成,通常可以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等类型。

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和工程特性对工程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需要深入研究和了解。

2.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包括岩石的强度、变形性、节理性等方面,这些特性决定着岩石在工程建设中的行为特征和工程应力应变响应。

3.岩石的工程特性:岩石在工程建设中的特性表现为其坚固性、渗透性、抗冻性等方面的特征。

这些特性对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有着重要的影响,需要深入研究和了解。

油藏动态分析的步骤和内容

油藏动态分析的步骤和内容

油藏动态分析的步骤和内容
1、油藏地质概况;
2、开发形势;
3、重要工作及效果;
4、存在的问题;
5、下一步工作建议。

这是最基本的,最好再加上潜力分析。

油田or油藏的开发形势分析(不是生产形势分析)应该作为重点,其中包括了油水井利用状况、产量指标完成情况、新井措施等分析(这不是最最重要的。

),还有井网适应性(储量控制状况、动用状况)、水驱效果评价(注水利用率、水驱效率、波及范围等等等),水淹状况、剩余油分布、下步工作方向及具体工作安排、最后来个预测等等等,后者应该是最最最重要的。

开发形势分析应该是重点,至于井网的适应性并不是每个油藏每次都要分析的,搞油藏评价时倒是必须的。

油田动态分析基本知识

油田动态分析基本知识

二、动态分析
1.油田动态分析及主要内容 2.油藏分类 3.开发阶段划分 4.主要生产技术指标计算(或确定)方法
二、动态分析
地理位置
海上油藏


陆上油藏
(原油性质)
稠油油藏


稀油油藏

(岩性特征)
特殊岩性油藏
7类

砂岩油藏
(储层物性)
低渗透油藏
中高渗油藏
能否形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效驱替
井网
整装油藏 复杂断块油藏
数之比。开井数是指当月连续生产时间不小于24h的油井井数。
综合递减率:老井在采取增产措施情况下的产量递减速度 自然递减率:老井在未采取增产措施情况下的产量递减速度
主要生产技术指标及定义
(3)注水井生产动态指标 注水量:单井日注水量是指井口计量的日注水量,开发单元和阶段时间的
注水量用单井日注水量进行累加得出。
油田动态分析基本知识
一、油藏工程方案
1. 油藏评价部署方案(油藏评价)
“油田开发概念设计”,主要根据评价目标区的地质特征和已 有的初步认识,在落实勘探提交的控制储量的基础上,提 出油井产能、开发方式以及生产规模。
开发阶 段
主要任务
油藏描述的主要 内容和任务
油藏描述的主要技术和方法
开发准 备阶段
评价和设计
因此油藏类型的划分顺序为:
海上油藏→稠油油藏→特殊岩性油藏→低渗透砂岩油藏→整装砂岩油 藏→复杂断块砂岩油藏→极复杂断块砂岩油藏
二、动态分析
1.油田动态分析及主要内容 2.油藏分类 3.开发阶段划分 4.主要生产技术指标计算(或确定)方法
二、动态分析
“开发阶段”有关: 资料信息、油藏描述、油藏地质模型、油藏动态 监测内容、原油采收率等。 一般划分(按原油产量) 产能建设上产阶段(开发初期) 产量相对稳产阶段(开发中期或开发调整阶段) 产量递减阶段(开发后期)

动态分析概述

动态分析概述

动态分析所需的基础资料 (一)、油井产状所需基础资料 基础井史资料 (1)、井号——如果这口井的井号经改动,要列举过去曾经用过的不同井号。 (2)、开采层位及投产期——对于多油层井,要求了解本井过去曾经采用过 的层位和目前正在开采的层位。 (3)、开采层位深度及海拔高度。 (4)、完井方法及记录。 2、开采层的性质及参数资料 (1)、开采层岩石性质——指岩石性质及特征。 (2)、开采层厚度——开采层的砂岩厚度及有效厚度。 (3)、油层有效孔隙度——说明测量方法。 (4)、油层渗透率——说明为那些渗透率(空气的或有效的)和测定方法。 (5)、油层原始饱和度——说明测定方法。 (6)、必要的附图——本井油层部分电测图,岩心分析剖面图等。
指示曲线 吸水剖面 产液剖面 C/O测井 含油面积 供油面积 供油半径 油水边界 折算供给半径 井组控制面积 可采储量 储量 剩余可采储量 储量丰度 单储系数 连通性 连通储量 水驱控制程度 水驱动用程度 注采比 含水上升 上升速度 采油速度 采液速度 采出程度 亏空 采收率 不均质性 单层特进系数 平面特进系数 驱动类型 开发方式 油砂体 递减率 自然递减 综合递减 综合含水 含水上升率、含水上升速度、存水率 驱动指数
油藏动态分析根据开发阶段不同,分析重点不同: 1、开发初期和上产阶段:分析比较油田地质特征, 进一步落实油田边界和地质储量;投入开发后的 油层能量变化,产量注水能力是否满足需要;注 采系统是否适应等 2、稳产阶段:确定储量和采收率,研究开发规律, 编制各阶段、各层系的开发调整方案;预测未来 开发指标等 3、递减阶段:主要分析产量递减规律、预测今后 产量含水变化及可采储量,提出控制递减的措施。
注水井要录取四个方面资料 吸水能力资料:包括注水井的日注水量、分层日注水,量。它直接反映注水井 全井和分层的吸水能力和实际注水量。 压力资料:包括注水井的地层压力、井底注入压力、井口油管压力、套管压力、 供水管线压力。它直接反映了注水井从供水到井底的压力消耗过程、井 底的实际注水压力,以及地下注水线上的驱油能量。 水质资料:包括注入和洗井的供水水质、井口水质、井底水质。水质一般包括 含铁、含氧、含油、含悬浮物等项目。用它反映注入水质的好坏和洗井 筒达到的清洁程度。 井下作业资料:包括作业名称、内容、主要措施的基本参数、完井的管柱结构 等。如分层配注水包括分层段、封隔器位置、每个层段用水嘴等;又如 酸化有酸化深度、层位、挤酸时的压力、排量、酸的配方、完井管柱等。 原始资料的录取要求齐全准确,齐全就是按照上面所列项目录取,而且要定期 录取,以便对比分析,具体间隔时间各油田根据需要而定。准确有两层 意思,一是所取资料真正反映油井、油层情况;二是所取资料要达到一 定的精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动压力
在油井生产过程中所测得的油层中部压力叫流动压力
第一章 动态分析常用名词解释
三、油田压力指标
3、饱和压力
饱和压力是表示溶解在原油中的天然气开始从原油 中分离时的压力。当油层压力高于饱和压力时,天然 气全部溶解在原油中,开发过程中油层内只有单相流 动;当油层压力低于饱和压力时,油层中呈油、气两 相流动;同样,当井底流压低于饱和压力时,不仅在 井底,而且在井底附近地带也是油、气两相流动。两 相流动时,油层中含油饱和度降低,油的相渗透率降 低,油流阻力增大,此时会严重影响原油采收率。所 以在油田开发和动态分析时,要对饱和压力与油层压 力或流动压力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
为搞好油田开发动态分析,必须建立开发数据 库,包括静态、动态的各种资料,按单井、井 组、区块和全油田存储和联网;同时要建立油 田技术档案,将油田投入开发以来的重大措施, 每年以大事记整理归档,以备分析研究。


第一章 井组动态分析常用名词解释
第二章油田动态分析的基本常识 第三章 单井动态分析
第三章 单井动态分析
第二章 油田动态分析的基本常识
一、油田动态分析的任务和目的
油田动态就是在油田开发过程中,油藏内部多种因素的变 化状况,主要包括油藏内部油、气储量的变化,油、气、水分 布的变化,压力的变化,生产能力的变化等。 任务:就是通过大量的油水井第一性资料,分析油藏在开 发过程中的各种变化,并把这些变化有机地联系起来,从而解 释现象,发现规律,预测动态变化趋势,明确调整挖潜方向, 对不符合开发规律和影响最终开发效果的部分进行不断调整, 从而不断改善油田开发效果,提高油田最终采收率。 目的:通过对油藏开发动态的分析研究,掌握其规律和控 制因素,预测其发展趋势,从而因势利导,使其向人们需要的 方向发展,达到以尽可能少的经济投入,获取尽可能高的经济 效益的目的。
注水井日注水量 注水强度= ×100% 注水井油层有效厚度
第一章 动态分析常用名词解释
二、油田注水和注采指标
3、注采比 注采比是指注入剂(如水)在地下所占的体积与采出物(油、气、水)在地下 所占的体积之比。用它衡量注采平衡情况,计算公式为: 月注入剂的地下体积 井组(区块)月注采比= ×100% 月采出物的地下体积
各含水油井产水之和 综合含水率= ×100% 含水及不含水的总产液量 各含水油井产水之和 见水井平均含水率= ×100% 含水井的总产液量
第一章 动态分析常用名词解释
一、油田产量指标
含水上升速度和含水上升率 当油井(或油田)见水后,含水将随采出 程度的增加而不断上升。含水上升速度和含水 上升率就是表示油田(油井)含水上升快慢的 主要指标,也是衡量油田注水效果好坏的重要 标志。 含水上升速度等于每月(或每年或每季) 含水上升了多少,相应地叫做月(年或季)含 水上升速度。
单井动态分析,主要是分析油水井井下管柱工作 状况是否正常,工作制度是否合理;生产能力和各 项生产指标有无变化;以及增产增注措施效果和油 层运用状况等。
第三章 单井动态分析
单井动态分析所需资料一般包括以下三类。 静态资料:井别、投产时间、开采层位、完井方式、射开厚度、地 层系数、所属层系、井位关系等。 动态生产数据及参数资料:日产液量、日产油量、含水率、日注水 平、动液面深度,以及油井所用机型、泵径、扬程,投产初期及目 前生产情况;注水井井下管柱、分层情况、注水压力、层段配注和 实注水量等。 曲线及图表:单井生产曲线、注水曲线、吸水剖面曲线、产液剖面 曲线、注水指示曲线;油砂体平面图、构造井位图、油水井油层连 通图;油砂体数据表、油井生产数据表、注水井生产数据表、油水 井措施前后对比表等。
第一章 动态分析常用名词解释一、油田产量指标含水上升率就是每采出1%地质储量的含水上升了 多少,
其计算公式为:
含水上升率=
阶段末含水率 阶段初含水率 阶段末采出程度 阶段初采出程度 ×100%
第一章 动态分析常用名词解释
二、油田注水和注采指标
1、注水量 注水量指单位时间内往油层中注入水量的多少,单位是m3/d (或m3/月,或m3/年),累积注水量表示油田开始注水到某一时 间的总注水量,单位为m3。 2、注水强度 注水强度是单位有效厚度的日注水量,单位为m3/(d· m)。
动态分析中常用以下资料:油水井综合记录、油水井数据表、油水井分层测 试成果表、措施井效果对比表、油田开发指标数据表、产量构成数据表、油 井水淹状况统计表、压力统计分析表等。
第二章 油田动态分析的基本常识
三、动态分析所需资料
3、井下作业资料
主要包括施工设计、施工管 柱油管记录表、施工现场记 录、完井有关记录、施工总 结等资料。
第一章 动态分析常用名词解释
二、油田注水和注采指标
4、吸水指数 为了知道不同开发时间注水井的吸水能力大小,采用吸水 指数这个指标。吸水指数是表示在单位压差下的日注水量, 单位为m3/(d· MPa)。 吸水指数=
日注水量 注水井流压-注水井静 压
第一章 动态分析常用名词解释
三、油田压力指标
油田压力 是驱油的动力, 是反映油田能 量大小的重要 指标,常用的 压力指标
4、完井数据资料
主要包括射孔、替喷、固井质量、 井身结构等资料。其中射孔,包 括射孔层位、射开厚度、孔眼密 度、射孔枪弹型及发射率等;替 喷包括钻井液浸泡时间、钻井液 密度、喷出物情况及替喷时间等。
第二章 油田动态分析的基本常识
四、动态分析所需资料 5、动态分析中需编制的图幅和曲线
实际工作中,动态分析所需要的图幅和曲线多种多样,主要应包括以下 几种:油层剖面图、油砂体图、油层栅状图、油层压力分布图、分层注采状 况图、开采状况图;单井采油曲线、单井注水曲线、综合开采曲线、产油量 构成曲线等。
折算采油速度是表示按目前生产水平开采,所能达到的采油速度。 用它可以分析不同时期的采油速度是否达到开发要求。如果达不到要求, 就要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第一章 动态分析常用名词解释
一、油田产量指标
采出程度 是指油田开采到某一时刻,总共从地下采出的油量(即这段时 间的累计采油量)与地质储量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
2、静止压力与流动压力
油田投入开发后,原始地层压力的平衡状态被破坏,地层压力分布状 况发生变化,这种变化贯穿于油田开发的整个过程,直至油田开采终了才 会停止。这种处于变化状态的地层压力,用静止压力和流动压力来表示。
油层开采一段时间后,关井恢复压力,到恢复稳定时所测得的 压力叫静止压力或目前地层压力
静止压力
第二章 油田动态分析的基本常识
二、油田动态分析的内容
动态分析可分为单井动态分析、井组动态分析、区块和全油田动 态分析,或者也可分为阶段分析,年度、月度、季度分析。
1、单井动态分析
分析油、水井工作制度是否合理,工作状况是 否正常,生产能力有无变化; 分析射开各层产量、压力、含水、油汽比、注水 压力、注水量变化特征; 分析增产增注措施效果; 分析油井井筒举升条件的变化、井筒内脱气点的 变化、阻力变化、压力消耗情况的变化。
有 效 厚 度
地 层 系 数
原 始 地 层 压 力
饱 和 压 力
见 水 日 期
见 水 层 位
来 水 方 向
区 块 地 质 储 量
构 造 资 料
油 气 水 分 布 状 况
各 类 油 水 井 连 通 状 况
第二章 油田动态分析的基本常识
三、动态分析所需资料 2、动态资料
采油部门录取整理的各项基础及综合资料,都属于动态资料的范畴。
日产油量 静压-流压
第一章 动态分析常用名词解释
一、油田产量指标
产水量
日产水量表示油田每天实际产水多少,它是 油田所有含水油井产水量的总和,单位是 m3/d;累计产水量是表示油田或油井从开 始出水到某一时刻为止,总共采出的水量 (不包括井下作业时从油层中排出的水), 单位是m3。
第一章 动态分析常用名词解释


第一章 动态分析常用名词解释
第二章 油田动态分析的基本常识 第三章 单井动态分析
第一章 动态分析常用名词解释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根据油田实际生产资 料,可以统计、整理出一系列能说明油田开发 情况的数据,叫做开发指标。从开发指标的大 小和变化情况,可以对油田开发效果进行分 析。在进行井组动态分析过程中要经常用到 这些开发指标。
第一章 动态分析常用名词解释
二、油田注水和注采指标
注水开发油田的注采比计算公式为:
注水量 注水井溢流量 体积系数 采油量 油井产水量 相对密度
注采比=
累积注采比等于注入剂的地下体积与累积采出物的地下体 积之比。 注采比是油田生产情况的一项极为重要的指标,可以 衡量地下能量补充程度及地下亏空弥补程度,它与油层压 力变化、含水上升速度等其他指标有密切联系,控制合理 的注采比是油田开发的重要工作。
第一章 动态分析常用名词解释
一、油田产量指标
产油量:在开发过程中,表示油田(区块、井 组、单井)实际产量大小。 在动态分析中,为了对比不同阶段、不同 区块或不同井组的开采状况和水平,常常采用 折算产量,当我们知道日产油量或月产油量, 就可以计算年产油量
计算公式 折算年产油量=日产油量×365 折算年产油量=月产油量×12
第二章 油田动态分析的基本常识
注意两点:一是检查、鉴别原始资料的准确性
录取的原始资料是分散的、零碎的,就其总体来说,它基本 上反映了油水井的生产状况及其变化特点,但也不是所有的 资料都能准确地反映油井的真实情况,这是因为油井生产参 数的变化并非都是油层内部变化引起的,录取资料的不准确 性除了仪表误差和操作不熟练的因素外,还有由于管理措施 不得当,造成井筒和地面流程某种阻塞,诸如蜡堵、砂堵、 结胶等引起油井产量或压力的变化;或由于油井工作制度不 合理引起油井某些参数的变变化,如高粘油田油嘴过小引起 油气比上升等,所以原始资料不能拿来就用,必须经过分析 鉴别和检查各参数之间有无矛盾或不合理的特殊情况,对于 不合理的或有矛盾的资料要核实,能重新录取的要重新录取, 尽可能使原始资料真实可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