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与伊利策略分析

合集下载

伊利与蒙牛战略比较

伊利与蒙牛战略比较

伊利、蒙牛战略对比国内乳品业的“龙头”伊利公司,20多年来一直保持着较好的成长业绩,获得了很多让人艳羡的荣誉。

同时,近年来崛起于同城的蒙牛公司.也因快速成长和成功扩张创造了一个个神话。

其中蒙牛和伊利可以说是处在乳品业的龙头企业。

下面将从两家企业的发展过程来进行战略对比。

1.行业进入。

(先入者与后入者?)伊利:善用时机的先动战略。

先动战略是指抢先进入产业的企业可以通过技术上的领先、对稀缺资源的先占以及消费者存在转换成本这三个因素获得先占优势。

伊利的起步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善用时机的先动优势。

如伊利在奶源基地建设、“草原概念”倡导、借力媒介资源、产品和通路开拓等方面基于先动战略而强化了竞争力。

其后续成长与最初奠定的基于先动优势的基础不可分割。

在行业竞争尚不激烈的“黄金时期”研发出“黄金产品”,抓住机遇迅速占领市场,使伊利进入了良性发展的快车道。

同时,伊利在取得了成功后采用了柔性的动态能力提升战略,持续的产品开发,设备提升以及柔性地根据情况的变化采用更加适应市场的经营模式,这使得伊利作为市场先入者很好的保证了自己的地位。

蒙牛:母体企业的资源吸附战略。

早期的乳品业由于技术、运输和产地依附等原因地域限制比较严重,基本上是处于“南北分制”的状态。

而伊利当时则是在北方地区的乳业巨头,是内蒙古民族产业的骄傲。

这样蒙牛作为一个新建的小企业就具有很强的资源劣势。

但是蒙牛的创业者牛根生是从伊利集团走出来的,拥有强大的网络关系体系,同时对伊利的运作和资源都有深入的了解。

新建之处的蒙牛没有把伊利作为竞争对手,而是以很低的姿态跟随其后,其产品和工艺与伊利并没有多大区别:设备供应商相同,渠道销售模式类似,牛奶和包装原料等也没有多大差异。

蒙牛不但在产品资源上吸附与伊利,还很好的主导企业和地区资源的免费搭乘战略。

蒙牛在创建之初,就提出了“为民族工业争气,向伊利学习”、“创建内蒙乳业第二品牌”,并利用各种渠道广泛宣传。

通过与伊利的捆绑,成功地借助了其知名度和美誉度,在最短的时间内打响了蒙牛品牌,并与内蒙古这一地域品牌嫁接。

蒙牛与伊利的市场竞争分析

蒙牛与伊利的市场竞争分析

蒙牛与伊利的市场竞争分析引言概述:蒙牛与伊利作为中国乳制品行业的两大巨头,一直以来都在市场上展开激烈的竞争。

本文将从品牌形象、产品品质、市场份额、营销策略和创新能力五个方面,对蒙牛与伊利的市场竞争进行分析。

正文内容:1. 品牌形象1.1 蒙牛的品牌形象蒙牛作为中国乳制品行业的领军品牌,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打造健康、高品质的形象。

其标志性的“蒙牛牧场”形象和“真牛真奶”口号深入人心,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和喜爱。

1.2 伊利的品牌形象伊利作为中国乳制品行业的老牌企业,一直以来注重品牌形象的塑造。

通过大力推广“伊利好牛奶”的概念,强调产品的安全、营养和健康,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

2. 产品品质2.1 蒙牛的产品品质蒙牛注重产品的品质控制,引进国际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确保产品的安全和营养价值。

同时,蒙牛还不断推出新品种和新口味,满足消费者不同的需求。

2.2 伊利的产品品质伊利同样注重产品的品质,通过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伊利也不断推出新品种和新产品,满足消费者对不同口味和功能需求的追求。

3. 市场份额3.1 蒙牛的市场份额蒙牛凭借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广泛的产品线,占据了中国乳制品市场的一席之地。

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蒙牛在市场份额方面一直保持领先地位。

3.2 伊利的市场份额伊利作为中国乳制品行业的老牌企业,也拥有相当的市场份额。

凭借多年的品牌积累和产品质量的保证,伊利在市场上一直保持稳定的竞争地位。

4. 营销策略4.1 蒙牛的营销策略蒙牛通过大规模的广告宣传和市场推广活动,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同时,蒙牛还与体育明星合作,进行品牌代言和赞助活动,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力。

4.2 伊利的营销策略伊利注重与消费者的互动,通过举办各类促销活动和参与公益事业,树立企业形象。

同时,伊利还与知名电视节目进行合作,进行品牌宣传,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5. 创新能力5.1 蒙牛的创新能力蒙牛注重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不断推出新品种和新产品,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蒙牛与伊利的市场竞争分析

蒙牛与伊利的市场竞争分析

蒙牛与伊利的市场竞争分析引言概述:蒙牛与伊利作为中国乳制品行业的两大巨头,一直以来都在市场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

本文将从品牌形象、产品质量、市场渗透度、营销策略和创新能力五个大点来分析蒙牛与伊利之间的市场竞争。

正文内容:1. 品牌形象1.1 蒙牛的品牌形象:蒙牛作为中国乳制品行业的领军企业,其品牌形象深入人心。

蒙牛注重品牌塑造,通过大量的广告宣传和赞助活动,提高了品牌知名度和认可度。

1.2 伊利的品牌形象:伊利也是中国乳制品行业的知名品牌之一,其品牌形象以“健康、高品质、安全”为核心理念,通过多年的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赢得了消费者的信赖。

2. 产品质量2.1 蒙牛的产品质量:蒙牛一直以来都注重产品质量的提升,通过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设备,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产品的安全和营养价值。

2.2 伊利的产品质量:伊利也非常重视产品质量,通过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和严格的生产流程,保证产品的高品质和安全性。

3. 市场渗透度3.1 蒙牛的市场渗透度:蒙牛在中国市场的渗透度非常高,产品覆盖面广,销售网络完善,能够满足不同地区和消费群体的需求。

3.2 伊利的市场渗透度:伊利也在中国市场具有广泛的渗透度,通过多年的市场拓展和渠道建设,产品销售网络遍布全国各地。

4. 营销策略4.1 蒙牛的营销策略:蒙牛注重品牌营销,通过大规模的广告宣传、明星代言和赞助活动,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同时,蒙牛也注重渠道建设和产品创新,不断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4.2 伊利的营销策略:伊利也采取了类似的营销策略,通过广告宣传、赞助活动和明星代言,提升品牌形象和认可度。

伊利也注重产品创新和渠道建设,不断开拓市场。

5. 创新能力5.1 蒙牛的创新能力:蒙牛一直以来都注重科技创新和产品研发,通过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设备,推出了一系列具有竞争力的新产品。

5.2 伊利的创新能力:伊利也非常重视创新能力,通过自主研发和与国内外合作伙伴的合作,推出了许多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

蒙牛和伊利品牌策略比较分析

蒙牛和伊利品牌策略比较分析
谈到伊利和蒙牛的品牌延伸和创新策略,基本上都相同,他们都重一开始的液态奶,发展到了跟奶制品有关的食物(雪糕,奶片,奶粉、奶茶粉、无菌奶、酸奶、奶酪等),但因为伊利集团成立得早,在雪糕,奶酪等方面的市场占有份额比蒙牛大。所以在奶类产品的延伸方面,蒙牛公司会更加注重发展。
伊利和蒙牛虽说是都是的乳制品公司,但它们的品牌策略也有着不同,各自占领的消费群体也有所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的品牌策略方案都是根据自己的公司的发展情况,实事求是,抓住时机,利用好广告,在人们心中树立一个美好形象的品牌。
伊利和蒙牛在竞争中也有自己的一套品牌传播方式。伊利长期坚持“天然”的品牌诉求,天然成为品牌的特质。来自牧场、品质天然,是消费者的第一品牌联想,后来发展到以草原为主要视觉和诉求,到以事件传播为主,实现了品牌的跳跃,形成了自然纯厚健康向上的品牌形象。再考虑到购买液态奶的消费者大多是已婚女性,以“新鲜、健康”为核心品牌诉求点,建立了新鲜、健康、具有现代都市感和家庭感的品牌形象。“好牛好奶100%好奶100%无抗奶有健康有光明分享光明分享家的味道好奶来自牛爸爸”等这些口号也在大多数消费人形成了深刻的印象。一开始伊利以天然为主打口号,再到天然融入我们的生活,再发展到天然形成了伊利品牌的烙印,这也的赞助,提高了自己品牌的影响力度,2008年伊利成为北京奥运会的合作伙伴。这不仅巩固了国内的市场,而且也向国外宣传了自己的品牌。而蒙牛的传播也有自己独特的一套。蒙牛是一个舍得花钱在广告上的企业,而且每次做广告都有时效性强,影响力大的特点。为快速树立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蒙牛2004年以3.1亿的投放一举成为当时央视的广告标王。在2010年中央电视台黄金资源广告招标大会上,蒙牛以2亿元,获得了2010年上半年电视剧特约剧场标的。同时,蒙牛又注重地方卫视、户外和终端售点广告的投放。讲究点面结合。除此之外,2004,2005年蒙牛也把广告瞄准了明星,利用超级女声的平台,接住了明星,营造人气。

蒙牛与伊利的市场竞争分析

蒙牛与伊利的市场竞争分析

蒙牛与伊利的市场竞争分析一、引言蒙牛与伊利作为中国乳制品行业的两大巨头,一直以来都是市场上的竞争对手。

本文将对蒙牛与伊利的市场竞争进行分析,包括市场地位、产品竞争力、品牌形象、营销策略等方面的比较。

二、市场地位蒙牛和伊利均是中国乳制品市场的领导者。

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蒙牛在中国乳制品市场的份额约为30%,而伊利的份额约为25%。

两家公司在市场份额上处于领先地位,但蒙牛略微领先于伊利。

三、产品竞争力1.产品品质蒙牛和伊利都注重产品的品质。

蒙牛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伊利则在原料采购和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以确保产品的优质。

两家公司的产品在品质方面都有一定的竞争力。

2.产品种类蒙牛和伊利都拥有丰富的产品线,包括牛奶、酸奶、奶粉等。

蒙牛在产品创新方面更加积极,不断推出新品种,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伊利也在不断扩大产品线,提供更多的选择。

四、品牌形象1.品牌知名度蒙牛和伊利都是中国乳制品行业的知名品牌。

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蒙牛的品牌知名度略高于伊利。

蒙牛通过大规模的广告宣传和赞助体育赛事等活动,提高了品牌的知名度。

2.品牌形象蒙牛和伊利的品牌形象都较为正面。

蒙牛倡导“健康、快乐、进取”的品牌形象,强调产品的健康价值和消费者的快乐体验。

伊利则强调“科技、健康、责任”的品牌形象,注重科技创新和社会责任。

五、营销策略1.广告宣传蒙牛和伊利都在广告宣传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

蒙牛通过明星代言和创意广告吸引消费者的关注。

伊利则注重情感营销,通过温馨的家庭场景和感人的故事传递品牌价值。

2.渠道拓展蒙牛和伊利都在渠道拓展上下了一番功夫。

蒙牛通过与超市、便利店等渠道的合作,扩大了产品的销售范围。

伊利则通过与电商平台的合作,提高了产品的销售效率。

六、市场前景蒙牛和伊利在市场竞争中都展现出强大的实力和潜力。

随着中国消费者对乳制品需求的增加和消费升级,乳制品市场将继续保持增长。

蒙牛和伊利都有机会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品牌影响力。

蒙牛与伊利的市场竞争分析

蒙牛与伊利的市场竞争分析

蒙牛与伊利的市场竞争分析引言概述:蒙牛与伊利作为中国乳制品格业的两大巨头,向来以来都在市场竞争中保持着激烈的对抗。

本文将从品牌定位、产品创新、市场拓展、营销策略和品牌形象等五个方面对蒙牛与伊利的市场竞争进行分析。

一、品牌定位1.1 蒙牛的品牌定位:蒙牛向来以来以“中国最大的乳制品企业”为品牌定位,强调产品的规模和市场份额。

1.2 伊利的品牌定位:伊利则注重品牌形象的塑造,以“健康、科技、质量”为核心价值,强调产品的安全和健康性。

二、产品创新2.1 蒙牛的产品创新:蒙牛在产品创新方面注重研发新品种和新口味,不断推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新产品。

2.2 伊利的产品创新:伊利则注重技术创新,通过提升产品质量和营养价值,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乳制品的需求。

三、市场拓展3.1 蒙牛的市场拓展:蒙牛通过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和提升销售渠道,加强市场渗透,进军国内外市场。

3.2 伊利的市场拓展:伊利则注重市场细分,通过推出适应不同消费群体需求的产品线,拓展市场份额。

四、营销策略4.1 蒙牛的营销策略:蒙牛通过大规模广告宣传和明星代言人,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形象,吸引消费者购买。

4.2 伊利的营销策略:伊利注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营销模式,通过社交媒体和电商平台等渠道,与消费者进行互动和沟通。

五、品牌形象5.1 蒙牛的品牌形象:蒙牛在品牌形象上注重年轻化和时尚感,与体育赛事和明星合作,提升品牌的活力和时尚感。

5.2 伊利的品牌形象:伊利则注重品牌的健康形象,与健身运动和健康生活方式相关的活动合作,传递健康和活力的形象。

结论:蒙牛与伊利作为中国乳制品格业的领军企业,通过不同的品牌定位、产品创新、市场拓展、营销策略和品牌形象等方式展开市场竞争。

蒙牛注重规模和市场份额,强调产品的多样性和广告宣传;伊利则注重品牌形象和产品质量,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细分来满足消费者需求。

双方在市场竞争中各有优势,也面临着不同的挑战。

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和市场环境的变动,蒙牛与伊利将继续在市场竞争中寻求突破和创新。

蒙牛与伊利的市场竞争分析

蒙牛与伊利的市场竞争分析

蒙牛与伊利的市场竞争分析引言概述:中国乳制品市场是一个竞争激烈的市场,蒙牛和伊利作为两大乳制品巨头,向来在市场上展开激烈的竞争。

本文将对蒙牛与伊利的市场竞争进行分析,探讨它们在产品、营销、渠道、创新和发展战略等方面的竞争情况。

一、产品竞争1.1 蒙牛产品线多样化,包括常温奶、酸奶、奶粉等多种产品,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

1.2 伊利产品质量优良,注重原料选择和生产工艺,深受消费者信赖。

1.3 两家公司在新品研发上竞争激烈,不断推出新品种以吸引消费者。

二、营销竞争2.1 蒙牛通过大规模广告宣传和赞助活动提升品牌知名度,占领市场份额。

2.2 伊利注重线下渠道建设,与超市、便利店等合作,提高产品销售。

2.3 两家公司在网络营销方面也展开竞争,通过社交媒体、电商平台等渠道吸引消费者。

三、渠道竞争3.1 蒙牛拥有完善的物流体系和销售网络,覆盖全国各地,提高产品覆盖率。

3.2 伊利加强与零售商的合作,开展促销活动,提高产品销售额。

3.3 两家公司在线上渠道布局也相当重要,通过电商平台、直播等提升销售额。

四、创新竞争4.1 蒙牛在产品创新上不断突破,推出高端产品线,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

4.2 伊利注重技术创新,推出功能性产品,提升产品附加值。

4.3 两家公司在包装、营销方式等方面也展开创新竞争,提升品牌竞争力。

五、发展战略竞争5.1 蒙牛通过并购、合作等方式扩大市场规模,提高市场份额。

5.2 伊利注重品牌建设和国际市场拓展,提升品牌影响力。

5.3 两家公司在品牌定位、战略规划等方面展开竞争,力争在市场上占领率先地位。

结论:蒙牛与伊利作为中国乳制品市场的两大巨头,通过产品、营销、渠道、创新和发展战略等方面的竞争,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争夺市场份额。

未来,两家公司将继续加大投入,不断创新,以应对市场竞争的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

蒙牛与伊利的市场竞争分析

蒙牛与伊利的市场竞争分析

蒙牛与伊利的市场竞争分析一、引言市场竞争对于企业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在乳制品行业中,蒙牛和伊利作为两个知名品牌,一直以来都在竞争中展开激烈的较量。

本文将对蒙牛与伊利的市场竞争进行分析,探讨两个品牌在市场上的表现和竞争策略。

二、市场份额在乳制品市场中,蒙牛和伊利一直是两个主要品牌。

根据市场调研数据,目前蒙牛在市场份额方面领先于伊利。

蒙牛在全国范围内的市场份额约为30%,而伊利的市场份额约为25%。

蒙牛在市场上的领先地位主要得益于其广泛的产品线和强大的品牌影响力。

三、产品线蒙牛和伊利在产品线上都非常丰富,能够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蒙牛主要生产和销售常温乳、低温乳、酸奶、奶粉等产品。

伊利则主要生产和销售常温乳、低温乳、酸奶、奶粉以及其他乳制品如奶酪、黄油等。

两个品牌的产品线几乎涵盖了乳制品市场的各个细分领域。

四、品牌形象蒙牛和伊利在品牌形象上都有一定的优势。

蒙牛以“健康、营养、美味”为核心价值主张,强调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深受消费者的信赖。

伊利则以“科技、创新、品质”为核心价值主张,致力于提供高品质的乳制品。

两个品牌在品牌形象上都注重与消费者的情感连接,通过广告宣传和品牌活动来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和好感度。

五、市场推广蒙牛和伊利在市场推广方面采取了不同的策略。

蒙牛注重通过大规模的广告宣传来提高品牌知名度和曝光率。

他们在电视、报纸、杂志等媒体上投放大量广告,通过明星代言和创意广告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

伊利则更注重通过线下渠道的推广,如超市促销、特价活动等,以及与体育赛事的合作,如奥运会和世界杯等。

两个品牌都在市场推广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力求让消费者对自己的品牌有更好的认知。

六、市场扩张蒙牛和伊利在市场扩张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蒙牛通过不断开设新的销售网点和门店,扩大了产品的销售范围。

他们还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将产品出口到国外。

伊利则通过与国内外合作伙伴的合作,进一步扩大了产品的销售渠道。

他们还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建立了工厂和销售网点,以提供当地消费者所需的乳制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伊利集团成立于 1993年,现由液态 奶、冷饮、奶粉、酸 奶和原奶五大事业部 组成,所属企业130 多个,旗下拥有雪糕 、冰淇淋、奶粉、奶 茶粉、无菌奶、酸奶 、奶酪等1000多个 产品品种。

• 蒙牛是一家总部位于中 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的 乳制品生产企业,蒙牛 是中国大陆生产牛奶、 酸奶和乳制品的领头企 业之一,1999年成立, 至2005年时已成为中国 奶制品营业额第二大的 公司,其中液态奶和冰 激凌的产量都居全中国 第一。蒙牛主要业务是 制造液体奶、冰激凌和 其他乳制品。
• 伊利集团由液态奶、冷 饮、奶粉、酸奶和原奶 五大事业部组成,全国 所属分公司及子公司 130多个,旗下拥有雪 糕、冰淇淋、奶粉、奶 茶粉、无菌奶、酸奶、 奶酪等1000多个产品 品种。其中,伊利金典 有机奶、伊利营养舒化 奶、畅轻酸奶、金领冠 婴幼儿配方奶粉和巧乐 兹冰淇淋等是目前市场 中最受欢迎的“明星产 品”。
• • •


技术之争: 为避免低层次的价格战,伊利和蒙牛都在酸奶领域进行了大量的技术 投入,以提高其营养保健功能,进行差异化竞争。 2005年伊利成立了酸奶事业部加强对市场的开发,还与世界乳业巨头 芬兰维利奥合作,享有了LGG益生菌在中国市场连续5年的独家使用 权,并于2006年初推出了自己的LGG益生菌酸奶,提高了产品的技 术含量,向中高端市场发力。 蒙牛也先后推出过LABS益生菌酸奶、冠益乳酸奶等产品,并在2006 年末与达能合作成立酸奶公司,利用达能先进的制造工艺与研发技术 ,提升其酸奶的市场竞争力。 伊利和蒙牛在酸奶的收入占液体奶总收入的比重都比较小,竞争的强 度要比白奶差得多,但随着酸奶市场容量的增加,两家都在这一领域 加大了投入,预计他们将在这一产品领域展开更大的竞争。
• • • •
• 蒙牛代言人: • 冠益乳:王心凌和 潘晓婷 • 酸酸乳原来张函韵 SHE 飞轮海 • 活动形象代言人: 李曼 • 蒙牛真果粒: 徐静 蕾
蒙牛面临的问题:诽谤门事件
• 19日晚,网络若干 论坛突然传出消息, 称曾引起轩然大波的 “圣元奶粉致儿童性 早熟事件”,是奶业 巨头蒙牛及其公关公 司策划出来,以打击 竞争对手。同时另一 奶业巨头伊利公司也 指控蒙牛对伊利旗下 产品QQ星儿童奶、 婴儿奶粉,进行有计 划的舆论攻击
• 伊利代言人: • 张韶涵· 罗志祥代 言 巧乐兹 • 刘亦菲· 潘玮柏· 林依晨· 周杰伦代 言 优酸乳 • 徐熙媛(大S) 代言 优品嘉人 • 易建联· 郑题
• 2004年12月17日,掌管伊利22 年的“教父”郑俊怀突然被刑 事拘留,理由是涉嫌挪用巨额 公款,同时被拘的还有其他4名 公司高管。一夜间,“伊利” 这个在乳业最响亮的消费品牌 、在资本市场最耀眼的绩优蓝 筹股几乎身败名裂。
蒙牛PK伊利
• 奶源地之战: • 先是伊利发难,使“长富乳业”抛弃蒙 牛,转投伊利,从而占有了长富乳业在 华南乃至全国最大的奶源基地。蒙牛也 积极展开对当地奶源的收购工作,并马 鞍山投巨资建奶源基地。 • 技术之争: • 为避免低层次的价格战,伊利和蒙牛都 在酸奶领域进行了大量的技术投入,以 提高其营养保健功能,进行差异化竞争 。
伊利集团简介
1、伊利集团拥有全国最大的优质奶源基地,公司生产具有清真特 色的伊利牌系列产品畅销全国各地,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2、1995年至2000年连续六年雪糕、冰淇淋产销量居全国第一。 3、液态奶生产能力2000年上升到全国第一位,奶粉、奶茶粉被 评为全国优质清真食品,产销量居全国前三位。 4、公司所属的冷饮事业部、液态奶事业部、奶粉事业部、速冻食 品厂和矿饮公司在全国食品行业首家通过了IS09002国际质量 体系认证;伊利雪糕、冰淇淋、奶粉、奶茶粉、无菌奶等39类 产品100多个品种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绿色食品认 证。 5、1999年12月伊利商标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认定为中国驰名 商标。 6、2000年9月伊利集团又被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评为全国质量管 理先进企业。
• 蒙牛公司产品包括:常温液奶, 低温鲜奶,冰淇淋,奶品,奶爵 6特乳,奶酪等 • 常温液奶就包括:白奶产品系列 ,就是我们平时超市看的纯牛奶 ,加钙,高钙奶;花色奶系列, 包括“晚上好”;乳饮料产品系 列,像超女广告的酸酸乳;高端 奶系列,如特仑苏。低温鲜奶: 很多是塑料包装的,一般都有放 冰箱的,像那些小小一盒一整排 的那种。冰淇淋就是平时的冰棒 ,雪糕等。奶品主要就是桶装的 奶粉。“奶爵6特乳”比较少见 ,产自蒙牛澳亚国际示范牧场, 所谓“6特”,取意于牧场的6大 顶级特点。这六大特点,使“奶 爵6特乳”成为目前国内最高品 质的牛奶。奶酪:主要是包装成 小包装的,跟饼干差不多。
如果你作为其中一家企业,要 以什么样的策略彻底超越对手?
蒙牛和伊利是什么关系?
1998年,伊利副总裁牛根生突然被总裁郑俊怀 扫地出门,在此之前,牛根生主管全国生产经 营,业绩一直特别出色。牛根生白手起家,受 尽老东家伊利的刁难和打压,硬是在重重围剿 之中杀出一条血路,6年之后,蒙牛的销售额 和市场占有率超过伊利成为全国第一。 • 更富戏剧性的是,6年后的今天,郑俊怀因不 义之财锒铛入狱,牛根生却散尽十亿财富功成 名就!真的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水 轮流转,冰火两重天!
• 奶粉市场PK: • 奶粉市场是乳品市场中的金娃娃,利润率极高。 • 伊利是这一领域的高手,在2005年推出婴幼儿配方奶粉,取 得了三位数的增长,估计2006年伊利奶粉市场的收入将会突 破20亿,已经领军中国奶粉行业的。 • 蒙牛在这一领域的表现无法与伊利相提并论,正如牛根生自己 所说,在奶粉市场中,蒙牛是一只“丑小鸭”。为提高其奶粉 领域的竞争力,2006年8月蒙牛与世界乳业巨头丹麦的阿拉福 兹公司共同投资5.4亿元,利用阿拉福兹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生产奶粉,并开发其他乳制品,真正开始进军奶粉市场。
• 冷饮产品PK: • 相比较液态奶品,冷饮 产品的成长性和利润空 间更大,伊利和蒙牛为 争夺这一市场投入巨大 。 • 伊利因为在产品创新、 市场推广等方面的持续 投入取得了很好的战绩 ,在2006年上半年,伊 利冷饮就实现了44.66% 的增度,销售收入达到 13.36亿元,全年预计收 入将达30亿,将坐稳冷 饮市场的头把交椅。
蒙牛集团简介
• • 1999年成立,至2005年时已成为中国奶制品营业额第二大的 公司,其中液态奶和冰激凌的产量都居全中国第一。 到目前为止,包括和林基地在内,蒙牛乳业集团已经在全国16 个省区市建立生产基地20多个,拥有液态奶、酸奶、冰淇淋、 奶品、奶酪五大系列400多个品项,产品以其优良的品质荣获 “中国名牌”、“民族品牌”、“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免 检”和消费者综合满意度第一等荣誉称号。 在社会公益事业上,2003年,率先捐款、捐奶1200万元抗击 非典;2004年,为全国教师捐奶3000多万元; 2005由蒙牛乳业集团与湖南卫视联合打造的“蒙牛酸酸乳超 级女声”青春女孩秀,全国震撼; 2006年,积极响应总理号召,率先向全国贫困地区500所小学 捐赠牛奶一年,预计受益小学生在7-10万人,总价值达1.1亿 元。 2008年9月19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撤销内蒙古蒙牛 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液态奶产品中国名牌产品称号。
• 战略目标PK: 2010年进入世 界乳业前二十 强。 • 这是伊利和 蒙牛两个中国 乳业巨头2010 相同的战略目 标。
伊利、蒙牛双方斗法最精彩的看 点:营销创新
• 蒙牛在营销方面是绝 顶的高手,他们的“ 神舟”事件营销、“ 超女”娱乐营销、“ 送奶工程”公益营销 ,以及近日的 “NBA”体育营销, 极大的提高了蒙牛品 牌的知名度,为业界 所称道。 • 伊利在这方面也积极 追随蒙牛,他们的“ 政府”营销、“奥运 ”营销、“明星”营 销也搛足了消费者的 眼球。在这里,我想 点评的是伊利的“政 府”营销和“蒙牛的 “公益”营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