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图书馆事实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合集下载

图书馆数据统计与分析

图书馆数据统计与分析

图书馆数据统计与分析在数字化时代的今天,图书馆不仅承担着传统的借阅、阅读功能,更具备了数据统计与分析的重要作用。

通过对图书馆的数据进行科学统计和深入分析,可以帮助图书馆管理员更好地管理馆藏,提供用户精准的服务,并为图书馆未来的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本文将针对图书馆数据统计与分析的重要性、方法和应用进行探讨。

一、图书馆数据统计的重要性图书馆是一个信息密集的场所,每天都会有大量书籍的借还、用户的到访、活动的举办等等。

这些数据蕴含着宝贵的信息,通过科学统计可以更好地了解图书馆的运营情况。

数据统计可以提供以下方面的信息:1. 馆藏书籍状况:通过统计每年新增的书籍数量、各类书籍的借阅情况,图书馆管理员可以了解到哪些书籍是热门的,哪些是冷门的,进而在采购和维护方面进行合理的调整。

2. 用户行为分析:通过统计用户的借阅记录、到馆频次以及使用设备等信息,可以了解读者的兴趣偏好、使用习惯等,从而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满足用户的需求。

3. 功能评估和改进:通过统计图书馆的活动参与人数、活动内容反馈等数据,可以评估活动的效果,并根据统计结果进行及时的改进和调整。

二、图书馆数据统计的方法为了保证数据统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图书馆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数据统计方法:1. 图书馆管理系统统计:现代的图书馆管理系统都具备了数据统计的功能,管理员可以通过系统统计报表来获得各类数据,如借阅量统计、馆藏量统计等。

这是最便捷且准确的方式。

2. 调查问卷统计:可以设计调查问卷,通过对用户进行调查来获取相关数据。

比如询问用户对图书馆服务的满意度、对特定活动的参与意愿等,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和改进方向。

3. 网络统计工具:通过使用网络统计工具,可以获取到图书馆网站的访问量、热门搜索关键词、用户访问路径等信息,从而了解用户的信息需求。

4. 社交媒体数据统计:通过对图书馆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的发帖、评论、转发等数据进行分析,可以了解用户对图书馆的关注度和参与程度,从而调整宣传策略和服务方向。

高校图书馆馆藏数据统计分析

高校图书馆馆藏数据统计分析

高校图书馆馆藏数据统计分析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图书馆渐渐从传统的纸质图书馆转型为数字化图书馆。

在数字化的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馆藏数据的统计分析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高校图书馆馆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其对图书馆建设和管理的意义。

一、馆藏图书种类分布分析首先,对高校图书馆馆藏的图书种类进行分析,以了解馆藏的整体构成。

通过对不同学科的图书数量进行统计,可以发现高校图书馆的馆藏重点所在。

根据馆藏图书种类分布的结果,图书馆可以针对不同学科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图书采购和资源配置,为师生提供更好的学术支持。

二、图书流通分析图书流通是衡量图书馆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对高校图书馆图书流通情况的统计分析,可以了解使用频率较高的图书和使用频率较低的图书。

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是否存在图书借阅需求集中的学科领域,以及借阅热门书籍的时间段。

这些信息可以指导图书馆优化馆藏,合理规划图书借阅流程和服务时间,提高图书利用率和学生满意度。

三、图书馆电子资源使用情况分析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高校图书馆的电子资源也得到了极大的扩充和应用。

通过对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可以了解学生对电子资源的需求和使用习惯,为图书馆提供合适的电子资源。

同时,还可以通过分析电子资源的访问量、使用时长等指标,评估电子资源的有效性和学术的关注度,从而为图书馆的资源采购提供参考。

四、馆藏数据与学科发展的关系分析高校图书馆馆藏数据与学科发展密切相关。

通过对不同学科的图书馆藏数量和变化趋势进行统计分析,可以了解学科的发展状况和趋势。

这对指导图书馆的资源采购、学科布局和新学科的引进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五、图书借还规律分析学生借还图书的规律对图书馆的管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通过对学生借还图书的频率、时间和地点进行统计分析,可以为图书馆提供指导,规划合理的借还图书流程和空间布局,提高图书借还效率和用户体验。

六、图书馆藏数据与科研产出的关系分析图书馆藏数据与高校科研产出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关系。

图书馆的统计与报表分析

图书馆的统计与报表分析

图书馆的统计与报表分析图书馆作为学术研究和知识传播的重要场所,承担着收集、整理和管理图书资料的重要职责。

为了更好地满足读者需求,图书馆需要进行基于统计数据的分析和报表制作。

本文将探讨图书馆的统计与报表分析,包括相关的数据统计方法和常用的报表类型。

一、图书馆的统计方法1. 数据收集与整理在进行统计分析之前,图书馆首先需要收集相关的数据。

这些数据包括图书馆资料的数量、借阅次数、馆藏流通率等。

图书馆可以通过数据库、借书记录和读者调查等方式收集这些数据。

收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整理和归类,以便后续的统计分析。

2. 统计量的计算图书馆可以使用各种统计量来了解图书馆的运营情况和读者需求。

常用的统计量包括平均值、中位数、众数、标准差等。

通过计算统计量,图书馆可以对图书馆的馆藏数量、读者借阅情况等进行客观评价和比较,并为后续的报表制作提供数据支持。

二、图书馆的报表制作1. 借阅统计报表借阅统计报表是图书馆最常用的报表之一。

它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借阅总量:展示图书馆一定时间范围内的借阅总次数。

- 借阅排行榜:列出图书馆借阅量最高的图书或图书类别,为读者选择阅读材料提供参考。

- 借阅趋势分析:通过对不同时间段内的借阅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图书馆借阅活动的变化趋势。

2. 馆藏统计报表馆藏统计报表用于展示图书馆的馆藏概况和增长情况。

它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馆藏总量:显示图书馆当前的馆藏总数量。

- 馆藏增长统计:统计图书馆一定时间范围内新增加的图书数量,以及不同图书类别的增长情况。

- 馆藏利用率:分析图书馆馆藏的使用情况,包括流通率、流通速度等。

3. 读者调查报表读者调查报表是通过对读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意见,进而改善图书馆服务的重要手段。

其内容包括:- 读者满意度调查:通过对读者对图书馆服务的评价进行统计分析,了解读者对图书馆的满意度,为改进服务提供参考。

- 读者需求分析:通过对读者提出的新书推荐、活动需求等进行统计和分析,为图书馆采购和活动策划提供指导。

高校图书馆馆藏数据统计分析

高校图书馆馆藏数据统计分析

高校图书馆馆藏数据统计分析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图书馆馆藏数据统计分析已经成为图书馆管理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馆藏数据的分析,可以深入了解读者的阅读需求和阅读习惯,为图书馆的资源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高校图书馆馆藏数据统计分析。

一、馆藏数据的收集与整理馆藏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是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

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收集馆藏数据:1、通过图书馆管理系统收集每本图书的借阅情况、归还情况、预约情况等数据;2、通过图书馆网站收集读者的阅读习惯、阅读需求等数据;3、通过读者调查收集读者对图书馆服务的需求和意见等数据。

在收集到馆藏数据后,需要对数据进行整理。

整理后的数据应该包括以下内容:1、每种图书的借阅次数、归还次数、预约次数等数据;2、每种图书的时间、作者、社等数据;3、每个读者的借阅情况、阅读习惯等数据。

二、馆藏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在收集和整理完馆藏数据后,需要进行统计分析。

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包括:1、描述性统计:通过对馆藏数据的数量、频率、均值等指标进行分析,了解读者的阅读需求和阅读习惯。

例如,通过对借阅次数的统计,可以了解哪些图书最受欢迎;通过对借阅时间的统计,可以了解读者的阅读时间段和阅读时长。

2、分类分析:通过对馆藏数据进行分类,将相似的数据归为一类,从而更好地了解读者的阅读需求和阅读习惯。

例如,将文学类图书归为一类,将科技类图书归为一类,等等。

3、关联分析:通过对馆藏数据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了解哪些图书之间有相关性,从而为读者提供更好的阅读服务。

例如,通过关联分析可以发现,很多读者在借阅某一本科技类图书的同时,也会借阅与之相关的其他科技类图书。

4、可视化分析:通过将馆藏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将数据分析结果以图表的形式展示出来,以便更直观地了解读者的阅读需求和阅读习惯。

例如,通过折线图可以展示某一本图书的借阅次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三、馆藏数据统计分析结果的应用通过对馆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得出读者的阅读需求和阅读习惯等方面的结论。

对我国高校图书馆馆藏图书总量及其增长情况的分析

对我国高校图书馆馆藏图书总量及其增长情况的分析
9 8 5计 划 高 校 图 书 馆 3 1 所 ,占 该 类 图 书 馆 的
9 8 5外
普 通 本 科 高 职 高 专 2 1 3 2所 高 校 院 校 总 体 估 算
2 1 1高 校 院 校
( 册 )
中位 直
( 册 )
3 4 o 8 2 o 6
2 O 5 2 o 8 9
1 l 9 8 O 7 O
4l 5 7 8 7
8 56 0 4 6
痢 7 9 . 5 ; 9 8 5计 划 外 2 】 1工 程 高 校 图书 馆 3 9所 , 占
期 该类图书馆 的 5 0 . 6 ; 普 通本 科 院校 图 书馆 2 9 2 所, 占该 类 图书 馆 的 4 0 . 1 ; 高 职 高 专 院 校 图 书馆 2 2 2 所, 占该类 图书馆 的 1 7 . 2 。有 1 4所 高校 图 书

38
质 图书合计 值 累加 , 约为 l 8 . 3 3亿 册 ; 如果 利用 总 平
对 我 国 高 校 图 书 馆 馆 藏 图 书 总 量 及 其 增 长 情 况 的 分 析
的指标 ; 高校 图 书 馆 应 实 现 区 域 联 盟 内读 者 互 认 互 通 ; 建 立 能共 享 图 书采 购数 据 的信 息 系统 , 以
便 联盟 馆 间协调 购 书。
关 键 词 高 校 图 书 馆 馆 藏 图 书 纸质 图书 电子 图书 统 计
本文以 2 0 1 2年 教 育部 高 校 图书 馆 事 实数 据 库 中的数 据 为 分 析 对 象 , 统计 分析工具 为 S P S S 1 6 . 0
年度 总购 置 费约 2 . 0 0 2 亿元 ; 外 文 电子 图 书总 量 约 1 . 4 6亿 册 , 年 度 总 购置 量 约 4 9 6 0万 册 , 年度 总购置 费约 1 . 0 3 5亿元 。最后 提 出建 议 : 图 书均 价及 电子 书数 量应 作 为教 育部 评 估 高校 图 书馆

图书馆的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

图书馆的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

图书馆的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在图书馆的日常运营中,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对图书馆的数据进行有效管理和深入分析,可以帮助图书馆更好地服务用户、提升图书馆的运营效益。

本文将探讨图书馆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的重要性,并介绍相关方法和技术。

一、引言在数字化时代,图书馆已不再仅仅是传统的书籍存储和借阅场所,也承担着更多的角色和责任。

为了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图书馆需要通过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来深入了解用户行为和需求。

二、数据管理的重要性1. 数据收集:图书馆可以通过自动化系统收集各类数据,如用户借阅记录、图书馆访问情况、用户行为等。

2. 数据存储:图书馆需要建立完善的数据库系统,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存储和整理,以便后续分析和利用。

3. 数据清洗与整合:通过数据清洗和整合,可以将数据规范化、去除冗余信息,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可用性。

4. 数据保护:图书馆需要采取相应措施保护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确保数据不被滥用或泄露。

三、统计分析的重要性1. 用户行为分析:通过统计分析,可以了解用户在图书馆的行为习惯,如借阅偏好、阅读时段等,从而优化图书馆的资源配置和服务设计。

2. 资源利用分析:通过分析借阅数据和流通情况,可以评估馆藏资源的利用率,为图书馆的采购和更新提供依据。

3. 需求预测与推荐:通过统计用户借阅数据和阅读记录,可以预测用户的需求和趋势,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精准的图书推荐。

4. 决策支持:通过统计分析,图书馆可以获得全面、准确的数据支持,为图书馆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如开设新的分馆、调整服务模式等。

四、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的方法和技术1. 数据挖掘技术:通过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如关联规则挖掘、分类与聚类分析等,可以深入挖掘图书馆数据中的隐藏知识和规律。

2. 可视化技术:通过数据可视化技术,如图表、仪表板等,可以将数据以直观、易懂的形式展示,帮助图书馆更好地理解和利用数据。

3. 数据分析工具:利用专业的数据分析工具和软件,如SPSS、Excel等,可以对大量的数据进行灵活、高效的分析和处理。

图书馆的数据分析与统计

图书馆的数据分析与统计

图书馆的数据分析与统计数据分析与统计在各个领域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在图书馆中同样如此。

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的集中地,收集、管理和提供大量的图书、期刊、报纸等文献信息,通过数据分析与统计,可以帮助图书馆更好地了解用户需求、提高服务质量、优化资源利用和预测未来发展趋势。

一、用户需求分析用户需求分析是图书馆数据分析与统计的重要方面。

通过分析和统计用户的阅读倾向、关注的主题领域、借阅行为等,图书馆可以更好地了解用户的需求,为用户提供更符合其阅读偏好的资源。

1. 使用借阅数据分析:图书馆可以通过分析用户的借阅记录,了解用户的阅读兴趣和借阅行为习惯。

例如,通过分析某一时期内的热门借阅书目,图书馆可以及时采购相关书籍,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阅读需求。

2. 用户满意度调查分析:通过对用户进行满意度调查并进行数据分析,图书馆可以获取用户对图书馆服务的整体满意度以及各项业务的具体评价,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提升。

二、资源利用与管理数据分析与统计还可以帮助图书馆有效管理和利用馆藏资源,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和服务水平。

1. 藏书分析与评估:通过对图书馆馆藏资源进行统计和分析,了解各个学科领域的馆藏覆盖情况,发现藏书中可能存在的重复购买或废旧资源,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和清理,优化资源利用。

2. 馆藏流通率分析:通过分析馆藏流通率,了解馆藏资源的借阅情况和热门资源,根据分析结果进行针对性的馆藏开发和馆际合作。

同时,还可以根据流通率分析,预测未来的借阅趋势,优化图书的采购和阅览室的空间规划。

三、服务改进与发展数据分析与统计是图书馆提升服务质量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通过分析数据,图书馆可以发现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持续改进服务水平。

1. 数据驱动的决策:通过数据分析,图书馆可以基于事实和数据进行决策,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例如,通过对用户使用电子资源的统计分析,图书馆能够制定更科学的电子资源采购策略,提供更多符合用户需求的电子资源。

图书馆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

图书馆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

图书馆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图书馆作为一个信息资源的重要存储和管理中心,每天都积累大量的数据。

这些数据包括读者借阅情况、图书馆藏书数量、藏书流通情况等,对于图书馆的发展和服务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图书馆需要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读者需求、优化藏书管理、提供更好的服务。

一、图书馆数据统计的意义图书馆数据统计是指通过对图书馆各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以获取相应信息和规律的过程。

它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了解读者需求:通过统计读者借阅情况,可以了解到读者的阅读偏好、热门图书等信息,帮助图书馆更好地进行图书采购和馆藏发展。

2. 优化馆藏管理:通过统计图书馆藏书数量、流通情况等数据,可以对图书馆的馆藏情况进行分析,及时剔除陈旧书籍、增加热门书籍,以提供更贴近读者需求的馆藏。

3. 改进服务质量:通过统计数据,可以发现图书馆服务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例如借还书流程、图书预约等,对服务进行优化和改进,提升图书馆的整体服务质量。

二、图书馆数据统计的方法1. 数据收集:图书馆数据的收集可以通过图书馆管理系统来实现,包括读者借阅记录、图书馆藏书情况、图书馆设备使用情况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读者调研、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取读者对图书馆服务的评价和需求。

2. 数据整理:收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整理和分类,建立数据库或电子表格,以便后续的统计和分析。

3. 数据统计:根据需要进行不同类型的数据统计,例如读者借阅量,不同类别图书的借阅情况,电子资源的使用量等。

统计可以针对不同年级、学科、时间段等进行,以获取更具体的数据。

4. 数据分析:在对数据进行统计的基础上,进行数据的分析和解读。

这包括对数据的趋势分析、相关性分析、分类统计等,以发现数据之间的关系和规律。

5. 数据可视化:将统计和分析的结果以图表的形式展现,可以更加直观地表达数据的含义,帮助决策者更好地理解和利用数据。

三、图书馆数据分析的工具1. Excel:Excel是一种常用的统计和分析工具,它提供了丰富的函数和图表功能,可以对数据进行快速统计和分析,并生成直观清晰的报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红霞.图书馆统计与绩效评价系列国际标准的形成与衍变
ISO2789( 信息与文献--国际图书馆统计标准) 是国际标准化组织与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为图书馆统 计制订的国际标准, 旨在促进图书馆统计和图书馆界的交流;
版本变迁:ISO2789:1974(第1版)、ISO2789:1991、ISO2789:2003、ISO2789:2006(最新版);
±ê ­ Ñ ò ª µ Ä ½ ²(Í Ô ) ê ¹ Ð Ä é §á Ä ¸ Ö Î Ê (Ç ° ) ê ¹ â Ä é Ù á Ä ¸ Í Î Ê (°° ) ê ¹ â Ä ¯ ® á Ä ¸ Í Î ¾ (Ê ° )
统计项目 入馆人次 外借册次
2006 2,286,294 1,069,049 69,516 479,742 44,752 6,110 513
(ISO TC46/SC8“质量--统计和绩效评价”分技术委员会制定)

已发布的标准:

ISO 2789: 2006 International library statistics(国际图书馆统计)
libraries(图书馆所购印刷型和电子型文献信息价格标引的规定)
ISO 9230: 2007 Determination of price indexes for print and electronic media purchased by ISO 9707: 2008 Statistics on the 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books, newspapers, periodicals
内容:标准正文、3个附件、1个参考文献目录和1个索引; 适用范围:图书馆与信息服务界收集和报告统计数据; 主要指标(每个指标附带统计方法):
图书馆 馆藏 图书馆利用和用户 获取与设备 只出 图书馆员工
附录:
附录A: 电子资源和服务的定义和统计 附录B: 进一步细分统计项目 附录C: 国家统计数据的估算方法
-
附录
图书馆 馆藏 图书馆利用和用户 获取和设施 支出(报告周期内) 图书馆工作人员(报告戔止时)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电子图书馆服务的使用评估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扩展统计分析的推荐类目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总计
李玲,初景利.《信息与文献—图书馆统计》国家标准解读.新世纪图书馆,2010(4)
不直接将图书馆业务统计数值作为评价指标,而是与其他数值组合加以比率化构成指标;强调多方法测度,注重相对 值比较; 评价指标进行人均计算的方式使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水平得到均衡发展和充分利用; 评价结果以数据说话,以图书馆统计标准为基础; 电子资源相关指标增多(从ISOI1620:1998的29个指标到ISO11620:2008的45个指标,其中大多数是关亍电子文献的 相关指标),电子资源在评估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 º ¹ ü ê ´ ß £ » é Ý ­ Ñ ª Ä ³¾ Ô Í Ò £ ¼ Ä ¿ · Ð Í Ê ¸ ½ ²¡ Î Ï À ¶ Õ Í »
40000 35000 30000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0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2009 2,122,408 839,620 50,361 468,892 42,461 2,007 525 113 4,789 21,733,782
2010 2,290,881 777,349 45,494 437,773 28,679 2,437 644 116 3,828 29,222,743
12,81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56
397,284 5,361,281 198
18,615,432
542,664 5,499,041 1,390
7,826,935
5,339,185
做好图书馆统计的前提是制订好的统计规范
资源、服务的变化要求统计规范必须与时俱进 由以办馆条件为中心转向以服务绩效为中心 由引导办馆条件向引导提高服务质量转变 统计规范的变化日益体现数字图书馆的特点
助力高校图书 馆的宏观管理 和决策
ê È Ä ¶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ê ­ Ñ ò ª µ Ä ½ ²(Í Ô ) Ä ¸ Ö Î Ê (Ç ° ) Ä ¸ â Î Ê (°° ) Ä ¸ Í Î ¾ (Ê ° ) ê ¹ Ð Ä é §á ê ¹ Í Ä é Ù á ê ¹ â Ä ¯ ® á 18094 21332 22309 23614 25732 31166 37476 13436 13933 9995 9520 8844 8539 7974 14565 15757 9248 13769 9994 9654 5025 6740 9116 6396 7031 5483 6368 4908
附录:
-
中国图书馆统计标准:等同采用ISO2789:2006《信息与文献 国际图书馆统计》(英文版) 全国信息与文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制定 版本变迁: 1991年发布GB/T 13191-1991《情报和文献工作机构统计标准》、2009年发布GB/T
13191-2009/ISO2789:2006《信息与文献图书馆统计》
2011年5月,郑州
一、统计高校图书馆事实数据的目的
二、图书馆统计规范的发展趋势 三、图书馆统计评估国内外发展现状 四、高校图书馆事实数据收集及分析平台
—高校图书馆事实数据库
五、下一步工作
记录高校图书 馆的发展状况 和发展历程
为高校图书馆 的评估(个体 评估和整体评 估)提供基础 数据
分析和把握高 校图书馆的发 展趋势


【1】易程,李春.基亍ISO11620图书馆绩效指标的层次分析法评价模型研究.大学图书馆学报,2010(2) 【2】姜倩,楚存坤,刘静.从ISO11620:2008看图书馆绩效评估的发展.现代情报,2010(2)
美国国家图书馆统计工作标准。全称: Information Service and Use: Metrics & Statistics for Libraries and Information Providers--Data Dictionary(信息服务和使用:图书馆和信息服务机构统计指标--数据字典);
预约册次
续借册次 馆际互借/文献传递 网上咨询 课题咨询 用户培训 (一小时 讲座) 场次 人次
123 3,072 10,704,419 13,161,115
电子资源检索人次 电子资源全文下载篇次 多媒体资源在线检索 与点播频次 主页登录次数 储存馆外借册次
10,641,990
343,369 6,694,728
标》)
版本变迁:ISO11620:1998(第1版)、ISO11620 Amd1:2003、ISO11620:2008(最新版); 理念:行使其作为工具的职能来评估图书馆所提供的服务和开展的其它活劢的质量和效力,幵评估图书馆为 开展这些服务和活劢所配置资源的效率, 即通过对绩效的管理和评价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效率; 适用范围:用亍图书馆绩效评估; 业绩指标:ISO11620:2008 共包含4大类,计45个用亍评估传统图书馆相关服务和活劢的业绩指标。主要用 亍评估读者满意度,馆藏、检索、借阅、获取、编目、处理,参考咨询,馆际互借,人员配置、图书馆设备 等; ISO11620的特征:

and electronic publications(图书、报纸、期刊和电子出版物的生产和销售量的统计)

ISO 11620: 2008 Library performance indicators(图书馆绩效指标) ISO/TR 28118: 2009 Performance indicators for national libraries(国家图书馆绩效指标)
全称:Counting Online Usage of Networked Electronic Resources; 是由图书馆界、出版界和中间商共同发起的研究项目, 其目的在亍为在线信息服务商和用户提供可 靠的、一致的、兼容的使用统计标准和方案;
标准版本变迁:
标准适用于 标准名称 Release 4 of the COUNTER Code of Practice for Journals and Databases Release 3 of the COUNTER Code of Practice for 期刊和数据库 Journals and Databases Release 2 of the COUNTER code of Practice for Journals and Databases Release 1 of the COUNTER code of Practice for Journals and Databases 书和参考文献 Release 1 of the COUNTER Code of Practice for Books and Reference Works 简称 出版时间 状态
由美国国家信息标准组织(National Information Standard Organization, NISO)制订,后为美国国家标准 局(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 Institute,ANSI)讣可;
版本变迁:ANSIZ39.7:1968(第一版)、 ANSIZ39.7:1983、ANSI/NISOZ39.7:1995、ANSI/NISOZ39.7:2004(最新版)

开发中的标准:

ISO/NP TR 14873 Statistics and quality issues for web archiving(网页存档的统计与质量问题)

ISO/AWI TR 19934 Statistics for the use of electronic library services(电子图书馆服务利用的统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