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缅油气管道的战略意义

合集下载

能源大通道——中缅油气管道

能源大通道——中缅油气管道

能源大通道——中缅油气管道中缅油气管道是继中亚油气管道、中俄原油管道、海上通道之后的第四大能源进口通道。

它包括原油管道和天然气管道,可以使原油运输不经过马六甲海峡,从西南地区输送到中国。

中缅油气管道由中缅原油管道和中缅天然气管道共同组成,该项目历经10年风雨建设,于2017年4月正式投产,从缅甸西海岸皎漂港的马德岛一直延伸至中国云南省的瑞丽。

中缅油气管道建设难度大的原因中缅油气管道是目前国内建设难度最大的管道,其线位受沿线自然地理和社会环境制约严重。

自然因素气候中南半岛为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旱雨季分明。

旱季时太阳辐射强,气温高,容易使工人高温中暑;雨季时降水丰富,雨季长,在湿热的气候下施工困难。

地形沿线高山峻岭,地形起伏大,从海底到山上的落差达1300米,这是管道修建面临的最大难题。

同时还会穿越喀斯特地貌区,地质条件复杂,对工程技术要求很高。

所以山区管道大量采用山体隧道穿越方式,增加了技术和资金投入。

地质沿线地处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板块碰撞挤压,地壳运动活跃,多断裂带,地震、滑坡、泥石流和崩塌等地质灾害频繁。

这就对管道抗震性能提出了很大挑战。

水文管线经过伊洛瓦底江、米坦格河等上百条河流,穿越河流多处采用跨越方式通过,需要修建桥梁进行支撑。

生态沿线生物多样性丰富,线路建设过程中如何保护好生态环境又是一大难题。

缅甸森林植被覆盖率达52%,管线势必经过文物保护区、生态敏感区等,需要对施工后的地貌进行及时恢复。

社会经济因素交通沿线由于地形等自然条件的限制,交通落后,建筑材料等运输苦难、运距远。

基础设施缅甸经济落后,很多配套的基础设施不齐全,如工人休憩场所、电力供应等。

政局动荡缅甸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非政府组织势力强,政局长期不稳定,中缅油气管道的建设历时近十年,经缅甸军政府和民选政府更迭考验。

2015年因缅甸政党更迭而搁置2年之久,2017年3月才重新启动。

民生问题管道将经过缅甸许多村庄,引发强制拆迁、环境破坏及人权侵犯等问题,易遭受当地村民的反对。

3503149_中缅油气管道让四国共赢____

3503149_中缅油气管道让四国共赢____

20WORLD VISION 2013.NO.16局’,”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对记者说,“更重要的是通过大型项目合作,加强了中国亿立方米,而设计输量每年2200万吨的原油管线已完成总体工程的94%,预计今年年底达到投产条件。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WORLD VISION 2013.NO.16与区域国家共同发展的思路。

”在管道起点皎漂马德岛上,平整的30万吨级油轮码头和巨大的储油罐巍然矗立。

3年前,“马德岛还是个荒岛,施工人员跋山涉水、劈山炸石,才逐步开辟出一块营地,”最早进入马德岛的项目部经理唱焕来说。

热带风暴经常侵袭这座小岛,这里年平均降水量为4220毫米,日最大降水量257毫米,最大风速为49米/秒。

不仅是马德岛,油气管道很多地段的气候、地形都十分复杂,地质灾害严重。

管道穿越马德岛两大海沟,翻越若开山以及伊洛瓦底江、米坦格河等多条河流,还有长距离的海沟定向穿越,施工难度极大,被称为是管道建设史上难度最大的工程之一。

美国管道建设专家、环球公司副总裁巴斯特·格雷两次深入现场踏勘后曾表示:“在世界范围内,没有一个团队能在3年内完成管道建设任务。

”记者此前曾数次探访油气管道项目。

在若开山的崇山峻岭、缅北的曼德勒掸邦高原,施工队伍奋力拼搏。

缅甸当地设备和材料的稀缺状况超出了预想,有时一点沙子也只能等着从国内过来。

此外,严重的民族和宗教冲突都给施工带来影响。

在各种恶劣条件下,建设者们克服了安全形势严峻、自然环境恶劣、社会依托匮乏等困难,按期完成管道建设。

汪东进对记者说:“中缅油气管道凝聚了多国建设者的辛勤汗水,他们创造了奇迹。

”改变当地民生和基建在皎漂分输站,一位叫昂敏的老人对记者说:“我们都盼着通气呢,一些天然气送到附近的发电厂,皎漂就有电了。

”昂敏所说的“一些天然气”,是指管道运营后,缅甸将在境内每年下载不超过200万吨原油和20亿立方米天然气。

中缅天然气管线传递正能量

中缅天然气管线传递正能量

在 此背景下 ,中国调整 了对 缅甸的外 交工作思路 ,任命 的僵持状态。缅 甸政府军与 克钦 邦独立军最新一 轮冲突始于 亚洲事务 特使主要 处理 缅甸事务 ,邀请缅甸 总统 吴登盛访 华 2 0 1 1年 6月,迄今 交火 2 0 0 0多次 ,致使 十多万克钦族人流
出席 博 鳌 亚 洲 论 坛 年 会 ,还 邀 请 缅 甸 反 对 派 领 导 人 昂 山素 姬 离失所。进 入 2 0 1 3年 以来 ,缅 甸军 方突破政 府 已对 国 内外 所 在 政 党 访 华 。 除 了政 府 层 面 的 活 动 外 ,在 微 观 层 面 , 中 国 各 方 作 出 的和 谈 承 诺 ,大 举 进 攻 克 钦 地 方武 装 。 在 政 府 军 的 公 司 后 期 也 加 大 了在 缅 宣 传 公 关 力 度 ,消 除 了一 些 民 众 的误 打 击下 ,陷入被 动的 克钦领导 人发 出威胁 : “ 我们 会在 克钦 解 ,压 缩 了 反 对 势 力 的 活 动 空 间 。后 来 了解 到 ,散 布 油 气 管 全 境 展 开 游 击 战 、袭 扰 战 ,任何 克 钦 境 内 的 目标 都 不 再 安 全 ,
2 0 1 O - 2 0 1 1财 年 ,缅 甸 吸 引 外 资 是 2 0 0亿 美 元 ,其 中 中 国 和 军 队 的 分 工 与 合 作 ,建 立 战 略 安 全 磋 商 与 沟 通 机 制 ,共 同 8 3亿 美 元 ,到 了 2 0 1 2 — 2 0 1 3财 年 缅 甸 吸 引外 资 下 滑 至 1 4 . 9 承 担 管 线 安 全 和 平 稳 运 行 的 责 任 ,共 谋 边 境 和 平 与 稳 定 。 亿 美 元 。 缅 甸 经 济 非但 没 有 实 质 发 展 , 从 某 种 角 度 看 ,甚 至

中缅油气管道的对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意义-最新文档

中缅油气管道的对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意义-最新文档

中缅油气管道的对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意义近年来,中缅油气管道在经济方面对中国和缅甸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该管道的建设不仅带动了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也为中国保障了能源安全。

本文将介绍中缅油气管道的建设背景和重要意义。

中缅油气管道的建设背景2008年5月,中缅两国政府签署了《中缅油气管道合作框架协议》,并在2009年正式启动中缅油气管道建设。

该管道以中国云南省昆明市为起点,经过缅甸境内各地,到达缅甸的西海岸和东海岸,通往印度洋。

目前,中缅油气管道一期工程已经建成投产,全长771千米,净输送能力分别为每天440万立方米的天然气和每天22万立方米的原油。

二期工程正在紧张建设中,计划到2020年建成,届时能够将输送能力进一步提高到每天1200万立方米的天然气和每天22万立方米的原油。

中缅油气管道的重要意义保障中国的能源安全中国是世界上能源消费量最大的国家之一,对外依存度高达70%以上,而且大多数进口能源都需要通过海上运输,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

中缅油气管道的建成,可以缓解中国能源进口的压力,减少在海洋运输中的安全风险。

此外,中缅油气管道还可以帮助中国降低油气进口成本,提高能源的供给效率。

相对于其他进口能源方式,中缅油气管道的运输成本更低,可以有效减少进口成本。

推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中缅油气管道的建设不仅可以为中国保障能源安全,同时也将推动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

缅甸是中国的南向战略的重要一环,这条管道的建设可以使缅甸更多地参与到中国的经济活动中来,带动缅甸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此外,中缅油气管道还可以带动沿线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桥梁、通讯等方面。

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将为沿线地区的市场开发和投资提供便利条件,进一步推动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

促进中缅两国关系的发展中缅油气管道的建设还可以促进中缅两国关系的发展。

中缅两国相邻,历史渊源深厚,但由于历史原因和国际政治形势的变化,两国之间的关系曾经经历过波动。

中缅油气管道的建设是两国合作的重要内容,可以为两国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供更多的机会。

中缅油气管道保卫工作总结

中缅油气管道保卫工作总结

中缅油气管道保卫工作总结
近年来,中缅油气管道保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中缅油气管道是中缅两国重
要的能源合作项目,对于两国的经济发展和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确保管道的安全运行,保卫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一是加强安全管理。

中缅油气管道的安全管理工作得到了双方的高度重视,建
立了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制定了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确保管道的安全运行。

二是加强技术保障。

中缅油气管道的技术保障工作十分重要,双方加强了对管
道设施的检修和维护工作,确保管道设施的正常运行,提高了管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三是加强保卫力量。

中缅油气管道的保卫工作得到了两国军警部队的全力支持,建立了专门的保卫力量,加强了对管道周边地区的巡逻和监控,确保了管道的安全。

四是加强信息共享。

中缅两国加强了对油气管道周边地区的信息共享,建立了
信息通报机制,及时掌握管道周边地区的安全情况,确保了管道的安全运行。

总的来说,中缅油气管道保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两国的能源合作项目提
供了坚实的保障。

但是,管道的安全运行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需要进一步加强保卫工作,确保管道的安全运行,为两国的经济发展和能源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三条石油管道

中国三条石油管道

中国三条石油管道
近年来,中国对于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而石油作为重要的能源,对于中国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为满足能源需求,中国建设
了三条重要的石油管道,分别是中国—哈萨克斯坦管道、中国—俄罗
斯管道和中国—缅甸管道。

接下来将逐一介绍这三条管道。

第一条管道是中国—哈萨克斯坦管道,这条管道是中国和哈萨克
斯坦两国为增强经济合作所共建,全长1434千米,运输能力为2000
万吨/年。

中国—哈萨克斯坦管道外输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重要
经济圈,对于满足我国东部地区能源需求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二条管道是中国—俄罗斯管道,这条管道全长2921千米,运
输能力为3000万吨/年。

该管道是中俄能源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体现,其建成后将有效增加我国能源安全保障能力。

此外,这条管道还得到
了俄罗斯境内的轨道交通运输补充,实现了省时、省力、省成本的优势。

最后一条管道是中国—缅甸管道,这条管道全长771千米,分为
原油管和天然气管,其原油运输能力为2200万吨/年,天然气运输能
力为120亿立方米/年。

这条管道连接了中国的云南省和缅甸的若开邦,是中国对外运输石油的第三大通道。

通过这两根管道,中国可以直接
从缅甸进口原油和天然气,满足国内能源需求。

总之,中国建设三条石油管道是为了满足国内能源需求,增强国
家安全保障能力和推动经济发展。

这些管道的建成,不仅解决了我国
能源短缺问题,也为中国和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缅甸等国家的经济
合作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加强了本地区的经济合作与发展。

中缅油气管道

中缅油气管道

中缅油气管道中缅油气管道是连接中国和缅甸之间的一条重要能源运输线路。

该管道被视为中缅两国合作的重要成果,将为两国的经济发展和能源安全做出积极贡献。

本文将从背景、建设、地缘政治意义、经济影响等方面对中缅油气管道进行分析。

背景中缅油气管道的建设与中缅两国多年来的密切合作密不可分。

中缅两国是传统友好邻邦,两国人民之间也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而能源合作一直是两国经贸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缅油气管道的建设可以迅速地满足中国对能源的需求,并同时推动缅甸的经济发展。

建设中缅油气管道的建设经历了多年的艰难努力。

该管道的总长度约达2000多公里,起点位于缅甸皎漂,终点位于中国云南省昆明市。

整个管道分为油气两线,分别满足中缅双方对油气能源的需求。

该管道建设过程中涉及到了地质勘探、环境影响评估、管道设计、施工安装等多个环节,规模庞大,技术难度高。

地缘政治意义中缅油气管道的建设不仅仅是能源合作,还涉及到了地缘政治的因素。

对于缅甸来说,油气管道的建设将推动缅甸的经济发展,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并加强了与中国的经济合作关系。

对于中国来说,该管道可以迅速满足国内能源需求,减轻对中东地区能源的依赖,并且优化地缘政治战略格局,增加中国在亚洲地区的地缘影响力。

经济影响中缅油气管道的建设对中缅两国的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该管道使得中国能够更便捷地获取来自缅甸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这将保障国内能源供应,提高能源安全性。

其次,缅甸也将从油气管道建设中获益,带动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国内财政收入。

此外,油气管道的建设还将促进中缅两国的贸易往来,推动经济合作的深入发展。

总结中缅油气管道的建设是中缅两国合作的重要成果。

该管道不仅推动了两国经济发展,增加了能源供给,还加强了两国之间的地缘政治关系。

能源合作不仅在实际意义上具有重要作用,也为两国未来更广泛的合作领域奠定了基础。

同时,该管道的建设也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合作顺利进行,为中缅两国和地区的繁荣稳定做出更大的贡献。

十年磨一剑的中缅油气管道

十年磨一剑的中缅油气管道

十年磨一剑的中缅油气管道作者:来源:《中国经济周刊》2017年第17期中缅油气管道的意义主要在于我国西南部四川、重庆、云南、贵州、西藏广大地区没有原油供应和炼油厂,所需油品全靠兰成渝管道和沿长江逆流而上,这一问题在汶川地震救灾中较为突出。

4月10日下午,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缅甸总统吴廷觉的共同见证下,中缅代表双方在北京签署《中缅原油管道运输协议》。

同日晚间,油轮在印度洋畔的缅甸马德岛卸油进入中缅原油管道,经12年筹备建设,中缅原油管道工程正式投运。

从此,除来自东北的中俄石油管道、西北的中哈石油管道及来自东部的海上通道外,又多了一条来自西南的石油运输通道,我国原油进口多元渠道形成,能源运输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

酝酿:为什么要建中缅油气管道建设中缅油气管道在2004年就开始酝酿。

2004年10月14日,我主持会议,要求中石化拿出中缅原油管道前期研究报告,同时要求中石油同步开展研究。

因为当时中石油已经承担中亚天然气管道和中俄油气管道的任务,我想应该让中石化也承担一项任务。

2005年1月7日,中石油调中国石油管道公司张加林到中国石油规划总院任党委书记、副院长,专门负责中缅原油管道前期研究工作。

2005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派出能源局负责油气工作的副局长张玉清为团长,组团赴缅甸考察中缅原油管道的可行性。

回来后,听取了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各自编写的研究报告。

2005年7月4日,缅甸能源部长吴伦迪准将应我邀请访华,并分别代表两国签署了《中缅关于加强能源领域合作的框架协议》,其中,第五条“双方同意适时就启动中缅输油管道前期研究开展进一步磋商”。

2005年9月28日,缅甸能源部长建议“中国在考虑原油管道的同时最好能一并考虑开展天然气管道问题”。

2006年6月19日,国家发改委给国务院报告“国家发改委关于开展中缅油气管道有关工作的请示”,报告中说“实施中缅原油、天然气管道,尽管存在各种困难因素,但从长远看,具有战略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缅油气管道的战略意义
10月20日,中缅天然气管道干线建成投产。

今后,每年将有120亿立方米天然气造福缅甸和我国西南地区,惠及上亿民众。

每年可替代煤炭307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等排放5283万吨。

中缅油气管道全长7676公里,其中缅甸段1504公里,中国境内段6172公里。

管道起点位于缅甸西海岸的皎漂市,从云南瑞丽58号界碑进入我国境内。

其中,中缅天然气管道干线全长2520公里,缅甸段793公里,国内段1727公里。

通过中贵线,中缅天然气管道和西气东输系统连接在一起,同时也沟通了新疆气区、长庆气区和四川气区联络的通道,使我国油气管网格局基本形成。

结束云贵高原无管道天然气历史
10月20日11时许,随着中国石油西南管道分公司总经理常延魁下达点火令,来自缅甸孟加拉湾的天然气在中国广西贵港市点燃,这标志着中缅天然气管道干线建成投产。

中缅天然气管道干线建成投产后,每年将有120亿立方米天然气造福缅甸和我国西南地区,惠及上亿民众。

每年可替代煤炭307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等排放5283万吨。

据悉,截至10月20日,有来自全国50家建设单位的1.5万人奋战在中缅油气管道(国内段)建设一线,加快推进工程建设,计划天然气管道支线年内投产、原油管道2014年6月建成投产。

中缅天然气管道干线建成投产后,国内段将通过西二线广南支干线向广东地区输送天然气,并从贵阳向中贵线分输。

昆明、贵阳、贵港等沿线城市天然气管网正在加快建设和规划,大理、保山、安宁、安顺、贵阳等一批城市今年底或明年将用上天然气,从此结束我国云贵高原没有管道天然气的历史,掀开天然气清洁能源利用的全新一页。

此外,通过中贵线把中缅天然气管道和西气东输系统连接在一起,使这两个管网系统的气源可以进行相互调度和置换,同时也沟通了新疆气区、长庆气区和四川气区联络的通道,使我国油气管网格局基本形成。

保障能源安全,惠及沿线民生
中缅油气管道是国家“十二五”重点工程,该工程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推进我国西南地区
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对能源的需求不断攀升,中缅天然气管道投产后每年120亿立方米的供气量相当于去年进口量的1/4,对实现我国“能源进口多地区、进口方式多元化”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许利平接受本报记者采访表示,从中国的角度来说,这条油气管道的开通对中国西部大开发也起到推动作用。

当前中国由东到西的产业转移正在推进,中缅油气管道将为西南部经济的发展提供可靠的能源保障。

除了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以外,中缅天然气管道的建成还将惠及沿线民生。

以广西为例,长期以来,由于缺乏气源,广西是我国利用天然气较少的省份之一。

2012年,包括县级区域在内,全区只有22个城市利用天然气,供应量为2.32亿立方米,用气人口也仅为141.06万人。

按照规划,到2017年年底,广西将全面完成县县通天然气工程。

说起使用管道天然气,家住广西贵港的庞阿姨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庞阿姨说:“第一是省力,以前要自己扛着燃气上楼,现在是管道直接入户。

第二是省心,每个月查表的时候就会带来燃气服务。


此外,中缅天然气管线的建成还将改变当地工业企业的能源结构。

预计明年年底,广西工业用户管道天然气使用量,将从目前的每年500万立方米,增加到5亿立方米以上,增长近100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