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瓦斯防治复习
矿井瓦斯防治技术A卷参考答案

矿井瓦斯防治技术考试题A(卷)一、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15分)1、矿井瓦斯:就是在采掘过程中从煤层、岩层、采区中放出的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有害气体的总称。
2、煤层瓦斯压力:是指瓦斯赋存于煤层中所呈现的气体压力,即气体作用于孔隙壁的压力。
3、保护层:一般是指在突出矿井的煤层群中首先进行开采的非突出危险煤层,开采保护层后,对有突出危险的煤层产出保护作用,使之消除或减少突出危险性,达到防止煤和瓦斯突出的目的。
4、矿井瓦斯绝对涌出量:单位时间内涌出巷道的瓦斯量。
5、瓦斯突出:在地应力和瓦斯的共同作用下,瓦斯由煤体内向采掘空间突然喷出的现象。
二、判断题(每个1分,共10分)1、甲烷是一种有毒、无色的气体。
(×)2、瓦斯主要是以游离状态存在于煤体中。
(×)3、引燃瓦斯爆炸的最低温度范围一般为650~750℃(√)4、低瓦斯矿井的采煤工作面可以不设置甲烷传感器。
(×)5、如果利用瓦斯,瓦斯的抽放浓度不得低于25%。
(×)6、矿井甲烷具有毒性,可以使人中毒。
(×)7、瓦斯抽放管路上必须安设防爆防回火装置。
(√)8、瓦斯的涌出形式分为普通涌出和特殊涌出。
( √)9、低瓦斯矿井采掘工作面使用的煤电钻可以不用综合保护装置。
(×)10、矿井瓦斯爆炸的有害因素是高温、冲击波和人员损伤。
(×)三、单项选择题(每个1分,共15分)1、在巷道中检测瓦斯浓度应重点检测巷道断面( C )的瓦斯浓度。
A底板处B中部C顶板处2、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煤的变质程度越高,煤层中瓦斯含量( A )A越高B越低C相等D与其无关3、矿井产量越大,矿井的瓦斯涌出量( D )。
A越大B越低C不变D说不清楚4、采掘工作面及其作业地点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0%时,必须( C )A停止一切工作B撤人C停止用电钻打眼D切断电源5、高瓦斯矿井的采掘工作面,瓦斯浓度每班至少检查的次数为( C )A1次 B 2次 C 3次 D 4次6、挡风墙外的瓦斯浓度( C )至少检查一次。
矿井瓦斯防治试题

矿井瓦斯防治、防灭火知识考试试题姓名得分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1、瓦斯爆炸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缺一不可。
(1)瓦斯浓度:(2)高温火源:引爆火源温度为摄氏度(3)空气中氧气浓度不得低于。
2、是矿井防治通风安全重特大事故的第一责任人;对防治通风安全重特大事故负技术管理责任;矿其他对分管业务范围内的“一通三防”工作负管理责任。
3、采掘工作面瓦斯检查次数规定为:低瓦斯矿井每班检查次,其间隔时间小时,高瓦斯矿井每班检查次,其间隔时间小时,瓦斯检查时间间隔要均衡。
4、风筒出口距迎头距离为煤巷、半煤巷不大于 m、岩巷不大于 m。
5、凡是瓦斯超限,都必须在内按“四不放过“(超限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制定不放过,不放过,不放过,不放过)的原则进行追查处理。
二、判断题(每题2.5分,共25分)1、采煤工作面上隅角、采煤机附近、括板运输机机头、放煤口等地方容易积存瓦斯。
()2、煤层中的瓦斯主要以游离状态和吸附状态存在。
()3、采、掘工作面必须实行全风压独立通风。
()4、瓦斯涌出既是由受采动影响的煤层、岩层以及由采落的煤、矸石向井下空间均匀地放出瓦斯的现象。
()5、采煤机必须设置机载式甲烷断电仪或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
()6、规程《井下火灾防治》知识:在灌浆区下部进行采掘前,必须查明灌浆区内的浆水积存情况。
发现积存浆水,必须在采掘之前放出;在未放出前,可以在灌浆区下部进行采掘工作。
()7、规程《井下火灾防治》知识:采用阻化剂防灭火时,应遵守下列规定:选用的阻化剂材料不得污染井下空气和危害人体健康()8、规程《井下火灾防治》知识:采用氮气防灭火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一)氮气源稳定可靠。
(二)注入的氮气浓度不小于97%。
(三)至少有1套专用的氮气输送管理系统及其附属安全设施。
()9、规程《井下火灾防治》知识:开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的煤层。
采用全部充填采煤法时,可以采用可燃物作充填材料,采空区和三角点必须充满。
瓦斯防治专项培训题库

29
抗静电的风筒是完全满足安全要求的风筒。( )
错
30
煤层倾角大于12°但又不是很大的采煤工作面,在下行通风时,也应检查下隅角处的瓦斯。( )
对
31
在倾角较大的下山盲巷检查时,应重点检查瓦斯浓度。( )
错
32
任何人通过培训后,只要会检查瓦斯浓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就可以担任瓦斯检查工作。( )
错
33
每班检查2次瓦斯的地点,应在进班和出班各检查1次。( )
错
14
处理巷道积存瓦斯时,应加大风量以利于尽快地将积存的瓦斯排除。( )
错
15
隔离式自救器的作用是防止遇险人员因缺氧发生窒息和防止发生有害气体中毒。( )
对
16
瓦斯往往积聚在巷道顶部、冒落空间和上山掘进工作面。( )
对
17
瓦斯爆炸浓度的上、下界限与爆炸环境因素无关。( )
错
18
井下爆破作业必须执行“一炮三检制”。( )
错
23
倾斜煤层长壁采煤工作面的下隅角是瓦斯检测的重点部位。( )
错
24
在矿井火灾事故中,多数遇难者死于CO中毒。( )
对
25
在煤尘爆炸事故中,多数遇难者死于高温、高压及冲击波。( )
错
26
引爆热源温度越高,煤尘爆炸强度越大。( )
对
27
采煤工作面的进风和回风不得经过采空区或冒顶区。( )
对
28
设置了栅栏的盲巷,只要设置有瓦斯检查牌就符合要求。( )
对
5
瓦斯比空气轻,易积聚在巷道顶部。()
对
6
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造成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基本因素()
对
矿井通风、瓦斯防治基础知识

矿井通风基础知识矿井通风的基本任务:1、供给井下足够的新鲜空气,满足人员对氧气的需要。
2、排出或冲淡有害气体,使之达到无害浓度,以保证安全生产。
3、调节井下气候。
4、在处理事故时,创造一个比较合适的救灾条件。
矿井通风系统是矿井通风方法、通风方式和通风网络的总称。
矿井通风方法:是指矿井主要通风机对矿井的供风方式。
分为抽出式、压入式和混合式。
矿井通风方式:是指矿井进风井筒与回风井筒的布置方式。
分为中央式、对角式和混合式。
矿井通风网络:是指风流流经路线的连接形式。
分为串联、并联和复杂连接形式。
一、矿井的通风方法:1、抽出式通风抽出式通风又称负压通风。
通风机从井下或局部地点抽出污浊空气的通风方式,目前,我国大部分矿井采取抽出式通风。
抽出式通风在矿井主要通风机的作用下,矿井内空气的压力低于同标高大气压力,处于负压状态。
抽出式通风的主要优点是矿井主要进风巷道无需安设风门,便于运输、行人;矿井通风管理工作容易,另外在瓦斯矿井采用抽出式通风,由于矿井风流处于负压状态,当主要通风机因故停风时,井下风流压力提高,在短时间内可抑制采空区内瓦斯等有害气体的涌出,相对压入式通风,抽出式通风较安全。
2、压入式通风压入式通风又称正压通风,通风机向井下或风筒输送空气的通风方法。
压入式通风在矿井主要通风机的作用下,矿井内空气的压力高于同标高大气压力处于正压状态。
压入式通风机的缺点是矿井通风线路上需要设置控制风流的设施(如:风门、风窗等),从而漏风较大,通风管理工作较困难,且压入式通风使井下风流处于正压状态,当主要通风机因故停时风,井下风流压力降低,在短时间内采空区内瓦斯等有害气体的涌出量增加,造成瓦斯积聚,对安全不利。
当开采煤田上部第一水平,瓦斯涌出量小,且地面塌陷区分布较广时,宜采用压入式通风,此时可用一部分回风把塌陷区的有害气体压到地面,形成短路风流,避免了塌陷区有害气体的危害,因此,当矿区火区比较严重,若采用抽出式通风易将火区中的有害气体抽到井巷中,威胁安全,在这种情况下,可采用压入式通风。
矿井灾害防治复习题及答案

矿井灾害防治复习题及答案矿井灾害防治与技术复习题一、填空:(25分,每空1分)1、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2、水、火、瓦斯、矿尘、顶板冒落被称为煤矿井下五大自然灾害。
3、瓦斯在煤体内呈两种状态:游离瓦斯和吸附瓦斯。
4、影响瓦斯涌出量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开采技术因素。
5、大量的承压状态的瓦斯从可见的煤、岩裂缝中快速喷出的现象叫做瓦斯喷出。
6、矿井瓦斯涌出的区域可分为:采区、掘进区和已采区。
7、煤矿的矿尘主要是:岩尘和煤尘。
8、影响矿尘产生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生产技术因素。
9、尘肺病是在煤矿里目前危害最大的一种职业病。
10、在矿尘中,小于5微米的尘粒称为呼吸性粉尘。
11、煤的自燃过程一般分为潜伏期、自热期和燃烧期三个阶段。
12、瓦斯的主要成分通常是以甲烷为主的烃类气体。
13、个体防尘的工具主要是主要有防尘口罩、防尘面罩,防尘帽和防尘呼吸器14、煤的自燃过程一般分为潜伏期、自热期和燃烧期三个阶段。
15、影响矿尘产生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生产技术因素。
16、矿井空气的主要成分包括:氧气、氮气、二氧化碳。
17、在《煤矿安全规程》中规定:采掘工作面的进风流中,二氧化碳浓度不得超过0.5%。
18、空气分子热运动对容器壁碰撞的宏观表现称为压强。
19、风机在某一特定转速下和工作风阻条件下的工作参数称为工况点。
20、利用局部通风机或主要通风机产生产生的风压对井下独头巷道进行通风的方法称为局部通风法。
21、通风网的基本连接形式有串联、并联、角联三种。
22、矿井瓦斯涌出量的大小,决定于自然因素和开采技术因素的综合影响。
23、根据引火源的不同,矿井火灾可分为外因火灾和内因火灾两大类。
24.使用气瓶时,瓶内气体不得用尽,液化气体应留有不少于0.5-1.0%规定充装量的剩余气体。
矿井瓦斯防治基础知识基础知识

图 5 我国瓦斯压力与深度的关系
从5图中可以看出:
Ⅰ、我国大多数的煤层的瓦斯压力随深度增加呈线性增加,与煤的变质程度无关;
Ⅱ、地质条件正常,瓦斯风化带深度相同,处于同一深度下的煤层,瓦斯压力基本上是一致的;
Ⅲ、我国矿井实测资料表明,瓦斯压力(P)与深度(H)的关系可用下列直线关系表示;
表6 瓦斯分布带划分标准表
带 CO2 N2 CH4 Ar+Kr+Xe H2+N2 Ar/Xe
(%) M3/t (%) M3/t (%) M3/t (%) M3/t (%) M3/t
N2-CO2 20`~80 0.19~2.24 20~80 0.15~1.42 0~10 0~0.16 0.22~1.44 0.021~0.0178 <0.001 0.012
t------测试时煤样累计解吸时间, min 。
C------比例常数
T= t0+t
通过测定大数据组,用最小二乘方方法处理,可得出煤样的损失瓦斯量。也可直接由图表中算出损失量,见图 (7)
图 7 损失瓦斯量计算图
Ⅲ、间
W游----------游离瓦斯,M3/t;
由于各个煤田的成煤条件不一致,因此,各煤田的瓦斯组分也不相同。例如:辽宁红阳三井,由于受火山活动的影响,在Ⅰ、Ⅳ带之间形成了少见的二氧化碳沼气带。通常将沼气带以上的三个带统称为瓦斯风化带。起划分标准见表(6 )
图 3 煤层瓦斯分布图
成煤过程及伴随的瓦斯涌出过程见图
图 4 煤层瓦斯生成流程
①、煤地层排放瓦斯时期的长短,时间越长,瓦斯风化带的深度越深;
②、层错动程度,错动程度越高。煤层排放瓦斯的不均匀性和排放程度就越大;
瓦斯防治的相关知识点

瓦斯防治的相关知识点1.不管哪种采煤方法,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随产量增大而增加。
(√)2.不管哪种采煤方法,工作面相对瓦斯涌出量随产量增大而增加。
(×)3.矿井必须从采掘生产管理上采取措施,防止瓦斯积聚。
(√)4.降低封闭区域两端的压差可以减少老采空区瓦斯涌出。
(√)5.低瓦斯矿井中,如果个别区域相对瓦斯涌出量大于10m3/t,该区仍按低瓦斯矿井管理。
(×)6.低瓦斯矿井中,如果个别区域有瓦斯喷出现象,则该区按高瓦斯矿井管理。
(×)7.一般来说,煤巷,半煤岩巷掘进可以采用抽出式通风。
(×)8.一般来说,有瓦斯涌出的岩巷掘进可以采用抽出式通风。
(×)9.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时间,可以选在瓦斯涌出量较小的一个月份进行。
(×)10.有其他可燃气体的混入往往使瓦斯的爆炸下限降低。
(√)11.惰性气体的加入可以升高瓦斯爆炸的下限,降低其上限。
(√)12.采煤工作面瓦斯积聚通常首先发生在回风隅角处。
(√)13.对于瓦斯涌出量大的煤层或采空区,在采用通风方法处理瓦斯不合理时,应采取瓦斯抽采措施。
(√)14.专用排瓦斯巷内不得进行生产作业,但可以设置电气设备。
(×)15.用局部通风机排放瓦斯应采取“限量排放”措施,严禁“一风吹”。
(√)16.有爆破作业的工作面必须严格执行“一炮三检”的瓦斯检查制度。
(√)17.瓦斯检查人员发现瓦斯超限,有权立即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并向有关人员报告。
(√)18.每个入井职工必须随身携带自救器。
(√)19.停工区瓦斯浓度达到3%不能立即处理时,必须在24h内封闭完毕。
(√)20.专用排瓦斯巷必须贯穿整个工作面推进长度且不得留有盲巷。
(√)21.局部通风机短暂的停风,不需检查瓦斯即可开启风机。
(×)22.瓦斯涌出量的变化与工作面采煤工艺无关。
(×)。
矿井瓦斯防治复习

《矿井瓦斯防治》总复习题一、填空题1、煤层瓦斯是地质作用的产物,是在成煤过程中形成的。
2、瓦斯在煤体中呈两种状态存在,即游离状态和吸附状态。
3、在成煤过程,大致可划分为生物化学作用和煤化变质作用两个成气时期。
4、游离瓦斯量的大小与瓦斯压力成反比,与瓦斯温度成正比。
5、煤层瓦斯压力测定方法分为两种主动测定法、被动测定法。
6、煤层瓦斯含量包含两部分,即游离瓦斯量和吸附瓦斯量。
7、煤层瓦斯含量的大小最终取决于煤田地质条件和煤层赋存条件。
8、矿井瓦斯涌出的形式有普通涌出和特殊涌出两种。
9、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方法可概括为两大类,即分源预测法和矿山统计法。
10、矿井瓦斯一般来源于掘进区瓦斯、采煤区瓦斯、已采区瓦斯三个部分。
11、瓦斯爆炸的实质是瓦斯和混合空气中的氧气在高温热源作用下,发生了剧烈的复杂的氧化反应。
12、瓦斯爆炸产生的高压冲击作用可以分为直接冲击和反向冲击两种。
13、突出煤层经区域预测后可划分为突出危险区、突出威胁区和无突出危险区。
14、从瓦斯喷出裂隙的显现原因不同,可分为瓦斯沿原始地质构造洞缝喷出和瓦斯沿采掘地压形成的裂缝喷出两大类。
15、煤与瓦斯突出分为四个阶段:准备阶段、激发阶段、发展阶段、稳定阶段。
16、“三专两闭锁”中的“两闭锁”是指局部通风机安设的“风电闭锁”和“瓦斯电闭锁”装置。
17、防止灾害扩大具体的措施有技术措施、安全装置两个方面。
18、在采掘工作面爆破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和“三人连锁放炮”的安全爆破制度。
19、瓦斯抽放的方法按瓦斯来源分类可分为本煤层抽放、邻近层抽放和采空区抽放。
二、单选1、矿井瓦斯的成分很复杂,其主要成分是( A )。
A:甲烷 B:一氧化碳 C:氮气2、煤层瓦斯自上而下划分为( C )个分带。
A:2 B:3 C:4 D:53、煤层瓦斯自上而下划分为4个分带,最下层的是( D )带。
A:CO2——N2 B:N2 C:N2——CH4 D:CH44、在瓦斯带内,随着深度的增加,煤层瓦斯含量( B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井瓦斯防治》总复习题一、填空题1、煤层瓦斯是地质作用的产物,是在成煤过程中形成的。
2、瓦斯在煤体中呈两种状态存在,即游离状态和吸附状态。
3、在成煤过程,大致可划分为生物化学作用和煤化变质作用两个成气时期。
4、游离瓦斯量的大小与瓦斯压力成反比,与瓦斯温度成正比。
5、煤层瓦斯压力测定方法分为两种主动测定法、被动测定法。
6、煤层瓦斯含量包含两部分,即游离瓦斯量和吸附瓦斯量。
7、煤层瓦斯含量的大小最终取决于煤田地质条件和煤层赋存条件。
8、矿井瓦斯涌出的形式有普通涌出和特殊涌出两种。
9、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方法可概括为两大类,即分源预测法和矿山统计法。
10、矿井瓦斯一般来源于掘进区瓦斯、采煤区瓦斯、已采区瓦斯三个部分。
11、瓦斯爆炸的实质是瓦斯和混合空气中的氧气在高温热源作用下,发生了剧烈的复杂的氧化反应。
12、瓦斯爆炸产生的高压冲击作用可以分为直接冲击和反向冲击两种。
13、突出煤层经区域预测后可划分为突出危险区、突出威胁区和无突出危险区。
14、从瓦斯喷出裂隙的显现原因不同,可分为瓦斯沿原始地质构造洞缝喷出和瓦斯沿采掘地压形成的裂缝喷出两大类。
15、煤与瓦斯突出分为四个阶段:准备阶段、激发阶段、发展阶段、稳定阶段。
16、“三专两闭锁”中的“两闭锁”是指局部通风机安设的“风电闭锁”和“瓦斯电闭锁”装置。
17、防止灾害扩大具体的措施有技术措施、安全装置两个方面。
18、在采掘工作面爆破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和“三人连锁放炮”的安全爆破制度。
19、瓦斯抽放的方法按瓦斯来源分类可分为本煤层抽放、邻近层抽放和采空区抽放。
二、单选1、矿井瓦斯的成分很复杂,其主要成分是( A )。
A:甲烷 B:一氧化碳 C:氮气2、煤层瓦斯自上而下划分为( C )个分带。
A:2 B:3 C:4 D:53、煤层瓦斯自上而下划分为4个分带,最下层的是( D )带。
A:CO2——N2B:N2C:N2——CH4D:CH44、在瓦斯带内,随着深度的增加,煤层瓦斯含量( B )。
A:减小 B:增大 C:不变5、国内外大量研究和测定结果表明,煤层原始瓦斯含量一般不超过( C )m3/t,仅为成煤过程生成瓦斯量的1/5~1/10或更少。
A:15~25 B:15~3O C:20~306、揭穿突出煤层前测定煤层瓦斯压力时,在工作面距煤层法线距离( B )m以外,至少打( B )个穿透煤层全厚或见煤深度不少于10m的钻孔。
A:4 3: B:5 2 C:2 37、瓦斯风化带即为相对瓦斯涌出量为( B )m3/t时的开采深度。
A:3 B:2 C:48、矿井瓦斯涌出量应用统计预测法的外推范围一般沿垂深不超过( A )m,沿煤层倾斜方向不超过600m。
A:100~200 B:200~3OO C:300~4009、低瓦斯矿井中,相对瓦斯涌出量大于( A )m3/t或有瓦斯喷出的个别区域(采区或工作面)为高瓦斯区,该区应该按高瓦斯矿井管理。
A:10 B:11 C:1210、煤壁瓦斯涌出速率随时间下降速度很快,在煤壁暴露( A )小时后,基本趋于稳定。
A:2 B:3 C:411、瓦斯爆炸死亡人数最多的是因( A )。
A:CO B:高温 C:冲击波 D:缺氧12、瓦斯空气混合气体中氧气的浓度必须大于( C ),否则爆炸反应不能持续。
A:10% B:11% C:12%13、理论上当瓦斯浓度达到( B )时,混合气体中的氧气与瓦斯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最多,爆炸的强度最大。
A:9% B:9.5% C:10%14、矿井局部空间的瓦斯浓度达到( C ),其体积超过( C )的现象,称为瓦斯积聚。
A:2%,0.4 B:3%,0.4 C:2%,0.515、有瓦斯的混合气体中混入其他可燃性气体,会使瓦斯爆炸浓度的下限(B)。
A:不变 B:升高 C:下降16、用钻屑指标法预测煤巷掘进面突出危险时,钻孔每打(B)米,测定一次钻屑解吸指标。
A:1 B:2 C:3 D:417、用金属骨架防突时,在石门上部和两侧周边外( A )米范围内布置骨架孔。
A:0.5~1 B:1~2 C:2~318、煤的突出危险性指标D的临界值为( C )。
A:0.15 B:0.20 C:0.25 D:0.3519、煤的突出危险性指标K的临界值无烟煤为20,其他煤种为( A )。
A:15 B:20 C:25 D:3020、煤与瓦斯突出现象,据力学特征不同,将突出现象分为( C )类、A:1 B:2 C:3 D:421、采煤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沿采面每隔( A )米布置一个预测钻孔,其深度不小于3.5米。
A:10~15 B:15~20 C:20~2522、采掘工作面,体积大于0.5m3的空间,局部积聚瓦斯达到( A )%时,附近20米内必须停止工作,切断电源,撤出人员,进行处理。
A: 2 B: 3 C: 423、检查盲巷和停风的掘进面瓦斯浓度时必须最少(B)人检查。
A: 1 B: 2 C: 324、采煤工作面放炮地点的瓦斯检查,应在沿工作面煤壁上下各(B)米范围内的风流中进行。
A:15 B: 20 C: 2525、专用排瓦斯巷内的瓦斯浓度不得超过( C )。
A:1.5% B:2.0% C:2.5%26、采区回风巷、采掘工作面回风巷风流中瓦斯浓度超过( B )%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 B )%时,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A: 1.0 1.0 B: 1.0 1.5 C: 1.5 1.027、工作面回风流是指距采煤工作面( A )m以外的回风顺槽内不与其他风流汇合的一段风流。
A: 10 B: 12 C: 1528、矿井瓦斯抽放管理中抽放管路要吊高或垫高, 离地高度不小于( B )m。
A: 0.5 B: 0.3 C: 0.429、决定未卸压煤层抽采效果的关键性因素是煤层的( C )。
A:瓦斯压力 B:瓦斯含量 C:透气性系数30、钻孔布置应均匀、合理。
当采用穿层孔抽放时,钻孔的见煤点间距不应超过8m;当采用顺层孔抽放时,钻孔的终孔间距不超过( A )m。
A: 10 B: 12 C: 15三、多选1、瓦斯风化带包括(ABC)。
(多选)A:二氧化碳氮气带 B:氮气带 C:氮气甲烷带 D:甲烷带2、根据已有资料,突出危险区主要发生在哪些构造部位(构造带)(ABCD)。
A:封闭向斜轴附近 B:帚状构造的收敛端 C:煤层的扭转区 D:煤层产状变化地带3、(ABCD)是决定煤层瓦斯含量大小的主要因素A:地质构造 B:煤的变质程度 C:煤层倾角和露头 D:煤层埋藏深度4、煤层瓦斯含量的单位是(AB)A:m3/t B:m3/m3 C:m3/s5、采空区瓦斯涌出的多少,主要取决于(ABC)和管理状况。
A:煤层赋存条件 B:顶板管理方法 C:采空区面积的大小6、由采空区瓦斯涌出的形成可以看到,影响采空区瓦斯涌出大小的主要原因有(AB)。
A:采空区中储积的瓦斯量 B:采空区中的风流流场 C:采空区的大小7、在(ABCD)情况下,尤其应该注意瓦斯涌出量的变化,以确保安全生产。
A:开采遇地质构造 B:地面大气压明显变化C:工作面开采接近结束时 D:顶板来压8、按照瓦斯涌出地点和分布状况,瓦斯来源可分为(ABCD)。
A:煤岩壁瓦斯涌出 B:采落煤岩瓦斯涌出C:采空区的瓦斯涌出 D:邻近煤层瓦斯涌出9、瓦斯综合治理的十二字方针是(BCD)。
A:以产定风 B:以风定产 C:先抽后采 D:监测监控10、瓦斯爆炸的感应期的长短与(ABC)有关。
A:瓦斯的浓度 B:火源温度 C:火源性质11、影晌瓦斯爆炸界限的因素有(BCD)。
A.发生爆炸的地点B.其他可燃气体C.空气中的氧浓度D.煤尘浓度12、瓦斯爆炸必须同时具备的条件是(ABD)。
A:瓦斯浓度在爆炸范围内 B:一定的氧浓度C:在煤矿井下 D:高温热源及一定的存在时间13、空气中混入(ABD)会增加瓦斯的爆炸性,扩大瓦斯爆炸的浓度界限。
A:煤尘 B:C0 C:N2 D:H2S14、矿井瓦斯爆炸产生的有害因素是(BCD)。
A:电磁辐射 B:高温 C:冲击波 D:有害气体15、防止瓦斯爆炸的措施是(BC ) 。
A:防止瓦斯涌出 B:防止瓦斯积聚C:防止瓦斯引燃 D:防止煤尘达到爆炸浓度16、划分矿井瓦斯等级的主要作用是(BCD)。
A:确定矿井产量 B:用于风量计算C:确定矿井的瓦斯管理制度 D:选用电气设备17、以下哪些因素是确定矿井瓦斯等级的依据?(ACD )A:绝对瓦斯涌出量 B:瓦斯浓度 C:相对瓦斯涌出量 D:瓦斯的涌出形式18、对于有突出危险的煤层应采取( AC )等区域性防治突出措施。
A:开采保护层 B:钻孔排瓦斯 C:预抽煤层瓦斯 D:超前钻孔19、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随(ABC)增加而增大。
A:煤层埋藏深度 B:煤层厚度 C:煤层倾角 D:煤层强度20、开采突出煤层时,必须采取(ABCD)等综合防治突出措施。
A:突出危险性预测 B:防治突出措施C:防治突出措施的效果检验 D:安全防护措施21、排放瓦斯必须执行的原则是(ABCD)。
A:断电 B:撤人 C:限量 D:警戒22、控制排放瓦斯时,要(ABC)。
A:计箅排放瓦斯量、供风量和排放时间B:制定控制排放瓦斯的方法,严禁“一风吹”C:确保排放风流和全风压风流混合处的瓦斯浓度不超过⒈5%D:停运主要通风机23、常用的矿用瓦斯抽放泵的形式有(BCD)。
A:轴流式瓦斯泵 B:水环式真空泵 C:离心式瓦斯泵 D:回转式瓦斯泵24、以下符合(ABCD)的矿井必须建立瓦斯抽放系统。
A:回采工作面的绝对瓦斯涌出量>5m3/minB: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40m3/minC:开采的煤层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D:掘进工作面的绝对瓦斯涌出量>3m3/min25、在利用瓦斯的系铳中,必须装设有(BCD)作用的安全装置,并定期检查。
A:防有害气体 B :防回火 C:防回气 D:防爆炸四、判断1、瓦斯的生成、运移、赋存和富集与地质条件密切相关。
(√)2、不同矿区瓦斯风化带的深度有较大差异,但是同一井田的差异很小。
(×)3、中等变质程度的煤孔隙率最小,变质程度变小和变大时,孔隙率都会增大。
(√)4、煤的变质程度越高,煤的瓦斯含量越小。
(×)5、透气性的好坏对矿井瓦斯抽放的影响较大,透气性好的抽放困难。
(×)6、煤层埋藏深度相同时,煤层倾角越大,瓦斯含量越高。
(×)7、一般情况下,煤层中的瓦斯压力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8、向斜构造一般轴部的瓦斯含量比翼部高。
(√)9、煤的瓦斯含量越大,煤越粉碎,损失瓦斯量所占的比例越小。
(×)10、有些矿井的相对瓦斯涌出量要大于煤层瓦斯含量。
(√)11、当煤的孔隙率相同时,游离瓦斯量与瓦斯压力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