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准直器的分析和比较
光纤准直器的结构与参数

•光纤准直器是光无源器件中的一个重要的组件,在光通信系统中有着非常普遍的应用。
它是由单模尾纤和准直透镜组成,具有低插入损耗,高回波损耗,工作距离长,宽带宽,高稳定性,高可靠性,小光束发散角,体积小和重量轻等特点。
可将光纤端面出射的发散光束变换为平行光束,或者将平行光束会聚并高效率耦合入光纤,是制作多种光学器件的基础器件,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光束准直,光束耦合,光隔离器,光衰减器,光开关,环行器,MM,密集波分复用器ES之中。
目录•光纤准直器的装配光纤准直器的结构与参数•光纤准直器的结构参数如图5 所示,因光纤头端面的8 度斜角,造成输出光束与准直器轴线存在夹角θ,称为点精度。
图6 所示为两准直器的理想耦合情况,二者的输出光场完全重合,其间距为准直器的工作距离Zw。
准直器输出高斯光束的束腰距离其端面Zw/2,束腰直径为2ωt,而高斯光束的发散角与其束腰直径成反比关系。
到此我们介绍了光纤准直器的三个主要参数:工作距离、点精度和光斑尺寸。
光纤准直器的原理•光纤准直器的基本原理是,将光纤端面置于准直透镜的焦点处,使光束得到准直,然后在焦点附近轻微调节光纤端面位置,得到所需工作距离,因此准直器的工作距离与光纤头和透镜的间距L相关。
光纤准直器的设计方法是,根据实际需求确定准直器的工作距离,依据高斯光束传输理论,确定光纤头和透镜间距L并计算光斑尺寸,然后依据光线理论计算准直器的点精度。
光纤准直器的优点•低插损、高回损、尺寸小工作距离长、宽带宽高稳定性、高可靠性光纤准直器的装配•(1)采用斜端面插针耦合,可大大提高光纤准直器的回波损耗,当斜面倾角为8°01%增透膜时,光纤准直器的时,光纤准直器的自聚焦透镜后端面镀反射率为0.回波损耗可达60dB。
采用斜端面插针耦合,主要是为了满足器件高回波损耗的求,角度越大,准直器的回波损耗越大。
但插针的端面角度越大,准直器的插入损耗就会越大(要求是:插入损耗越小越好,回波损耗越大越好),这和准直器要求的低插入损耗矛盾,对于准直器插入损耗而言,透镜和毛细管是垂直端面最为理想。
光纤准直器原理

(5)一. 模型光纤准直器通过透镜能实现将从发散角较大(束腰小)的光束转换为发散角较小(束腰 大)的光束,从而以较低损耗耦合进入其他光学器件。
在这里,我们将从光纤中的出射光束 认为是基模高斯光束;光纤准直器基本模型如下:图1光纤准直器原理示意图其中,q i (i=0,1,2,3)为高斯光束的q 参数,q 参数定义为:i i;(i )q zR z1 2 ?w z丄2 22f“ z 上 w 0R zz, w z Wo .〔 一 , f7(2)z\ f图1中,qi (i=0,1,2,3)分别表示光纤端面,透镜入射面,透镜出射面,和出射光束的束腰处的q 参数,而w oi 和W 02分别表示透镜变换前后的束腰;I 表示光纤端面与透镜间隔,l w 为 准直器的设计工作距离。
二. 理论分析根据ABCD 理论,高斯光束q 参数经透镜变换后,工作距离:2Al B Cl D ACf i光纤准直器原理曾孝奇q 2Aq iCq i(3)2而且,q i q o 1, q 2 q 3 I w /2,q oi if i ,q 32• W 02i -if 2。
这样,我们可以得到经过透镜后的束腰大小:W 02(4)W oi2 严,Cf i Cl D 2(5)方程(5)是关于I 的二次方程,为使得I 有实根,方程(5)的判别式应该不小于零,从而 我们可以得到:AD BC 2ACf iC 2f i方程(6)表示准直器的工作距离有上限,就是一个最大工作距离 I wmax AD BC 2ACf i /C 2f i o 此时,我们得至U : I f 1 -。
C分析:不论对于何种透镜,准直器的出射光斑和工作距离都取决于透镜的传输矩阵ABCD ;对于给定的透镜,它们还跟入射光斑大小和光纤端面与透镜间的距离 I 有关,也就 是说,对于给定的入射光束和给定的透镜,我们可以通过在透镜焦距附近改变 I 来实现不同 的工作距离。
在实际制作准直器当中,我们正是通过这种方法来实现不同的工作距离的。
光纤准直器

光纤准直器
光纤准直器 (collimator )是由尾纤与自聚焦透镜精确定位而成。
它可以将光纤内的传输的光转变成准直光(平行光),或将外界平行(近似平行)光耦合至单模或者多模光纤内。
特点应用
●低损耗
●低偏振敏感 ●抗环境变化●光纤通信系统 ●局域网
●CATV
●光纤传感器 ●测量仪器
光纤准直器是隔离器和波分复用器等在线光无源器件的基本元件,具有低插损和高回损特性,深圳兴博科技可为客户定制和批量供应各类光纤准直器,先进和高质量的镀膜还能保证准直器可以承受高功率。
性能参数
参数单位数值
工作波长nm1310,1550 or 1310/1550
工作波长范围 nm+/-40
工作距离mm5或者用户指定
典型插损dB0.16
最大插损dB0.2
最小回损dB60
最大PDL dB0.02
可承受拉力N5
光纤类型 SMF-28e或者多模光纤
工作温度 ℃ -5 to +70
储存温度 ℃-40 to +85
结构示意图
实物图。
光纤准直器的工作原理

光纤准直器的工作原理
光纤准直器是一种光器件,用于将入射的光束准直化,使其光线方向更加稳定和准确。
其工作原理基于光纤中的全反射现象和零模光束的特性。
首先,光纤准直器通常由一根光纤和一个光学透镜组成。
当入射光线进入到光纤中时,它会在光纤芯层和包层的分界面发生全反射,形成沿着光纤传输的光波导。
在光纤中,零模光束是指只有光的电场沿着光纤纵向分布的模式,而横向电场为零。
这种模式是光纤中最稳定的模式,在传输过程中衰减最小,方向也最稳定,因此被用于准
直器的设计中。
当光纤传输的光束到达准直器的末端时,它会被聚焦到一个小点上。
这个点的位置可
以通过调整透镜的位置来调整。
因为光束是一个零模光束,所以这个被聚焦的点会非常稳定,可以作为准直后的光线输出。
光纤准直器的优点在于,它可以将任意入射方向的光线都准直化。
这对于很多光学系
统来说都非常重要,特别是需要进行高精度测量和控制的系统。
另外,由于光纤的柔性和
小体积,光纤准直器也很容易被集成到光学系统中。
光纤准直器参数

光纤准直器参数
光纤准直器是一种重要的光学器件,用于将光纤输出的光束准直成一束平行光。
其参数对于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1. 波长范围:光纤准直器的波长范围是指其可以使用的光波长范围。
不同的准直器有不同的波长范围,需根据实际需求选择。
2. 输出光斑形状:光纤准直器的输出光斑形状应该尽可能接近于一个理想的平行光束,以提高系统的传输效率和稳定性。
3. 插入损耗:插入损耗是指光纤准直器插入系统后引起的光功率损失。
准直器的插入损耗应尽可能小,以保证系统的传输效率。
4. 回波损耗:回波损耗是指光纤准直器对反射光的抑制能力。
准直器的回波损耗应尽可能大,以减少反射光对系统的影响。
5. 机械结构:光纤准直器的机械结构应稳定可靠,能够承受一定的机械应力和热应力,以确保长期使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6. 环境适应性:光纤准直器应能够在一定的温度、湿度、气压等环境下稳定工作,以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7. 兼容性:光纤准直器应能够与各种不同类型的光纤、透镜等光学器件配合使用,以实现系统的集成和优化。
光纤准直器论文(中英文)

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一章绪论 (1)1.1课题背景 (1)1.2准直器的应用 (2)1.3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1.4本论文研究的内容 (3)第二章光纤传输基本理论概述 (4)2.1单模光纤概述 (4)2.1.1单模光纤基础 (4)2.1.2 单模光纤的传输模式 (5)2.1.3 模场直径 (6)2.1.4单模光纤的优缺点 (7)2.2多模光纤概述 (7)2.2.1多模光纤基础 (7)2.2.2多模光纤的传输模式 (8)2.2.3多模光纤的优缺点 (8)第三章光纤准直器的理论分析 (10)3.1单模光纤熔接渐变折射率多模光纤法 (10)3.1.1渐变折射率光纤传输性质分析 (10)3.1.2扩芯光芯的制造和光耦合实验 (12)3.1.3耦合效率理论计算及结果比较 (13)3.2加热掺杂扩散法 (15)3. 2.1 加热扩芯光纤的设计分析 (15)3.2.2参考实验测试与分析 (16)第四章总结展望 (18)摘要光纤准直器适用于单模光纤,包括具有光线可以进出的扩展模式。
在光纤进入的一端它的孔径很小,而在光纤出射的一端它的孔径很大。
准直器的另一部分部分可以保持光线的扩展。
它纤芯直径等同于或者更大于具有模式扩展光纤部分,因此在这种纤芯中传输的光纤保持不变。
介绍了两种可以增大单模光纤模场直径并出射准直平行光束的扩芯光纤的原理和制作方法。
分析了单模光纤熔接渐变折射率多模光纤法通过改变渐变折射率多模光纤的长度和自聚焦参量实现模场扩大缩小的原理,扩芯光纤模场直径扩大到16.6um,出射光束平行效果较好,轴向耦合容限比单模光纤扩大了近6倍。
加热扩芯光纤则是通过控制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直接使单模光纤掺杂物质发生扩散,从而实现扩束和光束准直,模场直径达到15.4um,横向、轴向耦合容限都比单模光纤有很大提高。
因此扩芯光纤可以简化单模光纤的耦合对准过程,用来制作新型的单模光纤或掺铒光纤连接器,也可以用于其它光器件中与单模光纤的准直。
多模光纤准直器规格书

多模光纤准直器规格书
产品名称:多模光纤准直器
规格书
1. 产品简介
多模光纤准直器是一种用于调整光束直径和平行度的光学器件,适用于多模光纤通信和传输系统。
本产品具有高传输效率、低插损和稳定性等优点。
2. 技术规格
2.1 光纤类型:多模光纤
2.2 波长范围:400nm~1600nm
2.3 最大输入功率:10mW
2.4 插入损耗:≤0.5dB
2.5 准直度:≤1 mrad
2.6 耦合效率:≥90%
2.7 工作温度:-10℃~+70℃
2.8 存储温度:-40℃~+85℃
3. 外观和尺寸
3.1 外观:圆柱形
3.2 尺寸:直径 X 长度(单位:毫米)
4. 主要特点
4.1 高传输效率:采用优质光学材料,保证光的传输效率。
4.2 低插损:精密加工工艺和优化设计,确保插入损耗最小化。
4.3 稳定性:可靠的组装工艺和材料选择,提供稳定性和长寿命。
5. 应用领域
5.1 光通信系统
5.2 光纤传输系统
5.3 光学测量和检测
5.4 科研实验室
6. 供货周期
根据客户需求和订单数量进行协商,一般在确认订单后10-20个工作日内发货。
7. 售后服务
提供一年质保服务,如发现产品质量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的售后服务部门。
备注:本规格书仅供参考,如需详细信息,请与我司销售代表联系。
新型三件套准直器的设计及优势

新型三件套准直器的设计及优势作者:于海珍肖石林张明关键词:准直器自聚焦透镜C透镜玻璃棒工作距离光斑插损指向精度一、引言光纤准直器是光纤通信系统的最基本光学器件,其作用是把光纤中发散的光束变成准直光,使其以非常小的损耗耦合到光纤中。
许多无源器件都是在一对准直器之间插入光学元件制作而成的。
常规的准直器结构为两件套式,即由光纤头和一个起准直作用的透镜组成,目前准直透镜主要有两种:自聚焦透镜和C透镜。
随着通讯网络的不断发展,现在对支撑光通讯网络的媒质——各种器件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对于光的偶合和准直方面也出现了一些更高的要求。
比如目前很多应用都需要大工作距离、大光斑。
特别对大容量的矩阵光开关来说,例如1024*1024MEMS,由于在传输过程中相互偶合的次数特别多、相互传输的距离特别长,有时会达到1000mm。
常规的准直器工作距离达到1000mm时损耗会达到15dB左右,这对于光通讯来说是很难接受的。
常规0.23p的自聚焦透镜准直器,其最大工作距离仅70mm左右,理论上可将节长缩短来增加工作距离,如将节长缩短为0.05p,其最大工作距离也仅约400mm,且此时透镜太短难以加工,插损等指标也较差。
常规C透镜准直器的最大工作距离约300mm左右,如果要达到大工作距离、大光斑的要求,如工作距离500mm、光斑0.5mm,理论上一个长度约9.7mm、曲率半径约4.2mm的C透镜可以满足此要求,但实际做出来的参数会很差,因为透镜较长不利于加工及准直器的装配;另外光束到达透镜球面时偏离中心的距离较大,偏离旁轴成像条件,使得出射光的椭圆度增加,从而插损和指向精度也增大;再者,采用长透镜温度性能也不稳定。
若将光纤头和透镜间的距离拉得很长如3mm,理论上4.7mm长的C 透镜也可以满足以上要求,但此时光在光纤头与透镜间的空气中会发散得很厉害,插损将很大,指向精度及光斑等指标也会很差。
实际上根据经验,光纤头与透镜之间的距离通常仅为0.1~0.3m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来源: /schemes/scheme-27.htm
在自由空间型的光无源器件(如光隔离器、光环形器、光开关等)中,输入和输出光纤端面必须间隔一定距离,以便在光路中插入一些光学元件,从而实现器件功能。
从光纤输出的高斯光束(实际为近高斯光束,可以高斯光束近似处理),束腰半径较小而发散角较大,两根光纤之间的直接耦合损耗对其间距极其敏感,光纤准直器扮演这样一种功能,将从光纤输出的光准直为腰斑较大而发散角较小的光束,以增加对轴向间距的容差,如图 4 所示,从图 2(c)(d)亦可看出准直器对轴向容差的改善。
光纤准直器的结构和参数
光纤准直器的结构参数如图 5 所示,因光纤头端面的 8 度斜角,造成输出光束与准直器轴线存在夹角θ,称为点精度。
图 6 所示为两准直器的理想耦合情况,二者的输出光场完全重合,其间距为准直器的工作距离Zw。
准直器输出高斯光束的束腰距离其端面Zw/2,束腰直径为2ωt,而高斯光束的发散角与其束腰直径成反比关系。
到此我们介绍了光纤准直器的三个主要参数:工作距离、点精度和光斑尺寸。
光纤准直器的设计方法
光纤准直器的基本原理是,将光纤端面置于准直透镜的焦点处,使光束得到准直,然后在焦点附近轻微调节光纤端面位置,得到所需工作距离,因此准直器的工作距离与光纤头和透镜的间距 L相关。
光纤准直器的设计方法是,根据实际需求确定准直器的工作距离,依据高斯光束传输理论,确定光纤头和透镜间距 L并计算光斑尺寸,然后依据光线理论计算准直器的点精度。
具体设计步骤如下:
a) 确定所需工作距离Zw;
b) 列出从光纤端面至输出光束束腰位置的近轴光线传输矩阵;
下面以 Grin-Lens准直器为例:
c) 列出输出光束束腰位置的 q 参数;
高斯光束的传输可用 q 参数及 ABCD法则来描述,如下图公式所示:
一般考虑光纤端面高斯光束的模场半径为ω0且波面曲率半径为R0=∞,因此光纤端面的q参数为:
根据 ABCD法则,输出光束束腰位置的 q 参数为:
d) 确定光纤头与透镜间距 L;
在输出光束束腰位置,波面曲率半径为R3=∞即 1/q3的实部为 0
纵观以上推导过程,q3中只包含一个变量L。
因此可依据上面的公式确定间距L计算光斑尺寸和点精度;
e)根据确定的间距L,可由q3计算光斑尺寸:
点精度可用光线追迹的方式计算。
光纤准直器常用 0.23 节距的 Grin-Lens,就是为了能够通过微调间隙 L 而得到不同工作距离的光纤准直器,C-Lens的长度选择,也应作类似考虑。
光纤准直器的分析和比较
Grin-Lens 最早用于光纤准直器的准直透镜,NSG 公司是最早的供应者,目前国内的上海中科光纤通讯器件有限公司、西安飞秒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和西安同维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均能供应Grin-Lens。
CASIX公司的罗勇将 C-Lens引入光纤准直器,因成本优势而得到顾客欢迎。
前面已经提到,准直器的工作距离与光纤头和透镜间距 L相关,增加间距 L可增加工作距离,但是对一个确定的准直透镜,工作距离不能无限增加。
当光纤端面在透镜焦点附近调节时,光斑尺寸变化较大,然而将光纤端面置于透镜焦点上(此时工作距离接近 0),计算所得光斑尺寸仍有参考作用,有助于估算确定的透镜参数所能得到的光斑尺寸。
点精度随光纤头位置变化不大,取间距 L等于透镜焦距所得点精度可作为其他情况的近似。
下面针对 Grin-Lens和 C-Lens,分析工作距离、光斑尺寸和点精度与透镜参数的关系。
a) 工作距离限制
对(10)式稍作变换,得到一个关于 L 的一元二次方程,该方程有解(两个解中接近于透镜焦距的解才是我们所需要的)的条件是满足系数条件式
其中系数a、b、c与透镜参数相关且包含工作距离Zw,因此由上式可得到工作距离的限制条件:
光斑尺寸
取间距 L等于透镜焦距,得到光斑尺寸如下:
c) 点精度
取间距 L等于透镜焦距,得到准直器点精度如下:
以上关于光斑尺寸和点精度的计算是基于间距L等于透镜焦距,其结果仅作为选择透镜参数时的参考,
精确的计算可依照上述光纤准直器的设计方法进行。
C-Lens 可通过增大端面曲率半径来增加工作距离,比 Grin-Lens 改变参数相对容易,因此在长工作距
离应用中具有优势,而在普通应用中,也因其成本优势受到欢迎。
但是在 Filter 型 WDM 中,需要在透镜
的端面粘贴滤波片,Grin-Lens因其端面为平面而占绝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