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色料的制备及选择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合集下载

陶瓷颜料制备最简单的方法与流程

陶瓷颜料制备最简单的方法与流程

陶瓷颜料制备最简单的方法与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陶瓷颜料的简易制备方法与流程详解陶瓷颜料,作为陶瓷艺术的重要元素,其制备过程既科学又艺术。

釉料配制注意事项

釉料配制注意事项

釉料配制注意事项釉料是一种常用于陶瓷制作和装饰的涂料,它可以增加陶瓷制品的光泽度和装饰效果。

配制釉料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以确保釉料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和质量。

以下是一些关于配制釉料的注意事项。

1. 材料选择:选择合适的原材料对釉料的质量有很大影响。

常用的釉料原材料有硅酸盐、氧化物和碳酸盐等。

在选择原材料时,要考虑到陶瓷制品的用途和要求,比如耐磨性、抗腐蚀性等。

2. 比例控制:配制釉料时要准确控制原材料的比例。

不同原材料的比例会直接影响釉料的性能和效果。

比如,增加氧化物的比例可以改变釉料的颜色,增加碳酸盐的比例可以增加釉料的亮度。

因此,在配制釉料时需要按照特定的配比进行操作,避免比例过高或过低。

3. 粉末处理:釉料的原材料通常以粉末的形式存在。

在配制釉料之前,需要对原材料进行粉末处理,以确保原材料的颗粒大小和分散性。

常用的粉末处理方法包括研磨、筛网和球磨等。

通过粉末处理,可以提高原材料的可溶性和反应性,从而提高釉料的质量。

4. 烧制温度控制:釉料在烧制过程中会发生化学反应和结晶过程,这些过程受到烧制温度的影响。

不同的釉料需要在不同的温度下烧制,以获得理想的效果。

在配制釉料时,要了解不同釉料的烧制温度范围,并准确控制烧制温度,以避免釉料过烧或未烧结的情况发生。

5. 试验和调整:配制釉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很难一次就达到理想的效果。

因此,需要进行多次试验和调整,以确定最佳的配方和工艺参数。

在试验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配方进行微调,调整比例和温度等参数,以获得更好的结果。

6. 健康安全:在配制釉料时,需要采取适当的健康安全措施,以避免对人体造成伤害。

一些釉料原材料可能含有有害物质,如重金属等。

在操作过程中,应佩戴防护装备,如手套和口罩,确保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7. 储存和保存:配制好的釉料可以保存一段时间,但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其变质。

釉料应储存在干燥、通风和不受阳光直射的地方。

同时,应密封好容器,并避免暴露在空气中。

陶瓷材料的制备与性能优化

陶瓷材料的制备与性能优化

陶瓷材料的制备与性能优化陶瓷材料一直以来都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从古代的陶器到现代的陶瓷发动机部件,陶瓷材料的制备和性能优化一直是研究和应用领域中的关键问题。

本文将探讨陶瓷材料的制备过程以及如何通过优化来提高其性能。

一、陶瓷材料的制备过程1. 原料选择陶瓷材料的原料选择对最终产品的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常见的陶瓷材料原料包括粘土、石英、长石等。

选择合适的原料可以提高材料的强度、致密度和耐腐蚀性。

2. 粉体制备粉体制备是陶瓷材料制备过程中的关键一步。

常用的方法包括干法和湿法。

干法包括球磨和气流磨碎,湿法包括球磨和溶胶-凝胶法。

选用适当的制备方法可以得到均匀细小的粉体,从而提高烧结后的致密性和力学性能。

3. 成型成型是将粉体制备成所需形状的过程。

常见的成型方法包括注塑成型、挤压成型、压塑成型和注模成型等。

不同的成型方法适用于不同的陶瓷材料和产品形状,正确选择成型方法可以避免制品破损和缺陷。

4. 烧结烧结是将成型体加热到一定温度下,使其粒子间发生结合的过程。

通过热处理,陶瓷材料可以达到高强度和致密度。

烧结过程中的温度和时间参数需要进行精确控制,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

二、陶瓷材料的性能优化1. 密度与致密度控制陶瓷材料的密度对其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优化制备工艺和烧结参数,可以提高陶瓷材料的致密度,从而提高其强度和硬度。

一些常用的方法包括增加烧结温度、延长烧结时间等。

2. 结晶相控制陶瓷材料的晶体结构和相组成对其性能也有关键影响。

通过合适的添加剂和热处理过程,可以控制陶瓷材料的晶体结构和相组成,从而优化材料的力学性能、化学稳定性和导电性等。

3. 表面处理陶瓷材料的表面性质往往与其力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密切相关。

通过表面处理方法,如化学腐蚀、溶胶涂覆等,可以改善陶瓷材料的表面性能,增加其抗磨损性、耐腐蚀性和耐高温性。

4. 复合材料制备将陶瓷材料与其他材料复合也是提高其性能的有效途径之一。

通过复合设计,可以充分发挥陶瓷材料和其他材料的优势,以实现性能的协同提升。

教你如何选择合适的釉料和陶瓷颜料

教你如何选择合适的釉料和陶瓷颜料

教你如何选择合适的釉料和陶瓷颜料选择合适的釉料和陶瓷颜料对于陶艺爱好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釉料和陶瓷颜料的选择不仅会影响作品的质量和效果,还会对作品的耐久性和观赏价值产生重要影响。

本文将介绍一些选择合适的釉料和陶瓷颜料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首先,选择合适的釉料是制作陶艺作品的关键。

釉料是一种能够在高温下熔化并形成一层光滑、坚固的涂层的材料。

釉料不仅可以提高陶艺作品的观赏性,还可以增加作品的耐久性和防水性。

在选择釉料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温度范围:不同类型的釉料适用的烧制温度范围不同。

在选择釉料时,需要根据自己的烧制设备和技术水平来确定适合的温度范围。

2. 颜色和效果:釉料可以提供各种颜色和效果,如透明、半透明、亮光、哑光等。

在选择釉料时,需要根据自己的设计和创作需求来确定适合的颜色和效果。

3. 安全性:一些釉料含有有害物质,如铅、镉等。

在选择釉料时,需要注意选择无害的釉料,以确保自己的健康和环境的安全。

其次,选择合适的陶瓷颜料也是制作陶艺作品的重要一环。

陶瓷颜料是一种能够在高温下烧结成色的颜料,可以用于绘画、装饰和着色陶艺作品。

在选择陶瓷颜料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稳定性:陶瓷颜料在高温下需要保持稳定的颜色和效果。

在选择陶瓷颜料时,需要选择具有良好稳定性的颜料,以确保作品在烧制过程中不会出现颜色变化或褪色的问题。

2. 颜色选择:陶瓷颜料提供了丰富的颜色选择,可以根据自己的设计和创作需求选择适合的颜色。

同时,还需要考虑颜色的互相搭配和相容性,以确保作品的整体效果和观赏性。

3. 使用方法:陶瓷颜料有不同的使用方法,如干粉颜料、涂料、釉料等。

在选择陶瓷颜料时,需要根据自己的技术水平和作品的需求来确定适合的使用方法。

最后,除了釉料和陶瓷颜料的选择,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品牌和质量:选择知名品牌和质量可靠的釉料和陶瓷颜料,可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效果。

2. 实验和测试:在正式使用釉料和陶瓷颜料之前,可以进行一些实验和测试,以了解其性能和效果。

第六章 陶艺制品所用色料和釉料

第六章 陶艺制品所用色料和釉料

制而成,因颜料在釉的下面,故称为釉下彩
1.釉下彩的配方:

第一节 陶艺制品所用色料
2.釉下彩的常用类: (1) 青花:主要是以氧化钴做呈色剂,用茶叶水调配,经高温烧制呈现蓝色。 (图133A图133B)(明 青花瓷) (2) 釉里红:以氧化铜做呈色剂,用桃胶水或清水调配,经高温烧制呈现红色。(图134A图134B)
(2) 如何提高釉的温度:增加石英土(瓷土、陶土等)。减少助熔剂。
7 釉的研磨 将配制好的原料放进磨釉机研磨过筛(筛网80目)即可。
第二节 陶艺制品所用釉料
(二)常见的釉料
1常见的色釉有:
白釉、黑釉、青釉、龙泉釉、茶叶末釉、铜红釉、钧窑釉(花釉)、铜绿釉、土耳 其蓝釉、金砂釉、开片(裂纹)釉、结晶釉、黑天目釉、树叶天目釉,铁红釉、条痕釉、
(图139A、B)
(2) 结晶釉料:分为低、中、高温釉,由两种以上显色能力和结晶特点不相溶的 金属氧化物和熔块配制而成.烧造前不能分辨结晶和色彩,在不同窑炉和不同烧造气
氛下呈现不同的颜色和结晶效果。低温釉烧成温度在1100℃左右,中温釉烧成温度在
1200℃左右,高温釉烧成温度在l350℃左右。(图140A、B)
(1) 降低釉的温度:在釉料中减少泥料比例,增加碳酸钙,氧化锌、碳酸钡、氧
化镁、氧化铅等助熔剂的比例,即可降低釉的烧结温度。 (2) 提高釉的温度:在釉料中增加泥料、硅、铝的比例,减少助熔剂的比例,即 可提高釉的烧结温度。 (与坯体烧成相适应,但要注意膨胀系数,防止破裂)
第二节 陶艺制品所用釉料
5 一般陶艺的釉料烧成温度可分为: 低温釉——1000℃以下。中温釉——1000℃一l260℃。高温釉——1260℃以上。 烧成火焰可分 还原烧——烧成时“缺氧”烧成。氧化烧——烧成时“多氧”烧成。 6 釉的配置基本原则 (1) 如何降低釉的温度:减少石英土(瓷土、陶土等)。 增加助熔剂(如碳酸钙、氧化锌、碳酸钡、氧化镁等)。

陶瓷色料的制备方法

陶瓷色料的制备方法

在Fe-ZrSiO4红旳合成过程中, 人们发觉: (1)Fe- ZrSiO4 红旳色调与ZrO2 和SiO2 配料比 有关。 当ZrO2:SiO2( 摩尔比) = 1时, 得珊瑚铁红, 当ZrO2:SiO2( 摩尔比) > 1时, 得桃红色铁红。
(2)在合成过程中, 若原料具有一定量旳CaO( 即具有 一定旳CaO杂质) 时, 如含CaO1%时, 对制备Fe- ZrSiO4 粉红色料有利。其原因可能是在高温阶段, CaO、SiO2 及矿化剂中旳Na+离子易形成低共熔旳液相, 从而为 Fe3+旳扩散提供阻力很小旳通道, 增长了Fe3+旳固溶量。
锆基色料旳工业制备措施主要是用固相 烧结反应原理完毕旳, 即将一定化学配比 旳原料均匀混合, 在一定旳高温和气氛条 件下, 在给定旳烧成时间内, 经过各组分 间旳扩散反应而得到块状色料体, 这些块 状色料体经过粉碎、洗涤、干燥、细磨, 就得到可供陶瓷工业使用旳多种色料; 有 时, 为了提升色料旳稳定性及呈色强度等 性能, 还要进行二次烧成、三次烧成, 甚 至更屡次旳再烧结过程, 但这么旳色料价 格昂贵。一般用于高附加值旳陶瓷制品装 饰上。
锆基色料3大系列: 即V-ZrSiO4蓝、 Pr- ZrSiO4黄、Fe- Zr-SiO4红, 同步成为 陶瓷色料旳一种主要体系, 并构成了锆系 色料三原色。
下列简朴讲述这3大系列旳制备措施:
V-ZrSiO4蓝陶瓷色料旳制备
V-ZrSiO4蓝陶瓷色料旳制备能够说是锆基色料生 产中比较复杂旳一种。这是因为它涉及到V离子旳变价效 应, 含V化合物旳加入量、温度、气氛控制及V-ZrO2黄旳 形成反应等诸多原因, 这些原因都会影响V- ZrSiO4 蓝 旳最终呈色效果及其在釉料中旳使用性能。在制备VZrSiO4 蓝色料时, 配料中一定要有一种或几种矿化剂, 不然就极难得到理想旳蓝色色料。

陶瓷颜料生产工艺

陶瓷颜料生产工艺

陶瓷颜料生产工艺陶瓷颜料是指用于陶瓷制品上的彩色颜料,通过在陶瓷器表面涂刷或绘制的方式,将陶瓷制品装饰得五彩斑斓。

陶瓷颜料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原料准备、配方调制、研磨、筛分、漆料制备、上釉、干燥和烧制等过程。

首先,原料准备是陶瓷颜料生产的第一步。

原料通常包括一些矿石、粉末和化学物质,如氧化物、碳酸盐、硝酸盐等。

这些原料需要经过严格的测试和质量检查,以确保其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符合生产要求。

其次,配方调制是根据产品的需求来确定原料的比例和配方。

根据不同的颜色和效果要求,可以采用多种原料的组合。

在配方调制过程中,需要通过实验室测试来确定最佳的配比,以获得理想的色彩效果。

接下来是研磨和筛分的过程。

在研磨过程中,原料会被放入一个研磨机中,加入适量的水或溶液进行搅拌和研磨,以获得均匀的颜料浆料。

然后,通过筛分的过程,可以除去颗粒过大或过小的杂质,以获得均匀的颗粒大小。

漆料制备是将研磨好的颜料浆料与胶凝剂、稀释剂等进行混合,形成一种适合涂刷或绘画的漆料。

这个过程需要严格控制各种原料的比例和混合方式,以确保漆料的质量和稳定性。

上釉是将漆料均匀涂刷在预先烧制好的陶瓷制品上的过程。

工人将陶瓷制品放入上釉机中,通过机械臂或涂刷设备,均匀涂刷漆料。

这个过程需要控制好涂刷的厚度和均匀度,以获得理想的装饰效果。

干燥是将涂有颜料的陶瓷制品置于恒温恒湿的环境中,让它们逐渐干燥。

干燥的目的是使漆料充分固化,并且防止在后续的烧制过程中发生变形或开裂。

最后是烧制的过程。

干燥好的陶瓷制品被放入高温窑炉中,进行高温烧制。

烧制温度和时间根据陶瓷制品和颜色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在高温下,颜料颗粒会与陶瓷器表面反应,固化成色彩鲜艳的陶瓷颜料。

以上就是陶瓷颜料的生产工艺简要介绍。

通过严格控制每个环节的质量和工艺,可以制造出色彩鲜艳、质地均匀的陶瓷颜料,为陶瓷制品增添美丽的装饰效果。

陶瓷釉料配方调试及问题分析

陶瓷釉料配方调试及问题分析

陶瓷釉料配⽅调试及问题分析陶瓷釉料配⽅调试及问题分析釉料是陶瓷坯体的外⾐,如果说⼈的外表需要靠⾐服装扮,那么釉料就可以看成是装扮陶瓷坯体的⾐服,⼈根据⾝体⾼矮胖瘦以及审美观来挑选合适的⾐服,陶瓷坯体则依据膨胀系数表⾯质感等来进⾏配⽅的调试选择1 釉料常⽤原料1.1 主熔剂类原料钾长⽯,钠长⽯,锂长⽯或叫锂辉⽯,霞⽯等1.2 助熔剂类原料含氧化镁类:滑⽯,⽩云⽯,双飞粉含氧化钙类:⽯灰⽯,⽩云⽯,双飞粉,硅灰⽯含钡类:碳酸钡,硫酸钡,碳酸锶等其他类:氧化锌,熔块等1.3 填充剂(或叫⾻架)类原料⽯英,氧化铝,煅烧⾼岭⼟等1.4 悬浮剂类原料⾼岭⼟,球⼟1.5 失透剂(或叫乳浊剂)硅酸锆2 熔剂相关知识2.1 熔剂的概念⼀般指能帮助配⽅降低其他物质软化或熔融温度的物质。

(1)Li2O、Na2O、K2O 中,Na2O 熔融温度较低,较易挥发,K2O、Li2O 较难挥发,K2O 的烧成温度较宽;(2)MgO 在1170℃以上才起助熔作⽤,CaO 在1100℃以上起助熔⽤;(3)SrO 的助熔温度范围很⼴。

3 ⽣料釉配⽅调试陶瓷⽣产过程中使⽤的釉料可分为两⼤类:即透明釉和乳浊釉,再根据釉⾯光泽度可分为⾼光、柔光、哑光和⽆光釉,下⾯就透明釉和乳浊釉调试举例。

3.1 透明釉配⽅⽣料透明釉要求基本不乳浊,透光率⾼,穿透⼒强,因此乳浊类原料如锆、镁类原料应当少加或不加。

其配⽅构架为:主熔剂+ 助熔剂+ 悬浮剂+ 填充剂。

配⽅架构⽰例:主熔剂长⽯类:20 ~ 50%(钾、钠长⽯等);助熔剂含镁类:0~ 10%(煅烧滑⽯、⽩云⽯等);助熔剂含钙类:0 ~ 15%(⽯灰⽯、⽅解⽯、⽩云⽯、硅灰⽯等);助熔剂含钡类:0 ~ 15%(碳酸钡、硫酸钡);助熔剂含锌类:2 ~ 10%(氧化锌);助熔剂熔块:0 ~ 30%(透明熔块);悬浮剂⾼岭⼟类:5 ~ 15%(⾼岭⼟、球粘⼟等);悬浮剂填充剂类:0 ~ 20%(⽯英、氧化铝、煅烧⾼岭⼟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陶瓷JIANGSU CERAMICS1999年12月第32卷第4期24陶瓷色料的制备及选择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张强(430070武汉工业大学材料学院)摘要通过对陶瓷色料制备原理的讨论,说明了在选择色料时应考虑的几个因素,即色料的稳定性、色料的适应性、色料的粒度分布等,为满足陶瓷工业生产,正确地选择色料提供了帮助。

关键词陶瓷色料制备选择1前言陶瓷色料在建筑卫生陶瓷生产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目前,在陶瓷工业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陶瓷产品的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保证。

而产品的创新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调整坯体的配方,如用廉价的矿物原料、工业废渣以及未被使用的新型矿物原料,但这只是从降低生产成本的角度考虑的,对提高产品档次并不是一条最佳的办法,而且实际难度比较大;二是开发釉色新品种。

这里包含两层意思:釉料系统和色料系统,如水晶釉的成功开发给陶瓷墙地砖市场带来的影响。

应该说,第二条途径是我们进行创新的首要选择。

它不仅能够提高陶瓷产品的档次,而且可以使创新的企业占据市场的制高点,从而首先获得较大的利润,并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如闪光釉目前国内就未能开发出来。

但创新必须要有科学的理论指导,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文拟从色料系统的角度来说明在开发过程中应了解的基本原理。

2陶瓷色料的制备原理在陶瓷工业化生产中,色料制备主要有两种方法:湿法和干法。

其中,湿法由于在工艺上比较复杂,尽管色料的质量好,可多数专业厂家仍采用干法生产。

但有些色料必须用湿法生产。

陶瓷色料的制备过程分五个步骤:配料、混合、煅烧、粉碎、水洗。

在配料中要注意称量的准确性和矿化剂的选择,矿化剂的有无会对色料的最终色调产生影响;在干法制备过程中,混合的原料一般要过60目筛以上,以便混合均匀;在烧成中应注意烧成温度的稳定性和烧成气氛的制定,有的色料要经过二次或多次烧成,才能达到反应要求。

烧成温度高的色料,其使用温度也比较高,在釉中也比较稳定;在粉碎阶段要对不同的色料选择合理的研磨时间,还要选定料、球、水之间的比例以及球磨速度,从而达到最佳的粒径分布,使之在釉料中的成色效果达到最好;水洗是色料生产中不可缺少的,其目的是去掉色剂中未反应的原料以及产物中的可溶性盐,水洗的程度以洗涤水呈中性反应为佳。

陶瓷色料的呈色是着色剂中的离子经高温煅烧在新的矿物结构中对外界可见光谱产生选择性吸收的结果。

着色剂之所以要与其他化学物质进行高温锻烧,目的是使之在高温使用时具有更高的化学稳定性。

其方法是:使之与其他原料混合并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化合反应,成为新的物质成分或矿物,从而成为对坯或釉的熔解作用呈非活性的物质。

为了获得显色均匀、再现性好及化学稳定的釉料、色料,必须将着色剂与无色的且不影响发色的其他物质混合烧结后再使用,因为着色剂本身一般不能满足这些需要。

所以,如果着色剂在煅烧时反应不充分(或不完全),则在釉料中会发生分离和反应,出现混色或变色现象。

因此,为了精制色料,其煅烧最好用许多个小马弗窑,有时还要进行复烧(有的要进行三次、四次煅烧)。

3陶瓷色料的选择陶瓷色料的选择是陶瓷用色料在使用时的首要问题,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即色料的高温稳定性、色料的粒度分布。

3.1高温稳定性高温稳定性是陶瓷色料最重要的性质之一。

它除了指色料自身的高温稳定性之外,其在釉料系统中的稳定性更为重要。

因为任何一种色料在釉料熔体的作用下都会或多或少地发生熔解,所以色料高25经验交流温稳定性的实质是要色料在釉料熔体的作用下保持自身结构的稳定性,这就涉及到色料与釉料系统的适应性问题。

它包含以下方面的内容:3.1.1色料-乳浊剂的关系对于含有锆基的色料系统,一般在釉料中添加ZrO 2或ZrSiO 4等乳浊剂对色料的成色是很有利的,如:V-ZrO 2黄,V-ZrSiO 4蓝,Fe-ZrSiO 4红等;添加少量的SnO 2乳浊剂对Cr -Sn-Ca-Si 、Sn-V 等显色有利;而TiO 2也具有同样的效果。

3.1.2色料-釉料的关系a .最值得注意的是在釉料中是否存在ZnO 。

因为许多色料在ZnO 存在的釉料中不稳定,如Mg-A1红、Cr-Sn 红及维多利亚绿等;但有些色料如Cr-A 1、Fe-C 、Zn-Pb 、Zn-Fe-Cr 等需要高含量的ZnO 才能获得足够的稳定性。

b.CaO 的影响:它是对色料系统有着重要影响的另一种釉料成分,如CaO 对Cr -Al 、Zn-Fe 、Zn-Fe-Cr 等色料系统不利,但对Ca -Cr-Si 、Cr-Sn-Ca-Si 等色料系统有利。

c .Al 2O 3的影响:釉料中Al 2O 3的含量对个别色料也有一定的影响,如Cr-Al 、Zr -Fe-Cr 在Al 2O 3高的釉料系统中比较稳定。

d .活性大的釉料成分如PbO 、B 2O 3在使用V-ZrO 2黄、Cr-Al 尖晶石红、Cd-S-Se 红等色料时,要限制它们的用量,且对Cd-S-Se 红色料需要在釉料中添加百分之几的CdO,以保证其足够的稳定性。

表1列出了部分色料的高温使用范围。

3.2色料粒度很多陶瓷色料的平均粒度在1~20L m 之间,对于325目筛(44L m)是没有筛余的。

所以,对于陶瓷色料的最佳粒度分布要进行综合考虑,不能简单的认为:粒度越细,色料越好。

首先,色料暴露在釉料中的单位体积的表面积(即比表面积)与色料在釉料熔体的熔解倾向有一种函数关系,即粒度越小,其熔解倾向越大。

对于含钴色料,其对在釉料中的熔解反应非常敏感,以致在釉料中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色料的团聚作用虽然可以阻止色料的扩散,但它也是色料比表面积的函数,并与色料粒度成反比。

钛基色料对团聚作用特别敏感,它们通常是用湿法研磨以减少团聚的发生。

另一方面,对色料的最大粒度也要进行限制,以防止釉表面不平。

Thumb 规则认为:色料的最大粒径应小于1/10的釉层厚度。

对于一般的釉料,这一粒径约为20L m 。

色料的粒度通常是在色料制备中就获得的。

某些色料在球磨中会使着色力下降。

这种情况对于那些固溶型或颜色强烈的色料影响比较明显。

因为球磨使那些未反应完全的颗粒表面暴露出来。

所有的ZrO 2或ZrSiO 4基色料都有这种情况。

在不含乳浊剂的釉料系统中,釉料的颜色对色料的粒度并不敏感,但在含有部分乳浊剂的釉料系统中,色料的粒径小一些,会使颜色增强。

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是:乳浊剂的存在改善了色料的散射性和熔解性。

乳浊剂的粒径一般比色料的粒径小,会张强:陶瓷色料的制备及选择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江苏陶瓷JIANGSU CERAMICS 1999年12月第32卷第4期26图1球磨对黑色料明度的影响首先受到釉料熔体的侵蚀。

这一区别可由图l 加以说明。

4色料的应用色料应用主要分坯用和釉用。

坯用一般比较简单,将色料直接添加到坯体中或先与部分坯料混合制成坯色剂,再添加到坯体中,如斑点式玻化砖;而釉用色料要复杂得多,因为在釉用中要求色料在保持结构稳定的情况下,均匀地分布在釉上、釉下或釉中,才能获得预期的效果。

为此,要为色料选择合适的辅助剂。

色料的辅助剂,又称色料稀释剂。

其实,它是一种熔剂,其作用主要是:a.固定色料,使色料能够与釉层很好地结合; b.熔剂起保护色料的作用,熔剂在烧成中首先在色料粒子周围熔融,从而形成一层保护膜,防止釉料熔体对色料的进一步侵蚀作用;c.对于釉下彩,色料中的熔剂还能防止在色料上施釉时使画面不受损伤的作用。

正因如此,熔剂的选择非常重要,必须考虑以下几点:Ó熔剂的熔融温度不能太高。

否则色料与釉层不能很好地结合,也会影响色料的使用。

Ó熔剂对色料不应有侵蚀作用,否则将失去保护层的作用。

一般熔块对色料的侵蚀作用较生料釉要差得多,这是因为,熔块是已经充分熔融的玻璃态物质,许多化学反应已在熔制过程中进行完了,活性大大降低;而生料熔剂由于许多反应还没有进行,故在烧成中其对色料的熔解作用比较激烈。

所以,色料用熔剂多为熔块。

当然,色料也可以直接加到釉中,从而制成色釉,如卫生瓷上用的玛瑙红色釉。

但此时必须注意色料的加入方式,其原因已在上面的部分中说明。

5结论a .色料制备中应特别注意矿化剂的选择以及烧成温度和烧成气氛的控制。

b.色料选择中应特别注意釉料系统中乳浊剂的选择以及ZnO 、CaO 、PbO 、B 2O 3的含量对色料稳定性的影响。

c .色料粒径太小也会影响其热稳定性,以20L m 为佳。

参考文献l Douglas R Eppler.Predicting Glaze Color from Pigment and Opacifier Calculations.Ceramics Industry,1998;(9):40~452T homas Docktor.Selecting Ceramics Pigments.Ceramic Bull,1987;66(11):1600~16043Richard A E pp ler.Selectin g Ceramic Pi g ments.Ceramic Bull,1987;66(11):1600~16044Pedro T arta j et al.Pre p arat ion of Blue Vanadium-Zircon Pi g ments b y Aerosols H y drol y sis.J Am Ceram Soc,1995;78(5):1147~11525Richard A Eppler.Zirconia-Based Color for ceramic Glazes.Am Ceram Soc Bull,1977;56(2):213~224,6素木洋一.釉及色料.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1986Cer amic Pi g men ts Man uf actur e and Consider ations of its Choosin g for GlazeZhan gQ ia n g(430070Wuhan U niversit y of T echnolo gy )Abstr act The p rinci p le of ceramic p i g ments manufactured has been discussed in this p a p er.Meanwhile,indicating the factor ies such as stability in processing,compatibility,and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which influences the choosin g for g lazes.Ke y wordCeramic p i g mentManufactureChoos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