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国古代十大名医寿命
4位平均年龄85岁的国医大师的养生忠告

4 位平均年龄85 岁的国医大师的养生忠告国医大师都是寿星,平均年龄85岁,被称之为“国宝”。
那么,他们有哪些长寿的秘诀呢?许多国医大师强调:最好的养生之道是,有一颗善良的心,有一颗平和的心。
人,每做一件善事,就会产生发自内心的喜悦。
而发自内心的喜悦,会使人的内脏经络变得通畅。
通畅则长寿。
吴咸中:无德损寿【人物小传】吴咸中: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首届国医大师。
他是我国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的奠基人和带头人,也是国际著名的普外科专家和中西医结合专家,国家一级学科博士点与博士后流动站导师。
虽然已是85岁高龄,但他精神矍铄、思维敏捷、谈吐优雅。
【养生忠告】养生在于心态。
在我的记忆中,家中最常用的对联有两幅,一幅是:“知足者常乐,能忍者自安”;另一幅是:“向阳门第春先到,积善人家庆有余”。
父母亲教育我们最多的,就是做人要知足、能忍、积善。
所以,多年来不管荣誉多大,我都能始终保持比较清醒的头脑,把荣誉归功于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从不敢据为己有。
我常对自己说:在病人面前,我是个医生,医乃仁术,应施惠而莫图报;在学生面前,我是个教师,育人为本,应身教重于言教。
我还经常给同事们讲:人活在世上无非是吃一碗饭、睡一张床,关键是要保持平和心态,多想别人的好处,少记他人的不是,努力为老百姓多做些事情。
面对物欲横流,不管是物质享受,还是精神享受,一定要有节制,过分了都会有损健康。
有学者研究称,腐败分子平均寿命远低于正常人,这恐怕就是人们常说的“无德损寿,少欲添寿”吧!要保持平和心态。
希望大家加强身心修养,做到宠辱不惊,处之淡然,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
生活习惯是影响长寿的重要因素。
现在的人大多吃得过多,压力太大,加之吸烟饮酒,长期熬夜,对身体损害很大。
日常应注意,45-50岁不要得癌症,50-60岁要避免心血管病,到了70、80岁身体应该是比较平稳的阶段。
当下兴起了一股养生热,但是养生一定不能搞成运动,一哄而起。
而要像《黄帝内经》中说的那样,“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要遵循自然规律。
中国5大神医

中国5大神医1.扁鹊(公元前407—前310),战国时代名医。
精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应用砭刺、针灸、按摩、汤液、热熨等法治疗疾病,被尊为医祖。
代表作《难经》。
2.张仲景(约公元150~154年),从小嗜好医学,“博通群书,潜乐道术。
”当他十岁时,就已读了许多书,特别是有关医学的书,被人称为“医中之圣,方中之祖”。
3.华佗(约145-208)东汉末医学家,兼通数经,晓养性之术,尤其“精于方药”,人们称他为“神医”。
曾把自己丰富的医疗经验整理成一部医学著作,名曰《青囊经》,可惜没能流传下来。
首创用全身麻醉法施行外科手术,被后世尊之为“外科鼻祖”。
4.孙思邈(541或581~682)为唐代著名道士,医药学家,被人称为“药王”。
5.钱乙,约生于宋明道元年(公元一O三二年),卒于政和三年(公元一一一三年)。
我国医学史上第一个著名儿科专家,他撰写的《小儿药证直诀》,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儿科专著。
它第一次系统地总结了对小儿的辨证施治法,使儿科自此发展成为独立的一门学科。
后人视之为儿科的经典著作,把钱乙尊称为“儿科之圣”,“幼科之鼻祖”。
扩展资料扁鹊(公元前407—前310年)姬姓,秦氏,名缓,字越人,又号卢医,春秋战国时期名医。
春秋战国时期渤海郡郑(今河北沧州市任丘市)人。
由于他的医术高超,被认为是神医,所以当时的人们借用了上古神话的黄帝时神医“扁鹊”的名号来称呼他。
少时学医于长桑君,尽传其医术禁方,擅长各科。
在赵为妇科,在周为五官科,在秦为儿科,名闻天下。
秦太医李醯术不如而嫉之,乃使人刺杀之。
扁鹊奠定了中医学的切脉诊断方法,开启了中医学的先河。
相传有名的中医典籍《难经》为扁鹊所著。
扁鹊(公元前407年—公元前310年),姓秦,名缓,字越人,尊称扁鹊,号卢医。
扁鹊是战国时著名医学家,居中国古代五大医学家之首。
扁鹊在青年时曾替贵族管理客馆,结拜了名医长桑君,得其真传,尽传其医术禁方,擅长各科,开始行医生涯。
列举中国古代医药学家及其成就

我国古代医药学家及其成就一、扁鹊1. 扁鹊,又称华佗,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医药学家之一。
2. 扁鹊在医学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内经》、《黄帝内经》等医学典籍中留下了许多重要的医学理论。
3. 他对经络脉络的研究和治疗疾病的方法有着独特的见解,被誉为“祖医”、“药师”。
二、张仲景1. 张仲景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医药学家和药学家,他在《伤寒杂病论》中总结了当时的医疗实践及医道经验。
2. 张仲景对于中药的分类和功效做出了贡献,开创了草药提取物的应用。
3. 他发明了大量的中药方剂,如“桂枝汤”、“茯苓汤”等,至今仍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
三、华佗1. 华佗是我国东汉末年三国时期的著名医学家,被誉为“外科鼻祖”。
2. 他擅长外科手术,尤其擅长治疗疮疡、瘘病及外伤等疾病。
3. 华佗的医术高超,其名声远扬,成为后世医学家学习的楷模。
四、孙思邈1. 孙思邈是我国唐代著名的医学家和药学家,被誉为“医圣”。
2. 孙思邈在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上有很高的造诣,他在《本草纲目》中整理了大量有关中药的知识,成为我国古代医药学的重要经典之一。
3. 他的临床经验和医学理论对后世医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李时珍1. 李时珍是我国明代著名的医学家、药学家和博物学家,被誉为“本草纲目”之父。
2. 他对中药的分类、功效和使用方法做出了重要贡献,其著作《本草纲目》是我国古代医学的重要经典之一。
3. 李时珍的学术成就对我国古代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后人誉为“药学泰斗”。
六、葛洪1. 葛洪是我国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著名医学家和药学家,被誉为“葛洪本草”之始祖。
2. 他在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上有很高的造诣,对中药的分类和运用做出了重要贡献。
3. 葛洪的医学理论和经验成为我国古代医药学的宝贵遗产,对后世医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总结:我国古代医药学家不仅在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而且对中药的分类、功效和使用方法都有重要贡献。
他们的学术成就不仅对我国古代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世界医学的发展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中国古代医学十大家

一、华佗(约145-208)东汉末医学家,字元化,一名旉,汉族,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
华佗与董奉、张仲景(张机)并称为“建安三神医”。
华佗是三国著名医学家,少时曾在外游学,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
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
精通内、妇、儿、针灸各科,外科尤为擅长,行医足迹遍及安徽、河南、山东、江苏等地。
华佗熟练地掌握了养生、方药、针灸和手术等治疗手段,精通内、外、妇、儿各科,临证施治,诊断精确,方法简捷,疗效神速,被誉为“神医”。
对此,《三国志》、《后汉书》中都有一段内容相仿的评述,说他善于养生(“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用药精当(“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针灸简捷(“若当针,亦不过一、两处,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人’,病者言'已到’,'应便拔针,病亦行差’”),手术神奇(“刳剖腹背,抽割积聚”、“断肠滴洗”)。
所留医案,《三国志》中有十六则,《华佗别传》中五则,其他文献中五则,共二十六则,在先秦和两汉医家中是较多的。
从其治疗范围看,内科病有热性病、内脏病、精神病、肥胖病、寄生虫病,属于外、儿、妇科的疾病有外伤、肠痈、肿瘤、骨折、针误、忌乳、死胎、小儿泻痢等等。
名言: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
譬如户枢,终不朽也。
二、李时珍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州(今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蕲州镇)人,汉族,生于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卒于神宗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3年)。
李时珍着重药物研究,重视临床实践。
所著《本草纲目》是我国药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被称作“东方医学的巨典”,他还著有《濒湖脉学》、《奇怪八脉考》、《脉决考证》等流传于世。
名言:饮食者 , 人之命脉。
少饮则和气行血;痛饮则伤神耗血。
三、孙思邈世称孙真人,后世尊之为药王,大约生于公元542年,卒于公元682年,终年140岁左右 , 唐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孙家塬人。
中国自然长寿医学125岁第一专家

中国自然长寿医学125岁第一专家中国自然长寿医学(125岁)第一专家2010-01-23 08:58中国自然长寿医学(125岁)第一专家中国自然长寿医学(125岁)第一专家--王骜锋(丹虹)王骜锋(丹虹)字骘翔号紫金城。
男,汉族,军旅诗人,战地记者,医学专家,生在中国的东方--历代帝王寻求长生不老、汉武帝筑城;秦始皇东寻的--"日出扶桑乐海紫,日上西天慕烟青"旖旎风光黄渤海岸边紫气东来的烟台;成长在南方的大都市黄浦江岸边的不夜城上海。
毕业于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军医本科系,学士学位。
历任《上海第二军医大学校报特聘通讯员、团工委记者、摄影社宣传部长,上海交通大学《新上院》杂志特约记者;《白鹿书院》文学网站-《诗歌》、《岁月留痕》、《校园文学》、《爱情故事》文学编辑;《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等医学杂志编委。
其文章盖世,气吞山河,发表医学论文、小说、诗歌、散文、新闻报道、摄影作品5000多篇,仅榕树下就有18个文集。
其作品多次在国际、国内获奖,1998年8月被加拿大传统医学会聘为国际医学顾问。
2006年被北京国际营养医学研究院聘为客座教授及荣誉院长。
其核心论点:人不能胜天"天人合一",人与自然要和谐共处"这才是我们人类可以健康生存的关键;其医学思想是让人类永远远离疾病的痛苦;其连续在卫生部《健康报》发表文章:抗生素的使用量与人类的寿命成反比…SARS带来院内感染沉痛教训的今天,再次敲响了人类滥用抗生素的警钟…1995年超越了中医、西医(替代疗法)和《黄帝内经》理论和观点,创立了第五医学--自然长寿医学--将人类寿命直接提升到125岁以上,将未来医院只分为伤科和产科,写下了五个世界第一最辉煌的灿烂:1.1995年首次在世界大会提出人类生存的"五维空间",明确指出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统一人不能胜天。
2.1995年在医学大会明确指出--人类滥用抗生素的结果是疾病将无法控制,人类将面临更大的灾难…3.1996年在世界大会指出--21世纪人类最低寿命125以上,中华民族众多人瑞会屹立在世界东方。
中国古代长寿的名人100位

中国古代长寿的名人100位说明:专列中国古代享年80岁以上的名人,包括传说中享有神奇年龄的人物, 80岁实为78周岁,古代人按虚岁且逢9做寿。
远祖1、彭祖:中华第一寿星,姓笺名铿,颛顼孙子(黄帝第八代孙),尧封地彭城,后世称他为彭祖。
师从尹寿子,隐居武夷山,商末已有767岁(或说800余岁)。
善调雉羹,尊为厨行祖师爷。
确切生平不可考。
2、伏羲氏:人文始祖,三皇之首,传说即太昊,本姓风,教民渔猎畜牧、始画八卦,与妹女娲成婚,人首蛇身。
在位150年,享寿194岁,确切生平不可考。
3、炎帝:神农氏,以火德王故称。
姜水姜姓部落首领,建都曲阜。
神农尝百草,是农耕和医药的发明者。
在位120年,享寿155岁,确切生平不可考。
4、黄帝:人文初祖,公孙轩辕,生河南新郑,寿110岁(又240岁),确切生平不可考。
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以及夏、商、周的君主都是其子孙。
5、颛顼:黄帝之孙,姓姬号高阳,黄帝传位于他,在位78年,死时90多岁,确切生平不可考。
子孙很多,屈原自称是其后裔。
6、帝喾:黄帝曾孙,姬高辛,30岁颛顼传位于他,在位70年享寿百岁。
其中4个儿子:弃(稷)是周的始祖;契是商的祖先;挚继承帝位;禅让给帝尧。
7、尧帝:五帝之一,姓尹祁(陶唐)名放勋,尧是谥号。
18岁继位,在位90年,禅让给舜帝,28年后故去,约136岁(又114或118岁)。
8、舜帝:五帝之一,虞舜,《史记》说是冀州之人,家世寒微。
30岁被尧相中,20年后继位,在位67年,故约117岁(又110岁)。
禅位于禹。
9、少昊:黄帝之子,迁都曲阜,修太昊之法,故称少昊。
在位84载,寿百岁崩。
10、大禹:中国第一个国家元首,姓姒名文命,善治水。
《帝王世纪》:年74舜始荐,荐后12年舜老摄天子事,五年舜崩,年百岁崩于会稽。
帝王11、周文王(前1148-前1051):商末诸侯之长,姬昌,灭商的奠基者,96岁。
12、慕容德(326-405):十六国南燕创立者,辽宁义县人,鲜卑族,80岁。
中华十大名医 素材

中华十大名医素材摘要:一、前言二、扁鹊三、华佗四、张仲景五、皇甫谧六、叶天士七、薛生白八、宋慈九、李时中十、总结正文:中华医学历史悠久,千百年来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医学家。
他们不仅医术高明,还留下了宝贵的医学知识,为人类的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
以下便是我国历史上十位闻名遐迩的名医:一、前言中华医学,源远流长,名医辈出。
他们为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
本文将介绍十大名医,以彰显他们的丰功伟绩。
二、扁鹊扁鹊,春秋战国时期著名医学家,被誉为“神医”。
他精通内科、外科、妇产科等多个领域,尤其擅长针灸。
扁鹊曾治愈赵国太子的尸厥症,使其起死回生,成为一代传奇。
三、华佗华佗,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誉为“外科圣手”。
他发明了麻沸散,是世界麻醉史上最早的麻醉药物。
华佗还创作了《五禽戏》,是我国最早的保健体操。
四、张仲景张仲景,东汉著名医学家,被誉为“医圣”。
他著《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张仲景还创立了辨证论治的原则,对后世医学影响深远。
五、皇甫谧皇甫谧,西晋著名医学家,被誉为“针灸之祖”。
他在针灸领域有很高的造诣,撰写了《针灸甲乙经》,对后世针灸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六、叶天士叶天士,明朝著名医学家,擅长治疗温病。
他主张“温病应以清法为主”,并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论治体系。
叶天士的医学理论对温病学派产生了深远影响。
七、薛生白薛生白,明朝著名医学家,与叶天士并称为“温病学派两大巨头”。
他主张“治温病以清热解毒为主”,丰富了温病学派的理论体系。
八、宋慈宋慈,南宋著名法医学家,被誉为“法医学之父”。
他所著《洗冤集录》是我国古代法医学的奠基之作,对法医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九、李时中李时中,明朝著名医学家,擅长治疗痘疹。
他主张痘疹应以“解毒、清热、滋补”为治疗原则,撰写《痘疹全书》,对痘疹学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十、总结十大名医各有所长,共同为中华医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医学界泰斗排名

中国医学界泰斗排名中国医学界泰斗排名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中国医学界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培养了许多杰出的医学专家和学术权威,其贡献对于中国乃至全球的医学事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力。
然而,由于泰斗是一个主观评价的概念,评选标准参差不齐,因此对于中国医学界泰斗的排名并没有一个确定的名单。
以下是一些被公认为中国医学界的泰斗的人物,以及他们的主要贡献。
1. 吴阶平,中国医学界的终身名誉院长,享誉全球的心脏外科专家。
他是中国的冠状动脉搭桥术和心脏移植术的奠基人,为中国心脏外科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2. 陈省身,中国脑外科专家,被誉为中国神经外科之父。
他是第一位在中国成功实施脑干切除术、脑出血立体定向手术等高难度手术的医生,为中国神经外科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3. 杨汉军,中国骨科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
他是中国第一位成功进行脊柱畸形矫正手术的医生,为中国骨科学的发展树立了榜样。
4. 郑必坚,中国医学院校教育改革的奠基人之一。
他是中国医学教育改革的先驱,提出了临床医学教育“以病例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使得中国医学教育走上了更加科学和实践性的道路。
5. 陈和生,中国老年医学专家。
他在老年医学领域的研究和实践上取得了突出成果,提出了老年病早期综合诊断的概念,推动了中国的老年医学事业的发展。
6. 张伯礼,中国医改的推动者和实践者。
他是中国医学界的著名实力派领军人物,通过医改实践和政策研究,为中国医疗体制改革做出了重要贡献。
7. 邓宇萍,中国妇产科学泰斗。
她在妇产科学领域的研究和临床实践上具有卓越的贡献,推动了中国妇科学的发展和创新。
8. 李轩宇,中国眼科学的先驱。
他是中国著名的眼科专家,为中国眼科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尤其在白内障手术和眼底病诊治方面具有极高的造诣。
9. 邵澄成,中国急诊医学泰斗。
他是中国急诊医学的奠基人之一,致力于急诊医学的发展和研究,培养了大量的急诊医学人才。
10. 魏新生,中国心脑血管专家。